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父母心理健康辅导教案
感恩的心心理健康教案7篇

感恩的心心理健康教案7篇感恩的心心理健康教案篇1背景:针对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缺乏感恩的心,缺乏社会责任感,对朋友、对家人没有感恩的意识。
他们认为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干什么事情都以自我为中心,“天下”唯我最大。
所以在母亲节到来之际,开展一次以“孝敬父母,感恩母亲”为主题的班会。
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懂得为什么要感恩母亲,如何去理解、尊敬父母,明白怎样孝敬母亲。
2.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知道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激发学生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1.准备节目,搜集故事,准备。
2. 搜集歌曲《感恩的心》、《妈妈的吻》、《母亲》。
3. 制作相关课件,排练有关节目。
活动形式:听故事,唱歌,诗歌朗诵,写爱心卡片等。
活动过程:一、听歌曲《母亲》,创设情景导入。
师:为什么不管你多富有,无论你官多大,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咱的妈?引出主题: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孝敬父母,感受母爱的崇高与伟大、无私。
二、浓浓的父爱、母爱1、视频播放《孟母三迁》的故事,《地震中的母爱》。
孟子后来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我想这和他的母亲是分不开的。
2、说说自己和妈妈之间的故事。
师:刚才大家看到的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故事,那与我们朝夕相处的父母之间有那些感人的故事呢?学生1.妈妈每天接送我上学,不论是刮风还是下雨,从没耽误过。
学生2.晚上我生病了,发烧,妈妈急忙送我去医院。
学生3.下雨了,妈妈给我送伞。
天冷了,妈妈给我送衣服。
学生4.妈妈每天给我做饭洗衣,还要干其他活。
等师:孩子们,聆听着你们的诉说,感受着你的感动,让我们唱起《妈妈的吻》聆听这世间最美的、最真的母爱。
播放歌曲《妈妈的吻》,全班同学跟长。
三、母爱是伟大的,也是无私的。
乌鸦反哺、羊羔跪乳之恩,我们怎样回报妈妈一份爱呢?1.母爱是最动听的歌,让我们用最美的诗歌来赞美她吧。
学生朗诵诗歌《慈母颂》。
2.母爱是最动人的歌,请听《母爱》。
大班心理健康爸爸妈妈我爱你教案(通用9篇)

大班心理安康爸爸妈妈我爱你教案〔通用9篇〕大班心理安康爸爸妈妈我爱你教案〔通用9篇〕教案是老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展的详细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是WTT整理的大班心理安康爸爸妈妈我爱你教案,欢送大家分享。
大班心理安康爸爸妈妈我爱你教案篇1活动目的:1、尝试利用流行歌曲进展创编,并体验合作演唱的乐趣。
2、学会关爱别人,并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绪体验。
3、借助简单的说、唱来丰富幼儿对歌曲的感知表达形式。
4、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气氛。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各种动物图片,歌曲后半段的图谱。
歌曲《老鼠爱大米》的后半段伴奏,幼儿已熟悉歌曲的后半段。
活动过程:1、导入小朋友,你们最爱的人是谁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为什么爱他?因为爸爸妈妈很爱我们,很关心我们,所以小朋友都爱自己的爸爸妈妈。
假如爸爸妈妈不在家,而你们又很想他们,那该怎么办呢?〔可以打,画图画,写信……〕我们除了打,画图画,写信的方法,还可以用唱歌的方式来表达我们很想他们,很爱他们,今天,我们就把《老鼠爱大米》这首歌来送给他们,好吗?2、老师出示歌曲的图谱,复习歌曲《老鼠爱大米》的后半段。
3、师:刚刚我们唱的歌曲里老鼠爱什么?〔老鼠爱大米〕你们知道老鼠为什么爱大米吗?〔因为老鼠饿了,要吃大米。
因为老鼠喜欢大米……〕4、出示蝴蝶图片瞧,谁来了啊,蝴蝶听见我们小朋友唱的这么好听也飞来要和小朋友一起来唱歌了,不过蝴蝶要问问小朋友有谁知道它爱什么?〔蝴蝶爱花朵、蝴蝶爱跳舞〕谁能把蝴蝶爱花朵或者蝴蝶爱跳舞这一句按照我们刚刚唱的我爱你,爱着你,就象老鼠爱大米的节奏把它也编到歌曲里。
〔老师出示节奏图谱×××—|×××—|××××|×××—|,请幼儿有节奏的朗读创编的歌词,老师可以用圆舞扳打节奏〕请个别幼儿上前听音乐演唱创编的歌曲。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第一章:理解父母的爱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无条件的,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1.2 教学内容:讲解父母对子女的付出和关爱,分享一些感人的故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父母的爱。
1.3 教学活动:观看父母关爱子女的短片,分组讨论父母的爱,分享自己的感悟。
第二章:认识自己的家庭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庭背景,珍惜家庭的幸福,激发学生对家庭的热爱。
2.2 教学内容:讲解家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家庭特点,学会珍惜家庭。
2.3 教学活动:让学生带来家庭照片,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互相交流对家庭的爱。
第三章: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父母养育之恩,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3.2 教学内容:讲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3.3 教学活动:让学生写下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共同制作感恩卡片,向父母表达感激。
