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宏村活水系考察报告
宏村考察报告

宏村写生报告4月23号,我们开始了皖南写生之旅。
其实这一回可以算作大学里第一次那么远的集体活动吧。
记得出发的时候是一个清晨,坐上大巴之后,因为晕车心情不是很好。
好在一路上都是漂亮的风景,在大巴上看到几个同学对着车窗拍照,心里也泛出一些热情来。
由于我们路程较长,所以一天的车程里我们大半在睡梦里度过,但偶然睁眼里的山色迷蒙,突然在未到之时对着目的地有了一些憧憬,听说是写生基地,那么必然也是好水好山了吧。
而且去之前我们已经在网上搜过了,非常漂亮。
恩,很漂亮!果然,车刚走进黄山市我们就激动,因为这里太漂亮了,到处都是漂亮的山峰,对于我们这些在平原生活的人,无疑是一大乐点。
到达的时候已经将近傍晚,拎起行李站在来来往往的同学之中,我看到很多来写生或旅游的人,让我对宏村的印象有进一步提高。
第一眼看到的是平坦的桥下平静的河水,对宏村的第一印象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水墨之乡”。
如今能够安静地看一方山水,心里也有点小得意吧。
当然接下来的食宿安排虽然有点简陋,但想想毕竟不是堂而皇之的旅游,在乡村古旧的小民房里拿出几碟家常小菜招待远来的客人,有点小流浪的风情也是不错的。
虽然这么想,但第一天还真是不那么习惯当地的饭菜,在拥挤的房间里也没有能够全然地去掉千万里赶来的疲惫,但好在那一弯夜色,村庄里平静地充斥着生活的气味,明亮的夜市,露天的歌唱甚至于简陋的台球室,也算得上有些事做有些事看了。
第一天还是一个清晨,天不是很好,下起了雨,四周烟雾缭绕,把宏村映的更加漂亮,就这样我们还是兴致高昂的早早地进去了,那天人很多,我们打着伞跟着,听着导游讲解。
导游带我们参观了这个被称为“中国画里乡村”的村落。
宏村旅游,形象地说,是一次穿越“牛肚”的旅游。
“山为牛头,树为角,桥为牛腿,屋为身,凿湖为牛肚,引泉为牛肠”,宏村的古人在500年前,便开始在建筑领域里探索“仿生学”。
他们按照“牛”的形象设计整个村落布局。
从而为宗族带来了兴旺。
牛形村落是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一大奇迹。
安徽宏村调研报告

安徽宏村调研报告安徽宏村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宏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是我国最著名的古村落之一。
该村建于明代,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代表之一,也是国内最有特色的红色古村落。
近年来,宏村以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观光。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宏村目前的旅游发展情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三、调研内容及结果1. 旅游资源宏村拥有众多的明清古建筑和清澈的溪水,环境幽静,风景秀美。
但是,由于参观游客数量激增,导致村内有时过于拥挤,游客体验不佳。
2. 旅游设施宏村目前的旅游设施相对较简陋,只有一些建筑修缮和广场建设,缺乏餐饮、住宿和购物等基础设施。
这使得游客的消费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影响了宏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3. 旅游服务村内的导游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导游专业水平较高,能提供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和旅游解说,而有的导游只是让游客匆匆参观,缺乏专业性和亲和力。
四、问题分析1. 旅游资源无法得到最大化利用,游客体验差。
2. 旅游设施欠缺、不完善,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
3. 导游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服务品质有待提高。
五、建议1. 优化旅游资源的利用方式,限制游客数量,提高观光体验。
2. 加强旅游设施建设,增加餐饮、住宿和购物等基础设施,提高游客满意度。
3. 增加导游的培训力度,提高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更好的体验。
4. 加强宏村品牌的推广,提高知名度和声誉,吸引更多游客。
