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正)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再读课文 评点品味
示例: 1 、若是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下面低而上层高,短距离内 相差七至八摄氏度,像平直的海边地区有时所遇见的那样, 那便可把地平线下寻常所见不到的岛屿、人物统统倒映在天 空中,成为空中楼阁,又叫做海市蜃楼。
注:这句用作诠释、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科学、 准确、清晰地说明海市蜃楼形成的原因。
1、由现象到本质,符合人们认知规律,这样安排本 身就很科学、合理; 2、先摆出奇怪现象,容易吸引读者,激起读者探寻 其中奥秘的兴趣,从而达到作者的目的。
(描述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1) 写 作 思 路 逻 辑 顺 序
(解释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2至5)
一切怪异现象,都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 所以我们要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竺可桢
文体介绍
科学小品文也称知识小品或文艺性说明
文。 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方法: 打比方、下定义、画图表、作诠释、 作比较、摹状貌、分类别、列数字、 引资料
关于作者:
竺可桢(1890-1974) 我国著名气象学家,地理 学家和教育家,我国近代 气象事业创始人之一。著 有《物候学》、《竺可桢 文集》等。
用玄 怪 了奘 现 哪取 象 为 些经 , 了 说的 文 说 明故 章 明 方事 开 沙 法? 头 漠 ?本 为 中 文何的 采讲奇
深 入 思 考
二 读 课 文
增添文章的生动性, 指出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由来已久,同时吸引读 者继续读下去。
本文采用了作诠释、 举例子、列数字、打比 方、作比较及引用等说 明方法。
奇怪现象
形成的原因
“魔鬼的海” “沙漠中地面被太阳晒得酷 和海市蜃楼 热了 …… 光线折光和反 射的影响 …… 又叫做海市 蜃楼。”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优质课件PPT

2021/01/31
15
沙丘的移动虽然慢,可是所到之处, 森林被摧毁,田园被埋葬,城郭变成丘 墟。
沙丘的移动虽然慢,可是所到之处, 森林全被摧毁,田园全被埋葬,城郭变成 丘墟。
2021/01/31
16
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就是风推动沙丘, 缓缓前进。沙丘的高度一般从几米到几十米,也 有高达一百米以上的。沙丘的前进并不是整体移 动的。当风速达到每秒 五米以上的时候,沙丘迎 风面的沙粒就成批地随风移动,从沙丘的底部移 到顶部,过了顶部,由于风速减弱,就在背风面 的坡上落下。所以部分沙粒的移动速度虽然相当 快,每天可以移动几米到几十米,可是整个沙丘 波浪式地前进,移动速度并不快,每年不过五米 到十米。几个沙丘常常联在一起,成为沙丘链。 沙丘的移动虽然慢,可是所到之处,森林全被摧 毁,田园全被埋葬,城郭变成丘墟。
几个供参考的网址
魔鬼的海 响沙 秘密
2021/01/31
31
几个供参考的网址
中国沙尘暴网
沙漠 探险
魔鬼的海同温带海面上出现的“海市蜃楼”那样,在 热带和温带的草原、沙漠上往往会出现另一种“空中楼 阁”。它又叫“光怪陆离”,阿拉伯人叫它“魔鬼的海”。 有许多关于“魔鬼的海”的记载。古希腊史学家狄奥多最 早对此作了生动的描述:在非洲,特别是在没有风的时候, 会发生一些令人惊奇的事,空气中会出现各种野兽的影像, 有动的,有不动的,它们一会儿离开目击者向别处奔 跑,~会儿又跟着他,当它们赶上人的时候,就好像有一 层阴冷的雾将人们裹住一样。 英国探险家李温士敦,在 非洲卡拉哈里沙漠旅行时,这种“魔鬼的海”也欺骗过他。 忽然间,前面出现一个湖,湖水荡漾。他和他携带的牲畜 正渴极了,于是朝湖的方向奔去,却扑了个空。真正的湖 泊还远着呢。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PPT课件 (共23张PPT)

海市蜃楼2
鸣沙山
请链接光盘素材
奇怪现象
形成的原因
“魔鬼的海” “沙漠中地面被太阳晒得酷 和海市蜃楼 热了 …… 光线折光和反 射的影响 …… 又叫做海市 蜃楼。” “鸣沙” “据一些专家的意见…… 沙粒移动摩擦起来,便会 发出声音,这便是鸣沙。”
(描述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1) 写 作 思 路 逻 辑 顺 序
( 解释)沙漠里的奇怪现象(2至5)
一切怪异现象,都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所 以我们要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
作诠释 说 明 方 法 举例子 列数字 打比方
作引用
思维拓展
1、你对沙漠有哪些了解?
