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 battery cycle life test光伏电池生命周期测试

PV battery cycle life test光伏电池生命周期测试
PV battery cycle life test光伏电池生命周期测试

Test Results from the PV Battery

Cycle-Life Test Procedure

Tom Hund

Photovoltaic System Applications Department

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ies*

Albuquerque, NM 87185-0753

Abstract. Cycle-life testing has been conducted on the Deka ‘Solar’, Dynasty Division of

C&D Technologies‘Dynasty’, and Sonnenschein ‘Dryfit’ gel valve regulated lead-acid

batteries to evaluate their performance in small stand-alone photovoltaic (PV) systems. The

PV battery test procedure uses regulation voltage, charge rate, charge-amp-hour to load-amp-

hour ratio, depth-of-discharge, and low-voltage-disconnect as test variables to measure the

available battery capacity to the low-voltage-disconnect and end-of-test battery capacity to

1.75 volts per cell. Each cycle-life test sequence includes 25 shallow cycles, 6 deficit-charge

cycles to low-voltage-disconnect, 10 to 20 recovery-charge cycles, and 40 to 50 more shallow

cycles, for a total of 91 cycles per test sequence. Test results after 1,001 cycles on the above

batteries have indicated that the Deka and Sonnenschein batteries lost capacity at a slow but

consistent rate. The Dynasty battery experienced an initial drop in capacity but recovered

most of it later in the cycle-life test. The test results also demonstrate that the “PV Battery

Cycle-Life Test Procedure” is an effective means to evaluate battery performance using

charging parameters similar to a stand-alone PV system.

INTRODUCTION

The “PV Battery Cycle-Life Test Procedure” used at 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ies and at the Florida Solar Energy Center has been in development for over seven years. Initial work by Harrington and Swamy, et al. [1,2] explored the unique operational profiles that PV batteries are exposed to and the testing requirements needed to simulate the PV cycle profile in a laboratory environment. This work made it clear that traditional battery test procedures from the Battery Council International (BCI) [3] were not fulfilling the testing needs of the PV industry. The BCI cycle-life tests were specifically designed for the motive power industry where relatively high charge and discharge rates, with complete recharges every cycle, are the norm. Batteries in PV systems continually suffer from limited power for recharge and extended periods when they are left in a partially charged condition. It is important for any PV battery test procedure to duplicate the shallow cycling, deficit-charge cycling, low charge and discharge rates, and limited recharge or finish-charge as found in PV systems. Over the last few years there has been a significant effort by the PV Global Accreditation Program (PV GAP), the IEEE Standards Coordinating Committee 21 (IEEE SCC21), and the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IEC) to develop standardized test procedures for batteries used in stand-alone PV systems. The test procedure and test results in this report represent Sandia’s effort at providing the PV industry with a standardized “PV Battery Cycle-Life Test Procedure.”

*Sandia is a multi-program laboratory operated by Sandia Corporation, a Lockheed Martin Company, for 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 under Contract DE-AC04-94AL85000.

PV Battery Cycle-Life Test Procedure

The PV Battery Test Procedure is designed to cycle the test battery in a way that attempts

to simulate the daily charge and discharge cycles of a PV system in high and low solar resource periods. The test procedure shallow cycles the battery to a high state of charge (SOC) every day to simulate high solar resource, and deep discharges the battery to the

low-voltage-disconnect (LVD) to simulate low solar resource. It is not intended to, nor can it, measure actual PV battery cycle-life. It is intended to make comparative performance evaluations based on typical stand-alone PV system design parameters.

The input test parameters are adjustable as needed to conform to system design and battery requirements. These design parameters include regulation voltage (Vr), charge

and discharge rate (C/X), available charge amp-hour (Ah) to load Ah ratio (C:L), daily depth of discharge (DOD) in percent, battery temperature in °C, and LVD. In addition to the test parameters, the deficit-charge cycle recovery period is also an important variable

in this test procedure. As the C:L ratio increases, the number of deficit-charge cycles decreases and the time spent at regulation voltage increases accordingly.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batteries in stand-alone PV systems to recover from this deficit-charge condition using only the limited charge provided by the PV. Deficit-charge recovery in

PV systems is more difficult than in other deep-cycle applications because of the extended time that the battery spends in a discharged condition. In many PV systems the battery may not completely recover from LVD for weeks-to-months at a time. As in all battery testing, the value and quality of the test results are dependent on how well the test parameters duplicate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attery application. Every effort has been made to duplicate the PV system cycle profile in this test procedure.

Test Objectives

1) Identify batteries that operate well in the stand-alone PV-cycle environment.

2) Identify the PV battery charging parameters that result in the best cycle-life.

3) Increase PV system reliability and thus reduce life-cycle cost.

Test Procedure

A graphic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PV Battery Cycle-Life Test Procedure” extracted from test data is plotted in Figure 1. A detailed overview of the test procedure is listed below. 1) Initial Battery Charge - Returns lost battery capacity from self-discharge during storage

after manufacturing. Initial charge procedures should be specified by the battery

manufacturer.

2) Initial Capacity - Measures initial battery capacity at the test discharge rate to LVD and

1.75 vpc (10.5 volts) after the Initial Battery Charge.

3) Cycle Test - Cycles batteries using charge control specified by the PV system design and

in a scenario that resembles the daily discharge and charge cycles of a stand-alone PV system. The cycle test consists of:

a) 25 sustaining charge cycles at specified test parameters,

b) six deficit-charge cycles to the predetermined low voltage disconnect,

c) 10 to 20 recovery-charge cycles calculated based on Ah discharged and total Ah

available each cycle, and

d) 40 to 50 sustaining-charge cycles at specified test parameters.

4) Cycle testing can be terminated as required or when the battery capacity in Ah at the end

of discharge to LVD is 20% less than the initial available capacity during the first deficit-charge cycle period.

5) Temperature should be held constant. The standard test temperature is 25o C, but other

temperatures can be used. Stabilized temperature baths or room temperature control is required.

6) Final Capacity - The discharged Ah to 1.75 vpc (10.5 volts) at the end of a test sequence.

PV Charge Controllers and Data Acquisition

Counting the Ah charged into a battery when a PV charge controller is employed requires

a fairly fast sample rate. Voltage, current, Ah, and temperature data sampling of two samples per second is recommended for PV charge controllers due to the switching nature

of these devices. Recording and integration of this data is recommended at a maximum interval of 30 minutes, depending on capabilities. Data points are also recorded at the beginning and end of each discharge and charge cycle. An integrating ampere-hour counting device is an acceptable substitute to computer controls.

Initial Charge

Prior to performing the Initial Capacity rating an Initial Charge needs to be performed.

The battery manufacturer should be consulted for battery charging instructions for an Initial Charge. The investigator should request the charging specifications similar to the data listed in Table 1 (showing default initial charging parameters). This procedure may be referred to as the Initial Charge, boost charge, or freshening charge. In any event, when requesting this information it should be communicated that this will be a charge sequence intended to get the battery to 100% SOC or ready for installation in a PV system. The method of recharge is the current-limited, constant voltage method.

If the battery manufacturer cannot be contacted, Table 1 parameters are included as guidance for this charging sequence. The Initial Capacity rating should be performed no more than 24 hours after this Initial Charge sequence. For informational purposes only, record the amount of recharge in amp-hours. This is intended to identify any unusual battery handling or damaging storage conditions.

Table 1. Default Initial Charging Parameters.

