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图书馆简介

合集下载

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介绍

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介绍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二、文献资源建设
5、电子文献数据库状况

文摘索引数据库:购买了多种综合性和跨学科文摘索引数据库, SCI、SSCI、A&HCI、EI、SciFinder Scholar、 OCLC、ISTP、 MEDLINE、INSPEC、CSA、PQDD等。

电子期刊:购买了国外EBSCO、ProQuest 两家集成商的全文数据 库。购买了AIP、APS、ACS、IOP、RSC、ASCE、IEE/IEEE、 SIAM、SPIE、Elsevier、Wiley、Springer、Blackwell、Emerald等 外文 电子期刊。购买了国内清华同方与万方的中文期刊数据库。

电子图书:购买了Springer (15000余册)、NetLibrary平台的外文 电子图书,超星(100余万册)与方正中文电子图书。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二、文献资源建设
6、自建特色数据库

学学位论文数据库 联合书目信息数据库 重点学科导航数据库 西文生物医学期刊联合目录 视听资料导航库 电子、电力类国外大学教材信息库
三、文化建设
6、华夏文明浮雕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四、创新服务
1. 学科馆员与学科化服务 2. OA期刊共享集成系统
3. 编目外包与电子期刊编目
4. 引进美国SUMMON系统 5. 移动图书馆服务 6. 自助服务系统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1.学科馆员与学科化服务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二、文献资源建设

钱学森图书馆观后感

钱学森图书馆观后感

钱学森图书馆观后感还记得2009年10月31日上午8时6分,一位科学巨匠离我们而去了。

20世纪50年代,钱学森放弃在美国的教职,回到生活和科研条件都无法相比的祖国,除了需要理想主义情怀,还要放弃对功利主义的种种念想。

他回来了,成为了中国导弹之父。

今天,当我们为中国的航天科技欢呼时,我们不能忘记这个名字——钱学森。

3月30日,学校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参观钱学森图书馆。

下午三十,我们在小组组长的带领下来到了位于上海交通大学的钱学森图书馆。

在解说员的带领下进入了图书馆,我站在庄严的大厅,对着钱学森同志的塑像深深的鞠一个躬,他,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民族骄傲!我仔细瞻仰钱学森的遗物,这些都让我倍受感触。

玻璃窗展示的所有手稿无不深深的打动着我,感染着我。

尤其是钱学森在一次演讲中的手写演讲稿,让我叹服。

全篇上下用文稿纸一气呵成,无一错字,无一涂改,书写工整,标点正确,另加引用。

我不禁感叹,钱学森的思维之严谨是我平时所见之最!我想,这也是所有高能级人士的共同特点:逻辑严谨,思维清楚,胸有成竹。

钱学森到了晚年,把其毕生的科学成果汇总成一套现代科学理论体系,这就是他的毕生心血。

这种大师级人物,固然有其聪明的一面,但更多的还是一种逻辑的构建,认知的构建,才能不断的创造自己的体系,汇总自己的体系。

钱学森的后期科学思想更多的是哲学层面的认知,比如系统科学,集成综合方面的科学,一整套的现代科学理论体系的认知等等,无不体现其哲学思考。

跟随者解说员,我了解到,钱学森1923年9月进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习,1929年9 月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铁道门,1934年6月考取清华大学第二届公费留学生,1935年9月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1936年9月转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成为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的学生,并很快成为冯·卡门最得意的弟子。

先后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

1938年7月至1955年8月,钱学森在美国从事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等领域研究,并与导师共同完成高速空气动力学问题研究课题和建立”卡门-钱近似”公式,在二十八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

钱学森图书馆_记一次参观活动作文500字

钱学森图书馆_记一次参观活动作文500字

钱学森图书馆_记一次参观活动作文500字
早上我兴致勃勃的和同学走进钱学森图书馆,想看看这个国家级的图书馆,也来了解了解钱老!
我们一走进大厅只见天空上挂着一个个本子,当导游介绍说这些是钱老四千零一十七天的日记共4017份。

