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槐乡的孩子(1)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时卷》第一单元4 槐乡的孩子(附参考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时卷》第一单元4 槐乡的孩子(附参考答案)

4* 槐乡的孩子随堂基础练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有的往篮里塞(sàisāi)着槐米,头一点一点的,像觅食的小鸭子。

2.当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的时候,孩子们满载(zāizài)而归。

3.劳累(lèilěi)一天的孩子们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

二、补全词组我能行。

()的孩子()的微笑()的钩刀()的清香()的歌声()的宝库课后巩固练三、模仿秀。

一簇槐米一簇簇槐米一缕炊烟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四、品读重点语段,回答问题。

传说,山沟里埋藏着一把能打开智慧宝库的金钥匙。

山沟里的孩子们就是这样,日日夜夜,夜夜日日,在辛勤刻苦地寻找,他们要用那把神奇的钥匙,打开智慧的宝库,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改变村庄,改变山沟的穷面貌!祖国呀,请相信吧!山沟里的孩子们不怕在黑夜启程,他们一定能迎来绚丽的黎明……1.传说中的“金钥匙”指的是()。

①金子做的钥匙②知识③开门的钥匙2.短文赞扬了山沟里的孩子们()的品质。

①刻苦学习②珍惜时间③起早摸黑地玩耍3.根据你对短文的理解,说说“绚丽的黎明”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1.sāi 2.zài 3.lèi二、示例:可爱甜甜弯弯迷人优雅智慧三、一缕缕炊烟示例:一只大雁一只只大雁一个苹果一个个苹果四、1.②2.①3.示例:光明的未来,美好的前程。

中牟县第一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组4槐乡的孩子教材理解新人教版

中牟县第一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组4槐乡的孩子教材理解新人教版
教学后记:
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学会本课17个生字及新词,掌握一个多音字“参(shēn)”.
2.能用“富饶”和“宝贵”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自然段。
能力目标:
1。通过第三自然段的教学,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把重点词句串连起来归纳段的主要内容”的方法,培养学生具有概括段的主要内容的初步能力。
2.学生默读思考。
3。学生汇报。
三、再读课文理解。
1.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帮助理解课文.
2。重点问题交流:
(1)你怎样看小彼得的妈妈把60芬尼放在餐盘旁的作法?
(2)如果妈妈的帐单上不写“0芬尼”,你认为该写多少?
四、课堂延伸。
1.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帮助父母做过什么事,当时是怎么想怎么做的,你怎样评价当时的做法?
四、参考资料
槐树:落叶乔木,羽状复叶,花淡黄色,结荚果圆筒形,花蕾可以制作黄色染料。花、果以及根上的皮都入中药。
槐米:槐树的花蕾称“槐花"或“槐米".
20*妈妈的帐单
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3、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以词带句,加强朗读。
五光十色
1。问:“五光十色”什么样儿?课文里是怎么写的?(播放课件,展示不同颜色的海水的画面,教师解释“多么美的海水呀!有深蓝的、淡青的、淡绿的、杏黄的,多像一个变色的世界,真是五光十色”.)这么美,我们怎么读?
(配录像,教师解说“看,多么迷人的画面,美丽的小岛,迷人的风光,海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这到底是什么地方?”教师试图通过一幅幅海岛风光图,给学生带来视觉的冲击。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下,仿佛来到了海边,这时在学生头脑中可能会产生种种遐想,正当学生想通过画面的信息找到答案时,屏幕中出现了最后一幅带有文字资料的画面,学生可以从中找到答案。尤其是黄色字体的文字资料,实际就是课文中第一自然段的内容。这时,有的同学可能就会脱口说出“这里是西沙群岛",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追问“你怎么知道的?读一读。?”那么,第一自然段的分析在导入中就自然地展开了。)

2021年-有答案-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4_槐乡的孩子练习卷(1)

2021年-有答案-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4_槐乡的孩子练习卷(1)

2021学年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4 槐乡的孩子练习卷(1)选择题)1. 选择加点字在词语中的正确读音,用“√”标出。