你认为应该如何改造沙漠?
布置作业
探究练习三
从本文发表至今40多年来,人类对沙漠又 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你从报纸杂志或网上, 还了解到沙漠里有哪些奇怪现象,能不能 尝试用科学道理对这些奇怪现象作一说明, 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
简介作者
竺可桢(1890——
1974),气象学家, 地理学家和教育家, 我国近代气象事业创 始人之一。著有《物 候学》《竺可桢文集》 等。
学习目标: 1、了解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及 其形成的原因。 2、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掌 握本文的说明方法。
3、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 的意识。
挫折的名言 1、 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为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鲁迅 2、 “不耻最后”。即使慢,弛而不息,纵会落后,纵会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鲁迅 3、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战胜挫折的名言 1、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2、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爱默生 3、我以为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邹韬奋 4、斗争是掌握本领的学校,挫折是通向真理的桥梁。——歌德 激励自己的座右铭 1、 请记得,好朋友的定义是:你混的好,她打心眼里为你开心;你混的不好,她由衷的为你着急。 2、 要有梦想,即使遥远。 3、 努力爱一个人。付出,不一定会有收获;不付出,却一定不会有收获,不要奢望出现奇迹。 4、 承诺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美好的东西往往不会变为现实。 工作座右铭 1、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 反省不是去后悔,是为前进铺路。 3、 哭着流泪是怯懦的宣泄,笑着流泪是勇敢的宣言。 4、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5、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国学经典名句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青春座右铭 1、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 2、把手握紧,什么也没有;把手伸开,你就拥有了一切。 3、不在打击面前退缩,不在困难面前屈服,不在挫折面前低头,不在失败面前却步。勇敢前进! 4、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 5、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 激励向上人生格言 1、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必须能耐得住寂寞单干。 2、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3、为了不让生活留下遗憾和后悔,我们应该尽可能抓住一切改变生活的机会。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加不幸。 5、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你更强。 6、打击与挫败是成功的踏脚石,而不是绊脚石。 激励自己的名言 1、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得不到的收获。 2、销售是从被别人拒绝开始的。 3、好咖啡要和朋友一起品尝,好机会也要和朋友一起分享。 4、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 5、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 6、有识有胆,有胆有识,知识与胆量是互相促进的。 7、体育锻炼可以(有时可以迅速)使人乐观(科学实验证明)。 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素。(注意:传统观念认为勤奋和机会是成功的要素,但是经过统计学和成功人士的分析得出,乐观是成功的第三要素) 9、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10、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阅读练习及答案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阅读练习及答案篇一:导学案及答案十一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目标导学1.理解沙漠中奇观现象及产生的原因。
2.学习文章的写作思路,体会这种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写法的好处。
