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槐乡的孩子

合集下载

三——六年级课文及作者

三——六年级课文及作者

三——六年级所有课文及作者三(上)1.我们的民族小学吴然2.金色的草地普里什文3.爬天都峰黄亦波4.槐乡的孩子尹黎5. 灰雀李声权6.小摄影师列•波利索夫7.奇怪的大石头李晓明刘凤东8.我不能失信9.古诗两首夜书所见叶绍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10.风筝贾平凹11.秋天的雨陶金鸿12.听听,秋的声音毕国瑛13.花钟无作者14.蜜蜂法布尔15.玩出了名堂朱长超16.找骆驼无作者17. 孔子拜师孟令永李顺强18.盘古开天地石宗华马林张明华19.赵州桥无作者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滕明道21.古诗两首望天门山李白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22.富饶的西沙群岛无作者23.美丽的小兴安岭无作者24.香港,璀璨的明珠无作者25.矛和盾的集合黄水清26.科利亚的木匣左琴科27.陶罐和铁罐黄瑞云28.狮子和鹿选自《伊索寓言》29.掌声董保纲30.一次成功的实验无作者31. 给予树郑恩恩(编译)32.好汉查理宏巍(编译)1.燕子郑振铎2.古诗两首咏柳贺知章春日朱熹3.荷花叶圣陶4.珍珠泉吴然5.翠鸟菁莽6.燕子专列昊天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无作者8.路旁的橡树霍姆林斯基9.寓言两则亡羊补牢无作者南辕北辙无作者10.惊弓之鸟无作者11.画杨桃岑桑12.向想别人没想到的无作者13.和时间赛跑林清玄14.检阅阿•卡斯基15.争吵亚米契斯16.绝招傅永健17.可贵的沉默王圣民18.她是我的朋友考•约翰19.七颗钻石列夫•托尔斯泰20.妈妈的账单无作者21.太阳无作者22.月球之谜无作者2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24.果园机器人朱建群25.太阳是大家的薛卫民26.一面五星红旗李含冰27.卖木雕的少年吴晴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无作者29.古诗两首乞巧林杰嫦娥李商隐30.西门豹无作者31.女娲补天无作者32.夸父追日无作者1.观潮赵宗成朱明元2.雅鲁藏布大峡谷杨逸畴3.鸟的天堂巴金4.火烧云萧红5.古诗两首题西林壁苏轼游山西村陆游6.爬山虎的脚叶圣陶7.蟋蟀的住宅法布尔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无作者9.巨人的花园王尔德10.幸福是什么埃林•彼林11.去年的树新美南吉12.小木偶的故事吕丽娜13.白鹅丰子恺14.白公鹅无作者15.猫老舍16.母鸡老舍17.长城无作者18.颐和园无作者19.秦兵马俑无作者20.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送元二使安西王维21.搭石刘章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竹林23.卡罗纳亚米契斯24.给予是快乐的丹•克拉克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陈沚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肖复兴27.乌塔王晓洁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张国强同学给柯岩的信张国强柯岩的回信柯岩29.呼风唤雨的实际路甬祥30.电脑住宅蒋豫浙31.飞向蓝天的恐龙徐星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许龙四(下)1.古诗词三首独坐敬亭山李白望洞庭刘禹锡忆江南白居易2.桂林山水陈淼3.记金华的双龙洞叶圣陶4.七月的天山碧野5.中彩那天无作者6.万年牢新凤霞7.尊严李雪峰8.将心比心姜桂华9.自然之道伯罗蒙塞尔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无作者11.蝙蝠和雷达无作者12.大自然的启示无作者13.夜莺的歌声无作者14.小英雄雨来管桦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雷利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高洪波17.触摸春天吴玉楼18.永生的眼睛琳达•里弗斯19.生命生命杏林子20. .花的勇气冯骥才21.乡下人家陈醉云22.牧场之国卡尔•恰彼克23.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翁卷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渔歌子张志和24.麦哨陈益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无作者26.全神贯注无作者27.鱼游到了纸上无作者28.父亲的菜园王树槐29.寓言两则纪昌学射无作者扁鹊治病无作者30.文成公主进藏选自《藏族民间故事选》31.普罗米修斯无作者32.渔夫的故事无作者选读课文1.趵突泉老舍2.小珊迪迪安•斯坦雷3.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张晓天4.黄继光无作者5.生命的药方胡建国6.可爱的草塘刘国林7.到期归还王江丽8.