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

合集下载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教学设计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教学设计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教学设计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教学设计「篇一」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2、把握文章示异释疑的巧妙构思。

3、品析准确、生动的语言。

【学习重难点】: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1、通读课文,读准课文中的生字词。

2、联系上下文,知道如光怪陆离、空中楼阁、单枪匹马等词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3、从报刊或网络上收集除课文介绍的奇怪现象外,还有哪些沙漠的奇怪现象,并进一步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习思路】本文叙事生动,用例典型,教学本文主要以学生自学为主,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多媒体引导完成学习。

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一、情境导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唐代诗人王维笔下,我们感受到沙漠的壮观与雄奇;“昼伏宵行经大漠,云阴月黑风沙恶”在白居易诗里,我们看到的却是沙漠的险恶和无情,然而这一切对于地处中原的我们来说,又是那样的陌生而遥远, 今天,我想请大家随着我国科学家竺可桢一起来次沙漠之旅,好不好?二、预习检测:(展示课件)1、齐读目标。

2、检测字词掌握得情况。

三、走进沙漠,感受沙漠(展示课件)1、欣赏沙漠图片。

(播放音频《丝路驼铃》,展示沙漠图片。

)2、学习课文第一段,从文中圈画出古代到过沙漠的人是怎样描述沙漠的?对沙漠有何感受?四、自主学习,揭秘沙漠(展示课件)请同学们自学课文,思考问题:1、课文向我们列举了沙漠里的哪些奇怪现象?2、这些奇怪现象是怎样形成的?3、作者对这一连串的现象归纳出一个什么结论?(学法指导:1、速读课文捕捉相关信息。

2、用圈点勾画法划出相关信息)五、合作学习,品味沙漠(展示课件)请同学们以“魔鬼的海”为例,分析科学小品文融文学性与科学性于一炉,生动准确的特点。

讨论:1、作者在描述“魔鬼的海”时,用了哪些生动形象的词语?2、解释“魔鬼的海”成因时,哪些词语体现了它的准确平实和严谨?3、作者按怎样的写作思路安排本段?按哪种说明顺序去写?六、沙漠之旅,我当导游假如你是一位导游,在跋涉途中眼前出现了“魔鬼的海”或“鸣沙”现象。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让学生了解沙漠中的奇特现象,如沙漠绿洲、沙漠湖泊、沙漠风等。

(2)让学生掌握沙漠生物的适应特点,如沙漠植物的抗旱能力、沙漠动物的生存策略等。

(3)让学生了解人类在沙漠中的生存挑战及应对措施。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沙漠现象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沙漠生态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关爱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沙漠中的奇特现象及其成因。

(2)沙漠生物的适应特点。

(3)人类在沙漠中的生存挑战及应对措施。

2. 教学难点:(1)沙漠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2)沙漠生物适应性的具体表现。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沙漠中的奇特现象。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沙漠生物的适应特点。

3.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沙漠中的奇特现象、沙漠生物的适应特点等相关资料。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知识,准备好笔记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沙漠风光视频,引起学生兴趣。

(2)提出问题:“你们对沙漠有什么印象?沙漠中是否存在奇特现象?”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沙漠中的奇特现象。

3.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沙漠生物的适应特点案例,如沙漠植物的抗旱能力、沙漠动物的生存策略等。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生物适应性的具体表现。

4. 课堂小结:5. 作业布置:(2)调查身边的水资源利用情况,提出节约用水的建议。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沙漠体验活动,如沙漠徒步、沙漠露营等,让学生亲身感受沙漠环境,增强对沙漠奇特现象的理解。

2. 邀请相关领域专家或环保人士进行讲座,分享沙漠生态保护和人类生存挑战的经验。

七、学习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苏教八下《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说课稿六篇

