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次作业:《系统工程导论》作业题
系统工程导论主观题答案

一.简答题1. 什么是系统?并用一表达式描述,说明其含义。
答: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许多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统一体。
S={E,R} 或者 {E|R}其中,S表示系统(system),E表示要素(elements)的集合(first set),R表示由集合E产生的各种关系(relations)的集合(first set)。
2.什么是系统的涌现性答:系统的涌现性包括系统整体的涌现性和系统层次间的涌现性。
系统的各个部分组成一个整体之后,就会产生出整体具有而各个部分原来没有的某些东西(性质、功能、要素),系统的这种属性称为系统整体的涌现性。
系统的层次之间也具有涌现性,即当低层次上升为高层次时,一些新的性质、功能、要素就会涌现出来。
3.简述系统与环境的关系答:新系统产生于环境;新系统的约束条件决定于环境;决策的依据来自于环境,试制所需资源来自于环境;最后,系统的品质也这能放在环境中进行评价。
系统对环境的依赖性,产生与环境,运行与环境中,适应环境;系统与环境划分的确定性与相对性;系统与环境相互影响,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系统+环境=更大系统。
4.按钱学森提出的系统新的分类方法,系统如何分类?对每一类系统举一例。
答:1)按照系统规模分为小系统、大系统、巨系统;2)按照系统结构的复杂程度分为简单系统和复杂系统。
一个人可视为简单的小系统,学校为复杂的大系统,社会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5.如果用下面表达式描述某一企业系统S={E,R}Ω{E∣R},举例说明E和R分别表示那些内容?答:E表示要素的集合,R表示由集合E产生的各种关系的集合。
E-构成企业的各子系统,R-子系统之间、系统与整体之间、整体与环境之间、子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6.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是怎样的?答:结构与功能是系统普遍存在的两种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基本属性,是系统中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整体性关系问题的两个方面。
区别:系统结构说明的是系统内部状态和内部作用,系统功能说明的是系统外部状态和外部作用。
系统工程导论 第二章系统工程的基础理论与方法论 第一节系统最优化理论

n 。最后,也要考虑到xij
的产品数量属性,即 xij 0,i 1, 2, m, j 1, 2, n ,因此,该运
输方案可由以下模型求解得到:
2.1 系统最优化理论
mn
min
cij xij
i 1 j 1
(2-3)
n
s.t. xij ai ,i 1, 2, m j 1 m xij bj , j 1, 2, n i 1 xij 0,i 1, 2, m, j 1, 2, n
2.1 系统最优化理论
mn
解
首先,在假设运输量为
xij
的条件下其总的运费为 i 1
j 1
cij
xij
。
其次,要考虑到从任意产地运出的量要等于该产地的产量,即
n
xij ai ,i 1, 2,
j 1
m 。第三,还要考虑到运到任意销地的量要等
m
于该销地能销出的量,即 xij bi , j 1, 2, i 1
不同的方案、设计、措施以达到最优目的。(2)目标函数,如例
2-1
中的 max
, 10x1 18x2
例
2-2
中的min
mn
cij xij
。目标函数通常是决策变
i 1 j 1
量的函数,表达了“何为最优”的准则和目标,规定了优化问题
的实际意义。
2.1 系统最优化理论
(3)约束条件,如例 2-1 和例 2-2 中由“s.t”规定的部分。 约束条件指决策变量取值时受到的各种资源和条件的限制,表 达了一种“有条件优化”的概念,通常为决策变量的等式或不 等式方程。如果决策变量的取值是连续的,且目标函数和约束 条件都是决策变量的线性函数,则称为线性规划问题。如果决 策变量的取值为整数点,则称为整数规划问题;如果部分决策 变量取值连续而其余取值为整数,则称为混合整数规划问题; 如果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中存在任何的非线性因子,则称为非 线性规划问题。
第2次作业题(含参考答案)

作业题二(含参考答案)一、填空1、多媒体技术具有___集成性____、___实时性___、____交互性___和多媒体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复杂等特性。
2、国际常用的广播视频标准和记录格式有:______NTSC______、____PAL____和SECAM。
3、MPEG-1标准包括__MPEG-1系统(11172-1)___、MPEG-1视频(11172-2)、_ MPEG-1音频(11172-3)_和__一致性测试(11172-4)_四大部分。
4、音频信号主要分为语音和非语音信号。
其中非语音又可分为乐音和噪音。
5、在多媒体技术中,存储声音的常用文件格式有_______AOC_____文件、___MP3____文件和____MIDI___文件。
(WAV, AIF等)6、在计算机颜色模型中,RGB的含义是___红、绿、蓝三种基本颜色___,HSV 的含义是___色相、饱和度及亮度____。
7、Windows中最常用的图像文件格式是__ GIF ____、____BMP___、__JPEG___、___TIF __。
8、一帧画面由若干个像素组成,在每一帧内的相邻像素之间相关性很大,有很大的信息冗余,称为_________帧内冗余________。
9、目前常用的压缩编码方法分为两类:__可逆编码___和___不可逆编码____。
10、从方法上看,声音信号编码方式大致可分为三大类:__ 预测编码( DPCM ADPCM)___、__参数编码___和混合编码方法。