六、结论宏村作为一座传统的古村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然而,目前在旅游设施、服务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通过提高设施建设水平,加强导游的培训和服务质量,宏村有望成为一处旅游景点,吸引更多游客,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安徽宏村社会实践报告

实践报告这一次我们组选择了安徽的宏村作为我们的目的地,围绕徽派建筑而展开调研,收获颇多。
首先是宏村的整体布局给我留下了特别深的印象。
整个村子呈“牛”型结构布局,巍峨苍翠的雷岗为牛首,参天古木是牛角,由东而西错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宠大的牛躯。
以村西北一溪凿圳绕屋过户,九曲十弯的水渠,聚村中天然泉水汇合蓄成一口斗月形的池塘,形如牛肠和牛胃。
水渠最后注入村南的湖泊,称牛肚。
接着,人们又在绕村溪河上先后架起了四座桥梁,作为牛腿。
历经数年,一幅牛的图腾跃然而出。
这种别出心裁的科学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村民解决了消防用水,而且调节了气温,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创造了一种“浣汲未防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
然后是建筑的内部设计引人入胜。
为官者的大门都以“八”字形摆开,而普通百姓和商人都是不允许的,这在一方面也是身份和权利的象征。
而内部格局,以敬德堂为例,厅堂背向排列,前后厅均有天井,采光性能好,两侧为厢房,南侧为前院,北侧为厨房,厨房里还有一个小天井,东侧还有一座面西朝东的小偏厅和大花园。
而楼上则为小姐的闺房,每当有客人来拜访时,小姐们可以躲在阁楼上,透过阁楼的小孔偷偷看下面的客人。
我觉得最为诗意的地方是前厅的天井,每当下雨的时候,主人可以坐在堂前,看雨沿着屋檐低落,听着雨声,该是多么惬意的事啊!更值得一提的是建筑上的石雕和木雕。
敬德堂门楼上雕刻的图案就有很多象征意义。
楼角处有鳌鱼,龙头鱼尾,表示希望自己的子孙能独占鳌头。
鳌鱼的下方四只喜鹊则为喜庆吉祥。
喜鹊登梅图,取喜上眉梢之意。
东鹿、西马图,“鹿”是福寿禄“禄”的谐音,希望后人能够丰衣足食,生活充裕,“马”则反映能在事业上飞黄腾达之意。
门楼最下层左右两下角的吉祥水兽图,形为滚滚的波涛之中,两只鲫鱼在艰难的跃出水面,鲫鱼跳龙门,即希望能在官场上有一席之地。
东西厢房是主人休息的卧房,厢房窗子上楼空雕刻铜钱图案,窗下栏板上雕刻的万字图案,意为多财多福。
安徽宏村实习报告

安徽宏村实习报告宏村实习报告总结一周的宏村实践使我深深地领略到了精致细腻的徽州文化,徽派建筑精美如诗,融古典、简洁、富丽为一体,作为徽州人生存文化最直观的载体,其固有的审美价值一直吸引着国内外诸多学者的关注。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徜徉于宏村的大街小巷,时刻感受着徽派建筑所带来的独特的视觉震撼。
每个村落的建筑风格都保持着高度的统一,建筑外观也及其类似。
徽派建筑不愧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高度和谐统一的典范。
不论是从建筑风格还是装饰艺术上来说,徽派建筑都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及吸引力。
它以黛瓦、粉壁、马头墙为表型特征,以砖雕、木雕、石雕为装饰特色,以高宅、深井、大厅为居家特点。
作为传统的建筑流派,徽派建筑一直都保持着古雅、简洁、富丽于一体的独特艺术风格。
如今我们所看到的徽派建筑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具有如此显著的特征的,而是经历数百年逐渐发展演变形成的。
明朝中叶以后,徽商崛起,雄据中国商界。
致富后的徽州商人,将大量资本返回家乡,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对建筑的投入。
他们修祠堂,建宅第,造园林,竖牌坊,架桥梁,盖路亭,给徽州乡村面貌带来了巨大变化。
由于“贾而好儒”的特点,具有很高文化素质的徽商们在建筑中注入了自己对住宅布局、结构、内部装饰、厅堂布置的看法,促使徽派建筑逐渐形成风格独特的建筑体系。
在皖南古民居到新民居的演变过程中,平面型制的变化,装饰的简化,建筑新材料的运用等,是人们一直积极努力探索新生活的热情和天然创造力的表现,也是我们应该正视和学习的地方。
地域更新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建筑文化的不断发展创新将是历史的必然。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转变。
徽州民居作为徽派建筑文化的重要载体,它的更迭告诉我们创新并不是抛弃传统,相反只有不断的发展创新才是对传统最好的继承和保护。
