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原料)原材料进料检验标准

合集下载

进料检验规范标准[详]

进料检验规范标准[详]

进料检验规
修订记录
1.目的:
制定公司的来料检验标准
2.围:
适用于公司IQC来料检验
3.定义:
3.1缺陷种类定义
3.1.1严重缺陷(Critical-CR):
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会危害人身安全,财产损失,或产品丧失功能无法
使用
3.1.2主要缺陷(Major-MA):
不属于严重缺陷,但会造成功能降级,或部分缺失,或变形等而无法组装以
及按用户设计目的无常使用的
3.1.3次要缺陷(Minor-MI):
非上述缺陷,不影响产品功能的使用,不易造成客户投诉的缺陷。

如包装
方式,可擦去的脏污等,一般为外观或组装上的问题
3.3检验条件
3.4.1照度:白色荧光灯,光源距离产品50(+/-5)cm左右,检验台照度在
500~1000Lux
3.4.2检验距离:距离被检产品面30cm,产品相对视线在30~135度围倾斜,持
续注视5秒左右
4.工作容
4.1包装材料类
4.2塑胶五金类
4.3线材类
4.4电子元件/组件类
4.4.1电子元件/组件功能测试表
4.5 PCB板
5. 记录
将检验结果填入下面附件中,对于未列出的项目需参照本程序.发现问题时在相关栏位作备注
IQC检验报告.pdf
6. 作业流程
参照ITI-QP-QA002【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7. 参考文件
7.1 ITI-WI-QA003【AQL转换原则指引】
7.2 ITI-QP-QA003【有害物质管理程序】。

IQC-塑胶件检验标准

IQC-塑胶件检验标准
不接受上述缺陷。
丝印/喷油颜色
a.颜色应符合样板;
b.由重影、套影引起的色差在视距25cm看不明显为可接收;
文字图案:商标不允许有丝印/移印不良存在。(除色差可在限度样偏差范围外)
不良专案
接受标准
色 差
所有图案、字迹色差应在限度板范围内
模糊不清、飞油
正常视距(25cm)不允许有飞油等引起的笔划不清
笔划残缺
3.5水口高度:胶件外表面的水口,残余相对于其周边的凸出高度。
3.6亏料:走料不足,使制件形状不完整。
3.7边沿缺损:指构件的所有可见结构的边沿/棱角被损坏。(含加工损伤)
3.8变形:指由于模具设计不合理、塑料类型不适当、注塑条件设定不适当、包装方式不当等造成制品与所需结构的偏差。
3.9银纹:指胶件表面因受气体溢出干扰而形成的在光照下呈银色的泡点痕迹。
2
不全黑点
≤0.25
2
≤0.15
1
透明罩
有效透明面
黑点
≤0.2
2
≤0.15
1
不全黑点
≤0.2
2
≤0.20
1
表中允许的杂色点限于:
a.杂色点远离商标20mm以上,远离同色字体10 mm以上,若是多个点则彼此间距40 mm以上。
b.载体可见面积大于1cm2。
单个按键:指单个装配,且一台机里同类键只有一个的按键。
4.1.3披锋(溢料、飞边)
注:装配之后非拆卸不能见到的披锋不计外观缺陷,但因功能需要在使用时要打开的部位内部,按“底壳底面”标准接受披锋;目视为锯齿状或手感锋利的披锋不接受。
4.1.4亏料:外表不允许有35cm视距可见的亏料现象。
注:部件在组装后不可见的内部区域亏料,在不影响装配、功能、强度时可接受。

进厂检验规范

进厂检验规范

进厂检验规范一、 目的规范公司生产车间所使用的原材料、零组件、辅料、包材及外包加工品的供方来料品质的规范化管理。

二、 适用范围适用于革料、化工原料(胶水、PVC 、色粉、天那水、处理剂等)、布料以及鞋底的检验与验证。

三、 职责IQC:负责进料检验工作,及品质异常反馈和跟进 四、 定义 4.1.缺陷4.1.1致命缺点(Cr ):指根据判断或经验认为对使用、保管或依赖产品的人有发生生命危险或人身不安全之结果的缺点。