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无作者五(上)1.窃读记林海音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张钫3.走遍天下书为侣尤安•艾肯4.我的“长生果”叶文玲5.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王安石秋思张籍长相思纳兰性德6.梅花魂陈惠瑛7.桂花雨琦君8.小桥流水人家谢冰莹9.鲸无作者10.松鼠布封11.新型玻璃无作者12.假如没有灰尘周元桂13.钓鱼的启示无作者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伊尔莎15.落花生许地山16.珍珠鸟冯骥才17.地震中的父与子马克•汉林18.慈母情深梁晓声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巴德•舒尔伯格20.学会看病毕淑敏21.圆明园的毁灭无作者22.狼牙山五壮士沈重23.难忘的一课无作者24.最后一分钟李小雨25.七律•长征毛泽东26.开国大典无作者27.青山处处埋忠骨晓年28.毛主席在花山翟志刚选读课文1.黄果树听瀑无作者2.斗笠王宜振3.太空“清洁工”朱建群4.鞋匠的儿子林清玄5.剥豆无作者6.你一定会听见的桂文亚7.木笛赵恺8.百泉村金波五(下)1.草原老舍2.丝绸之路《世界五千年》3.白杨袁鹰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5.古诗词三首牧童吕岩舟过安仁杨万里清平乐•村居辛弃疾6.冬阳•童年•骆驼队林海音7.祖父的院子萧红8.童年的发现费奥多罗夫9.儿童诗两首我想高洪波童年的水墨画张继楼10.杨氏之子刘义庆《世说新语》11.晏子使楚根据《晏子春秋》改写12.半截蜡烛伋晓晶13.打电话马季、郭启儒合说的相声14.再见了,亲人无作者15.金色的鱼钩无作者16.桥谈歌17.梦想的力量江菲18.将相和无作者19.草船借箭罗贯中20.景阳冈施耐庵21.猴王出世吴承恩22.人物描写一组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徐光耀临死前的严监生吴敬梓“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曹雪芹23.刷子李无作者24.金钱的魔力马克•吐温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季羡林26.威尼斯小艇马克•吐温27.与象共舞赵丽宏28.彩色的非洲彭仁1.拉萨古城次多2.故事两则无作者3.一件运动衫马克•哈格4.丰碑李本深5.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赵明6.我们家的男子汉王安忆7.孔明智退司马懿罗贯中8.维也纳生活圆舞曲冯骥才1.山中访友李汉荣2.山雨赵丽宏3.草虫的村落郭枫4.索溪峪的“野”曹敬庄5.詹天佑无作者6.怀念母亲季羡林7.彩色的翅膀无作者8.中华少年李少白9.穷人列夫•托尔斯泰10.别饿坏了那匹马许申高11. 唯一的听众落雪12.用心灵去倾听顾周皓13.只有一个地球无作者14.鹿和狼的故事胡勘平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西雅图16.青山不老梁衡17.少年闰土鲁迅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周晔19.一面阿累20.有的人臧克家综合性学习诗经采薇无春夜喜雨杜甫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天净沙•秋白朴太阳的话艾青白桦叶赛宁我们去看海金波致老鼠阎妮爸爸的鼾声无作者给诗加“腰”无作者诗中的“秋”桂文亚21.老人与海鸥邓启耀22.跑进家来的松鼠斯克列比茨基23.最后一头战象沈石溪24.金色的脚印椋鸠十25.伯牙绝弦无作者26.月光曲无作者27.蒙娜丽莎之约王克难28.我的舞台吴霜选读课文1.林海老舍2.祖国,我终于回来了无作者1.文言文两则学弈选自《孟子•告子》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2.匆匆朱自清3.桃花心木林清玄4.顶碗少年赵丽宏5.手指丰子恺6.北京的春节老舍7.藏戏马晨明8.各具特色的民居无作者9.和田的维吾尔权鹏飞10.十六年前的回忆李星华11.灯光王愿坚12.为人民服务毛泽东13.一夜的工作何其芳14.卖火柴的小女孩安徒生15.凡卡契诃夫16.《鲁滨孙漂流记》笛福17.《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18.跨越百年的美丽梁衡19.千年梦圆在今朝无作者20.真理诞生与一百个问号之后叶永烈21.我最好的老师无作者综合复习1养花老舍2生活是多么广阔何其芳3.中华第一龙无作者4.狱中联欢罗广斌、杨益言5.名碑荟萃王宏志6.琥珀柏吉尔7.智慧之花孙云晓8.看说明书做玩具小台灯无作者9.给外地亲友写封信无作者。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知识点汇总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1 我们的民族小学一、多音字:1.好良好大好河山;好奇叶公好龙2.更更换;更加3.看看护;看见4.当当当当;上当5.晃摇晃;晃眼一晃而过6.校学校;校对7.鲜新鲜;鲜有8.教教室;教师二、近义词:穿戴—打扮好奇—惊奇飘扬—飘动、飞扬绚丽多彩—五彩缤纷安静—平静招引—吸引绚丽—绚烂敬爱—敬重鲜艳—艳丽招呼—问候安静—寂静三、反义词:洁白—乌黑安静—喧闹古老—年轻粗壮—纤弱(纤细)招引—驱散热闹—冷清绚丽多彩—暗淡无光安静—嘈杂四、词语解释:坪坝:平坦的场地。

