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废润滑油再生项目建议书

最新版废润滑油再生项目建议书
最新版废润滑油再生项目建议书

废润滑油再生项目

建议书

目录

第一章总论.........................................................................................................3...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 7.. 第三章市场分析............................................................................................... 1..2.第四章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1..5第五章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1 7 第六章工程技术方案...........................................................................................1 9.第七章总图布臵与公用工程................................................................................. 3..0第八章原料及燃料动力供应................................................................................3 6 第九章节能节水...................................................................................................3 8.第十章环境影响评价........................................................................................ 4..2.第十一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 5..2 第十二章劳动定员及管理....................................................................................5 8 第十四章经济效益测算........................................................................................6 1 第十五章社会效益分析..........................................................................................6 2 第十六章风险分析.................................................................................................6 3.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

废润滑油再生利用项目。

1.1.2 项目承办单位

项目承办单位:某某集团综合工业有限公司

某某集团综合工业有限公司由原某某集团实业开发总公司演变

而来。公司于2004 年12 月顺利通过IS09001—2008 质量体系认证,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贸易为一体的综合型企业。公司同时控

股攀西地区唯一合同能源管理专业化公司-利源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公司坚持“依靠科技树核心,发挥优势建集群,外塑形象作贸易,内强管理降成本,综合利用促发展”的经营方针,注重原始创新、集

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主要从事废旧物资综合利用、油脂(含废润滑油)经营、有色金属制品、矿石贸易等经营业务,节能灯、金属

结构件等加工生产。

1.1.3 拟建地点

东区小某某集团综合工业有限公司原炼油厂内。

1.1.4 建设规模与目标

项目拟建规模为年处理1 万吨废润滑油,实现资源再生循环利用。达产后年生产5500 吨润滑油成品,基础油料4000 吨,500 吨重质燃料油。

1.1.5 主要建设条件

⑴项目选址位于东区小某某集团综合工业有限公司原炼油厂内,

属某某集团公司工业用地红线内。现有基础设施条件、地理区位条件满足项目建设要求。

⑵项目建成后,可以减少废润滑油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还能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符合国家资源循环利用的相关政策。

⑶项目建设地地质条件好,工程地质、水文条件可以满足项目要求。

因此项目建设的主要建设条件是具备的。

1.1.6 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

项目总投资2400万元,资金全部自筹。

项目建成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7030万元,新增利税477.375 万元。

1.1.7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⑴《“十三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

⑵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经贸资源[2012]9号);

⑶废润滑油回收与再生利用技术导则(GB/T 17145-1997)(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年12 月12 日批准1998 年7 月1 日实施);

⑷遵照《中国石油炼油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2011年版)有关规定进行编制;

⑸《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1.1.8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

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项目单位数值备注

1 产量吨10000 达产后正常年份

1.1 润滑油吨5500 达产后正常年份

1.2 基础油料吨4000 达产后正常年份

1.3 重质燃料油吨500 达产后正常年份

2 销售收入万元7030 达产后正常年份

3 总成本费用万元6393.5 达产后正常年份

4 利润总额万元636.

5 达产后正常年份

5 所得税万元159.125 达产后正常年份

6 税后利润万元477.375 达产后正常年份

7 新增职工岗位人数人46 达产后正常年份

8 项目总投资万元2400

8.1 固定资产投资万元1760

8.2 流动资金万元640

9 新增建筑面积m2 改造旧生产线

10 总占地面积亩16.36

1.2 结论与建议

1.2.1 结论

通过对1 万吨/年废润滑油再生加工利用项目的技术、经济的全面研究和论证,得出以下结论:

⑴项目具有良好的市场和稳定的原料来源,并可通过实施该项目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双重效益。

⑵项目技术工艺成熟,生产工艺组合了成熟可靠的传统润滑油精

制工艺技术和自创的废润滑油脱水脱杂质的独特技术,优化了废润滑油再炼制再生工艺,既保证了生产过程得以连续稳定进行并使得到的产品的质量达到相应的产品标准。

⑶项目选址交通条件、供水条件、供电条件良好,具备开工条件。

⑷项目的财务分析表明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⑸项目的设计、建设,充分考虑了环境保护和工厂的三废治理措施。工厂建成投产后,对周围环境和生态平衡无不良影响。

本项目不论从市场和企业发展需要来看,还是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来看,是必要的、可能的和可行的。项目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

合理。

1.2.2 建议

本项目的建设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但是由于项目规模较大,时间较紧,开发过程中各方面工作协调难度较大。建议强化项目进程中的投资、质量、进度计划,注重对可能发生的不利条件及变化因素的

预测与防范对策,以保证项目按期完成。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2.1 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行业对润滑油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每年换下来的废旧润滑油品量也越来越大。这些废油如丢弃到环境中去,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能够回收利用的各种再生资源日益

增多。大力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

事实上,废润滑油的组成中,除了含有2%-10%的变质物外,其余的90%~98%都未变质,完全可以再利用。选择合理的工艺,规模化、专业化进行废润滑油的再生利用,可以解决废润滑油再生难于脱

水脱杂质、难于分馏、加工单位费用大等一系列技术问题。

废润滑油的规模化、专业化的再生利用,是保护环境的需要,也

是节约能源的需要。同时,废润滑油的规模化、专业化的再生利用也

是废润滑油加工生产企业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需要。只有规模化、专业化地再生利用废润滑油才能获得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

