运动保健
10个保健养身运动

经常拍打胳膊可以调理失 眠多梦、健忘、心痛,预 防心脏病的发生。
扣紧手臂伸展操:
经常做能增强身体的耐热能 力,减轻心脏负担,预防中 暑等。
撮谷道:即提肛运动,像忍大便一样,将肛 门向上提,然后放松,接着再往上提,一提 一松,反复进行。站、坐、行均可进行,每 次做提肛运动50次左右,持续5-10分钟即 可。提肛运动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预防 痔疮等肛周疾病。 1.平躺、双膝弯曲。 2.收缩臀部的肌肉向上提肛。 3.紧闭尿道、阴道及肛门(它们同时受到骨盆 底肌肉撑),此感觉如尿急,但是无法到厕所 去需须闭尿的动作。 4.保持骨盆底肌肉收缩五秒钟,然后慢慢的 放松,五到十秒后,重复再收缩。运动的过 程中照常呼吸,保持身体其它部份的放松。 用手触摸腹部,如果腹部有紧缩的现象,表 示运动错误。 5.提肛运动需要循序渐进的练习,需要的是 我们持之以恒的坚持,提肛运动的目的是锻 炼和强化支撑膀胱、大肠的肌肉、伸张和收 缩防止肛门失禁。正确和定期的锻炼能达到 防治肛肠疾病、停止漏尿的效果。这项运动 对促进性生活也有一定的帮助。
拇指揉鼻: 双手拇指上下揉鼻50次,可 从迎香穴反向打通肺经,祛风开 窍,对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支 气管炎,甚至对心脏病、动脉硬 化症都有防治功效,肺乃华盖, 心肺功能正常,微循环好,勃起 功能自然坚不可摧。
主要功效:
活络筋骨,预防颈椎腰椎 疾病
还阳卧:
身体自然平躺,髋关节放松,腿似环,两脚 心相对,脚后跟最好直对着会阴(如果能顶 着会阴最好)两手心放于大腿根部附近,掌 心向着腹部。仰卧由于着床面积大,压迫力 较小,身体更容易放松,身体的放松加上一 定的姿势,可以很快的把阳气和肾气充盈起 来。肾阳气相当于命门的真火——一个生命 力的大小关键就是看命门的阳气是否充足。 摆这个姿势,就是为了更有利于肾阳气的充 足。此式补肾的作用明显。
运动保健学名词解释

运动保健学名词解释
运动保健学(Sports Medicine)是研究运动对健康的影响和防治运动损伤的学科。
它包括了多个领域,如运动生理学、运动形态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营养学、运动损伤与康复等。
运动保健学旨在通过科学研究,促进运动健康与运动表现的提高,以及防治运动损伤的出现和加速康复。
具体来说,运动保健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如心脏、肺、肌肉、骨骼和代谢的变化和适应。
2. 运动表现的提高,如力量、速度、耐力和灵敏度等方面的训练及评估。
3. 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和训练的机理,包括心血管、呼吸、神经、内分泌等身体系统的作用机制。
4. 运动中常见的损伤和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康复,如骨折、扭伤、肌肉拉伤、疲劳、过度训练综合症等。
5. 运动营养学,包括饮食、水分和营养补充物的摄入对运动表现和身体健康的影响。
运动保健学的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职业运动员、业余运动员、教练员、医生和体育爱好者等不同群体,以帮助他们更健康、更安全、更有效地参与运动,提高运动表现和预防和治疗运动相关的损伤或疾病。
体育运动卫生保健常识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可以更好地坚持运动,并获得更好的 效果。
做好运动前的热身
慢跑
进行几分钟的慢跑可以逐渐提高心率,增加肌肉 血流量,为后续运动做好准备。
关节活动
进行关节活动可以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减少运动中的受伤风险。
拉伸
进行全身拉伸可以增加肌肉的弹性和伸展性,预 防运动中的肌肉拉伤。
补充营养
针对不同的运动类型,应适当补充相应的营养,如蛋白质、碳水 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合理饮食
在运动前、中、后,应合理安排饮食,以保证身体的能量供应和 营养需求。
注意保护关节和肌肉
热身和拉伸
在运动前,应进行适当的热身和拉伸,以减少关 节和肌肉受伤的风险。
使用护具
针对容易受伤的部位,应使用适当的护具进行保 护,如头盔、护膝、护腕等。
增强肌肉力量
增加肌肉量
体育运动可以增加肌肉的量和质量,使人的身体 更加健壮有力。
提高基础代谢率
增加肌肉量可以提高基础代谢率,有助于燃烧更 多的热量,减少脂肪的积累。
增强身体平衡能力
强壮的肌肉可以增强身体的平衡能力,使人在进 行日常活动时更加稳定和有力。
