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上人体的神经调节word教案
苏科版八上人体的神经调节word教案

课题第15章第1节人体的神经调节第1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
2.描述神经系统的组成层次和脑、脊髓的位置、结构和主要功能。
二、能力目标:通过看书总结“神经系统的组成”,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小组集体讨论、抢答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神经元的结构特征和功能。
教学难点神经元的结构特征。
教法设计及学法指导讲授资料检索讨论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练习法课前准备教师课件学生无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新授】【布置】自学:观察神经元及神经系统的组成,完成提问。
1.神经元概念:神经元(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神经元的结构:细胞体神经元树突突起轴突3.神经纤维、神经的概念:神经纤维:是由树突、轴突以及外面套着的髓鞘共同组成的。
神经元的分布(这时不对学生讲,因为还没讲什么神经:许多神经纤维集合成束形成神经。
4.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5.神经系统的组成:神大脑经脑小脑系中枢神经系统脑干统脊髓的脑神经——组周围神经系统成脊神经——灰质(大脑皮层)——大脑半大脑白质——大脑皮层的内部,许是白质和灰质):在中枢部分,细胞体构成灰质,神经纤维构成白质;在周围部分,细胞体构成神经节,神经纤维构成神经。
脑发出的神经脊髓发出的神经球的表层,神经元的细胞体密集,色泽灰暗,叫~多神经纤维汇集,色泽白亮,叫~【小结】师生共同完成【布置作业】课课练:P21~22 6.大脑皮层功能区: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语言中枢嗅觉中枢运动中枢感觉中枢7.小脑的功能:协调全身肌肉的活动,维持身体的平衡。
8.人体的呼吸、血液循环等重要生命活动的调节中枢都在脑干里,所以脑干有“生命中枢”之称。
9.灰质——在脊髓中央,呈蝶形,脊髓白质——分布在灰质的周围,此处注意提醒学生记忆的方法。
是细胞体汇集的地方。
是神经纤维汇集的地方。
苏科初中生物八上《6.16.1 人体的神经调节》word教案 (5)

人体的神经调节
、通过小组猜想、拼接活动,了解神经冲动的传递过程,逐步形成“神经
系统由数以亿计的神经元通过突起相互连接分布各处的信息传递和处理的
、显微镜、运动神经元切片、电线、
学具准备
展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三种方式:神
如图骑自行车、游泳等运动,阳光刺
挥,生活中通过两人一组,用显微镜高倍镜(
展示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的动画及图片。
络系统——人体的神经系统。
神经元在神经系统
盆栽,初步认识灰质和白质。
展示大脑剖面图和脊髓横断面图,介绍灰质和白质,完成学案相应任务。
苏科版八上第1节《人体的神经调节》word教案1

教师:出示“人的神经系统”挂图或投影。
人的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由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
脑、脊髓和神经都属于器官水平的结构。这些器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组成它们的基本结构单位都是神经细胞。
(一)复习神经元,引入神经系统的演化
提问: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什么?
人的神经系统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3、脊髓在脊柱的椎管里。脊髓的灰质在椎管的中央,呈蝶形,白质在外。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脊髓控制的反射也受大脑控制。脊髓内有排尿和排便的神经中枢。
教师:在人的神经系统组成中,除了脑和脊髓以外,还有许多它们发出的神经。神经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学生:神经是由脑和脊髓以外的神经纤维集合成束,外面包裹着结缔组织,肉眼看上去呈亮白色的结构
教师:神经是由脑和脊髓发出的。由脑发出的神经叫脑神经;由脊髓发出的神经叫脊神经。脑神经共12对,主要分布在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和肌肉等处。脊神经共31对,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里。
能力培养:让学生动手来做实验
课前
准备
教师准备:人体神经系统挂图、人脑剖面图、脊髓结构模式图
学生准备:预习课本
前提测评
1.人体的神经系统包括神经系统和神经系统。脑和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由脑和所发出的构成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
2.脑由、和脑干3部分组成。
3.大脑由左右两个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叫做,又称大脑皮质。
(此时学生会感到茫然。)
借此机会,向学生介绍有关植物性神经的内容或可让学生自学完成)。强调植物性神经的活动不受人的意志的控制。
资料分析:老人的一侧肢体不能活动?运动员下肢丧失运动功能,大小便失禁?小伙子久坐后站起来感觉右下肢麻木和疼痛?妇女脑颅内的肿瘤,导致失明?
人体的神经调节教案

