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
数据库实验2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

实验二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实验目的]1.掌握SQL的数据定义功能包括:定义表、删除表和修改表以及建立索引和删除索引;2.掌握SQL的数据更新功能,包括:插入数据、修改数据和删除数据。
3.掌握在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中定义表、删除表、修改表、建立索引、删除索引以及插入数据、修改数据和删除数据的操作。
[实验时数] 1 学时[实验内容]1.基本操作实验1)通过企业管理器,在图书借阅数据库的图书、读者和借阅3个表中各输入10条记录。
要求记录不仅满足数据约束要求,还要有表间关联的记录。
2)通过企业管理器实现对图书借阅数据库的图书、读者和借阅3个表中数据的插入、删除和修改操作。
3)通过企业管理器实现对学生选课库的数据增加、数据删除和数据修改操作。
要求学生、课程和选课表中各有10条以上记录。
2.提高操作实验1)向自行设计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库中的各表,输人多条实际数据,并实现数据的增、删、改操作。
2)实现在读者表中增加了“借书册数”字段,统计借书者在1998年~1999年间所借书的册数,并将结果送人读者表中的借书册数字段的操作。
[实验方法]在SQL Server 2000的企业管理器中,对表进行数据增、删、改操作的操作方法是:1)选中服务器,展开数据库文件夹,进一步展开指定的数据库。
单击表文件夹,找到需要更新数据的基本表。
2)用鼠标右键单击要更新数据的表,在弹出菜单中会出现表相关操作,如图5- 错误!未定义书签。
所示。
图5-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在表中插入、修改或删除数据界面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打开表,返回全部行,就会出现表数据更新对话框。
在该对话框中,数据以表格形式组织,每个字段就是表中的一列,每条记录是表中的一行。
原有的记录已经在表格中,通过移动右边的滑块可查阅所有的记录。
3)需要数据插入时,就在最后一条记录后输入一条记录。
当鼠标单击其他行时,输入的记录会自动保存在表中。
4)需要修改记录时,直接对表中已有记录的数据进行改动,用新值替换原有值。
第二次数据库实验-创建和修改数据表及数据完整性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创建和修改数据表及数据完整性)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老师怀化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111 年10 月 11日《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创建和修改数据表及数据完整性一、实验目的熟悉有关数据表的创建和修改等工作,理解数据库模式的概念,了解主键约束、外键约束、UNIQUE约束和CHECK约束的创建和应用。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使用企业管理器和T—SQL语句CREATE TABLE、ALTER TABLE及DROP TABLE语句对数据表进行管理。
二、实验内容:1.在数据库company中创建以上五张表,并设置各表的主键。
2.在销售主表sales中添加字段“发票号码”invoice_no,char(10),NOT NULL。
3.添加外键约束:a)在销售主表sales的业务员编号字段sale_id上添加外键约束,参照字段为员工表employee中的字段员工编号emp_no,约束名为FK_sale_id。
b)在销售主表sales的客户号字段cust_id上添加外键约束,参照字段为客户表customer中的字段客户号cust_id,约束名为FK_cust_id。
c)在销售明细表sale_item的订单编号字段order_no上添加外键约束,参照字段为销售主表sales中的字段订单编号order_no,约束名为FK_order_no。
d)在销售明细表sale_item的产品编号字段prod_id上添加外键约束,参照字段为产品名称表product中的产品编号字段prod_id,约束名为FK_prod_id。
4.添加核查约束:a) 将员工表employee中的薪水字段salary的值限定在1000至10000间,约束名为CK_salary。
b) 将员工表employee中的员工编号字段emp_no设定为以“E”字母开头,后面跟4位数的编号,约束名为CK_emp_no。
02-实验二: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实验

实验二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实验一、实验目的要求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在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中和使用SQL语句在Transact-SQL方式下创建数据库、表、索引和修改表结构。