Type Voltage

limit, vpc Voltage limit,

nominal

6/12v

Minimum duration of

constant voltage

regulation or equalization

charge period

Vented (flooded), lead-antimony 2.557.65/15.3 3 hours Vented (flooded), lead-calcium 2.667.98/16.0 3 hours

VRLA (AGM & Gel) 2.35 or

2.407.05/14.1

7.2/14.4

12 hours

NOTES:

Current should be limited to 3.0 amperes per 100 Ah of manufacturer’s 20-hr, rated capacity.

vpc= volts per cell, AGM= Absorbed Glass Mat, Gel = gelled-electrolyte

Initial Capacity

After Initial Charge, the battery will be discharged to the minimum discharge voltage specified by the battery manufacturer. This voltage is usually 1.75 vpc (10.5 volts) for deep-cycle lead-acid batteries. The capacity test will be conducted at the discharge and charge rate desired in the cycle test. During discharge, the battery voltage and Ah removed should be recorded.

Procedure for Capacity Measurement:

1.Determine the nominal or manufacturer’s battery capacity rating for the discharge rate

desired. Use average current from PV system design or see Table 2 for recommended discharge/charge rate if actual PV system rate is unknown.

2.Set the discharge rate (constant current or for a resistive load use rated current at 2.0

vpc) for the current determined in Step 1.

3.Begin discharge, record battery voltage, current, Ah removed to LVD, and Ah

removed at termination voltage (1.75 vpc or other specified).

4.Recharge the battery in accordance with Initial Charge procedure.

5.Plot the data showing voltage and Ah at the specified discharge current to end point

voltage (Figure 2).

6.Determine the percentage of overcharge for the recharge rate by dividing the charged

Ah by the discharged Ah times 100 - i.e., (Ah charged/Ah discharged)*100 = %

overcharge). Percentage of overcharge calculated here is a reasonable estimate of what is required to return the battery to a high state-of-charge after a full discharge has been performed.

Cycle Parameter Determination

Table 2 is provided as a baseline for cycle parameter determination. The values identified in Table 2 are a good starting point for most PV and battery systems. Other Vr set-points, charging rates, C:L ratios, DOD’s, and temperatures can be used when based on battery manufacturer’s recommendations or PV system design and user requirements.

Table 2. Default PV Battery Cycle Test Parameters.

Variable VRLA

AGM/Gel Vented (Flooded) Lead-Antimony

Vr Set-point (12 volt)14.1 or 14.414.4 to 14.7 Charge Rate Capacity/35Capacity/35 Discharge Rate Capacity/35Capacity/35 C:L Ratio 1.3 1.3 DOD%2020 Temperature °C2525

PV Battery Cycle-Life Test Procedure

Steps for 80-Ah 12 volt VRLA Battery:

1)Identify sustaining charge parameters: a) Vr set-point (2.35 vpc, 14.1 volts), b)

discharge/charge rate (C/35, 2.3-amps), c) daily DOD (20%, 16 Ah) d) LVD (1.9 vpc,

11.4 volts), and e) C:L ratio (1.3).

2)Conduct Initial Battery Charge and Initial Capacity test at discharge and charge rate.

Record available battery capacity to 1.9 vpc (11.4 volts) and capacity to 1.75 vpc

(10.5 volts).

3)Calculate deficit-charge required to discharge battery to LVD in six (6) cycles (70

Ah/6 cycles = 11.7 Ah/cycle).

4)Calculate the number of recovery cycles plus five (5) cycles required for a 70 Ah

deficit charge recovery. 70 Ah/((16 Ah discharged x 1.3 C:L) - 16 Ah discharged) + 5 cycles = 20 cycles

5)Begin twenty-five (25) sustaining discharge and charge cycles at specified Vr, rate,

C:L ratio, and DOD.

6)Begin six (6) cycles at deficit C:L ratio (-11.7 Ah/cycle) designed to discharge to

LVD.

7)Begin twenty (20) recovery discharge/charge cycles using sustaining charge

parameters from Step 1.

8)Begin forty (40) sustaining discharge/charge cycles using sustaining charge

parameters from Step 1.. Total number of cycles per test sequence should be ninety-one (91).

9)Terminate test as required or when available battery capacity to LVD is 20% lower

than the initial value or when the 91-cycle test sequence is complete after the required number of test cycles. A Final Capacity test is conducted after the last 91-cycle test

sequence..

Results

The test results discussed in this report are from three different VRLA gel batteries using the manufacturers’ recommended regulation voltages of 2.35 (14.1) or 2.40 vpc (14.4 volts). The C:L ratio, charge and discharge rate, and LVD were based on typical PV system design considerations.

Table 3 shows the PV Battery Cycle-Life Test Data. Table 3 includes the battery manufacturer and model number, regulation voltage (Vr), initial battery capacity, capacity to LVD, total number of cycles, final capacity, capacity loss per cycle in Ah, initial Ah overcharge, final Ah overcharge, and the number of deficit charge cycles.

Initial Battery Capacity

The initial battery capacity measurements were conducted using the indicated regulation voltage and rate for each battery. Each battery was boost charged for 12 hours at the regulation voltage before discharging at the test rate for the capacity measurements at 1.9 vpc and 1.75 vpc (11.4 and 10.5 volts). Recharge included the same 12-hour finish-charge at regulation voltage. The 11.4 and 10.5 volt capacities for the Deka batteries were both 80 and

92 Ah with overcharge values between 107 and 110%. The Dynasty Division of C&D Technologies battery capacities were 71 and 82 Ah and 71 and 83 Ah with overcharge values between 105 and 106%. The Sonnenschein battery capacities were 102 and 114 Ah and 107 and 115 Ah with both overcharge values at 109%.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he above overcharge values are for 100% DOD cycles and for battery recharge to about 90% SOC the recharge efficiency is near 99%. For 20% DOD cycles, at least half of the recharge is in the inefficient charging range between 90 and 100% SOC; therefore, the required overcharge to recover the battery back to 100% SOC should be greater than the overcharge measured for 100% DOD cycles. This is an important consideration when evaluating the cause of battery capacity loss.

Test Sequence Battery Capacity to LVD

The available capacity measurements to the 1.9 vpc (11.4 volt) LVD in each test sequence indicates that the Deka and Sonnenschein batteries lost capacity at a slow but consistent

rate of –0.021 to –0.042 Ah/cycle based on the initial and final capacity measurements to

1.75 vpc (10.5 volts). The measured available Ah loss was between 19 and 22Ah or 19-26% of the available capacity to LVD. The Dynasty Division of C&D Technologies battery deviated from the capacity loss trend by first losing about 5 Ah of available capacity in sequence numbers 2, 3, and 4 and then gaining it back in sequences 5 through 11. The capacity loss for the Dynasty battery was calculated at -0.001 Ah/cycle. The

final available capacity loss was 2 Ah, or just 3%. A plot of available battery capacities

to LVD vs. the test sequence number is in Figure 3 and is useful to see the performance trends.

Total Number of Cycles

At least one of each of the batteries tested was cycled for 1,001 cycles before testing was terminated. This represents about 2.74 years of cycling in a PV system. One battery from both Deka and Dynasty was automatically terminated prematurely at cycle number 374 and 182. This was due to a low voltage spike in the battery cycle tester and not the battery itself. Available capacity to LVD on the batteries terminated early did not indicate that any significant capacity differences existed between the two batteries still under test and the terminated battery.

Initial and Final Ah Overcharge

Battery overcharge in this test procedure was defined by:

Overcharge = (charged Ah / discharged Ah) x 100

The initial battery overcharge (Ah in/Ah out) was measured at cycle number 1 and the final overcharge was measured at cycle number 1001, or when the test was termin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overcharge is between 107% and 113% initially and drops quickly to the 103% to 106% values seen at the end of test. Usually battery manufacturers will recommend about 110% overcharge for their VRLA batteries cycled at about 20% DOD. In this test the overcharge values are lower than would be optimum for the battery due to the efficiency losses that occur in shallow cycling.