4.1.2 严重(主要)缺点(Maj ):指除致命缺点外产品的使用性能不能达到此期望之目的或显著降低性能的缺点。

4.1.3 轻微(次要)缺点(Min ):指不影响产品使用性能,但外观轻度不良。

4.2 级面定义:4.2.1 A 级面: 组装成品后,在正常使用过程中能直接看到的表面4.2.2 B 级面: 组装成品后,在正常使用过程中需将视线偏转45~90°才能看到的面 4.2.3 C 级面: 组装成品后,在正常使用时看不到的面 4.3 允收水准(AQL):供方在现有的设备、物料、管理水平及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影响下,认为某种程度的不良率可为客户接受,且客户也认为可以接收不良率的品质标准。

五、 抽样方案未明确规定抽样方案的进料批次,根据《GB2828.1-2012》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六、 检验条件:6.1光源:在自然光或40-60W 的白炽灯光下,物件距光源65~100cm 6.2检视距离: 将物件放在检验人员正前方35~45cm 处6.3检视角度: 将物件的检验面与检验人员的眼睛成30~60° 6.4检视时间: 3~5S6.5 环境: 溫七、 检验内容 7.1 外观检验7.2 结构检验7.3 包装检验 7.4 性能检验 7.5其它检验十、鞋底检验方法与质量要求:十一、判定:按供方送货单上的品名、规格、数量定批次,按批抽样,抽样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判该批质量合格,检验项目有一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则判批材料不合格。

原材料检验标准

原材料检验标准

原材料检验标准原材料检验是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原材料检验标准,对于企业的发展和产品质量的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原材料的外观和色泽是最直观的检验指标之一。

通过肉眼观察原材料的外观和色泽,可以初步判断原材料的新鲜度、是否受到污染等情况。

例如,新鲜的水果应该外表光滑、色泽鲜艳,而受到污染的水果可能会有斑点或者异味。

因此,对于不同种类的原材料,应该建立相应的外观和色泽标准,以便进行准确的检验。

其次,原材料的化学成分也是非常重要的检验指标之一。

通过化学分析,可以准确地了解原材料中各种成分的含量,从而判断原材料是否符合生产要求。

例如,食品行业中,对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有一定限制的,因此需要对原材料中的添加剂进行检验,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合法性。

同时,化学成分的检验也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原材料的品质和特性,为产品的研发和改进提供依据。

另外,原材料的微生物指标也是原材料检验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特别是在食品、药品等行业,微生物污染会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建立科学的微生物检验标准,对于保障产品的卫生和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对原材料中细菌、霉菌等微生物的检验,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防止产品受到污染。

最后,原材料的物理性能也是需要进行检验的重要指标之一。

例如,对于建筑材料行业来说,原材料的强度、韧性等物理性能直接关系到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因此,建立相应的物理性能检验标准,可以帮助企业及时了解原材料的质量状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产品质量。

综上所述,建立科学、合理的原材料检验标准,对于企业的发展和产品质量的保障至关重要。

通过对原材料外观、化学成分、微生物指标和物理性能等方面的检验,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质量问题,保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因此,企业应该根据自身产品特点和行业要求,建立完善的原材料检验标准体系,不断提升原材料检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产品质量的提升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进料检验标准(仅供参考)

进料检验标准(仅供参考)

文件修改记录1.应用范围凡公司生产车间所使用之原材料、零组件及外包加工品之供方来料均属之。

2.抽样计划及AQL标准2.1.全数检验与抽样检验2.1.1.全数检验又叫百分之百检验,也就是对交验批的每一件产品进行检验,根据检验的结果对每件产品作出合格与否的判定。

下列情况不适合进行全数检验,或不可能进行全数检验:2.1.1.1.当检验具有破坏性时,如微动开关寿命2.1.1.2.交验批量很大时,就不宜实施全数检验2.1.1.3.被检产品是大批量连续体或是流程性材料时,无法全数检验,如电线、钢材等2.1.1.4.交验产品结构复杂,检验项目多,而又希望检验费用少时,一般不采用全数检验2.1.2.抽样检验抽样检验就是根据选定的抽样方案,从批中抽取一小部分产品作为样本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同批的判定基准相比较,从而判定批接收与否的检验。

