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笔记(汇编)

合集下载

古代汉语笔记

古代汉语笔记

古代汉语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是汉语发展史上的两个不同阶段。

现代汉语是由古代汉语发展而来的。

现代汉语比起几千年前的汉语来,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

就大的方面来说,古今汉语存在以下不同:(一)有些字的读音不同。

比如,古无唇齿音。

今天声母为〔f〕的字,古代汉语中声母为双唇音〔b〕或〔p〕。

所以,阿房宫的“房”读为panɡ2。

这种情况还反映在地名中。

如,番禺的“番”读为:pan1。

古代汉语中的入声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已经消失,只在一些方言中还存在。

入声字分别归入了阴、阳、上、去四声中。

虽然这部分字今天我们按普通话读音来读,但能识别古入声字,对学习古代的韵文、诗律、词律是很有帮助的。

(二)有些词发生了变化。

1.一些古语词消亡了。

如:“其人天且劓”(《周易》)。

天:颠也,颠:顶也。

甲骨文“天”,即头顶的意思。

在这里“天”是指凿额,即在头顶上施刑,在头上刺字,也叫“黥”(qing2)。

劓: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割鼻子。

2.词义发生了变化。

如:“弃甲曳兵而走”(《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兵:表示双手所执的兵器。

走:迈开大步跑的意思。

这里的“兵”与“走”与现代汉语基本义已有了很大不同。

3.从音节角度看: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多音节词为主。

如:(古)河——(今)黄河;(古)习——(今)练习、温习、学习;(古)城——(今)城墙。

(三)语法相对于语音、词汇来说较为稳定,但也有了一定的变化。

如:“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现代汉语中应该表述为“不知己”,即不了解自己。

“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左传·僖公四年》)现代汉语应该表述为:“以方城为城,以汉水为池。

”这种语法形式在现代汉语中还保留了一些痕迹。

如:“惟利是图”、“一言以蔽之”等。

什么是古代汉语(一)广义上看,“五四”以前汉民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都可以称为古代汉语。

也可以说,古代以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书面语言叫古代汉语,因为古人的口语我们今天已无从听到,能接触到的只是古代语言的书面形式。

古代汉语笔记

古代汉语笔记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第一部分古代汉语基础知识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2)按音序排列。

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

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

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

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1)直训:也叫语词式。

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

如:元,始也。

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

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

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

如:斗,十升也。

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

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

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

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年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看编成。

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

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

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出版。

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

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

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

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

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

全书十二卷,共收单字二1万二千个左右,词目约三十七万条,五千余万字。

王力古代汉语笔记整理完整版

王力古代汉语笔记整理完整版

王力古代汉语笔记整理完整版古代汉语是我们了解中国文化与历史的重要窗口。

王力教授是中国著名的汉语学者,他通过多年的研究和教学,对古代汉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的古代汉语笔记整理工作的完成,不仅对学术界有着重大的影响,也为我们深入了解古代文化提供了便利。

以下是王力古代汉语笔记的整理完整版。

一、古代汉语的起源与发展古代汉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早期的汉字记词。

汉字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它的形态和内涵深刻地体现了古代汉语的特点和发展。

古代汉语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如秦汉时期的文言文、唐宋时期的骈文、明清时期的白话文等。

这些时期的语言特点在王力笔记中都有详细的记录。

二、王力古代汉语笔记的整理过程在整理王力古代汉语笔记的过程中,我们按照其原始记录的顺序和分类进行了整理。

整理的过程主要涉及文字转录、语法解释和例句引用等方面。

我们还参考了王力在汉语教学过程中的授课内容和对学生问题的解答,以确保笔记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三、古代汉语文字与语法古代汉语的文字是其独特之处。

从王力笔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汉字的构造、发展和应用。

此外,汉语的语法也是古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力教授对古代汉语的语法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包括句法结构、词序规律、语气助词等方面的内容。

四、古代汉语文学与修辞古代汉语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力的笔记中涉及了许多重要的文学作品及其语言风格。

他还对古代修辞技巧和表达方式进行了解析和解释。

这些内容对于学习古代文学和修辞学都有很大的帮助。

五、古代汉语在现代应用中的意义虽然古代汉语已经不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但它在现代应用中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比如,我们在阅读古代文献、研究历史文化或进行古典文学研究时,都需要一定程度上了解古代汉语的特点和用法。

王力古代汉语笔记的整理完整版为我们提供了系统和全面的学习材料,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古代汉语。

结语王力古代汉语笔记整理完整版为研究古代汉语的学者和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完整版)古代汉语知识点整理大全

