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汽车技术法规体系

合集下载

车辆技术管理制度

车辆技术管理制度

车辆技术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车辆技术管理,规范车辆使用,确保车辆安全运行,保证车辆技术状况符合国家规定和公司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车辆的技术管理工作,包括车辆的购置、维护、保养、检修和报废等活动。

第三条公司内设车辆技术管理部门,负责车辆技术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二章车辆购置管理第四条对于需要购置新车辆的情况,部门提出申请后,应填写《车辆购置申请表》,明确车辆类型、数量、品牌和配置等信息,并提交给车辆技术管理部门审核。

第五条公司应根据业务需要和经济情况,合理安排车辆的购置计划,确保车辆的性能符合使用要求,且满足国家相关标准。

第六条车辆技术管理部门应对购置的新车辆进行验收,检查车辆的性能和配置是否与购置申请表中的要求相符,并做好相关记录。

第三章车辆维护与保养管理第七条车辆技术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的车辆维护与保养管理制度,明确车辆维护的周期、项目和责任部门,确保车辆的良好技术状况。

第八条车辆驾驶员应每天对车辆进行常规检查,包括车辆的液位、轮胎气压、灯光和制动等系统,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并协助技术部门处理。

第九条定期维护计划应由车辆技术管理部门制定,包括保养、检修等内容,按照规定周期进行车辆的维护工作,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第四章车辆检修管理第十条对于车辆发生故障或需要大修的情况,车辆驾驶员应及时停车并联系技术部门进行处理,不得私自修理或改装车辆。

第十一条技术部门应对车辆的检修工作进行严格管理,做好维修记录,确保车辆的技术状况符合国家标准和公司要求。

第十二条车辆技术管理部门应建立车辆技术档案,对每辆车辆的维护和检修情况做好详细记录,保证车辆的技术信息真实可靠。

第五章车辆报废管理第十三条对于车辆技术状况严重下降,无法正常使用或者达到报废标准的情况,车辆技术管理部门应及时做出报废决定,并按照规定程序报废。

第十四条报废车辆应进行彻底清理、封存和注销手续,确保车辆不再使用,同时做好车辆报废记录和报废证明。

汽车技术法规体系分析

汽车技术法规体系分析

汽车技术法规体系分析首先,汽车技术法规体系的内容涉及技术标准和规范。

技术标准主要包括车辆设计、车辆制造、车辆驾驶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这些标准可以确保汽车具备一定的性能和品质标准,以确保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规范则是基于技术标准的具体实施细则,包括各种测试方法、评价指标等。

通过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可以保证汽车制造商和相关企业在设计、制造和销售汽车时符合一定的技术要求。

其次,汽车技术法规体系的制定和管理通常由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或相关的部门负责。

政府制定汽车技术法规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障公众的安全和权益。

政府在制定技术标准和规范时,通常会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保证车辆性能和质量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二是加强对道路交通的管理,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三是鼓励和支持汽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政府会通过强制性法规、行政管理措施和资金支持等手段来推动和管理汽车技术的发展。

再者,国际汽车技术法规体系也是十分重要的。

由于汽车行业的全球化特点,各国之间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存在差异,这给汽车制造和销售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为了促进汽车技术的互联互通和汽车产品的互认互通,各国之间通常会进行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协商和合作。

例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欧盟的法规机构ECE(欧洲经济委员会)就是制定和推行国际汽车技术法规的重要机构。

各国之间的技术合作和互认,不仅可以促进汽车技术的发展,也有助于降低汽车的生产和销售成本。

最后,随着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技术法规体系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等的出现,对汽车技术标准和规范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此,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根据技术的发展趋势和需求进行及时的修订和调整。

此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也应该被充分考虑和吸纳,以确保汽车技术法规体系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综上所述,汽车技术法规体系是保障汽车安全和公众权益的重要保障。

通过制定和管理技术标准和规范,政府可以推动汽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高汽车的性能和质量。