我很惊讶这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我自己愣了半天,才缓过神来,接着我们走了一下,只见一个高达三层楼的导弹直挺挺的立在圆心。

小朱导游说这是一个经过处理的真导弹!这颗导弹像一个巨人正在严肃的开会。

接着导游把我们带到了一个走道,里面的墙讲述着钱老的一生和钱老家人。

钱老的父亲曾经在日本留学是一名教育家,所以给钱老一个好的学习习惯。

钱***亲则是千金大小姐。

钱老妻子是他父亲的铁哥们儿的女儿蒋婴。

他们有一对可爱的龙凤胎。

钱老很喜欢读书,知识很多!志向也远大,长大自然成器!在美国留学还与美国人一起研究导弹。

美国人早已把钱老当做自己的一员。

可是钱老回中国报效祖国。

美国人死都不同意。

经过周恩来总理用十五个美国军士交换回国。

走过走道,只见到处都是书。

小朱导游说那些书只是钱老一生读的书的七分之一。

钱老工作那么繁忙还天天抽空读书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的!后来又参观了钱老一生用的公文包还有他的一个小房间。

里面简陋的家具和一个摆满书的小书房。

总之在钱学森图书馆让我有很多的收获而我也觉得很有意义我很喜欢钱学森图书馆。

钱学森 资料

钱学森 资料

钱学森同志是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

他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勇攀科学高峰的创新精神、德馨品高的大家风范,是爱国知识分子的杰出典范,被誉为“人民科学家”。

此次事迹展览分为“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科学技术前沿的开拓者”、“人民科学家风范”、“战略科学家的成功之道”四部分,共展出400多件珍贵的文献史料。

通过一幅幅令人动容的照片,一件件弥足珍贵的实物,生动反映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钱学森同志的亲切关怀,系统回顾了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创建与发展的不平凡历程,全面展现了钱学森同志对中国航天事业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卓越贡献,是一部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一张照片:新生活开始的标志众多图片展品中,钱学森一家四口在轮船上的照片格外引人注目:儒雅微笑的钱学森,幸福浅笑的夫人蒋英,两个孩子带着点羞怯的笑容依偎在他们身边——那是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一家搭乘“克利夫兰总统号”,踏上归国的旅程。

这是一张特别有纪念意义的照片,它标志着此前和此后的钱学森迥然不同的生活和道路:从踏上“克利夫兰总统号”的回国之旅开始,钱学森掀开了生活崭新的一页,用强烈的爱国情怀为自己的一生打上了人民科学家的底色。

照片上,钱学森与夫人神采奕奕,充满了回归的喜悦。

殊不知此前的5年,钱学森为了回归祖国在异国他乡国身陷囹圄。

新中国刚刚成立,正在美国从事火箭和航空研究的钱学森就在积极准备回国。

他们预订了1950年8月28日回国的机票。

但9月8日人们突然得知,钱学森已被美国移民局拘留。

美国洛杉矶海关召开了记者招待会,他们声称在钱学森托运的行李中发现了近八百公斤的草图,笔记和照片,全部都是技术情报,暗示钱学森是一名间谍,正准备偷运机密回国。

其实,这是美国当局的一个阴谋。

钱学森是世界航空理论权威冯·卡门的得力助手,作为美国火箭研究的先驱之一,钱学森大脑里装着太多重要的技术信息,他想离开,显然不是那么容易。

【三年级作文】参观钱学森图书馆_300字

【三年级作文】参观钱学森图书馆_300字

【三年级作文】参观钱学森图书馆_300字
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参观了钱学森图书馆。

这是一座非常漂亮的建筑。

我们首先来到了
一楼的接待处,工作人员给我们发放了参观证,并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图书馆的历史和建筑
风格。

