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中的爱情

合集下载

解读金庸“射雕三部曲”中的爱情模式

解读金庸“射雕三部曲”中的爱情模式

解读金庸“射雕三部曲”中的爱情模式金庸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武侠小说大师,他的作品《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被誉为“射雕三部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在这三部作品中,金庸塑造了许多深受读者喜爱的角色,也描绘了一系列令人动容的爱情故事。

本文将就金庸“射雕三部曲”中的爱情模式进行解读,探索其背后的情感内核和文学意义。

我们来看《射雕英雄传》中的爱情故事。

作品中描述了郭靖和黄蓉之间的爱情,他们从相识到相知,最终结为夫妻。

郭靖是一个忠诚、善良的年轻英雄,而黄蓉则是一个聪慧、机智的少女,两人性格迥异却又相互吸引。

他们之间的爱情并非一见钟情,而是在共同的历险和奋斗中逐渐升华。

在生死关头,他们相互扶持、相濡以沫,最终走到了一起。

金庸通过郭靖和黄蓉的爱情,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也展现了人性中的坚韧和善良。

接着,我们来看《神雕侠侣》中的爱情故事。

作品中的郭襄和杨过堪称是金庸作品中最经典的爱情情侣之一。

郭襄出生于古墓派,聪慧绝顶,而杨过则是一位身怀绝技的侠客。

两人在情感上互相倾慕,尽管命运多舛,但最终他们也在一起。

郭襄和杨过的爱情,既有着超脱尘世的洒脱,又带着对真情的执着。

他们不畏世俗,不受世俗的约束,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爱情信仰。

金庸通过郭襄和杨过的爱情,探讨了爱情与信仰、理想之间的关系,也表达了对真挚而纯粹的爱情的追求。

我们来看《倚天屠龙记》中的爱情故事。

作品中描写了张无忌和赵敏之间跌宕起伏的爱情经历。

张无忌身世复杂,性情善良,而赵敏则是充满心机的女子,两人之间的爱情也是错综复杂。

在各种势力的角逐和生死考验中,他们最终成为了不离不弃的伴侣。

张无忌和赵敏的爱情,既有着情感上的纠葛和煎熬,又透露出了对纯洁和坚定爱情的向往。

金庸通过他们的爱情,揭示了生活中各种复杂情感的真实,也表达了对纯粹爱情的敬仰和追求。

金庸“射雕三部曲”中的爱情模式,既有着相似之处,又各具特色。

无论是郭靖和黄蓉、郭襄和杨过,还是张无忌和赵敏,他们的爱情故事都充满了情感的张力和生命的意蕴。

论金庸小说的爱情观

论金庸小说的爱情观

论金庸小说的爱情观章节一:引言金庸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其所融合的武侠、历史、人情等元素,使其成为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中,爱情作为一个重要的主题,贯穿了金庸小说的始终。

本文将从金庸小说的爱情观入手,探讨其对于现代人们的启示和影响。

章节二:金庸小说中的爱情观1. 爱情的定义:金庸小说中的爱情是指一种不分时间、不分阶层、不分地位的感情。

无论是男女主角之间的爱情,还是配角之间的情感,金庸小说所描绘的都是一个纯真、浪漫而又激烈的世界。

2. 爱情的角色:在金庸小说中,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始终是最为引人注目的,这不仅是因为这些故事具有感人的情节和描绘,更是因为这些故事中承载了金庸一系列独特而深刻的爱情观念。

3. 爱情的表现:金庸小说中的爱情表现暗示了男女主角之间的感情具有一种奋不顾身、无所畏惧的爱情信仰。

比如在《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和周芷若的爱情渐入佳境之时,张无忌甘愿为周芷若牺牲自己的生命,而周芷若则作为一个英明、决绝的女性形象,更是从张无忌的爱情中崭现出了一个坚定自信的心灵世界。