2.2.抽样检验的两种错误判断2.2.1.将合格批判为不合格批的错误,是以好当坏,称为第一种错误,对生产方不利,又叫做生产方风险,产生这种错误的概率为α,故也称α错误。

2.2.2.将不合格批判为合格批的错误,是以坏当好,称为第二种错误,对使用方不利,又叫做使用方风险,产生这种错误的概率为β,故也称β错误。

2.3.抽样检验方法2.3.1.选择检验方法的原则2.3.1.1.对于无法采用全数检验的场合,如检验是破坏性的,或被检验产品是大批量连续体时,应采用抽样检验。

2.3.1.2.对于产品的主要质量特性,如已实现自动化检验(非破坏性)时,应采用全数检验2.3.1.3.产品批量小且为非破坏性检验时,可全数检验;产品批量大时,可抽样检验。

2.3.1.4.生产过程失控,产品质量低或波动大时,可全数检验(非破坏性);生产过程受控,产品质量高且稳定时,可抽样检验。

2.3.1.5.产品的关键、重要特性若不合格,则产品转入下道工序或在使用中将导致致命后果或会造成重大损失,此类特性应全数检验;一般件、一般特性,可抽样检验。

塑料原料进料检验规范

塑料原料进料检验规范

塑料原料进料检验规范
1目的
使塑料原料进料检验规范化﹐以使品管人员有章可循﹐达到更好的对质量控制之目的。

2范围
所有塑料原料(含委外﹑厂内的抽粒染色)进料检验。

3权责
IQC:依照检验规范对原料进行检验﹐并对检验规范的保管及提出建立不断的改善。

4定义

5工作流程

6工作内容
6.1检验要求﹕
6.1.1每批来料中抽出500克作样品进行检验。

6.1.3来料必须附送色板与出货检验报表。

6.1.4厂商随货附送的色板与IQC检测的压片需保留6个月。

6.2测量工具﹕
色差机﹑电子秤﹑MI测试仪﹑压片机﹑硬度计、ROHS检测仪
6.3检验条件﹕
目视检验时应使用无荧光之照明,照明度应不小于500 Lux﹐目视角度应在45-135度内﹐眼睛距离待检物15-20cm。

6.4检验项目
6.4.1 QVL检验
依据XXX系统,确认是否是符合QVL的产品
6.4.2包装检验
查验来料标签是否与AA单品名相符﹑包装是否统一并完好无损﹑是否有潮湿现象﹑标签是否填写正确﹑是否有PASS标识。

塑胶粒子和塑胶件来料检验标准A.0

塑胶粒子和塑胶件来料检验标准A.0

股份 TECHNOLOGY CO.,LTD文件编号: SCT/JY 8.2-64版本: A.0生效日期: 2011-7-19拟制:审核:批准:目录5.检验仪器设备RCA耐磨试验机、硬度试验机、污点卡、含水率测试仪、百格刀、3M600胶纸、三菱牌铅笔、螺纹规、针规、扭力计、拉力计、卡尺、光泽计、影像测绘仪、高/低温试验机、冲击试验机、盐雾试验机、跌落试验机。

6. 抽样标准:6.1 正常检验:外观依据GB/T 2828.1-2003 正常检检一次抽样方案,AQL订定为CRITICAL 0 ,MAJOR 及 MINOR,尺寸每批抽测5PCS,每种电性能、可靠性测试每批抽测3PCS,RoHS每批抽测1PCS.6.2 加严检验:外观依据GB/T 2828.1-2003 加严检检一次抽样方案,AQL订定为CRITICAL 0 ,MAJOR 及 MINOR,尺寸每批抽测5PCS,每种电性能、可靠性测试每批抽测3PCS,RoHS每批抽测1PCS.6.3 呆滞料:外观依据GB/T 2828.1-2003 正常检检一次抽样方案,CRITICAL:0 ;MAJOR:0.15;MINOR:0.65。