熟练掌握在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中和使用SQL语句在Transact-SQL方式下向数据库输入数据、修改数据和删除数据的操作,索引的建立和维护的操作,数据完整性的定义以及基本函数的使用方法。
并学会使用企业管理器和执行Transact-SQL语句和进行结果分析。
二、仪器用具及材料(仪器名称及主要规格、用具名称)1.PC兼容机:CPU主频1G以上、内存128M以上、硬盘10G以上。
2.软件系统:WINDOWS98或WINDOWSXP、SQL Sever2000系统。
三、实验内容及原理1.创建数据库和查看数据库属性(用企业管理器和查询分析器分别实现)。
2.创建表、确定表的主码和约束条件,为主码建索引(用企业管理器和查询分析器分别实现)。
3.查看和修改表结构(用企业管理器和查询分析器分别实现)。
4.向表中添加数据(用企业管理器和查询分析器分别实现)。
5. 设计数据完整性.四、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1.分别使用企业管理器和使用SQL语句建立库存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和表:(1)创建库存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
(数据库的名字:学生本人名字汉语拼音+kcgl)(2)创建数据库中的表(表的名字有学生自己命名):表1表2表3设备入库表表4设备出库表表5现有库存库表表表表表2.设定:表1设备代码表中“设备号”、表5现有库存库表中“设备号”为主键。
3. 设定:表3设备入库表中“设备号”、表4设备出库表中“设备号”、表7设备还库表中“设备号”、表9设备采购计划表中“设备号”为外键。
4.设计九个表中的数据(使用INSERT语句插入记录、使用UPDATE语句更新表中的记录、使用DELETE语句删除表中的记录)。
5.练习:COUNT(*),COUNT(列名),SUM(列名),AVG(列名),MAX(列名),MIN(列名)等函数的应用。
数据库的创建与维护

数据库的创建与维护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数据成为了企业和组织的重要资产。
而数据库作为存储和管理数据的核心工具,其创建与维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无论是用于支持业务运营、决策制定,还是满足法规合规要求,一个设计良好且维护得当的数据库都能发挥关键作用。
一、数据库的创建数据库的创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和精心的规划。
首先,要明确创建数据库的目的和需求。
这包括确定数据库要存储哪些类型的数据,例如客户信息、销售数据、库存数据等。
还要考虑数据的使用方式,是用于查询、分析还是更新等操作。
在明确需求后,需要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常见的 DBMS 有 MySQL、Oracle、SQL Server 等。
选择时要考虑系统的性能、可扩展性、成本以及与现有技术架构的兼容性等因素。
接下来是进行数据库的设计。
这包括确定数据表的结构、字段的类型和长度、主键和外键的设置等。
良好的数据库设计能够提高数据的存储效率和查询性能。
例如,如果一个字段存储的是固定长度的字符串,应选择 CHAR 类型;如果字符串长度不固定,选择 VARCHAR 类型更为合适。
在设计数据表时,还要遵循数据库设计的规范化原则,如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和第三范式(3NF)等。
规范化可以减少数据冗余,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然后是创建数据表。
使用所选的 DBMS 提供的工具或命令,按照设计好的结构创建数据表。
在创建过程中,要确保字段的定义准确无误,数据类型和长度符合实际需求。
创建完数据表后,还需要建立索引。
索引可以加快数据的查询速度,但过多或不当的索引也会影响数据的插入和更新性能。
因此,需要根据实际的查询需求谨慎地创建索引。
二、数据库的维护数据库创建完成后,维护工作同样至关重要。
数据备份是数据库维护的重要环节。
定期备份数据库可以防止数据丢失,确保在出现系统故障、人为错误或其他意外情况时能够快速恢复数据。
备份的频率应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更新频率来确定。
实验二 数据库的创建与管理

实验二数据库的创建与管理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了解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
2.掌握使用SQL Server管理平台创建数据库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1.使用SQL Server管理平台创建“学生选课”数据库。
2.使用SQL Server管理平台修改、删除“学生选课”数据库。
三、实验指导1.创建数据库在对象资源管理器中的【数据库】节点上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新建数据库】命令,运行界面如下图所示。