二、判断题(判断对错,错的要改正)1.(×)多媒体数据的特点是数据量巨大、数据类型少、数据类型间区别大和输入输出复杂。
2.(×)音频大约在20KHz—20MHz的频率范围内。
3.(√)用来表示一个电压模拟值的二进数位越多,其分辨率也越高。
4.(×)对于位图来说,用一位位图时每个像素可以有黑白两种颜色,而用二位位图时每个像素则可以有三种颜色。
《简单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

《简单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背景在学习系统设计的过程中,学生常常面临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之间的脱节。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本次作业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简单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二、作业目的1.了解系统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掌握简单系统设计的流程和步骤;3.培养学生的系统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作业内容1.选择一个简单的系统(如图书管理系统、学生评教系统等),进行系统设计;2.设计系统的功能模块、数据结构、界面布局等;3.绘制系统结构图、数据流程图、ER图等相关文档;4.编写系统设计报告,详细描述系统设计的过程和方法。
四、作业要求1.作业需按照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进行,包括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等步骤;2.作业中需体现系统设计的逻辑思维和实践能力;3.作业报告需清晰、详细,包括设计思路、流程图、代码实现等内容。
五、作业评分标准1.系统设计的完整性和合理性;2.设计思路的清晰度和逻辑性;3.报告的规范性和完整性;4.实际操作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六、作业时间安排1.作业发布时间:XXXX年XX月XX日;2.作业提交时间:XXXX年XX月XX日。
七、作业指导1.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和能力选择系统,并注意系统的简单性;2.学生可参考教材和网络资源,了解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3.学生可结合实际操作,加深对系统设计的理解和掌握。
八、作业总结本次作业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其系统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
希望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认真思考和分析,掌握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二课时一、设计目的:本次作业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简单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其系统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系统设计的流程和技巧,提高其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1.理论学习:首先,学生需要通过课堂讲解、PPT展示等方式学习简单系统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系统定义、系统要素、系统边界等,为后续实践操作打下基础。
系统工程导论88990资料

系统工程导论题目:航空母舰飞行甲板作业及弹药转运系统分析院系:目录摘要 (2)1 航母飞行甲板作业 (4)1.1 任务组成 (4)1.2 任务流程 (5)1.3 弹药转运对甲板作业的影响 (6)2 弹药转运系统 (7)2.1 弹药转运系统组成 (7)2.2 弹药转运流程 (8)2.2.1弹药取出 (8)2.2.2弹药装配 (8)2.2.3弹药搬运 (8)2.3 战位人员设置 (9)2.4 弹药需求与弹药转运能力的匹配 (11)2.5模型建立 (11)3 国外航母新型弹药转运系统的优越性 (13)3.2 优化弹药装配区的布局,避免在机库甲板中转。
(13)3.2.1先进的弹药升降机 (14)3.2.2全方位自动搬运车 (14)4 结语 (15)参考文献 (16)1西京学院摘要飞行甲板作业是影响舰载机出动架次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在飞行甲板作业中,弹药供应始终是一个难题。
针对美国现役“尼米兹”级航母的使用特点,重点分析国外航空母舰飞行甲板作业的任务组成与时序,论述弹药转运系统的基本组成与流程,提出弹药需求量与弹药转运能力的匹配问题。
最后总结美国“福特”级航空母舰新型弹药转运系统的特点,验证了弹药转运系统研究的必要性。