3.反复朗读,体会文章所带有的一定的文艺色彩。
二、自主预学1. 一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完成下列问题。
(1)给加点的字注音。
玄奘()戈壁()戳穿()...万顷()海市蜃楼()僧侣()...(2)解释下列词语。
单枪匹马:光怪陆离:可望而不可即:2. 二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和有关参考资料填空。
竺可桢(1890-1974),家、家和家,我国近代气象事业创始人之一,著有。
3. 三读课文,回答问题,并提出你的疑问。
(1)课文里提到的沙漠里的可怕的、奇怪的现象有哪些?(2)读完课文后,产生的疑问。
三、互动探究(一)交流讨论“自主预学”中的内容。
(二)文本感知。
1.阅读第2、3两段,思考:沙漠到底是不是像法显和玄奘说的那样恐怖吗?为什么在他们看来沙漠是如此的恐怖呢?沙漠里的一些奇怪现象可以正确解释了吗?2.阅读第4段:从科学的角度解说沙漠中“光怪陆离”现象的原因。
思考:这一段中,作者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文章是怎样来解释这一现象的?3.朗读第5段后思考:作者如何从科学的角度说明沙漠中“鸣沙”现象的原因?4.作者解释了一些沙漠里奇怪现象的原因,你认为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5.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第二部分(2—5):(三)合作探究:1.品味文章生动的语言(1)“两年前我和五六个同志曾经走到这鸣沙山顶上慢慢滚下来,果然听到了隆隆之声好像远处汽车在行走似的。
”这一句用的是什么说明方法? ()(2)文中说明“鸣沙”的成因,用的是什么说明方法? ()(3)若是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下面低而上层高,短距离内相差七至八摄氏度,像平直的海边地区有时所遇见的那样,那便可把地平线下寻常所见不到的岛屿、人物统统倒映在天空中,成为空中楼阁,又叫做海市蜃楼。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阅读答案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导学案阅读答案
(一)什么导致了沙尘暴的活跃
1.气候变化、人类活动、荒漠化
2.不良气候背景、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草地资源退化和减少,水资源短缺。
3.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有那些气候干旱,植被稀疏的地区才有可能发生沙尘暴,并强调了这一掠夺性行为的危害性。
4.A 5.略
(二)饮食不宜过烫
6、文章用四句诗开头,有什么作用?
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概括了热饮热食的危害,自然地引出了下文。
7、细读全文,说一说“热饮热食”对人体有哪些危害?这些结论是通过什么途径得出的?
危害有:
(1)容易发生癌变;(2)不利于饮食的消化吸收;(3)难以细品食物的美味。
途径:调查发现、病理研究
8、文中主要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任选一处说明它的作用。
①举例子②列数字
①举例子。
如:第三段中运用了举例子的方法,举我国一些地区人们喜欢饮用热奶茶、喝“功夫茶”、喝大碗热粥,使这些地区成为我国食管癌的高发区的例子,突出地说明热食热饮容易发生癌变的危害。
②列数字。
如:第四段中,运用数字进行说明,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热食热饮容易发生癌变的危害原因。
9、文章句子“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一些地区食管癌,贲门癌、口腔癌又可能与热饮热食”中“可能”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不能删去(1分)。
因为“可能”一词说明癌症除了与热饮热食有关外,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如果去掉“可能”就排除了其他因素,与原文不符(2分)。
八年级语文下册《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课件

④文中说明“鸣沙”的成因,用的是什么说 明方法? 答:作诠释。
研读赏析
⑤“据些专家的意见”这句能否省略?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删去就会让人认为这是作者自 己的意见了,而不是专家的意见,语言表达就 不严密及说明就不准确了。
⑥“在沙漠里不但光线会作怪,声音也会作 怪。”这句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承上启下。
《新西游记》
话说端午节这天,唐僧师徒西行 来到了鸣沙山,四人在漫漫黄沙中行 走,骄阳似火,气温超过了50度,四 周渺无人烟。正当他们感到饥渴难耐 时,唐僧发现不远处有一大片蔚蓝的 清水,八戒欣喜若狂,向水奔去,可 是跑了半天没有看到一滴水的影子, 气得破口大骂。 唐僧只觉得两眼冒金星,一不小 心从坡上滚了下去,顿时听到轰隆隆 的声音,以为出现了妖怪魔鬼,把他 吓得半死,大叫“悟空!”
自学指导 问题3、 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
沙漠里的哪些奇怪现象,你能说出它们的 名称吗?
