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基础:变色相明度时保持色彩纯度的方法
色彩理论:色相、纯度、明度究竟是什么?

色彩理论:色相、纯度、明度究竟是什么?只要有光,就有色彩。
色彩无处不在,有的清淡,有的浓郁;有的明亮,有的昏暗;有红橙黄绿,也有青紫白蓝。
在摄影中,这些色彩都有什么个性?将不同的色彩搭配在一起能传达出什么视觉效果?首先,我们从色彩的三个属性说起:色相顾名思义,色相指的是“色彩的相貌”。
如红、黄、蓝、绿都讲的是一种色彩的首要特征。
这是最好分辨的,眼睛能接收到不同波长和频率的光源,在脑中形成不同色彩的感受。
天空中漂浮着色彩不一的气球,如果你不是色盲患者,一定不会将他们搞混。
纯度饱和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也称色彩的纯度。
饱和度取决于该色中含色成分和消色成分(灰色)的比例。
含色成分越大,饱和度越大;消色成分越大,饱和度越小。
明度明度指的是色彩的明亮度。
其中黄色明度最高,紫色明度最低,绿、红、蓝、橙的明度相近,为中间明度。
另外,同一种色彩中也有明度的变化,如绿色中由浅到深有浅绿、绿、墨绿等明度变化。
这张图中能看到了深浅不一,种类丰富的蓝色。
因为天空中不同位置的蓝色明亮度不同;浪峰和浪谷的海水明度也不相同。
色彩的性格不同的色彩有着不一样的性格,让观看的人产生不一样的情绪变化。
面对红色,人们常常能感到兴奋或热烈;面对蓝色,却感受到到的是平和和和沉静。
色彩的冷暖也会影响到观看者的情绪,红黄橙给人温暖的感受;蓝紫色给人寒冷的感受。
暗淡的色彩给人沉重之感,而相反明亮的色彩给人轻盈的感受。
色彩的搭配另外,将不同的色彩搭配在一起,会产生千差万别的效果。
这是一个冗长的话题,我们尝试在下面简洁地介绍一些其中的美妙之处。
统一的色彩搭配:碰撞的色彩搭配:通常,在拍摄时,可以依循四个原则来组织画面中的色彩:一个是统一的色彩搭配,另一个是碰撞的色彩搭配。
将具有相似色的不同景物或人物纳入同一张图片,是使用统一的色彩搭配的方法,常常能给人典雅、和谐、平和、温柔的感受。
而将具有不同色系的景物或人物收入一张画面中,会产生冲突、跳跃、活泼、趣味之感。
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色彩的纯度》之 色彩三要素

• 色相:指色彩的相 貌,如红、黄、绿, 蓝等各有自己的色 彩面目。
色彩三要素——色相、纯度、明度
• 纯度:指色彩纯净、 饱和的程度。原色纯 度最高,间色次之, 复色纯度最低。
色彩三要素——色相、纯度、明度
• 明度:指色所显示的 明暗、深浅程度、如 白色明度强、黄色次 之、蓝色更次之、黑 色最弱。
蓝色容易使人联想到蓝天、海洋、冬雪,有 深邃、寒冷、退缩的感觉,所以称为“冷 色”。
红、橙、黄容易使人联 想到火,有热烈、温暖、 前进的感觉,所以称为 “暖色”
蓝色容易使人联想到蓝天、海洋、冬雪,有 深邃、寒冷、退缩的感觉,所以称为“冷 色”。
蓝色容易使人联想到蓝天、海洋、冬雪,有 深邃、寒冷、退缩的感觉,所以称为“冷 色”。
蓝色容易使人联想到蓝天、海洋、冬雪,有 深邃、寒冷、退缩的感觉,所以称为“冷 色”。
色的对比
• 纯度对比:指色彩 纯净程度的对比。 • 在纯色中加白色, 纯度隆低了而明度 提高了;在纯色中 加黑色或补色,纯 度、明度都降低。
色的调和
• 调和是指将过于强烈的带刺激的对比色彩,经过合理的调整,成为和 谐的,带有美感的,适应视觉器官的色彩关系。
• 色的调和方法有以下几种:
• 1、加入同一色调和法。在并置的两色或三色中加入同一色,可以改变 它们之间的色相对比度、明度对比度、纯度对比度、而达到和谐。 • 2、拉近明度调和法。使并置的两色或三色明度拉近,也可以过到和谐 的目的。 • 3、色调调和法。色调指作品色彩总的倾向。如暖色调、冷色调等。使 并置的色彩带有同一的色彩倾向,色彩就可以达到和谐。 • 4、中性色间隔调和法。色彩中黑、白、灰称为中性色,它们可以和任 何色彩调和。在并置的几色中,用中性色隔离,可以达到和谐。 • 5、运用明度、纯度、色相的渐变方法。渐变可以减弱对比色相的刺激 程度,使之温和协调。 • 6、改变并置色块的面积。使面积对比悬殊,也可以过到和谐的目的。