默认进入“常规”设置窗口。
在“常规”设置窗口中,可以创建数据库名称、数据库的所有者、数据文件、事务日志文件以及是否使用全文索引等。
图2-1 新建数据库2.修改存放位置在图2-1中的“数据库名称”文本框中输入数据库的名称,中英文字符皆可。
如:学生选课。
【路径】一栏表示的是数据库数据文件的存放位置,默认时是SQL Server的安装目录,如:C:\Program Files\Microsoft SQL Server\MSSQL.1\MSSQL\DATA\学生选课_Data.MDF,一般情况下,建议将数据文件存到另外的目录中去。
可以单击【浏览】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存放数据文件的目录,如下图所示:图2-2 修改数据库存放的位置注:事务日志文件的存放位置也作相应的修改。
其它选项都可以作缺省设置,点击图2-2中的【确定】按钮,“学生选课”数据库创建成功!对象资源管理器运行界面如下:图2-3 新建数据库成功3.修改数据库用户在创建数据库之后,可以对其原始定义进行更改。
更改的内容包括:·扩充数据或事务日志空间展开“数据库”文件夹,右键单击要增加大小的数据库,单击“属性”,打开“数据库属性”窗口。
在左侧窗格中单击“文件”选项,打开文件管理页面。
图2-4 文件管理页面单击“添加”按钮,在数据库文件表格中会出现一个空行,在“文件名”框中输入将容纳附加空间的文件名。
如图2-5。
图2-5新增数据库文件若要更改“文件名”、“初始大小”、“自动增长”和“路径”等,单击要更改的单元格,再输入或选择新值。
实验二 表的建立与维护

实验二表的建立与维护【实验目的】加强数据库安全,以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
通过适当的权限分配,授予或撤销用户的访问数据库及对象的权限【实验内容】1.设置SQL server 身份验证模式2.新建windows登陆帐户,分别创建A组,B组和C组,并建立与SQL server账户的对应关系。
3.A组设置选项为:windows身份验证模式,默认数据库为Tariffsmall4.B组的设置选项为:windows身份验证模式,默认数据库为Tariffsmall5. C组的设置选项为:windows身份验证模式,默认数据库为Master6.新建SQL登陆帐户yue和yezi并设置密码7.验证密码策略8.将登陆帐户加入到服务器角色9.创建jim用户,并将jim加入到C组,用jim登录10.给yue账户分配权限11.验证yue是否可以改变yezi的密码,利用yue账户修改yezi的密码12.建立数据库用户映射windows登陆帐户,创建A组和Tariffsmall数据库13.建立数据库用户映射单独的windows用户,将yezi用户增加到Tariffsmall的数据库节点下。
14.添加用户到数据库角色15.验证yezi的权限16验证jim的权限【问题讨论】NULL代表什么含义?使用T_SQL语句向表中插入数据时应该注意什么?唯一约束和主键约束有什么区别?【实验主要步骤】1.设置SQL server 身份验证模式2.新建windows登陆帐户,分别创建A组,B组和C组,并建立与SQL server账户的对应关系。
3.A组设置选项为:windows身份验证模式,默认数据库为Tariffsmall4.B组的设置选项为:windows身份验证模式,默认数据库为Tariffsmall5.C组的设置选项为:windows身份验证模式,默认数据库为Master6.新建SQL登陆帐户yue和yezi并设置密码7.验证密码策略8.将登陆帐户加入到服务器角色9.创建jim用户,并将jim加入到C组,用jim登录10.给yue账户分配权限11.验证yue是否可以改变yezi的密码,利用yue账户修改yezi的密码12.建立数据库用户映射windows登陆帐户,创建A组和Tariffsmall数据库13.建立数据库用户映射单独的windows用户,将yezi用户增加到Tariffsmall的数据库节点下。
《数据库技术》项目2 创建和维护数据库

36
完成任务
方法一:利用【企业管理器】修改数据库结构 操作步骤: 1.进入【企业管理器】,展开【数据库】节点;选中“Student”数据库, 右键选择快捷菜单【属性】命令,进入【属性】对话框。 2.选择【数据文件】选项卡,在【文件名】添加“Student_data2”,点 击“”,进入如图2.20所示的【修改数据库文件】对话框,修改位 置为“D:\student\student”,物理文件名为“student2.NDF”。
20
8.单击【下一步】 按钮,出现如图 2.11所示的对话 框,“student”数 据库的定义在对 话框里显示出来, 若没有错误,单 击【完成】按钮。 “student”数据库 就创建好了。
21
完成任务
方法二:使用【企业 管理器】创建数 据库 1.打开【企业管理 器】,选中【数 据库】节点,右 键选择快捷菜单 【新建数据库】, 界面如图2.12所示;
31
完成任务
方法一:使用【企业管理器】 设置
1.选择“Student1”数据库,选择 快捷菜单【属性】,出现 【student1属性】对话框; 2.选中【选项】选项卡,在此选 项卡中可以查看“Student1” 数据库的选项; 3.在【选项】选项卡中勾选, 【只读】选项,如右图所 示。单击【确定数据库
master数据库
系统信息都记录在以“sys”开头的系统表中
7
数据库的结构
1.数据库的逻辑存储结构