尺寸每批抽测5PCS,每种电性能、可靠性测试每批抽测3PCS,RoHS每批抽测1PCS.6.4 抽样方法:采用随机抽样,从不同包(箱)中随机抽取样品。

7.定义7.1 塑胶件测量面定义A测量面:暴露在外且在正常使用中可直接看到的主要表面,如支架的正面。

B测量面:暴露在外且在正常使用中不直接看到的次要表面,如支架的侧面。

C测量面:正常使用时看不到,只有在产品拆解时才能看到的内表面,如固话天线TOP里面的铜管固定座。

D测量面:在产品内部,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用户看不到的表面。

7.2 缺陷分类A.致命缺陷(CRI):可能对机器或装备的操作者造成伤害;潜在危险性的效应,会导致与安全有关的失效或不符合政府法规;影响机械或电气性能,产品在组装后或在客户使用时会发生重大品质事件的。

原材料进厂检验标准

原材料进厂检验标准

一、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复合材料原材料检测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垂直轴风力发电机(200W、600W、1KW、4KW、10KW 等)原材料的质量及技术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引用而成为本标准中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 3961 《纤维增强塑料术语》3、目的本标准是为员工及质检员提供的质量标准,以提高叶片质量,保证生产的叶片合格,增强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公司的发展增添一份力量。