色彩搭配技巧的色相、明度与纯度解析

色彩搭配技巧的色相、明度与纯度解析色彩搭配技巧的色相、明度与纯度解析色彩是大自然美丽的源泉,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变化万千都不能离开它。
色彩作为平面设计的要素和主要手段之一,它在平面设计中起着最直观的视觉作用。
无论是整体的用色,还是局部的用色,色彩对整个画面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今天店铺要给大家讲的是色彩搭配技巧的色相、明度与纯度解析,大家不妨来看看。
色相--即各种色彩呈现出的相貌的称谓,如大红、普蓝、柠檬黄等。
色相是色彩的首要特征,是区别各种不同色彩的最准确的标准。
事实上任何黑白灰以外的颜色都有色相的属性,而色相也就是由原色、间色和复色来构成的。
明度--各种色彩所呈现出的亮度和暗度被称为明度。
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明度程度,任何色彩都存在明暗变化。
其中黄色明度最高,紫色明度最低,绿、红、蓝、橙的明度相近,为中间明度。
另外在同一色相的明度中还存在深浅的变化。
如绿色中由浅到深有粉绿、淡绿、翠绿等明度变化。
纯度--指色彩的鲜艳度或饱和度。
不同的色相不仅明度不同,纯度也不相同。
例如颜料中的红色是纯度最高的色相,橙、黄、紫等色在颜料中纯度也较高,蓝绿色在颜料中是纯度最低的色相。
在日常的视觉范围内,眼睛看到的色彩绝大多数是含灰色的,也就是不饱和的色相。
有了纯度的变化,才使世界上有如此丰富的色彩。
色彩搭配其目的是为了冲击视觉,产生美的心理感受。
平面设计中进行作品设计时,如何将多种色彩配置在一起,达到完美的效果,因而色彩的搭配方法成了我们努力研究的重点。
色相为依据的色彩搭配这个配色方法是以色相环为基础,按区域性进行不同色相的配色方案。
当进行平面设计作品时首先应依照主题的思想、内容的特点、构想的效果、表现的因素等来决定主色或重点色。
是冷色还是暖色、是艳色还是淡色、是柔色还是硬色等。
主色决定后再决定配色,再将主色带入色相环便可以按照同一色相、类似色相、对比色相、互补色相以及多色相进行配色。
推荐阅读:玩转色彩!颜色的特性与视觉规律。
水彩画中的色彩平衡与统一技巧

水彩画中的色彩平衡与统一技巧水彩画是一门古老而又魅力无穷的绘画艺术。
在水彩画中,色彩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色彩的平衡与统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水彩画中如何实现色彩平衡与统一的技巧与方法。
1. 色彩理论的初步了解在探讨色彩平衡和统一之前,我们需要对色彩理论有一定的了解。
在水彩画中,常用的色彩理论有三原色、互补色、对比色等概念。
三原色指的是红、黄、蓝这三种基本颜色。
通过它们的混合可以得到其他各种颜色。
这对于我们在选择调色板时很有帮助。
互补色是指位于色轮上互相对立的两种颜色。
比如红绿、蓝橙、黄紫等。
互补色之间的对比产生了鲜明而有趣的效果。
对比色是指对比强烈、互相区别明显的两种颜色。
通过对比色的使用,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增强观赏性。
2. 利用冷暖色调实现平衡冷暖色调是指颜色所给人感觉上的冷热程度。
通过巧妙运用冷暖色调可以实现画面的平衡。
在水彩画中,我们可以利用冷暖色调来区分前景与背景。
通常情况下,背景可以使用较暖的颜色来表示,而前景则可以使用较冷的颜色来突出。
这样做可以使前景和背景相互衬托,增强层次感和透视效果。
同时,在整个作品中适度呈现冷暖交替也是一个重要考虑点。
通过正确运用冷暖交替,可以使整体作品更具动态感和鲜明度。
3. 透明度与层次感的掌握水彩画与其他绘画媒材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其透明性。
利用透明性可以轻松实现丰富多样的层次感。
在绘制水彩画时,我们需要注意远近物体之间透明度与遮挡关系。