穿戴:穿的和戴的(衣帽、首饰等)。

打扮:使容貌、样子好看。

绚丽:灿烂美丽。

好奇: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

鲜艳:鲜明而美丽。

绚丽多彩:形容灿烂艳丽,色彩丰富。

敬爱:尊敬热爱。

招引:用动作、声响或色、香、味等特点吸引。

热闹:(景象)繁盛活跃;使场面活跃,精神愉快;热闹的景象。

安静:没有声音。

边疆:靠近国界的领土。

摇晃:摇摆,摇动。

五、词语辨析:1.飘扬飘动都有随风摆动的意思。

区别在于:飘扬强调指物体在空中飞扬,飘的幅度比较大;飘动强调指物体借助风波的力量而摆动。

例句: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运动赛场的上空。

一只小小的纸船随着波浪飘动着。

2.敬爱、敬重这两个词都是动词,都有“尊敬”的意思。

敬爱常指对熟悉的人如师长、父母等,尊敬热爱。

敬重一般指恭敬尊重他人,对象多为较陌生的人。

例:敬爱的周总理终于赢得了会场所有人的敬重。

六、词语听写: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敬礼蝴蝶好奇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洁白摇晃孔雀舞凤尾竹绚丽多彩七、课文内容: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课文最后一段用“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点题,直接抒发了自豪之情,写铜钟和凤尾竹的影子,使人联想到钟声悠悠不绝和影子绵绵萦绕,自然就会对民族小学产生一种难忘和怀念的情感。

八、本课要掌握的词语有: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

三年级上语文课文目录完整版

三年级上语文课文目录完整版

三年级上语文课文目录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三年级上语文课文目录1、《我们的民族小学》课文原文2、《金色的草地》课文原文3、《爬天都峰》电子课文4、《槐乡的孩子》课文原文5、《灰雀》电子课文6、《小摄影师》电子课文7、《奇怪的大石头》课文原文8、《我不能失信》课文原文9、古诗两首《夜书所》《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文原文夜书所见叶绍翁【南宋】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0、《风筝》课文原文11、《秋天的雨》课文原文12、《听听,秋的声音》电子课文13、《花钟》课文原文14、《玩出了名堂》课文原文15、《找骆驼》课文原文16、《孔子拜师》课文原文17、《盘古开天地》电子课文18、《赵州桥》课文原文19、《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课文原文20、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电子课文望天门山李白唐代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1、《富饶的西沙群岛》课文原文22、《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原文23、《香港,璀璨的明珠》课文原文24、《蜜蜂》电子课文25、《矛和盾的集合》课文原文26、《科利亚的木匣》课文原文27、《陶罐和铁罐》电子原文28、《狮子和鹿》课文原文29、《掌声》课文原文30、《一次成功的实验》电子课文31、《给予树》课文原文32、《好汉查理》电子课文(1)《不懂就要问》电子课本(2)《做风车的故事》电子课本(3)《五花山》课文原文(4)《六个矮儿子》电子课文(5)《神笔马良》课文原文(6)《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电子课文(7)《喜爱音乐的白鲸》课文原文(8)《信箱》课文原文。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槐乡的孩子》教案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槐乡的孩子》教案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槐乡的孩子》教案
一、教学目标
•能正确朗读课文内容,理解主要情节。

