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现代诗二首》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3、现代诗二首课件a、二上大禹治水

拓展: 请你也连续用几个数量词,写一句话,来表现一个
人的某种品质。 ______禹__离__开__了__家__乡__,__一__去__就__是__十__三__年__。__这__十__三__年______ _里__,__他__到__处__奔__走__,__曾__经__三__次__路__过__自__己__的__家__门__口__。__可_____ _是__他__认__为__治__水__要__紧__,__一__次__也__没__有__走__进__家__门__看__一__看__。_____
课文主旨
《花牛歌》采用一咏三叹的形式,富有节 奏感,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花牛悠闲自在的生活 状态,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花牛歌
坐
花
眠
牛
歌
走
可爱的花牛 在草地里快 乐生活
做梦
绍兴有个禹陵,还有禹庙,你 们去过吗?是纪念什么人的?对, 是纪念禹的。禹是我国古代一位治 水英雄,世世代代被后人称颂。今 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大禹治水的故事 。
灾( 灾难 ) 灭( 消灭 ) 难( 难题 ) 滩( 沙滩 )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 ( 淹没 )田地 ( 冲毁 )房屋 ( 恢复 )生产 ( 驱赶 )猛兽 ( 伤害 )百姓 ( 引导 )洪水
( 吸取 )教训 ( 开通 )河道
5.照样子写词语。 (1)千千万万(AABB式):__多__多__少__少_____ 干干净净
从课文学答题
2.诗歌重点描写了花牛的动作,这样写 的好处是什么?
答:通过对花牛动作的描写,形象逼真 地表现出花牛自由自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 生活状态,而这种生活也正是诗人向往的。
从课文学答题
3.这首诗描写了哪些场景?描写这些场 景有什么作用?
3《秋晚的江上》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还是勇敢地面对黑暗,相信黎明
终究会到来的!
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只敢于战胜黑暗、 追求光明的鸟!
3 现代诗二首
“妆红颜”
“头白”
“红颜”
从“头白”到“红颜”,运用拟人的 手法把芦苇人格化,给诗文平添了一丝情 趣,给图画增加了色彩。
3 现代诗二首
秋 江 的 晚 上
板书设计 倦鸟归巢 夕阳西下
抖落斜阳 苇妆红颜
3 现代诗二首
齐读第一小节,圈出这一小节描写的景物。
鸟儿要干什么?是什么样的状态?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3 现代诗二首
句子赏析
句子品析
第一节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为什么 倦了”,还要驮着斜阳呢?体会“驮”是一种什么 样的状态。
画面:傍晚的江面上,落日西沉,倦鸟归巢。驮 着斜阳的原因:是不忍将太阳孤单地留在夜色中吗? 是害怕黑暗的夜色,向往光明吗?“驮”字突出了鸟 的疲倦劳累。
3 现代诗二首
自由读第二小节,画出这一段描写的景物。
想一想:第二节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3 现代诗二首
“鸟翻双翅,抖落斜阳”是
双翅一翻,
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何 好处?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这是夸张的修辞手法;这一 “翻”体现了鸟的豁达,鸟知道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既然太阳不属于它,何必强求呢?