魔鬼的海 海市蜃楼 鸣沙
合作讨论
要求用圈点勾画法速读课文,解决以下思考题
1、古代到过沙漠的人对沙漠有什么感受?他们为什么 会有这样的感受?
2、课文描述了沙漠里的哪些奇怪现象?这些奇怪现象 是怎样形成的?
请结合课文想一想:唐僧真的碰到了妖怪吗?
他看到的应该是什么现象? 魔鬼的海和鸣沙
竺可桢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
京》
学习目标: 1、了解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及 其形成的原因。 2、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掌 握本文的说明方法。
晋僧法显《佛国记》 一、描述 唐僧玄奘《大唐西域记》 沙漠可 怕恐怖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PPT(完美版)

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僧侣(shēn) 玄奘(zàng) 蓄养(xù)
B.戈壁(gē) 蔚蓝(wèi )
戳穿(cuō)
C.折光(zhé) 岛屿(yǔ)
凹形(āo)
D.遵循(xún) 骆驼(tuó) 海市蜃楼(shēn)
答案:1、C (A僧侣 [sēng];B戳穿 (chuō);D骆驼(tuó)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PPT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PPT
一、选择题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玄奘 岛欤 蓄养 B.弋壁 蔚蓝 干燥 C.原故 魔鬼 倒映 D.吹拂 磨蹭 可望而不可及
答案:2、D (A岛屿;B戈壁;C缘故)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PPT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PPT
一、选择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向沙漠进军》和《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的作者都是竺可桢。 B.《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是以时间为顺序从古而今写来的。 C.《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文主要是驳斥东晋僧人《佛国记》的错误 说法。 D.《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较多地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PPT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PPT
请写出描写沙漠的古诗句。
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②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③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④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⑤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⑥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PPT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PPT
“鸣沙”
“据一些专家的意见…… 沙粒移动摩擦起来,便会发出 声音,这便是鸣沙。”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PPT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PPT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1 ppt课件

“鸣沙”
“据一些专家的意见…… 沙粒移动摩擦起来,便会 发出声音,这便是鸣沙。”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1
魔鬼的海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1
“
海
市
蜃理Βιβλιοθήκη 楼 ”现象
的
原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1
原来这种现象叫“海市蜃 楼”!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1
鸣沙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1
据一些专家的 意见,只要沙漠表 面的沙子是细沙而 干燥,含有大部分 石英,被大阳晒得 火热后,经风的吹 拂或人马的走动, 沙粒移动摩擦起来 便会发出声音,这 便是鸣沙。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1
(描述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1)
写
逻
作
辑
思
顺
路
序
( 解释)沙漠里的奇怪现象(2至5)
一切怪异现象,都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所 以我们要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1
作诠释 说 举例子 明 方 列数字 法
打比方 引用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1
课文延伸 探索研究
• 1、你对沙漠有哪些了解? • 2、你认为应该如何改造沙漠?
你的发现是:
它们能适应极其恶劣尤其是干旱的沙漠
环境的特殊本领;它们能充分节约用水,
尽可能减少水的损失;它们能充分吸收
水分。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1
领悟沙漠 课堂训练
1.除课文介绍外,你还了解到沙漠里的哪 些奇怪现象?讲给同学听听。 2.沙漠对人类有巨大的危害,说说你了解 的治理沙漠的方法。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1
竺可桢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1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1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1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中楼阁: 指海市蜃楼,多用来比喻虚幻的
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
合作讨论
用圈点勾画法速读课文,解决如下思考题
1、古代到过沙漠的人对沙漠有什么感受?今人是 否有同感?假如有不同感,原因又是什么?
2、课文描述了沙漠里的哪些奇怪现象?这些奇怪现象 是怎样形成的?
3、作者按怎样的写作思路安排全文?按哪种说明顺 序去写?