章节三:现代人的思考金庸小说中的爱情观念不仅具有深刻的意义,更是对于现代人的启示和思考。

在当今社会的价值体系中,爱情的符号意义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

比如在社交网络的渐入人心之后,爱情、情感等敏感话题也成为了人们分享生活、表达情感的主要方式之一。

而金庸小说中所表达的爱情观念,恰好满足了这种公开、主动的心理需求,使得金庸小说在现代读者中依然具有非常高的受欢迎程度。

章节四:结论金庸小说中的爱情观对于当代读者具有深刻的思考意义,它追求了真正的爱情所应该具备的一系列特征,鼓励了当代人追求纯真、高尚的爱情信仰。

同时,金庸小说中的爱情观念也反映了中国文化所特有的浪漫情感和深刻人文精神,为现代人的心灵世界带来了一股清流。

我们应该从中汲取思想营养、感悟人生哲理,使其在当代社会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金庸武侠十大最完美情侣,第十最痛,郭靖黄蓉只第三,第一最完美

金庸武侠十大最完美情侣,第十最痛,郭靖黄蓉只第三,第一最完美

金庸武侠十大最完美情侣,第十最痛,郭靖黄蓉只第三,第一最完美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七夕,也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情人节。

值此佳节,我们就来侃侃金庸武侠中的十大最完美情侣。

情侣是金庸武侠的必备要素,也是每部作品的硬件标配。

因为情侣之间的故事本身就可以演绎出一段传奇,他们从相遇到相识再到相知,金庸武侠中的情侣都能让读者见证到他们的始终,直至圆满。

当然,本文要说的完美可能还有不一样的涵义,希望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那么开始吧。

金庸武侠十大最完美情侣第十位:杨过和小龙女《神雕侠侣》是金庸武侠最为特殊的一部作品,金庸所刻画的杨过和小龙女是金庸武侠最为凄美的一对主角情侣。

尽管这对神雕侠侣到了最后终成眷属,算是了却了读者们的一桩心愿,然而,杨过的断臂和小龙女的失贞却成了读者们心中永远的痛。

金庸武侠十大最完美情侣第九位:段誉和王语嫣《天龙八部》段誉和王语嫣的爱情故事是一段家喻户晓的传说。

可以说段誉是金庸笔下唯一一个追女朋友追的如此辛苦的男主角,当然金庸最后的成全自然是众望所归。

段誉和王语嫣的故事完美诠释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寓言。

可惜这对金庸笔下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情侣最后还是分开了。

金庸武侠十大最完美情侣第八位:袁冠南和萧中慧《鸳鸯刀》中的这对情侣,袁冠南和萧中慧,应该算是金庸武侠最没有名气的一对情侣。

两人得到夫妻刀法的传承,仅仅学得十二招,但二人灵犀暗通,情投意合,双刀便如凤舞鸾翔,灵动翻飞,号称“大内第一高手”的卓天雄都不是他们的对手。

若论完美,袁冠南和萧中慧应该算一对,而且论夫妻契合度,两人可以占据这个位置。

金庸武侠十大最完美情侣第七位:石破天和阿秀《侠客行》中的石破天和阿秀是一对让人十分羡慕的情侣,因为他们之间的爱很单纯。

阿绣容貌清丽,温柔善良,是全书中唯一一个从没有错认石破天为石中玉的人。

她和石破天两个是彻头彻尾的善良人物,毫无私心、纯洁无比,两个都教人喜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金庸武侠十大最完美情侣第六位:黄药师和冯衡《射雕英雄传》中的黄药师是金庸笔下第一全才,而冯蘅更是冰雪聪明,甚至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浅谈“问世间,情为何物”——金庸小说爱情主题的文化解读

浅谈“问世间,情为何物”——金庸小说爱情主题的文化解读

浅谈“问世间,情为何物”——金庸小说爱情主题的文化解读论文关键词:爱情主题传统文化认识价值论文摘要:金庸小说的爱情主题蕴涵着丰厚的文化内涵。

它反映了作者心目中的爱情观,也折射出传统文化孕育下的“集体无意识”及现代人的情感困惑与矛盾境况,从而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