促进骨骼健康
增加骨密度
体育运动可以增加骨密度,使 骨骼更加坚硬和健康。
预防疾病
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有规律的运动可以降低血脂和血压,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预防糖尿病
适当的运动可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预防糖尿病。
增强免疫力
体育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提高抵抗力,预防疾病。
02
运在开始运动前,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可以发现潜在的健康问
合理安排训练
应合理安排训练计划,避免单一部位的过度使用 和重复性动作导致的肌肉和关节损伤。
运动保健课教案

运动保健课教案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2. 掌握一些运动保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3. 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习惯。
教学内容:1. 运动与健康;2. 常见的运动保健知识;3. 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
教学步骤:1. 介绍运动与健康的关系a. 引入:与学生讨论,运动对身体健康有什么好处?b. 讲解:通过PPT或示意图,简要介绍运动对身体的益处和作用。
c.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一下运动对身体健康的积极影响。
2. 介绍常见的运动保健知识a. 身体热身运动- 指导学生进行热身运动,如拉伸、旋转等,讲解热身的意义和好处。
- 带领学生一起完成几个简单的热身动作,加深理解。
b. 锻炼与呼吸- 打气球游戏:让学生尽量用耐力吹气球,强调运动时正确的呼吸方式。
- 讲解正确的呼吸方式,包括吸气和呼气的注意事项。
c. 适宜的运动时间和强度- 讲解运动的时间选择和强度的合理安排,包括运动前后的休息等。
- 引导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计划,合理控制运动时间和强度。
3. 培养健康生活方式a. 营养与运动的结合- 介绍均衡饮食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根据运动需求调整饮食。
- 分享一些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食谱,提供范例。
b. 健康作息时间表- 讲解良好的作息时间表,包括规律的睡眠和适当的休息时间。
- 引导学生制定并实施健康的作息时间表。
c.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如勤洗手、保持环境整洁等。
- 通过小组讨论或游戏等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4. 总结与复习a.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确认学生是否掌握。
b. 答疑解惑,澄清学生对于运动保健知识的疑惑。
c. 课堂反思:学生就本节课进行自我评价,并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
教学资源:1. PPT或示意图2. 运动器材(如气球)教学评估:1. 回答问题:在课堂上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以检验其对于运动保健知识的理解程度。
2. 小结评价:要求学生写一份总结,包括本节课所学到的内容和具体行动计划。
运动保健期末总结

A移 t wx1, x2 , t dA A移 t w ij x1, x2 , t , x1 at , x2 dA 上述推导不成立!
1
III
U固 t U I t U II t U固 t t U I t t U II t t U固 U II t t U II t U I t U I t t U 移 t U I t U II t U移 t t U II t t U III t t U移 U II t t U II t U I t U III t t
J积分
J1
J1 wn1 t u ,1 d
J.D. Eshelby, The force on an elastic singularity. Phil. Trans. Roy. Soc. London A 244, 87-111 (1951).