SQL Server的数据库不仅 仅是数据的存储,所有与 数据处理操作相关的信息 都存储在数据库中。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的逻辑 存储结构如右图所示。
项目二
创建和维护数据库
项目导入
安装好SQL Server 2000,注册、连接了 “A000\JHXY”服务器后,紧接着就可以 进行数据的操作了,在SQL Server 2000 中,最重要的数据就是数据库。
实验2 数据库的创建、备份和恢复

实验2 数据库的创建、备份和恢复实验目的●掌握利用企业管理器和Transact-SQL语句创建数据库●理解数据库的完全备份、差异备份、日志备份、文件和文件组备份●掌握利用企业管理器和Transact-SQL语句备份和恢复数据库背景知识在SQL Server中,数据库是由数据库文件和事务日志文件组成的。
一个数据库至少应包含一个数据库文件和一个事务日志文件。
数据库文件是存放数据库数据和数据库对象的文件。
一个数据库可以有一个或多个数据库文件,当有多个数据库文件时,有一个文件被定义为主数据库文件,扩展名为.mdf,它用来存储数据库的启动信息和部分或全部数据,一个数据库只能有一个主数据库文件。
其它数据库文件被称为次数据库文件,扩展名为.ndf,它主要用来存储除主数据文件外的所有数据文件。
一个数据库可以没有次数据库文件,但也可以同时拥有多个次数据库文件。
事务日志文件是用来记录数据库更新情况的文件,扩展名为.ldf。
它包含恢复数据库所需的所有日志信息。
每个数据库必须至少有一个日志文件。
文件组是将多个数据库文件集合起来形成的一个整体。
每个文件组有一个组名。
文件组分为主文件组和用户定义文件组。
一个文件只能存在于一个文件组中,一个文件组也只能被一个数据库使用。
注:事务日志文件不属于任何文件组。
SQL Server有数据库完全备份、数据库差异备份、事务日志文件备份、文件及文件组备份四种形式,备份创建在备份设备上,如磁盘或磁带媒体。
SQL Server使用物理设备名称或逻辑设备名称来标识备份设备。
物理备份设备是操作系统用来标识备份设备的名称,如d:\Backups\DBS.bak;逻辑备份设备是用来标识物理备份设备的别名或公用名称,使用逻辑备份设备的优点是引用它比引用物理设备名称简单。
实验示例1. 创建数据库一、使用企业管理器创建数据库下面以在服务器LWHNOTE中建立一个DBS的数据库,数据库文件和事务日志文件存储到D:\SQL_DBS文件夹中,数据库文件的初始容量设为10MB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
一、实验目的
(1)了解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及其结构特点; (2)了解SQL Server 2000的基本数据类型及空值的概念; (3)掌握在企业管理器中创建数据库和表; (4)掌握使用Transact-SQL 语句创建数据库和表。
(5)掌握在企业管理器中对表进行插入、修改和删除的操作; (6)掌握使用T-SQL 语句对表进行插入、修改和删除的操作; (7)了解T-SQL 语句对表数据库操作的灵活控制功能。
二、实验环境:
Window XP 系统、SQL Server 2000
三、实验内容和原理
1、实验内容
创建用于医院管理的病人管理数据库,数据库名是Patient_manager ,包含病人的信息、住院信息和病人的医疗信息。
数据库Patient_manager 包含下列3个表:
(1)Jibenqingkuang :基本情况表; (2)Zhuyuanxinxi :住院信息表; (3)Yiliaoqingkuang :医疗情况表。
各表的结构如下: Jibenqingkuang 表:
字段名 数据类型和长度 空值否
说明
PatientID Char(4) null 住院号 Name Char(8) Not null 姓名 Birthday Datetime(8) Not null 出生日期 Sex Bit(2) Not null 性别 Merry Char(2) Not null 婚姻状况 Adderss Varchar(50) Not null 地址 PostID Char(6) null 邮编 Phone
Char(11)
null 电话 Department Char(3)
null
病房
字段名 数据类型和长度 空值否 说明 Department Char(3) Not null 病房
Zhuyuanxinxi 表: Yiliaoqingkuang 表:
分别使用企业
管理器和T-SQL 语句,向在实验二中建立的数据库
Patient_manager 中的三个表插入多行的数据信息,然后修改和删除一些记录。
四、实验步骤
(1)在企业管理器中创建数据库Patient_manager :
要求数据库Patient_manager 的初始大小为10MB ,最大为40MB ,数据库自
动增长。
增长方式是按5%比例增长;日志文件的初始大小为2MB ,最大可增长到10MB ,按1MB 增长。
数据库的逻辑文件名和物理文件名均采用默认值,分别为:Patient_manager_DATA 和Patient_manager_DATA.MDF ,事务日志的逻辑
文件名和物理文件名也采用默认值,分别为:Patient_manager_LOG 和Patient_manager_LOG ..LDF 。
存放在以自己学号姓名为名字的文件夹中。
DepartmentName Varchar(50) null 科系名称 Note Text null
备注 字段名 数据类型和长度 空值否