从唐宋到清代的侠义小说中,侠客多被描述成“无情”、“无欲”的“铁面英雄”。

这种江湖文化的既定规则,是建立在兄弟情谊基础上的一种流动状态的文化。

它担心:女性的魅力会威胁兄弟之间的情义,爱情的力量会让江湖人物回归常态生活。

所以,对女性的贬低、对爱情的排斥,是江湖文化为自己设置的保护层,也是中国古典武侠小说的共同叙事特征。

但是,爱情终究是人生的重要内容。

没有爱情,现实人生不免单调乏味;同样,没有爱情,武侠小说就不可能对人生与人性进行深人的开掘。

因此,“新武侠小说”开始大量地描写爱情故事,又被称为“新武侠言情小说”,金庸更是其中一位“写武侠爱情的高手”。

1 爱情主题是金庸武侠小说的一个基本主题他的每一部作品的男女主角,如陈家洛与霍青桐、香香公主,袁承志与温青青、阿九,郭靖与黄蓉,杨过与小龙女,胡斐与袁紫衣、程灵素,等等,都不由自主地投人到爱情漩涡之中,在刀光剑影与恩爱情仇的相互交织中演绎出一幕幕悲欢离合的人生。

“爱情”与“侠义”的相互融合,构成了他们完整的人格,实现了他们的生命价值。

特别是其中的女性,不受传统观念和封建礼教的束缚,主动、大胆地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

她们的爱情心理和爱情行为,在文化层面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金庸笔下的英雄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里生长出来的英雄;他们的爱情观念深深烙上了传统文化的印记。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中,男女之情合乎人的本性。

《礼记?曲礼上》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孟子?万章上》说:“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

”儒家认为,.男女之间的情爱是人的基本欲望和自然本能,但它与人的道德相比,则处在较低的层次。

所以孔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也。

解读金庸“射雕三部曲”中的爱情模式

解读金庸“射雕三部曲”中的爱情模式

解读金庸“射雕三部曲”中的爱情模式金庸先生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作家,他创作了大量的武侠小说,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射雕三部曲》,这部作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远远超出了其他任何一部武侠小说。

在《射雕三部曲》中,金庸先生巧妙地塑造了一系列动人的爱情故事,这些故事不仅仅是影响着小说的情节发展,更是反映了金庸先生对于爱情模式的深刻理解和描绘。

本文将着重谈谈金庸先生在《射雕三部曲》中塑造的几对重要的爱情关系,从中看出金庸先生对于爱情的解读和模式。

我们不得不提到郭靖和黄蓉这对少年男女。

在《射雕三部曲》中,郭靖和黄蓉的爱情故事可以说是最为经典和感人的一对。

他们的爱情故事始于他们相识的令狐冲的挑唆下,但是他们之间的感情却是在互相切磋、相互影响的过程中慢慢发展起来的。

郭靖是一个忠诚正直、善良勇敢的少年,而黄蓉则是一个聪明机智、决断果敢的少女,他们两个人的性格互补,他们之间产生了一种平等相待、相互尊重的爱情。

他们是相互依存的恋人,无论是在面对生死还是在战乱中,他们总是相互扶持,相互勉励。

金庸先生通过他们的爱情表达了自己对于爱情的理解和追求。

他认为真正的爱情并不是建立在外貌、金钱、地位等表面的因素上,而是依靠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包容,相互信任,这样的爱情才是真挚和持久的。

我们谈谈杨过和小龙女这对神秘的情侣。

他们的爱情故事堪称是《射雕三部曲》中最为凄美的一对。

杨过是小龙女所救的孤儿,从此开始了他们生命中唯一的爱情。

小龙女终日隐居在冰山之中,一心追求武学的极致,对外界的事物几乎一概不闻不问。

而杨过则是一个心直口快,敢爱敢恨的年轻人。

在金庸笔下,小龙女是冷艳的、清高的,她对杨过相当冷淡;而杨过却是忠诚的、执着的,他对小龙女的爱几乎是痴迷的。

这样的爱情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是矛盾的,但正是这种矛盾让他们的爱情更加丰富和深刻。

