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用抗生素使用误区

合集下载

基层兽医在猪病诊疗中的误区与应对措施

基层兽医在猪病诊疗中的误区与应对措施

基层兽医在猪病诊疗中的误区与应对措施随着我国养猪业的快速发展,猪病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

作为猪病的一线诊疗人员,基层兽医在猪病诊疗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基层兽医们在猪病诊疗中常常会遇到一些误区,导致猪病的诊治效果不佳。

本文将就基层兽医在猪病诊疗中常见的误区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期帮助基层兽医们更好地诊疗猪病,提升猪病的防控效果。

一、误区一:过度使用抗生素在猪病的诊疗中,很多基层兽医会选择过度使用抗生素来控制猪病的发展。

他们认为抗生素有着快速的疗效,可以迅速控制猪病的蔓延。

过度使用抗生素不仅容易导致抗药性菌株的产生,还会对猪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抗生素残留也会对猪肉品质和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

应对措施:1. 合理使用抗生素:在诊疗中,基层兽医们应该根据猪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来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盲目使用和滥用抗生素。

2. 寻求其他疗法:在猪病的诊治中,基层兽医们还应该多方面寻求其他疗法,如中草药、生物制品等,尽量减少对抗生素的依赖。

二、误区二:忽视疫苗预防疫苗是预防和控制猪病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基层兽医会忽视疫苗预防的重要性,不重视猪病的预防工作,而是在猪病发生后才进行治疗。

应对措施:1. 加强疫苗宣传教育:基层兽医需要加强对农户和养殖户的疫苗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他们对疫苗预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 建立健全的预防制度:基层兽医们应该与养殖户建立起健全的预防制度,定期进行猪病的预防接种工作,切实提高养猪场的疫病防控能力。

三、误区三:忽视环境卫生猪病的发生和传播往往与环境卫生密切相关。

一些基层兽医在猪病诊疗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对养猪环境卫生的重视,导致猪病的屡次发生。

应对措施:1. 提高环境卫生意识:基层兽医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养殖户对环境卫生的重视程度,加强养猪场的环境卫生管理。

2. 合理设计养猪场:基层兽医可以向养殖户提供一些建议,帮助他们合理设计养猪场,优化环境,减少猪病的发生。

专业养殖户常见用药的误区及改进措施

专业养殖户常见用药的误区及改进措施
习惯 用 着一 种药 。长此 以往 , 会 导致 病 菌对 该药 物 的
户为了省钱 , 用药后有效果 了就停药 。还有些养殖户 种药用一次效果不好就赶快换药 , 有点急于求成。

疗程长短。疗程过短 , 药效不能充分发挥 。疗程 过长 , 即造成了经济损失 , 也会产生药物残留等不利 后果。
水 中添加 的药物量是正常的 2— 3 倍, 甚至更多。这 样做不仅达不到很好 的治疗效果 ,还会引起动物中
毒乃至死亡 , 造成更大的损失 。
不 按疗 程 用 药 。大耋
定的剂量
有些 养殖
严格 掌握药物动力学特征 , 制定合理给药方案 。 抗菌药要发挥杀灭或抑制病原菌的作用 ,必须在靶 组织或器官 内达到有效 的浓度 ,并能维持一定的时
物 的 品种 、 给 药途 径 、 剂 量及 疗程 等 。
中草药是天然物质 , 其成分易被 吸收利用 , 不 能 被吸收的也能顺利排出体外 ,在 自然界易被细菌等 分解 , 不会造成水资源 的污染。 目前 , 医学界还未发 现中草药有耐药性的报道 。同时 , 与西药相 比 , 绝大
严格掌握适应症 , 不滥用抗菌药物 , 单一药物有 效的就不采用联合用药。尽可能避免局部用药 , 并杜
哼 兽 药 专 业 养 殖源自户 常 见 用 药 的 误 区 及 改 进 措 施
周 淑 香 ( 黑龙江省桦川县家畜繁 育指导站 1 5 4 3 0 0 )
近年来 , 养殖业 由传统的散养模式 向集约化 、 规
模化、 专业化养殖模 式转 变 , 畜禽疾病 日益复杂化 。 因此 , 畜禽疾病防治 中, 用药就成 了关键问题 。 1 误 区 配伍用药。为了增强抗菌的效果 , 降低耐药菌株 的产生 ,可根据抗生素 的机理和作用特点进行联合 用药。但是有些养殖户不懂药物成分 、 相互作用及配 伍禁忌盲 目对抗生素组合。从而常造成药量倍增发 生 中毒 或药 物 产 生 拮抗 反 应 的 现象 。 比如 泰妙 菌 素 能影响莫能菌素 、 盐霉素等药 的代谢 , 合用时导致 中 毒, 轻 的 引起 畜 禽 生 长 缓 慢 , 运动失调 , 严 重 的 引起 麻痹死亡。氨丙 嗪与安乃近联用会引起动物体温骤 降, 剂量过大可导致动物衰竭乃至死亡 。青霉素类与 磺胺药合用会降低青霉素 的效果 。长期使用氨基 比 林、 安乃近等解热镇痛药会引起颗粒细胞减少症。头 孢类 与庆 大 霉 素 同时会 加大 肾毒 性等 。 用药单一 。有些养殖户用某种药物 防治畜禽疾 病时 , 发现该药疗效不错 , 在 以后的预防和治疗 中就