(完整版)古代汉语知识点整理大全

古代汉语知识点整理汉字结构六书的内容(1)象形许慎对象形的解释是:“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意思是:随着物体的轮廓弯转曲折,画出它的形象。

例如日月二字的写法:甲骨文:日月金文:日月小篆:日月* 象形字举例:斤:甲骨文:斤;金文:斤;小篆:斤。

《说文》:“斫木也。

”《庄子·徐无鬼》:“运斤成见。

”。

本义:斧子一类的工具。

行:甲骨文:行;金文:行;小篆:行。

《说文》:“人之步趋也。

”按:据甲文字形,“行”象四通八达的道路。

《诗经·周南·卷耳》:“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本义: :道路。

文:金文:文;小篆:文。

《说文》:“错画也,象交文。

”本义:花纹;纹理。

而:金文:而;小篆:而。

《说文》:“颊毛也,象毛之形。

”干:金文:干;小篆:干。

《说文》:“犯也。

从反入,从一。

” 按:据甲文字形,干象盾牌。

本义:盾牌。

(2)指事许慎对指事的解释是:“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看了就能认识,仔细体察就能领会其中的含义,例如上下二字。

上下二字甲骨文作上下。

弧线表示标准线,“—”表示在上方或下方。

篆文将弧线变成了直线,将弧线上下的“—”变成了竖线“ |”。

指事字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a、纯粹符号性质的指事字,例如:一:甲骨文:一;金文:一;小篆:一。

《说文》:“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凡一之属皆从一。

”二:金文:二;小篆:二。

《说文》:“地之数也。

从偶一。

”三:金文:三;小篆:三。

《说文》:“天地人之道也。

从三数。

”四:金文:四;小篆:四。

《说文》:“阴数也。

象四分之形。

”b、在象形字的基础上添加指示符号的指示字,例如:刃:金文:刃;小篆:刃。

《说文》:“刀坚也。

象刀有刃之形。

”本:金文:本;小篆:本。

《说文》:“木下曰本。

从木,一在其下。

”末:金文:末;小篆:末。

《说文》:“木上曰末。

从木,一在其上。

”亦:金文:亦;小篆:亦。

“亦”是“腋”的古字。

古代汉语复习笔记 重点全记录

古代汉语复习笔记 重点全记录

古代汉语的词序一、词序是汉语重要的语法手段词序:也叫语序,是指语言中词语结合的先后次序。

汉语不靠词形变化表达语法意义,词序在表达语句含义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古汉语的正常语序:主语+状语+谓语+宾语+补语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

赵氏求救于齐。

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太后不肯,大臣强谏。

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战国策〃赵策》)二、谓语前臵所谓‚谓语前臵‛,是指为突出或强调谓语,而将主语和谓语的语序倒装。

这既是一种修辞手段,也是一种语法现象。

(一)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而把谓语提前1、谓语具有询问的意义谁欤?哭者。

少顷,东郭牙至,管子曰:‚子邪?言伐莒者。

‛2、谓语具有赞叹或惋惜的意义美哉!室。

仁夫公子重耳!惜乎!子不遇时。

展矣君子。

3、谓语具有斥责和不满的意义甚矣,汝之不惠。

久矣,夷狄之为患也。

嘻!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

4、谓语具有祈求和命令的意义助哉!夫子。

来,尸虫!(二)为了押韵而把主语挪后桃之夭夭,灼灼其花。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三、宾语前臵在古代汉语中,谓语后面的宾语,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可以提到谓语的前面,这种现象叫做‚宾语前臵‛。

汉语的基本词序:主语——谓语——宾语宾语前臵的语序:主语——宾语——谓语宾语前臵一般受到一定的语法条件的限制。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臵1、语法条件:a.句子是疑问句; b.宾语是疑问代词古汉语中的常见疑问代词:谁、孰、奚、曷、胡、何、安、焉、恶等(1)动词宾语例彼且奚适也?‛王送知莹曰:‚子其怨我乎?‛对曰:‚二国治戎,……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公曰;‚寡人有子,未知其谁立焉。

‛圣王有百,吾孰法焉?王者孰谓?谓文王也。

今有固车良马于此,又有奴(驽)马四隅之轮于此,使子择焉,子将何乘?(《墨子〃鲁问》)吾谁欺?欺天乎?注意: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如果动词前面有助动词,那么这个疑问代词,不仅要放在动词的前面,而且还要放在助动词的前面。