从“一瞬的红颜”可以看出作者流 连景物、忘情山水,诗人瞬间高兴之感 流露出来了。
3 现代诗二首
3 现代诗二首
刘大白(1880--1932),中国诗人,原 名金庆棪,后改姓刘,名靖裔,字大白, 别号白屋。浙江绍兴人。与鲁迅先生是同 乡好友,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1925 年为复旦大学校歌作词。复旦校歌歌词介 于文言与白话之间,兼取两者优处,由复 旦师生传唱至今。
3 现代诗二首 秋晚的江上 说课课件(共36张PPT)

作者简介和时代背景 : 刘大白(1880~1932),原名金庆棪,后改姓刘,名靖裔,字大白,
别号白屋,浙江绍兴人。“五四运动”前就开始写白话诗,是新诗的倡 导者之一。他的诗以描写民众疾苦之作影响最大,感情浓烈,语言明快 有力,通俗易懂,并以触及重大的社会问题和具有鲜明的乡土色彩,而 在“五四”时期的诗坛上别具一格。
是一种审美的阅读,这种阅读有利于提高文学整体的鉴赏水平 。以诗歌为文学基础的图画书,更是画家的挥毫写意,他们通 过对诗的理解,创造了新的意象,帮助了我们对诗的理解,同 时,也帮助我们感受绘画的神韵。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总是有遗憾的地方,这节课也 不例外。不足之处:
这堂课里,我太过于重视课堂设计的完整性,教学环节的完 成不自觉的在个人意识的主宰下实现,因此也忽视了课堂上出 现的细节。细微之处见真功,教学过程中的细节不容忽视,细 节的处理得当与否,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
本课是首优美的现代抒情诗。诗歌的语言非常优美,运用了夸张和拟 人的修辞,所以学生在理解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如何通过文字体会 诗人所描绘的意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应要有多 种的情境预设,再结合学生实际,灵活创设教学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一年四季,初夏秋冬,走过了春天,度过了夏天,我们进入 了带着凉意的秋天,谁能说说想到秋天你会想到什么? 从古至今有很多诗人对秋天也是情有独钟的,在他们笔下是怎样描绘 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刘大白描写秋天的诗。揭示课题:《秋晚 的江上》 【设计意图:激趣谈话,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同时概括了解了古 诗内容。】
目录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八、说教学反思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3课现代诗二首《秋晚的江上》优秀公开课ppt课件

秋晚的江上
泰戈尔(1861-1941)
“泰戈尔是歌颂自然的诗人,也是改 革现实的健将;是东方精神的号兵, 也是国际主义的旗手;是印度的儿子, 也是亚洲文化的卫士、世界文明的前 驱;他曾为印度不合作运动而忿怒, 他曾为中国反侵略战争而呐喊,他曾 为东方兄弟的命运而忧思,他曾为西 方朋友的学术而奔驰。”
短诗三首
秋晚的江上
作者:刘大白
原名金庆棪,字伯贞,号清斋。 1895年,赴杭州考科举,得过 优贡生。后回家教书,参加同 盟会,流亡日本、转赴南洋, 以教授予中文为生。1921年至 1922年开始写新诗,署名刘大 白,汉胄或靖裔。,别号白屋。 第一部诗集《旧梦》共收五百 九十七首诗,基本上有三种类 型的诗,一种是抒情诗,还有 一种是说理诗,再有是具有平 民思想的诗。做过国民政府教 育部常务次长。
《错误》 问题思考:
4、5、6、事实如何?这时女子心情如何?设想她的动作?
女子苦苦等待她的心上人,听到马蹄声, 心情如何?设想她的动作?
她会快步走到窗前,迫不及待地揭开窗帘向 外张望,满心希望马儿送来的是“她”的 “白马王子”,心中充满了惊喜。
残酷的事实,马上的“我”只是“打江南走 过”的一名“过客”,根本不是“她”期盼 已久的“白马王子”。“她”只好千万个不 愿意地放下了窗帘,悄然转过头去,双眼已 经模糊;马上过客看到的,依然是一道凝滞 的无情的帘子。这时,女子的心里充满了失 望。
思考:
标题为“错误”,为什么是一个错误? 有人认为错误因女子而起,有人认为 错误因男子而起,你的见解。
(1)女子误以为“我”是她的心上人 归来了;
(2) “我”的出现打搅了深院中的女 子。
1、本诗写了几个人,分别是什么身份?
本诗写了两个人,“我”和“你”, “你”在闺中苦苦地等候心目中的 “白马王子”,“我”是一个过客, 打江南经过,“我”的马蹄声让“你” 产生了“我”就是“你”的“白马王 子”的错觉,但可惜的是一瞬间的 “惊喜”换来了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 “失望”。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3现代诗二首秋晚的江上 花牛歌优质精品公开课课件

Chá o wěi luó miǎn bà zhà n
巢苇罗眠霸占
巢苇罗眠霸占
秋晚的江上
归巢的鸟儿,
刘大白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刘大白
刘大白(1880~1932),又名白屋,中国诗人, 与鲁迅先生是同乡好友,现代著名诗人, 文学史家。 作品:《旧梦》(诗集)1924, 《邮吻》(诗集)1926, 《旧诗新话》(诗论) 《白屋说诗》(诗论) 《卖布谣》(诗集)1929 现代诗代表作:《邮吻》、《秋晚的江上》、《秋夜湖心
秋晚的江上
归巢的鸟儿,
刘大白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诗中写诗人在一 个秋天的黄昏时所 看到的情景。这情 景好比一幅画,但 在画面上的事物是 动的,而不是静的。 语言简短,篇幅短 小,画面感强,生 动有趣。
花
牛
歌 (
徐 志 摩
)
秋晚的江上 刘大白
诗中描写了哪些景象?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 面?