浅谈基层兽医对猪病防治误区及对策

浅谈基层兽医对猪病防治误区及对策

浅谈基层兽医对猪病防治误区及对策猪病是影响猪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正确的猪病防治工作对于保障养猪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而基层兽医是承担着猪病防治工作的主要力量,他们对猪病的认识和防治措施的科学性直接影响着猪病防治的效果。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兽医对猪病防治存在一些误区,本文将对这些误区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误区一:过度使用抗生素在猪病防治工作中,许多基层兽医存在一个误区,就是过度使用抗生素。

由于抗生素对猪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因此一些基层兽医往往会过度依赖抗生素来进行治疗,甚至在没有确认猪病病因的情况下就直接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针对这一误区,我们应该加强对基层兽医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猪病诊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指导他们根据猪病的病因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减少过度使用抗生素。

也要注重猪场的卫生管理,加强饲料卫生消毒工作,减少猪病的发病率,进而减少对抗生素的依赖。

二、误区二:忽视预防工作另一个误区是忽视猪病的预防工作。

对于一些常见的猪病,基层兽医往往只重视治疗,而忽视了预防工作。

他们认为只要猪病发生了,再进行治疗就可以了,而没有意识到预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针对这一误区,我们应该加强对基层兽医的宣传和教育,让他们认识到猪病的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要提倡做好猪场的清洁卫生工作,加强猪舍的通风和消毒,合理配饲料,保证猪只的健康水平,降低猪病的发病率。

此外也要加强对猪病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发现猪病的迹象,做好预防和控制工作。

三、误区三: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还有一些基层兽医存在的误区是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养殖效益,他们忽视了一些猪病的防治工作。

这样往往会导致猪病的爆发和传播,最终影响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对于这一误区,我们需要加强对基层兽医的管理和监督,规范他们的行为,不让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猪病的防治。

同时也要提高对猪病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大对基层兽医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质量,使他们能够更加全面、科学地开展猪病防治工作。

基层兽医在猪病诊疗中的误区与应对措施

基层兽医在猪病诊疗中的误区与应对措施

基层兽医在猪病诊疗中的误区与应对措施作为农村基层兽医,猪病的诊疗是我们工作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能会存在一些误区,甚至因此影响了对猪病的正确诊疗。

本文将从基层兽医在猪病诊疗中容易出现的误区以及应对措施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广大基层兽医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一、误区一:过度使用抗生素在农村养猪业中,由于猪只密集饲养,容易造成疾病传播。

因此一旦出现猪病,往往会直接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过度使用抗生素不仅会导致猪只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还会导致兽医药物残留超标,对猪只的身体健康造成更大的伤害。

应对措施:在猪病诊疗中,兽医应该注重对疫情的全面分析和诊断,不要轻易使用抗生素,应该根据病情的轻重和传播程度来选择使用。

在预防猪病方面要加强管理力度,提高猪只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二、误区二:忽略病因的综合分析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基层兽医可能会出现对猪病病因的单一分析,将猪只的疾病归咎于一种特定的因素,而忽略了病因的综合分析。

应对措施:在猪病的诊疗中,兽医应该进行全面的病因分析,包括猪只的生长环境、饲养方式、饲料品质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只有全面的了解病因,才能够制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诊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效果。

三、误区三:忽略疫情的预防有些基层兽医在猪病诊疗中过于注重治疗,而忽略了对疫情的预防工作。

疫情预防不仅可以减少猪病的发生和传播,还可以降低治疗成本和提高养猪效益。

应对措施:在猪病诊疗中,兽医应该重视疫情的预防工作,包括猪只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疫苗接种、定期消毒等工作。

