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高温作业分级

合集下载

高温作业分年级T

高温作业分年级T

G B/T4200-2008高温作业分级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高温作业环境热强度大小的分级和高温作业人员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与休息时间限值。

本标准适用于对高温作业实施职业安全卫生分级管理。

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限值适用于一般室内高温作业。

2 规范牲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8170一1987 数值修约规则GB 3869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3 术语及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生产性热源 productive hot source在生产过程中能够产生和散发热量的生产设备、产品或工件等。

3.2 工作场所 workplace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的所有地点。

3.3 工作地点 work site作业人员进行生产操作或为了观察生产情况需要经常或定期停留的地点。

若困生产劳动需要,作业人员在车间内不同地点进行操作,则整个车间可称为工作地点。

3.4 WBGT指数 WBGT-indexWBGT指数亦称为湿球黑球温度,是综合评价人体接触作业环境热负荷的一个基本参量,单位为℃。

3.5 商温作业 work in hot environment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其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教等于或大于25。

C的作业。

3.6 接触商温作业时间 the working time exposed in hot environment作业人员在一个工作日(8 h)内实际接触高温作业的累计时间(min)。

3.7 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 allowable continuous heat exposure time,ACHET指允许工人在热环境中连续工作的时间。

3.8 必要休息时间 necessary rest time,NRT持续接触热环境后保证生理功能得到恢复所必须的休息时间。

高温作业分级

高温作业分级

高温作业分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4200-84国家标准局1984-03-16发布,1984-12-01实施本标准适用于劳动保护工作中,区分车间高温作业环境热强度及其对人体影响大小的分级。

1基本定义1.1高温作业系指工业企业和服务行业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当室外实际出现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的气温时,其工作地点气温高于室外气温2℃或2℃以上的作业。

1.2生产性热源是指生产过程中能够散发热量的生产设备、产品和工件等。

1.3工作地点系指工人为观察、操作和管理生产过程而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地点。

若生产操作在车间内许多不同的地点进行,则整个车间均称为工作地点。

1.4本地区夏季通风设计计算温度是指近十年本地区气象台正式记录每年最热月中每日13--14点的气温平均值。

1.5劳动时间率一个劳动日内净劳动时间占劳动日总时间的百分比率。

2高温作业分级按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分为两类,每类按劳动时间率和室内、外温差分为四级。

2.1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小于30℃的地区,高温作业按表1分级。

表1高温作业分级2.2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等于或高于30℃的地区,高度作业按表2分级。

表2高温作业分级2.3凡高温作业地点,空气相对湿度平均等于或大于80%的工种,应在本标准基础上提高一级。

附录A劳动时间率,温差和相对湿度的计算方法(补充件)A.1劳动时间率的计算随机选择受测工人2--3名,跟随记录一个劳动日的劳动、休息(包括工作中1分钟上的暂停)时间,连续记录3天,取其平均值,再求出劳动时间率。

生产不正常时,不作正式记录。

劳动时间率计算公式如下:劳动时间率(%)=工作日总时间-休息时间/工作日总时间×100A.2温差的计算应以本地区实际出现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时为准(或大于设计温度),在停止局部降温措施的条件下,测定工作地点气温,同时测定室外气温,计算室内、外温度差。

气温的测定应用通风温、温度计。

高温作业分级GBT4200-2008

高温作业分级GBT4200-2008

高温作业分级GBT4200-2008(2012-07-20 09:50:01)转载▼标签:分类:规程天气预报高温作业工作地点h4温度计杂谈高温作业分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8年10月30日以GB/T4200-2008发布自2009年6月1日起实施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高温作业环境热强度大小的分级和高温作业人员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与休息时间限值。

本标准适用于对高温作业实施职业安全卫生分级管理。

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限值适用于一般室内高温作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8170-1987 数值修约规则GB 3869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3 术语及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生产性热源productive hot source在生产过程中能够产生和散发热量的生产设备、产品或工件等。

3.2 工作场所work place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的所有地点。

3.3 工作地点work site作业人员进行生产操作或为了观察生产情况需要经常或定期停留的地点。

若因生产劳动需要,作业人员在车间内不同地点进行操作,则整个车间可称为工作地点。

3.4 WBGT指数WBGT-indexWBGT指数亦称为湿球黑球温度,是综合评价人体接触作业环境热负荷的一个基本参量,单位为℃。

3.5 高温作业work in hot environment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其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等于或大于25℃的作业。

3.6 接触高温作业时间the working time exposed in hot environment作业人员在一个工作日((8h)内实际接触高温作业的累计时间(min))。