To increase overcharge would require a larger C:L ratio and/or a higher regulation voltage. The higher regulation voltage would probably increase water loss, but may reduce the capacity loss rate. With a C:L ratio of 1.3, the battery spends about 2.6 hrs at regulation voltage every cycle, which i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e 12 hours required for the boost charge or complete finish-charge required by the Initial Capacity test. Further testing would be required to quantify the performance enhancing effects of increasing the C:L ratio and/or regulation voltage.

Deficit-Charge Cycles to Regulation Voltage

The deficit-charge cycles to regulation voltage include the first deficit-charge cycle and all cycles thereafter that do not reach regulation voltage during charge. This is a useful number because it is an indicator of how long the battery spends in a discharged condition before reaching regulation voltage. The days spent in a discharged condition can be calculated by adding the charge and discharge times. The cycle time calculations indicate that each day produces 1.4 test cycles. Based on the number of cycles per day, the above batteries spent 9.3 to 13.5 days in a partially charged condition from regulation voltage to LVD back to regulation voltage. If battery performance problems arise after the deficit-charge cycle period, then the deficit-charge cycle period can be reduced by increasing the C:L ratio.

Conclusions

Based on the test results, it is possible to identify some significant conclusions from this work. These include the following:

1) The C:L ratio may be one of the more important test parameters for VRLA batteries

achieving rated cycle-life. The C:L ratio determines the number of cycles spent in deficit-charge recovery and the time spent at regulation voltage every day. This is probably the most important PV system battery charging parameter for maintaining VRLA battery health.

2) The batteries used in this test performed well and should last at least 3-years in a

PV system using a similar design. These results were obtained using the battery manufacturers recommended cycling regulation voltage, current limited constant voltage charging, and typical PV system design parameters such as a minimum charge to load ratio (C:L) of 1.3 and a C/35 charge and discharge rate at 25°C.

3) Further testing would be required to quantify the performance enhancing effects of

increased C:L ratio and/or regulation voltage on the Deka and Sonnenschein

batteries.

4) The “PV Battery Cycle-Life Test Procedure” proved to be very useful in verifying

and comparing battery performance under controlled laboratory conditions that were similar to stand-alone PV systems.

REFERENCES

1.S. R. Harrington and T. D. Hund, “Rating Batteries for Initial Capacity, Charging Parameters

and Cycle-Life in the Photovoltaic Application,” Power Systems Worl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Sept., 1995.

2.R. Swamy and J. Dunlop, “Battery Cycle-Life Testing for Stand-Alone Photovoltaic Systems,”

SOLTECH, 1997.

3.Battery Council International, Battery Technical Manual 3rd Edition, 401 North Michigan Av.,

Chicago, Illinois 60611, (312) 644-6610.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 1.目的 传统的设备管理主要侧重于设备的维修阶段,具有相当的局限性。现代意义上的设备管理贯穿于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选型。购置、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以及拆除报废。为了规范公司的设备管理,以设备可靠性的角度为出发点,降低设备故障率,使设备稳定可靠地运行,从而保障生产地顺利进行,本厂依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以及相关设备管理经验,特制订本制度。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厂所属各部室、车间、班组。 3.内容 设备的全生命周期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在三维空间上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二是突出在浴盆曲线上不同阶段的不同管理特色;三是全生命周期的费用管理。本制度以安全生产的角度着重规定三维空间管理、设备的阶段性管理、设备的浴盆曲线管理和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 3.1 三维空间管理 三维空间上的全生命管理涉及空间维、资源维和功能维,加上全生命周期本身的时间维,就形成四维系统, 空间维即从生产环境、车间、生产线、设备、总成(部件),直到零件,由表及里,步步深入,涉及空间维上的各个要素。 资源维是涉及与设备相关各种资源,包含信息、人力、材料、备件、动力能源、水、气、汽等要素,这都是设备和管理上不可或缺的

资源要素。 功能维指管理功能,即计划、组织、实施、控制、评价、反馈等内容,这也是广义的PDCA循环过程。从这种意义上说,设备管理是典型的系统工程。 因而,三维空间管理需要部门车间的负责人和设备操作人员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3.1.1 车间生产环境应保持整洁,无大面积积水、积料,落实“5S”。 3.1.2 生产设备应做到“定置管理”,用统一定制线明确。 3.1.3 生产设备应标明设备责任人,设备的责任人负责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检修。 3.1.4 采购设备时采购部和部门车间设备部门对设备信息进行评估研究,符合生产作业需求的方予以采购。 3.1.5 设备的相关操作人员须熟练设备操作规程并进行岗位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3.1.6 设备系统的燃油、润滑油、冷却水和空气要定期进行“滤清处理”,有效控制设备性能劣化。 3.1.7 部门负责人须根据操作人员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记录做出相应的设备安全运行评价,采取措施延缓设备的老化,保证运行的安全性。操作人员在设备新的运行系统下须及时反馈设备操作及设备运行状态。 3.2 阶段性管理 设备的极端性管理是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主要内容,贯穿于

浅议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浅议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蔡琦斌 工程项目建设一般都是企业的重大投资,一方面它占用企业很多的资源,另一方面也能为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工程项目投资成功与否将对企业产生长期影响,甚至与企业生死攸关。如何有效管理工程项目,确保其设计合理、运行安全有效,同时降低运行和维护成本,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对工程项目实施有效的管理,可以避免规划、设计失误或设备选型错误造成影响工程使用效果,资金浪费的现象,帮助企业提高资产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节约资源。 工程项目生命周期 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指项目从可行性研究、设计、设备选型、采购、安装、运营、维护到最后报废的全过程。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5个阶段。 可行性研究阶段。以自然资源和市场预测为基础,选择建设项目,寻找有利的投资机会;判断工程项目的生命力,进行市场调查、工厂试验等专题研究;对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建设地点、主要技术工艺、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进行研究和初步评价和可行性论证;深入研究市场、生产纲领、工艺、设备、建设周期、总投资额等问题。 设计/选型阶段。编制设计方案及工程项目总概算书,考虑项目实施的成本、费用支出,以及系统运行的安全性,进行设备选型。 建设实施阶段。包括施工准备、组织施工和竣工前的生产准备,对设备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安装与调试。 运营/维护期。对工程从安装调试合格进入正常使用起,直至该工程退出生产的全过程,通过组织、管理、监督等一系列措施,使工程项目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需要对工程进行更新改造、对设备进行维护。根据工程使用情况,及时作出报废、整改、替换的决定。 跟踪/评估期。合理选取指标,科学建立模型,选择不同的评估时点进行动态评估,实现对工程项目的跟踪管理。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分析,指导日后的建设管理,形成闭环管理体系。 工程项目管理现状分析 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对实现科学决策,防止资金浪费,及时纠正项目

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汇总情况

1.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1.1基本概念 传统的设备管理(Equipment management)主要是指设备在役期间的运行维修管理,其出发点是设备可靠性的角度出发,具有为保障设备稳定可靠运行而进行的维修管理的相关涵。包括设备资产的物质运动形态,即设备的安装,使用,维修直至拆换,体现出的是设备的物质运动状态。 资产管理(Asset management)更侧重于整个设备相关价值运动状态,其覆盖购置投资,折旧,维修支出,报废等一系列资产寿命周期的概念,其出发点是整个企业运营的经济性,具有为降低运营成本,增加收入而管理的涵,体现出的是资产的价值运动状态。 现代意义上的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涵盖了资产管理和设备管理双重概念,应该称为设备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Equipment-Asset life-cycle management)更为合适,它包含了资产和设备管理的全过程,从采购,(安装)使用,维修(轮换)报废等一系列过程,即包括设备管理,也渗透着其全过程的价值变动过程,因此考虑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要综合考虑设备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1.2.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任务 以生产经营为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选型,购置,安装,使用,维护,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进行管理,以获得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设备综合产能最高的理想目标。