ECE和EEC(EC)汽车技术法规介绍

ECE和EEC(EC)汽车技术法规介绍

ECE和EEC(EC)汽车技术法规介绍ECE和EEC(EC)汽车技术法规介绍一、ECE汽车技术法规介绍1 ECE汽车技术法规及其目前的体系结构WP29(世界车辆法规论坛)目前同时运作《1958年协定书》(目前该协定书修订版的全称为《关于对轮式车辆、安装和/或用于轮式车辆的装备和部件采用统一技术法规以及采用统一条件以相互承认基于上述技术法规的批准的协定书》)和《1998年协定书》(目前该协定书全称为《关于对轮式车辆、安装和/或用于轮式车辆的装备和部件制定全球性技术法规协定书》),进行ECE汽车技术法规和全球统一汽车技术法规的制修订和实施工作。

在ECE汽车技术法规的制修订方面,目前已正式制定颁布的ECE法规共有121项,其中针对汽车产品(M、N、O类车辆)的ECE法规95项,针对摩托车产品(L类车辆)的ECE法规21项,针对农林拖拉机产品(T类车辆)的ECE法规5项。

在针对汽车产品的95项ECE法规中,欧洲联盟的汽车整车型式批准框架性技术指令2001/116/EC(70/156/EEC的最新修订本)中,规定58项ECE法规完全等同于相应的欧盟技术指令,即按照这些ECE法规所作的ECE汽车零部件产品型式批准,等同于欧洲联盟整车型式批准框架中的相应的汽车零部件产品的EEC/EC型式批准。

目前已颁布的121项ECE法规的体系结构如表1所示:2 已颁布的121项ECE汽车技术法规目录注:备注栏中“等同EC指令”表示该ECE法规在2001/116/EC中被规定与相应的欧盟技术指令完全等同;“▲”表示该ECE法规为摩托车、轻便摩托车法规项目;“○”表示该ECE法规为农林拖拉机法规项目。

二、EEC(EC)汽车技术法规介绍1、前言欧洲联盟所制定的EEC(EC)技术指令(即欧洲经济共同体技术指令,由原欧洲经济共同体——EEC制定,《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生效实施后,EEC指令逐渐改称EC指令——欧洲共同体指令)是根据《罗马条约》针对国民经济中各种有关安全、环保、节能的产品而制定的,与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的ECE汽车技术法规不同,EEC(EC)技术指令涉及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有关车辆产品的EEC(EC)技术指令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GTR(全球统一汽车技术法规)介绍

GTR(全球统一汽车技术法规)介绍

GTR(全球统⼀汽车技术法规)介绍GTR技术法规介绍来源: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GTR技术法规的制定组织和《1998年协定书》GTR法规全称为全球统⼀汽车技术法规,由联合国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UN/WP29)负责制定发布,WP29原为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内陆运输委员会下属的车辆结构⼯作组,在《1958年协定书》的框架下制定并实施ECE汽车技术法规,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开始认识到各⾃为政的汽车技术法规体系阻碍了汽车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由流通,限制并阻碍了商品经济规律应起的作⽤,于是由国际上⼀些汽车⼯业发达国家牵头,开始进⾏国际汽车技术法规的协调与统⼀的⼯作,以打破世界各国、各地区已形成的汽车技术法规这⼀贸易技术壁垒。

在当时情况下,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车辆结构⼯作组(UN/ECE/WP29)成了开展这种世界范围内汽车技术法规协调和统⼀⼯作的主要组织。

WP29于1998年6⽉25⽇制订《全球汽车技术法规协定书》[1],因此该协定书也就简称为《1998年协定书》。

世界各国以此协定书为法律框架,共同制修订全球统⼀的汽车技术法规。

该协定书在法律地位上明确原UN/ECE/WP29(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车辆结构⼯作组)作为开展全球汽车技术法规协调和统⼀⼯作的国际组织,UN/ECE/WP29的名称随之更改为:“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World Forum for Harmonization of Vehicle Regulations),仍简称为WP29,开始按照《全球汽车技术法规协定书》中规定的程序规则制定全球统⼀的汽车技术法规,到⽬前,《1998年协定书》的正式缔约⽅共计31个[2]。

历史之所以选择UN/ECE/WP29来开展全球范围内的汽车技术法规协调统⼀⼯作,其原因为:①UN/ECE/WP29成功运作《1958年协定书》,具有开展国际汽车技术法规统⼀⼯作的技术基础;②UN/ECE/WP29的⼴泛参与性,使其具有开展国际汽车技术法规统⼀⼯作的技术基础。