高温作业分年级T

高温作业分年级T

G B/T4200-2008高温作业分级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高温作业环境热强度大小的分级和高温作业人员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与休息时间限值。

本标准适用于对高温作业实施职业安全卫生分级管理。

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限值适用于一般室内高温作业。

2 规范牲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8170一1987 数值修约规则GB 3869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3 术语及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生产性热源 productive hot source在生产过程中能够产生和散发热量的生产设备、产品或工件等。

3.2 工作场所 workplace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的所有地点。

3.3 工作地点 work site作业人员进行生产操作或为了观察生产情况需要经常或定期停留的地点。

若困生产劳动需要,作业人员在车间内不同地点进行操作,则整个车间可称为工作地点。

3.4 WBGT指数 WBGT-indexWBGT指数亦称为湿球黑球温度,是综合评价人体接触作业环境热负荷的一个基本参量,单位为℃。

3.5 商温作业 work in hot environment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其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教等于或大于25。

C的作业。

3.6 接触商温作业时间 the working time exposed in hot environment作业人员在一个工作日(8 h)内实际接触高温作业的累计时间(min)。

3.7 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 allowable continuous heat exposure time,ACHET指允许工人在热环境中连续工作的时间。

3.8 必要休息时间 necessary rest time ,NRT持续接触热环境后保证生理功能得到恢复所必须的休息时间。

HS3.22 GBT4200-1997高温作业分级

HS3.22 GBT4200-1997高温作业分级

高温作业分级GB 4200—1997【英文名称】高温作业分级【标准编号】GB 4200—1997 【代替编号】GB 4200—84【颁布单位】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时间】1997年3月14日【实施时间】1997年3月14日【内容】高温作业分级前言《高温作业分级》标准是我国特有的劳动安全卫生分级管理标准,适用于评价与划分高温作业环境热强度及其等级。

本标准在重新修订时采用了国际通用的WBGT指数方法代替了我国GB 4200-84标准中曾使用温差评价热环境的方法。

同时新修订标准增加了定向辐射热的修正系数。

本标准从1997年10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GB 4200—84。

本标准的附录A、B、C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海潮、魏一大、符红、甘永祥、戴自祝、李天麟。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高温作业环境热强度大小的分级。

本标准适用于对高温作业实施劳动安全卫生分级管理。

2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生产性热源productive hot source在生产过程中能够产生和散发热量的生产设备、产品或工件等。

2.2工作地点work-place作业人员进行生产操作或为了观察生产情况需要经常或定期停留的地点。

若因生产劳动需要,作业人员在车间内不同地点进行操作,则整个车间可称为工作地点。

2.3WBGT指数WBGT-indexWBGT指数亦称为湿球黑球温度(C),是表示人体接触生产环境热强度的一个经验指数。

它采用了自然湿球温度(tnw)、黑球温度(tg)和干球温度(ta)三种参数,并由下列公式计算而获得。

室内作业:WBGT=0.7tnw+0.3t (1)室外作业:WBGT=0.7tnw+0.2tg+0.1ta (2)2.4高温作业the work in the environment with high temperature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其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等于或大于25℃的作业。

高温作业分年级T

高温作业分年级T

G B/T4200-2008高温作业分级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高温作业环境热强度大小的分级和高温作业人员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与休息时间限值。

本标准适用于对高温作业实施职业安全卫生分级管理。

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限值适用于一般室内高温作业。

2 规范牲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8170一1987 数值修约规则GB 3869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3 术语及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生产性热源 productive hot source在生产过程中能够产生和散发热量的生产设备、产品或工件等。

工作场所 workplace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的所有地点。

工作地点 work site作业人员进行生产操作或为了观察生产情况需要经常或定期停留的地点。

若困生产劳动需要,作业人员在车间内不同地点进行操作,则整个车间可称为工作地点。

WBGT指数 WBGT-indexWBGT指数亦称为湿球黑球温度,是综合评价人体接触作业环境热负荷的一个基本参量,单位为℃。

商温作业 work in hot environment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其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教等于或大于25。

C的作业。

接触商温作业时间 the working time exposed in hot environment作业人员在一个工作日(8 h)内实际接触高温作业的累计时间(min)。

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 allowable continuous heat exposure time,ACHET 指允许工人在热环境中连续工作的时间。