通常情况下,远处物体应该显得更加模糊和淡化,近处物体则应该更加清晰和鲜明。
通过合理控制颜料的稀稠程度和笔触厚薄,可以达到这一效果。
由于水彩画是分层次进行绘制的,我们还可以通过不断叠加颜料来增强层次感和立体感。
在叠加过程中,要注意避免颜料过于浓重而造成失真或者变成泥浆状。
4. 色温过渡与过程掌握过渡是指颜色之间由明到暗或由深到浅进行平滑过渡的效果。
在水彩画中,良好的过渡能够使颜色更加自然,增强整体效果。
要实现良好的过渡效果,我们需要掌握干湿过渡和渐变过程。
色彩调整与色彩平衡的方法与艺术搭配原则

色彩调整与色彩平衡的方法与艺术搭配原则色彩在艺术创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给作品带来视觉美感,还可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意图。
在进行色彩设计时,色彩调整和色彩平衡是必不可少的要素。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色彩调整方法和色彩平衡原则,并探讨艺术搭配中的关键因素。
一、色彩调整的方法1. 饱和度调整调整色彩的饱和度是改变色彩明暗度的一种方法。
通过增加或减少饱和度,可以使色彩更加鲜艳或柔和。
在图像处理软件中,我们可以使用饱和度调整工具实现这个目的。
2. 色相调整色相调整可以改变色彩的整体色调。
通过旋转色相轮,可以在不改变亮度和饱和度的情况下调整色彩的基本色调。
这种调整方法常用于艺术创作和摄影后期处理。
3. 亮度/对比度调整亮度和对比度是影响色彩明暗度的关键因素。
调整亮度可以使图像整体变亮或变暗,而调整对比度可以增强图像的明暗对比度。
在图像处理软件中,可以使用亮度/对比度调整工具进行色彩调整。
二、色彩平衡的原则1. 彩轮理论彩轮理论是色彩学中的基本概念。
彩轮是将色彩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圆盘,包括主要颜色、次要颜色和间接颜色。
在色彩平衡中,我们需要合理运用彩轮上的颜色进行搭配,以达到视觉上的平衡和和谐。
2. 冷暖色彩搭配冷暖色彩是指色彩的温度属性,如蓝色和红色分别代表冷色和暖色。
在色彩平衡中,冷暖色彩的搭配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表达。
冷暖色彩的合理组合能够给作品带来更丰富的层次感。
3. 对比色彩搭配对比色彩搭配是指使用色彩彼此对立的原则,如红绿、蓝黄等。
对比色彩的搭配可以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使作品更加引人注目。
但需要注意的是,对比色彩的使用要适度,过度的对比可能会造成视觉疲劳。
三、色彩调整与艺术搭配的关系色彩调整和艺术搭配是相辅相成的。
合理的色彩调整能够使艺术作品更加完美,而艺术搭配也需要依赖色彩调整来达到最佳效果。
在艺术创作中,我们可以根据作品的主题和表达的情感来进行色彩调整。
比如,在描绘夜晚的场景时,可以使用低亮度和冷色调来表现出寂静和神秘感;而在描绘阳光明媚的场景时,可以使用高亮度和暖色调来表现出明快和温暖感。
美术生色彩调色技巧

美术生色彩调色技巧色彩是美术作品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它能够传达出作品的情感和氛围,也能够影响观众的情绪和感受。
因此,艺术家们需要掌握一些生色彩调色技巧,以便能够创作出更加出色的作品。
1. 色彩搭配色彩搭配是指将不同的颜色组合在一起,以达到某种效果。
在进行色彩搭配时,需要考虑到颜色的互补性、对比性和相似性。
互补色是指在色轮上相对的两种颜色,如红色和绿色、黄色和紫色等。
这些颜色在搭配时能够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使作品更加生动。
对比色是指在色轮上相邻的两种颜色,如红色和橙色、蓝色和紫色等。
这些颜色在搭配时能够产生柔和的对比效果,使作品更加和谐。
相似色是指在色轮上相邻的三种颜色,如红色、橙色和黄色、绿色、黄色和橙色等。
这些颜色在搭配时能够产生柔和的过渡效果,使作品更加自然。