1、玻璃、碳纤维及其丝织物400g/m2玻璃纤维多轴向布及单向布名称 标准范围 说明 注明代号 依据产品标号 产品包装外表 质量 400g ±20g/m2具体依据各厂家标准为准杂质 无 油污 无 含水量 小于0.1% 均匀度 小于10% 起毛 轻微 蛛网 无 泡泡纱 无 浸润剂含量 小于1%30g/m2玻璃纤维表面毡名称 标准范围 说明 质量 30g ±2g/m2杂质 无 油污 无 含水量 小于0.5%破洞 无 起毛 无 浸润剂含量小于1%200g/m2玻璃纤维方格布名称 标准范围 说明 注明代号 依据产品标号 产品包装外表 质量 200g ±10g/m2具体依据各厂家标准为准杂质 无 油污 无 含水量 小于0.1% 均匀度 小于10% 起毛 轻微 蛛网 无 泡泡纱 无 浸润剂含量 小于1%2、聚酯树脂和环氧树脂真空导入工艺聚酯树脂名称 标准范围 说明 注明代号 依据产品标号 产品包装外表颜色 透明为红色液体 密度 1.1-1.2g/cm3杂质 无 油污 无 沉淀物 无 粘度80-120厘泊 25摄氏度 非挥发性物质含量 61%-67% CVKT-B-005 凝胶时间57-63分钟25℃-100g+MEKP1.5%200g or 400g/m2玻璃纤维短切毡名称 标准范围 说明 质量 200g or 400g ±20g/m2杂质 无 油污 无 含水量 小于0.5%破洞 无 起毛 无 浸润剂含量 小于1%手糊环氧树脂(无锡阿科利)名称 标准范围 说明 颜色 棕红色液态 密度 请查看产品说明书杂质 无 油污 无 沉淀物 无 粘度 500-1500厘泊 25℃ 不可挥发性物质含量 75%±1% 环氧当量 310-370g/eq凝胶时间 30-90分钟 依据不同的固化体系而定后固化时间 7小时 50摄氏度 树脂浇注体硬度55巴氏硬度400g /m2碳纤维方格布 名称 标准范围说明 质量 400g ±20g /m2 各个厂家差异很大杂质无油污 无 含水量 小于0.1% 起毛 无 蛛网 无 泡泡纱 无 浸润剂含量 不详 碳纤维原纱K 数6K 3K 质量更好,但价格昂贵厚度0.42mm放热峰温度 70-110°C 25℃ 苯乙烯含量 20%-40%树脂浇注体巴氏硬度 40纤维制品强度略高手糊工艺聚酯树脂196名称 标准范围 说明 注明代号 依据产品标号 产品包装外表颜色 透明淡黄色 密度 1.23g/cm3杂质无油污无 沉淀物无粘度650-1150厘泊25摄氏度非挥发性物质含量61%-67% CVKT-B-005凝胶时间 8-20分钟25℃-100g+MEKP1.5% 放热峰温度 70-110°C 25℃ 苯乙烯含量 20%-40% 吸水率 0.17树脂浇注体巴氏硬度44 纤维制品强度略高3、溶剂及其它原材料丙酮名称 标准范围 说明 颜色 无色透明叶片 气味 有特殊的辛辣气味易溶性 易溶于水、甲醇、乙醚、氯仿等有机溶物密度 0.788g/cm325℃ 杂质 无 油污 无 沉淀物无4、真空导入辅助材料喷胶(GL 认证)名称 标准范围 说明 颜色 白雾状 25℃ 重量根据标签为准苯乙烯名称 标准范围 说明 颜色 无色透明油状液态 气味 强刺激性气味易溶性 不溶于水,溶于醇、醚多数有机溶剂密度 0.91g/cm3 25℃ 可燃性 易燃 杂质 无 油污 无 沉淀物无密封胶条名称 标准范围说明 粘接性能 粘接性能以实际工作工人经验为主25℃ 密度 1.4g/cm3 25℃ 剪切强度 不低于0.07MPa耐热性 经4小时处理,胶带不流散、不脆裂、保持原厚度高温剥离强度经4小时处理后其剥离强度小于1.5kg/m2能从金属面上剥光脱模布名称标准范围说明质量不超过200g/m2杂质无油污无稳定性高温状态下形态稳定依据不同种类温度不同撕裂性良好的撕裂性能渗透性面孔密度适中依据工艺而定Ω导流管、螺旋管、注胶座名称标准范围说明强度手提起后不折断即可杂质无油污无二、外协加工件进厂检验标准1. 目的为了明确公司金属切削加工检验标准,使检验作业有所遵循,特制定本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塑机 样品
(A类)
注:试料件检验需注意区分原料引起的缺陷和注塑机 引起的缺陷。
目测 比对样品
目测
目测、手感 比对样品
在40W日光灯光源照射下,观 察产品,用眼直视产品表面,距离 为 30cm-35cm;为观察到整个产品 表面的情况,应平移产品,而不应 移动眼。
目测 比对样品
备注:供应商所提供的材料必须符合ROHS要求,并提供国家认可授权检测机构出具有效的SGS检测报告。
1.1来料包装用塑料袋或复合纸袋(防潮)包装,包装
袋应无破损,封口完整密封良好;
外观
1

1.2打开2-3袋包装,将同批胶粒进行对比,并与前一
(C类)
批合格品作比较;色泽与颗粒大小应无明显差异,
颗粒粒状均匀,表面清洁,无杂色、杂质、水份、油污、脏物等等。目测 样品包装标示
2
S-2
包装袋标识及印字清晰,有生产厂家、品名、规格/
( B 类 ) 牌号、批次号等讯息。
目测
3
材质
3.1核对规格/牌号同ERP或BOM表要求一致,记录批次号 讯息。
目测、手感
( A 类 ) 3.2抽取2-3袋胶料比对样品。
样品
4.1供应商每批次需提供出货检验报告,核对报告的
性能
性能数据是否在标准范围内。
4
(试料) 4.2抽取1-2袋胶料进行上机试料,检查试料的坯件,颜 色应相符,坯件应无起皮、杂色、裂纹等缺陷。
制定:
审核:
批准:
检验依据标准 GB/T2828.1-2012抽样检验标准
塑料原料进料检验标准
允收水准(AQL)
(A类)致命缺陷取AQL=0.01 (B类) 重要缺陷取AQL=1.0 (C类) 一般缺陷取AQL=2.5
编 号: 版 次: 页 次: 制定日期: 生效日期:
序号 检验项目
检验标准
检验工具
检验方法
检验操作程序及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