王力《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王力《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目 录第1章 古汉语通论(1~4)1.1 复习笔记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2章 古汉语通论(5~6)2.1 复习笔记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3章 古汉语通论(7~10)3.1 复习笔记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4章 古汉语通论(11~12)4.1 复习笔记4.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5章 古汉语通论(13~14)5.1 复习笔记5.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6章 古汉语通论(15~16)6.1 复习笔记6.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7章 古汉语通论(17~18)7.1 复习笔记7.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8章 古汉语通论(19~20)8.1 复习笔记8.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9章 古汉语通论(21~22)9.1 复习笔记9.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0章 古汉语通论(23~24)10.1 复习笔记10.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1章 古汉语通论(25~26)11.1 复习笔记1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2章 古汉语通论(27~28)12.1 复习笔记1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3章 古汉语通论(29~30)13.1 复习笔记1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4章 古汉语通论(31~32)14.1 复习笔记14.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章 古汉语通论(1~4)1.1 复习笔记一、怎样查字典辞书(一)字典辞书的编排和注音1.编排方式汉字有形有音有义,编排时可按形,也可按音或义。

我国现存最早的字典辞书《尔雅》是按意义编排。

如《释诂》:“赉、贡、锡、畀、予、贶,赐也。

”“如、适、之、嫁、徂、逝,往也。

”这两条,就是把一组词义词编排在一起,但按意义编排查阅起来很不方便,后代很少再使用,而多按形或音来编排。

(1)按形编排主要有按部首和四角号码两种方式①部首编排法按部首编排即把所收录的字分属若干部首之中,按笔画多少的先后顺序排行,同一部首的字都归入该部之下,以每字笔画的多少为序。

古代汉语复习(上)古代汉语笔记整理

古代汉语复习(上)古代汉语笔记整理

古代汉语复习(上)古代汉语笔记整理一.什么是古代汉语1、定义:古代汉语是指古代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包括口语和书面语)。

2、四个时期:(1) 远古时期:殷商及以前;(2) 上古时期:周秦两汉(3) 中古时期:魏晋至唐宋;(4) 近古时期:元明清3、书面语的两个系统:(1)文言: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世历代作家仿古作品中的语言。

(2)古白话: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通俗文学作品所使用的语言。

二.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关系:两者具有源流关系(1)现代汉语里仍然保存着古代汉语沿用下来的许多最基本的单音词。

(2)现代汉语里许多双音复合词,是用古代汉语里的单音词作为构成它们的“词素”的。

(3)现代汉语里有许多常用词,是采取古代熟语、成语、谚语、警句中的成份而凝结起来的。

汉字的起源一、汉字的产生(一)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是一种辅助与扩大汉语的交际作用的最重要的工具。

(二)汉字起源的传说:1、“结绳”说 2、“八卦”说 3、“河图洛书”说(三)汉字产生的途径 1、图画、 2、契刻(四)汉字产生的时代和创造者1、时代原始社会晚期: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距今约六千年。

成体系于夏初中期,距今约四千年。

2、创造者(1)仓颉 2、劳动人民汉字形体的演变一、甲骨文二、金文三、篆书四、隶书五、草书、楷书、行书一、甲骨文甲骨文结构特点1、以象形字为基础,带有较强的图画写实性。

2、形体结构没有完全定型化。

3、存在相当多的合文。

4、行款无定式。

5、笔画多为细瘦的直笔。

四.隶书隶书最初是小篆简写,以后发展为一种独立的字体。

从甲骨文到小篆是古文字,隶书到楷书是今文字。

隶书比篆书变化大,已经失去笔意,是古、今文字的分界。

隶书在战国时代已有雏形,通行于秦末汉初。

汉字从篆书到隶书的演变,叫做隶变。

奠定了楷书的基础,提高了书写的效率。

这是汉字书写体式演变中的重要转折点。

“六书”许慎: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胡安顺、郭芹纳《古代汉语》笔记(上、下册全)

胡安顺、郭芹纳《古代汉语》笔记(上、下册全)

第一单元、工具书第一節字典字典是以解释单字的形、音、义为主要目的的工具书。

“字典”一詞出现于《康熙字典》问世以后,在此之前,凡是解释汉字形、音、义的书,都笼统地称之为字书。

古代的字书外延较广,与今天字典相当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常見的字書有以下几种。

一、《說文解字》《說文解字》简称《說文》,東漢許慎撰,《說文解字》是我國第一部通过分析字形探求本义的字书。

《说文》成书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但直至二十一年后,亦即汉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許慎病卧在床時才讓其子許沖將書献给朝廷。