车辆技术管理规章制度

车辆技术管理规章制度

车辆技术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车辆技术管理工作,确保车辆安全,提高运行效率,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所有车辆的技术管理和维修工作。

第三条车辆技术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突出重点、全面保障的原则。

第二章车辆定期检查制度第四条车辆定期检查由车辆技术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检查内容包括车辆底盘、发动机、电器系统等各项技术指标。

第五条车辆定期检查周期为3个月一次,对于特殊情况需要提前检查的车辆,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第六条定期检查应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并由专业人员进行检测和记录。

检测合格的车辆可以继续运行,不合格的车辆必须立即整改。

第三章车辆维护保养制度第七条车辆维护保养由车辆技术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维护保养内容包括车辆发动机、传动系统、刹车系统等各项技术维护。

第八条车辆维护保养周期为每5000公里一次,对于特殊情况需要缩短维护周期的车辆,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第九条维护保养应按照车辆厂家的规定和要求进行,并由专业人员进行维护操作记录。

维护合格的车辆可以继续运行,不合格的车辆必须立即整改。

第四章车辆事故处理制度第十条车辆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报警,并按照公司规定的程序进行事故处理。

第十一条车辆事故责任不能确定的,应由公司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处理。

第十二条负责车辆事故的驾驶员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并接受公司的处罚。

第五章车辆技术监督制度第十三条车辆技术监督由公司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对所有车辆技术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十四条车辆技术监督应定期进行,并记录下监督的结果。

对于不合格的车辆,应立即整改。

第六章车辆信息管理制度第十五条公司应建立完善的车辆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车辆信息的全面管理和查询。

第十六条车辆信息包括车辆型号、出厂日期、购买日期、车辆维修记录等相关信息,应妥善保存并定期更新。

第七章附则第十七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

第十八条公司技术部门负责解释本制度。

以上就是车辆技术管理规章制度的内容,希望广大员工严格遵守,切实做好车辆技术管理工作,保障公司车辆运行安全和正常。

汽车维修行业的法律法规与技术标准

汽车维修行业的法律法规与技术标准

汽车维修行业的法律法规与技术标准汽车维修行业是一个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其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制定和遵守对于确保车辆的安全性和维修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两方面详细介绍汽车维修行业的相关规定,并探讨其实施步骤。

一、法律法规1. 汽车维修行业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汽车维修行业的法律法规体系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维修和维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

2. 维修人员的资质要求汽车维修行业对维修人员的资质有明确要求,包括取得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参加培训等。

3. 维修企业的资质认证和监管汽车维修企业需要获得相应的资质认证,并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管,以确保维修质量和服务水平。

二、技术标准1. 汽车维修技术的标准化汽车维修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的技术标准,包括车辆维修工艺、零部件的更换和维修操作等,以确保维修过程的规范和标准化。

2. 车辆维修检测的标准汽车维修行业对维修前的车辆检测也有相应的标准要求,包括机械性能、安全性能、排放标准等方面。

3. 零部件的标准和质量要求汽车维修行业对零部件的标准和质量也有明确要求,包括原厂零部件和合格的替换零部件的选择和使用。

三、法律法规与技术标准的实施步骤1. 制定和修订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相关部门应根据行业需求和技术发展情况,制定和修订适应性强、操作性好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2. 加强宣传和培训维修企业和维修人员应加强对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其遵守和实施的意识。

3. 完善监管机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维修企业的资质认证和监管力度,对存在违规行为的企业要进行严厉处罚,以保障维修质量和顾客权益。

4. 建立反馈机制建立合理的反馈机制,接受广大车主和维修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问题和不足之处。

四、对汽车维修行业法律法规与技术标准的建议1.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汽车维修行业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法规体系,提高其适应性和操作性。

2. 加强技术创新和标准的制定密切关注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加强技术创新,制定更加科学和规范的技术标准。