傣族(1)dǎi( ) (2)tài( )力量(1)liáng( ) (2)liàng( )合拢(1)lǒng( ) (2)lóng( )鲫鱼背(1)jǐ( ) (2)jì( )填空题)2. 读拼音,写词语。

hú dié kǒng quècū zhuàng yǎng wàng( ) ( ) ( ) ( )fèn yǒng jū rán guān cháhé lǒng( ) ( ) ( ) ( )3. 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淡淡 )的清香(________)的歌声(________)的微笑(________)的飞舞4. 根据注释,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装满了东西回来,形容收获极丰富。

( )引起别人的反应。

( )5. 看拼音,写汉字。

yǒng dài zhù( )气 ( )领 ( )意( )远穿( ) 居( )6. 我是拼音小能手。

chuī yān(________)zhī liǎo(________)cáng shēn(________)tǔ chū(________)7.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满载而归——(________)火热——(________)甜蜜——(________)升起——(________)信息匹配)8. 读过课文,选出正确的字。

(1)八月,天多热。

鸡热的________ (耷搭)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________(在再)树上不停________(的地得)叫着“知了,知了”。

(2)当缕缕炊烟从村中________(生升)起________(的地得)时________(后候),孩子们满________(载栽)而归。

小学人教新课标版语文三上4.槐乡的孩子练习卷1(含答案解析)

小学人教新课标版语文三上4.槐乡的孩子练习卷1(含答案解析)

【精品】人教新课标版语文三上4.槐乡的孩子练习卷1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填空题1.根据课文看拼音写汉字。

2.比一比,组词语槐________ 包________ 淡________ 载________愧________ 苞________ 谈________ 栽________3.写出反义词满载而归—________ 火热—________ 甜蜜—________ 升起—________4.读课文《槐乡的孩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________的微笑 ________的钩刀________的歌声 ________地劳动5.课文《槐乡的孩子》内容填空①槐乡的孩子离不开槐树,就像海边的娃娃离不开________,山里的孩子离不开________。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________,就像鱼儿离不开________,花草离不开________。

②槐米,可以________,还能________。

________,可以________,还能________。

③明天,只要________孩子们又将投入到________……________,只要________,________又将________。

6.我能将句子补充完整。

①槐乡的孩子离不开槐树,就像________。

②女孩有的弯腰捡着,两条辫子像________。

③十五的月亮像________。

7.日积月累小儿垂钓胡令能________垂纶,侧坐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不应人。

二、选择题8.选词填空载栽记________ ________树 ________倒 ________重吹炊________风 ________烟 ________具 ________动9.读过课文,选出正确的字。

(1)八月,天多热。

鸡热的________ (耷搭)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________(在再)树上不停________(的地得)叫着“知了,知了”。

三年级语文长江作业本答案(上)(人教版)

三年级语文长江作业本答案(上)(人教版)

第一单元答案1 我们的民族小学【基础练习窗】三、代带戴戴戴带代戴【读写新视点】四、1.山坡上坪坝里小路上2.示例:春天里百花盛开,有迷人的樱花,有金黄的油菜花,有国色天香的牡丹,还有鲜艳娇媚的郁金香。

3.各民族儿童汇聚2 金色的草地【基础练习窗】二、玩耍使劲绒毛假装观察有趣花瓣合拢三、示例:一心一意一筹莫展一往无前一叶知秋示例:千言万语千头万绪千山万水千变万化【读写新视点】四、1.七3.金色绿色4.清早,蒲公英的花瓣尚未打开,所以是绿色的;中午花朵盛开,就成了金色的;傍晚,花瓣闭合,所以又变成绿色的了五、小红叶会顺着小溪在山间流淌;然后再来到小河,流到平野上;然后来到大河大江,流过城市,流向大海。

3 爬天都峰【基础练习窗】二、爬山峰顶似乎居然仰望咱们奋力辫子四、1.果然2.居然3.突然4.鼓励5.鼓舞五、1.“ ?” 。

2.:“ ,,!!”【读写新视点】六、2.高陡挂3.示例:瞧他的脸色,蜡黄蜡黄的,似乎一辈子就没吃过饱饭!七、1.阶价俏峭2.(1)长城巨龙4 *槐乡的孩子【基础练习窗】一、zài huái liǎo jié mó三、乡子钓筒蓝密四、大海石头示例:书籍水阳光【读写新视点】五、3.示例:我已经长高了,到爸爸的下巴了,再也不是只有他半腰高的小不点儿了。