1.3.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阶段 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三个阶段 (1. 前期管理 设备的前期管理包括规划决策,计划,调研,购置,库存,直至安装调试,试运转的全部过程。 (1)采购期:在投资前期做好设备的能效分析,确认能够起到最佳的作用, 进而通过完善的采购方式,进行招标比价,在保证性能满足需求的情况 下进行最低成本购置。 (2)库存期:设备资产采购完成后,进入企业库存存放,属于库存管理的畴。

输气管道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f8546891.html, 输气管道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应用 作者:秦小飞 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中旬刊》2019年第01期 摘要:为加强工程建设管理,规范工程建设管理程序,全面掌控工程建设管理情况,达到工程全过程管理,特引入了天然气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本文基于数据录入平台,介绍了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应用,内容涉及输气管道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包括设计、施工、检测以及运行维护,该系统为管道建设、运营管理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并辅助决策分析,从而提高管道运行管理水平,达到安全高效的管理。 关键词:全生命周期;录入平台;运行管理 输气管道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以管道本体及周边环境这一“实物”为基本载体,以管道从规划建设到投产运行直至运维报废各个阶段的业务活动为驱动要素,建立统一的“管道数据模型”,并以管道全生命周期的进展为时间轴,将业务活动的成果物逐项加載到管道“实物”上,搭建天然气长输管道全生命周期数据库,实现管道从规划到报废的全资产、全过程、全业务的信息化管理,为管道的安全运行提供全方位可靠保障。 1 全生命周期的五大目标 1能够对各阶段的交付物进行统一,集中的存储,便于查询;2能够提高竣工资料数字化移交能力,提升资料完整性和准确性,缩短移交周期;3能够正确的反应工程项目各阶段工作进度及质量管理情况;4基于数字化设计,提升设计成果的数字化传递能力;5能够保证管道资产全生命周期信息数据的完整性、有效性和准确性,为生产运营服务,并支撑数据回流。 针对输气管道工程建设阶段来说,目标就是两大类,一类是管过程,管的是工程建设的项目过程;另一类是存数据,存的是管道本体及周边环境数据,存数据的目的是为了在管道投产运营后用,包括管道完整性、包括生产调度,也包括安全应急等。 总结以上目标,可以将全生命周期的目标归结为“存数据、管过程”。 2 数据系统的建设 建设标准唯一、关系清晰的管道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采集、存储、管理、服务和发布平台,实现数据的交换、保存、更新、共享、备份、分发、存证和分析等功能,为实现统一的业务管理和应用提供支持。 数据系统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1定义一套完整的数据标准:涵盖管线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各方面数据,提高数据存储的科学性合理性,为后续的信息系统建设提供统一规范的指导;2搭建标准规范统一的数据集成平台:将建设期运营期的业务、地理、实时、文件等各种类型的数

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流程说明

铁塔建设全流程生命周期管理 一、需求管理 二、项目管理 三、工程施工管理 四、资产管理 五、档案管理 铁塔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的10个关键控制节点:需求获取、方案筛查、需求确认、项目立项、项目设计、项目会审、工程实施、验收交付、工程转资及审计决算、项目归档; 一、客户需求管理 1.需求收集:客户经理收到运营商建设需求,1天内完成运营商需求的确认,并提交产品经理处理。(一次确认) 2.需求整合、制定方案:产品经理通过筛查,初步制定解决方案,下发《站址筛查任务书》,由设计院到现场进行初勘,形成站址方案建议书。 时间要求:批量需求≤50个,5天内完成;50〈需求量≤100个,10天内完成;零星需求3天内完成。 3.选址定点:根据初勘结果,产品经理下发新建站点选址任务清单,由站址经理分派至各区域经理开展选址。城区单站选址定点时长5天内完成,乡镇及农村时长为3天;站点确定后2天内站址经理将结果反馈产品经理。 4. 拟共享站点:产品经理提交《共享需求单》至客户经理,由客户经理协调资源产权运营商进行共享确认,每5天反馈一次结果。 5. 筛查方案确认:产品经理根据选定点位,组织设计院3天内完成《站址筛查方案》编制;客户经理将方案提交需求运营商确认,若双方意见达成一致,3天内完成《站址筛查方案确认》。(二次确认) 6. 站址谈判:选址经理分解谈站任务至区域经理,区域经理组织施工单位/社会力量进行谈站,单站谈站时长城区10天;郊区及乡镇7天,农村5天),同时完成租赁合同/征地合同的签订。 7. 输入文档: (1)附件1:项目建议书(可研)模板 (2)项目立项审批单 (3)立项的请示文件模板 (4)客户建设需求订单确认表 (5)项目规模统计表 (6)会审纪要模板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解决方案

目录 一、设备管理的现状 (3) 二、解决方案 (4) 三、技术特点 (8) 四、应用行业 (14) 4.1. 油田业 (15) 4.2. 医疗业 (16) 4.3. 铁路运输业 (18)

一、现状、问题 设备作为一个公司最重要的资产之一,如何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降低设备维护成本,在目前企业面临成本逐步提高的形势下,无疑是帮助企业提高利润、降低成本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设备管理作为企业日常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越来越引起广大企业的重视,而企业如何对设备进行很好的管理也成为当今企业发展的健康与否的关键。 目前在的设备管理领域的软件产品有以下几类: 设备管理系统:管理设备台帐资料,日常巡视检修工作,故障处理等。 地理信息系统:将设备绘制到地图上,方便查询和分析。 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管理设备运行维护中的各种工程项目及进度。 自动化控制及调度系统:对自动化设备进行监视、控制等。 CAD等绘图软件:用来设计各种设备安装、施工图纸。 这些系统都是不同厂家开发的,有些企业已经全部上线实施了,有些企业只使用了一部分,信息化水平有高有底,系统之间只能进行简单的集成,使用起来不方便、功能不能完全满足要求而且很容易产生系统间的数据不一致。 大多数企业在设备管理方面面临的问题: 对设备全生命周期动态管理缺少能够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有效

工具,难以将设备信息、实时数据、图纸信息等进行统一管 理; ●数据分散在不同的系统中,甚至一些离线的CAD、excel文档 中,难以进行统一管理,数据间一致性差; ●系统分散导致工作流程很难做到闭环管理,缺乏相应的技术手 段支撑业务精细化管理; ●管理软件和自动化软件难以进行有效集成,设备的大量状态数 据无法进行有效利用; ●系统功能简单,以表单、流程、报表为主,缺乏可视化分析展 示手段,难以发现隐藏在数据背后的有用信息; ●现场工作缺乏技术支持手段,设备维护的大量工作要在现场进 行,传统设备管理软件只能运行在桌面电脑上,现场工作只 能事后人工补录到系统中,难以进行及时的监控,工作现场 也难以获取系统中有用的信息; 二、解决方案 通过引进先进的设备资产管理思想,以提高资产利用率、降低企业运行成本为目标,优化企业资源为核心,通过信息化手段,合理安排设备采购、维修保养计划及相关资源与活动,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从规划设计阶段开始,到工程项目施工、项目移交、设备运行、最后到设备报废,对设备的全生命周期