说明 PatientID Char(4) Not null 住院号
Department Char(3)
null 病房 History Varchar(50) null 历史病历 Result Varchar(50) null 诊断结果 InCome Decimal(9) null 医疗情况 Doctor Char(8) null 主治医生 Cost
Decimal(9)
null
医疗费用
Jibenqingkuang表:
Zhuyuanxinxi表
Yiliaoqingkuang
(2)在企业管理器中删除创建的Patient_manager数据库。
(3)用Transact-SQL语句创建数据库Patient_manager。
启动查询分析器,在查询窗口中输入如下语句:
Create database Patient_manager
On
( name = 'Patient_manager_data',
Filename = 'D:\Yuangongguanli_data.mdf',
Size = 10mb, maxsize = 40mb, filegrowth = 5% )
Log on
( name = 'Patient_manager_log',
Filename = 'D:\Yuangongguanli_log.ldf',
Size = 2mb, maxsize = 10mb, filegrowth = 1mb )
Go
(4)在企业管理器中分析创建的表:Jibenqingkuang表、Zhuyuanxinxi表和Yiliaoqingkuang表。
(5)在企业管理器中删除创建的表。
(6)使用T-SQl语句创建表。
选择当前数据库Patient_manager,然后在SQL查询分析器中输入命令:Create table Jibenqingkuang
( PatientID Char(6) not null,/*住院号*/
N_Name Char(10),/*姓名*/
Birthday Datetime,/*出生日期*/
Sex Bit,/*性别*/
Merry Char(2),/*婚姻状况*/
Adderss Char(20),/*地址*/
PostID Char(6),/*邮编*/
Phone Char(12),/*电话*/
Department Char(4),/*病房*/
)
Create table Zhuyuanxinxi
(Department Char(3) Not null,/*病房*/
DepartmentName Char(20) Not null,/*科系名称*/
Note Text null,/*备注*/
)
Create table Yiliaoqingkuang
(PatientID Char(6) Not null,/*住院号*/
History Decimal(12,2) Not null,/*历史病历*/
Result Decimal(12,2) Not null,/*诊断结果*/
InCome Decimal(12,2) Not null,/*医疗情况*/
Doctor Decimal(12,2) Not null,/*主治医生*/
Cost Decimal(12,2) Not null,/*医疗费用*/
)
(7)在企业管理器中向数据库Patient_manager中的三个表插入、修改和删除数据;
Jibenqingkuang、Zhuyuanxinxi、Yiliaoqingkuang表中的数据如图1-1、图1-2和图1-3所示。
1)三个表插入数据分别为如下图1-1、图1-2、图1-3
图1-1
图1-2
图1-3
2)修改Zhuyuanxinxi表中Department为500的DepartmentName为护士站5。
具体步骤:右击Zhuyuanxinxi表打开表->返回所有行->直接进行修改运行后保存。
图2
图3
3)删除Jibenqingkuang表中数据PatientID为0008的数据,步骤如下:右击
Jibenqingkuang表打开表->返回所有行->选中PatientID为0008的数据->右击->选择删除->运行后保存。
图4
(8)使用T-SQl语句向数据库Jibenqingkuang中的三个表插入、修改和删除数据;
1)插入数据,示例出入一条信息,其他同理;
insert
into
Jibenqingkuang(PatientID,N_Name,Birthday,Sex,Merry,Adderss,PostID,Phone,Depar tment)
values('0001','刘卫平','1980-10-1','男','否','衡山市东风路78号',null,null,null);
2)修改数据
update Zhuyuanxinxi
set DepartmentName='护士站5'
where Department=500;
3)删除数据
delete
from Jibenqingkuang
where PatientID=0008;
五、总结
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图5
经过此次实验,熟悉了SQL Server 2000 主要功能和基本布局。
输入数据时要注意数据类型和指定宽度,比如bit,text等数据类型就不能对其指定列宽度。
综上,整体对如何创建数据库、创建表格有了深刻的体会和认识。
同时也明白了,输入的值需要与数据类型一致,长度也要一致,这些细节往往很容易被忽视。
通过企业管理器和查询分析器操作对比,很明显,使用企业管理器操作起来更方便。
使用查询分析器则益于初学者命令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