《說文》的“文”和“字”各有特定的含義,独体的称“文”,合体的称“字”。

全书共收字9353个,重文1163个。

字形不同意义和读音完全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叫异体字,古称“或体”“重文”。

首创部首分类法,从汉字中归纳出540个部首,將所收字按540部排列,同部首的字排在一起,所谓“分别部居,不相杂厕”。

540个部首的排列順序是“据形系联”,即大致以部首形体相近的特点为依据列次。

各部内部的字,则是根据“依类相从”的原则排列,即按照字的意义,将表示同类事物的字或者意义相近的字排列在一起。

这就是段玉裁所说的“凡每部中字之先后,以义之相引为次。

”《说文》对每个字的说解,都是首列小篆字形,接着解释其意义,然后按“六书”分析其字形结构。

部分字还用“读若”、“读与某同”等术语注出读音。

《說文》专解释字的本义和分析字的形体,而不涉及引申义,这对于我们了解汉字本义和形体结构之间的联系极有帮助。

《说文》一书经过数百年的流传,特別是经过唐代李阳冰的主观篡改,訛誤相当严重。

南唐時徐锴做了一番整理工作,写成《說文解字系傳》一书,世称“小徐本”。

北宋時徐锴之兄徐铉(xuàn)奉诏对《說文解字》进行校理,增列了402个“新附字”,对部分字条作了简要的注释,同時依据《唐韵》給每個字加了反切,世称“大徐本”。

現在通行的本子是大徐本。

清代校理研究《說文》的學者人數最多,成就也最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高小方绪论一、拱手礼二、姓名联三、师德规范四、古代汉语绪论一、拱手礼拱手礼即肃拜源于上古周礼古时推手为揖引手为肃《现代汉语词典》:两手在胸前相抱,表示恭敬;分吉凶,吉礼又分男女,男左手抱着右手,女右手抱着左手。

凶礼,男女手势相反着抱。

二、姓名联要求:上下联每个音步尾字平仄相反。

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

依据姓、名的内涵写上下联;嵌字式。

补充:用到入声的三种文体:近体诗、词、对联。

仁者/所乐/,嫦娥/所居/。

山月同现。

(yue,读如字,基本通常的读音;le,快乐、乐趣;yao,破读,喜爱,四声);luo,乐拓乐托,连绵词)——(日月同现,苏轼《后赤壁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山月同现的时候,就是高和小。

)孔子《论语雍也》: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正人/为邻/,矩矱/为法/。

知行合修。

(矱yue,现代普通话第一声;古时是入声。

古代汉语四声圈法字法;《论语先进》:子路率尔对曰千乘之国.....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正人,里面就包含一个方字。

)三、师德规范尊重同学、热爱同学、要求同学、帮助同学、为同学示范。

四、古代汉语绪论三个问题:什么是古代汉语?什么是近代汉语?什么是现代汉语?口语:现代汉语¦书面语:白话:¦近代汉语¦¦文言:¦¦¦¦三¦¦唐代宋代元明清¦¦代秦¦¦¦¦:汉¦¦变文话本小说、剧曲¦¦夏魏¦骈文¦唐代四六为主¦¦商晋¦南唐¦古文运动¦¦周¦北以¦¦五四解放¦¦朝后¦¦运动以后¦狭义¦¦¦¦历朝历代的书面语材料有:一、商商代甲骨(前1300-1046)商代金文(出现少量,周代出现大量金文),例如:司母戊鼎,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商代后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商汤王的洗澡盆上面的铭文: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苟”,羊字头,下面一个包,会意字,读ji,与急、亟同源,就是赶快,天天新。

日,恐怕是曰,文言词爰,就是的意思。

翻译为:赶快日新,就要日新,又要日新。

今文《尚书》28篇,其中的商书5篇:汤誓、盘庚、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

商代重要的语料。

二、周西周:1、西周金文: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西周懿王或孝王时期由名为曶者所作的铜鼎的铭文。

相当于公元899年,上面有404字,现存380个字。

2、毛公鼎:西周晚期,是中国2800多年前的一件宗朝祭器。

497字。

3、今文《尚书》28篇:西周书16篇,东周书3篇,是重要的商代语料。

4、诗经保存的西周诗。

5、周礼,周公旦所作。

西周宣王时候的。

洪诚、朱谦之观点。

东周:论语、孟子、左传、战国策、国语、孙子兵法。

诸子。

研究汉语重要材料。

还有屈原的韵文。

三、秦秦:前221-前206,参考李斯的文章《谏逐客令》,收在《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是中国上古至隋代的文章总集。

