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物流系统模拟与仿真》教学大纲.doc

合集下载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教学大纲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教学大纲
线下
讲授
课后作业
6
生产批量模型和联合补货模型
张艳
3
重点:生产批量模型和联合补货模型,使用Excel求解。
难点:构建数学模型,推导求解
线下
讲授
课后作业
7
随机库,以及Excel仿真求解方法。
难点:构建带随机变量的数学模型及其推导
线下
讲授
8
Flexsim仿真软件基础
主讲教师
学时
重点、难点、课程思政融入点
项目类型(验证/综合/设计)
教学手段
11
使用Flexsim软件构建排队系统仿真模型
张艳
3
重点:Flexsim基本操作,构建排队系统仿真模型
难点:从案例中分析和抽象仿真模型
综合
学生上机操作
老师辅助讲解
13
使用Flexsim软件构建库存系统仿真模型
张艳
3
重点:Flexsim基本操作,构建库存系统仿真模型
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计算机仿真的相关概念、蒙特卡洛模拟、随机数分布类型;
2.掌握排队论相关概念和库存模型,包括确定性库存模型和随机库存模型。
二、能力目标:
1.熟练使用Excel生成随机数的方法和建立简单仿真模型(排队模型);
2.掌握Flexsim仿真软件的基本操作;
3.掌握Flexsim建立物流系统仿真模型的方法,包括库存模型和生产物流模型等;
□核心能力1.
□核心能力2.
□核心能力3.
□核心能力4.
□核心能力5.
□核心能力6.
□核心能力7.
□核心能力8.
理论教学进程表
周次
教学主题
主讲教师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教学设计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教学设计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教学设计一、前言物流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领域,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物流系统建模和仿真成为了优化物流系统的重要手段。

物流系统建模和仿真的教学在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通过模拟真实的物流系统运营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物流运营的本质,并提高其决策和优化能力。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物流系统建模和仿真教学设计。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学习使用建模软件Simio进行物流系统建模和仿真,实现对物流系统运营效率的优化。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涵盖以下内容:1.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基础介绍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系统边界、系统输入输出、建模方法、仿真实验等。

2. 建立物流系统模型通过案例分析和模型实践,让学生了解如何建立物流系统的模型,包括系统环节、系统参数、关键指标等。

3. 使用Simio进行仿真实验介绍Simio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帮助学生通过仿真实验了解物流系统运营过程,并学习如何进行优化。

4. 物流系统运营效率优化通过仿真实验,分析物流系统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方案。

让学生学会如何通过建模和仿真技术分析优化物流系统,提升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案例分析、项目方法和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 案例分析采用真实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物流系统建模和仿真的重要性,学习如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 项目方法引导学生完成一个小项目,让学生亲身体验物流系统建模和仿真的过程,加深对实际应用的理解。

3.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学习如何使用建模软件Simio进行物流系统建模和仿真,提高其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包括作业评估、考试评估、项目评估和实验评估。

1. 作业评估针对学生掌握物流系统建模和仿真基本原理的程度,布置相应的练习题和作业,以检测学生掌握情况。

2. 考试评估考核学生对物流系统建模和仿真理论的掌握程度,课程结束前进行闭卷考试。

物流系统仿真课程设计 教学大纲

物流系统仿真课程设计  教学大纲

物流系统仿真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说明
课程编号:110231Z11
课程名称(中/英文):物流系统仿真课程设计/Course Design of Logistics System Planning
课程类别:必修课
学时/学分:1周/1学分
先修课程:物流中心规划设计与运作,供应链管理
适用专业:物流工程
教材、教学参考书:
[1]尹静,马常松. Flexsim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14年
[2]王建华,黄贤凤. 生产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4年
[3]张曙红,初叶萍,毕娅. 物流系统规划设计与仿真. 中国财富出版社. 2013年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
加深学生对物流系统仿真的理解,提升学生分析物流系统相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通过仿真手段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初步仿真一个物流系统,使学生对物流系统的相关运作和(或)设施设备选用与布置等相关问题有一个较为全面的初步理解。

三、课程设置的主要内容及其要求
课程设计主要围绕物流系统仿真的核心内容:物流系统运作,物流系统结构、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等知识点,在提供物流系统仿真资料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物流系统仿真的专门训练,加深对相应知识点的理解,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本课程设计考核方式:通过课程设计出勤,物流系统仿真的设计说明书、仿
五、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
第 1 页/ 共1 页。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是物流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必修课,是一门技术性、实用性较强的数学建模仿真类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全面而深入地掌握物流系统仿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典型物流系统仿真与建模方法,以及物流系统仿真软件Flexsim的应用。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方法建立物流问题数学模型的能力,能够通过计算机仿真辅助方法解决现实物流系统问题。