然后我们来到了二楼的阅览室,这里有很多书籍和电子资源。

我看到了很多儿童读物,而且还有很多电脑可以使用。

图书馆还有专门的研究区,我看到了一些研究员正在认真的
工作。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三楼的科技馆。

这里展示了许多科技成果和创新项目,我看到了
很多有趣的东西,例如智能机器人、虚拟现实眼镜等。

我还试着使用了一款自动化机器人,它可以帮助人们完成很多家务活。

参观完图书馆后,我深深的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和意义。

我要努力学习,将来也要成
为像钱学森一样的杰出科学家,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校园公共开放景点

校园公共开放景点

校园公共开放景点(一)徐汇校区公共开放景点介绍1. 钱学森图书馆钱学森图书馆于2011年12月11日钱学森诞辰100周年之际建成并对外开放。

图书馆总用地面积93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188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三层,陈展面积约3000平方米。

馆内基本展览分为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科学技术前沿的开拓者、人民科学家风范和战略科学家的成功之道四个部分。

馆藏钱学森同志文献、手稿和书籍76000余份,珍贵图片1500余张,实物700余件。

馆内设有资料厅、专题展厅、学术交流厅等文化设施。

钱学森图书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并将建设成为钱学森文献实物收藏管理中心、学术思想研究中心、科学成就和崇高精神的宣传展示中心。

以充分发挥其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进一步宣传弘扬民族精神和科学精神的作用。

2. 校史博物馆校史博物馆创建于1996年学校百年校庆之际,设在建于1918年的具有典型西洋风格的老图书馆内。

校史博物馆融爱国主义教育与校情、校史教育于一体,展厅面积有600多平方米,内设“校史陈列”、“交大两院院士图片资料展”、“林同炎教授展室”三个基本陈列,以学校建立发展为主线,分解放前、解放后及校友等部分,展示各历史时期的珍贵文物、图片、史料等内容。

校史博物馆保留了原有的室内建筑风格,以丰富的实物和大量生动的文字图片向人们展示了学校百余年的办学理念和风雨发展历程,让参观者走近出自交大的科学家、教育家、政治名人、商业巨匠和文化名流们。

此馆是“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教育基地”,为全国高校档案界第一个省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3. 董浩云航运博物馆董浩云航运博物馆由香港董氏慈善基金会和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创办,设立于新中院(建于1910年的学校早期学生宿舍)。

建筑高二层,西式建筑,内有天井,充溢着历史的沧桑况味。

展厅面积600平方米,内有中国航运史馆和董浩云陈列室,将作永久陈列。

中国航运史馆通过大量的图片、文献资料和实物模型及航海贸易物品,概括反映了中国古代自新石器时期以来的舟船及航运历史。

钱学森图书馆

钱学森图书馆
简洁有力的建筑体量呈现向外伸展的态势,寓意
钱老的爱国情怀与崇高品格。“方石”以陈列的东 二甲导弹实物为原点迸裂开来,寓意钱老领导下 的“两弹一星”伟大事业是“石破天惊”般的重 要历史事件。“方石”沿校园道路延长线开始迸裂, 在面向城市的一面展开最大裂缝,“V”字形裂缝 的玻璃面透出东二甲导弹实物 ;“方石”立面的肌 理抽象而巧妙地呈现钱老的肖像,含笑注视着东 二甲导弹。拟像与实物、平面与纵深的并置形成 时空对话的场景,突出了建筑的主题。
74
[ PEOPLE ] 人物/何镜堂 He jingtang
西立面图 东立面图
75
[ UED ] 076 | 10 | 2013
外墙肌理
76
展厅
报告厅
综合展厅 下沉庭院
地下一层平面图
展厅
展厅
互动展示区
二层平面图
[ PEOPLE ] 人物/何镜堂 He jingtang
展厅 展厅
景观绿岛 景观水面
用“大地情怀、石破天惊”的设计概念来展示 钱老一生的丰功伟绩。建筑主体“方石”是钱 老“两弹合一”工作场地戈壁滩风蚀岩意象的
抽象表达,稍作变形处理,形成向上伸张、向 外悬挑的方形“石头”,形体突显明确的力量感, 表面刻划暗红色肌理,像素化的处理产生具有 同质基底的变化性与抽象度,使“雕塑”化入 了建筑外墙。这不仅呼应了风蚀岩的意象,也 呼应了上海交通大学的红砖元素,延续了百年 徐汇校区的建筑历史文脉。
[ UED ] 076 | 10 | 2013
办 公, 贵 宾 及 藏品出入口
钱学森图书馆主体
主出入口
入口广场 总平面图
形体生成分析图
Qian Xuesen Library
钱学森图书馆
钱学森图书馆位于钱学森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徐 家汇校区东北部校园与城市交接的不规则用地上, 这座为纪念钱老而建的纪念图书馆集收藏、展览 与学术交流功能为一体,主要展示钱老的科学成 就、事业功勋、人生之路与精神品格。