六、示例:玩笑了好一阵,女人看见孩子的脸红扑扑的,就笑着停止了摇晃那面小小的圆镜子。

光球不跑了,停在那地上。

孩子高兴地跳过去,一下子就落在上面,还用手扑住,就像捉住了一只漂亮的蝴蝶一样。

孩子笑了,那笑声响亮极了,惹得大家都忍不住望过来。

自我检测一答案自我检测一一、打扮游戏蝴蝶手掌一本正经引人注目白发苍苍二、发明头发似乎似的朝向朝暮三、振震振震查/察察查/察查四、1.居然2.忽然3.似乎4.终于六、1.顶缕朵串串个2 .她的小脸,像朝霞一样新鲜。

她橘黄色的衣服上,绒绣的小鹿扬头张望。

她是一朵迎春花,散发着阳光的芳香。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A4打印版)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A4打印版)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A4打印版)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桥弯弯的拱桥像彩虹一样横跨江面,坚实的桥墩像巨人一样稳稳地屹立在江心。

桥下是终年流不尽的江水,桥上从早到晚是过不完的行人。

过桥的人啊,成千上万,有谁注意过这普通的拱桥?然而,桥是值得赞美的,我要赞美这平凡的桥。

我赞美桥的朴实。

比起那几十层的高楼大厦,也许它算不上雄伟;比起那玲珑的建筑物,也许它算不上精致。

然而,它朴素、庄重。

它虽然没有华丽的外衣,但它有充实的内心。

你看,不管人们把它安置在哪里,它总是默默地在那里承担着自己的义务,尽自己的职责。

它把为人们开辟一条伸向彼岸的通道,当做最大的快乐。

我赞美桥的勤劳。

清晨,拱桥迎来了第一辆早班的汽车。

深夜,桥上闪烁的灯光送走了最后一批夜班工人。

每日里,无数车辆从它身上驶过,成千上万的人们从它身上走过,脚下的流水也一刻不停地冲击着它。

然而,它从未有过一点倦怠,也从未有过半句怨言,它只是埋头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我赞美桥的无私。

桥,是通向目的地的必由之路。

人们在到达终点而欢欣的时候,往往忘记了这曾经走过的桥,而桥却无私地把自己贡献给人们,甘当人们的垫脚石。

我赞美桥,更赞美我们敬爱的老师,老师像桥一样朴实。

他既不像著名科学家那样驰名中外,也不像电影明星那样引人注目。

他们普通而平凡,但他们担负着培育下一代的重任。

教师像桥一样辛勤。

多少静静的深夜啊,老师不辞辛苦还在灯下备课,批改作业。

我们作业本上的条条批语,个个红钩,不全都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吗?老师把一批批学生送到各个工作岗位上,而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却像火炬一样燃烧着自己。

老师像桥一样无私。

如果将来我能取得一些成就,那我要说,是老师用身躯为我架起了通往成功之路的桥梁。

老师啊,您为我们无私地贡献了一切。

1.从文中找出含有下列意思的成语。

(1)形容数量极多。

(_____________)(2)不怕辛劳,艰苦。

(____________)(3)高大的楼房。

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 4课《槐乡的孩子》

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 4课《槐乡的孩子》

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4课《槐乡的孩子》三年级语文组第五册第一单元第12-13页集体研讨时间:2012-9-3主备人:殷一巧使用人:戴俊田备课组审核:王丽学校审核:学习目标:知识和技能:1、读熟课文。

读通句子。

2、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过程与方法:1、开展多种形式的认读形式,掌握生字。

2.发挥专家小组的检查、引领、指导的作用。

3、指导小组合作的基本方法:互相提醒,共同提高。

4、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再现图画,读议深化主题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和能力。

2、通过朗读传达出在草地上玩乐的欢快,对草地的喜爱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槐乡的风土人情及槐乡孩子勤劳淳朴、吃苦耐劳的品格。

重点难点:1.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槐乡的风土人情及槐乡孩子勤劳淳朴、吃苦耐劳的品格。

2.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精妙,品析语言的魅力。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槐花图;音乐第一课时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会获得许多的乐趣,但你有没有品尝过劳动的快乐?就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作学费,同样生活得快快乐乐。