J.D. Eshelby, The continuum theory of lattice defects. Solid State Physics 3, 79-144 (1956). John Douglas Eshelby J.R. Rice, A path independent integral and the approximate analysis of strain concentration by notches and cracks. J. Appl. Mech. 35, 379-386 (1968). G.P. Cherepanov, Crack propagation in continuous media.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31, 503 (1967). G.P. Cherepanov, Cracks in solid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 4, 811-831 (1968).
运动保健常识

运动保健常识1. 为什么要进行运动保健运动保健是指通过运动来维持和改善身体健康的一种方式。
现代生活中,人们普遍缺乏运动,长期处于久坐不动的状态,导致身体健康问题逐渐增多。
而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免疫力,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改善心理健康,延缓衰老等。
因此,进行运动保健对于每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
2. 运动保健的好处2.1 增强心肺功能运动可以增加心脏的收缩力和心肌的耐力,提高心肺功能。
通过适当的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可以加快心率,增加血液供应,提高氧气摄取量,从而增强心肺功能,预防心脏病和中风的发生。
2.2 提高肌肉力量和骨密度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和骨折的发生。
通过进行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深蹲等,可以刺激肌肉生长,增加肌肉的力量和质量。
同时,有氧运动也可以促进骨骼的健康,预防骨质疏松症。
2.3 控制体重和改善体型运动可以帮助控制体重,减少脂肪的积累,改善体型。
通过运动消耗热量,加速新陈代谢,控制食欲,可以有效减少体重,并塑造健康的体型。
2.4 提高免疫力运动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强抵抗力,预防感冒和其他疾病的发生。
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加白细胞的数量,提高免疫细胞的活性,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2.5 改善心理健康运动可以促进身体和大脑的健康,缓解压力,改善心理健康。
运动可以释放身体内的内啡肽和多巴胺等物质,提升情绪,缓解焦虑和抑郁。
2.6 延缓衰老运动可以延缓衰老,保持年轻和活力。
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氧气供应,清除自由基,减少细胞氧化,从而延缓衰老的过程。
3. 运动保健的注意事项3.1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不同人的身体状况和兴趣爱好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非常重要。
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有氧运动、力量训练、瑜伽等不同类型的运动。
3.2 控制运动强度和时间运动时要适度控制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运动导致身体受伤。