必要休息时间 necessary rest time,NRT持续接触热环境后保证生理功能得到恢复所必须的休息时间。

高温作业分级

高温作业分级

高温作业分级
高温作业分级可以根据作业环境的温度和对人体的影响来进行分类。

一般来说,高温作业分为以下四个级别:
1. 低温作业:环境温度在30℃以下,对人体影响较小,只需注意保暖和防寒即可。

2. 中温作业:环境温度在30℃-40℃之间,对人体有一定的影响,需要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如穿轻便透气的工装和使用防晒霜等。

3. 高温作业:环境温度在40℃-50℃之间,对人体有较大的影响,需要采取更严格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帽、防护眼镜和口罩等。

4. 极高温作业:环境温度在50℃以上,对人体的影响极大,容易引发中暑和其他热应激反应,需要采取高级的防护措施,如佩戴冷却装备、喝足够的水分保持水分平衡等。

此外,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轮换工作和适当休息的措施
来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高温作业分级gbt4200-2008

高温作业分级gbt4200-2008

高温作业分级gbt4200-2008高温作业分级GBT4200-2008(2012-07-20 09:50:01)转载?标签: 分类: 规程天气预报高温作业工作地点h4温度计杂谈高温作业分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8年10月30日以GB/T4200-2008发布自2009年6月1日起实施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高温作业环境热强度大小的分级和高温作业人员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与休息时间限值。

本标准适用于对高温作业实施职业安全卫生分级管理。

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限值适用于一般室内高温作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8170-1987 数值修约规则GB 3869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3 术语及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生产性热源 productive hot source 在生产过程中能够产生和散发热量的生产设备、产品或工件等。

3.2 工作场所 work place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的所有地点。

3.3 工作地点 work site作业人员进行生产操作或为了观察生产情况需要经常或定期停留的地点。

若因生产劳动需要,作业人员在车间内不同地点进行操作,则整个车间可称为工作地点。

3.4 WBGT指数 WBGT-indexWBGT指数亦称为湿球黑球温度,是综合评价人体接触作业环境热负荷的一个基本参量,单位为?。

3.5 高温作业 work in hot environment 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其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等于或大于25?的作业。

3.6 接触高温作业时间 the working time exposed in hot environment作业人员在一个工作日((8h)内实际接触高温作业的累计时间(mi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温作业分级
标准号:GB/T4200-1997
发布单位: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起草单位:中国预防医学中心卫生研究所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点击数: 149
更新日期:2008年02月06日
高温作业分级
关于贯彻执行《高温作业分级》国家标准的通知
劳人护(1984)23号
我部委托中国预防医学中心卫生研究所起草的《高温作业分级》国家标准草案,业经国家标准局以国标发(1984)113号文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和名称为:GB4200-84高温作业分级。

现印发给你们,自一九八四年十二月一日起正式实行,标准文本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请做好贯彻执行的准备工作。

高温作业分级国家标准,是劳动保护工作科学管理的一项基础标准,是判定生产车间内工人高温作业危害程度的根据。

就用这一标准,便于有重点、有计划地改善工人的劳动环境,提高劳动生产率。

本标准不作为处理现行经济待遇的依据,也不适用于矿井井下作业和露天作业。

各地区、各部门,请将本地区、本部门属于第四级高温作业的工种名称和现有人数摸清楚,并整理出书面材料,于一九八五年年底以前报送我部,以便研究改善高温作业劳动条件的技术措施。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温作业环境热强度大小的分级。

本标准适用于对高温作业实施劳动安全卫生分组管理。

2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 生产性热源productive hot sourec
在生产过程中能够产生和散发热量的生产设备、产品或工件等。

2.2 工作地点 work - place
作业人员进行生产操作或为了观察生产情况需要经常或定期停留的地点。

若因生产劳动需要,作业人员在车间内不同地点进行操作,则整个车间可称为工作地点。

2.3 WBGT指数 WBGT-index
WBGT指数亦称为湿球黑球温度(℃),是表示人体接触生产环境热强度的一个经验指数。

它采用了自然湿球温度(tnw)、黑球温度(tg)和干球温度((ta)三种参数,并由下列公式计算而获得。

室内作业:
WBGT=0.7tnw+0.3tg.................................(1)
室外作业:
WBGT=0.7e tnw十0.2 tg十0.1 ta ...................(2)
2.4 高温作业 the work in the environment with high temperature
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其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等于或大于25℃的作业。

2.5 接触高温作业时间 the working time exposed in the environment with
high temperature
作业人员在一个工作日(8h)内实际接触高温作业的累计时间(min)。