•能够分析课文故事情节,了解槐乡的孩子的生活状态和情感变化。

•能够简单描述槐乡的孩子与主人公之间的情感纠葛。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能够主要复述故事情节。

•分析课文中槐乡的孩子的生活状态和情感变化。

•理解主人公与槐乡的孩子之间的情感纠葛。

三、教学难点
•理解槐乡的孩子的生活状态和情感变化。

•分析主人公与槐乡孩子之间的情感纠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唤起学生对农村生活的了解,引入主题槐乡的孩子。

2. 学习课文
1.第一遍朗读课文,让学生尽可能听懂故事情节。

2.第二遍带领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内容,理解主要情节。

3.整体讨论,总结课文主要内容。

3. 深入理解
1.分析课文中槐乡的孩子的生活状态和情感变化。

2.以小组形式展示自己对槐乡孩子的理解,引导学生对生活的思考。

4. 情感纠葛
1.分析主人公与槐乡的孩子之间的情感纠葛,帮助学生理解文中情感变化。

2.以小组形式演绎主人公与槐乡孩子之间的对话,理解情感内涵。

5. 总结与拓展
•综合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自由发挥,表达自己对槐乡孩子及主人公情感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完成《槐乡的孩子》的阅读笔记,对其中心思想和情节
进行总结。

六、教学反思
•利用表演、小组合作等形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槐乡的孩子》的教案,希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
解和体会文本内容。

三年级语文长江作业本答案(上)(人教版)

三年级语文长江作业本答案(上)(人教版)

第一单元答案1 我们的民族小学【基础练习窗】三、代带戴戴戴带代戴【读写新视点】四、1.山坡上坪坝里小路上2.示例:春天里百花盛开,有迷人的樱花,有金黄的油菜花,有国色天香的牡丹,还有鲜艳娇媚的郁金香。

3.各民族儿童汇聚2 金色的草地【基础练习窗】二、玩耍使劲绒毛假装观察有趣花瓣合拢三、示例:一心一意一筹莫展一往无前一叶知秋示例:千言万语千头万绪千山万水千变万化【读写新视点】四、1.七3.金色绿色4.清早,蒲公英的花瓣尚未打开,所以是绿色的;中午花朵盛开,就成了金色的;傍晚,花瓣闭合,所以又变成绿色的了五、小红叶会顺着小溪在山间流淌;然后再来到小河,流到平野上;然后来到大河大江,流过城市,流向大海。

3 爬天都峰【基础练习窗】二、爬山峰顶似乎居然仰望咱们奋力辫子四、1.果然2.居然3.突然4.鼓励5.鼓舞五、1.“ ?” 。

2.:“ ,,!!”【读写新视点】六、2.高陡挂3.示例:瞧他的脸色,蜡黄蜡黄的,似乎一辈子就没吃过饱饭!七、1.阶价俏峭2.(1)长城巨龙4 *槐乡的孩子【基础练习窗】一、zài huái liǎo jié mó三、乡子钓筒蓝密四、大海石头示例:书籍水阳光【读写新视点】五、3.示例:我已经长高了,到爸爸的下巴了,再也不是只有他半腰高的小不点儿了。

六、示例:玩笑了好一阵,女人看见孩子的脸红扑扑的,就笑着停止了摇晃那面小小的圆镜子。

光球不跑了,停在那地上。

孩子高兴地跳过去,一下子就落在上面,还用手扑住,就像捉住了一只漂亮的蝴蝶一样。

孩子笑了,那笑声响亮极了,惹得大家都忍不住望过来。

自我检测一答案自我检测一一、打扮游戏蝴蝶手掌一本正经引人注目白发苍苍二、发明头发似乎似的朝向朝暮三、振震振震查/察察查/察查四、1.居然2.忽然3.似乎4.终于六、1.顶缕朵串串个2 .她的小脸,像朝霞一样新鲜。

她橘黄色的衣服上,绒绣的小鹿扬头张望。

她是一朵迎春花,散发着阳光的芳香。

槐乡的孩子教案(通用5篇)

槐乡的孩子教案(通用5篇)

槐乡的孩子教案(通用5篇)槐乡的孩子篇1教材简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主要描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槐米的经过,赞美了槐乡的孩子们纯朴勤俭、吃苦耐劳的品质;虽然采槐米是辛苦的,孩子们却从中获得了快乐,他们的童年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而充实。

课文语言朴实、轻快,带有浓浓的乡土气息;在作者笔下,本来是辛苦的劳动,却变得轻松而快乐。

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3.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自读课文的能力。