初学者可以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给身体充分适应的时间。
运动保健学

体育保健学1、运动保健学:是研究体质与健康教育及体育运动中的保健规律和措施的一门应用学科,是运动医学的一个分支。
包括:体育卫生、保健按摩、体育疗法、体育伤病的预防与处理。
2、体格检查:不仅是医生的工作,也是体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包括:病史检查、姿势检查、形态测量、机能检查、临床健康检查、特殊检查(心电图)。
初查、复查、补充检查。
3、营养素:食物中对人体有生理功效的成分。
七大类: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水、矿物质、维生素、纤维素。
4、体育卫生:是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影响人体健康的外界环境因素,并制定在体育锻炼中必要的各项体育卫生要求和措施,帮助指导锻炼者进行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
(1)运动前要做准备活动(2)运动后要做整理运动(3)运动与营养卫生(4)运动与饮食习惯卫生(5)运动与饮水卫生(6)运动与着衣卫生准备活动是指在体育锻炼前进行的一系列身体练习,其目的是在于使身体各器官、系统机能迅速地进入工作状态。
作用:1、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2、扩大肌肉、肌腱和关节的活动范围;3、克服内脏器官的机能惰性,加强心血管和呼吸器官的活动能力,使机体各个方面的功能达到适应训练时要求,预防或减少肌肉、关节韧带的损伤。
整理活动又称为放松练习,是人体由运动状态过渡到相对安静状态的活动过程,它是体力恢复的一种有效手段。
做好充分的整理活动是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及预防运动损伤的主要手段之一。
运动营养卫生:要求热量保持平衡;注意热能物质的比例适当;补充足量的维生素。
运动与饮食习惯卫生:饭后不做剧烈运动;运动后不宜立即进餐;合理安排一日三餐;空腹不宜长时间剧烈运动。
运动与饮水卫生:运动前饮水:15-20分钟前补水100-200ML温度4度—12度;运动中补水每隔15-20分钟补水100—300ML或2-3千米补水100-200ML,每小时总量不超过800ML;运动后补水切忌暴饮增加心肾负担稀释胃液影响食欲和消化应少量多次;运动后不宜喝冰冻饮料;不宜立即用冷水洗澡。
户外锻炼的七大保健效果

户外锻炼的七大保健效果人体的健康和运动是分不开的哦,我们应该懂得如何去正确运动。
运动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说有氧运动,室内外运动,等等,都有不同的效果。
你知道户外锻炼吗,它有哪些好处吗,下面就来介绍一些关于户外锻炼的保健功效和作用吧,让你更多的去了解它。
1、性格上,户外见到的人多,孩子的性格会倾向开朗,随着长大,他很自然的会想法儿融入自己想加入的活动群体。
2、视力上,户外视野开阔,孩子在视力发育过程中,充分调整和锻炼的眼球远看近看,另外,减少了呆在家看电脑和电视的时间,更有利于减少近视。
户外锻炼可以有保护视力的作用,可以让你的眼睛充分的得到休息,而且还可以预防近视。
3、体质上,户外运动使孩子身体各部分的发育都得到良好的促进,例如,长时间步行不累,足球跑个1小时以上不累,羽毛球一口气打1小时以上不厌倦,最后就是发现孩子的手非常有力,身体协调性非常好,身体晒得黝黑,但是怎么看都长的匀称,健康。
户外锻炼的话可以在体质上得到很好的调理,而且还可以有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的作用和效果。
4、耐力上,想想,世博会走下来5天没问题,动物园走一天,没问题,挖沙子6小时以上,没问题。
孩子玩啥都能持续很长时间,不叫累,不知道累。
干什么事情都需要这样的耐力,体力上,心理上。
户外锻炼可以在耐力上得到很好的调理,可以提高耐力。
5、食欲上,运动消耗了体能,增加了胃口,因此,孩子吃的好,不挑食,身体发育的好。