钱学森爷爷的故事

钱学森爷爷的故事
就终会有成果的。 ——钱学森 2 常常是最后一把钥匙打开了门 ——钱学森 3 Knowledge was boundless(学无止境)。 ——钱学森 4 科学工作千万不能固执己见。缺乏勇于认错的精神,是会吃大亏的。 ——钱学森 5 正确的结果,是从大量错误中得出来的;没有大量错误作台阶,也就 登不上最后正确结果的高座。 ——钱学森
1911年12月11日生于上海。三岁时随父母到北京,在北京度过了童年与少年时期。 1935年 留学美国,入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 1936年 获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后转入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 1939年 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数学博士学位。 1943年 任加州理工学院助理教授。 1945年 任加州理工学院副教授。 1947年 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1999年 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00年 《钱学森手稿(1938~1955)》出版。 2001年 获霍英东奖金委员会颁发的第二届“霍英东杰出奖”(中国地区)。经 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审议批准,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763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钱学森星”。《论宏观建筑与微 观建筑》出版。《第六次产业革命通信集》出版。《创建系统学》出版。12月11 日江泽民看望钱学森,李岚清副总理一同看望。1995年、1996年和1999年江泽 民曾先后三次到钱学森家中看望他。 逝世:2009年10月31日上午8时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男,汉族,浙江杭州人。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享誉海 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两弹一 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 院教授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 会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 1995年5月,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原西安交通大学图 书馆更名为钱学森图书馆,江泽民主席为之题写了馆名。 2011年,上海交大也建成钱学森图书馆。同年12月8日, 纪念钱学森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学森图书馆简介
钱学森同志是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

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被誉为人民科学家。

钱学森同志的杰出贡献、感人事迹和崇高品格,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为了进一步弘扬钱学森同志爱国、创新、奉献的业绩与精神,经中央研究,决定建设钱学森图书馆。

坐落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的钱学森图书馆,于2011年12月11日钱学森诞辰100周年之际正式建成对外开放。

图书馆的建筑外形简洁、庄重,远看恰似戈壁滩中的风蚀岩,面向华山路的红色外墙上隐约看到钱老微笑的面庞,眼光向前,似乎正凝视着玻璃幕墙中显现的“两弹结合”导弹,体现了“大地情怀、石破天惊”的设计理念。

图书馆总用地面积93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960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三层,陈展面积约3,000余平方米。

馆内基本展览分为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科学技术前沿的开拓者、人民科学家风范和战略科学家的成功之道四个部分。

馆藏钱学森同志文献、手稿和书籍76000余份,珍贵图片1500余张,实物700余件。

馆内设有资料放映厅、专题展厅、学术交流厅等文化设施。

钱学森图书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并将建设成为钱学森文献实物收藏管理中心、学术思想研究中心、科学成就和崇高精神的宣传展示中心。

以充分发挥其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进一步宣传弘扬民族精神和科学精神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