关键词:飞行甲板作业;弹药转运;出动架次率;甲板作业时间;航空母舰AbstractFlight deck operation is one of the major limitations to sortie generation capacity of the embarked air wing and airborne weapon replenishment is the most const raining component of flight deck operations. This paper focuses on analysis of tasks involved and sequence of time intervals during flight deck operations,considering the operational features of NIMITZ class aircraft carrier,and discussion on the basics tructure and operating procedure of ordnance handling. It highlights that ammunition requirement should match with the capacity of ordnance handling . Analysis is also performed on the improved measures taken by FORD class aircraft carrier .Keywords: flight deck operation; ordnance handling; sortie gene ration;on- deck time; aircraft carrier3西京学院1 航母飞行甲板作业本节将依据美国“尼米兹”级航母的作战使用经验,分析美国航母飞行甲板作业的任务组成、时序及各任务的作业时间,并分析弹药转运对航母飞行甲板作业的支撑作用。
系统工程导论期末试卷.doc

系统工程导论期末试卷一、系统工程根底理论1. 什么是系统?系统的特性有那些?答:系统是由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一些组成局部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特点有:整体性、集合性、层次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
2. 什么是系统工程?系统工程的特点是什么?系统工程方法的特征是什么?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有哪些?什么是系统工程方法论答:系统工程是从整体出发合理开发、设计、实施和运用系统技术从而到达全局最优的一门工程技术,它是系统科学中直接改造世界的工程技术。
系统工程具有三个根本特点:整体性、综合性、最优性。
系统工程方法的特征:先总体后详细的设计程序、综合即创造的思想、系统工程的“软科学”性。
系统工程的理论根底: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以及运筹学等。
控制论的开展经历了:经典控制论、现代控制论、大系统控制论三个时期。
控制论最重要的观点是:反应和信息。
系统工程方法论是分析和解决系统开发、运作及管理实践中的问题所应遵循的工作程序、逻辑步骤和根本方法,是系统工程考虑和处理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总体框架。
3. 作为系统工程重要根底的信息论可分为哪三种不同的类型? 答:狭义信息论、一般信息论、广义信息论。
4. 霍尔系统工程方法论和切克兰德系统工程方法论的核心是什么?其方法和步骤各有什么特点?二者有何区别和联系?霍尔三维体系结构的具体内容?霍尔三维集中表达了系统工程方法的哪些特点? 霍尔系统工程方法论的核心是“最优化”,切克兰德系统工程方法论的核心是“比拟”和“学习”。
霍尔系统工程方法论的步骤为:弄清问题→ 目标选择→ 方案设计→ 建立数学模型→ 最优化→ 决策→ 实施。
切克兰德系统工程方法论的步骤为:问题现状说明→ 弄清关联因素→ 概念模型→ 改善概念模型→ 比拟→ 实施。
霍尔的三维体系结构指的是知识维、时间维和逻辑维。
霍尔三维结构集中表达了系统工程方法的系统化综合化最优化、程序化、标准化等特点。
5. 什么是系统的生命周期?系统生命周期的阶段是怎样划分的?答:从提出或建立一个系统到该系统停止运行或为其他系统代替的这段时间,称为系统的生命周期。
本次作业是本门课程本学期的第2次作业

本次作业是本门课程本学期的第2次作业本次作业是本门课程本学期的第2次作业,注释如下:⼤学英语I 第2单元作业题⼀、单项选择题(只有⼀个选项正确,共40道⼩题)1. –Jack, let me introduce you to my former roommate, Denise Black.–[本题2分](A) No, I don’t.(B) Yes, please.(C) Nice to meet you.正确答案:C解答参考:[第⼆单元] C 当对⽅说“让我给你介绍某⼈”的时候,你不需要回答Yes 或No,只需要直接向第三⽅问候,所以选C2. –Hi. I’m your neighbor. My name is Steve Edwin.–[本题2分](A) What are you from?(B) Oh.(C) Yes, I know.正确答案:D解答参考:[第⼆单元] D 当对⽅问May I have your name, please 时,并不仅仅需要你回答Yes 或No,从语⽤学上来说,对⽅想知道你的姓名,希望你回答。
⼀般情况下,你应该礼貌地告知对⽅⾃⼰的姓名3. –May I have your name, please?–[本题2分](A) Yes.(B) Thank you.(C) Hello.正确答案:D解答参考:[第⼆单元]A 当对⽅主动向你作⾃我介绍时,你应该有礼貌地问候对⽅,同时也作⾃我介绍。
所以选A4. –Allow me to introduce myself. I’m Whitney.[本题2分](B) Yes, you may..(C) It’s my pleasure.正确答案:A解答参考:[第⼆单元] B 当对⽅说“我想给你介绍某⼈”的时候,你不能回答You are welcome(不⽤谢)或Not at all(没关系),你只需直接向第三⽅问候,所以选B5. –I’d like you to meet Kate.–[本题2分](A) Yes, I’d like.(B) It’s a pleasure to meet you, Kate.(C) You’re welcome.正确答案:B解答参考:[第⼆单元] D当对⽅主动向你作⾃我介绍时,你应该有礼貌地问候对⽅,同时也可以作⾃我介绍。