汽车技术法规体系分析

汽车技术法规体系分析

欧洲ECE汽车技术法规的制修订机构为ECE/WP29 全称为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欧洲经济委员会/内陆运输委员会/道
路交通分委会/下属的车辆结构工作组 United Nations/Economic and Social Council/Economic Commission
for Europe/Transportation/Sub-committee 1/Working Part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Vehicles —UN/ECOSO/ECE/TRANS/SC.1/WP29.
公司平均燃油经济性CAFÉ ( Corporate Average Fuel Econo my ) —以制造厂每年销售的各种车型占总销量的百分比作为 加权系数,乘以该车型的油耗,将各车型的加权油耗加起来, 得出该厂的总平均油耗。美国目前的CAFE基准值为:轿车27.5 (相当于8.55l/100km).轻型商务车20.7(相当于9.52l/100k m),采用的测量方法也是城市循环+公路循环。
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美国材料试验协会(ASTM)、美国 石油协会(API)、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美国保险商试 验室(UL)、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
美国汽车技术法规体系
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FMVSS) Federal motor vehicle safety standard
以后对基础指令的所有修改本,都是单独的指令, 独立编号.如对70/156/EEC的所有修改本截止到 目前包括:78/315/EEC、78/547/EEC、 80/1267/EEC、87/358/EEC、87/403/EEC、 92/53/EEC、93/81/EEC、95/54/EC、 96/27/EC、96/79/EC、97/27/EC、 98/14/EC.所有修改本都只有修改和补充内容,不 包括基础法规或以前修改本内容.

GCC地区汽车技术法规体系及准入管理制度

GCC地区汽车技术法规体系及准入管理制度

GCC地区汽车技术法规体系及准入管理制度摘要: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Gulf Cooperation Council, GCC)是海湾地区最主要的区域一体化组织。

该地区汽车产品需求量大,但一直依赖进口。

GCC地区内部对汽车产品实施统一的准入管理制度,并使用GSO标准作为实施管理的统一技术法规。

本文首先对GCC地区内部汽车技术法规体系进行了介绍,随后对该地区汽车产品市场准入管理制度及最新技术法规动态做出了分析。

通过对GCC地区汽车技术法规体系的阐释,尽可能为我国汽车产品出口企业提供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时可借鉴的信息。

关键词:GCC;GSO;技术法规;准入管理;发展动态Automobile Technical Regulation System and Access Management System in GCC AreaYin Fengxuan, Li Wen(China Automotiv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Center Co., Ltd.,Tianjin 300300)Abstract: the Gulf Cooperation Council (GCC) is the most important regional integration organization in the Gulf region. There is a large demand for automobile products in this region, but it has alwaysrelied on imports. The GCC region implements a unified access management system for automobile products, and uses GSO standards to implement the unified technical regulations.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internal automotive technical regulation system in GCC region, then analyzes the market access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latest 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automotive products in this region.Through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automotive technical regulation system in GCC region, we will try our best to provide China's automotive product export enterprises with information that can beused for reference when dealing with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Keywords: GCC; GSO;technical regulations; access management; development trends引言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Gulf Cooperation Council, GCC)是海湾地区最主要的政治经济组织,该组织成立于1981年5月,总部设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美国的汽车技术法规体系
美国环境保护署(EPA)负责制定汽车排放 与噪声方面的技术法规,其内容也收入在CFR第 40篇第86部分中。 美国汽车燃料经济学法规是美国运输部根据 《机动车情报和成本节约法》的授权和规定制定 的,主要规定了制造厂商必须遵守的汽车平均燃 料经济性指标。 美国除了联邦法规外,各州还可制定本州的 法规,但其指标一般高于联邦法规。如加州制定 了比EPA法规更强化的环保法规。
《汽车技术法规与法律服务》 机械工业出版社 11
II.
2012-10-4
欧美日汽车技术法规的发展趋势
侧面碰撞试验速度也从20km/h 提高到33.5km/h;发生碰 撞时燃油泄漏不能超过28g;发生5分钟内不能超过 140g,之后25分钟内每分钟都不能超过28g. 例如2:日本将施行严格的柴油车父亲排放标准。2005年日 本柴油车NOX容许的排放值仅为2002年的41%~50%, 颗粒物容许的排放值仅为新定排放值的75%~85%。这 些标准均比欧美实施的排放标准严格。 III. 新的法规标准将成为未来汽车产业竞争的重要内容。 欧洲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如果2012年co2的排放值的提 议被采纳,那么每辆汽车的平均成本会上升,小型轿 车将上升4000美元,中型轿车上升4800美元,而豪华 轿车将会上升6600美元。
2012-10-4 《汽车技术法规与法律服务》 机械工业出版社 14
II.
III.
汽车产品公告管理 自2003年起,汽车产品公告由 发改委进行管理,目前每月发布一次公告,使新产 品的上市时间大为缩短。 CCC认证与汽车产品公告管理的差异
项目
检验项目 上牌 收费、管理机构 标记
CCC
52 进口车 不同 发放
2012-10-4 《汽车技术法规与法律服务》 机械工业出版社 4
欧洲的汽车技术法规体系
所制定的ECE法规全部为《1958年协定书》的附件, 到目前为止《1958年协定书》共有115个附件,总计ECE 法规116项,其中安全法规94 项。 今天的欧盟执行的强制EC技术指令有56项,摩托车 技术指令14项。 ECE与EC尽管分属不同的机构,但EC技术指令中的 有关汽车56项目中,完全等同采用ECE技术法规59项。 ECE与EC的主要区别在于:ECE汽车法规在缔约国 中是自愿采用的,而EC指令在成员国中是强制执行的。
第三章 汽车技术法规体系与内容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汽车技术法规体系
一.法规体系的内涵及特征 二.欧美日技术法规体系比较 三.汽车技术法规及产品认证
第二节 汽车技术法规内容
一. 安全法规 二. 排放法规 三. 噪声法规 四. 油耗法规
2012-10-4
《汽车技术法规与法律服务》 机械工业出版社
1
第一节 汽车技术法规体系
公告
47(多7项少3项) 国产车 差异 无
工厂检验与监督 要求 可靠性
2012-10-4