揭秘!锂电池制造工艺全解析

揭秘!锂电池制造工艺全解析 锂电池结构 锂离子电池构成主要由正极、负极、非水电解质和隔膜四部分组成。目前市场上采用较多的锂电池主要为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二者正极原材料差异较大,生产工艺流程比较接近但工艺参数需变化巨大。若磷酸铁锂全面更换为三元材料,旧产线的整改效果不佳。对于电池厂家而言,需要对产线上的设备大面积进行更换。

锂电池制造工艺 锂电池的生产工艺比较复杂,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主要涵盖电极制作的搅拌涂布阶段(前段)、电芯合成的卷绕注液阶段(中段),以及化成封装的包装检测阶段(后段),价值量(采购金额)占比约为(35~40%):(30~35)%:(30~35)%。差异主要来自于设备供应商不同、进口/国产比例差异等,工艺流程基本一致,价值量占比有偏差但总体符合该比例。 锂电生产前段工序对应的锂电设备主要包括真空搅拌机、涂布机、辊压机等;中段工序主要包括模切机、卷绕机、叠片机、注液机等;后段工序则包括化成机、分容检测设备、过程仓储物流自动化等。除此之外,电池组的生产还需要Pack 自动化设备。 锂电前段生产工艺 锂电池前端工艺的结果是将锂电池正负极片制备完成,其第一道工序是搅拌,即将正、负极固态电池材料混合均匀后加入溶剂,通过真空搅拌机搅拌成浆状。配料的搅拌是锂电后续工艺的基础,高质量搅拌是后续涂布、辊压工艺高质量完成的基础。 涂布和辊压工艺之后是分切,即对涂布进行分切工艺处理。如若分切过程中产生毛刺则后续装配、注电解液等程序、甚至是电池使用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因此锂电生产过程中的前端设备,如搅拌机、涂布机、辊压机、分条机等是电池制造的核心机器,关乎整条生产线的质量,因此前端设备的价值量(金额)占整条锂电自动化生产线的比例最高,约35%。

锂电池生产工艺分析

璽电池生产工艺分析 关于循环不合格的分析 一、正负极活性材料的物化结构性质的影响 正负极活性材料的物化结构性质对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嵌有决定性的影响,因而影响电池的循环寿命。正负极活性材料的结构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使用容易脱嵌的活性材料充放电循环时,活性材料的结构变化较小,而且这种微小变化是可逆的,因而有利于延长充放电循环寿命。 1、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 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其充放循环性能。如尖晶石材料LiXMn204,具有优越的循环性能,其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在锂离子的嵌入和胶出过程中,单元晶胞膨胀、收缩率小于1%,即体积变化小;LiXMn204(X大于等于1)电极在充放过程中容量损失严重,主要是因为在充放电过程中,其颗粒表面发生John- Teller畸变效应,单元晶胞膨胀严重,使结构完整性破坏。对材料进行适当的离子掺杂可有效提高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如对尖晶石结构LiXMn2O4进行适量的钻(Co) 掺杂,因钻使该材料的晶格参数变小,在循规蹈矩环过程中晶体结构趋于稳定,从而有效改善了其循环稳定性。 2、活性材料的料度分布及大小影响 活性材料的粒度对其循环性能影响很大。研究表明:活性材料的粒度在一定范围与材料的循环性能正相关;活性材料的粒度分布越宽,其循环性能就越差,因为当粒度分布较宽时,其孔隙度差,从而影响其对电解液的毛细管作用而使阻抗表现较大,当充电到极限电位时,大颗粒表面的锂离子会过度脱嵌而破坏其层状结构,而不利于循环性能。 3、层状结构的取向性及片度的影响

具有高度取向性和高度层状有序结构且层状结构较厚的材料,因锂离子插入的方向性强,使用其大电流充电放循环时性能不佳,而对于一些具有无序性层状结构 (混层结构)或层结构较薄的材料,山于其锂离子脱嵌速率快,且锂脱嵌引起的体积变化较小,因而其充放循环过程中容降率较小,且耐老化。 4、电极材料的表面结构和性质的影响 改善电极材料的表面结构和性质可有效抑制有机溶剂的共插入及其与电解液间的不良反应,如在石黑表面包覆一层有机聚合物热解碳,在一些正极活性材料如LiC002, LiC0XNil-X02等表层涂覆一层玻璃态复合氧化物如 LiO-A12O3-SiO2, Li20-2B203等可显著改善材料的充放电循环性能及电池的安全性。 二、电极涂层粘结强度的影响 正负极涂层的粘结强度足够高时,可防止充放循环过程中正负极优其是负极的粉化脱落或涂层因过度膨胀收缩而剥离基片,降低循环容降率;反之,如果粘结强度达不到要求,则随循环次数的增加,因涂层剥离程度加重而使电池内阻抗不断增大,循环容量下降加剧。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儿方面的因素。 1、胶粘剂的材料选择 LI前常用的粘合剂为水溶性有机氟粘合剂(PVDF, PTFE等),其粘结强度受物理化学性能参数如分子量、热稳定性、热收缩率、电阻率、熔融及软化温度以及在溶剂中的溶胀饱合度、化学稳定性等的影响;此外,正极和负极所用的粘结剂及溶剂均要非常纯,以免因杂质存在而使电极中的粘结剂氧化和老化,从而降 低电池的循环性能。 2、胶粘剂的配制

锂电池生产工艺修订稿

锂电池生产工艺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锂离子电池工艺流程 正极混料 原料的掺和: (1)粘合剂的溶解(按标准浓度)及热处理。 (2)钴酸锂和导电剂球磨:使粉料初步混合,钴酸锂和导电剂粘合在一起,提高团聚作用和的导电性。配成浆料后不会单独分布于粘合剂中,球磨时间一般为2小时左右;为避免混入杂质,通常使用玛瑙球作为球磨介子。 干粉的分散、浸湿: (1)原理:固体粉末放置在空气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吸附部分空气在固体的表面上,液体粘合剂加入后,液体与气体开始争夺固体表面; 如果固体与气体吸附力比与液体的吸附力强,液体不能浸湿固体;如果固体与液体吸附力比与气体的吸附力强,液体可以浸湿固体,将气体挤出。 当润湿角≤90度,固体浸湿。 当润湿角>90度,固体不浸湿。 正极材料中的所有组员都能被粘合剂溶液浸湿,所以正极粉料分散相对容易。 (2)分散方法对分散的影响: A、静置法(时间长,效果差,但不损伤材料的原有结构); B、搅拌法;自转或自转加公转(时间短,效果佳,但有可能损伤个别 材料的自身结构)。 1、搅拌桨对分散速度的影响。搅拌桨大致包括蛇形、蝶形、球形、桨形、 齿轮形等。一般蛇形、蝶形、桨型搅拌桨用来对付分散难度大的材料或配料的初始阶段;球形、齿轮形用于分散难度较低的状态,效果佳。 2、搅拌速度对分散速度的影响。一般说来搅拌速度越高,分散速度越快, 但对材料自身结构和对设备的损伤就越大。 3、浓度对分散速度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浆料浓度越小,分散速度越快,但 太稀将导致材料的浪费和浆料沉淀的加重。 4、浓度对粘结强度的影响。浓度越大,柔制强度越大,粘接强度 越大;浓度越低,粘接强度越小。 5、真空度对分散速度的影响。高真空度有利于材料缝隙和表面的气体排 出,降低液体吸附难度;材料在完全失重或重力减小的情况下分散均匀的难度将大大降低。 6、温度对分散速度的影响。适宜的温度下,浆料流动性好、易分散。太热 浆料容易结皮,太冷浆料的流动性将大打折扣。 稀释。将浆料调整为合适的浓度,便于涂布。 原料的预处理 (1)钴酸锂:脱水。一般用120 oC常压烘烤2小时左右。 (2)导电剂:脱水。一般用200 oC常压烘烤2小时左右。 (3)粘合剂:脱水。一般用120-140 oC常压烘烤2小时左右,烘烤温度视分子量的大小决定。 (4) NMP:脱水。使用干燥分子筛脱水或采用特殊取料设施,直接使用。 2.1.2物料球磨