只有加强疫情预防工作,才能从根本上降低猪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猪只的健康成长。

四、误区四:缺乏诊断技术和设备在一些农村地区,基层兽医由于条件限制,缺乏先进的诊断技术和设备,导致对一些猪病的诊断和治疗不够及时和准确。

应对措施: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农村基层兽医的技术培训和设备支持,提高其对猪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力。

兽医们也应该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基层兽医在猪病防治中的误区及应对之道分析

基层兽医在猪病防治中的误区及应对之道分析

基层兽医在猪病防治中的误区及应对之道分析随着养猪产业的不断发展,猪病防治成为了兽医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在基层兽医工作中,常常出现一些误区影响了猪病防治工作的效果。

本文将分析基层兽医在猪病防治中的误区,并提出相应的应对之道。

一、误区一:过度使用抗生素在猪病防治中,过度使用抗生素是基层兽医常见的误区之一。

由于抗生素在治疗猪病中有较好的效果,因此一些兽医师往往会过度依赖抗生素来对猪病进行治疗。

长期过度使用抗生素不仅容易导致药物的耐药性增强,还可能会残留在猪肉中,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应对之道:基层兽医在猪病防治中应该多方面考虑,不仅要依赖药物治疗,还要在猪舍卫生管理、饲养环境改善等方面下功夫,提高猪的免疫力,减少猪病的发生。

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使用,避免滥用和过量使用抗生素,从根本上减少抗生素对猪病治疗的依赖。

二、误区二:不重视预防接种在猪病防治中,一些基层兽医往往忽视了猪的预防接种工作。

他们认为只有猪生病了才需要治疗,预防接种工作并不重要。

猪的预防接种工作对于减少猪病的发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忽视预防接种工作,容易导致猪病的传播和扩散,增加猪病的防治难度。

应对之道:基层兽医应该加强猪的预防接种工作,建立完善的猪病预防接种计划,根据猪场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疫苗,做好接种工作。

要加强对猪场饲养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猪病预防接种的重视程度,从而减少猪病的发生。

三、误区三:缺乏猪病防治知识更新猪病防治知识一直在不断更新和发展,然而一些基层兽医往往忽视了对猪病防治知识的学习和更新,仍然停留在过去的理论和知识水平上。

这样容易导致猪病的防治工作滞后,影响猪的健康发展。

应对之道:基层兽医应当重视对猪病防治知识的学习和更新,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可以通过参加猪病防治相关的培训班、学习猪病防治的最新理论和技术,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

还可以通过与同行进行交流和分享经验,相互学习,提高猪病防治工作的效果。

四、误区四:忽视猪病的早期诊断一些基层兽医在猪病防治工作中常常忽视了猪病的早期诊断,一旦发现猪生病了才进行治疗。

杨学玉写抗生素三大误区

杨学玉写抗生素三大误区

畜牧生产中使用抗生素类药的三大误区在畜禽养殖生产过程中,抗生素类药是当前最常用的药品,然而广大养殖人员对抗生素的认识也知之甚少,以致产生误区。

为此我们经过六个月对1076个养殖场、户的调查,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比例只占28%,而河南省商丘市310兽药市场上,每年抗生素类兽药销售占所有药品的79%,居所有药物的首位。

不正确的使用抗生素,对养殖业来说,既浪费了高额的资金,又起不到理想的作用,有时甚至适得其反。

现在我们分析抗生素药物使用的3大误区:误区1、许多人认为抗生素就是退烧药而胡乱使用。

的确,病畜发生细菌感染时会伴有发热,经过使用抗生素,使得炎症消退,体温恢复正常,但不是所有的发热都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

由病毒所致伤风感冒也发热,此时使用抗生素毫无作用,而改用解热镇痛或抗病毒的药会很有效,而由原虫引起的发热,要用抗原虫的药才有效(如附红细胞体病用贝尼尔治疗)。

误区2、养殖户对抗生素的起效速度要求太刻克。

我们都知道每一种病都有它的感染期、发病期、治疗期和恢复期,然而广大的养殖户则不管这些,有病了马上就治,用了药一天好不了就认为不对症而马上改用其它的药,反复的换用抗生素,治好了靠运气,治不好反而更难治,甚至失去治疗机会,造成畜禽死亡。