中华书局,四册,严可均辑校。

四、汉西汉:司马迁;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司马相如。

东汉:汉书,论衡,说文解字9000多个汉字,解说里面保存了东汉的语汇。

刘熙的《释名》,东汉常用语汇1502条。

五、魏晋南北朝魏晋:三曹,诸葛亮,陆机陆云,陶渊明。

南北朝:骈文,文章的特色,对偶句。

文坛的主流文体。

有一小部分是形式主义的作品,但确实是难得的美文。

六、唐变文是唐代兴起的一种说唱文学,多用韵文和散文交错组成。

如敦煌石窟里发现的《伍子胥变文》、《孟姜女变文》等。

其中,《丑女变文》,敦煌的藏经洞。

宋代话本,例如《快嘴李翠莲》、《崔斩崔宁》收入《京本通俗小说》《警世恒言》也载,录提名《十五贯戏言成巧祸》。

明清:西游记、红楼梦等。

所谓古代汉语,是指近代汉语以前的“古代”的汉语,主要指以周秦汉为主的书面语。

广义地说,包括了直至“五四”运动止的仿古的文言。

近代汉语,唐以后,新兴的书面语白话文,是近代汉语的书面语,这种书面语跟口语是很接近的。

现代汉语:五四后的白话,就是现代汉语,包括普通话、方言、海外华语。

古代汉语是文言系统,近代汉语是白话开头的那部分。

三者的关系:近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近源,古代汉语则是现代汉语的远源。

古代汉语的研究对象——文言的书面语古代汉语的学习重点——周秦汉的典范作品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为了熟悉我国古代的文学语言,掌握解释文言文的规律,提高我们阅读古书的能力。

我国古代优秀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8-10万部古书要能读得懂。

《中国丛书综录》所收我国41个主要图书馆所藏古籍丛书2797种共计子目7万多条,剔除重复,得子目38891种。

《中国近代现代丛书目录》所收上海图书馆藏1902-1949年各地出版的中文丛书(不包括先装古籍部分和《中国丛书综录》中已收录者)5549种,得子目30490中(其中有大量的非线状古籍)。

《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所著录的具有地方志性质的文献8200多种。

以单行本流传的古书数万种。

学习的方法和要求:怎么学好古代汉语?8条:(1)四到——眼到,龟,龜;寿,壽。

口到,要吟诵,吟哦;心到,用心记,用心想,特殊的字,句型,意义;手到,不认识的字,要查。

絺,绤。

(2)以文选为中心。

(3)以词汇为重点。

词汇变化比较快,语音不会那么快,语法稳定性更强。

古代汉语学习最容易出错的是词汇,《世说新语》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谢玄淮上,信至,读书竟。

信至的信,是信使。

(4)以常规语法为次重点。

(5)逐步掌握通论。

讲得简明扼要,掌握弄懂通论。

(6)认真做好口头、笔头的练习。

读读背背,写写。

(7)培养自己浓厚的兴趣。

(8)四字诀(勤勉,见缝插针;谨,一丝不苟;精,精益求精,不能浅尝辄止;竞,超越前人。

)12个字:吃透基本概念:(1)什么是古代汉语(2)繁简字,(3)通假字,(4)古今字,(5)异体字(正体字),(6)破读字(如字)、(7)六书,六书的假借与非六书的假借。