2. 色彩饱和度色彩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度和强度。
在进行色彩调色时,需要考虑到色彩的饱和度,以达到某种效果。
高饱和度的颜色能够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使作品更加鲜艳。
低饱和度的颜色能够产生柔和的视觉效果,使作品更加温和。
在进行色彩调色时,需要根据作品的主题和氛围来选择合适的饱和度。
3. 色彩明度色彩明度是指颜色的明暗程度。
在进行色彩调色时,需要考虑到色彩的明度,以达到某种效果。
高明度的颜色能够产生明亮的视觉效果,使作品更加活泼。
低明度的颜色能够产生柔和的视觉效果,使作品更加沉静。
在进行色彩调色时,需要根据作品的主题和氛围来选择合适的明度。
4. 色彩渐变色彩渐变是指将不同的颜色渐变在一起,以达到某种效果。
在进行色彩渐变时,需要考虑到颜色的过渡和平滑。
过渡的颜色应该是相邻的颜色,以达到柔和的效果。
平滑的颜色应该是相同的颜色,以达到连续的效果。
在进行色彩渐变时,需要根据作品的主题和氛围来选择合适的颜色和过渡方式。
5. 色彩对比色彩对比是指将不同的颜色放在一起,以达到某种效果。
在进行色彩对比时,需要考虑到颜色的明度、饱和度和互补性。
明度和饱和度的对比能够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使作品更加生动。
初中美术色彩运用窍门(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美术色彩运用窍门第一篇范文:初中美术色彩运用窍门在美术的世界里,色彩是语言,是情感,是灵魂。
对于初中生来说,掌握色彩运用技巧,不仅能提高美术作品的魅力,还能培养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中美术色彩运用的窍门。
一、认识色彩1.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是光作用于人眼所产生的视觉效果。
色彩有三大属性:色相、明度、纯度。
2.色彩的分类:色彩可分为原色、间色和复色。
原色是指红、黄、蓝三种基本色彩;间色是指原色相互混合产生的色彩,如红橙、黄绿、蓝紫等;复色是指间色相互混合产生的色彩。
3.色彩的心理效应:色彩能引发人的情感和联想,不同的色彩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
如红色代表热情、活力,蓝色代表冷静、稳重,绿色代表自然、和谐等。
二、色彩运用原则1.对比原则:通过对比,使色彩更加鲜明、生动。
对比手法包括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等。
2.调和原则:在作品中,通过色彩的调和,使画面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
调和手法包括相似调和、近似调和、互补调和等。
3.主次原则:在作品中,要明确主色调,突出主题,同时注意色彩的层次感。
4.节奏原则:在作品中,通过色彩的节奏变化,使画面具有动态美。
节奏手法包括重复、渐变、对比等。
三、色彩运用技巧1.观察和感受:在创作前,观察实物或图片,感受色彩的冷暖、明暗、纯度等,培养对色彩的敏感度。
2.实践和尝试:在绘画过程中,大胆尝试不同的色彩组合,找到适合自己的色彩风格。
3.学习借鉴:欣赏优秀作品,学习大师的色彩运用技巧,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4.创新和突破:在掌握基本技巧的基础上,勇于创新,突破传统色彩运用模式,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四、色彩运用实例分析1.实例一:以红色为主题,创作一幅表现热情的绘画作品。
(1)确定主色调:红色(2)选择辅助色:黄色、蓝色(3)运用对比原则:红色与黄色的对比,红色与蓝色的对比(4)运用调和原则:红色与淡红色、粉红色等相似色调的调和2.实例二:以大自然为题材,创作一幅表现和谐的色彩作品。