同时,面对信息化的时代,地地域建筑文化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而作为徽派文化的重要载体,徽派建筑的创作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对建筑地域性和建筑文化的探讨一直是业界热点。
2018-安徽宏村考察报告-实用word文档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安徽宏村考察报告篇一:安徽宏村调查报告姓名:周洁班级:10级环艺一班学号:1003611027指导老师:秦吉安院系:河大民生学院201X年安徽宏村调查报告一、考察时间:201X年4月23号—201X年4月30号二、考察地点:安徽黟县宏村、黄山三、考察人物:河南大学民生学院10级环艺系师生四、考察内容:速写写生、摄影五、考察目的:1、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2、锻炼自己对画面的掌控能力、表现能力3、增加同学之间的友谊六、考察过程:201X年4月23日,我们10级环艺系的同学在带队老师秦吉安的带领下去到了安徽省黟县宏村、黄山等徽派建筑的发源地,进行了考察写生。
让我们受益匪浅,考察结果和写生报告如下:1、徽州建筑简介: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主要流行在古徽州地区(今安徽省黄山市、宣城市绩溪县、江西省婺源县)。
它的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民居、祠庙、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物中。
在徽州地区现至今尚有大量徽派古建遗存,散落在徽州大大小小的村落中,吸引着海内外无数的游客纷至沓来。
黟县现存的古村落西递、宏村等地的明清民宅,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徽州建筑风格。
古村落选址一般按照阴阳五行学说,周密地观察自然和利用自然,以臻天时、地利、人和和诸吉咸备,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村落一般依山傍水,住宅多面临街巷,粉墙黛瓦,鳞次栉比,散落在山麓或丛林之间,浓绿与黑白相映,形成特色的风格。
同时有大量的文化建筑,如书院、楼阁、祠堂、牌坊、古塔和园林杂陈其间,使得整个环境富有文化气息和园林情趣。
站在高外望村落,只见白墙青瓦,层层叠叠,跌宕起伏,借落有致。
在民居的外部造型上,层层跌落的马头墙高出屋脊,有的中间高两头低,微见屋脊坡顶,半掩半映,半藏半露,黑白分明;有的上端人字形斜下,两端跌落数阶,檐角青瓦起垫飞翘。
安徽宏村调研报告

安徽宏村调研报告1. 背景介绍安徽宏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是中国传统古村落之一。
宏村是南宋以来,历时近800年的历史古村,以独特的古建筑和传统的农耕文化而闻名。
其独特的水墨画式的山水田园风光,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学者的关注。
本调研报告旨在深入了解宏村的历史沿革、文化传承以及旅游开发现状,为进一步推动宏村旅游业发展提供参考。
2. 历史沿革宏村始建于南宋嘉泰年间(1201年-1204年),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宏村建村初期,由于地势平坦、湖泊众多,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以农耕为主的繁荣村庄。
明、清两代,宏村的经济状况不断提升,成为周边地区的经济中心之一。
村内的建筑风格沿袭了明清古村的特色,被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
3. 文化传承3.1 传统建筑宏村的建筑风格以明清古建筑为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宏村的大成殿和南湖书院。
大成殿是宏村的中心建筑,建于明嘉靖年间,是集庙宇、宴会厅和礼堂于一体的多功能建筑。
南湖书院则是宏村的文化教育中心,也是南宋时期的先贤黄庭坚的故居。
宏村的传统建筑以其独特的结构和精美的雕刻装饰而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3.2 农耕文化宏村的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村内有多处传统农庄和农具展览馆,展示着农耕的历史和传统技艺。
宏村的农耕文化包括种植、养殖、农具制作等多个方面,形成了独特的农耕文化体系。
3.3 传统民俗活动宏村还保留着丰富的传统民俗活动,如舞龙、舞狮、传统戏曲等。
这些民俗活动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娱乐方式,也成为了吸引游客的亮点之一。
4. 旅游开发现状宏村作为中国传统古村落之一,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得到了蓬勃的推动。