良好统一。根据市场调查研究的结果,攀西地区工业经济正在飞跃发展,有更大的润滑油需求市场,同时产生更多的废旧润滑油,更需要

以环保的形式利用废旧再生润滑油。

综合工业有限公司一直从事废润滑油的回收和润滑油的经营,是钢城集团和某某集团的废润滑油定点回收单位,长期以来与这些单位

保持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形成了稳定的供销网络。多年来,综合工业分公司与同国内知名专家和相关的废润滑油再生利用企业进行

接触,对国内润滑油市场,国内、国际废润滑油再生利用技术进行了

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种类、不同组成的废润滑

油进行了大量的再生利用试验,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

因此,我公司决定在原有废旧润滑油再生项目厂址上,新建10000 吨/ 年废润滑油再生生产线,利用好攀西地区废润滑油资源,以赢得

更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2.2 必要性

⑴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

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

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

生态文明水平。《“十三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中的重点领域中

指出:“要进一步提高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和城镇污水再生利用水平;

继续推进矿井水资源化利用;鼓励重点行业开展废旧机油、采油废水、废植物油、废酸、废碱、废液等回收和资源化利用”。在商务部2011 年召开的全国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现场会议上指出:“力争在“十

三五”期末,初步建立拥有现代回收方式、先进的技术设备、完善的

回收网络、良好的分拣与处理、规范化管理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使

得全国主要品种再生资源回收率达到70%”。废润滑油再生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修正)》中的鼓励类项目。可见,废润滑油再生资源的产业化,属于生态型资源循环利用范畴,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国家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的要求。

⑵项目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效益显著

废润滑油会损坏机械设备,随意丢弃或简单处理对环境的破坏性很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对润滑油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每年废润滑

油数量也越来越大。这些废油如丢弃到环境中去,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废油不论是倒入下水道,或倒在空地地面,都会对环境造成严

重的污染。进入下水道中的废油,会随着污水流入河流,进入江湖河海;丢弃在陆地上的废油,渗透在土壤中,一小部分会被微生物分解,而多数部分则会由于雨水的冲洗最后也进入江湖河海中,造成对环境中土壤及水系的污染。进入水系的油对水有很强的污染力,一桶

(200L)废油流入湖海,能污染近3~5平方公里的水域。在污染的水域,由于油膜覆盖在水面上,阻止了水中的溶解气体与大气的交换,将引起水生动植物的大量死亡,甚至还可以影响到鸟类的生存。如果废弃的润滑油进行焚烧,生产的烃类酸性氧化物及众多的金属及其氧

化物随烟气进入大气中,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可见,废弃的废润

滑油对环境所造成破坏性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常用的液压油、机械油、内燃机油,汽油机油等润滑油是从石油

中提炼出来的,在存储、运输及使用过程中会混入水分、空气和杂质

等污染物,从而加速油品氧化而生成酸液,使油品发生乳化、浑浊面

变质,降低油品的使用性能。

其实废油并不废,用过的废油中真正变质的只有很小一部分烃

类。如果利用再生技术将这些变质的组分除去,可生产出高质量的基础油,然后采取与天然油同样的添加剂配方生产出高质量的高档油

品。这样对我国目前枯竭石油资源问题是大有裨益。

目前国内年消耗润滑油845 万吨,已被回收再生利用的废油约为230 万吨左右,回收潜力有600 万吨之多。目前废润滑油现金回收价

格为每吨3300元左右。而普通成品润滑油的销售价在每吨6500~9000 元之间,特种润滑油品价格可达9500元以上。

对废旧润滑油进行资源化利用,并实现产业化,将变废为宝,实

现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双重效益。

⑶项目建设单位具有实施项目优势条件

1)原料收集和产品销售网络成熟。

综合工业有限公司是钢城集团和某某集团的废润滑油定点回收

单位,目前已与某某集团、钢城集团、某某西昌二基地、攀西地区大

量汽车维修店建立起资源与市场协作互补机制,具备稳定的润滑油产品销售渠道,并建立起了快捷有效的废润滑油收集网络。

2)技术先进。

综合工业有限公司与国内相关科研院所在技术开发方面建立起

了广泛的合作关系,采用先进的废润滑油→预处理→蒸馏切割→硫酸

精制→白土补充精制→调配工艺,此工艺先用蒸馏法除去废油中的轻

组分,然后再用溶剂和白土进行精制。其主要特点是用酸少,酸渣量小。得到的再生润滑油质量好,原料中的添加剂几乎全部从再生油中除

去。具有质优、环保的特点。

第三章市场分析

3.1 产品市场需求

据ICIS 基础油和润滑油会议报道显示,尽管遭遇全球经济衰退,但中国润滑油需求仍呈增长态势。据中国石油预计,2015年中国润滑油需求将近900 万吨,每年将需进口超过200 万吨基础油才能满足这一需求。

3.2 产品市场供给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润滑油已实现产量845 万吨。随着工业和汽车行业对润滑油的需求,未来润滑油生产量还会进一步增加。

根据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未来润滑油市场将有以下发展趋势:高端润滑油市场的份额将进一步扩大;国产品牌润滑油将掀起树立品牌的热潮,比如目前国内的三家主要润滑油企业:中石油、中石化、统一

的品牌形象已经初步建立;国内的润滑油市场将逐步采取连锁经营的形式。

3.3 产品目标市场及价格预测

本项目目标市场是普通成品润滑油市场。

润滑油成品油价格和原油价格、废润滑油的回收价格的变化基本是同向性的。目前,普通润滑油成品油价格情况见下表。

表3-1 普通润滑油成品油价格表

序号名称价格(元/ 吨)