系统工程导论陈宏民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序言》习题与思考1.从系统工程产生的背景的描述中,你认为系统工程主要适用于研究、处理、解决哪类问题?这些问题有什么特征?【答案要点】(1)对从系统工程产生的历史背景进行描述,如:从其发展的必要性、社会经济角度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等方面描述。
(2)从描述中得出它成为研究、分析和处理复杂系统问题最有效的理论、方法和工具。
(3)这些问题的基本特征是由很多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环境等熔合一起,且规模大、关系复杂、因素众多、目标多样,需要用多种理论和知识、技术综合集成的方法去解决。
2.从推动系统工程发展的主要理论看,你认为要研究、处理、解决复杂系统问题还要哪些科学技术的支持?【答案要点】研究、分析、解决系统问题除了需要运筹学、控制论、一般系统理论等基本理论的支持,还需要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理论、突变论以及现代控制论、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等相关学科,且后三者使系统工程的实际应用成为现实.3.从我国古代朴素系统观的应用案例的介绍中,你认为这些案例中主要体现了什么样的系统观念?【答案要点】结合案例(孙子兵法、都江堰水利工程、丁谓修复皇宫、冶炼等)可知我国古代朴素系统观念是从系统整体出发,对不同层次以及系统与环境进行全面地分析,从而解决问题。
4.请你谈谈钱学森对中国系统工程做出了哪些杰出贡献。
【答案要点】钱学森对我国系统工程的发展贡献是:(1)创建第一个运筹学研究小组,并把它作为其组建的中国科学院研究所的组成部分;(2)创建第一个军事研究机构,开辟系统科学面向我国武器装备规划的新领域;(3)在其指导下,许多计划和工程部门按照技术上和组织上的各种时序联系和逻辑联系的计划流程图,运用数学方法进行计划和工程的分析预测,分清主次,明确关键,寻求人才资源和物资资源利用的最优方案;(4)他积极建议我国军事部门将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作为我军不断向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手段;(5)在他古稀之年,发表一系列关于系统科学的学术演讲;(6)在其倡议和指导下,我国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对我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做出了科学的预测和研究;总之,钱学森对系统科学最重要的贡献是发展了系统学和开饭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工程导论》
第2次作业
一.判断并填空(正确的写“对”,错误的写“错”)
1.任何一个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在系统与环境之间具有物质的、能量的和信息的交换。
【对】
2.系统模型,是对于系统的描述、模仿或抽象。
它反映系统的物理本质与主要特征。
【对】
3.系统分析一般有七个步骤,根据具体情况,有些步骤可以并行进行,但不能改变顺序。
【错】
4.贝塔朗菲的理论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整体性原则,动态结构原则,能动性原则,有序性原则。
【对】
二.填空题
1.系统的所谓相关性,包含两重意思:一是系统内部各元素之间存在
着这样那样的联系;二是系统与其环境之间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联系。
“联系”又称“关系”,常常是错综复杂的。
2.对模型进行修正与简化的方法通常有:(1)去除一些变量;(2)合并
一些变量;(3)改变变量的性质;(4)改变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5)改
变约束。
3.系统分析的原则有那些?(1)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相结合;
(2)微观效果与宏观效果相结合;(3)当前效果与长远效果相结合;(4)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4.指标评分法主要有:(1)排队打分法;(2)_ 专家打分法_ ;(3)两两
比较法;(4)____体操计分法____:(5)______连环比率法___;(6)___逻辑判断评分法___。
三简答题
1.简述系统与环境的关系
答:新系统产生于环境;新系统的约束条件决定于环境;决策的依据来自于环境,试制所需资源来自于环境;最后,系统的品质也只能放在环境中进行评价。
系统对环境的依赖性,产生与环境,运行与环境中,适应环境;
系统与环境划分的确定性与相对性;
系统与环境相互影响,物质、能量、信息交换;
系统+环境=更大系统。
2.谈谈切尔兰德“调查学习”软方法流程。
答:1、明确关联因素:初步弄清与现状有关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2,建立概念模型:在难于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的情况下,用结构模型或语言模型来描述系统的现状。
3,改善概念模型:随着分析的不断加深和“学习”的深入,对模型加以改进,找到更适合的模型。
4,比较:将概念模型与现状进行比较,找出符合决策者意图而且可行的方案。
5,实施:将方案付诸实施。
3.说明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
答:1)明确目标;
2)找出主要因素,确定主要变量;
3)找出各种关系;
4)明确系统的资源和约束条件;用数学符号、公式表达各种关系和条件;
5)代入历史数据进行“符合计算”,检查模型是否反映所研究的问题;
6)简化和规范模型的表达形式。
4.系统评价工作的困难及解决办法是什么?