通过实验,使学生具备如下知识、能力:1、通过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使学生掌握利用数学方法建立不同物流问题的数学模型,掌握模型与仿真的关系,熟悉物流系统预测模型与仿真、物流节点选址模型与仿真、运输配送系统模型与仿真、库存控制模型与仿真、物流系统评价模型与仿真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物流运作过程控制、物流资源优化调配的实际问题能力。

2、具备较强的学习最新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领域研究成果的能力,能够分析和评价现有研究成果的问题与不足,并能够提出自己独立见解的能力。

能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实验活动,并形成书面报告;培养学生在实验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实验数据的综合处理、归纳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

二、课程实验教学的内容及学时分配《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注重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注重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着重于实验操作和实践技能的训练,以期达到用所学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本课程实验学时共16学时,设8个实验,如表1所示。

三、教学方法课程教学以实验操作为主,结合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软件、生产物流软件、实证调研等方式,配合E-mail、QQ、微信、钉钉等交流工具共同完成实验授课内容。

实验课程讲授通过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解决大数据分析挖掘中具体应用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应用过程中的阐述、分析和论证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准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12120602604物流系统模拟与仿真实验课程大纲

12120602604物流系统模拟与仿真实验课程大纲

《物流系统模拟与仿真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2120602604课程性质:实验课程学分:2课时:32开课学期:5适用专业:物流工程一、课程简介课程定位:通过使用TaraVRbuilder、Anylogic、class等软件,进行物流各项作业的仿真模拟,让学生能够熟悉物流过程中的运输、储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功能的特点,同时在仿真建模与模拟过程中,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能够使用到物流业务中涉及的相关设备,让学生熟悉了解物流设备的运作流程,提高学生物流综合管理、实践能力。

教学方法:本课程是物流工程专业实验课,是对物流系统的深化和细化学习,《物流系统模拟与仿真》实验教学大纲以常用的物流仿真技术与仿真方法为基础,结合课程实践要求和我院实验中心硬件配置,对物流作业环节进行模拟与仿真,是指导物流工程专业学生进行模拟物流系统模拟与仿真实验的依据。

知识体系: 本课程以系统仿真建模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着重介绍物流系统中的运输、储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作业流程的仿真模拟,使学生即掌握建模的知识理论,又深化对物流作业环节的实践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物流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实现以下目标:了解物流系统模拟的概念,物流系统仿真的概念与意义,了解常见的物流系统仿真的方法;理解物流系统模拟的原理,仿真优化的价值,仿真优化的关键点,不同物流运作过程模拟与仿真的方法;掌握物流基本功能要素的模拟与仿真,掌握运输、配送、仓储等环节的建模与设计,掌握简单的实际作业的模拟与优化操作。

三、实验项目与课时分配四、实验条件五、实验内容及要求六、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包括:实验名称、目的、内容、原理、设备、实验步骤、实验记录、数据处理等。

具体内容和要求根据实验项目特点进行设计七、考核办法和成绩评定1.考核方式:本实验课程为考查课,上机操作。

成绩的评定采用平时成绩与试验考核成绩结合的方式进行。

平时成绩根据出勤情况、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上机操作情况及熟练程度等方面给定,平时成绩占30%。

物流系统仿真课程教学大纲

物流系统仿真课程教学大纲

物流系统仿真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物流系统仿真/Logistics System Simulation课程代码:06236460课程类型:拓展/选修总学时数:32 (理论学时:22 实验学时:10)学分:2先修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现代物流管理开课单位:经管学院适用专业:物流工程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物流系统仿真》是物流工程专业学生必修专业拓展课程之一。

物流系统仿真是建立在控制理论、相似理论、信息处理技术和计算机初等理论基础之上的,以计算机和其他专用物理效应设备为工具,利用系统模型对真实或假设的物流系统进行试验,并借助于专家的经验知识、统计数据和信息资料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做出决策的一门综合的实验性学科。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物流系统及仿真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能熟练的对实际物流系统进行建模,并应用仿真软件来进行实际物流系统的分析、规划与设计。

二、教学内容、教学基本要求及教学重点与难点1.绪论了解物流系统仿真的作用与地位;理解系统、模型与仿真的关系;掌握系统建模的过程与方法、系统仿真的一般方法与步骤;掌握现代物流系统仿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目标。