人体的神经调理教案篇一:人体的神经调理人体的神经调理教案一、教学目的1、描绘神经元的构造、功能和分布。
2、描绘神经系统的组成层次以及脑、脊髓的位置、构造和主要功能。
3、说出神经调理的根本方式是反射以及反射弧的组成。
4、通过看书总结“神经系统的组成”,学生能提高自学才能和分析、综合才能。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神经元的构造和功能,神经调理的根本方式。
2、教学难点:神经元的构造特征以及反射弧的构造。
三、教学过程123篇二:3.3(1) 神经调理(教学设计案教学设计案3.3(1) 神经调理一、教学目的(一)知识目的:1、理解神经调理的根本过程,说出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2、理解人脑的构造与功能3、理解脊髓的构造与功能4、理解反射与反射弧(二)才能目的:1、通过实验让学生有直观体验,培养实验分析才能2、培养学生读图才能(三)情感目的:进一步学会搜集材料,关注脑科学的前沿进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神经系统的组成脑的构造和功能反射与反射弧难点:反射活动中的信息传导和处理神经系统的构造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预备模型投影片六、教学过程:引入:前面学了激素对生物体的调理作用是缓慢而持久的,而生命活动调理包括体液调理和神经调理,同时以神经系统的调理为主。
而神经系统对生物体的调理是如何样呢?引出课题:第3节神经调理出示图片1、人的手碰到火,手会立即缩回去。
2、用树枝触乌龟头,头和四肢都缩进龟甲。
说明神经系统对生物体的调理是快速而短暂,如:动物遇到危害时,会迅速的躲避保护本人;人处于紧急情况时,也能迅速的对环境做出反响。
.那我们的神经系统在接受刺激后,要多久才有反响?每个人的反响速度都一样吗?板书:一、对刺激的反响【实验】P110-111学生边实验边记录边考虑,然后学生得出结论,教师。
学生动手测你反响的快慢。
1、测试者松开直尺,被测试者将尺抓住(0刻度朝下)。
2、测试5次,记录直尺该度,求平均值。
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苏科版:6.16.1人体的神经调节教学设计

-分析生活中具体的神经调节实例,如运动、学习、记忆等,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利用图表、模型等教学辅助手段,提高学生对神经系统复杂性的认识。
-制作神经系统结构图,帮助学生形象记忆神经系统的组成。
-使用互动模型,让学生模拟神经冲动传递的过程。
4.融入情感教育,将神经系统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其健康生活意识和关爱生命的价值观。
-通过讨论神经系统健康与生活习惯的关系,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生活态度。
-结合神经科学的发展,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对未来的积极态度。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进入课堂,首先通过一个简单的小游戏——反应速度测试,引起学生对神经系统调节人体反应的兴趣。邀请几名学生上台参与,记录他们的反应时间,并提问:“为什么有的同学反应快,有的反应慢?这和我们的神经系统有什么关系呢?”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自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人体的神经调节。
-学生能够解释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的相互作用。
-学生能够描述激素如何通过神经系统影响人体的各种功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对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探究能力。
-设计观察神经元结构的实验,让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并绘制神经元。
-安排反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反射弧的构成和功能。
2.运用比较法和案例分析法,帮助学生建立神经调节机制的理解。
同时,强调神经系统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提醒学生关注神经系统健康,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认识到神经系统的精密性和奇妙之处,激发对生命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五、作业布置
苏科版生物八上第1节《人体的神经调节》word教案一

介绍神经的构成。
神经元的分布
讲述:在神经系统中,神经元的细胞体往往集中在一起,而神经纤维也集中在一起。
讲述: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细胞体集合的部位,色泽灰暗,叫做灰质,而神经纤维聚拢的部位,色泽亮白,叫做白质。
讲述:而在周围神经系统中,体神经节是细胞体聚拢的部位,而神经干则是神经纤维聚拢的部位。
小脑与脑干的结构与功能
阅读课本P34小脑与脑干的结构与功能。
提出问题:小脑的位置在哪里?
提出问题;小脑的功能是什么?
提出问题:脑干的位置在哪里?
提出问题:脑干的功能是什么?
脊柱的结构与功能
阅读P35“脊柱的结构与功能”,并观看图15-6脊髓的结构。
提问:脊髓的灰质在脊髓的什么部位?呈何形状?白质又在什么部位?
3、你们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什么?分析成功或失败的缘故?
参与小组讨论。
组织小组间交流。
引入并介绍反射弧。
介绍:人体在完成一项反射活动时,必须保持反射弧结构的完整,任何一个环节显现障碍,反射活动就不能正常进行。
反射的类型
阅读P38上两段文字。
提出问题:有些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叫做什么反射?
提出问题:有些反射是通过后天的生活体会或学习而形成的,叫做什么反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膝跳反射的过程;
参与反射时刻的测量。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认知重点
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神经元的结构特点以及功能特点;
神经调剂的差不多方式。
2、技能重点
练习使用显微镜
对膝跳反射过程的体验。
3、情感重点
体验膝跳反射的过程。
难点
神经元的结构特点;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6.16.1 人体的神经调节 教案