6、睡眠上,玩透了,自然睡的香,睡的香,自然休息的好,身高长的好。
7、规则上,在不断的接触各种运动,各种游戏的过程中,游戏规则的意识得到很好的领悟,黄金法则得到了贯彻。
户外锻炼的一些保健的功效,小编介绍了一些好处,户外锻炼可以调节人体的各个机能,从饮食上啊,休息方面,耐力方面等等都可以达到很好的调理的作用,而且还可以促进生长发育,让你有一个更加健康的体魄,赶紧试试户外锻炼带来的好处吧。
按摩人体七大保健特区滋养全身一、头部——人病脑先病,脑好身体好头部是人体的第一保健特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保健运动保健,又叫中医健身术,是指运用传统的体育运动方式进行锻炼。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认识到宇宙生物界,特别是人类的生命活动具有运动的特征,因而积极提倡运动保健。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体育运动被作为健身、防病的重要手段,如《庄子·刻意》云:“吹(口句)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己矣。
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
”说明当时用导引等方法运动形体来养生的人,已经为数不少了。
《吕氏春秋》中更明确指明了运动养生的意义:“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
”这里用流水和户枢为例,说明运动的益处,并从形、气的关系上,明确指出了不运动的危害。
非常明显,此在说明一个道理:动则身健,不动则体衰。
《黄帝内经》也很重视运动养生,提倡“形劳而不倦”,反对“久坐”、“久卧”,强调应“和于术数”。
所谓“术数”,据王冰注:“术数者,保生之大伦”,即指各种养生之道,也包括各种锻炼身体的方法在内。
后汉三国时期,名医华佗创编了“五禽戏”,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做体操,其弟子吴普按照“五禽戏”天天锻炼,活到90多岁,还耳目聪明、牙齿完好。
“五禽戏”的出现,使中医健身术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为以后其他运动保健形式的出现,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到了晋唐时期,主张运动的养生家多了起来,晋张华《博物志》中所载青牛道士封君达养性法的第一条便是“体欲常少劳,无过度”。
南北朝时期,梁陶弘景所辑《养性延命录》中说:“人欲小劳,但莫至疲及强所不能堪胜耳。
人食毕,当行步踌躇,有所修为快也。
故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劳动数故也。
”唐代名医孙思邈亦很重视运动养生,他在《保生铭》中提出“人若劳于形,百病不能成”,他本人还坚持走步运动,认为“四时气候和畅之日,量其时节寒温,出门行三里,二里及三百、二百步为佳”。
到宋代,对运动保健的养生法的研究又前进了一步,如蒲虔贯著《保生要录》,专列“调肢体”一门,主张用导引动形体。
明代著名养生学家冷谦著《修令要旨》、王蔡传撰(修真秘要),均提倡用导引来锻炼身体。
现在,在我国流传极广的太极拳,据说是明代戚继光根据民间拳术总结出来的拳经32势。
清代养生学家曹庭栋创“卧功、坐功、立功三项”,作为简便易行的导引法,以供老年锻炼之用。
以上说明,古人是非常重视运动保健的,“动则不衰”是我们中华民族养生、健身的传统观点,这同现代医学的认识是完全一致的。
现代医学认为“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提高身体新陈代谢,使各器官充满活力,推迟向衰老变化的过程,尤其是对心血管系统,更是极为有益。
法国医生蒂索曾说:“运动就其作用来说,几乎可以代替任何药物,但是世界的一切药品并不能代替运动的作用。