答:系统评价工作的困难有以下两项:1)有的指标没有明确的数量表示,甚至同使用人或评价人的主观感觉与经验有关;2)不同的方案可能各有所长。
解决办法是:1)建立评价指示体系;2)各项指标数量化;3)所有指标归一化。
四.计算题
1.某系统平均工作2000小时,发生5次故障,则系统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为多少?若连续工作400小时,则可靠度R(t)为多少?
解:系统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2000/5=400(小时)
可靠度R(t)=[(2000-400)/2000]*100%=80%
2.设有5台设备,6个操作者,其操作感受情况记录为下表,评分结果也表示在表中。
如对良、可、差分别给予3、2、1分,试分别计算这些设备的原始分、百分制分、十分制分和得分系数,最后对这些样机作一个评判。
解:如题可得这些设备的原始分为:
F(I)=(1+3+3+2+1+2)/5=2.4
F(II)= (2+1+1+3+1+2)/5=2
F(III)=(1+1+3+3+2+3)/5=2.6
F(Ⅳ)= (2+1+2+2+2+3)/5=2.4
F(V)= (3+2+1+2+2+2)/5=2.4
所以F(III)=2.6为得分最高
百分制分为:
B(I)=2.4*100/2.6=92.31
B(II)=2*100/2.6=76.92
B(III)=2.6*100/2.6=100
B(IV)=2.4*100/2.6=92.31
B(V)= 2.4*100/2.6=92.31
十分制分为:
C(I)=2.4*10/2.6=9. 231
C(II)=2*10/2.6=7.692
C(III)=2.6*10/2.6=10
C(IV)=2.4*10/2.6=9.231
C(V)= 2.4*10/2.6=9.231
得分系数为:
f(I)=2.4/(2.4+2+2.6+2.4+2.4) =0.203
f(II)= 2/(2.4+2+2.6+2.4+2.4) =0.169
f(III)= 2.6/(2.4+2+2.6+2.4+2.4) =0.220
f(Ⅳ)= 2.4/(2.4+2+2.6+2.4+2.4) =0.203
f(V)= 2.4/(2.4+2+2.6+2.4+2.4) =0.203
由上述计算可得样机III的可操作性最佳。
五.综合题
1.层次分析法一般包括哪几个步骤?试根据层次分析法,写出购买一台电脑的层次结构模型。
答: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画图: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价格,运算速度,存储容量、输入输出能力等作为准则,2,构造判断矩阵3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4层次总排序5层次总排序的一致性检验
2.(1)简述加法原则和乘法原则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答:乘法规则应用的场合是要求各项指标尽可能取得较好的水平,才能使总的评价较高。
它不容许哪一项指标处于最低水平上。
只要有一项指标的得分为零,不论其余的指标得分是多高,总的评价值都将是零,因而该方案将被淘汰。
例如一个系统的各项技术指标尽管很好,但是有碍于政治上的因素,还是会被否决的,即“一票否决制”。
相反,在加法规则中,各项指标的得分可以线性地互相补偿。
一项指标的得分比较低,哪怕有某项指标取零分,其他指标的得分都比较高,总的评价值仍然可以比较高。
任何一项指标的改善,都可以使得总的评价提高。
例如衡量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衣、食、住、行任何一个方面的提高都意味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应用中,往往对单项指标得分总和都规定“分数线”,例如高考和考研的录取工作。
(2)运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建立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答:各类指标(第一层:德智体;第二层:细化。
);
各类指标权重;
综合分数(加法法则,或乘法法则);
等级划分(例:优良中差或ABCDE)
举例说明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