小学美术易考知识点色彩的基本分类和调配方法

小学美术易考知识点色彩的基本分类和调配方法色彩是美术创作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对于小学生而言,了解色彩的基本分类和调配方法是掌握美术易考知识点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小学美术中常见的色彩分类以及常用的调配方法,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色彩。
一、色彩的基本分类在美术中,色彩可以按照颜色的纯度、亮度和明度进行分类。
1.按纯度分类纯色是指没有掺杂其他颜色的色彩,如红、黄、蓝等。
而非纯色则是指通过混合两种或多种纯色而得到的色彩,通常称为灰色、棕色、橙色等。
2.按亮度分类亮色是指明亮、明亮的色彩,如白色、黄色等。
而暗色则是指较为昏暗、沉闷的色彩,如黑色、棕色等。
3.按明度分类明彩色是指明亮、透明度高的色彩,如红宝石、蓝宝石等。
而暗彩色则是指较为昏暗、透明度低的色彩,如珍珠、玛瑙等。
二、色彩的调配方法色彩调配是指通过混合两种或多种基本色彩,使其达到所需的色调、明度和亮度的过程。
以下是小学美术中常用的色彩调配方法:1. 颜料调配法使用绘画颜料进行色彩调配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通常使用红、黄、蓝三种基本颜色来进行调配。
通过混合不同比例的基本颜色,可以得到各种中间色、次要色和暖色/冷色。
- 中间色是指通过混合两种基本颜色而得到的色彩,如混合红色和黄色可以得到橙色。
- 次要色是指通过混合三种基本颜色而得到的色彩,如混合红色、黄色和蓝色可以得到棕色。
- 暖色是指带有温暖感觉的色彩,如橙色、红色等。
而冷色则是指带有冷凉感觉的色彩,如绿色、蓝色等。
2. 光线调配法在绘画中,光线对于色彩的表现非常重要。
通过利用光线的照射和反射,可以使色彩产生变化和层次感。
例如,使用明暗对比来突出色彩的明度和亮度,使用光线的角度来表现色彩的鲜明和立体感。
3. 饰品调配法除了颜料和光线,饰品也可以用来进行色彩的调配。
例如,通过配饰选择,可以将不同颜色的饰品进行组合,使整体色彩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同时,通过饰品的装饰和点缀,可以使整个作品的色彩更加生动和有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基础:变色相明度时保持色彩纯度
的方法
当使用现成的颜料来调配需要的颜色时,常常需要改变颜色的明度,同时还要尽量继续保持相同色相的纯度。
例如使用现成的中黄调配一种深黄色,来描绘金色铜器的暗部,就是要把高明度的黄色调配成低明度的黄色,同时要尽量保持黄色的色相的浓度。
再如把浓重的群青颜料调成浅淡的蓝色来描绘明亮的深秋湛蓝的天空时,就需要提高群青的明度,同时尽量保持蓝色的纯度。
通常改变现成的颜料的明度时,是用往颜料里加入黑色或对比色的方法来使颜色变暗,当提高颜色明度时这种颜色的纯度会降低较多。
如果要画深重的黄颜色,有些人用加入黑色,或者加入黄颜色的对比色紫颜色的方法,这样虽然颜色变暗重了,但是颜色的纯度却失去太多。
有经验的画家通常在黄颜色中混入熟褐来调配暗黄色,熟褐属于黄色色相系列的颜色,因此这是合乎逻辑的选择。
如果想要用群青调出比较浅又鲜明的蓝颜色,直接加入白颜色,蓝色虽然变浅但是显得有些苍白。
这时如果不加白色,而是加入湖蓝,就可以得到一种浅而鲜明的蓝颜色。
湖蓝和群青同样属于蓝色相,但湖蓝明度高,所以可以用它来代替白色,使调出的颜色变浅。
总起来说,通常一种类似的色相中包括几种明暗不同的颜料,例如黄色系有浅黄、中黄、土黄、生赭、生褐、熟褐;红色系有朱红、大红、深红、土红、紫红、深红;蓝色系有湖蓝、钴蓝、群青、普蓝等等。
为了取得较高的纯度效果,首选的配色颜料是同一色相中较亮或较暗的颜色,它们可以代替白色和黑色,用来调整明度的深浅。
相反的,如果需要在调亮或调暗颜色的同时希望降低纯度的话,使用对比色或黑色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