秋晚的江上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鸟儿真的能驮 着斜阳吗?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花 牛 歌
( 徐 志 摩 )
花牛在草地里坐, 压扁了一穗剪秋萝, 花牛在草地里眠,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花牛在草地里走, 小尾巴甩得溜溜。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独坐》、《心上的写真》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现代诗二首》PPT全文课件1

•
4.二 是 全 文 景 物色 调与意 境紧密 ,呼应 第一段 “那青石 桥石板 路小巷 深深的 江南, 那杨柳 岸晓风 残月婉 约的江 南”,全 文结构 严谨。
•
5.自 然 景 物 千 差万 别、千 姿百态 。比如 花,牡 丹艳丽 多姿, 荷花亭 亭玉立 ,腊梅 清香四 溢;比 如水, 大海汹 涌澎湃 ,湖泊 水平如 镜,小 溪潺潺 涓涓。 在不同 心境的 人眼中 ,即使 同样的 景色也 会呈现 不同的 面貌。
归鸟倦了,这是诗
归巢的鸟儿, 人的想象,同时也
尽管是倦了,
是诗人情感的移入。 鸟倦实在也是人倦。
还驮着斜阳回去。
驮字,一方面是景致的进一步的渲染和奇丽的想像,另 一方面也是突出鸟倦的程度,因为驮是一种负荷,而驮 的又正是太阳。这样看到的就不仅仅是一种景致,而包 含诗人对生活的体验。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
2.迷 路 的 燕 子 也会 闪身躲 进剥落 了红漆 的屋檐 下,甩 甩头, 用喙梳 理好被 打湿了 的软塌 塌的羽 毛。
•
3.本 文 能 抓 住 江南 景物特 征,表 现出江 南的风 物人情 。作为 一个“没 有去过 江南”的 人,能 写得如 此意境 悠远恬 静,实 属难得 。文章 有两大 优点, 一是细 节描写 细腻、 突出, 写出了 江南婉 约宁谧 的一面 ,使读 者从字 里行间 就能看 到江南 的婉约 的美;
花牛在草地里睡觉 童趣
课文主旨
《秋江的晚上》描写了夕阳西下,江面上的美 丽景色,表达了作者无比喜悦的心情。
《花牛歌》写了小花牛在草地上发生的一些有 趣的事情,表现了小花牛的活泼、可爱。
课堂小结
我们学习了这一课,知道了诗人刘大白以清秀优美 的语言,描绘出的是一幅超迈旷远,奇异瑰丽,而又令 人心醉神往的“倦鸟归巢图”,创造出的是一种意趣丛 生,情味绵绵,耐人咀嚼的诗意境界,也体会到了诗人 徐志摩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像。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文3现代诗二首《秋晚的江上》《花牛歌》课件

3现代诗二首
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文三现代诗二首
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夕阳西下,照红了 江面,鸟儿在江面上低 飞,休息。
时间 地点
秋
晚
的
江 上
刘 大
白
作者简介
刘大白(1880~1932),中国诗人,原 名金庆棪,后改姓刘,名靖裔,字大白, 别号白屋。浙江绍兴人。与鲁迅先生是同 乡好友,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
初读诗歌,要求:
1、借助拼音读通诗句, 体会诗歌的美。
2、大声朗读,想一想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内容?
秋晚的江上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cháo
秋晚 江上 归巢 鸟儿
尽管 t驮uó 着 斜阳 双翅
lú wěi
shùn yán juàn
花 牛 歌徐
志 摩
作者简介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 散文家。原名章垿,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 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 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其浪漫 主义诗风。1923年成立新月社,是新月派 代表诗人,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 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代表 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
初读诗歌,要求:
1、借助拼音读通诗句, 体会诗歌的美。
2、大声朗读,想一想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花牛?
shuì bà zhàn
压扁 一穗 霸占
dù
偷渡 青峰 做梦
mián
滴溜溜 眠 剪秋罗
压扁 一穗 霸占 偷渡 青峰 做梦 滴溜溜 眠 剪秋罗
再读诗歌,想一想:
诗中写了花牛在草地上 干什么?
