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散热损失的测量与计算
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

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中国质量新闻网2010-12-18 11:17:26编者按为了规范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系统运行能效评价工作,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并于2010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
该规则涉及锅炉能效的4项测试方法,包括锅炉定型产品热效率测试、锅炉运行工况热效率详细测试、锅炉运行工况热效率简单测试、锅炉及其系统运行能效评价,规则的实施将大力推进目前锅炉节能工作的全面展开。
现将新规则的部分内容刊登如下,供读者参阅。
1总则1.1目的为了规范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系统运行能效评价工作,特制定本规则。
1.2适用范围2 能效测试的基本要求2.1能效测试工作程序能效测试工作程序一般包括编制测试大纲、现场测试、测试数据分析等。
2.1.1编制测试大纲测试工作开始前,测试机构应当根据本规则的规定,结合测试任务、目的和要求制订测试大纲。
测试大纲编写工作应当由具有测试专业的专业人员承担。
测试大纲至少包括以下内容:(1)测试任务、目的与要求;(2)根据测试的目的、炉型、燃料品种和辅机系统特点确定测量项目;(3)测点布置与所需仪表;(4)人员组织与分工;(5)测试工作程序。
2.1.2锅炉及其系统测试前检查检查锅炉及其辅机设备的运行状况是否正常,如有不正常现象应当予以排除。
对锅炉进行测试时,锅炉的介质(汽、水、有机热载体)、燃料、排渣(灰)、烟(风)道必须与其他锅炉相隔绝,以保证测试结果准确。
2.1.3预备性试验为了全面检查测试仪器、仪表是否正常工作,熟悉操作程序以及测试人员的相互配合程度,并且确定合适的运行工况,可以进行预备性试验。
2.1.4现场测试按照测试大纲的要求进行现场测试和取样工作,并且记录相关测试数据。
2.1.5编写测试报告按照测试大纲中的任务、目的和要求,对测试数据以及燃料、灰渣、水样化验结果进行计算和分析,按照测试任务要求形成结论性意见,根据第7章的要求编写并出具锅炉能效测试报告(报告格式见附件C)。
工业锅炉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快速测试方法

工 业 锅 炉 固体 未 完全 燃 烧 热 损 失 快 速测 试 方 法
・李学洪 卞清泉 姬新峰 李锋 朱振飞
江苏省特 种设备安 全监督检验 研究院
淮安 分 院
用 现 场 数 据 测 试 和 实 验 室 分 析 以 及 热 力 计 算 ,目 的 在 于 对 锅 炉 产 品 的 性 能 鉴 定 或 锅 炉 用 户 的 能 耗 测 试 , 侧 重 多
整 改 。 ”
验 室 进 行化 验 , 场 还 要 测 量很 多 数 现 据 , 需 要使 用单位做 很多配 合工作 , 并 测试 成 本较 高 , 适用 于 检验 机 构 的 不
现场检 测 。
…
=G ( o C ) fo— f z 1 z
—
=_ — — — — — — —
占输入 热量 百分比 , %; q一 一 固 体 不 完 全 燃 烧 损 失 热 量 占输 入热 量百分比 , %;
c,~ 一 漏 煤 可 燃 物 含 量 , %;
c,一 一 烟 灰 道 可 燃 物 含 量 , ; % c,~ —飞 灰 可 燃 物 含 量 , ^ %; l一 一 炉 渣 中 含 灰 量 占燃 煤 总 z 灰 量份额 :
q一 一 气 体不 完全 燃 烧 损 失热 量
G 一 一 湿 炉渣 质 量 , g h k /; G,一 一 炉 渣 质 量 , g h; k/
G 一 一 漏 煤 质 量 , g h; k/ G 一 一 烟 灰 道 质 量 , g h; ^ k / C 一 一 炉 渣 可 燃 物 含 量 , %;
在各 类特 种 设 备 中, 业锅 炉 是 工 生 产 、生 活 中 最 常 见 的 耗 能 设 备 ,消
锅炉炉本体保温测温及散热损失估算