误区3、随意应用抗生素原粉拌料进行预防。

(如用土霉素、强力霉素、氟苯尼考、阿奇霉素、替米考星、头孢菌素、磺胺类药等。

)有的用一种药长期使用,有的用几种药交替使用。

事实上,如此滥用抗生素非但预防不了疾病,反而不良反应增加。

无意中杀灭了大部分有利于畜禽生长的有益菌群致使家禽的消化道、呼吸道免疫功能紊乱,全身性免疫功能失调。

同时大部分耐药菌株乘虚而入引起感染,一旦感染治疗难度很大,几乎无药可治,有的猪场因此而倒闭,用这种方法饲养的家禽药物残留也较大,人们食用后严重危害健康。

综上所述抗生素在畜禽生产中是必备药品,但我们一定要充分的了解它们的性能与使用方法,合理的使用,千万不要乱用、滥用,以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与危害。

农村畜禽疫病防治过程中用药的几个误区

农村畜禽疫病防治过程中用药的几个误区

农村畜禽疫病防治过程中用药的几个误区误区一:过度使用抗生素药物抗生素药物是一种常见的治疗畜禽疫病的药物。

但是,由于其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和抗药性问题,过度使用抗生素药物容易导致畜禽体内的抗药性增强,进而影响病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此外,过度使用抗生素还会增加饲料成本,对环境产生污染。

因此,在用药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兽医师的指导,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避免过度使用。

误区二:滥用兽药误区三:误用兽药在农村,有些养殖户对兽药的选择和使用不够准确,存在误用的情况。

一些养殖户根据症状自行选择兽药,而忽略了疫病的病原体和病理特点。

这样容易导致病症错配,不能达到治疗的效果。

此外,一些养殖户使用过期的兽药或者存储不当的兽药,导致药效降低,甚至逆转效果。

因此,正确的使用兽药应该根据病原体和病理特点,选择正确的药物,按照使用说明使用,不得随意更换兽药。

误区四:药物的无效使用有些养殖户在疫病防治过程中,为了追求药效的快速见效,容易使用一些未经授权的兽药,包括一些市场上未经认证的广告宣传的所谓的“神药”。

这些兽药没有经过兽医师的评估和批准,安全性和有效性无法保证。

因此,在药物的选择和使用上,应该选择有资质的、经过认证的兽药,并按照兽医师的指导使用。

误区五:忽视预防和控制措施虽然药物使用是疫病防治的重要手段,但是药物不能取代预防和控制措施。

一些养殖户仅仅依赖药物的使用,忽视了对疫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容易导致疫情的蔓延和加重。

因此,在畜禽疫病防治过程中,药物的使用应该与疫苗接种、环境改善、合理饲养等预防和控制措施相结合,形成良好的疫病防治体系。

总之,农村畜禽疫病防治过程中的药物使用存在许多误区,使用者应该加强对药物的了解和使用规范,避免滥用、误用药物,正确选择和使用药物,并与预防和控制措施相结合,以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养鸡生产中药物使用误区及其正确使用原则

养鸡生产中药物使用误区及其正确使用原则
药物的使用方法
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如口服、注射、混饲等,需按照说明书或兽医的建议使用。
注意避免药物残留问题
残留问题
药物在鸡体内残留会对人体产生潜在危 害,因此在使用药物时应严格遵守停药 期规定。
VS
避免残留问题
在选择药物时,应选择残留期短、安全性 高的药物;在停药期内,应停止使用任何 药物。
案例三
总结词
忽视营养补充药物的重要性,导致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下 降。
详细描述
某养鸡场在饲养过程中,为了降低成本,没有给鸡提供 均衡的营养。特别是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导致 鸡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下降。在使用药物治疗疾病时, 效果不佳,甚至导致鸡的死亡。经过兽医诊断后发现, 该养鸡场的鸡存在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低下等问题,因 此在使用药物治疗时效果不佳。
注意观察鸡群变化,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03
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了解药物的配伍禁忌,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产生不良反应。 注意药物与其他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与饲料、饮水的配伍等。
04
养鸡生产中药物使用的注 意事项
注意药物的保存与使用方法
药物的保存
药物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避光的地方,以免药物受潮、霉变或过期。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案例四:某养鸡场科学使用药物防治鸡痘病
总结词
科学使用药物防治鸡痘病,注重治疗方案和药物选择 。
详细描述
某养鸡场在饲养过程中,发现部分鸡出现鸡痘病症状 。经过兽医诊断后,该养鸡场选择了合适的药物治疗 方案。根据鸡的日龄、体重和病情严重程度,选择了 适当的药物剂量和治疗时间。同时,该养鸡场还注重 环境的消毒和清理,防止疾病的传播和扩散。通过科 学合理的药物治疗和环境管理措施,成功地控制了鸡 痘病的传播和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误区一:抗生素就是消炎药
一些人认为只要是抗菌药物就能消炎,甚至为使疾病早日痊愈同时使用几种抗菌药物。