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文三现代诗二首
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夕阳西下,照红了 江面,鸟儿在江面上低 飞,休息。
时间 地点
秋
晚
的
江 上
刘 大
白
作者简介
刘大白(1880~1932),中国诗人,原 名金庆棪,后改姓刘,名靖裔,字大白, 别号白屋。浙江绍兴人。与鲁迅先生是同 乡好友,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
初读诗歌,要求:
1、借助拼音读通诗句, 体会诗歌的美。
2、大声朗读,想一想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内容?
秋晚的江上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cháo
秋晚 江上 归巢 鸟儿
尽管 t驮uó 着 斜阳 双翅
lú wěi
shùn yán juàn
花 牛 歌徐
志 摩
作者简介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 散文家。原名章垿,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 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 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其浪漫 主义诗风。1923年成立新月社,是新月派 代表诗人,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 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代表 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
初读诗歌,要求:
1、借助拼音读通诗句, 体会诗歌的美。
2、大声朗读,想一想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花牛?
shuì bà zhàn
压扁 一穗 霸占
dù
偷渡 青峰 做梦
mián
滴溜溜 眠 剪秋罗
压扁 一穗 霸占 偷渡 青峰 做梦 滴溜溜 眠 剪秋罗
再读诗歌,想一想:
诗中写了花牛在草地上 干什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现代诗两首》名师课件(统编本)

【拟人】“花牛在草地里眠,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这句话是拟人句,写出了花牛在草地里睡觉时,天 空景物的变化。
【举例】鸟儿高兴了,放开喉咙
唱出婉转的曲子。
课堂练习
1.连一连。
mián
霸
luó
罗Hale Waihona Puke cháo眠bà
巢
2.“还驮着斜阳回去。”一个“驮”字描绘了怎
样的画面?
夕阳下,倦飞归巢的鸟累了,飞了一天了, 它慢慢拍打着翅膀驮住了摇摇欲坠的夕阳回家。
突出鸟倦的程度。
2.夕阳洒江面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诗句运用了_拟__人___、_夸_张_____的修辞,生动形象 地写出鸟儿在夕阳的照射下,匆匆归巢的情景。
3.芦苇被染红
拟人: “妆”“红 颜”把芦苇人格化,
给诗文平添一丝情趣、
头白的芦苇,
一丝生气。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映照着江边丛生的芦苇, 红艳艳的晚霞给摇曳的芦花染上了胭脂,就像姑 娘羞红的脸颊。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会认字
chá
wěi
luó
归o巢 芦苇 秋罗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miá bàzhàn
睡n眠 霸占
我会读
巢 苇眠
占罗
cháo
霸
wěi mián zhàn luó bà
多音字
jìn (尽头)
尽 jǐn (尽管)
1.路的尽( jìn )头有一条小溪 。 2.尽( jǐn )管天气闷热,爸爸还是坚持锻炼。
(2)《花牛歌》写了小花牛在草地上 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
段落划分 秋江的晚上
第一层(1)倦鸟归巢。 第二层(2)江上斜阳。
【举例】鸟儿高兴了,放开喉咙
唱出婉转的曲子。
课堂练习
1.连一连。
mián
霸
luó
罗Hale Waihona Puke cháo眠bà
巢
2.“还驮着斜阳回去。”一个“驮”字描绘了怎
样的画面?