小龙女冰雪聪明,但却因此丧失了一些人情味,而杨过直率豪迈,但也因此做出了一些过激的行为。

金庸先生通过他们的爱情表达了自己对于真爱的理解,他认为真正的爱情,并不是没有矛盾的,而是需要在矛盾中求得平衡,需要在彼此的包容和理解之中发展。

解读金庸“射雕三部曲”中的爱情模式

解读金庸“射雕三部曲”中的爱情模式

解读金庸“射雕三部曲”中的爱情模式《射雕三部曲》是金庸先生创作的经典武侠小说,它分别是《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

虽然讲述了三个不同的故事,但它们都有着共同的主题——爱情,并通过不同的爱情模式展现了金庸先生对爱情的独特解读。

在《射雕英雄传》中,杨康对小龙女一见钟情,而小龙女却对杨康一直冷漠以对。

这种爱情模式可以称之为“一厢情愿”。

杨康对小龙女的痴迷是纯粹的爱情的体现,他对小龙女的付出是无条件的,但小龙女对杨康的感情却始终没有真正回应,最终选择了一个人独自消失。

这种模式表达了金庸先生对爱情的一种审视,他认为爱情并不总是能得到回报,有时爱情是单方面的,可能永远不能得到满足。

《神雕侠侣》中的爱情模式是“两小无猜”。

杨过与小龙女的相爱是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上建立的。

他们在共同的经历中逐渐产生了情感共鸣,互相扶持,最终成为了侠侣。

这种爱情模式在金庸先生的小说中较为少见,但它传递了一种理想的爱情观念:爱情需要建立在真正了解和尊重对方的基础上,才能够真正长久持久。

《倚天屠龙记》中的爱情模式是“纠缠不清”。

张无忌与赵敏、周芷若构成了一个复杂的三角恋关系。

张无忌对赵敏和周芷若都有着深深的感情,而两个女子也都深爱着张无忌。

他们之间的感情纠葛、爱恨纠缠使整个故事充满了悬念和戏剧性。

这种爱情模式表达了金庸先生对人性复杂性的观察,他认为爱情不是单纯的,而是充满矛盾和选择的。

金庸先生在《射雕三部曲》中通过不同的爱情模式展现了他对于爱情的看法。

他并不认为爱情总是完美和理所当然的,而是存在着各种复杂的情感纠葛。

他用这些不同的爱情模式,向读者展示了人性复杂性和爱情多面性。

这些爱情模式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既有英雄和侠士,也有女子和儿童,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人们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既有理想中的情侣,也有一厢情愿的单相思。

而这些爱情模式的传达,在读者的心中引发了对爱情的共鸣和思考。

六神磊磊:世间最好的爱情,金庸4个故事就写尽了

六神磊磊:世间最好的爱情,金庸4个故事就写尽了

六神磊磊:世间最好的爱情,金庸4个故事就写尽了世间最好的爱情,金庸4个故事就写尽了六神磊磊读金庸2015-08-20 16:22六神磊磊读金庸微信号dujinyong6功能介绍众所周知,我的主业是读金庸文/六神磊磊今天七夕,我们来谈情说爱。

常有人问:你最喜欢金庸写的哪段爱情故事?这真的很难。

他从吴越争霸写到乾隆晚期,跨度2000多年,从越女阿青到胡斐苗若兰,情场中几多高手。

一定要选择的话,我觉得大概有四个故事。

浪漫曾经有一个和尚,被人关在密室,灌了酒,放上美丽的公主,引诱他破戒——你会想到谁?你或许会说:虚竹。

但其实还有一个答案:鸠摩罗什。

他是中国最伟大的佛教译经家之一。

如果没有唐玄奘,或许这个“之一”都不必加。

你可能不知道鸠摩罗什,但多半会爱上他译出的那些华美经文。

比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那一年,中国北方强大的前秦攻打龟兹国,俘虏了鸠摩罗什。