苏教八下《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说课稿六篇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简案溧阳市第六中学陈雪花一、学习目标:1.了解文中介绍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2.探寻这些奇怪现象产生的缘由,并学会从科学角度来作出正确的解释3.激发探索世间万物奥秘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二、教学设想1.课前预习a通读课文,读准课文中的生字词b联系上下文,了解如光怪陆离,空中楼阁,单枪匹马等词在文中的具体含义c课前收集有关海市蜃楼、鸣沙的材料d从报刊和网上收集课文以外的沙漠的奇怪现象,并进一步了解产生这些现象的缘由2.学法和教法指导本文寓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细细品读,既让人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又从中感受到语言的熏陶,趣味盎然,所以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还要发展思维能力,教师应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并能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3.课时安排:一课时4.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a借助多媒体演出沙漠的风沙地貌,你想了解这些光怪陆离的沙漠奇观吗?你想探索他们的缘由吗?那么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来体验b学生观看、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a课文中描述了沙漠里的哪些奇怪现象,你有怎样的感受?b教师巡视,参与讨论,并对学生回答作简评c初读课文,划出有关语句交流、讨论d作者是怎样把这些光怪陆离的现象说清楚(运用课文中和生活中的知识来说明)e细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交流、讨论f师生共同探究,引导学生把文中现象说清楚,教师适时点拨、简评。

三、心智启发:(教师根据学生实情做激励性评价)a.作者列举了一系列奇怪现象,而后加以解释。

你认为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b.你能不能根据你身边所发生的事。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科学一定能战胜迷信。

c.假如你是一个导游,领着你的旅游团正走在青岛夏天的海滩上,这时远处出现了难得一见的海市蜃楼的景象,你能用本课所学的知识和优美生动的语言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一神奇,壮观的幻景吗?四、阅读体验(谈收获引导学生自我小结)(1)假如你是一位旅行家,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哪些信息?(2)假如你是一位浪漫的文学家,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哪些信息?(3)假如你是一位科研人员,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哪些信息?(4)假如你想学习写说明文,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哪些信息?五、布置作业:从本文发表至今40多年来,人类对沙漠又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你从报纸杂志或网上,还了解到沙漠里哪些奇怪现象,能不能尝试用科学道理对这些奇怪现象作一说明,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沙漠中的奇特现象,如沙漠绿洲、沙漠湖泊、沙漠风暴等;(2)让学生了解沙漠的形成、分布和特点;(3)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图片展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沙漠中的奇特现象;(2)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之心,增强环保意识;(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相互帮助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沙漠的形成与分布(1)让学生了解沙漠的定义、形成原因和分布特点;(2)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认识不同类型的沙漠。

2. 沙漠里的奇特现象(1)让学生了解沙漠绿洲、沙漠湖泊、沙漠风暴等奇特现象;(2)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沙漠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沙漠的形成、分布和特点;(2)沙漠中的奇特现象及其产生原因。

2. 教学难点:(1)沙漠奇特现象的产生原因及其对沙漠环境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沙漠的形成、分布和特点;2. 图片展示法:展示不同类型的沙漠和沙漠奇特现象;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沙漠奇特现象的产生原因;4. 实践活动法:让学生亲身体验沙漠环境,观察和记录沙漠奇特现象。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沙漠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沙漠的特点和形成原因;2. 讲解沙漠的形成、分布和特点:详细讲解沙漠的定义、形成原因和分布特点;3. 展示沙漠奇特现象:展示沙漠绿洲、沙漠湖泊、沙漠风暴等奇特现象的图片;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沙漠奇特现象的产生原因;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沙漠环境体验,观察和记录沙漠奇特现象;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总结沙漠奇特现象的特点及其对沙漠环境的影响。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教案:沙漠中的奇异现象教学目标:1.了解沙漠的特点和环境条件;2.了解沙漠中的奇异现象,并能够解释其发生原因;3.培养学生精细观察和科学解释现象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沙漠的特点和环境条件;2.沙漠中的奇异现象:沙漠中的绿洲、沙漠中的冷夜、沙漠中的雨水等;3.奇异现象的发生原因;4.学生的实地观察和分组报告。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新知识(15分钟)1.老师以一幅有关沙漠的图片或视频为引子,向学生介绍沙漠的特点和环境条件。

2.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沙漠中可能发生的奇异现象有哪些?第二步:探究奇异现象(3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奇异现象进行研究和解释。

2.老师提供相关材料和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和分析。

3.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整理出奇异现象发生的原因和解释,每个小组进行简短的报告。

第三步:呈现报告(20分钟)1.每个小组轮流呈现他们的研究成果。

2.学生们应提供有关奇异现象的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并解释发生原因。

3.学生可以用图表、流程图等方式展示研究过程和结果。

第四步:课堂讨论(15分钟)1.学生们观看其他小组的报告后,进行讨论和问题解答。

2.学生们提出对其他小组研究成果的批评、评价和问题。

第五步:总结与拓展(15分钟)1.老师总结并归纳沙漠中的奇异现象及其发生原因。

2.老师提问学生:你们从这次学习中得到了什么启示?3.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启示,拓展与沙漠有关的其他奇异现象。