宏村具备了丰富的自然风光、独特的历史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度假。
政府也加大了对宏村旅游业的投入,修建了更多的旅游设施和交通便利设施,提升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然而,宏村的旅游业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宏村的旅游开发尚不够完善,旅游设施不够完备,导致游客的入住、出行等方面存在不便。
宏村考察报告1000字

“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
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
”本站为大家带来的宏村考察报告1000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宏村考察报告1000字这里曾是我的心目中的“桃花源”,在去过之后,我更加确信自己的观点。
宏村仿佛是一位古朴儒雅的徽州夫人,我对她的温柔充满了眷恋与不舍。
宏村的生活与景色,正如她的文化一样,文质彬彬中不乏艺术的优雅。
映着朝阳,最先闯入眼帘的首先是徽州特有的粉墙青瓦。
这些白花花的墙壁造型奇特,多为三间、四合等格局的砖木结构楼房,俯视呈“口”字、“凹”字、“日”字等几种类型。
只有亲眼见到了这样的民居,才真正感觉到了徽派建筑的特殊魅力。
不光如此,在门楼、门套、门楣、屋檐、屋顶等处都能看到做工颇为精湛的砖雕。
那些砖雕有的是桌上常摆着的瓷质花瓶,有的则是栩栩如生的珍奇异兽甚至还有人们生活的真实场景。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门楣处的雕刻,常常是各种繁复的图案与线条,却排列得错落有致,间隙均匀。
这个山谷中的小村竟能把生活过得“无处不艺术”,令我在赞叹之余又对它充满好奇。
脚下是青石小道,身边是熙熙攘攘的人群,耳畔是道边水渠传来的哗哗声,住在这里,仿佛真能抛弃一切烦恼。
尤其是悠闲地午后,沏一盏清茗,饮一盅淡酒,听一晌流水、品一番流云……时光悠悠远逝,凡尘俗念亦随风而逝。
来宏村,绝不能错过夜景。
于是我穿戴整齐出了门。
我在白天到过的小巷一作文步步走着,兴中荡漾着满满醉意——啊,这场景美得如此醉人——暗红的灯笼一串串挂在墙壁上,用它幽暗微弱的红光点亮了宏村。
白净的矮墙,光滑的石板,潺潺的溪流和头顶漆黑的夜幕,一切都被熏染得幽幽地,似有似无地,忽远忽近地绕在我身边。
路上,游人们的欢声笑语让条条小巷热闹非凡,各色小吃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商家们站在酒馆的门口招揽客人。
我也随着人流走动,但不知要去向何方,只是手中的相机的快门声从未停过。
终于,我“飘”着来到了向往已久的月沼湖畔。
当我抬头看的第一个瞬间,“实是欲界之仙都”这句话占据了我的脑海。
安徽宏村设计考察报告(共14页)

安徽宏村设计考察报告篇一:安徽黄山市西递宏村考察报告考察报告1.考察地点:安徽省黄山市西递、宏村、屏山、南屏、呈坎。
2.考察目的:通过对考察地人文符号等信息的深入了解,提高收集相关资料的能力,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专业意识。
3.考察方向:(1)历史遗留符号考察,历史感的来源。
(2)现代符号与现代历史遗留符号的融入与碰撞。
(3)考察地的历史遗留符号与你所了解的其他地区的比较。
10月15日经过了一天的颠簸,终于到达了我们的目的地黄山市。
来到这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地方,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激动。
坐着大巴我们来到了第一个考察点—屏山。
拖着沉重的皮箱,迈着同样沉重的脚步,行走在村间的小路上,我开始被这里独特人文气息所吸引。
奇特的房屋造型,灰白斑驳的墙面,村间穿过的小溪,西边青石上的青苔,还有忙碌中的村民,这里给我的第一印象很奇特很独特。
我们住在了万春旅店,躺在床上,感觉自己还在火车上晃晃荡荡,这是我第一次坐这么长时间的火车,有点不适应,不过感觉挺好,心想,古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现在书没读几本,总算是行了几千里路了。
吃过早饭,由导游带我们参观村子,穿过小巷,来到舒秀文故居。
据说他以前是一个很有名的演员,还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这里的陈设很有意思,靠墙放着一个几案,案上左放一个花瓶,右放一面镜子,意喻平静,中间放一个钟摆,寓意终生平静。
地也很有讲究,据说是用吃的东西调和在一起铺成的,真是煞费苦心。
院子里种着几棵竹子,远看是圆的,上前一摸却是方的。
这一方小院虽然不大,却给人一种很舒适很亲近的感觉。