为了戏弄他,前秦将领逼迫他和表妹龟兹公主成婚,鸠摩罗什不从。

最后,他被灌了个大醉,和公主一起扔进密室,终于破戒。

这是个颇为辛酸的故事。

但一千多年之后,却被金庸演绎成一段浪漫传奇。

鸠摩罗什变成了虚竹,龟兹公主变成了梦姑,而荒唐的前秦将领,则变成了天山童姥。

虚竹,大概是全世界最不浪漫的人,木讷老实,颜值平凡。

和他相比,乔峰不解风情,却天然有英雄气概;慕容复无心女色,却奈何是人中龙凤。

虚竹什么也没有。

段正淳抄的词“含羞倚醉不成歌,纤手掩香罗”,他写不出半句;更不会用“五罗轻烟掌”劈灭姑娘闺房的红烛。

他也不懂一丁点情话,碰到女孩子,只会低头猛念诘屈聱牙的佛经,“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

然而,在黑暗寒冷的冰窟里,她被投进他怀中。

于是,一切戒律和修持都被粉碎了。

在这个奇葩的地方、荒诞的时刻,他们擦出爱火。

她和他,一个把羞涩假托给梦境,只求不要醒、不要灭;一个把戒律委之于尘土,准备好下地狱、堕轮回。

后来,他一度想忏悔、想赎罪,想要寻找归路,直到下一次相逢。

解读金庸“射雕三部曲”中的爱情模式

解读金庸“射雕三部曲”中的爱情模式

解读金庸“射雕三部曲”中的爱情模式金庸的“射雕三部曲”作品中,塑造了多种不同的爱情模式,其中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的是“黄蓉-郭靖”、“杨康-穆念慈”两对情侣。

他们的感情历程有着不同的特点,分别展示着爱情中不同的挑战和妥协。

本文将对这两对情侣的爱情模式进行解读。

1. 黄蓉-郭靖黄蓉和郭靖的爱情因为种种原因显得矛盾重重。

首先是两人的家庭背景不一样,黄蓉是江湖门派的传人,具有深厚的武功功底,而郭靖则是汉人,从小生长于蒙古族中,对于双方的身份和价值观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

其次是两人性格的不匹配。

黄蓉豁达开朗,反应机智,而郭靖则性格孤僻,沉默寡言。

两人在相处中时常产生误解,但最终都能够相互理解和包容。

最后是两人所处的时代背景。

金朝和宋朝之间的战争让他们面对着难以预料的变故,这对两人的感情带来了巨大的考验。

无数次生死相依让他们的感情更加坚实。

然而,这种相互理解和妥协的感情模式却是不完美的。

黄蓉是一个足智多谋的女性,她在很多时候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而郭靖则常常处于黄蓉的阴影下,随她而行,很少能够独立发挥。

在这种情况下,黄蓉的失踪成为了这段感情的转折点。

她的离开让郭靖醒悟到了自己的不足,才开始寻找自己的真正作用。

而黄蓉也通过这经历对自己的感情进行重新审视。

2. 杨康-穆念慈杨康和穆念慈的爱情受到了很多限制和挑战。

首先是两人身份地位的差距,杨康作为蒙古人,背负着抵制汉人的历史责任,而穆念慈则是一位汉人女子,生长于一个藏经阁中,最终成为了一位尼姑。

这两个身份的差距使得两人的感情一直处于贫富悬殊的矛盾中。

其次是两人的性格差异。

杨康阴险狡诈,野心勃勃,而穆念慈则善良温和、心地纯净。

两人在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上有很多的分歧和冲突。

最后是历史和命运的考验。

藏经派和蒙古大军在战场上的激烈对抗,让两人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最终,这段感情以牺牲和悲剧告终。

杨康为了自己的野心而不顾一切,而穆念慈则为了自己所坚持的信仰而选择了赎罪的道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庸小说中的爱情模式孔庆东可能有的朋友听了会觉得惊讶,说金庸,那不是写武侠小说的吗?借助武侠小说来谈爱情,这合适吗?在很多朋友看来,武侠小说不就是写那些英雄豪杰们没日没夜地打架、杀人、喝酒,不就写这些的故事吗?从这些故事里边要探讨爱情,是不是好像是让李逵来绣花,让张飞来画画,让窦尔敦唱小曲,是不是不合时宜?其实我告诉大家,历史上的张飞他还真会画画,而且专画美人,张飞是以画美人见长的。