”话尽管讲得有点过头,但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事实是,适度的体育运动,可以使生活和工作充满朝气蓬勃的活力和轻松愉快的乐趣;可以帮助建立生活的规律和秩序,提高睡眠的质量,保证充足的休息,提高工作效率;可以提高人体的适应和代偿机能,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总之,运动可以使人健全体魄、防病防老、延长寿命,正因为如此,所以,国外有人说:“运动是健康的源泉”,这同我国清代的教育家颜习斋所说的“养生莫善于习动”。
“一身动则一身强”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
中医健身的方法传统运动养生法,形式多样,既有自成套路的系统健身法,又有形式多样的民间自成风格的健身法,真是丰富多彩,下面主要介绍人们比较熟悉的一些健身术。
五禽戏禽,在古代泛指禽兽之类动物,五禽,是指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
戏,即游戏、戏耍之意。
所谓五禽戏,就是指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动作,组编而成的一套锻炼身体的方法。
五禽戏的练法有两种:一种是模仿五种禽兽的动作,用意念想着它们的活动,自然地引出动作来,只要动作的前后次序有个组合就可以了,每次锻炼的动作次序可以不完全一样。
另一种是参阅现有五禽戏的书籍,学习整套动作。
(1)熊形。
右膝弯曲,左肩向前下晃动,手臂亦随之下沉;右肩则稍向后外舒展,右臂稍上抬。
左膝弯曲,右肩向前下晃动,手臂亦随之下沉;左肩则稍向后外舒展,左臂稍上抬。
如此反复晃动,次数不限。
练熊戏时要在沉稳中寓于轻灵,将其剽悍之性表现出来,本动作有健脾胃、助消化。
活关节等功效。
(2)虎形。
第一左动:自然站立,左脚向左跨步,右手向左上方划弧横于前额,呈虎爪形,掌心向下,距额一拳,左手横于后腰,掌心向上,距腰一拳,身向左扭动,眼看右足跟,同时抬头,强视片刻,形似寻食。
第二右动:方向相反,动作相同。
练虎戏时要表现出威武勇猛的神态。
本动作作用于华佗挟背穴和督脉,用于坐骨神经痛、腰背痛、脊柱炎和高血压等病。
(3)鹿形。
第一左动:自然站立,左腿起步踢出,上体前倾,脚掌距地一拳,右腿微屈,成剪子步;右臂前伸,腕部弯曲,手呈鹿蹄形,指尖下垂与头平;左臂于后,距腰一拳,指尖向上,眼为斜视。
第二右动:方向相反,动作相同。
练鹿戏时要体现其静谧怡然之态。
本动作可强腰肾,活跃骨盆腔内的血液循环,并锻炼腿力。
(4)猿形。
第一左动:自然站立,左腿迈出,足跟抬起,脚尖点地,右腿微屈提步;左臂紧贴乳下方,指尖下垂成猿爪形;右臂弯曲上抬,右手从右脑后绕于前额,拇指中指并拢,眼为动视。
第二右动:方向相反,动作相同。
练猿戏时要仿效猿敏捷灵活之性。
本动作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健壮肾腰。
(5)鸟戏第一左动:两脚平行站立,两臂自然下垂,左脚向前迈进一步,有脚随之跟进半步,右脚尖点地;同时两臂慢慢从身前抬起,掌心向上,与肩平时两臂向左右侧方举起,随之深吸气;两脚相并,两臂自侧方下落,掌心向下,同时下蹲,两臂在膝下相交,掌心向上,随之深呼气。
第二右动:方向相反,动作相同。
练鸟戏时要表现其展翅凌云之势,方可融形神为一体;本戏又称鹤戏,即模仿鹤的形象,动作轻翔舒展,可调达气血,疏通经络,活动筋骨关节。
五禽戏要领:一是要像导引术一样,先有意念活动锻炼,再配合呼吸和肢体活动,三者融为一体;二是练五禽戏必须像形取义,如学虎的爪、扑、旋转等动作,学鹿的触、走、盘坐等动作,学熊的推、攀、摇晃行走等动作,学猿的跃、采、转、闪、进退等动作,学鸟的飞、落、伸展等动作。
经常练五禽戏的人,都会感到精神爽快,食欲增进,手脚灵活,步履矫健,说明五禽戏具有强壮身体的作用。
此外,五禽戏对于肺气肿、哮喘、高血压、冠心病、神经衰弱、消化不良等症,也有预防和及防止复发的功效。
尤其是对中风后遗症,时常选择五禽戏锻炼,能改善病人的异常步态和行走姿式,防止肌肉萎缩,提高人体的平衡能力。
对其他症状的改善也有帮助。
每日可锻炼四五次,每次10分钟。
此外,在练习五禽戏时,应选择空气新鲜,草木繁茂的场所。
八段锦锦字从金,形容贵重;帛是古代颜色鲜美之物。
因为这种功法可以强身益寿,有如展示给人们一幅绚丽多彩的锦缎,故称为“锦”。
八段锦就是古人创编的八节不同动作组成的一套医疗、康复体操。