夕阳下,倦飞归巢的鸟累了,飞了一天了, 它慢慢拍打着翅膀驮住了摇摇欲坠的夕阳回家。
突出鸟倦的程度。
2.夕阳洒江面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诗句运用了_拟__人___、_夸_张_____的修辞,生动形象 地写出鸟儿在夕阳的照射下,匆匆归巢的情景。
3.芦苇被染红
拟人: “妆”“红 颜”把芦苇人格化,
给诗文平添一丝情趣、
头白的芦苇,
一丝生气。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映照着江边丛生的芦苇, 红艳艳的晚霞给摇曳的芦花染上了胭脂,就像姑 娘羞红的脸颊。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会认字
chá
wěi
luó
归o巢 芦苇 秋罗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miá bàzhàn
睡n眠 霸占
我会读
巢 苇眠
占罗
cháo
霸
wěi mián zhàn luó bà
多音字
jìn (尽头)
尽 jǐn (尽管)
1.路的尽( jìn )头有一条小溪 。 2.尽( jǐn )管天气闷热,爸爸还是坚持锻炼。
(2)《花牛歌》写了小花牛在草地上 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
段落划分 秋江的晚上
第一层(1)倦鸟归巢。 第二层(2)江上斜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
助读资料我先看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最早可追溯到清末,与古典诗歌相 比,不拘格式和韵律。
诗歌的艺术概括力很强,鉴赏时要从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入 手,把握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品味诗歌抒发的情感,感受诗 歌的优美意境等。
刘大白(1880-1932),原名金庆棪 ,又名靖裔,字大白,别号白屋,浙 江绍兴人。与鲁迅先生是同乡好友, 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新诗运动 的重要倡导者之一。主要作品有《旧 梦》《白屋说诗》等。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归巢的鸟儿,尽. 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尽 jǐn (尽管)
jìn (尽头)
读一读:
注意加点字的 读音!
尽. 管很累,但我们还是竭尽. 全力爬到了山顶。
《秋晚的江上》
1.自由朗读这首诗。 2.朗读时,重点词语要重读,如“鸟儿、倦 了、还、双翅、掉、芦苇、妆成”等。
读完了这首诗歌,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我看到了 倦鸟归巢 , 驮着斜阳 凌江飞渡,江 边的 芦苇 在夕阳的映衬下格外美丽。
朗读诗歌《花牛歌》,说说诗中描绘哪些景物?构 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全诗描绘了花牛、草地、剪秋罗、白云、太阳、青 峰等景物,构成了一幅美丽、恬淡的草地风景画。
找出诗中的动词,说说这首诗通过描写花牛的动作,
朗读视频
自读课文,要求: 1.反复朗读诗歌,自学生字,把诗歌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 2.说说诗歌描写的是什么季节,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景物, 并用笔将描写的景物圈画出来。 3.借助课文插图和诗歌,想象诗歌的画面意境,小组之间相互 交流。
我会读
cháo
wěi
luó
mián
bà zhàn
易错音
读读下面的词语,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通过“妆”和“红颜”三个字,把芦苇拟人化了, 给全诗平添了一些情趣与生气。
朗读诗歌,思考:淘气的花牛在草地里干什么?
带着对花牛的喜爱之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边读边想象画面。
花牛/在草地里/坐, 压扁了/一穗/剪秋罗。
花牛/在草地里/走, 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花牛/在草地里/眠,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朗读视频
指名朗读课文,听评朗读效果。 1.课文生字、多音字读音是否正确。 2.是否读准节奏和注意停顿。 3.语速是否恰当,情感是否饱满。
归巢(chá√o cáo) 芦苇(weǐ wě√i ) 剪秋罗 (luò lu√ó) 睡眠(miá√n mín )
罗 luó
萝
同音易混字
字义:散布,搜集,招致,包括。 组词:(包罗)(张罗)
字义:通常指某些能爬蔓的植物。 组词:(萝卜)(藤萝)
运用:奶奶张罗了一些人帮忙拔萝卜。
多音字
加点的字
是多音字!