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学会与父母有效沟通的方法。
4.2 教学内容:讲解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分享一些与父母沟通的有效方法。
4.3 教学活动:角色扮演,模拟与父母沟通的场景,让学生学会如何与父母沟通。
第五章:行动表达感恩之情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培养学生的感恩行动。
5.2 教学内容:讲解如何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感恩,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关心父母。
5.3 教学活动: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关心父母,制定自己的感恩计划,分享感恩行动的收获。
第六章:理解父母的辛劳6.1 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入了解父母日常生活中的辛劳与付出,增强学生对父母的体谅之心。
6.2 教学内容:通过实例讲解父母在工作、生活中的不易,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父母的辛劳。
6.3 教学活动:开展“家长体验日”活动,让学生扮演父母的角色,体验父母的日常生活。
第七章:学会感恩的技巧7.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表达感恩的技巧,使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向父母表达感谢。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第一章:理解父母的爱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父母对他们的爱是无私的,是无条件的。
1.2 教学内容: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父母在生活中的付出和关爱。
1.3 教学方法:讲座法,案例分析法。
1.4 教学活动:讲解父母的爱,分享父母关爱子女的案例,学生分享感受。
第二章:感悟父母的辛劳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感悟父母的辛劳,理解父母的不易。
2.2 教学内容:通过讲解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父母的辛劳和付出。
2.3 教学方法:讲解法,实践活动法。
2.4 教学活动:讲解父母的辛劳,让学生进行孝心实践活动,如为父母分担家务等。
第三章:感恩父母的重要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感恩父母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讲解感恩父母的重要性,分享感恩父母的例子。
3.3 教学方法:讲解法,分享法。
3.4 教学活动:讲解感恩父母的重要性,分享感恩父母的例子,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恩经历。
第四章:如何感恩父母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如何感恩父母。
4.2 教学内容:讲解如何感恩父母,分享感恩父母的方法。
4.3 教学方法:讲解法,分享法。
4.4 教学活动:讲解如何感恩父母,分享感恩父母的方法,学生进行感恩实践活动。
第五章:孝敬父母的意义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孝敬父母的意义,知道如何孝敬父母。
5.2 教学内容:讲解孝敬父母的意义,分享孝敬父母的方法。
5.3 教学方法:讲解法,分享法。
5.4 教学活动:讲解孝敬父母的意义,分享孝敬父母的方法,学生进行孝心实践活动。
第六章:沟通与理解6.1 教学目标:教会学生如何与父母有效沟通,增进彼此理解。
6.2 教学内容:沟通技巧的讲解,如何倾听和表达,解决冲突的方法。
6.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情景模拟法。
6.4 教学活动:进行沟通技巧的讲解和练习,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与父母的沟通场景。
第七章:建立感恩的习惯7.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养成定期感恩父母的好习惯。
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1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懂得,对关怀和帮助自己的人抱有感激之情是一种美德,也是做人的道德准则。
2、使学生知道,现在每个人享受的快乐生活是通过别人的付出得到的,培养学生对父母、他人、社会的感恩意识。
3、教育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感恩,为关心过自己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二、重点:培养学生对父母、对他人、对社会的感恩意识。
三、难点:教育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感恩。
四、教学过程(一)、心情档案1、听音乐《感恩的心》2、亲情游戏你们从一个咿呀学语的孩子成长到一名初中生,谁给你们的爱最多,帮助最大,请写出五个人的名字。
3、感受父母的爱(二)、心灵体操1、阅读材料材料一:“1999年贵州缆车事故”材料二:“唐山大地震”材料三:“走进科学”2、感悟:乌鸦有反哺之义,羊羔有跪乳之恩。
父母为我们费尽心血,我们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才能表达你的感激之情?使学生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进入活动主题请同学按照老师的指令进行。
说一说,父母给你那些爱。
学生读材料,谈感受。