由于景点很多,我们没有过多停留。
出了舒秀文故居,来到下一个景点,村口的绣楼和小溪上的凉亭。
这个绣楼很小,不过很精致,楼檐上有不少木刻,楼上开一扇小窗,据导游说这里就是抛绣球的地方。
回想那个年代,这里应该是多么的喜庆热闹。
小溪上的凉亭据说年代已经很久远了,看上去很破旧,但很结实,亭子上柱子与柱子之间有几幅画,画着菩萨童子等吉祥图案,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宏村活水系考察报告
时间:2009年9月6号——2009年9月16号
地点:安徽黟县(宏村、西递、关麓、棠樾)
内容:考察学习、实地勘测、复原建筑
班级:2006级环艺(2)班
姓名:陈小燕、杜春燕、刘巧惠、许俪嘉、张晶
看过波涛汹涌、浊流婉转的黄河,看过天连水尾水连天,波光粼粼的大海,每种广阔与气势都会给人无法割舍的情怀,但安徽宏村的活水,却一直羁绊人的念想,让人魂萦梦牵。
2009年9月6号我们在林晟、甘露老师的安排下终于走进了这个灵动的世外桃源,心情澎湃。
水是一个地方的灵魂,通过水系把整个村落连成一片,打造山水绿城,穿越家家门口的清泉,顺着这里最富有动感的景观——不枯、不竭、不溢的泉水,绕了九曲十八弯,穿梭于这个充满灵气与活力的村落。
户户门口有清泉,水圳的走向布局和结构特点的设计来看,设计者也是以方便全村的村民用水为主要目的,水圳九曲十弯,大小圳分流,动静结合,分布均衡,水圳的宽窄深浅恰到好处,水源丰富,进水量大流急,遍设石步石阶,浣洗轻松,随洗随清。
祠堂堂前有一弯活水塘,水里映着蓝天白云,古屋行人,又是那么的温柔而曼妙,人皆亲水,有水则心定,显得村庄的安稳祥和。
这就是宏村的月沼,闻名遐迩,月沼落在村心,而不是在空旷的原野,人们从挤挤挨挨的屋舍巷弄之中走来,眼前豁然一亮,村中还有这么大的一片水,不是干巴巴的空场地,而是波光粼粼,不是方方正正的池塘,而是月牙儿般的一池水,柔柔的,软软的,躺在错落有致,斑驳而耸的马头墙之间,那么温顺,那么的古朴。
晨曦之中,太阳是新的,房子是老的,水是静的,人是动的,一切包裹着活力和生命。
荒河滩上的鹅卵石多,石料采集要省不少工,水圳、月沼的岸边都是用鹅卵石砌成的。
整个引水工程施工的饮水技术难度不高。
但引入的活水,造福于人们。
月沼的风韵,南湖的妩媚,让人陶醉。
站在南湖堤上往北看,鳞次栉比的马头墙,百年屋舍,尽收眼底,像一幅山水画卷。
设计的巧妙绝伦,空前绝世。
然而物欲横流的今天,又有多少原创性的灵感,能流淌在阡陌田畴之间?能用怎样的建筑语言,去表达绿色家园的诉求,去维系街邻坊间的秘秘乡情呢?
在我们看来,并非所有的历史建筑工程都是优秀工程,只有经受了历史检验,
确实能为人类带来利益的工程,才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由于历史的积淀,游人、画家的增多,对水系的治理缺乏,导致污水排放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矛盾,水系保护治理是现阶段必要的任务。
保护古水系的重点是保存一条清澈激流不息的活水。
水要活,就要保证水系常年有一定的流量。
水要清,重点在于治理村内居民的用水污染。
全村缺少下水系统,大部分的生活废水渗入地下,部分废水直接排入水圳,村民在水圳内乱洗乱倒的现象比较普遍,水圳的水质变差,月沼、南湖静水区,枯水季节的水圳,水质更差。
需要坚决查堵排污口,推广无磷洗衣粉,逐步改变村民的用水习惯,水圳要每年疏浚一次,月沼、南湖隔一段时间疏浚一次保持水体的正常深度,融氧量和清澈度。
整条水系必须安排专人管理,日常捞污、控制进水量,调节大小水圳的流量分配,防洪除砂疏通水圳,岸坝路面的修缮等等,专人管理才能保持水系的清洁和稳定。
由于小水圳引进月沼的活水量少,且不稳定,月沼的水体不大,洗东西的人多,塘水融氧高,富含磷,塘里草色少,夏天水草疯长,只有经常疏浚小水圳,适当加大进水量,推广无磷洗衣粉,放养草鱼,月沼的水质才可以变好、变清。
保护宏村的古树,科学植树,对保护宏村的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百年古树是宏村的镇村之宝。
森林、山溪、古树、稻田、水圳、月沼、南湖、池塘…….宏村整个都化在了青山绿水之间。
在我们的考察当中,发现黟县地下水丰富,可以利用压井,把水引到村外去,预埋上下水管道和电缆,治污在先,环保为重。
把人们使用的污水引到村外与其它河系交融,缓和污染程度,因为村内的状况已经不适合栽植植物保护环境,可能会影响到乡村的整体规划。
所以可以在村外河道周围种植树木,制定相应的措施,保护水资源。
宏村人工古水系,无疑是一项非常成功的古代人工引水工程。
如果,当年的汪氏家族从雷岗山上搬迁下山开发宏村时,也和千百个徽州乡村一样,临西溪建村,而不是饮水进村,村民用水远一些,但并不特别难受,毕竟相似的大村还多着呢,但是,从今天的角度来看两种情况下的六百年历史,六百年前饮水进村的创意,显得是多么的新颖贴切,给宏村人带来千百年的方便,更给宏村人带来了一份生气、灵气、和文气,给世界留下了一份文化遗产。
也给宏村带来了发展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