那他们的快乐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槐乡的孩子》(板书课题)。

一分钟竞赛(一分钟记忆)山山洼洼噼噼啪啪摇摇晃晃匆匆忙忙犹犹豫豫甜丝丝香喷喷白茫茫绿油油美滋滋清凌凌一、导入新课槐林飘香一湖月夜渚流光,万树琼花浮暗香。

心醉不知归去路,欲把草畔做寝床。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槐乡,走进生活在那里的天真可爱的孩子们。

二、初读课文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2.当我们沉醉于这如诗如画的槐乡风情中,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让学生说出听后的整体感受。

3.槐乡独特的风土人情令人陶醉,相信读了课文你们一定会被槐乡那独特的风情所吸引.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

遇到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

一些词语要想像当时的情景、联系生活实际去理解,如暮霭、草垛等。

边读课文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品读欣赏1、按自然段指名朗读,教师相机纠正读音。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槐乡的孩子》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槐乡的孩子》

这是什么意思呢?
怎样学习略读课文?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借助拼音或查字典读准字音; 2、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 件什么事?自读导读提示,边读边 画出学习要求。
3、自己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记下 来,和同学讨论。
bāo 花苞
rǎn dā sāi 染料 耷拉 塞着
mì 觅食
lǚ chuī 缕缕炊烟
长长的 钩刀
飞舞的 温室
晶莹的 歌声
金黄的 槐米
暖和的 辫子
快乐的 汗水
快乐在哪里? 我来告诉你。 暖和的温室 她不在 , 快乐的歌声里 也不在 。 长长的钩刀 上 她在 , 金黄的槐米里 她在 , 飞舞的辫子上 她在 , 晶莹的汗水里 她在 , 啊!快乐,她就在辛勤的劳动中。
4*
槐 乡 的 孩 子
我会认
huái
kuì