学生针对现在的我进行畅谈。
3、情境表演:“课堂内外”4、请你参与读《爱心永驻》报道,说一说,如果是你,你会捐款吗?如果你得到别人的救助,你有何感想?(三)、心海罗盘1、丰收园:针对本节课内容,畅谈收获2、送你一句话: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态;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感激蔑视你的人,因为他觉醒了你的自尊;感激绊到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的独立;凡事感激,学会感激,感激一切使你成长的人。
3、重播音乐:《感恩的心》4、教师总结学生合作表演,谈感受通过学生回答,让学生明确爱与被爱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享受爱的同时必须懂得感恩。
感恩父母 教案 心理健康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父母的辛苦和付出,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2. 帮助学生理解父母的爱,提高家庭关系的和谐度。
3.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心理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父母的爱:讲解父母对学生的关心、照顾和期望,让学生认识到父母的爱是无私的。
3. 孝敬父母:讲解孝敬父母的方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孝道。
4. 家庭关系的和谐:分析家庭关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如何与父母沟通,增进亲情。
5. 心理素质的培养:教授学生心理调适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心态。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父母的爱、感恩的重要性、孝敬父母等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分享有关家庭关系、心理健康方面的案例,让学生参与讨论,从中得到启示。
3. 角色扮演法: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父母的角色,增进对父母的理解。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孝敬父母、增进家庭关系等问题,促进学生思考。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谈谈对父母的认识和感受。
2. 讲解父母的爱:阐述父母对学生的关心、照顾和期望,让学生认识到父母的爱是无私的。
4. 孝敬父母:讲解孝敬父母的方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孝道。
5. 家庭关系的和谐:分析家庭关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如何与父母沟通,增进亲情。
五、课后作业:1. 写一篇关于“我心中的父母”的作文。
2. 制定一个孝敬父母的计划,践行孝道。
3. 学会一首关于感恩的歌曲,与家人分享。
4. 观察家庭关系的变化,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5. 学会调节心理压力的方法,提高心理素质。
六、教学内容:7. 理解父母的期望:讲解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背后蕴含的爱,帮助学生正确看待父母的期望。
8. 处理亲子冲突:教授学生如何妥善处理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9. 培养独立性:指导学生如何在父母的爱和支持下,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10. 规划未来:鼓励学生设定个人目标,并思考如何在未来实现这些目标,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父母的辛苦和付出,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2. 帮助学生学会与父母有效沟通,增进亲子关系。
3. 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家庭和睦,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父母的爱:介绍父母对孩子的关心、照顾和无私奉献,让学生认识到父母的爱是无私的。
2. 父母的付出:分析父母在家庭中的劳动付出,让学生了解父母的辛苦。
3. 感恩父母: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父母,培养孝敬父母的品质。
4. 亲子沟通:教授学生与父母沟通的技巧,提高亲子沟通能力。
5. 家庭和睦:引导学生珍惜家庭和睦,学会处理家庭矛盾。
三、教学方法1.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和亲子沟通的经验。
2. 案例分析法:通过观看相关视频或分享真实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父母的付出。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父母的角色,体验父母的辛苦,从而培养感恩意识。
4. 小组分享法:鼓励学生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收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父母的付出,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
2. 观看视频或分享案例:让学生观看关于父母付出的视频或分享真实案例,加深学生对父母辛苦的了解。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和亲子沟通的经验。
4.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父母的角色,体验父母的辛苦,培养感恩意识。