2.使学生感受到劳动的快乐。

教学准备:槐树枝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在什么时候感受到快乐了呢?同学交流同学们在学习中、游戏时感受到了快乐,而有一群小伙伴,他们的快乐却是在劳动之中,他们就是----槐乡的孩子。

(板书课题)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槐乡,去体验槐乡孩子劳动的快乐。

二、初读感知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力争把课文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要求:不认识的字看拼音或问同学,长句子、一下子读不同的句子多读几遍。

(自由读课文)师:下面请几个同学分段读读课文,请别的同学当评委。

分段读课文和评议,重点是生字和词语师:通过读课文,你们知道了什么?生1:我知道了槐树高大。

槐花是淡黄色的,小花苞和米一样大小,叫槐米,清香好闻,可以做药。

生2:我知道了槐乡的孩子爱自己的家乡。

生3:我知道了槐乡的孩子爱劳动,自己挣钱交学费。

生4:我知道了槐乡的孩子生活得很快乐。

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老师还有几个问题:槐树什么时候开花?花苞什么样?文中还把花苞称作什么?槐米有什么用?课文哪部分介绍了槐米?(找出有关段落读一读)三、品读体验师:槐乡的孩子爱家乡、爱劳动,在劳动中得到了快乐。

让我们再仔细读读课文,体会槐乡孩子的快乐。

并把描写他们快乐的句子或段落作上记号,多读几遍。

生(认真读课文、找句子、作记号)师:谁能读读找出的句子和段落?生1:当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的时候,孩子们满载而归,田野里飘荡着他们快乐的歌声。

04.槐乡的孩子

04.槐乡的孩子
槐树什么时候开花? 那花苞什么样的?文中 又把槐花叫什么?槐米 有什么用处?请画出有 关句子读读。
八月, 槐树打了 花苞,那 花苞米粒 般大小, 散发着淡 淡的清香, 不仔细闻 是闻不到
小槐米藏 在槐树丛中, 轻轻地随风 飘动。他们 一点也不引 人注意,却 是槐乡孩子 的宝贝。
勤劳的槐乡孩子不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 的,他们上学的钱是用槐米换来的。
我会认
huái
kuì


我会读:
花苞
柳梢
觅食
入药
黎明 一簇簇 归 随风飘动
染料
飘荡 缕缕炊烟
耷拉
塞着 满载而
惹人注意
我能认清下面的字: 槐( 愧( 漂( ) ) ) 拉( 粒( 翅( ) 散( ) 撒( ) 捡( ) ) )
飘(

翘(
) 检(

觅:寻找。
耷拉:下垂。
入药:用做药物。
满载而归:课文中指装满了东西回来, 形容收获极丰富。 槐树:落叶乔木,羽状复叶,花淡黄色, 结荚果圆筒形,花蕾可以制作黄色染料。 花、果以及根上的皮都人中药。 槐米:槐树的花蕾称“槐花”或“槐 米”。
4.槐乡的孩子
我是槐树,一般高15- 25米。在每年7—9月间开花, 花淡黄色,能散发出淡淡的 清香,我的花苞米粒般大小, 你们想不想看看入药,还可 以做染料。
主要内容
• 课文描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 采摘槐米的经过,从中获得快乐, 使孩子们的童年生活变得丰富而 充实;赞美了槐乡的孩子们淳朴 勤俭、吃苦耐劳的品质。
月落柳梢,劳累了一天的孩子们 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
他们在梦里梦见了

孩子们的小床下放着磨 再后天 后天 好的长钩刀、篮子。明天, 只要是晴天,孩子们又将投 入到火热的劳动中……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长江作业本答案(上)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长江作业本答案(上)

第一单元答案 3. 示例:瞧他的脸色,蜡黄蜡黄的,似乎辈子就没吃过饱饭!1 我们的民族小学【基础练习窗】三、代带戴戴戴带代戴【读写新视点】四、 1. 山坡上坪坝里小路上2. 示例:春天里百花盛开,有迷人的樱花,有金黄的油菜花,有国色天香的牡丹,还有鲜艳娇媚的郁金香。