软件全生命周期的过程管理情况

一、软件开发 二、测试配置管理 1.概述 软件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必须经过严格的测试。通过对本软件的测试,尽可能的发现软件中的错误,借以减少系统内部各模块的逻辑,功能上的缺陷和错误,保证每个单元能正确地实现其预期的功能。检测和排除子系统(或系统)结构或相应程序结构上的错误,使所有的系统单元配合合适,整体的性能和功能完整。并且使组装好的软件的功能与用户要求一致。 2.测试资源和环境 2.1硬件配置 2.2软件配置 3.测试策略 系统测试类型及各种测试类型所采用的方法、工具等介绍如下: 功能测试

用户界面(UI)测试 性能测试 安全性测试 兼容性测试

回归测试 4.测试实施阶段 5.测试通过标准 系统无业务逻辑错误和二级的BUG。经确定的所有缺陷都已得到了商定的解决结果。所设计的测试用例已全部重新执行,已知的所有缺陷都已按照商定的方式进行了处理,而且没有发现新的缺陷。 注:缺陷的严重等级说明: A:严重影响系统运行的错误; B:功能方面一般缺陷,影响系统运行;

C:不影响运行但必须修改; D:合理化建议。 6.测试用例模板 7.测试进度 三、负责部门职能和角色 1、项目经理任命 项目经理对该项目的施工管理全面负责。 2、主要参与人员 主要参与人员为: 3、人员组织计划表

四、软件开发管理制度 1 总则 ●为规范自有软件研发以及外包软件的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软件研发与管理。 ●本制度中软件开发指新系统开发和现有系统重大改造。 ●软件开发遵循项目管理和软件工程的基本原则。项目管理涉及立项管理、项目计划和监控、配置管理、合作开发管理和结项管理。软件工程涉及需求管理、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系统测试、用户接受测试、试运行、系统验收、系统上线和数据迁移。 ●除特别指定,本制度中项目组包括业务组(或需求提出组)、IT组(可能包括网络管理员和合作开发商)。 2 立项管理 ●提出开发需求的信息技术部门参与公司层面立项,进行立项的技术可行性分析,编写《立项分析报告》(附件一),开展前期筹备工作。《立项分析报告》应明确项目的范围和边界。 ●应用系统主要使用部门将《立项分析报告》上交公司总裁室进行立项审批,以保证系统项目与公司整体策略相一致。 ●《立项分析报告》得到批准后,成立项目组(如果是外包开发,则成立外包商项目组;如果是合作开发,则与外包商共同成立合作开发项目组,以下统称“项目组”),项目组应包括业务组(由公司相关业务部门组成)和IT组(自行开发为办公室网络管理

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1)

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片段) 绪论 近些年来,国际上发达国家对工程投资的要求是事前预控、事中控制。而我国传统的做法在客观上造成轻决策、重实施,轻经济、重技术,先建设、后算帐的后果。由于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经济观念和成本控制意识淡薄,使得成本管理人员的素质难于提高。项目成本的控制目标长期难以实现。 针对上述情况,我国学术界最先于八十年代提出了全过程成本管理和控制的概念,有关部门也就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预决算向两头延伸的要求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把我国项目成本管理的观念和方法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们现在的任务应当是把现代化成本管理与符合中国国情的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结合起来,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建立一套完善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工程成本管理体系,努力提高工程成本的管理水平。 我国传统项目成本管理方法。根据我国项目成本管理发展的历史可知,我国传统的项目成本管理方法是从苏联引进的一种基于国家统一定额的工程成本管理方法。这种方法的主要特征是以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这就注定了它是无法适应现在的市场经济要求。原因很简单,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和价格确定的基本机制,而不是按某些人所编制的国家或地方统一定额作为资源配置和价格确定的基本机制。所以我们必须抛弃这种传统的项目成本管理的方法。 我国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已走过了二十几年的历程,形成了具有现代管理意义的项目管理机制,但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特别是在近几年我国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情况下,更需要不断创新,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模式,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经历2007年底以来的楼市寒冬后,房地产企业纷纷认识到,仅仅关注外部市场的“开源”还远不能适应残酷现实,向管理要效益,大幅度削减成本,实现有效“节流”将是未来房地产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谁不修好这门功课,未来将会受到市场无情的抛弃。 在成本管理实践和创新中,我发现有些企业将2009年定义为“成本管理年”。但目前大部分的房企还普遍停留在粗放向规范管理过渡阶段,成本管理在地产企业实践中也产生了诸多困惑和难题。如何才能将成本算得精、算得准?如何使成本控得住、控得牢?“成本管理四步法”虽然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但我发现大多企业动态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距基本上都在5%以上,大部分企业的目标成本在现实中都演变为“伪目标”,基本上是“形同虚设”。 我也欣喜的发现,国内一些标杆企业通过自己的独特理念和高效执行,已经成功将误差控制在2%的范围内,我通过对这部分企业的经典做法进行总结和归纳,提炼了一套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成本管控新思路。对于房地产成本管理,我一直反对用孤立、单一的封闭视野去看待项目的每一环节成本管理。我更提倡基于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全过程管理视野来俯视成本。那么,什么是房地产成本管理的全生命周期?我认为就成本自身而言,从最初成本测算、到目标成本、动态成本、成本回顾、再到成本核算、最后经过成本数据库,整个成本演变的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成本全生命周期的过程。 所以,本文针对项目成本管理,对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进行了研究分析,以使我们了解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方法,以及怎样去运用。 第1章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1.1房地产项目成本的构成 项目成本:是指预测和管理项目成本,它包括设计前准备阶段的成本管理、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招投标阶段的成本管理、施工前准备阶段的成本管理、施工过程阶段的成本管理、

锂电池生产工艺分析

关于循环不合格的分析 一、正负极活性材料的物化结构性质的影响 正负极活性材料的物化结构性质对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嵌有决定性的影响,因而影响电池的循环寿命。正负极活性材料的结构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使用容易脱嵌的活性材料充放电循环时,活性材料的结构变化较小,而且这种微小变化是可逆的,因而有利于延长充放电循环寿命。 1、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 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其充放循环性能。如尖晶石材料LiXMn2O4,具有优越的循环性能,其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在锂离子的嵌入和胶出过程中,单元晶胞膨胀、收缩率小于1%,即体积变化小;LiXMn2O4(X大于等于1)电极在充放过程中容量损失严重,主要是因为在充放电过程中,其颗粒表面发生Jahn-Teller畸变效应,单元晶胞膨胀严重,使结构完整性破坏。对材料进行适当的离子掺杂可有效提高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如对尖晶石结构LiXMn2O4进行适量的钴(Co)掺杂,因钴使该材料的晶格参数变小,在循规蹈矩环过程中晶体结构趋于稳定,从而有效改善了其循环稳定性。 2、活性材料的料度分布及大小影响 活性材料的粒度对其循环性能影响很大。研究表明:活性材料的粒度在一定范围与材料的循环性能正相关;活性材料的粒度分布越宽,其循环性能就越差,因为当粒度分布较宽时,其孔隙度差,从而影响其对电解液的毛细管作用而使阻抗表现较大,当充电到极限电位时,大颗粒表面的锂离子会过度脱嵌而破坏其层状结构,而不利于循环性能。 3、层状结构的取向性及厚度的影响 具有高度取向性和高度层状有序结构且层状结构较厚的材料,因锂离子插入的方向性强,使用其大电流充电放循环时性能不佳,而对于一些具有无序性层状结构(混层结构)或层结构较薄的材料,由于其锂离子脱嵌速率快,且锂脱嵌引起的体积变化较小,因而其充放循环过程中容降率较小,且耐老化。 4、电极材料的表面结构和性质的影响 改善电极材料的表面结构和性质可有效抑制有机溶剂的共插入及其与电解液间的不良反应,如在石黑表面包覆一层有机聚合物热解碳,在一些正极活性材料如LiCOO2,LiC0XNi1-XO2等表层涂覆一层玻璃态复合氧化物如