1 汽油机油8000

2 柴油机油8500

3 齿轮油9000

废矿物油资源再生综合利用技术

废矿物油资源再生综合利用技术 史召霞 人们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废矿物油。废矿物油属于危险废物,其中含有多种毒性物质。然而,废油其实并不废,其中变质的部分只有百分之几,是一种宝贵资源,将其综合利用,对于缓解我国资源紧缺的局面、解决油品供不应求的瓶颈问题,对于提高现有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废矿物油的来源 废矿物油的产生来源主要为以下2种: 1、机械、动力、运输等设备的更换油及清洗油,如各类润滑油、液压油等,主要来自机动车维修行业、机械加工制造业等。 2、油类产品仓储过程中产生的沉积物。如加油站的油罐,隔油池的底泥,炼油厂含油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油泥等。 二、废矿物油的危害 废矿物油已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编号为HW08。废矿物油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成分有C15-C36的烷烃、多环芳烃(PAHs)、烯烃、苯系物、酚类等。其中的各种成分对人体都有一定的毒性和危害作用。因此一旦大量进入外环境,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另外,废矿物油还会破坏生物的正常生活环境,具有造成生物机能障碍的物理作用。例如废矿物油污染土壤后由于其粘稠性较大,除了堵塞土壤孔隙及破坏土质外,还能粘在植物根部形成一层粘膜,妨碍根部对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吸收,造成植物根部腐烂,缺乏营

养而大面积死亡。当土壤孔隙较大时,石油废水还可以渗透到土壤深层,甚至污染浅层地下水。 三、废矿油的处置现状 近几年,人们的环保意识逐年增强,因此,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将废矿物油直接排放的为数不多,主要还是将产生的废矿物油转移给其他单位进行回收处置。但目前国内具有相应环保资质的企业不多,有近2/3的废矿物油被转移至无资质回收企业进行再提炼,这些废矿物油再加工企业的提炼工艺绝大多数为国家强制淘汰的落后工艺,这种“小炼油”企业基本没有任何污染防治措施,其简单落后的加工过程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和资源的极大浪费。 四、废矿物油的处置及再利用技术 目前我国废油的主要去向是①焚烧或直接废弃,流入下水道、河流、荒地等;②经脱重金属后直接利用,作为燃料或者做沥青稀释剂、高硫燃料的掺和原料等;③简单清洁处理(过滤)后继续替代使用,这是假冒伪劣润滑油的主要来源之一;④再生(再精炼)。 传统的废润滑油回收再生技术为蒸馏-硫酸-白土精制工艺,其最大的缺点是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容易污染环境。目前国外许多石油公司都在研究和开发新的废油回收技术,国内也在积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目前为止主要的再生工艺有:酸-白土精制型、蒸馏-萃取-白土精制型、蒸馏-溶剂精制-加氢精制型、脱金属-固定床加氢精制型和蒸馏-加氢精制型、催化裂解、高温深度热裂解、膜分离、分子蒸馏等。 (1)酸-白土精制型用硫酸对废润滑油进行精制,排出酸渣后,

废机油收储中转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申请报告范文

废机油收储中转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咨国联出品

目录 第一章总论 (9) 1.1项目概要 (9) 1.1.1项目名称 (9) 1.1.2项目建设单位 (9) 1.1.3项目建设性质 (9) 1.1.4项目建设地点 (9) 1.1.5项目负责人 (9) 1.1.6项目投资规模 (10) 1.1.7项目建设规模 (10) 1.1.8项目资金来源 (12) 1.1.9项目建设期限 (12) 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12) 1.3编制依据 (12) 1.4编制原则 (13) 1.5研究范围 (14)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4) 1.7综合评价 (16)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18) 2.1项目提出背景 (18) 2.2本次建设项目发起缘由 (20) 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20) 2.3.1促进我国废机油收储中转站建设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21) 2.3.2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21) 2.3.3满足我国的工业发展需求的需要 (22) 2.3.4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 (22) 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22) 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23) 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23) 2.4项目可行性分析 (24) 2.4.1政策可行性 (24) 2.4.2市场可行性 (24) 2.4.3技术可行性 (24) 2.4.4管理可行性 (25) 2.4.5财务可行性 (25) 2.5废机油收储中转站建设项目发展概况 (25) 2.5.1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26) 2.5.2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26) 2.5.3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26)