二号炉炉本体部分保温测温及损失估算一、测量根据《火力发电厂保温工程热态考核测试与评价规程》和xx科院09年提供的《二号机组保温测试报告》中的测试方法,7月3日对2号炉本体部分保温进行测试,其中在每侧主再热蒸汽管道取2个断面,每个断面分别取4个点,炉顶层面、53米炉墙及45米炉墙分别以网格形式进行取点,具体数据如下:二、测试结果根据《火力发电厂保温工程热态考核测试与评价规程》的验收标准:●当环境温度不高于25℃时,热力设备、管道及其附件的保温结构外表面温度不应超过50℃;当环境温度高于25℃时,保温结构外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应不大于25℃。
●热力设备、管道及其附件保温后的允许最大散热损失见表4。
表4 保温结构外表面允许最大散热损失值设备、管道及其附件内介质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550 600 650温度℃常年运行工况允许最大散58 93 116 140 163 186 209 215 244 262 279 296 314热损失W/m2季节运行工况允许最大散116 163 203 244 279 302 ———————热损失W/m2根据上述第一项标准:本次的测试数据中,共测试60个点,其中7个点不合格;根据上述第二项标准:炉顶主再热蒸汽管道的部分测点的热流密度超过270W/m2不合格,平均热流密度为233.12 W/m2,平均散热损失较大;而炉顶及炉墙的热流密度平均值为203.64 W/m2,大部分测点的热流密度均超标。
三、存在问题1、从保温结构的外观上看,设备及管道保温层接缝及铝板均开口较多;2、炉本体的看火孔处没有加保温措施;3、磨出口一次风管未加保温,经了解其原因为基建时考虑粉管长周期运行后,当粉管泄漏后不利于处理;4、机组经过每次检修后,部分地方保温恢复质量较差;5、锅炉水冲洗及保温层进粉、进灰严重影响保温效果。
四、节能空间二号炉最近一次作性能试验的锅炉散热损失为0.322%,锅炉的设计散热损失为0.18%,即目前锅炉的散热损失比设计值高0.142%,即全年损失标煤约2230t,折合人民币约100万元。
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计算讲解

油、气 0.5 3.45
5.简单测试法计算简介
q3的计算方法——直接查表
项目 CO q3 单位 ppm % CO≤500 0.2 数值 500˂ CO≤1000 0.5 CO˂ 1000 1
5.简单测试法计算简介
q6的计算方法——只考虑炉渣
查表5-3
alz Aar (ct )lz q6 Qr 100 Clz
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 计算方法讲解
王磊
目录
1. 2. 3. 4. 5.
前言 试验测点布置图 能源流向图 正平衡效率计算 反平衡效率计算 简单测试法计算简介
前言
1. 2. 3. 4. 5. 6. 以燃煤蒸汽工业锅炉为例 讲解省略部分测试具体操作 针对计算方法(详细测试、简单测试) 省略单位、量纲的介绍 力争将各种参数的原理及含义解释清楚 讲解过程中,如有疑问,可随时提出
1.试验测点布置图
2.能源流向图
正平衡效率计算
各种标注颜色的意义
测试或化验数据
计算及查表
各种常数
3.正平衡——饱和锅炉效率计算公式
给水流量 蒸汽焓值 给水焓值 气化潜热 锅水取样
η 1=
Dgs h bq -h gs (
蒸汽湿度
100 BQr
)-G s
输入热量 燃料消耗
3.正平衡——输入热量计算公式
燃料中含水量常数
0 VH 2O 0.111H ar +0.0124M ar 0.0161V 0
空气中含水量常数
1 2 H O2 H 2O 2 2 1 16 18 1 0.111 9
4.反平衡——q2
入炉冷空气焓值
H lk =apyV(ct) lk
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

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1 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蒸汽锅炉、热水锅炉、液相有机热载体锅炉的热工性能试验(包括定型试验、运行试验、验收试验等)方法和要求。
1.2本标准适用范围如下:a)适用于额定压力小于3.8MPa的锅炉;b)适用于燃烧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的锅炉和以电能作为输入能量的锅炉。
1.3 油田注汽锅炉、余热利用装置或设备(烟道式余热锅炉除外)、蒸汽压力不小于3.8MPa且蒸汽温度小于440℃的锅炉的热工性能试验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11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G B/T 212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GB/T 213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GB/T 214 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GB/T 260 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法GB/T 384 石油产品热值测定法GB/T 474 煤样的制备方法(eqv IS0 18283:2006(E))GB/T 476 煤中碳和氢的测定方法G B/T 508 石油产品灰分测定法GB/T 1884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实验室测定法(密度计法)GB/T 2900.48 电工名词术语锅炉GB/T 3286 石灰石白云石分析方法GB/T 6284 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重量法GB/T 8174 设备及管道绝热效果的测试与评价GB/T 10184 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GB/T 10410 人工煤气和液化石油气常量组分气相色谱分析法GB/T 13610 天然气的组成分析气相色谱法GB/T 19227 煤中氮的测定方法GB/T 23971 有机热载体GB/T 24747 有机热载体安全技术条件GB/T 28730 固体生物质燃料样品制备方法GB/T 28731 固体生物质燃料工业分析方法GB/T 28732 固体生物质燃料全硫测定方法GB/T 28733 固体生物质燃料全水分测定方法GB/T 28734 固体生物质燃料中碳氢测定方法GB/T 30725 固体生物质燃料灰成分测定方法GB/T 30726 固体生物质燃料灰熔融性测定方法GB/T 30727 固体生物质燃料发热量测定方法GB/T 30728 固体生物质燃料中氮的测定方法GB/T 30732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仪器法GB/T 30733 煤中碳氢氮的测定仪器法CJ/T 313 生活垃圾采样和分析方法DL/T 567.8 燃油发热量的测定DL/T 567.9燃油元素分析NB/T 47034 工业锅炉技术条件NY/T 1879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采样方法NY/T 1880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样品制备方法NY/T 1881.1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则NY/T 1881.2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试验方法第 2 部分:全水分NY/T 1881.3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试验方法第 3 部分:一般分析样品水分NY/T 1881.4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试验方法第 4 部分:挥发分NY/T 1881.5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试验方法第 5 部分:灰分3 术语和定义GB/T 2900.48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doc