《汽车技术法规与法律服务》 机械工业出版社


15
本章思考题
1. 汽车技术法规体系的特征有哪些? 2. 我国采取什么方法进行汽车产品认证的? 3. 欧美日汽车技术法规的异同。
2012-10-4
《汽车技术法规与法律服务》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10-4 《汽车技术法规与法律服务》 机械工业出版社 12
三、汽车技术法规与产品认证
1. 汽车产品认证制度 目前,国际上有两种产品认证制度: 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自我认证”,企业不需经过国 家强制审批,政府只是事后监督,发现缺陷强制召回, 并以处罚;另一种是以欧洲为代表的“型式认证制度”。 “型式认证制度”共有8种,其中国际上通用的、推荐 的是:型式试验再加上对工厂的质量保证体系进行评定, 并根据质量管理和从工厂以及市场抽样的核查,进行监 督。它能够证实持续不断的生产过程是否合格,是一种 可靠的、彻底地、适应性很强的办法,类似我国的定型 试验、定期试验,再加上质量标准体系的评定。 汽车强制性标准体系 我国执行欧洲ECE/EC法规为基础 的汽车强制性国家标准体系。总项目99项,其中主动安 全27项,被动安全26项,一般安全29项,环保和节能 14项。
2.
2012-10-4
《汽车技术法规与法律服务》 机械工业出版社
13
汽车技术法规与产品认证
3. 中国汽车新产品的强制性认证与公告管 理 国家认监委于2001年12月发布了CNCA-02C023:2001《机动车辆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汽车产 品》。认监委要求2002年5月1日开始实施,2003年5 月1日所有汽车产品必须符合CCC认证并通过认证,未 通过认证的产品不得生产和销售。 I. CCC认证 CNCA-02C-023:2001要求对汽车产品 实施第五种认证,即型式试验+初始工厂审查+获证 后监督。其中型式试验,共进行47个检测项目的检 验;初始工厂审查按本教材附件4进行;获证后监督 每年进行一次,四年覆盖全部10个要素,第五年进 行全部要素审查。
2012-10-4 《汽车技术法规与法律服务》 机械工业出版社 6
美国的汽车技术法规体系
管理性 技术法规
信息收集 权
申请制定有 关法规及申 请发布确定 缺陷与不符 的命令
法规制定 程序
对FMVSS 的暂时豁免
车辆识别 代号
制造商 识别、认证
消费者 信息法规
2012-10-4
《汽车技术法规与法律服务》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10-4 《汽车技术法规与法律服务》 机械工业出版社 8
日本的汽车技术法规体系
3. 日本的汽车技术法规体系
日本的汽车安全标准规定了汽车最低限度的构造、装 置和性能标准共78条(包括摩托车)及40多项试验规程 (TRIAS)和26项单项法规。 日本的排放法规为10工况和11工况,是世界上独一无 二的,其排放限值与美国一样严厉。 日本为了占领世界汽车市场,还主动按FMVSS、 ECE、EC的要求检验汽车,并成立了日本标准认证国际 化研究中心。 日本的汽车技术法规的制定与修订与美国类似。日本 于1998年加入了《1958年协定书》,截止到2001年共采 用22个项目,并逐步向ECE靠拢,因此日本在具体的法 规实施上,仍等同于欧洲的型式认证。
2012-10-4
《汽车技术法规与法律服务》 机械工业出版社
10
欧美日汽车技术法规的发展趋势
5.
I.
欧美日汽车技术法规的发展趋势