国内外废润滑油的再生工艺技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f6258054.html, 国内外废润滑油的再生工艺技术 作者:蔡茂 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中旬刊》2018年第08期 摘要:润滑油在机械行业制造领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然而润滑油在使用一段时间后, 由于性能指标降低,所以会形成废油,如果直接将其进行处理,不仅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同时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废润滑油再生工艺的研究成为了机械制造领域的重点,需要相关业内人士提供高度重视。文章重点就国内外废润滑油的再生工艺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国内外;废润滑油;再生工艺;技术 对于机械制造而言,其发动机传动系统的正常有序运行离不开润滑油,而润滑油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会发生质变,特别是在冷却、传动和热处理装置中使用的润滑油,其质变的速度更快,如此会导致润滑油的性能有所降低,最终形成废润滑油。而废润滑油的再生工艺技术主要是将其进行回收处理,最终进行二次利用,一方面缓解当下世界的能源危机,另一方面也对环境保护起到一定的积极性效果。 1 国内废润滑油再生工艺技术研究 1.1 蒸馏-酸洗-白土精制工艺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都是采用蒸馏-酸洗-白土精制工艺进行废润滑油的再生处理。相对比其它工艺技术,该技术主要原料是酸和白土,所以成本投入较低,加之处理工艺相对简便、对设备依赖性较低、适用于多种废润滑油的处理,所以其成为主流的工艺再生技术。蒸馏-酸洗-白土精制工艺进行废润滑油处理主要应用的是硫酸,而硫酸加入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废润滑油的废弃程度,同时对于白土的添加量也需要根据废潤滑油的要求而定。尽管蒸馏-酸洗-白土精制工艺具有多种优势,但是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不足,例如该工艺进行废润滑油处理的再生利用率较低,同时再生的润滑油在质量和性能方面指标较差。另外,由于蒸馏-酸洗-白土精制工艺涉及到硫酸和白土的大量使用,所以为后续的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处理不到位,就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 1.2 沉降-蒸馏-酸洗-钙土精制工艺 相对比蒸馏-酸洗-白土精制工艺,沉降-蒸馏-酸洗-钙土精制工艺更加适用于当下的工业生产。该工艺的主要原理如下,即废润滑油经过硫酸酸化处理后,向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石灰粉进行中和反应,去除体系中的硫酸和石油磺酸等物质,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废润滑油的再生质量和性能,同时也更加的环保。另外,沉降-蒸馏-酸洗-钙土精制工艺中对于硫酸和白土的使用量较低,成本投入较少,所以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最新版废润滑油再生项目建议书

废润滑油再生项目 建议书

目录 第一章总论.........................................................................................................3...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 7.. 第三章市场分析............................................................................................... 1..2.第四章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1..5第五章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1 7 第六章工程技术方案...........................................................................................1 9.第七章总图布臵与公用工程................................................................................. 3..0第八章原料及燃料动力供应................................................................................3 6 第九章节能节水...................................................................................................3 8.第十章环境影响评价........................................................................................ 4..2.第十一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 5..2 第十二章劳动定员及管理....................................................................................5 8 第十四章经济效益测算........................................................................................6 1 第十五章社会效益分析..........................................................................................6 2 第十六章风险分析.................................................................................................6 3.

废润滑油的回收再利用的发展现状

废润滑油的回收再利用的发展现状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润滑油的应用日益广泛,全世界每年平 均消耗润滑油约4000万t。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润滑油消费国,2005 年润滑油的消耗量也高达600多万t。在世界能源日趋紧张的形势下,废润滑油的回收和再生成为需迫切解决的问题。在欧洲,每年大约 就有500万t废弃润滑油,其中40%—50%未作任何处理就扩散到环 境中,而我国以往的润滑油回收量还不到废润滑油总量的20%。 润滑油从组成上讲由80%—90%的基础油和10%—20%的添加剂组成,主要化学成分是多种烃类以及少量非烃类的混合物。然而润滑 油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物理化学或人为因素导致了润滑油的性能 劣化,生成了如醛、酮、树脂、沥青胶态物质、碳黑及有机酸、盐、水金属屑等污染杂质[6],不能再继续使用而变成废润滑油。实际上 废油并不废,而用过的润滑油真正变质的只是其中的百分之几[7], 因此如何有效的去除废油中的杂质,是废油再生的关键。各废油回 收率见表1[8]。而近年来,除了大量开发基础油为多元醇酯、复合脂 和植物油的可迅速生物降解型的全损耗润滑油之外,将废润滑油再 精炼成润滑油基础油也得到了日益发展。 各种废油的回收率 品种再生收率(%) 内燃机油75—85 机械油85—90 变压器油90—92

各种杂油68—80 1、国内废润滑油再生利用发展现状 我国润滑油产量约占石油产品总量的百分之二,数量每年在300 万t以上。而且是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的世界第三大润滑油消费国。 根据“九五”期间我国润滑油需求的实际增长情况和2001—2010年 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安排,2003年我国润滑油的总需求量约为425—435万t,预计2010年约为490—510万t[9]。润滑油在使用的过程中 由于高温及空气的氧化作用,会逐渐老化变质,再加上摩擦部件上 磨下来的金属粉末、呼吸作用及其它原因而进入油中的水分、从环 境中侵入的杂质,这些不仅污染了润滑油,而且还促进润滑油的氧化,从而可能引起机器的各种故障。所以润滑油在使用一定时间, 变质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必须更换。 许多润滑油中加有重金属盐添加剂,还有些加有含氯有机化合物、含硫有机化合物、含磷有机化合物、含硫磷有机化合物,有些 含氯化合物是多环芳烃的氯取代物。这些含重金属、硫、磷、氯的 化合物都属于有毒物,对人体及生物有害,有可能通过各种渠道危 害人类[10]。进入水系的油对水有很强的污染力,据估计,一大桶(200L)废油流入湖海,能污染近3.5km2的广大水面。被污染的水域,由于油膜覆盖水面,阻止了水中的溶解气体与大气的交换,水中的 溶解氧被生物及污染物消耗后得不到补充,使水中的含氧量明显下降,油膜覆盖在水生植物的叶子上、鱼类贝类等水生动物的呼吸器 官上,阻碍水生动植物的呼吸,使整个食物链都受到损害[11]。 一般来说,可供回收的废润滑油量应为消费量的40%—45%, 然而目前我国污染废润滑油回收率非常低,每年回收再生的油品仅 有20—30万t,其中一部分排人了环境而造成污染[12]。我国废润滑油 再生始于本世纪30年代,70年代进入鼎盛时期。当时商业部制定的