GB/T10180-2003《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解读杨麟二零零四年前言新发布的GB/T10180-2003《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从2003年6月1日开始实施。
我国关于热工试验标准是从JB2829-88《工业锅炉热工试验》;GB10180-1988《工业锅炉热工试验规范》至GB/T10180-2003《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一步步演变过来的。
从新发布并已实施的GB/T10180-2003《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以下简称标准),同以被代替的GB10180-1988《工业锅炉热工试验规范》(以下简称老标准)相比,许多内容作了很大的修订。
因此,为了更好地使用标准,贯彻标准精神,现编写GB/T10180-2003《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标准的解读,同时对新老标准主要不同之处进行探讨。
1.范围标准规定了只要小于3.8M Pa的所有蒸汽锅炉和热水锅炉,其中包括:过热蒸汽锅炉,真空锅炉,常压锅炉和小型锅炉的热工性能试验方法。
标准适用于燃用固体、液体和气体的锅炉以及电能作为的锅炉。
同时明确了热油载体锅炉(导热油炉),以及垃圾燃料的锅炉可参照该标准使用。
2.规范性应用文件对标准所引用标准进行了说明。
3.术语和定义对标准所用时一些术语进行了定义解释。
其中3.8基准温度是新提出的术语。
4.符号和标准对热工测试中所使用的名称进行符号和单位的确定,其中q3也称为化学未完全燃烧热损失,q4也称为物理未完全燃烧热损失或机械未完全燃烧损失。
5.总则5.1标准规定锅炉效率应采用正、反平衡法测量,只有当锅炉容量大于等于20T或大于等于14MW时,正平衡测定有困难,即固体燃料计量有困难时可采用反平衡测量锅炉效率,所以一般燃油、燃气锅炉也需要采用正、反平衡法。
手烧锅炉因炉渣计量有困难,故允许只用正平衡法测定锅炉效率,但此时应列出锅炉的炉渣可燃物含量、烟气含氧量及排烟温度。
标准中规定锅炉效率为正平衡法和反平衡法测得的平均值,此规定同老标准(锅炉效率以正平衡法测定值为准)相比更能准确表示出锅炉效率。
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细则

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细则1.0概述本细则规定了测试工业锅炉出力、效率等热工性能的方法。
同时也满足了本单位的质量方针和质量手册的需要。
1.1锅炉效率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得出。
一是正平衡法,亦称直接测量法或输入输出法,即直接测量锅炉输入热量和输出热量;二是反平衡法,亦称间接测量法或热损失法,即测定锅炉各项热损失。
2.0范围本细则适用于GB1921-1980《工业蒸汽锅炉参数系列》和GB3166-1982《热水锅炉参数系列》规定的范围内的各种锅炉。
3.0试验依据3.1TSG G0003-2010《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3.2GB/T10180-2003《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3.3ASME PTC 4-2007《锅炉性能试验规程》3.4GB1921-1980《工业蒸汽锅炉参数系列》3.5GB3166-1982《热水锅炉参数系列》4.0试验条件和技术要求4.1锅炉热效率的测定4.1.1 测定锅炉效率应同时采用正平衡法和反平衡法。
锅炉效率取正、反平衡法的平均值。
当锅炉出力(额定蒸发量或热功率)大于或等于20t/h或14MW,用正平衡法测定有困难时,允许仅用反平衡法测定锅炉效率;手烧锅炉允许只用正平衡法测定锅炉效率。
4.1.2 本细则规定的锅炉效率,为不扣除自用蒸汽和辅机设备耗用动力折算热量的毛效率值。
但自用蒸汽量和辅机设备用动力应予记录,必要时可进行净效率计算。
锅炉出力的测定4.2.1 蒸汽锅炉的出力由折算蒸发量来确定,要扣除自用蒸气热量。
4.2.2 热水锅炉的出力由实测决定。
仪器设备的检验4.3.1 试验所使用的仪表均应在检定和标定的有效期内,并应具备法定计量部门出具的检定合格证或检定印记;试验前后应对所用仪表加以检查。
试验测量项目、使用仪器及测点说明4.4.1 燃料元素分析、工业分析、发热量,液体燃料的密度、含水量,气体燃料组成成分,混合燃料组成。
4.4.2 燃料消耗量。
对于固定燃料,借用现场衡量器称重(测量误差±%);液体燃料可用称重法或在经标定过的油箱上测量其消耗量气体燃料或借用现场流量计;气体燃料可用现场气体流量计。
锅炉热工测试技术