睡眠
滴溜溜 霸占
读读下面的词语,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归巢(chá√o cáo) 芦苇(weǐ wě√i ) 剪秋罗 (luò lu√ó) 睡眠(miá√n mín )
【归巢】 【斜阳】 【霸占】 【偷渡】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傍晚时西斜的太阳。
倚仗权势占为己有;强行占据。 偷偷通过封锁的水域或区域,现多指偷 越国境。 指鸟儿回到自己的窝。
第二课时
刘大白(1880-1932),原名金庆棪 ,又名靖裔,字大白,别号白屋,浙 江绍兴人。与鲁迅先生是同乡好友, 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新诗运动 的重要倡导者之一。主要作品有《旧 梦》《白屋说诗》等。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 ,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 人,新月诗社成员。1921年赴英国剑 桥留学。1923年成立新月社。1931年 因飞机失事去世。主要作品有《再别 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
想象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这是诗人的想象,诗人将自己 的情感融入了景物之中。
夕阳下,鸟儿归巢,看上去就好像是鸟儿 在“驮”着太阳。
倦鸟归巢
诗人运用奇丽 的想象,描绘出一 幅倦鸟归巢图。
江上斜阳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鸟翻双翅,抖落斜阳, 这种描写体现了鸟儿摆脱束 缚、追求自由的精神。
第三步:知内容
1.我看到了 倦鸟归巢 , 驮着斜阳 凌江飞渡, 江边的 芦苇 在夕阳的映衬下格外美丽。
2.读完了这首诗歌,我们知道这是一只 淘气可爱的花牛。
第三步:查资料
查资料,填一填 诗是___文__学___基本__体__裁__之__一___,它源于__宗__教____。
还有一种形式,起源于劳动。诗最本质的特征是 ____抒__情__美_____。
第一步:读课文
朗读视频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不会读的字查字典解 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没把握的地方作批注。
2.听范读,注意自己标注的地方,看自己哪些地方读 的不准确。
3.再读一遍,把课文读通读顺,然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步:学字词
cháo
wěi
luó
mián
bà zhàn
归巢 芦苇 剪秋罗
《花牛歌》
1. 读出节奏感和韵律美。 2. 把重音放在动词“坐、眠、走、做梦”上。 3. 放慢语速,让朗读充满感情。
归巢的/鸟儿,
双翅一翻,
尽管/是/倦了,
把斜阳/掉在江上;
还驮着/斜阳/回去。
“妆红颜”
“头白”
“红颜”
从“头白”到“红颜”,运用拟人的手法把芦苇 人格化,给诗文平添了一丝生气,给画面增加了色彩。
体现了花牛怎样的生活。
坐
花牛在草地里
眠
闲适、美好
走
做梦
朗读诗歌,找一找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说说这 些景物构成的画面,最后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画面 的动静变化,体会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 想感情。
本课共有两首现代诗,分别描绘了不同 的景色,分别是什么呢?自由朗读,了解诗歌内 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 ,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 人,新月诗社成员。1921年赴英国剑 桥留学。1923年成立新月社。1931年 因飞机失事去世。主要作品有《再别 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
读了上面的资料,你对现代诗已经有了初 步的了解,那么我们将要学习的两首现代诗又 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开启今天的预习之旅!
助读资料我先看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最早可追溯到清末,与古典诗歌相 比,不拘格式和韵律。
诗歌的艺术概括力很强,鉴赏时要从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入 手,把握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品味诗歌抒发的情感,感受诗 歌的优美意境等。
刘大白(1880-1932),原名金庆棪 ,又名靖裔,字大白,别号白屋,浙 江绍兴人。与鲁迅先生是同乡好友, 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新诗运动 的重要倡导者之一。主要作品有《旧 梦》《白屋说诗》等。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归巢的鸟儿,尽. 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尽 jǐn (尽管)
jìn (尽头)
读一读:
注意加点字的 读音!
尽. 管很累,但我们还是竭尽. 全力爬到了山顶。
《秋晚的江上》
1.自由朗读这首诗。 2.朗读时,重点词语要重读,如“鸟儿、倦 了、还、双翅、掉、芦苇、妆成”等。
读完了这首诗歌,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我看到了 倦鸟归巢 , 驮着斜阳 凌江飞渡,江 边的 芦苇 在夕阳的映衬下格外美丽。
朗读诗歌《花牛歌》,说说诗中描绘哪些景物?构 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全诗描绘了花牛、草地、剪秋罗、白云、太阳、青 峰等景物,构成了一幅美丽、恬淡的草地风景画。
找出诗中的动词,说说这首诗通过描写花牛的动作,
朗读视频
自读课文,要求: 1.反复朗读诗歌,自学生字,把诗歌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 2.说说诗歌描写的是什么季节,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景物, 并用笔将描写的景物圈画出来。 3.借助课文插图和诗歌,想象诗歌的画面意境,小组之间相互 交流。
我会读
cháo
wěi
luó
mián
bà zhàn
易错音
读读下面的词语,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通过“妆”和“红颜”三个字,把芦苇拟人化了, 给全诗平添了一些情趣与生气。
朗读诗歌,思考:淘气的花牛在草地里干什么?