教学重点与难点:系统建模的方法、系统仿真的步骤2.系统建模基础理解随机变量的生成方法;掌握随机性系统和确定性系统的概念、随机变量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常用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和连续性变量的分布、随机数和伪随机数的概念与性质、随机数发生器和随机数的检验。

教学重点与难点:常用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和连续性变量的分布、随机数发生器和随机数的检验3.离散事件系统建模方法了解实体的两种分类方法、实体的状态变化过程和实体间的交互作用方式;理解离散事件系统模型的分类与建模步骤;掌握离散事件系统的概念与基本要素、实体流图法的建模方法、活动周期图的建模过程、利用Petri网或其他工具对具体的离散系统建模分析。

教学重点与难点:实体流图法的建模方法、活动周期图的建模过程、利用Petri网或其他工具对具体的离散系统建模分析4.连续系统建模方法了解频域建模方法的使用范围、根匹配法和替代法的应用;理解分布参数模型的特点、使用范围与建模方法;掌握连续系统的本质、微分方程模型的建模方法、微分方程建模的具体步骤与应用。

物流系统模拟与仿真完整版教学课件

物流系统模拟与仿真完整版教学课件

S0
输入 状态向量
r1 阶段收益
S1
P1 参数向量
D1 决策向量
输出 状态向量
求解方法
当期决策(D1)
12
下图则表示一个复杂系统——多阶段综合计划决策系统。
初始条件 S0
W0,P0,I0
r1
1
S1
D1
∑ r2
2
S2
∑ r3
3
S3
D2
D3
求解方法
∑R rn
n
Sn
Dn
当期决策(Di) Wi,Pi
13
1.2系统建模概述
物流系统模型具有如下三个特征: (1)物流系统模型是实体的抽象或模仿; (2)物流系统模型是由与分析问题有关的因素所组成; (3)物流系统模型是用来表明这些因素间的关系。 使用模型的意义在于三个方面: 首先,客观实体系统很难做试验,或者根本不能做试验; 其次,对象问题虽然可以作试验,但是利用模型更便于理解; 第三,模型易于操作,利用模型的参数变化来了解现实问题的本质和规律 更加经济方便。因此,在系统分析中模型被广泛地应用。
23
4.主观想象法 当系统结构性质不明确,又无足够的数据,系统上无法做实验时,此时看来 无法建立模型,但实际上还是可以利用“主观想象”来人为地实现一个模型 的。 5.人工实现法 当系统结构复杂,性质不明确,没有足够的数据,又无法在系统上做实验, 或者不允许做实验时,可以利用人工现实系统逐步建立模型。
第一章 系统建模与仿真概述
1
1.1系统的定义和分类
1.1.1系统的定义
“系统”这个词来源于古希腊System,有“共同”和“给以位置”的含义 。现代关于系统的定义很不统一,一般可以理解为“系统是由两个以上相 互区别或相互作用的单元有机结合起来,完成某一功能的综合体”。系统 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自然界、人类社会、企业、甚至一个人都可以看 作一个系统。系统中每一个单元也可以称为一个子系统。系统与系统的关 系是相对的,一个系统可能是另一个更大系统的子系统,而一个系统也可 以继续分成更小的系统。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4)库存补给策略,库存管理策略是指决定 什么情况下对存储进行补充,以及补充数量 的多少。
确定型库存模型 独立需求库 存控制模型
随机型库存模型
周期性检查模型:
周期性检查模型有6种: 不允许缺货 瞬时到货
延时到货
允许缺货
瞬时到货 延时到货
实行补货
瞬时到货 延时到货
连续性检查模型
连续性库存检查模型分6种: 不允许缺货、瞬时到货型; 不允许缺货、延时到货型; 允许缺货、瞬时到货型; 允许缺货、延时到货型; 补货、瞬时到货型; 补货、延时到货型。