第六步:作业布置(5分钟)1.学生个人或小组根据课堂讨论的内容,写一篇关于沙漠中的奇异现象的作文。

教学评价方式:1.学生分组报告的整理和展示;2.学生课堂讨论的活跃程度;3.学生作文的完成情况和质量。

教学资源准备:1.沙漠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2.关于沙漠中奇异现象的资料和参考书籍;3.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观察和研究所需的器材和工具。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1.1 引入话题本节课将通过引入一些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激发学生对沙漠生态和自然现象的兴趣。

1.1.1 提出问题:你们听说过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吗?比如:为什么沙漠里的沙子会唱歌?为什么沙漠里的石头会自己走路?1.1.2 引发思考:让我们一起探索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寻找答案。

二、知识点讲解2.1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2.1.1 沙漠的定义:沙漠是一种生态系统,它具有干燥、缺水、高温等特点。

2.1.2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介绍一些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如沙漠的流沙、沙漠的沙丘、沙漠的蜃景等。

2.1.3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的原因:解释这些奇怪现象产生的原因,如沙漠的流沙是由于沙漠中的沙子细腻,水分容易被沙子吸收,形成了流动的沙层;沙漠的沙丘是由于风力作用,沙子被风吹拂形成堆积。

三、教学内容3.1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的具体案例3.1.1 沙漠的流沙:介绍沙漠的流沙是什么,它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3.1.2 沙漠的蜃景:解释什么是蜃景,它产生的原因和特点。

3.1.3 沙漠的石头自己走路:探讨沙漠中石头自己走路的现象,它的科学解释和原因。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4.1.1 学生能够了解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的定义和特点。

4.1.2 学生能够理解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产生的原因。

4.1.3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研究,对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5.1.1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的科学解释和原因。

5.1.2 学生观察和研究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的技巧和方法。

5.1.3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知识对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进行解释和分析。

5.2 教学重点5.2.1 学生能够了解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的定义和特点。

5.2.2 学生能够理解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产生的原因。

5.2.3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研究,对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1 图片和视频资料:收集一些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的图片和视频,用于展示和解释。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沙漠气候的特点1.1 引言:介绍沙漠气候的独特性和神秘性,激发学生对沙漠气候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讲解沙漠气候的特点,包括高温、干燥、日照强烈等。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了解和思考沙漠气候的特点。

1.4 教学活动:1.4.1 观看沙漠气候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沙漠的特点。

1.4.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沙漠气候特点的理解和感受。

1.5 作业:让学生收集有关沙漠气候的资料,进行小组分享。

第二章:沙漠生物的适应策略2.1 引言:介绍沙漠生物的特殊适应能力,引发学生对沙漠生物的好奇心。

2.2 教学内容:讲解沙漠生物如何适应干旱和高温的环境,例如沙漠动物的储水能力和植物的抗旱特性。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观察讨论法,引导学生了解和思考沙漠生物的适应策略。

2.4 教学活动:2.4.1 观看沙漠生物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它们的适应特点。

2.4.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沙漠生物适应策略的理解和想法。

2.5 作业:让学生选择一种沙漠生物,进行研究并制作PPT进行分享。

第三章:沙漠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3.1 引言:介绍沙漠地区水资源的稀缺性和珍贵性,引发学生对沙漠水资源的好奇心。

3.2 教学内容:讲解沙漠地区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利用方法,例如地下水、雨水收集和海水淡化等。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了解和思考沙漠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

3.4 教学活动:3.4.1 观看沙漠水资源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沙漠水资源的稀缺性和利用方法。

3.4.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沙漠水资源分布与利用的理解和想法。

3.5 作业:让学生调查和分析当地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并制作PPT进行分享。

第四章:沙漠风沙的成因与防治4.1 引言:介绍沙漠风沙的成因和危害,引发学生对沙漠风沙问题的关注。

4.2 教学内容:讲解沙漠风沙的成因,包括气候、地形和植被等因素,以及风沙的防治方法。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学设计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学设计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学设计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学设计1一、说教材《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是苏教版语文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是这个单元的第一课。