5. 小组分享:鼓励学生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收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树立感恩父母、珍惜家庭的价值观。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感悟分享:收集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感悟和收获,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
3.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评估课程对亲子关系的影响。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一:感恩父母主题班会组织一次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互相鼓励,培养孝敬父母的品质。
学会感恩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范文(通用6篇)

学会感恩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范文(通用6篇)学会感恩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范文(通用6篇)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会感恩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范文(通用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会感恩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活动设计背景如今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长期处于众星捧月的地位,加上家长重智轻德的教育倾向,使多数幼儿形成了自我中心,只知获取、不懂给予的众人为我的心理倾向。
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感恩教育应该从孩子抓起。
作为即将毕业的大班孩子,想通过此次综合活动:《感恩的心》,借助《口渴的蚂蚁》这样一个故事情节,体验小蚂蚁期盼、惊喜、感恩的心情。
然后在表达交流中,将教学的重心回归到幼儿的生活,并以制作感恩卡的形式,引导幼儿体会别人对自己的爱,同时,也要教育幼儿学会把自己的爱积极的反馈给别人。
活动目标1.知道我们的城市有很多人为我们大家服务。
2.通过故事和谈话,体会她人对你的帮助,并运用自己的方式回馈别人对你的爱。
3.初步培养感激之情、感恩之心。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制作感恩卡等活动表达父母、老师给予他们的爱。
难点:让幼儿学会感恩,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及人有感恩的心。
活动准备1.音乐:感恩的心;多媒体课件。
2.彩色卡纸、黑笔、固体膏等。
活动过程一、引发兴趣1. 教师出示小蚂蚁图片,引出故事《口渴的蚂蚁》。
问题:①小蚂蚁口渴了,谁帮助了它?③小女孩遇到了什么困难?④小蚂蚁又是怎么帮助她的?2. 师小结:小蚂蚁心中有一颗感恩的心,尽自己的所能去帮助别人。
我们也要像小蚂蚁一样,去帮助别人。
二、迁移经验,说说自己生活中被关心、被帮助的情景。
1.说一说自己在家里、幼儿园里都得到了谁的帮助?2.教师出示清洁工图片。
问题:①她们是谁?在干什么?②如果没有她们,我们的城市会变成什么样子?3.出示交通警察图片。
问题:①他们是谁?在干什么?②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的城市又会变成什么样子?4.师小结:清洁工阿姨,叔叔为了保持我们城市的清洁,非常辛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父母、孩子交流
師:兒行千里母擔憂,自你離家上學時,你知道父母的感覺嗎?
師:孩子們,聽了媽媽的心聲,此時此刻,你愛自己的父母嗎?
(讓孩子表達自己的心聲,引起心理共鳴)你想怎樣表達你此時的心情你就怎樣表達吧!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學生切實感受到父母之愛的無私與偉大,懂得感恩父母。
難點:學生充分流露自己的所思所想,引起共鳴。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情緒喚醒。
師:孩子們,你們上學寄宿在學校,離家好幾天了,想家嗎?
生:想
師:你最想家中的誰啊?
生:爸爸、媽媽。(多數是媽媽)
師:現在就讓我們欣賞一首感人的歌曲《母親》
師:孩子們,你感到你的爸爸媽媽有時有點“壞”我相信你是一定有原因的。好孩子,把你的委屈和傷心事都說出來吧(學生舉例說說父母曾經怎樣的責怪過,怎樣訓斥過)!
4、師:是啊,我們父母的“壞”是為了我們的好。孩子們,我的女兒同你們一般大,也許她就在你們中間,我也有好多次被女兒說是一個不愛她的媽媽,媽媽是想讓你學會忍讓體諒他人。當然,有時我做得不對,可礙於面子,從沒有對你說聲對不起。今天,我就勇敢的代表所有做得不夠好的家長對孩子們說聲對不起。
充分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在暢所欲言中感受真情,感悟事理;在不知不覺中撥動情感之弦,受到感染和教育。
輔導形式
談話交流。
啟發引導
教學時間
1課時(40分鐘)
教學準備
1、課前調查,收集學生與父母間不愉快和感人事蹟,瞭解子女與父母之間在行為方式、生活態度、價值觀念等各方面存在的差異。
2、歌曲《母親》、《感恩的心》。
如:我想給媽媽一個擁抱,我想給媽媽一束鮮花。
如:媽媽,雖然我成績不太好,但我會努力的,請媽媽相信我
如:孩子們現在讓我們一同把你們的心聲大聲說出來吧。
如:大喊一聲“媽媽我愛你!”。
四、體驗生成,引導學生如何感恩(學會做人)
就像前面歌曲裏的歌詞所說:父母為我們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他們含辛茹苦培養我們,那麼我們該怎麼回報父母?
師:孩子們,故事講完了。從大家飽含熱淚的眼神中,老師讀出了你的感受,知道你被這個故事深深地感動了,此時此刻,你想說點什麼呢?(停頓2分鐘)學生自由說說自己的感受。
三、心與心的交流,情與情的碰撞
愛自己的孩子,哪一位父母不是平凡而偉大的呢?我們的父母把所有的愛都給與了我們,他們無時無刻不牽掛著我們,此時此刻,想媽媽嗎?想爸爸嗎?