第16章第1节人体的神经调节(第1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首先介绍了组成人体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
在内容安排上,首先让学生通过观察神经元的装片,结合神经元结构模式图,了解神经元的各部分结构、功能和分布。
教材这样编排体现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让学生从微观和宏观上,对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为后面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知识目标
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
2.描述神经系统的组成,说出脑、脊髓的结构和主要功能。
3.学会用科学态度分析、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
4.认同科学知识有益于身心健康。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特征。
难点:神经元的结构特征。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脑模型、显微镜等。
五、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第1接人体的神经调节
一神经元
神经元细胞体
突起树突
轴突
二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脑
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
脊神经
七、教学反思
神经系统的组成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抽象的概念较多,在活动的组织上,主要指导学生对照教材中人体神经系统组成模式图以及脑和脊髓的模型以及图片,在活动的形式上,通过开展游戏、小组自主质疑、分组探究和交流展示等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凸显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效果非常不错。
八年级生物上册 6.16.1人体的神经调节(第2课时)教案 (新版)苏科版

第1节人体的神经调节(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阐明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理解反射的含义;理解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让学生有直观体验,培养实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科学实验的趣味性和科学性,激发对科学实验研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反射与反射弧难点:反射活动中的信息传导和处理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当你们无意中碰到高温的物体时,我们会做出什么反应呢?生:手会立即缩回去师:恩,当我们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触碰到高温物体时,我相信正常人的反应都是立即把手缩回来。
手迅速缩回是对高温刺激的应答反应,我们就把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做出应答反应的过程叫做反射。
同学们再课本中相应的地方画出反射的定义。
(二)学习新课教师:无论简单的还是复杂的活动,都主要靠神经系统来调节的。
神经系统如何调节我们的生命活动呢?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关于反射,我们通过实验来了解。
学生:相互配合,完成膝跳反射的实验。
教师:叩击韧带时,小腿有什么反应?学生:小腿迅速前伸。
教师:叩击韧带,小腿迅速前伸,这是膝跳反射。
前面我们做的活动:手碰到牙签后马上缩回,这也是一种反射,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比如物体在眼前突然出现时会眨眼,婴儿膀胱里尿液多了,就会立即排尿,等等。
从这些事例中,你能找出引起反应的原因,通过什么系统发生的反应以及这些反应有什么特征?学生(讨论后):反射是由各种刺激引起的,通过神经系统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教师:像这样,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就叫反射。
在膝跳反射中,叩击韧带是刺激,小腿前伸是对刺激发生的反应。
你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小腿前伸受不受大脑的控制,是不是你有意识抬起小腿?学生:不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15章第1节人体的神经调节第1课时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
2.描述神经系统的组成层次和脑、脊髓的位置、结构和主要功能。
二、能力目标:
通过看书总结“神经系统的组成”,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小组集体讨论、抢答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神经元的结构特征和功能。
教学难点神经元的结构特征。
教法设计
及
学法指导
讲授资料检索讨论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练习法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无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新授】
【布置】自学:观察神经元及神经系统的组成,完成提问。
1.神经元概念:
神经元(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
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神经元的结构:
细胞体
神经元树突
突起
轴突
3.神经纤维、神经的概念:
神经纤维:是由树突、轴突以及外
面套着的髓鞘共同组成的。
神经元的分布(