3. 各民族儿童汇聚2 金色的草地【基础练习窗】二、玩耍使劲绒毛假装观察有趣花瓣合拢三、示例:一心一意一筹莫展一往无前一叶知秋示例:千言万语千头万绪千山万水千变万化【读写新视点】四、 1. 七3. 金色绿色4. 清早,蒲公英的花瓣尚未打开,所以是绿色的;中午花朵盛开,就成了金色的;傍晚,花瓣闭合,所以又变成绿色的了七、1. 阶价俏峭2. (1)长城巨龙4 * 槐乡的孩子【基础练习窗】一、zài hu ái li ǎo ji é mó三、乡子钓筒蓝密四、大海石头示例:书籍水【读写新视点】五、3. 示例:我已经长高了,到爸爸的下巴了,再也不是只有他半腰高的小不点儿了。

六、示例:玩笑了好一阵,女人看见孩子的脸红扑扑的,就笑着停止了摇晃那面小小的圆镜子。

光球不跑了,停在那地上。

孩子高兴地跳过去,一下子就落在上面,还用手扑住,就像捉住了一只漂亮的蝴蝶一样。

孩子笑了,那笑声响亮极了,惹得大家都忍不住望过来。

自我检测一答案五、小红叶会顺着小溪在山间流淌;然后再来到小河,流到平野上;然后来到大河大江,流过城市,流向大海。

3 爬天都峰【基础练习窗】二、爬山峰顶似乎居然仰望咱们奋力辫子四、 1. 果然2. 居然3. 突然4.鼓励5. 鼓舞五、1. “ ?” 。

2. :“ ,,!!”【读写新视点】六、 2. 高陡挂自我检测一一、打扮游戏蝴蝶手掌一本正经引人注目白发苍苍二、发明头发似乎似的朝向朝暮三、振震振震查/ 察察查/ 察查四、1. 居然2.忽然3.似乎4. 终于六、1.顶缕朵串串个2 .她的小脸,像朝霞一样新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
﹏ ﹏ ﹏ 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
知如何是好,在树上不停地叫着“ 知
了,知了”。
通过鸡、狗、蝉来体现天气热, 感受到槐乡孩子并不是真不怕热,而 是勤劳带给它们快乐,把热都给忘记 了。
槐乡的孩子可不怕热,他们背着水葫 芦,带着干粮,没等云雀开口歌唱黎明,就 已经爬到小山上了。
(3)自己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互相说一说,和同桌讨论一下。
槐乡的孩 子,从小就和槐 树结成了伴。 槐乡的孩子离 不开槐树,就 像海边的娃娃 离不开大海, 山里的孩子离 不开石头。
槐乡的孩子, 从小就和槐树 结成了伴。槐 乡的孩子离不 开槐树,就像 海边的娃娃离 不开大海,山 里的孩子离不 开石头。
八月,槐树打了花苞,那花苞米粒般大小 ,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不仔细闻是闻不到的。 小槐米藏在槐树丛中,轻轻地随风飘动。它 们一点儿也不惹人注意,却是槐乡孩子的宝 贝。槐米,可以﹏入﹏药﹏,还能做﹏染﹏料﹏。
槐树什么时候 开花?那花苞什么 样的?文中又把槐 花叫什么?槐米有 什么用处?请画出 有关句子读读。
bāo 花苞
mì 觅食
rǎn dā 染料 耷拉
lǚ chuī 缕缕炊烟
sāi 塞着
dàng 飘荡
槐乡 花苞 耷拉 染料 黎明 削槐米 觅食 塞满 般 磨刀 一簇簇 随风飘动 惹人注意 入药
缕缕炊烟 满载而归 月落柳梢
打了花苞 米粒般
我会读:
花苞 柳梢 觅食 入药 染料 耷拉 黎明 月落柳梢 缕缕炊烟 满载而归
槐米:槐树的花蕾称 “槐花”或“槐米”。
槐树果实
4*
槐 乡 的 孩 子
怎样学习略读课文?
以下学习步骤供参考: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
助拼音或查字典读准字音。 2、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
什么事。槐乡的孩子可爱吗?你是从课 文的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
3、自己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记下来, 和同学讨论。
他们是怎么样割槐花的?请画 出有关的句子读读。
这是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勤劳的槐乡孩子是不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
的,他们上学的钱是用槐米换来的。
槐乡的孩子是不怕热,他们背着水葫芦, 带着干粮,没等云雀开口歌唱黎明,就已经爬 到小山上了。
男孩常常是爬到树上,用长长的钩刀一下
又一下地削着槐米。 一簇簇槐米落下来了。女孩有的弯腰捡着,
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写到了 槐乡孩子的勤劳?
勤劳的槐乡孩子是不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 的,他们上学的钱是用槐米换来的。
槐乡的孩子是不怕热,他们背着水葫芦, 带着干粮,没等云雀开口歌唱黎明,就已经爬 到小山上了。
男孩常常是爬到树上,用长长的钩刀一下 又一下地削着槐米。
一簇簇槐米落下来了。女孩有的弯腰捡着, 两条辫子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飞舞着;有的往 篮里塞着槐米,头一点一点的像觅食的小鸭子。
读读,画出表示动作的词。
“云雀都没有开口歌唱黎明”,从这里你懂得了什么?
从这里我读懂了时间还很早,可槐 乡的孩子已经出来劳动了。
你觉得槐乡的孩子怎么样?