播放視頻閻維文的《母親》
師:歌曲聽完了,孩子們,你們心中是不是或多或少的感受想表達呢?好,咱們這節課,老師就和大家一起品味這個感覺。
教師板書:感恩父母。
二、講故事,促進心理感受
師:首先,老師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年輕母親捨身救兒:2004年8月27日下午,瀋陽市五裏河公園5歲的男孩童童掉進鯊魚池。35歲的母親劉燕當時也顧不上將手上的相機和肩上的背包放下,直接跳入鯊魚池中將兒子救出。劉燕在接受採訪時只說了一句話:“兒子就是媽媽的全部。”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教學目的
1、讓學生瞭解父母之愛,感受父母之情,體驗親情的無私和偉大,即讓學生懂得為什麼要感恩父母。
2、讓學生學會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體諒關心父母,與父母和諧相處,從現在做起從點滴以實際的行動來回報父母。
設計理念
1、本課教學主要是對學生情緒的喚醒,注重學生的心理感受及心理體驗,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讓學生進行體驗、感悟。心育課的課堂是一種心與心的交流,情與情的碰撞,體驗在這裏生成,感悟在這裏形成。不要概念也不要原理,只要有心靈的成長。
師:想一想,孩子們當你傷心時,當你流淚時、當你生病時,當你受到挫折時,你與你的父母之間發生了那些感人的故事?
1、學生自由介紹自己得到過父母的哪些關懷?
2、師:孩子們,聽一聽我們的父母太偉大了,孩子們,愛爸爸,愛媽媽嗎?愛(有的可能不出聲)。
3、師:有的學生飽含熱淚,而默默無語呢?孩子,是不是有委屈?是不是感到自己的父母不偉大,有點“壞”。
2、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有針對性地進行感恩教育。
在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感受到孩子們對父母的關愛似乎無動於衷。設計此課,旨在喚醒孩子們的心靈,潤澤他們的情感世界,感受到親情的溫暖,讓孩子們感受到自己生活的家庭充滿了愛心,充滿了溫馨和快樂,培養感恩意識。
3、以學生為主體,通過活動體驗激發學生情感昇華。
1、孝敬父母是中國的傳統美德。教師講一個古代兒子孝敬老母親的感人故事:《挨杖傷老》:漢朝時,大樑有個叫韓伯愈的人,他的母親對他管教很嚴格,稍微有點過失,就舉杖揮打。無論母親打多重,他都沒有怨言不掉眼淚。可是,有一天伯愈在挨打時,竟然哭得很傷心。母親覺得奇怪,問道:“往常打你時,你都能接受,今天為什麼哭泣?”伯愈回答道:“往常打我時我覺得疼痛,知道母親還有力氣,身體健康,但是今天感覺不到疼痛,知道母親身體不如以前,體力微弱。所以傷心禁不住流下了淚水。並不是疼痛不能忍受。”學生評價韓伯愈(是一個孝子,性格善良,孝敬母親)②講一個現代兒子孝敬母親的感人故事:2004年9月底,在深圳一家律師事務所工作的田世國得知母親劉玉環患尿毒癥後,偷偷跑到上海中山醫院作了血樣檢查;配型成功後,瞞著母親,毅然將自己的一個腎臟移植給她。問:從這個真實的故事裏你看到了什麼?
(4)、學會擁抱父母,說聲“謝謝”。
(5)、為父母分擔一些家務和煩惱。
(6)、學會節約,不浪費父母的勞動成果。
(7)、每天反思,學會對父母說“對不起”。
(8)、學會尊重、關愛身邊的人。多做有心人,及時送上溫暖)……
五、感情昇華,活動結束、
無論是父母的養育,師長的教誨,他人的服務,大自然的賜予……人自從有了自己的生命起,便沉浸在恩惠的海洋裏。讓我們懂得感恩。
2、請每個學生寫幾句簡短的話概括:談一談怎樣孝敬父母?讓同學讀一讀自己寫下的話,下面的表現,哪些是同學們做得最好的?請講一講讓同學們學一學
(1)、為工作勞累了一天的父母倒一杯茶,揉揉肩,講講笑話。
(2)、每天好好學習,回家談收穫,講感受,給父母一個好心情。
(3)、多體諒、理解父母,不與父母爭吵,多為父母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