【例4-3】某企业物流部的销售物流系统经常 通过广告宣传本企业产品,收到不错的效果。
当广告费增加的时候,往往销售额成正比例递增,线条①;当某产品广告费 用达到一定额度后,销售额不一定随之增加,而是出现一个平台期,线条②; 每种产品必然有一个最佳广告费用,即最佳广告宣传额度。超出这个额度, 宣传过量,反而会适得其反,使销售额下降,线条③。
二、建立物流系统模型的原则
①准确性,模型必须反映现实系统的本质规律,合乎科学 根据,合乎科学规律和经济规律。
②可靠性,模型必须反映事物的本质,且有一定的精度。 ③简明性,模型的表达式应明确、简单、抓住本质。 ④实用性,使模型标准化、规范化,尽量采用已有模型。 ⑤反馈性,建模时要注意灵敏问题,即留心哪些参数或变
其中C表示总运输费用,求出C的最小值点的坐 标x,y,问题就得到了解决。
(二)统计分析法
对系统内结构和特性不很清楚,但已有或 通过实验获得了系统功能的有关数据,可通过 数据分析建立数学模型。
(三)实验分析法
对系统内部结构和特性不很清楚,但可对 系统进行实验操作,通过实验发现矛盾、分析 矛盾,确定关键变量及参变量,建立一个初步 实验模型,并一步步改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系统模拟与仿真》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0212202
课程类型:专业课
学时: 32
学分: 2
适用专业:物流管理
先修课程:管理学、经济学、物流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运输管理、运筹学、供应链管
理一、教学目标
《物流系统模拟与仿真》是工商管理学院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专门研究系统模拟和仿真的理论、
方法在各种不同类型物流系统的实际运用的学科,是一门实践与理论结合性较强的应用学科。

系统模拟与仿真技术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发展迅速。

本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是,使学
生基本掌握物流系统如商贸物流系统、供应链系统、生产物流系统、运输与配送系统、仓储系统和区域物流系统
模拟与仿真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构,力求学生能全面、系统地掌握物流系统模拟与仿真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际应用,同时能了解系统动力学和智能优化等技术在物流系统模拟和仿真中的应用、常见的应用于物流领域的仿真软件与分析物流系统仿真技术的发展趋势。

二、教学基本要求
(一)教学内容
1.系统建模与仿真概述
系统的定义和分类;系统建模概述;建模与仿真活动的组成要素;系统建模与仿真的作用和方法;仿真的发
展趋势。

2.商贸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商贸物流系统概论;商贸物流系统预测方法;商贸物流系统中的分销需求计划及其仿真;商贸物流系统中的物流需求计划及其仿真。

3.供应链系统建模与优化
供应链的概念及其特征;供应链系统建模方法;供应商选择问题建模与分析。

4.生产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生产物流系统模型;设施布置规划与建模;运输与装卸系统仿真。

5.物流运输与配送系统建模与优化
物流运输与配送规划问题概述;物流运输决策问题建模;遗传算法求解协同配送问题。

6.仓储系统仿真
仓储系统决策概述;AS/ RS系统仿真;仓储管理系统仿真分析。

7.区域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区域物流系统概述;区域物流结点选址规划;系统动力学概述;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区域物流系统仿真。

8.仿真软件在物流系统中的应用
仿真软件的发展及应用概括;物流仿真软件包介绍;主流仿真软件比较。

9.物流系统仿真技术展望
物流系统仿真的核心技术;物流系统仿真技术展望;物流系统仿真技术的后续研究热点。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本课程欲采用讲授法和案例分析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并着重加强学生的动手设计能力,通过叙述、描绘、解释、推论来传递信息、传授知识、阐明概念,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

同时预设 2-3 个课时作为案例分析、讨论课,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物流系统模
拟与仿真的核心技术、方法与发展趋势,各抒己见,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设计活动,加深对物流系统模拟与仿真
有关知识的理解。

案例分析和讨论结束时,教师应进行小结,概括分析和讨论的情况,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和系
统的知识。

这样全体学生都参加活动,可以培养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并且可
以加深对物流系统模拟与仿真有关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三)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 +闭卷考试,其中,平时成绩占 30%,包括课堂发言、课下作业成绩;考试成绩占 70%。

(四)学习要求
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物流管理知识,课上认真听讲,课下认真完成作业,能做到
课前积极预习,课后及时复习,对案例进行认真分析、设计,及时巩固教师所教授的知识,认真消化、吸收。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实验
章节内容讲课其它合计
(实践)
系统建模与仿真概述 2 2
商贸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2 2 4
供应链系统建模与优化 2 2 4
生产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2 2 4
物流运输与配送系统建模
2 2 4
与优化
仓储系统仿真 2 2 4
区域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2 2 4
仿真软件在物流系统中的
2 2
应用
物流系统仿真技术展望 2 2
答疑 2 2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系统建模与仿真概述
本章重点和难点:系统的定义和分类;系统建模概述;建模与仿真活动的组成要素;系统建模与仿真的作用
和方法;仿真的发展趋势。

本章教学组织和设计:从系统的定义谈起,慢慢深入讲解系统建模概述、建模与仿真活动的组成要素等知识点,最后结合系统建模与仿真的现状讲解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发展趋势。