这个单元从体裁上看属事理说明文,一般来说,这样的文章枯燥乏味,学生学起来味同嚼蜡,很难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必须要让学生“油然而生探索世间万物奥秘的兴趣,享受发现的成功”,培养“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其难易程度可想而知,这一节课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下面课文的学习。

这是本单元学习中的重中之重,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点(1)能说出文章介绍的几种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和形成的原因。

(2)学习简单的事理说明文的基本结构和常用的说明方法。

2、能力培养(1)探索这些奇怪现象产生的缘由,学会从科学角度来认识一切怪异现象。

(2)善于从网络上搜寻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

3、情感体验(1)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明白“一切怪异现象,都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所以要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

(2)体验有些动植物能适应极其恶劣尤其是干旱的沙漠环境的特殊本领;它们能充分地吸收水分,它们能充分节约用水,尽可能减少水的损失。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事理说明文的写作顺序难点:能科学解释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并能解释生活中和本文原理相同的怪异现象。

疑点:沙漠里的怪异之谜都能揭开吗?四、说教学设想沙漠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陌生而又神秘的世界。

课文描述并解释了沙漠里的一些奇怪现象,这正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如何利用这一点引入本课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应该是不断深层次思索的问题。

为此,在教学准备阶段,我主要做了如下工作:1、登陆“百度”,点击“图片”,搜索“沙漠”、“沙漠奇怪现象”,想通过这些图片,让学生感受沙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及形成的科学道理。

2.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品味科普小品文的趣味性与语言的准确性。

3.确立用“科学解释怪异现象”的意识。

激发学生探索世间万物奥秘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沙漠的奇怪现象及其形成的科学道理。

确立用“科学解释怪异现象”的意识。

教学难点
品味科普小品文的趣味性与语言的准确性。

沙漠中奇怪现象形成的原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深情导入,引出沙漠
话说端午节这天,唐僧师徒西行来到了鸣沙山,四人在漫漫黄沙中行走,骄阳似火,气温超过了50度,四周渺无人烟。

正当他们感到饥渴难耐时,唐僧发现不远处有一大片蔚蓝的清水,八戒欣喜若狂,向水奔去,可是跑了半天没有看到一滴水的影子,气得破口大骂。

唐僧只觉得两眼冒金星,一不小心从坡上滚了下去,顿时听到轰隆隆的声音,以为出现了妖怪魔鬼,把他吓得半死,大叫“悟空!”
请结合课文想一想:唐僧真的碰到了妖怪吗他看到的应该是什么现象
(魔鬼的海和鸣沙)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了解沙漠里地奇怪现象,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要力争达成这样三个教学目标。

1.了解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及形成的科学道理。

2.品味科普小品文的趣味性与语言的准确性。

3.确立用“科学解释怪异现象”的意识。

二、发现奇怪,走进沙漠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作者在文中说明了沙漠的几种奇怪现象(展示图片)
它们奇怪在哪里呢
明确:
(1)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分别是:魔鬼的海和鸣沙现象。

自读(4)段,找出描述“魔鬼的海”、“海市蜃楼”现象的语句,并读一读。

讨论一下这两种现象的成因,并分析异同。

(2)魔鬼的海:当人们旅行得渴不可耐的时候,忽然看见一个很大的湖,里面蓄着碧蓝的清水,看来并不很远。

当人们欢天喜地向大湖奔去的时候,这蔚蓝的湖却总有那么一个距离,所谓“可望而不可即”。

阿拉伯人是对沙漠广有经验的民族,阿拉伯语中称这一现象为“魔鬼的海”。

海市蜃楼: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低而上层高,短距离内相差七至八摄氏度,像平直的海边地区有时所遇见的那样,那便可把地平线下寻常所见不到的岛屿、人物统统倒映在天空中,成为空中楼阁,又叫做海市蜃楼。

鸣沙:会发出声音的沙地叫“鸣沙”,据说,每逢农历端阳节,男男女女便在鸣沙山上聚会,然后纷纷顺着山坡翻滚下来。

这时候沙便发出轰隆的巨响,像打雷一样。

我们了解了沙漠里的许多奇怪现象,你觉得这些现象在科学家的眼里奇怪吗(不奇怪)为什么呢这些奇怪的现象从科学的角度怎么解释呢
明确:魔鬼的海:沙漠中地面被太阳晒得酷热,贴近地面的一层空气温度就比上面一两米的温度高许多。