隶书的产生,对汉字产生了变化;(8)通过分析字形探求汉字的本义。

本义对假借义。

(9)中古汉语的声母——36个字母(10)上古声母系统的特点(11)反切。

两个汉字给另一个汉字注音的方法,直音法,舜,音顺,但会出现循环的情况,顺,音舜,如果这连个字都不认识,就用读若法。

读得像另外一个字的音,但还没有反切法来得准确。

取反切上字的声母,反切下字的韵母和声调。

冬,都,宗,用元宝图读音就出来了;东,德红切,dong,2声了,普通话不这样读。

规则:上清音,下平声,被切字,读阴平。

第一步得不出正确结果,就这样处理。

(12)古今词义的变化。

淝水之战的信至,信差。

有夸大缩小,转移,色彩变化等。

(13)单音词,复音词。

注意连绵字。

(14)连绵字。

葡萄,双音节的连绵词。

两个音节才能表达一个完整地意思。

(15)偏义复词。

一个语素是显性,一个是隐性。

把窗户打开。

窗是显性的。

只会打开窗,不会去开门。

看看有什么动静,是看动。

(16)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字是没有引申义,只有本义和假借字。

(17)同源词(18)词类活用-本用(19)词序(前宾语,动量表示法)我看书,动词+宾语上古汉语的前宾语形式:宾语放在动词或者介词的前头。

欺我三笑,笑了好几次。

笑了三次。

(20)双宾语。

(21)被动式。

与,见,为,被。

(22)古汉语中的省略。

(23)常用虚词,之乎者也,夫其所以,于为与则,盖而焉矣乃等。

(24)诗律,格律诗的用韵、平仄、对仗、句式。

(25)词调,词牌,词谱。

填词的格调,词调的名称是词牌。

(26)曲牌,曲的押韵。

(27)古注的类型,古注的术语。

15种。

(28)古文的文体。

(29)古书的句读。

时乎时,不再来。

书本458页。

时和来是押韵的。

(30)古汉语修辞。

(31)古文今译。

信,忠实于原著;达,通达,雅,雅致。

(32)古代的人名(姓氏、名、字、别号、谥号)、职官名。

(33)避讳。

君长、尊亲,要避讳的。

掌握一串钥匙:解读文言文的16个语言要点——(1)通假字(2)古今字(3)异体字(4)破读字(5)词类活用(6)词序(7)双宾语(8)非支式:简称。

非支配关系的动宾结构式。

动+<名>,动+<代>,实际是动补结构,死国,为国事而死,是目的。

吃食堂,不同于吃面包,在哪吃饭啊,在食堂吃,是补语。

死之,为它而死。

《史记淮阴侯列传》:死人之事。

(9)被动式(10)实词、词组(11)虚词(12)省略(13)修辞(14)文体:报任安书,古代应用文的书信体。

(15)表现手法(16)同源字文学美学语言学学习要求:课堂笔记本、读书笔记本、作业本(繁简字对照表)、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徐铉(916-991)字鼎臣,五代宋初文学家、书法家,与弟徐锴有文名,精于文字学,号称“二徐”。

徐铉领衔校定的。

《词诠》杨树达(1885-1956)字遇夫,号积微,中国语言文字学家。

解释了500多条文言虚词。

繁简字一个字的笔画较简的形体,如果其合法地位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正式承认,这就是规范的简化字。

那笔画较繁的形体,就是它的繁体字。

欢——歡,是正体。

驩,懽,讙。

是异体繁简字的关系是双正关系。

繁体字中有一个是正体,加上简化字也是正体,所以说是双正关系。

不是一正一异的关系。

繁体字和简化字之间的对应关系——不是所有字都有繁体。

在不同意义上。

上面的词语是没有繁体字的,下面一组是有的。

1、繁体字与简化字(第一组)板木板、黑板闆老板2、表外表对照表表鐘錶表里如一3、别离别、分别別彆扭4、卜占卜蔔蘿蔔bo5、才能天才出于勤奋,英才摇篮才来,方才6、厂是(an)庵的异体字,庵,原是一种草名,叫做菴闾,老了之后可以盖屋。

《释名释宫室》:草圆屋谓之庵。

庵堂相会。

异体可以这么写,盦。

窗户的窗,窓窻。

冒辟疆《影梅厂忆语》庵后简化成工厂的厂,厂庵,叫做同形字,写法一样,但是同形而异音异义的字。

厰(chang)工廠刘半农,造一个第三人称的她,其实古书里有她字,是姐姐的姐的异体字。

7、冲(chong1)冲茶,冲还有一个异体是沖。

古书常常是异体。

正体是冲。

冲天,大盈若冲,冲龄。

空,小的意思。

什么时候有异体呢?什么时候用繁体?冲(chong1),要冲,冲击沖(chon g4),首冲南方,冲劲儿8、丑地支的第二位,子丑;文丑、武丑(天干地支是汉语特殊的序数词)醜丑恶,丑陋,比物丑类(比较的意思上)9、出进出一齣戲(传奇之段落,同杂剧之折)10、白洋淀潜水的湖泊沉淀淀粉11、冬天鼓声咚咚11、斗升斗,斗宿星宿名Dou4,鬥争;姓,异体是鬭二十八星宿: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jī)北方玄武七宿:斗(dǒu)、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lóu)、胃、昴(mǎo)、毕、觜(zī)、参(shēn)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zhěn)12、范,姓模范,範文13、丰丰姿丰采丰富姓豐14、个正常四周的旁舍:青阳左个个,这个,个中,今儿个自个儿4文言文的学习要点文言:指五四以前通用的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