本章的学习标准:掌握系统的含义、建模与仿真活动的组成要素、作用和方法。

了解系统的定义和分类、仿真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商贸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本章重点和难点:商贸物流系统概论;商贸物流系统预测方法;商贸物流系统中的分销需求计划及其仿真;
商贸物流系统中的物流需求计划及其仿真。

本章教学组织和设计:结合具体案例说明商贸物流系统的预测方法,结合案例分析商贸物流系统中的分销需
求计划及其仿真,商贸物流系统中的物流需求计划及其仿真。

本章的学习标准:掌握商贸物流系统预测方法、;商贸物流系统中的分销需求计划及其仿真、商贸物流系统
中的物流需求计划及其仿真。

理解商贸物流系统概论有关知识。

第三章供应链系统建模与优化
本章重点和难点:供应链的概念及其特征;供应链系统建模方法;供应商选择问题建模与分析。

本章教学组织和设计:结合供应链有关知识讲解供应链系统建模方法、供应商选择问题建模与分析等知识,
并以案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章的学习标准:掌握供应链系统建模方法、供应商选择问题建模与分析。

理解供应链的概念及其特征。

第四章生产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本章重点和难点:生产物流系统模型;设施布置规划与建模;运输与装卸系统仿真。

本章教学组织和设计:从实际讲起,结合案例说明生产物流系统模型、设施布置规划与建模与运输与装卸系统仿真等相关概念。

本章的学习标准:掌握生产物流系统模型、设施布置规划与建模、运输与装卸系统仿真有关知识。

第五章物流运输与配送规划问题概述;物流运输决策问题建模;遗传算法求解协同配送问题
本章重点和难点:物流运输与配送规划问题概述;物流运输决策问题建模;遗传算法求解协同配送问题。

本章教学组织和设计:结合运筹学有关知识,配以案例讲解物流运输与配送规划问题、遗传算法求解协同配送问题的有关知识。

本章的学习标准:掌握物流运输决策问题建模。

理解物流运输与配送规划问题概述的有关知识。

了解遗传算法求解协同配送问题的有关知识。

第六章仓储系统仿真
本章重点和难点:仓储系统决策概述;AS/ RS系统仿真;仓储管理系统仿真分析。

本章教学组织和设计:向学生展示仓储仿真模型,以实例讲解AS/ RS系统仿真、仓储管理系统仿真分析等有关知识。

本章的学习标准:掌握AS/ RS系统仿真、仓储管理系统仿真分析。

了解仓储系统决策概述有关知识。

第七章区域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本章重点和难点:区域物流系统概述;区域物流结点选址规划;系统动力学概述;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区域物
流系统仿真。

本章教学组织和设计:从当前区域物流振兴规划入手,结合系统动力学详细讲解区域物流结点选址规划、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区域物流系统仿真有关知识。

本章的学习标准:掌握区域物流结点选址规划。

了解区域物流系统概述、系统动力学概述、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区域物流系统仿真有关知识。

第八章仿真软件在物流系统中的应用
本章重点和难点:仿真软件的发展及应用概括;物流仿真软件包介绍;主流仿真软件比较。

本章教学组织和设计:向学生展示真实的仿真软件及其功能,以此为切入点讲解仿真软件的发展及应用概括、
物流仿真软件包介绍,并对主流仿真软件进行比较。

本章的学习标准:理解仿真软件的发展及应用概括、物流仿真软件包介绍、主流仿真软件比较。

第九章物流系统仿真技术展望
本章重点和难点:物流系统仿真的核心技术;物流系统仿真技术展望;物流系统仿真技术的后续研究热点。

本章教学组织和设计:总结本书所学知识,总结物流系统仿真的核心技术,并展望物流系统仿真技术的发展
趋势。

本章的学习标准:理解物流系统仿真的核心技术。

了解物流系统仿真技术展望、物流系统仿真技术的后续研究热点。

五、其它

六、指定教材和主要学习参考书
指定教材:
[1]傅培华 , 彭扬 , 蒋长兵.《物流系统模拟与仿真》.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8
参考书目:
[1]储雪俭.《供应链物流信息模拟系统》.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4.1
[2]周宏.《电子商务下企业分销管理模拟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8
[3]金锡万.《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8
[4]张晓萍,石伟,刘玉坤.《物流系统仿真》.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7
[5]徐瑞华.《运输与物流系统仿真》.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9.2
[6]王红卫,谢勇,王小平,祁超.《物流系统仿真》.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4
[7]彭扬,吴承健.《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5
主讲教师签字:
系(教研室)主任 / 课程负责人签字:
学院(系、部)教学副院长(副主任)审核签名:
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