锅炉热工测试技术概述锅炉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热能转换设备,其热工性能的测试对于保证锅炉安全运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锅炉热工测试技术的相关内容,包括测试方法、参数分析和故障诊断等。
测试方法锅炉热工测试的方法有多种,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热平衡法热平衡法是一种基于能量守恒原理的测试方法,通过测试锅炉进、出口的水流量、温度以及锅炉供热量等参数来计算锅炉的热效率。
该方法简单有效,适用于水管锅炉和火管锅炉等不同类型的锅炉。
热损失法热损失法是通过测量锅炉壳体的散热和烟气的排放温度等参数来间接计算锅炉的热效率。
该方法适用于大型锅炉,可以在不停机的情况下进行测试,但需要考虑到杂散损失的影响。
热阻法热阻法是通过测量锅炉元件的表面温度差和对应的热传导热阻值来计算锅炉的散热和传热效率。
该方法适用于对锅炉内部结构的热传导进行分析,有助于发现锅炉设计中的热阻问题。
参数分析热工测试不仅能够计算锅炉的热效率,还可以分析锅炉的各项参数,帮助优化锅炉的工作状态。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参数分析方法:通过分析锅炉燃烧产生的烟气成分,可以了解燃烧过程中的燃料利用率、燃烧效率以及烟气中的污染物排放情况等。
该分析方法有助于调整燃烧参数,提高燃烧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
水质分析锅炉水质对于锅炉的安全运行和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对锅炉进、出水的水质进行分析,可以检测水中含氧量、硬度、碱度、总碱度等指标,及时发现水垢和腐蚀等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烟气分析烟气分析是对锅炉烟气中的成分进行测试和分析,了解燃料完全燃烧的程度、排放物的种类和浓度等。
通过烟气分析,可以监测并控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的排放,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能量分析能量分析是通过测试锅炉各部分的热值和热损失等参数来分析能源的利用效率。
该分析方法可以确定锅炉工作的热负荷、热损失以及散热的位置,为进一步优化锅炉的供热系统提供指导。
故障诊断锅炉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为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进行故障诊断十分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散热损失的测量与计算
D.1 总则
锅炉散热损失应按热流计法、查表法和计算法等方法确定。
D.2 热流计法
D.2.1 按温度水平和结构特点将锅炉热平衡系统边界内的锅炉本体及部件外表面划分成若干近似等温区段,并量出各区段的面积F 1、F 2……F n ,各区段的面积一般不得大于2m 2。
D.2.2 将热流计探头按该热流计规定的方式或者GB/T 8174的相关规定固定于各等温区段的中值点,待热流计显示读数趋于稳定后,连续取10个数据,并用算术平均值法求出各个区段的散热强度q 51、q 52……q 5n 。
D.2.3 用式(D.1)求得整台锅炉的散热损失q 5:
r 52521515BQ .......q n
n F q F q F q +++= …………… (D.1)
式中:
q 51、q 52……q 5n ——分别为各区段的散热强度,单位为千焦每平方米小时(kJ/ m 2·h );
F 1、F 2 ……F n ——分别为各区段的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 2);
B ——燃料消耗量,单位为千克每小时
(kg/h )或标准立方米每小时(m 3/h );
Q r ——输入热量,单位为千焦每千克
(kJ/kg )或千焦每标准立方米(kJ/m 3)。
D.3 查表法
散装锅炉散热损失按表D.1取用。
锅炉额定蒸发量(或额定热功率)在表中范围但为非表中数据时,用内插法确定锅炉散热损失,若超出表中范围则按GB/T 10184中相关方法确定锅炉散热损失。
表D.1 锅炉散热损失
D.4 计算法
整体出厂和组装锅炉的散热损失可近似地按式(D.2)计算:
%10016705⨯=r
BQ F q ………………………………(D.2)
式中:
q5——散热损失,%;
F ——锅炉散热总表面积,散热总表面积包括锅炉热平
衡系统边界内的锅炉本体、余热回收装置、烟道
和水箱等部件,单位为平方米(m2);
Q r——输入热量,单位为千焦每千克(kJ/kg)或千焦每标准立方米(kJ/m3),如电加热锅炉,式(D.2)
中BQ r用3600N代替,N为每小时用电量(k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