又他
爱们
劳 动
真 是
!又
水葫芦
男孩常常是爬到树上,用长长的钩 刀一下又一下地削着槐米。一簇簇槐米 落下来了。女孩有的弯腰捡着,两条辫 子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飞舞着;有的往 蓝里塞着槐米,头一点一点的,像觅食 的小鸭子。
要是晴天,孩子们又将投入到
火热的劳动中……
槐乡的孩子真———!
可爱 快乐 懂事 勤劳 辛苦
读了课文,我们认识了槐树, 认识了槐乡的孩子,那么你有些什 么感受呢?请小组讨论。
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没有 劳动就不能享受,同学们,让我 们也像槐乡的孩子一样热爱劳动 吧!
劳动最光荣! 劳动最充实! 幸福的生活靠双手去创造!
两条辫子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飞舞着;有的往
篮里塞着槐米,头一点一点的像觅食的小鸭子。
当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的时候,孩子们 满载而归,田野里飘荡着他们快乐的歌声。
你又想到什么?
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 !
当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的时 候,孩子们满载而归,田野里飘 荡着他们快乐的歌声。
槐乡孩子的篮子里满载着
八月,槐 树打了花 苞,那花 苞米粒般 大小,散 发着淡淡 的清香, 不仔细闻 是闻不到 的。
小槐米藏 在槐树丛中, 轻轻地随风 飘动。他们 一点也不引 人注意,却 是槐乡孩子 的宝贝。
我叫槐花,又 称“槐米”。我的 花和果
染料

满载着
,满载


月落柳梢,劳累一 天的孩子们带着甜蜜的 微笑进入梦乡。孩子们 的小床下放着磨好的长 钩刀、蓝子。明天,只 要是晴天,孩子们又将 投入到火热的劳动 中……
“又”字说明什么?
月落柳梢,劳累了一天的孩子们 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
他们在梦里梦见了

孩子们的小床下放着、篮 子和磨好的长钩刀。明明后天天,,只
劳动是快乐与幸福的源泉,只有 付出艰辛地劳动,才能得到丰厚的回 报。
——尹黎
一片槐树叶
[中国台湾] 纪弦
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 最珍奇,最宝贵的一片, 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 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 忘了是在江南,江北, 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 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 多年来,竟没有些微的损坏。 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 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哪! 故国呦,要到何年何月何日 才能让我再回到你的怀抱里 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 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
随风飘动 惹人注意
我能认清下面的字: • 槐( ) 拉( ) 散( )
愧( ) 粒( ) 撒( )
漂( ) 翅( ) 捡( ) 飘( ) 翘( ) 检( )
让我们一起走 进槐乡, 了解一 下槐乡的孩子!
再读课文。思考: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槐乡的孩子可爱吗?你从 课文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
4*
槐 乡 的 孩 子
我会认
huái

kuì

*
我来说
这种符号表示是 略读课文.
这是什么意思呢?
略读课文学习方法:
通过朗读、质疑、思 考、讨论,读懂课文
我是槐树,一般高 15-25米。在每年7— 9月间开花,花淡黄色, 能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花苞米粒般大小。
我叫槐花, 人们又常称我 为“槐米”。
勤劳的槐乡孩子不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 的,他们上学的钱是用槐米换来的。
槐乡的孩子真勤劳啊!用自己 的劳动来赚钱,不让爸爸妈妈 操心
你读懂了什么? 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 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
﹏ ﹏ ﹏ 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
知如何是好,在树上不停地叫着“ 知了,知了”。
写了什么?它们 怎样?说明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