制定法规与税收相结合 。2005年1月起,欧盟普 遍实行欧Ⅳ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增加对co2气体以外 的其它污染排放的限制。比利时政府近日作出决定, 以税收优惠政策鼓励消费者购买符合欧洲排放标准的 “清洁汽车”。根据这项法规,从2005年1月起,比 利时对每公里排放co2低于105ml的新车,减税幅度为 全车价格的15%,最多可达3280欧元;每公里排放 co2低于105ml~115ml的新车,减税幅度为全车价格 的3%,最多可达615欧元。 提出更严格的技术法规标准。例如:2009年美国轿车、 轻型车强制执行汽车碰撞新标准。后面碰撞试验速度 从30km/h提高到50km/h,改变后面碰撞角,以更准 确地反映真实情况。
IV.
独立性
如:法规独立于标准之外目的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维 护生产、生活的正常秩序和公共利益,强制执行以约束人类的行为规 范。 。
《汽车技术法规与法律服务》 机械工业出版社 3
2012-10-4
二、欧美日汽车技术法规体系
1. 欧洲的汽车技术法规体系
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以1958年签订 的《关于采用统一条件批准机动车和部件互相承认批准 的议定书》简称《1958年协定书》为法律依据,通过下 属的车辆制造专业组(WP29)及其下设的各专家工作 组制定ECE法规。专家组有6个,即一般安全专家组 (GRSG)、被动安全组(GRSP)、灯光激光信号专 家组(GRE)、制动与现实专家组(GPRF)、污染与 能源专家组(GRPE)以及噪声专家组(GRB),分别 负责有关汽车安全、环保、节能领域内的法规制定和修 订工作。
2012-10-4
《汽车技术法规与法律服务》 机械工业出版社
5
美国的汽车技术法规体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美国的汽车技术法规体系
美国的汽车技术法规体系主要由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 (FMVSS)、联邦机动车环境保护法规(EPA法规)、联邦汽车燃 料经济性标准法规等组成。 在国家交通及机动车辆安全法的授权下,NHTSA(运输部高级公 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制定了与机动车车辆结构及性能有关的联邦机动 车安全标准(FMVSS),它们被收录在“联邦法规集”(CFR)第 49篇第571部分。 FMVSS有两部分组成:第一位导则,包括适用范围、术语、参 考文献、适用性及有效期等。第二列出了总共56项有关法规,共分5 类:FMVSS100系列(汽车主动安全)计26项;FMVSS200 系列 (汽车被动安全)23项;FMVSS300系列(防止火灾)5项; FMSS500系列1项。 除FMVSS汽车安全技术法规外,美国运输部还制定了一系列管 理性技术法规,以保证FMVSS的制修订工作和有效的实施。如下图。
16
一、汽车技术法规的内涵与特征
1. 内涵 汽车技术法规是汽车制造者、销售者以及 使用者必须遵守的守则,并已成为汽车设计和制 造的准则、汽车认证和进出口商品检验的主要技 术壁垒和障碍。汽车技术法规主要包括安全、防 公害(排放、噪声、电波干扰)和节约能源等三 个方面;而技术法规体系是指在汽车技术法规的 范围内,由于其内在联系所形成的有机整体。它 的基本内容包括如下方面。
I. II. III. IV. V.
2012-10-4
目的、适用范围 定义、术语 要求(技术、性能和限值) 试验条件,试验程序 管理规定和认证要求。
《汽车技术法规与法律服务》 机械工业出版社 2
一、汽车技术法规的内涵与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