这时不对学生讲,
因为还没讲什么
神经:许多神经纤维集合成束形成神经。
4.神经元的功能:
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5.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大脑经脑小脑系中枢神经系统脑干统脊髓
的脑神经——组周围神经系统
成脊神经——
灰质(大脑皮层)——大脑半大脑
白质——大脑皮层的内部,许是白质和灰质):在中枢部分,细胞体构成灰质,神经纤维构成白质;在周围部分,细胞体构成神经节,神经纤维构成神经。
脑发出的神经
脊髓发出的神经
球的表层,神经元的细胞体密集,色泽灰暗,叫~
多神经纤维汇集,色泽白亮,叫~
【小结】师生共同完成
【布置作业】课课练:P21~22 6.大脑皮层功能区:
视觉中枢
听觉中枢
语言中枢
嗅觉中枢
运动中枢
感觉中枢
7.小脑的功能:
协调全身肌肉的活动,维持身体的平衡。
8.人体的呼吸、血液循环等重要生命活动的调节中枢都在脑干里,所以脑干有“生命中枢”之称。
9.灰质——在脊髓中央,呈蝶形,脊髓
白质——分布在灰质的周围,此处注意提醒学生记忆的方法。
是细胞体汇集的地方。
是神经纤维汇集的地方。
(以上的得出,应提醒学生看大脑的白质、灰质色泽的原因。
)
【教学后记】
课题第15章第1节人体的神经调节第2课时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概述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理解反射的概念并举例。
3.通过膝跳反射的实验描述反射弧的结构。
4.说出反射的类型。
二、能力目标:
通过游戏、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自己与他人合作交往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求真务实、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反射、反射弧的结构。
教学难点反射弧的结构。
教法设计
及
学法指导
讲授讨论交流探讨法合作学习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编号:009
学生30厘米长的尺(也可用其它的东西代替)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引言】通过与学生做“眨眼反射”游戏,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此学生有“眨眼”反应,从而复习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及有关知识。
再引入新课。
【新授】
【讲述】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能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人体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
一位学生自愿与教师做游戏;其他学
生认真观察、思考并回答问题。
【讲述】举例:日常生活中一些反射
在选一学生与教
师配合做一游戏,
但不知是何游戏
时,学生积极性
高,心里毫无思想
准备,游戏收到了
预期的效果。
【布置】要求学生举出一些反射的例子。
【布置】探究人体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
观看CAI,然后组织学生活动。
【提问】什么原因导致了有些小组没有产生膝
跳反射?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概括:反射活动中,神经冲动所经过的途径就
是反射弧。
反射弧的结构组成包括五部分:感受器(韧
带)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
经效应器(肌肉)
【提问】反射活动是在一定的神经结构里进行
的,参与膝跳反射的神经结构有哪些?如果
缺少某一个环节,反射活动还能进行吗?
活动。
【小组活动】膝跳反射(两人一组)
1.受测同学坐在椅子上,一条腿自然
放松地搭在另一条腿上。
2.测试同学用手掌外侧边缘迅速敲
击上面一条腿的膝盖下方的韧带。
3.观察上面一条腿的小腿的反应。
【归纳】1.受测者搭在上面的一条腿
没有放松。
2.测验者敲击部位不准。
3.测验者敲击力度不够。
边归纳边请一位同学配合演示实验
失败的原因。
学生积极性高,动
手能力强。
【介绍】联系生活实际介绍:医生可通过检测患者的各种反射来诊断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
【指导活动】在大脑有意识地控制小腿的情况
下,进行膝跳反射的实验,观察膝跳反射能否产生。
引导学生思考: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问】下列反射活动哪些不受大脑的控制?哪些受到大脑的控制?
吮吸乳汁、缩手反射、吃梅生津、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眨眼反射、学生听到上课铃声走进教室、行人听到喇叭声会避让。
【归纳】反射的类型:
非条件反射:生来就具有的反射活动。
条件反射:生来不具有,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形成的反射活动。
【提问】人类具有的谈梅生津、谈虎色变、学生听到上课铃声走进教室、行人听到汽车喇叭声会避让等这些反射活动,小狗也都具有吗?为什么?【讨论、回答】缺少任何一个环节,
反射活动都不能产生。
【讨论、交流】膝跳反射不受大脑的
控制。
【回答】判断后分类。
不受大脑控制的反射:
吮吸乳汁、缩手反射、吃梅生津、眨
眼反射。
受大脑控制的反射:
望梅止渴、谈虎色变、学生听到上课
铃声走进教室、行人听到汽车喇叭声
会避让。
【思考、回答】不受大脑控制的反射
是生来就有的。
受大脑控制的反射是生来不具有的。
学生感到医学是
一门精深的科学,
且对医生肃然起
敬。
关于条件反射是
在非条件反射的
基础之上形成的,
应举例吃梅生津
和谈梅生津来说
明。
【小结】引导学生完成
【布置作业】
1.课课练P24~25
2.课外作业:反射时的测定【回答】小狗能对铃声和汽车喇叭声形成条件反射,而对小狗说梅子、说老虎,小狗不能形成条件反射。
【归纳】引导:
1.人类有语言中枢,而小狗没有。
2.人类物有的条件反射:人类能对语言、文字形成条件反射,建立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
这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
【小结】略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