这样由于光线折光和反射的影响,人们产生一种错觉。

海市蜃楼:上面的气温比下面的高,远处地面景象便“倒映在天空中”,成为海市蜃楼。

鸣沙:因为沙漠面部的沙子是细沙而干燥,含有大量石英,被太阳晒得火热后,经风的吹拂或人马的走动,沙粒移动摩擦起来,便发出声音。

古代到过沙漠的人对沙漠有什么感受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恐惧,他们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单枪匹马(人力不足)没有支援(供给不足)知识水平有限(科学认识不足)
开头运用法显、玄奘的例子,作用是什么
激发阅读兴趣引出下文
通过这篇文章中沙漠的奇怪现象的说明,作者得出了什么结论
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的。

作者按怎样的写作思路安排全文按哪种说明顺序去写
明确:这1----3节引用法显和玄奘对沙漠的描述,写出了沙漠的可怕和荒凉以及人们的恐惧,并与科学院工作人员对沙漠的感受作比,从表面解释了法显和玄奘对沙漠恐惧的原因。

在结构上起到了引起下文,激发读者兴趣的作用。

4、5节介绍三种奇怪现象及其成因。

逻辑顺序,由浅入深先介绍现象,后阐述原因,最后讲明道理。

三、探究语言,欣赏沙漠
作者在介绍三种奇怪现象及其成因时,为了把深奥的科学道理说得浅显易懂而又有趣味性,在语言运用上是颇费了一番功夫,请从4、5两节中找出用得生动、准确的语句,读一
读,品一品。

明确:①、若是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下面低而上层高,短距离内相差七至八摄氏度,像平直的海边地区有时所遇见的那样,那便可把地平线下寻常所见不到的岛屿、人物统统倒映在天空中,成为空中楼阁,又叫做海市蜃楼。

注:这句用了作诠释、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清晰地说明了海市蜃楼形成的原因。

②光怪陆离、海市蜃楼——极言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的异乎寻常,美妙无比,罕见之至,告诉我们,不了解相关科学的人见到这样的奇异现象必然产生离奇甚至迷信的想法,也说明人类掌握科学,正确解释自然现象和改造自然的重要性。

③只要沙漠面部的沙子是细纱而干燥,含有大量的石英,被太阳晒得火热后,经风的吹拂和人马的走动,沙粒移动摩擦起来,便会发出声音,这便是鸣沙。

这一句用“只要”、“便”这对关联词语把原因和结果有效连接起来,向我们解释了沙子会发出声音(鸣沙)的原因,语言表达严谨,词语运用简洁而准确,且通俗易懂。

④据一些专家的意见,只要沙漠面部的沙子是细沙而干燥,含有大量石英,被太阳晒得火热后,经风的吹拂或人马的走动,沙粒移动摩擦起来,便会发出声音,这便是鸣沙。

这句话中的“据一些专家的意见,”可见还没有形成共识,体现了作者运用语言时的准确,对于不能确切说明的现象一定用科学的态度去解决。

⑤古人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的。

这句话引用了一句俗语,生动形象地指出一切怪异现象,都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水到渠成收束全文。

⑥在沙漠里不但光线会作怪,声音也会作怪。

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通过“也”字,引出了对更为奇怪的“声音作怪的”的现象的研究。

四、明确主旨,感悟沙漠
作者引用故事点出了本文的说明对象,同时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一步一步读下去,再运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把深奥的科学原理解说得简单易懂。

那么作者对沙漠里奇怪现象的成因进行剖析,旨在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用文中语句回答)
明确: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的。

小结: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都是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的。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遇到一些奇怪的现象,你能从科学的角度对这些现象进行解释吗
五、拓展延伸,走出沙漠
在你对沙漠有哪些了解你认为应该如何改造沙漠
六、总结收获,回顾沙漠
由此可见,生活也不总是平平常常,有时也会出现让你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沙漠带给人类的并不总是美好,有时它会展示它奇怪的一面;但是我们只要牢记“见怪不怪,其怪自败”这句话,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它们,寻求科学的解释,我们定能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七、布置作业,展望沙漠
从本文发表至今40多年来,人类对沙漠又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你从报纸杂志或网上,还了解到沙漠里哪些奇怪现象,能不能尝试用科学道理对这些奇怪现象作一说明,并将它们整理出来。

板书设计: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