在杀场上能够浴血奋战,给人一个非常粗豪这样形象的人,他同时也可以非常秀雅,非常文雅。

而上述我所提出来的这种担忧,其实正是我们社会上很多人对武侠小说误解的一种反映。

很多人以为武侠小说就是武打小说,我们很多中学老师没收学生的书就说不许看武打小说,所谓武打小说在他们理解起来就是暴力文学,教孩子怎么打架的教科书,就是粗制滥造的低俗文学。

而这些朋友不了解,武侠小说也好,通俗小说也好,其实只是我们给文学分的类,只是文学中的某一个类别,这些类别只是说它们有不同的特点,而不是说它们在艺术价值上有高有低,通俗小说不见得它不高雅,不见得不严肃,而那些所谓的非通俗小说,我们想想发表在所谓严肃刊物上的那些小说,它们都是精品吗?它们都高雅吗?不是说你写某一种类别的东西,就决定了你的高下,就好像我们大家从事的工作,当教授就一定高雅吗?在木樨地卖馒头就一定低俗吗?这可不见得。

所以类别只是一种特点上的划分,而不能决定它的高下,看文学作品跟看人一样,不能看表面上的名目。

比如大家看我今天穿这衣服,不能代表我就会武功,其实我不会打架,我连我的夫人都打不过,我可能只能打过我家那只猫。

所以不能只看这个表面现象,武侠小说里面它就不能写出非常精彩的爱情吗?我想读过武侠小说的人,会对这个问题有非常清楚的认识,特别是金庸的武侠小说。

金庸的武侠小说当然是一流的武侠小说,这个是毫无疑问的,没有人会对这个提出疑问。

但是,我们不去讲他的武侠,就看金庸小说里边的爱情,从这个角度看,也可以说金庸的小说是一流的爱情小说。

今天我们可以说金庸写爱情之广,写爱情之深,写爱情之奇,可以跟世间任何言情大师一决高下。

所以今天我们《百家讲坛》的这一讲,就来看看金庸笔下爱情的深广性和它的典型性。

金庸小说的爱情模式之一英雄美人式一般的武侠小说都是以男性为绝对中心的,《射雕英雄传》也不例外。

它的主要人物是男性的,郭靖,这是它所要塑造的成长的一个大侠,周围有什么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加上江南七怪,还有全真派,一大堆人。

但是我们看,从小说主人公郭靖的成长历程来看的话,郭靖比较笨,主人公比较笨,用我们今天的话说,智商大概是三四十、五六十,就是他学东西非常慢,人家学一遍、几遍就会,他几十遍都不会,他的好处就是永远地学下去,永远地练下去,直到会。

如果不是他后来认识了黄蓉,如果不是靠着黄蓉一路引领他,帮助他,甚至是护导他,郭靖就不可能后来武艺大成,成为一代大侠。

作为一个英雄人物,郭靖是远远没有诸葛亮的智慧,岳飞那种胆略,排兵布阵这些方面他都是外行,大事小事都是黄蓉领导着丐帮,或明或暗地指点他,一到紧急时刻都是黄蓉帮他想出一个奇妙的招数,化险为夷。

所以说没有黄蓉,郭靖就不能正常地成长。

所以说黄蓉在小说中的作用实际上是郭靖的“精神辅导员”、“政治导师”,很像一个班里边,一个学习比较差的男生,这老师给他安排一个学习很好的女生,是班里的学委加团支部书记,所以这个郭靖才能正常地成长,而这种描写是此前的武侠小说中从来没有过的,所以说郭靖与黄蓉两个人的合作是力量与智慧的合作。

而力量与智慧哪个重要?智慧当然要比力量更重要,所以郭靖这个人物是在黄蓉的映照下完成的。

我们再从人物语言上进行分析,《射雕英雄传》中女性的语言压倒男性的语言。

因为在小说中,哪些人物重要,往往体现在这个人物说的话是否重要上。

我们想想你读过的其他小说,重要的人物,他的话一定是重要的,比如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很重要,因为他的话是重要的。