废机油再生技术

废机油再生技术 油广泛用于机械、化工等领域中。机油使用后便混入水份、有机物、色素和灰尘等各种各样的杂质而常常废弃。如何使这些混入各种杂质的废置机油再生而回收利用呢? 一、再生原理根据油水难溶和水的沸点比机油低的原理,可通过加热和静置分离除去水分。利用浓H2SO4的氧化性去除有机物,利用活性白土吸附色素,通过过滤除去机械杂质,这样便可达到机油再生目的。 二、操作过程机油再生一般要经过如下五个步骤; 1.除水:将废机油收集到集油池除水后,置于炼油锅内,升温到70~80℃后停止加热,让其静置24小时左右,将表面的明水排尽,然后缓慢升温到120℃(当油温接近100℃时,要慢慢加热,防止油沸腾溢出),使水分蒸发掉,约经两小时,油不翻动,油面冒出黑色油气即可。 2.酸洗:待油冷却至常温,在搅拌下缓慢地加入硫酸(浓度为92~98%左右),酸用量一般为油量的5~7%(系根据机油脏污程度而定)。加完酸后,继续搅拌半小时,然后静置12小时左右,将酸渣排尽。 3.碱洗:将经过酸洗的机油重新升温到80℃,在搅拌下加入纯碱(Na2CO3),充分搅拌均匀后,让其静置1小时,然后用试纸检验为中性时,再静置4小时以上,将碱渣排尽。 4.活性白土吸附:将油升温到120~140℃,在恒温和搅拌下加入活性白土(其用量约为油量的3.5%),加完活性白土后,继续搅拌半小时,在110~120℃下恒温静置一夜,第二天趁热过滤。 5.过滤:可采用滤油机过滤,过滤后即得合格油。如无滤油机,采用布袋吊滤法也可。以上即为提纯机油的一般操作过程,但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含杂质水很少,则第一步可省掉;如经过酸碱处理后,油的颜色己正常,则就不必用活性白土脱色吸附。 废油再生方法随废油种类、性质不同而异,常用的方法如下: (1)废机油、润滑油等的再生,一般采用蒸汽加热法。这种方法再生效果较好,设备费、运转费都比较低。 (2)废乳化油再生,通常采用下述步骤回收:首先脱水加碱。脱水是尽量减少废油中水分,加碱目的是将憎水性金属皂类置换成亲水性皂类,使之恢复乳化性能。碱液的添加浓度一般为30%,用量为3%一6%,过量时可用油酸调整。pH控制在8—9之间。其次添加乳化刑,应先添加具有清洗能力的乳化剂,如油酸纳皂等;再添加石油硝酸钠之类乳化剂,一般用量为3%一6%;而后添加稳定剂,如添加适量乙醇以便增加乳化效果。根据不同的乳化油成分再适量投加润滑剂——机油,清洗剂——油酸三乙醇肤皂,防锈剂——磺酸钡,防腐剂——苯酚等对乳化液更有好处。如此再生的乳化油,完全满足生产上的清洗、润滑、防锈等要求。 废机油(各种废矿物油)提炼再生柴油工艺技术概况 1、原料状况:原料油(废机油、工业换油、清缸油)系属于带胶质、高粘度的弃残重油,作为燃料,不仅热值低,而且其中不能被完全燃烧的部份(即黑浓烟)排入大气,就会对大气环境产生极为严重的污染。 2、生产工艺,采用中国石油学院研制发明的实用新型,一种带胶质的烃油催化蒸馏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原料废油中各组分沸点不同,通过加热至280-350℃蒸馏后分离出燃

5万吨废润滑油再生循环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5万吨废润滑油再生循环利用项目可 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概况 (1) 1.2结论与建议 (5)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6) 2.1背景 (6) 2.2必要性 (7) 第三章市场分析 (10) 3.1产品市场需求 (10) 3.2产品市场供给 (10) 3.3产品目标市场及价格预测 (11) 3.4竞争优势及营销策略 (11) 第四章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13) 4.1建设规模 (13) 4.2产品方案 (13) 第五章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 (15) 5.1项目选址 (15) 5.2建设条件 (15) 第六章工程技术方案 (19) 6.1技术方案 (19) 6.2设备方案 (24) 6.3工程方案 (26) 第七章总图布置与公用工程 (31) 7.1总图布置 (31) 7.2给排水工程 (32) 7.3供电 (34)

7.4地震设防选型 (36) 7.5生活福利设施 (37) 第八章原料及燃料动力供应 (38) 8.1原材料、燃料消耗 (38) 8.2来源分析 (39) 第九章节能节水 (41) 9.1节能 (41) 9.2节水 (43) 9.3节能节水效果 (44) 第十章环境影响评价 (46) 10.1项目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46) 10.2项目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 (46) 10.3污染物和污染源治理措施 (48) 10.4环保投资 (53) 10.5环境保护管理和环境监测建议 (53) 第十一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57) 11.1工厂生产过程危害因素分析 (57) 11.2设计中采取的安全卫生防护措施 (58) 11.3消防 (61) 第十二章项目管理与实施 (63) 12.1项目管理 (63) 12.2人力资源配置 (64) 12.3项目实施安排 (66) 12.4工程招标方案 (66) 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9) 13.1投资估算范围 (69) 13.2估算编制依据 (69) 13.3建设投资 (70) 13.4建设期利息 (70) 13.5流动资估算 (70) 13.6项目总投资 (70) 13.7项目筹资 (71) 第十四章财务评价 (72) 14.1财务评价依据、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72) 14.2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 (72) 14.3成本估算 (73) 14.4财务效益分析 (73) 14.5不确定性分析 (73)