八段锦在我国民间流传十分广泛,一般认为是南宋初年无名氏创编。
由于八段锦动作简单,易学易练,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修改、创新,又演变出许多种类,如岳飞八段锦、十二段锦、自摩八段锦、床功八段锦、坐势八段锦等等,各有特长。
八段锦功能柔筋健骨、养气壮力,可以行气活血、协调五脏六腑功能,男女老幼皆可锻炼。
现代研究也已证实,这套功法能改善神经体液调节机能和加强血液循环,对腹腔脏器有柔和的按摩作用,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及运动器官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是一种较好的体育运动。
下面简介其动作要点:(1)双手托天理三焦。
预备姿势:立正,两臂自然下垂,眼看前方。
动作:两臂慢慢自左右侧向上高举过头,十指交如翻掌,掌心向上,两足跟提起,离地一寸;两肘用力挺直,两掌用力上托,两足跟再尽量上提,维持这种姿势片刻;两手十指分开,两臂从左右两侧慢慢降下,两足跟仍提起;两足跟轻轻落地,还原到预备姿势。
(2)左右开弓似射雕。
预备姿势:立正,两脚脚尖并拢。
动作:左脚向左踏出一步,两腿弯曲成骑马势,上身挺直,两臂于胸前十字交叉,右臂在外,左臂在内,手指张开,头向左转,眼看右手;左手握拳,食指向上翘起,拇指伸直与食指成八字撑开,左手慢慢向左推出,左臂伸直,同时右手握拳,屈臂用力向右平拉,作拉弓状,肘尖向侧挺,两眼注视左手食指;左拳五指张开,从左侧收回到胸前,同时右拳五指张开,从右侧收回到胸前,两臂十字交叉,左臂在外,右臂在内,头向右转,眼看右手,恢复到立正姿势。
(3)调理脾胃举单手。
站直,双臂屈于胸前,掌心向上,指尖相对。
先举左手翻掌上托,而右手翻掌向下压,上托下压吸气而还原时则呼气。
左右上下换作8次。
(4)五劳七伤往后瞧。
自然站立,两臂自然下垂。
慢慢向右转头,眼看后方,复原,成直立姿势;再慢慢向左转,眼看后方,复原。
(5)摇头摆尾去心火。
两腿开立,比肩略宽,屈膝成马步,双手扶膝上,虎口对着身体,上体正直;头及上体前俯、深屈,随即向左侧做弧形摆动,同时臂向右摆,再复原成预备姿势;头及上体前俯,深屈,随即向右侧做弧形摆动,同时臂向左摆,复原成预备姿势。
(6)两手攀足固肾腰。
两足平行并立与肩宽,双臂平屈于上腹部,掌心向上。
然后向前弯腰,翻掌下按,掌心向下,手指翘起,逐渐以掌触及腰背,前俯呼气,还原吸气。
(7)攒拳怒目增气力。
两腿开立,屈膝成骑马势,两手握拳放在腰旁,拳心向上。
右拳向前方缓缓用力击出,臂随而伸直,同时左拳用力紧握,左肘向后挺,两眼睁大,向前虎视。
(8)背后七颠百病消。
两腿并拢,立正站好。
两足跟提起,前脚掌支撑身体,依然保持直立姿势,头用力上顶。
足跟着地,复原为立正姿势。
练八段锦可根据自己的体力条件,选用坐位或站位。
八节动作近似现代徒手体操,易学易练。
做动作时也要结合意念活动,想着动作的要求而自然引出动作来,并注意配合呼吸。
八段锦除有强身益寿作用外,对于头痛、眩晕、肩周炎、腰腿痛、消化不良、神经衰弱诸症也有防治功效。
另有一种坐式的“八段锦”,为明代冷谦所编,具体内容是: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微摆撼天柱,赤龙搅水津;闭气搓手热,背摩后精门;左右辘轳转,两脚放舒伸;叉手双虚托,低头攀足频;河车搬运讫,发火遍烧身。
其具体做法,详见《中医健身学》。
易筋经易,改变的意思;筋,泛指肌肉,筋骨;经,为方法。
所以,易筋经是一种改变肌肉、筋骨质量的特殊锻炼方法。
它除练肌内、筋骨外,同时也练气和意,是一种意念、呼吸、动作紧密结合的功法。
在练功时要注意松静结合,柔刚相济,身体自然放松,动随意行,意随气行,不要紧张、僵硬。
下面介绍一套易筋经的锻炼方法:(1)两手当胸。
本节为起势,两腿开立,两脚距离同肩宽,两手自然下垂,腰背正直,两眼凝视前方,全神贯注。
在基本做到调身、调心、调息后,两臂缓缓抬起至前平举位,掌心向下,手臂保持伸直;再翻掌,掌心向内,两肘内屈,使手缓缓向胸前收拢,停于胸前约一拳处,两手指尖相对,掌心向胸,作拱手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