计算机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需求说明书

博源集团 计算机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 需求说明书

第一章引言 1.1 编写目的 依托信息化手段,通过集团现有ERP管理系统,实现计算机全生命周期管理。此文件描述计算机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功能需求,可作为系统设计人员、测试人员、用户等相关人员从事推广和使用的依据和输入。 1.2 编写背景 集团面对越来越多的计算机资产,必须要能快速准确的获取相应资产的信息,才能方便快捷的进行管理,通过长久对博源集团计算机资产进行管理,发现存在如下问题: 1、计算机资产数据信息不全面、真实,帐面资产和实际资产不符。 2、部分计算机资产改变使用人后未能及时更新信息,使资产与使用人不能正确地一一对应。 3、计算机资产报废及更新流程不规范,没有明确的规则及责任人。 4、调转人员的计算机资产(笔记本)未能做资产转移或留存导致部分资产流失。 5、企业间资产横向信息不透明,导致部分企业间的计算机资产不能调配,产生不必要的投资。 针对以上问题,借鉴设备管理思想和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形成博源集团计算机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通过集团ERP管理平台系统不

仅能将所有资产的信息在系统里面保存查询,更方便的是能将每个资产的基本信息以及其他附加信息都保存到系统里面来进行查询和写入。 1.3 管理目标 利用集团ERP系统实施计算机全生命周期管理,逐步实现如下目标: 1、利用集团ERP系统建立集团计算机资产信息管理共享平台,集中掌控计算机资产配置情况、资产使用状态,实现计算机资产的合理调配,降低资产闲置率,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发挥资产最大效益; 2、实现对计算机资产运行及状态进行实时、动态跟踪和处理,实现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3、通过与集团ERP中的人力资源系统和物资管理系统的结合,保证计算机资产审批的真实性,权威性; 4、通过此方法的执行,可以将计算机资产的管理纳入信息化绩效考核体系,推进计算机资产标准化管理。 5、延伸应用,网络设备、服务器、打印机及正版化软件都可以应用此方法。 第二章系统需求 2.1 定义 博源集团计算机全生命周期:指计算机资产从采购(更新)、分配、使用、运行维护到最后报废的全生命过程。

锂电池生产中各种不良原因及分析

各种不良原因的造成以及原因分析20130830 一、短路: 1、隔膜刺穿: 1)极片边尾有毛刺,卷绕后刺穿隔膜短路(分切刀口有毛刺、装配有误); 2)极耳铆接孔不平刺穿隔膜(铆接机模具不平); 3)极耳包胶时未包住极耳铆接孔和极片头部(裁大片时裁刀口有毛刺); 4)卷绕时卷针划破隔膜(卷针两侧有毛刺); 5)圧芯时气压压力太大、太快压破隔膜(气压压力太大,极片边角有锐角刺穿隔膜纸)。 2、全盖帽时极耳靠在壳闭上短路: 1)高温极耳胶未包好; 2)壳壁胶纸未贴到位; 3)极耳过长弯曲时接触盖帽或壳壁。 3、化成时过充短路: 1)化成时,正负极不明确反充而短路; 2)过压时短路; 3)上柜时未装好或内部电液少,充电时温度过高而短路。 4、人为将正负极短路: 1)分容上柜时正负极直接接触; 2)清洗时短路。 二、高内阻: 1、焊接不好:极耳与极片的焊接;极耳与盖有虚焊。 2、电液偏少:注液量不准确偏少;封口时挤压力度过大,挤出电液。 3、装配结构不良:极片之间接触不紧密;各接触点面积太小。 4、材质问题:极耳及外壳的导电性能;电液的导电率;石墨与碳粉的导电率。 三、发鼓: 1、电池内有水分:制造流程时间长;空气潮湿;极片未烘干;填充量过大,入壳后直接发鼓;极片反弹超厚,入壳后发鼓。 2、短路:过充或短路。 3、高温时发鼓;超过50°C温度发鼓。 四、低容量:

1、敷料不均匀,偏轻或配比不合理。 2、生产时断片、掉料。 3、电液量少。 4、压片过薄。 五、极片掉料: 1、烘烤温度过高,粘接剂失效。 2、拉浆温度过高。 3、各种材料因素:如P01、PVDF、SBR、CMC等性能问题。 4、敷料不均匀。 六、极片脆: 1、面密度大,压片太薄。 2、烘烤温度过高。 3、材料的颗粒度,振头密度等。 各工位段不良原因的造成及违规操作 一、配料: 不良原因:1)各种添加剂与P01的配比; 2)浆料中的气泡;导致拉浆时不良率增加,以及 3)浆料中的颗粒;正负极活性物质的容量发挥和 4)浆料的粘度。极片掉料。 不良操作:1)加入添加剂时少加或多加; 2)浆料搅拌时间不准确; 3)浆料中添加剂或多或少。 二、拉浆: 不良原因:1)敷料不均; 2)掉料或湿片;不良率增多,和电池性能不好。 3)断带。 不良操作:1)刀口调试不标准或刀口垫干料,或走速太快;

21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 1、目的 传统的设备管理主要侧重于设备的维修阶段,具有相当的局限性。现代意义上的设备管理贯穿于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选型。购置、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以及拆除报废。为了规范公司的设备管理,以设备可靠性的角度为出发点,降低设备故障率,使设备稳定可靠地运行,从而保障生产地顺利进行,公司依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以及相关设备管理经验,特制订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部室、车间、班组。 3、内容 设备的全生命周期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在三维空间上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二是突出在浴盆曲线上不同阶段的不同管理特色;三是全生命周期的费用管理。本制度以安全生产的角度着重规定三维空间管理、设备的阶段性管理、设备的浴盆曲线管理和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 3.1 三维空间管理 三维空间上的全生命管理涉及空间维、资源维和功能维,加上全生命周期本身的时间维,就形成四维系统, 空间维即从生产环境、车间、生产线、设备、总成(部件),直到零件,由表及里,步步深入,涉及空间维上的各个要素。 资源维是涉及与设备相关各种资源,包含信息、人力、材料、备件、动力能源、水、气、汽等要素,这都是设备和管理上不可或缺的资源要素。 功能维指管理功能,即计划、组织、实施、控制、评价、反馈等内容,这也是广义的PDCA循环过程。从这种意义上说,设备管理是典型的系统工程。 因而,三维空间管理需要部门车间的负责人和设备操作人员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3.1.1 车间生产环境应保持整洁,无大面积积水、积料,落实“5S”。 3.1.2 生产设备应做到“定置管理”,用统一定制线明确。 3.1.3 生产设备应标明设备责任人,设备的责任人负责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检