废油再生工艺流程

废油再生工艺流程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废油再生工艺流程废油按来源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机械产品加工过程的清洗、润滑、冷却及产品的热处理,机械装备与设备运转、传动油。此类油被加入了各类添加剂,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机械磨损等原因混入了各类物理及化学杂质,除去它们成为这类油品得以再利用的关键。第二类是各类车辆、机械运行后排放的各类润滑油品,由于这类油品仅作润滑,所以需要的处理工艺相对简单。 废油回收处理工艺分为三部分,分别为脱水、精炼、分离阶段。预处理采用高频破乳脱水;精炼采用蒸馏-酸洗-白土工艺;分离部分对废油中各类油品组分进行馏份分割,切割为轻质、中性、基础油三部分。 脱水部分包括高频破乳脱水和热力蒸馏脱水两阶段;精炼部分包括分解、除杂、脱色三阶段;分离部分则是将混合油品通过蒸馏的方式分割为轻质油、中性油、基础油三种产物。此工艺能处理组分较多、经历不同物理、化学应用过程、杂质含量大且成分不确定的工业混合废旧油品。 东科环保设备就此工艺流程详细跟大家探讨一下。 1.脱水工艺 废油脱水分为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预处理,采用高频电场破乳脱水,分出大部分的水分。第二阶段采用蒸馏脱水。将废油水份彻底除掉,同时蒸出低沸点短链低碳物,保持再生油有一定的粘度和闪点。破乳后的废油被送入该工艺阶段,设备采用填料塔。操作温度取塔顶温度110℃,常压。塔顶组分冷凝后,进入油水分离器分出轻质油品与水份。主要油品组分在本阶段由塔底流出,再送往精炼进行下一阶段处理。 2.精炼工艺

废油精炼部分设置了高温分解、酸洗、白土吸附三阶段。 废油精炼的第一步就是用高温分解工业废油中所含各类化学添加剂。采用高温操作,是为了尽可能使各类化合物分解。工艺条件上以裂解塔温度为360℃、压力为负。塔顶组分出塔后进入冷凝器,与经过热交换器的塔底组分先后进入搅拌釜内进行酸洗。 由于搅拌釜反应不是连续操作,故采用两平行装置。废油通过浓硫酸的酸洗作用,使杂质沉淀分离。酸洗釜的操作条件为温度50℃,在裂解冷却油中加入约6%的浓硫酸,维持搅拌1小时,然后静置使油中的酸渣沉降,待沉降稳定后由釜底分出。酸洗后的油品送去脱色处理。 废油脱色工艺是用活性白土吸附去除未被酸洗掉的沥青、胶质、环烷烃、多环芳香烃等杂质,起进一步脱水、脱色作用。这时油品中所含杂质以分散杂质为主,使用的活性白土应保证其活性。活性白土加入量为油品的10%,温度在50℃、维持搅拌1小时,待吸附作用完成后静置,待其沉降分离。随后将油品送入分离阶段进行馏分分割。 3.分离工艺 废油处理后的油品粗分为轻质油、中性油、基础油三种。通过填料精馏塔将其按照馏分分割。 分离设备包括两个分离塔,第一分离塔塔顶温度在160℃、压力保持在负,塔顶组分为蒸馏脱水阶段未被得到的轻质油。塔底油品送入第二分离塔,再分离出中性油和基础油。第二分离塔塔顶温度在220℃、压力保持在负,塔顶组分为中性油,基础油由塔底分出。

废润滑油再生循环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如何编制废润滑油再生循环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立项+批地+贷款) 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二〇一四年十一月 咨询师:高建 https://www.360docs.net/doc/0f6258054.html,

目录 目录 (2) 专家答疑: (4) 一、可研报告定义: (4)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用途 (4) 1. 用于向投资主管部门备案、行政审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5) 2. 用于向金融机构贷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5) 3. 用于企业融资、对外招商合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5) 4. 用于申请进口设备免税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6) 5. 用于境外投资项目核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6) 6. 用于环境评价、审批工业用地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6)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 (6) 四、可研报告编制收费标准及时间 (7) 1、收费标准 (7) 2、付款方式 (8) 五、我们的优势 (8) 1、良好的信誉保障 (8) 2、专业的咨询团队 (8) 3、丰富案例经验 (9) 4、精准的数据库支持 (9) 六、可研报告编制大纲: (10) 表目录 (28) 表目录 (29) 表1-1 本报告研究范围 (29) 表1-2 报告误差控制表 (29) 表1-3 本报告编制依据 (29) 表1-4 废润滑油再生循环利用新建项目产品型号及产能一览表29

表1-5 废润滑油再生循环利用新建项目项目概况 (29) 表1-6 废润滑油再生循环利用新建项目项目资金来源与使用计划29 表1-7 废润滑油再生循环利用新建项目综合经济技术指标 (29) 表2-1 废润滑油再生循环利用新建项目主要产品型号及计划产能29 表2-3 废润滑油再生循环利用新建项目主要产品和规格 (29) 表2-4 废润滑油再生循环利用新建项目 (29) 表2-5 废润滑油再生循环利用新建项目产品规格 (29) 表3-1 2007-2014年我国废润滑油再生循环利用产量 (29) 表3-2 2014-2019年我国废润滑油再生循环利用产量预测表 (29) 表3-3 废润滑油再生循环利用新建项目战略规划一览表 (29) 表3-4 2013-2018年废润滑油再生循环利用新建项目产品产量预测 (29) 表4-1 废润滑油再生循环利用新建项目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 (29) 表4-2 废润滑油再生循环利用新建项目投资强度分析 (29) 表4-3 废润滑油再生循环利用新建项目项目建筑系数分析 (29) 七、可研报告资料提供清单: (30) 1、项目的基本信息 (30) 2、项目的主要产品 (31) 3、项目的生产资源 (31) 4、项目(现有设施)的土建工程 (32) 5、项目的环境与劳动保护 (32) 6、项目的工作人员 (33) 7、对项目的补充说明或编写要求 (33) 八、国家发改委对工程咨询31个专业所包括内容 (33) 九、资质证书样本 (35)