含有大量学
石英,被 角
日晒后, 沙粒移动
度
磨檫而发 解
出声音
说
原因
魔鬼的海
海市蜃楼1
海市蜃楼2
鸣沙山
3、作者按怎样的写作思路安排全文?按哪种说 明顺序去写?
( 描述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1)
写
逻
作
辑
思 路
顺 序
(解释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2至5)
一切怪异现象,都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 所以我们要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
沙漠植物——罗布麻
仙 人 掌
中 国 最 大 的 沙 塔克拉玛干沙漠(新疆) 漠
竺可桢
简介作者
竺可桢(1890—— 1974),气象学家, 地理学家和教育家, 我国近代气象事业 创始人之一。著有 《物候学》《竺可 桢文集》等。
学习目标:
1、了解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及 其形成的原因。 2、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掌 握本文的说明方法。
世界最大的沙漠
撒
哈
拉
沙
漠
中 国 最 大 的 沙
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新疆)
沙拐枣
罗布麻
3、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 的意识。
检查自习 1、读准字音
竺可桢 玄奘 戈壁
戳穿
万顷 海市蜃楼
检查自习
1、读准字音
zhú zhēn
竺可桢
zànɡ
玄奘
chuō
戳穿
qǐnɡ 万顷
ɡē 戈壁
shèn
海市蜃楼
检查自习
2、解释词语
单枪匹马:比喻单独行动,没有别人帮助。 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 可望而不可即: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
“据一些专家的意见”这一句能否省略,为什么?
不能,因为删去了就缺乏了语言的严密性及说明的准确性。
这篇事理说明文的写作特色:
1、示异释疑,设问引导,由浅入深
2、采用多种说明方法,语言生动, 可读性强。
思维拓展 你对沙漠有哪些了解? 你认为应该如何改造沙漠?
布置作业
探究练习三
从本文发表至今40多年来,人类 对沙漠又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你从报 纸杂志或网上,还了解到沙漠里有哪 些奇怪现象,能不能尝试用科学道理 对这些奇怪现象作一说明,并与同学 讨论、交流。
怪
陆
海
离市
蜃 楼
地面温 高,上 面1、2 米温低
上面气 温高, 下面气 温低
形成的 条件
光 蓝天映到地上 从
线 成为万顷湖面
折 光 人的错觉
科 学 角 度
和
解
反
说
射
远处地面景 象倒映在天
空中
形成的 看到的
原因
景象
魔 鬼
像打雷一样
在
迷 轰隆的巨响
人
(
鸣
沙 )
汽车隆隆之声
现象
一些专家 的意见:
从
细沙干燥 科
4、本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以第5自然段为例,你能 找出哪些说明方法?
1、古代到过沙漠的人对沙漠有什么感受?今人 是否有同感?假如有不同感,原因又是什么?
荒凉
可怕 恐惧
示
装 备 条 件 不 同
处 于 弱 势
处 于 优
法显:七人同行,只留下他一人
玄奘:单枪匹马
地质部 石油部
大队骆驼 汽车飞机
异 解 疑 ( 作 比 较 )
4、本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以第5自然 段为例,你能找出哪些说明方法?
作诠释
说
举例子
明 方
列数字
法
打比方
引用
研读赏析第五段,思考问题
• 这段文字的说明中心是什么?
沙漠中的“鸣沙”现象。
• “在沙漠里,不但光线会作怪,声音也会作 怪。”这句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
• 通过这段说明,作者得出了什么结论?这个结 论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用科 学道理来说明的。点明全文主旨,收束全文。
势 中科院
2、课文描述了沙漠里的哪些奇怪现象? 这些奇怪现象是怎样形成的?
奇怪现象
形成的原因
“ 魔鬼的海” “沙漠中地面被太阳晒得酷热 和海市蜃楼 了 …… 光线折光和反射的影
响 …… 又叫做海市蜃楼。”
“鸣沙”
“据一些专家的意见…… 沙粒移动摩擦起来,便会发出 声音,这便是鸣沙。”
魔 鬼 的
光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