基于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工程项目管理研究

基于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工程项目管理研究 发表时间:2019-01-15T11:42:38.39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1期作者:王巍 [导读] 本文旨在探讨全生命周期造价的管理对策,以期达到提升工程项目综合效益的目的。 松花江水力发电有限公司吉林白山发电厂吉林 132000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全生命周期造价的管理对策,以期达到提升工程项目综合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全生命周期管理;工程项目管理;质量管理 引言: 现阶段,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技术和新设备等的应用,给工程项目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需要进行模式和方法的创新。采取传统的管理方法,注重施工过程的管控,忽略了前期和后期运行的管理,极易引发各类问题,难以实现工程建设的效益目标。基于此,深度分析此课题,提出有效的管理手段,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全生命周期管理概述 在工程项目管理实践中,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应用,是贯穿建设前期、建设过程中、工程使用等各个阶段,为能够跟踪的项目管理系统。基于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对质量、工程造价以及进度等,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比如,工程造价的管控,运用工程经济学以及数学建模等,强化各个阶段的工程造价把控,实现造价最小化的目标。通过制定工程造价计划,并且有计划的实施,进而达到造价管控目标。 二、传统工程项目管理问题的分析 (一)进度管理 从传统的进度管理实践来说,虽然制定了完善的时间计划,采用了网络图管理法和多重详细进度计划等,强化工程进度管理,但是项目超进度问题还是存在,影响着工程的经济效益。具体来说,进度管理问题的发生,主要原因如下:①设计图问题。由于各专业设计缺少有效的协调,极易产生设计碰撞以及矛盾,进而引发设计变更,影响着工程施工进度。②网络计划执行问题。设计的网络计划较为抽象,难以理解,进而影响着执行效果,造成进度问题。③工程信息沟通不畅。由于各方对工程设计图以及工艺的理解程度不够,加之信息沟通补偿,极易使得工程延误。④根据工程经验编制的工程进度网络计划,存在着不合理问题,进而影响着工程进度。⑤施工环境因素的影响。 (二)质量管理 在工程项目管理实践中,质量管理是核心内容,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传统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注重施工环节的把控,忽略了对前期设计阶段的强有力把控,进而极易由于设计问题引发质量问题。除此之外,开展工程施工时,受到人员技术水平或者材料质量等的影响,极易发生质量问题。总的来说,传统工程项目管理实践中,质量问题的发生,原因具体如下:①人员因素。从人员角度来说,决策人员和设计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等,其素质水平的高低,会给工程项目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人员素质是传统管理模式下,极易忽略的问题。②材料采购以及使用的把控不严格,选用的材料质量不合格,进而影响着工程的质量。③专业规范以及技术标准实施不到位,影响着工程质量。④在施工作业时,各个专业工种协调不到位,极易造成工程质量问题。 (三)造价管理 工程项目任何一项工作的完成,都离不开资源和资金的支持,为保证项目效益目标的实现,必须要强化工程造价管理。一般来说,工程项目造价具体指的是完成工程项目的所有花费。造价管理的目标是,在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上减少工程成本,增加工程项目的建设效益。在工程项目实践中,造价管理工作贯穿项目的全过程。然而传统的管理模式下,造价管理注重预算编制,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缺少严格把控,受到各类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极易出现造价失控的情况。造价管理问题的发生,主要原因如下:①工程量计算不准确。②工程数据变更。比如,材料价格变化,影响工程计价【1】。 三、基于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工程项目管理策略 (一)决策阶段 在工程项目决策阶段,要对拟建工程,进行全面的、科学合理的分析,研究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开展具体分析时,要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入手,加以分析论证,保证投资决策的正确性。基于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项目决策阶段的项目管理工作,必须要从长远角度出发,充分利用现有的数据以及资料,做好细致分析,保证工程项目效益目标的实现。 (二)设计阶段 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理应是管理的重要环节,因为设计成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后期施工质量和进度等目标的实现情况。在此阶段,必须要做好全局把控,从建筑地点和材料等方面入手,做好全面分析。同时要考虑到工程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等,预测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制定完善的解决方案,做好预防工作,减少设计变更,强化工程成本和质量的把控,推动工程顺利建设。目前,在工程项目中,BIM 技术逐渐被推广应用,获得了不错的成效。基于BIM技术,开展工程项目设计,能够实现各个专业的协调设计,借助可视化功能和碰撞检测分析功能等,从设计阶段实现对工程质量的把控,减少设计变更,进而减少工程造价的变动。 (三)施工阶段 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管理工作,重点围绕进度、质量以及工程造价等开展。为保证各项工作的高效开展,可结合运用各类方法。具体措施如下:①运用PDCA质量管理方法,做好质量的把控。首先,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制定质量控制方案。其次,具体执行。再次,做好质量控制方案执行的检查,发现问题。最后,对检查发现的质量问题,结合问题发生的具体原因,采取纠偏措施。通过不断重复,优化工程项目的质量管控,保证工程质量目标的有效实现。②BIM技术。在进度管理方面,应用BIM技术。 依据工程资料信息,构建建筑三维模型,精确计算施工作业的工程。依据项目总进度目标,细化项目进度计划表以及进度节点。通过将3D模型和工程进度表相互连接,构建4D建筑模型,辅助施工现场可视化布置,动态化管控设施以及设备等。从应用效果来说,BIM技术

揭秘!锂电池制造工艺设计全解析

---------------------------------------------------------------最新资料推荐------------------------------------------------------ 揭秘!锂电池制造工艺设计全解析 WORD 格式-可编辑揭秘!锂电池制造工艺全解析锂电池结构锂离子电池构成主要由正极、负极、非水电解质和隔膜四部分组成。 目前市场上采用较多的锂电池主要为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二者正极原材料差异较大,生产工艺流程比较接近但工艺参数需变化巨大。 若磷酸铁锂全面更换为三元材料,旧产线的整改效果不佳。 对于电池厂家而言,需要对产线上的设备大面积进行更换。 锂电池制造工艺锂电池的生产工艺比较复杂,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主要涵盖电极制作的搅拌涂布阶段(前段)、电芯合成的卷绕注液阶段(中段),以及化成封装的包装检测阶段(后段),价值量(采购金额)占比约为(35~40%):(30~35)%:(30~35)%。 差异主要来自于设备供应商不同、进口/国产比例差异等,工艺流程基本一致,价值量占比有偏差但总体符合该比例。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1/ 7

WORD 格式-可编辑锂电生产前段工序对应的锂电设备主要包括真空搅拌机、涂布机、辊压机等;中段工序主要包括模切机、卷绕机、叠片机、注液机等;后段工序则包括化成机、分容检测设备、过程仓储物流自动化等。 除此之外,电池组的生产还需要 Pack 自动化设备。 锂电前段生产工艺锂电池前端工艺的结果是将锂电池正负极片制备完成,其第一道工序是搅拌,即将正、负极固态电池材料混合均匀后加入溶剂,通过真空搅拌机搅拌成浆状。 配料的搅拌是锂电后续工艺的基础,高质量搅拌是后续涂布、辊压工艺高质量完成的基础。 涂布和辊压工艺之后是分切,即对涂布进行分切工艺处理。 如若分切过程中产生毛刺则后续装配、注电解液等程序、甚至是电池使用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 因此锂电生产过程中的前端设备,如搅拌机、涂布机、辊压机、分条机等是电池制造的核心机器,关乎整条生产线的质量,因此前端设备的价值量(金额)占整条锂电自动化生产线的比例最高,约35%。 锂电中段工艺流程锂电池制造过程中,中段工艺主要是完成电池的成型,主要工艺流程包括制片、极片卷绕、模切、电芯卷绕成型和叠片成型等,是当前国内设备厂商竞争比较激烈的一个领域,占锂电池生产线价值量约 30%。 目前动力锂电池的电芯制造工艺主要有卷绕和叠片两种,对应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