废旧润滑油再生资料

国内废润滑油主要再生工艺 1.蒸馏—酸洗—白土精制工艺 这是一条传统而古老的工艺路线,目前国内约有2/ 3的厂家采用这种工艺,该工艺流程较为简单、设备费用较低,可以适用于任何类型的废油,H2 SO4加入量因油而异,一般在10 %以下,白土用量也因油品质量和对再生油所要求的质量而异,一般亦在10 %以下。再生油的收率一般在80 %以下,再生油质量不高,仅能作较低档油品。 这种工艺所产生的酸渣问题迄今未完全解决,形成了废酸渣和废白土、水的二次污染 2沉降—酸洗—白土蒸馏工艺 这条路线是70年代由上海市石油加工厂开创的,其主要特点在于将蒸馏和白土精制合并为一个工序,和前工艺比较,减少一个加热高峰,节约了热能,工艺亦较简单。但它酸洗沉降较缓慢,洗油中可能含有一定量的酸渣,白土蒸馏后亦可能影响油品质量;特别是目前中高档油品比例增加,更增加了使用此工艺的难度,其它弊病如前工艺。目前,全国约有1/ 3工厂使用此工艺。 3沉降—蒸馏—酸洗—钙土精制工艺 该工艺亦是 2.2.1的变异,其主要特点是在白土精制前,先用石灰石粉加入酸洗油中,使其中和游离H2 SO4和石油磺酸,以减少价高的白土用量;待反应结束后再加入活性白土进行吸附精制。该工艺可以减少价高的白土用量,还有人认为生成的石油磺酸钙有助于内燃机油的质量提高。国外废润滑油再生工艺主要有: 1.Meinken工艺,酸—白土精制工艺,把添加剂从油中分离出来的较简单和投资较少的办法该办法目前在国外并未全部淘汰,仍然在有的国家使用. Meinken工艺改变了H2 SO4混工艺,采取了强力搅拌混合器,减少了H2 SO4耗量和酸渣量,含酸油加入2 %白土在减压塔中加热分馏;热量用导热油供入,装置部分自动化。令人头痛的酸渣与废白土混合被送去水泥厂作燃料。

10万吨年润滑油基础油再生项目可研

目录 第一章总论................................................................................................................... - 1 - 1.1 概述.............................................................................................................................. - 1 - 1.2 企业概况...................................................................................................................... - 2 - 1.3 项目背景...................................................................................................................... - 2 - 1.4 项目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 .......................................................................................... - 4 - 1.5 可行性研究的范围 ...................................................................................................... - 7 - 1.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 8 - 1.7 可行性研究结论 .......................................................................................................... - 9 - 第二章市场预测............................................................................................................. - 11 - 2.1 润滑油的市场现状 .................................................................................................... - 11 - 2.2 二氧化碳捕获及使用的优点 .................................................................................... - 11 - 2.3 废润滑油再生基础油的市场预测 ............................................................................ - 12 - 2.4 高纯碳酸镁的市场预测 ............................................................................................ - 14 - 2.5 基础油的价格分析 .................................................................................................... - 17 - 2.6 高纯碳酸镁的价格分析 ............................................................................................ - 17 - 第三章产品方案及规模 ................................................................................................. - 18 - 3.1 产品方案.................................................................................................................... - 18 - 3.2 产品质量标准............................................................................................................ - 18 - 第四章工艺技术方案 ..................................................................................................... - 21 - 4.1 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原则 ........................................................................................ - 21 - 4.2 工艺技术原理............................................................................................................ - 21 - 4.3 废润滑油再生基础油工艺流程 ................................................................................ - 24 - 4.4 废润滑油再生基础油主要设备 ................................................................................ - 26 - 4.5高纯碳酸镁生产工艺流程 ......................................................................................... - 27 - 4.6 高纯碳酸镁、高纯氧化镁设备 ................................................................................ - 31 - 4.7 控制技术方案............................................................................................................ - 31 - 4.8 标准化........................................................................................................................ - 32 - 第五章原、辅材料及动力供应 ..................................................................................... - 34 - 5.1 原、辅材料供应 ........................................................................................................ - 34 -

GBT 17145-1997 废润滑油回收与再生利用技术导则

废润滑油回收与再生利用技术导则(GB/T 17145-1997)(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年12月12日批准 1998年7月1日实施)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废润滑油的定义、分级、回收与管理、再生与利用。 本标准适用于油单位和个人更换下来的废润滑油和废润滑油的回收、再生、销售及管理。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61-1983 石油产品闪点测定法(闭口杯法) GB/T 3536-1987 石油闪点和燃点测定法(克利夫开口杯法) GB/T 7631.1-1987 润滑剂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第一部分总分组 GB/T 8030-1987 润滑油现场检验法 GB/T 8978-198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 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废润滑油 used oil 润滑油在各种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由于受的氧化、热分解作用和杂技污染,其理化性能达到各自的换油指标,被换下来的油统称废润滑油(以下简称废油)。 3.2 废油再生re-refining of used oil 将废油经处理或精制,除去变质的和混入的杂技,根据需要,加入适量的添加剂,使其达到一定种类新油标准的过程。 3.3 废油回收率rate of recovery 废润滑油回收量与原用油量的百分比。 4 分类 更换下来的废油按GB/T 7631.1 进行对应的分类和命名。 回收利用的废油包括: a) 废内燃机油; b) 废齿轮油; c) 废液压油; d) 废专用油(包括废变压器油1)、废压缩机油、废汽轮机油、废热处理油等)。