实际上抗生素不能直接消炎,而是通过杀灭引起炎症的微生物而起作用。

消炎药是针对炎症的,比如常用的阿司匹林等消炎镇痛药。

猪体内存在大量正常有益的菌群,如果用抗生素治疗无菌性炎症,这些药物进入猪体内后将会压抑和杀灭体内有益的菌群,引起菌群失调,造成猪的抵抗力下降。

误区二:抗生素可防感染
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用其预防猪流感病毒性感冒则有害无益。

甚至用药不当,则增加药物毒副作用危及猪的健康。

误区三:广谱的好于窄谱的
抗生素使用的原则是能用窄谱的就不用广谱,能用低级的就不用高级的,用一种能解决问题的就不用两种,轻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联合使用抗生素。

在没有明确病原微生物时可以使用广谱抗生素,如果明确了致病的微生物最好使用窄谱抗生素。

否则容易增强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误区四:迷信新药和贵药
药品并不是“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的普通商品,只要用之得当,几分钱的药物也可能达到药到病除的疗效。

其实每种抗生素都有自身的特性,优势劣势各不相同。

例如,红霉素是老牌抗生素,价格很便宜,它对于军团菌和支原体感染的肺炎具有相当好的疗效,而价格非常高的碳青霉烯类的抗生素和三代头孢菌素对付这些病就不如红霉素。

另一方面,新的抗生素的诞生往往是因为老的抗生素发生了耐药,如果老的抗生素有疗效,应当使用老的抗生素。

误区五:使用种类越多越好
现在一般不提倡联合使用抗生素。

因为联合用药可以增加一些不合理的用药因素,这样不仅不能提高疗效,反而降低疗效,而且容易产生一些毒副作用或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

所以,合并用药的种类越多,引起的毒副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就越高。

为避免耐药和毒副作用的产生,能用一种抗生素解决的问题绝不使用两种。

误区六:预防用量减半
预防投药和治疗投药不同的是:预防投药时机体尚未出现临床症状,这时体内可能无病原体或有病原体但还没有达到致病的数量;治疗投药时机体已出现了临床症状,说明机体的防御系统已控制不住病原体的快速增殖而致病。

但预防和治疗对药物在血液中达到的有效杀(抑)菌浓度的要求是一样的。

预防时“半量”投药属低浓度用药,在血液中达不到有效杀菌浓度,病原体易产生耐药性而使药物失去作用。

误区七:发烧就用抗生素
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发热,上呼吸道感染者多为病毒引起,用抗生素无效。

此外,就算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也有多种不同的类型,不能盲目地使用头孢菌素等抗生素。

发烧是机体正常的免疫反应,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菌,不要急于退热。

但高热时(41℃以上)应退热。

误区八:频繁更换抗生素
抗生素的疗效有一个周期问题,如果使用某种抗生素的疗效暂时不好,首先应当考虑用药时间不足。

此外,给药途径不当以及全身的免疫功能状态等因素也可影响抗生素的疗效。

如果与这些因素有关,只要加以调整,疗效就会提高。

频繁更换药物,会造成用药混乱,从而伤害猪体,而且很容易使细菌产生对多种药物的耐药性。

误区九:腹泻就用抗生素
有人认为,猪腹泻必然是胃肠道细菌感染,因而一旦遇到腹泻便使用抗生素治疗,如黄连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氟哌酸等。

滥服的结果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副作用,如呕吐、食欲下降,甚至影响肝脏、肾脏和造血功能,其中以广谱抗生素引起的胃肠道副作用较为严重。

像痢疾和一部分由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肠炎,确实是细菌感染,治疗时应当用抗菌药物。

然而,腹泻未必全是细菌感染胃肠道所致,如腹部受凉引起的肠蠕动加快、消化不良等便没有细菌感染存在。

还有些腹泻,如秋冬季腹泻、流行性腹泻、霉菌性肠炎等都不属于细菌感染。

误区十:一旦有效就停药
病情较重时尚能给猪按时按量服药,一旦病情缓解就停药。

要知道抗菌药物的药效依赖于有效的血药浓度,如达不到有效的血药浓度,不但不能彻底杀灭细菌,反而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就是说抗生素的使用有一个周期,用药时间不足的话,有可能见不到效果;即便见了效,也应该服够必须的周期。

如果有了一点效果就停药,不但治不好病,也可能因为残余细菌作怪而反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