而在《射雕英雄传》里面,最会说话的人是黄蓉,她说的话多,她说的话有权力,有优势,有压倒性,而且有艺术含量。

而郭靖呢,这个一号英雄,被设置为一个说话不太行的人,很木讷,有时候看上去好像很口吃,结结巴巴,他没有话语权。

在和黄蓉相处的过程中,他只是靠自己的一颗纯朴的心,黄蓉是处处占上风。

黄蓉不仅跟郭靖这样一个不太会讲话的男性说话的时候占上风,她跟其他那些能言善辩的男子对谈的时候仍然是具有优势,比如说欧阳克,比如说周伯通,都是能言善辩的,但都不是黄蓉的对手。

她说话不仅口才好,而且有学问,这一点更是出人意料。

一般的小说中可以写这个女的能言善辩,可以写她口齿伶俐,说话不饶人,这可以做到,但是这女的说话很有学问,比男的有学问,这是不容易做到的。

一般的小说写男的可以说话少,但他说一句就把女的压倒了,但是这里面黄蓉是压不倒的。

小说中有一场就是黄蓉和“渔、樵、耕、读”四大弟子来斗嘴,那么他们在这里面篡改前人的诗句,篡改经典,对对子,人家给她出一个“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头面”,黄蓉对“魑魅魍魉,四小鬼各自肚肠”,然后她一句一句,唇枪舌剑,把“渔、樵、耕、读”四大弟子骂了一遍,读者感到非常精彩,没有办法驳倒她。

对方只好欺负她是一个女性,说“男女授受不亲,礼也”。

因为看郭靖背着她,说你们怎么“男女授受不亲”,让郭靖背着你,引用孟子的话企图来羞她一下。

可是黄蓉断然反唇相讥,说“孟夫子最爱胡说八道”,她一下子就把你们引经据典的那个圣人给推倒了,把儒家心目中的那个圣人推倒。

她说他的话怎能信得?然后这个话可不是一时的气愤之言,她是有理有据的。

下面就说了四句诗:“乞丐何曾有二妻?邻家焉得许多鸡?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这首诗一句一句都是针对孟子之言的。

《孟子》这本书里边有一个寓言,说有一个乞丐,他有一妻一妾怎么怎么样,黄蓉说既然是一个乞丐,怎么可能有两个妻子呢?饭都吃不上家里还有两个妻子?孟子还讲一个故事,说有一个人天天到邻居家去偷鸡,黄蓉说邻居家哪来那么多鸡,天天给你去偷?这都是不合理的。

还有儒家都是推崇孟子、孔子周游天下,去说服那些政治家,贩卖自己的思想,但是黄蓉敏锐地指出,当时还有周天子啊,周天子还在啊,最高中央领导人还活着呢,你到各个省去游说什么呀?你这不是谋反吗?你这不是要颠覆国家秩序吗?所以她的批判使对方哑口无言,就是使我们这些做学问的读者读来,也觉得,小丫头有两下子,小丫头不错,就是你很难把她驳倒。

所以在这些谈话面前,在这些男性面前,她的光彩是那样的鲜艳,光彩四射,使男性都黯然失色。

如果从审美关系上看,《射雕英雄传》中的女性,以黄蓉为代表的女性,她不是简单地成为男性的一个审美对象。

我们知道很多小说中写女性,写得女性很美,很可爱,但是这种描写,实际上是把女人看成是男人的一个观赏对象,就是她是好看的。

所以我们看小说中写女人的容貌,写女人的身体,往往占了比较多的篇幅,小说中很少去描写男人的容貌,男人的身体,因为女人是要给男人看的,所以这是男女不平等社会的一种现象。

而在《射雕英雄传》中,女性总是主动地表现出自己的主体性。

比如黄蓉一出场,她是打扮成一个小脏孩儿,一出场不是光彩照人,打扮成一个小脏孩儿,又黑、又丑、又脏,她不让人看见她长得漂亮,她不需要用自己的漂亮来吸引人。

她为什么喜欢郭靖呢?因为郭靖爱她不是爱她的美貌,后来她穿上漂亮的衣服了,恢复本来面目,她说“我穿这样的衣服,谁都会对我好,那有什么稀罕?我做小叫化时对我好,那才是真好”。