带着对花牛的喜爱之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边读边想象画面。
花牛/在草地里/坐, 压扁了/一穗/剪秋罗。
花牛/在草地里/走, 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花牛/在草地里/眠,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朗读视频
指名朗读课文,听评朗读效果。 1.课文生字、多音字读音是否正确。 2.是否读准节奏和注意停顿。 3.语速是否恰当,情感是否饱满。
归巢(chá√o cáo) 芦苇(weǐ wě√i ) 剪秋罗 (luò lu√ó) 睡眠(miá√n mín )
罗 luó
萝
同音易混字
字义:散布,搜集,招致,包括。 组词:(包罗)(张罗)
字义:通常指某些能爬蔓的植物。 组词:(萝卜)(藤萝)
运用:奶奶张罗了一些人帮忙拔萝卜。
多音字
加点的字
是多音字!
睡眠
滴溜溜 霸占
读读下面的词语,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归巢(chá√o cáo) 芦苇(weǐ wě√i ) 剪秋罗 (luò lu√ó) 睡眠(miá√n mín )
【归巢】 【斜阳】 【霸占】 【偷渡】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傍晚时西斜的太阳。
倚仗权势占为己有;强行占据。 偷偷通过封锁的水域或区域,现多指偷 越国境。 指鸟儿回到自己的窝。
第二课时
刘大白(1880-1932),原名金庆棪 ,又名靖裔,字大白,别号白屋,浙 江绍兴人。与鲁迅先生是同乡好友, 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新诗运动 的重要倡导者之一。主要作品有《旧 梦》《白屋说诗》等。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 ,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 人,新月诗社成员。1921年赴英国剑 桥留学。1923年成立新月社。1931年 因飞机失事去世。主要作品有《再别 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
想象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这是诗人的想象,诗人将自己 的情感融入了景物之中。
夕阳下,鸟儿归巢,看上去就好像是鸟儿 在“驮”着太阳。
倦鸟归巢
诗人运用奇丽 的想象,描绘出一 幅倦鸟归巢图。
江上斜阳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鸟翻双翅,抖落斜阳, 这种描写体现了鸟儿摆脱束 缚、追求自由的精神。
第三步:知内容
1.我看到了 倦鸟归巢 , 驮着斜阳 凌江飞渡, 江边的 芦苇 在夕阳的映衬下格外美丽。
2.读完了这首诗歌,我们知道这是一只 淘气可爱的花牛。
第三步:查资料
查资料,填一填 诗是___文__学___基本__体__裁__之__一___,它源于__宗__教____。
还有一种形式,起源于劳动。诗最本质的特征是 ____抒__情__美_____。
第一步:读课文
朗读视频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不会读的字查字典解 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没把握的地方作批注。
2.听范读,注意自己标注的地方,看自己哪些地方读 的不准确。
3.再读一遍,把课文读通读顺,然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步:学字词
cháo
wěi
luó
mián
bà zhàn
归巢 芦苇 剪秋罗
《花牛歌》
1. 读出节奏感和韵律美。 2. 把重音放在动词“坐、眠、走、做梦”上。 3. 放慢语速,让朗读充满感情。
归巢的/鸟儿,
双翅一翻,
尽管/是/倦了,
把斜阳/掉在江上;
还驮着/斜阳/回去。
“妆红颜”
“头白”
“红颜”
从“头白”到“红颜”,运用拟人的手法把芦苇 人格化,给诗文平添了一丝生气,给画面增加了色彩。
体现了花牛怎样的生活。
坐
花牛在草地里
眠
闲适、美好
走
做梦
朗读诗歌,找一找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说说这 些景物构成的画面,最后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画面 的动静变化,体会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 想感情。
本课共有两首现代诗,分别描绘了不同 的景色,分别是什么呢?自由朗读,了解诗歌内 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 ,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 人,新月诗社成员。1921年赴英国剑 桥留学。1923年成立新月社。1931年 因飞机失事去世。主要作品有《再别 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
读了上面的资料,你对现代诗已经有了初 步的了解,那么我们将要学习的两首现代诗又 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开启今天的预习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