2.6 定向辐射热 radiat heat of fixed direction
生产性热源向工作地点的某一方向辐射的热量。

3 高温作业分级
按照工作地点WBGT指数和接触高温作业的时间将高温作业分为四级,级别越高表示热强度越大,见表1。

表1 高作业分级
4 定向国辐射热的修正系数
凡工作地点定向辐射热强度平均值等于或大于2KW/m2的高温作业,应在本标准第3章的基本上相应提高一个等级,但最高不超过Ⅳ级。

附录 A
(标准的附录)
WBGT指数测量与计算方法
A1 测量时间
常年从事接触高温作业的工种,应以最热季节测量值为分级依据。

季节性或不定期接触高温作业的工种,应以季节内最热月测量值为分级依据。

从事室外作业的工种,应以夏季最热月晴天有太阳辐射的测量值为分级依据。

在生产正常和工作地点热源稳定时,同一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应测量三次,即工作后:9:00~10:00;13:00—14:00;和16:00~17:00,连测三天,取平均值。

如遇特殊生产工艺,工作地点热源不稳定时,可依据生产进程或具体情况,随时测量;同一测点连测三次,取平均值。

A2 测量地点及位置
选择作业人员经常操作、停留或临时休息处。

一般测量高度立位作业为1.5m 高,坐位作业为1.1m高。

如作业人员实际受热不均匀,应测踝部、腹和头部。

立位时测量点离地高度分别为0.1;1.1和1.7m处;坐位时测量点离地高度分别0.1;0.6和1.1m。

A3 WBGT指数的平均值计算公式 WBGT:(A1)
WBG T头 + (2×WBGT腹)+WBGT踝
WBGT = ——————————————————......(A1)
4
A4 测量仪器与方法
A4.1 测量仪器采用WBGT测量仪,或采用干球温度计、自然湿球温度计,黑球温度计,在同一地点分别测量计算。

A4.2 自然湿球温度计的感温部分应为圆柱体,外径为6mm±1mm,长度为30mm ±5mm,测量范围为5~40℃;精度为±0.5℃。

A4.3 黑球温度计的黑球直径为150mm,为无光泽黑球,平均辐射系数为0.95,铜球壁越薄越好。

测量范围为20~120℃,精度为±1℃。

A4.4 干球温度计测量范围为10~60℃;精度为±0.5℃,测量时应注意防止辐射热的影响。

A4.5 干球、湿球和黑球温度测量时应采用三角支架将三个温度计悬挂起来,以便使环境空气不受限制流经球体感温部。

A4.6 在测量湿球温度时,要在湿球温度计的感温部分裹上一层湿纱布条,纱布条要覆盖湿球温度计的整个感温球体。

测量时由其自然蒸发(不能人为强迫通
风)每30min读记测量数值。

应注意保持纱布条清洁、湿润,再次使用前要清洗干净。

A4.7 黑球温度计达到稳定状态时,需要的时间较长,所以黑球温度一般每隔25min读记测量数值。

A5 时间加权WBGT指数计算公式
在生产环境热强度变化较大的工作场所,或者因生产需要作业人员在车间内不同工作地点操作,且接触热强度大小不一致时,应采用时间加权平均公式计算WBGT指数:
(WBG T1) t1 + (WBGT2) t2.......(WBGTn) tn
WBGT = —————————————————————————......(A2)
t1 + t2 + t2.....tn.
式中:WBGT1——第1个工作地点实测WBGT,℃;
WBG T2——第2个工作地点实测WBGT,℃;
WBG Tn——第n个工作地点实测WBGT,℃;
t1,t2...tn——作业人员在第1,2……n个工作地点实际停留的时间,min。

附录 B
(标准的附录)
接触高温作业时间测量与计算
B1 接触高温作业时间是指因生产需要作业人员,在一个工作日(8h),实际在热环境中操作、停留、短休的累计时间(min)。

B2 测算方法是同一工种或生产岗位随机选择受测作业人员2~3名,在正常
生产状况下,跟班记录一个工作日作业人员实际接触高温作业的时间,连续记录三天,取平均值。

B3 如遇作业人员在一个工作日内需在不同岗位工作时,要分别测算在各岗位的实际接触高温作业时间,同时测量其岗位工作地点WBGT指数,以便按附录A中A5计算时间加权平均WBGT指数。

附录 C
(标准的附录)
定向辐射热的测量与计算方法
C1 定向辐射热的测算时间、地点及位置请参照本标准附录A中A1、A2和A5等规定的方法原则。

C2 测量仪器采用定向辐射热计对准被测方向测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