她和郭靖的友谊,是起源于她做小叫化的时候,这种人和人之间真诚的情感,而不是那个欧阳克一看,这个小丫头长得很漂亮,所以他处心积虑地追她。

所以她知道郭靖是好人,是真正的好人。

所以在这个小说里,作者所表达的不仅是女人的社会需要和自然需要不可忽视,应该得到尊重,更重要的是作者对一种理想的两性文化的展望。

从《射雕英雄传》中可以看出,只有两性互补的状态,才是人类的理想的状态,男尊女卑固然是不好的,但是你矫枉过正,说一定是女尊男卑,说现在这男人太坏,压迫女人,咱们颠倒过来吧,我们退回到母系社会吧,还是女人做主,男人在外边干活就行了,那样也不是理想的。

那是一枚硬币的两面,都是不合理的。

《射雕英雄传》中郭、黄二人的爱情受人喜爱,就是因为这样一个道理。

两个人一个比较木讷,一个比较机敏;一个其貌不扬,很本分,一个很漂亮,但是精灵古怪;一个纯朴少知,一个机变博学;一个豪迈大度,一个活泼俏皮。

但是只要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正好像手足一样互补起来,用我们今天的话说是达到一个双赢的局面。

黄蓉的巧慧是郭靖质朴的补充,而郭靖的天拙,有时候又能克制黄蓉的机巧,有时候她这个人太聪明了,全是鬼主意,有时候想使点坏,但是郭靖是非常纯朴的,他有一个底线,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

所以这两个人才肝胆相照,生死相依。

我们不能说《射雕英雄传》就是弘扬女性主义的作品,但是他的确写出了理想中的一种男女爱情,我们大多数人做不到,也找不到这样的爱情,但是它可能存在,它永远吸引着人们去找,所以这一组爱情受到了最广大的欢迎和羡慕。

金庸小说的爱情模式之二感天动地式《神雕侠侣》中杨过和小龙女的爱情可以说是金庸小说中,也可以说是所有小说中最感人的爱情,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为这个爱情流过多少眼泪。

这个爱情首先它是充满了反叛性的,这是它的一大特点,它写的是爱情与封建礼法的冲突。

我们知道《射雕英雄传》到《神雕侠侣》这个故事是发生在南宋,南宋是个什么时期?正是中国封建社会这个礼法开始加强、开始森严的时代。

在那个时候,杨过与小龙女的爱情是不被理解的,因为在名分上他们是师徒,封建礼教特别讲究名分,不顾实际情况,不管你们两个人之间感情,所以他们一说相爱了,所有人都不能理解,所有人都不能同意,说你这是混账,简直是禽兽的行为。

第一,小龙女是杨过的师傅;第二,你管她叫姑姑,你怎么能和你的姑姑结为夫妻呢?没有人会理解他,甚至郭靖这么伟大的一个豪侠,他把手放在杨过的头顶上,说“你再坚持,我就一掌打死你”,但是面对这样的生死威胁,杨过不为所动,他不懂得这些礼法,他知道这个威胁,但是他心中只有一个纯朴的念头,就是我喜欢她,她喜欢我,这有什么错?在这方面,他呈现出一种“虽万千人吾往矣”的英雄气魄。

英雄气魄可以表现在战场上,可以表现在国家大事上,但是在爱情中,在个人爱情中,同样可以表现出一种英雄气魄。

死就死了,我认为我没有错,这一点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

即使在今天,在我们号称个性解放了一百多年的今天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你想想今天一个男同学和一个年轻的女老师谈恋爱,家长能让吗?校长能让吗?社会上得有多少人来给你做工作呀——孩子,迷途知返吧,你错了,或者说这个男生从小就心术不正,或者说这个女老师心术不正,勾引青少年,他们身上肯定会被泼上很多很多的污水。

没有人会去想,他们两个人如果是纯真的相互喜爱,这有什么错?所以考虑到南宋的时代,这个反叛性它具有的这种震撼力就更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