我是槐树,一般高15- 25米。在每年7—9月间开花, 花淡黄色,能散发出淡淡的 清香,我的花苞米粒般大小, 你们想不想看看我的花呢?
我叫槐花,人 们又常称我为“槐 米”。我的花和果 实可以入药,还可 以做染料。
染料
槐米
*
我来说
这种符号表示是 略读课文.
八月,槐树打了 花苞,那花苞米粒般 大小,散发着淡淡的 清香,不仔细闻是闻 不到的。小槐米藏在 槐树丛中,轻轻地随 风飘动。他们一点也 不惹人注意,却是槐 乡孩子的宝贝。槐米, 可以入药,还能做染 料。勤劳的槐乡孩子 是不向爸爸妈妈伸手 要钱的,他们上学的 钱是用槐米换来的。
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 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 何是好,在树上不停地叫着“知了, 知了”。槐乡的孩子可不怕热,他们 背着水葫芦,带着干粮,没等云雀开 口歌唱黎明,就已经爬到小山上了。 男孩常常是爬到树上,用长长的钩刀 一下又一下地削着槐米。一簇簇槐米 落下来了。女孩有的弯腰捡着,两条 辫子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飞舞着;有 的往篮里塞着槐米,头一点一点的, 像觅食的小鸭子。当缕缕炊烟从村中 升起的时候,孩子们满载而归,田野 里飘荡着他们快乐的歌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虽然天气炎热,勤劳的槐乡绝不会错过槐树开花的时节,他们是怎样分工合作割槐花的?练习分角色朗读。
四欣赏评价深化感悟
1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些句子?用笔画出来多读几遍。
2通过课文朗读,我们理解了解槐树,理解槐乡的孩子,你还有什么感受呢
3小结:快乐不只来自于休闲、享乐,劳动中也有无穷的乐趣。同学们,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那样去品尝劳动的快乐吧!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交流是作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向课余生活安排的好的同学学习,安排好自己今后的课余生活。
2把自己的课余生活写下来,写好后读给父母听,与他们分享习作的快乐。
3发现一些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准确区别。
4发现和使用识字方法,理解9个生字。
5熟读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4槐乡的孩子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点。
3培养独立阅读水平,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学会阅读,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教学方法:阅读感悟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具准备:课文插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会获得很多乐趣。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前交学费,体会到了种种劳动的乐趣。他们就是—槐乡的孩子。
2小组展示自己的课余生活
a讲讲课间课后同学之间展开的游戏、娱乐活动。
B讲讲在老师指导下实行的小制作、小发明等活动。
C讲自己读了什么好书,摘记了多少卡片,增长的见识和受到教益;
D讲自己的兴趣爱好、个人特长项目上花了多少工夫,有那些长进。
E讲自己与家人外出游览获得的新发现、增长的新见识
……
三、全班交流
四、共同评议
二、读读背背
1、古代的孩子玩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读一首唐代诗人胡令能写的《小儿垂钓》。
教师范读。
2。短短四行二十八个字把一位垂钓孩子的外貌、姿势、环境、神情勾勒得生动传神,跃然纸上。请大家各自试着读一读,不理解的字根据拼音拼读一下,模仿老师的样子,读出诗的韵律。
3.朗读比赛。指名朗读,看谁读得准确,读得有韵味。
6积极参与展示活动,精心准备采用最好的方式展示自己的课余生活。
教学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实行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我们的课余生活
一、谈话导入
通过这个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民族小学孩子的课间活动,与苏联小朋友一起发现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乡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树割槐花挣学费的情形;我们也记录了自己的课余活动。这个阶段大家的课余生活而又有乐趣。今天,我们就通过交流,共同分享课余生活的乐趣。
第四课时
一、我的发现
1.各自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注意每一行两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读不准的字可同桌相互请教。
2.指名朗读,要求横着逐行读。
师生共同正音,再指名几位后进生读读,然后齐读巩固。
3.交流各自的发现。每一行两个词语中带点字字形相同,读音不同。思考深入的学生还会发现,这同一个字在读音不同的情况下意思也不一样。如有这样的发现该大力加以鼓励表扬,并且引导其说说不同的读音情况下的字义。
2.全班同学听后逐一评议,交流哪些方面值得学习。
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实行评议:
(1)是否写了课余生活中的事情;
(2)有没有把事情说清楚;
(3)语句是不是通顺。
二、小组交流互相评议
前后四人互相朗读,交流自己的习作,互相评议。
三、修改誊写,张贴展览
1.各人修改自己的习作。
2.将修改后的习作在学习园地里张贴展览。
4.师生合作,表演古诗短剧。
教师准备荷叶、渔竿、竹篓等道具。学生演稚子垂钓,教师演路人,诗句作台词,师生演练后可再请学生合作演练。
5.练习背诵。
三、读读认认
1.各自轻声读本题中的各组字,读不准的借助注音拼读。
2.比赛:谁读得准确。
这个题中每组的两个字读音都相同或相近。每组右边的字都是左边的字的一部分。
五、谈听了他人的介绍之后,自己对课余生活的打算。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教学目标:
完成习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交流了我们各自的课余生活,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
二回忆介绍课余生活中,我们能够选择哪些内容来写。
(1)游戏娱乐活动,如“踢毽子、跳皮筋、跳绳、老鹰捉小鸡、扔沙包。”
(2)课余辅导训练,如科技制作、绘画、足球比赛、乒乓球训练等。
二初步阅读,读通课文
1轻声读课文,读通课文
2小组合作练习朗读
3小组选代表分段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感知理解
1出示图片,结合课文介绍槐树、槐花。
2读读议议
a槐花什么时候开花?那花苞是什么样的?文中还把槐花称做什么?
B槐米有什么用处?
C课文哪部分介绍了槐米
D八月份,天气热,在这炎热的天气大家都经历过,谁能描述一下这种情景?描述后朗读课文中相关的句子。
4.齐读巩固。
5.单独指读横线条中的生字,并用生字卡片检查巩固。
四、展示台
1.课前观察展示台中的图片,阅读学习伙伴的话,小组内交流各自展示什么内容,以什么形式展示;共同讨论,互相协作,考虑本小组采取何种展示形式,能否搞出特色。协商统一后分头准备。
2.班长或学习委员了解各组的展示准备,协商展示情况。
3.举行“多彩的课余生活”展示会。各组轮流介绍,然后参观学习。
(3)个人爱好,种植花草、练习钢琴
(4)家务劳动,如洗衣服、餐具,打扫卫生。
三你准备怎么写?学过的课文会给你的习作带来什么启发?
四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五学生交流
六各自修改,能够放声朗读,想想词语用的是否恰当,句子是否通顺,意思是否交代清楚。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朗读展示优秀习作
1.教师在批改中挑选优秀习作,让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