废机油回收、润滑油分装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备案申请建议书

废机油回收、润滑油分装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咨国联出品

目录 第一章总论 (9) 1.1项目概要 (9) 1.1.1项目名称 (9) 1.1.2项目建设单位 (9) 1.1.3项目建设性质 (9) 1.1.4项目建设地点 (9) 1.1.5项目负责人 (9) 1.1.6项目投资规模 (10) 1.1.7项目建设规模 (10) 1.1.8项目资金来源 (12) 1.1.9项目建设期限 (12) 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12) 1.3编制依据 (12) 1.4编制原则 (13) 1.5研究范围 (14)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4) 1.7综合评价 (16)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18) 2.1项目提出背景 (18) 2.2本次建设项目发起缘由 (20) 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20) 2.3.1促进我国废机油回收、润滑油分装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21) 2.3.2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21) 2.3.3满足我国的工业发展需求的需要 (22) 2.3.4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 (22) 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22) 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23) 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23) 2.4项目可行性分析 (24) 2.4.1政策可行性 (24) 2.4.2市场可行性 (24) 2.4.3技术可行性 (24) 2.4.4管理可行性 (25) 2.4.5财务可行性 (25) 2.5废机油回收、润滑油分装项目发展概况 (25) 2.5.1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26) 2.5.2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26) 2.5.3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26)

年产5万吨废润滑油再生循环利用项目可研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概况 (1) 1.2结论与建议 (5)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6) 2.1背景 (6) 2.2必要性 (7) 第三章市场分析 (10) 3.1产品市场需求 (10) 3.2产品市场供给 (10) 3.3产品目标市场及价格预测 (11) 3.4竞争优势及营销策略 (11) 第四章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13) 4.1建设规模 (13) 4.2产品方案 (13) 第五章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 (15) 5.1项目选址 (15) 5.2建设条件 (15) 第六章工程技术方案 (19) 6.1技术方案 (19) 6.2设备方案 (24) 6.3工程方案 (26) 第七章总图布置与公用工程 (31) 7.1总图布置 (31) 7.2给排水工程 (32) 7.3供电 (34) 7.4地震设防选型 (36) 7.5生活福利设施 (37) 第八章原料及燃料动力供应 (38) 8.1原材料、燃料消耗 (38) 8.2来源分析 (39) 第九章节能节水 (41) 9.1节能 (41) 9.2节水 (43) 9.3节能节水效果 (44) 第十章环境影响评价 (46)

10.1项目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46) 10.2项目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 (46) 10.3污染物和污染源治理措施 (48) 10.4环保投资 (53) 10.5环境保护管理和环境监测建议 (53) 第十一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57) 11.1工厂生产过程危害因素分析 (57) 11.2设计中采取的安全卫生防护措施 (58) 11.3消防 (61) 第十二章项目管理与实施 (63) 12.1项目管理 (63) 12.2人力资源配置 (64) 12.3项目实施安排 (66) 12.4工程招标方案 (66) 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9) 13.1投资估算范围 (69) 13.2估算编制依据 (69) 13.3建设投资 (70) 13.4建设期利息 (70) 13.5流动资估算 (70) 13.6项目总投资 (70) 13.7项目筹资 (71) 第十四章财务评价 (72) 14.1财务评价依据、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72) 14.2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 (72) 14.3成本估算 (73) 14.4财务效益分析 (73) 14.5不确定性分析 (73) 14.6财务评价结论 (73) 第十五章社会效益分析 (74) 第十六章风险分析 (75) 16.1风险因素的识别 (75) 16.2风险程度的设计 (75) 16.3风险对策 (76) 16.4风险分析结果的反馈 (79) 16.5风险与对策 (80) 第十七章结论与建议 (81) 17.1结论 (81) 17.2建议 (81)

废润滑油回收与再生利用技术导则

废润滑油回收与再生利用 技术导则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废润滑油回收与再生利用技术导则(GB/T 17145-1997)(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年12月12日批准 1998年7月1日实施)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废润滑油的定义、分级、回收与管理、再生与利用。 本标准适用于油单位和个人更换下来的废润滑油和废润滑油的回收、再生、销售及管理。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61-1983 石油产品闪点测定法(闭口杯法) GB/T 3536-1987 石油闪点和燃点测定法(克利夫开口杯法) GB/T 润滑剂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第一部分总分组 GB/T 8030-1987 润滑油现场检验法 GB/T 8978-198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 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废润滑油 used oil 润滑油在各种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由于受的氧化、热分解作用和杂技污染,其理化性能达到各自的换油指标,被换下来的油统称废润滑油(以下简称废油)。 废油再生re-refining of used oil 将废油经处理或精制,除去变质的和混入的杂技,根据需要,加入适量的添加剂,使其达到一定种类新油标准的过程。 废油回收率rate of recovery 废润滑油回收量与原用油量的百分比。 4 分类 更换下来的废油按GB/T 进行对应的分类和命名。 回收利用的废油包括: a) 废内燃机油; b) 废齿轮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