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下册 知识点 济南版

合集下载

知识点总结2023--2024学年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知识点总结2023--2024学年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第十九讲生命的演化一、考点聚焦1、生命的化学起源与实验探索2、生物进化的证据、历程以及原因(自然选择学说)3、人类的起源与进化过程二、知识清单及考点分析(一)生命的起源-生命的化学进化[知识梳理](背诵)1.观点:地球上的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漫长的化学进化过程逐渐演变而来的,由奥巴林提出。

2.过程:①原始大气(含有水蒸气、氢气、氨、甲烷、硫化氢等,没有氧气)在紫外线、闪电及火山喷发等条件的激发下,形成了一些有机小分子物质,这些物质随着降雨进入原始海洋.②在原始海洋中,有机小分子物质(氨基酸、核苷酸等)经长期积累并相互作用,形成了较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如核酸、蛋白质等),这些物质逐渐聚集并在外表形成了与外界隔开的原始界膜,构成,独立体系,经过不断完善,实现原始的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形成原始生命。

3.实验探索①1953年,美国学者米勒等人首创了根据原始地球环境设计的模拟实验,从而验证了由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的可能性。

②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人工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世界首次):1981年,我国科学工作者人工合成了核酸。

[核心突破]米勒模拟实验:生命起源过程:[补充说明]1.原始大气中仅产生了有机小分子物质,原始海洋中才孕育了生命2.原始大气与现在大气的最主要区别在于有无氧气。

(二)生物进化[知识梳理](背诵)1.生物进化的证据①化石证据(1)概念: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的证据。

(2)分布规律:越是古老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越是晚期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②解剖学证据(1)同源器官:外形和功能上很不相同,但在解剖结构上具有相同性或相似性,来源相同。

(例如:鲸的鳍、鸟的翼、蝙蝠的翼手、狗的前肢、人的手臂属于同源器官。

)(2)同源器官的意义:反映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

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重点知识复习

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重点知识复习

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重点知识复习1、原始生命诞生的条件:(1)物质条件-----原始大气;(2)能量条件---紫外线、闪电、高温;(3)场所---原始海洋。

2、原始生命诞生的过程:无机小分子物质到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小分子物质到有机大分子物质;有机大分子物质到独立体系;独立体系到原始生命。

3、米勒实验:(1)向装置中充入的气体;模拟原始大气;(2)火花放电模拟闪电;(3)冷凝模拟降雨;(4)装置下面的液体模拟原始海洋。

米勒实验证明: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是可能的。

4、化石是研究生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1)越早地层中;挖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越低等;越晚地层中;挖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越高等;(2)越早地层中;不能挖掘高等生物的化石;但在越晚地层中;可1 / 8以挖掘出低等的生物化石。

5、同源器官反映出生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亲缘关系;凡是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

同源器官外形的差异是由于在进化过程中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行使不同的功能而逐渐形成的。

6、原始生命由于营养方式的不同;一部分产生叶绿体;逐渐演变为原始的藻类植物;进化成各种各样的植物.另一部分没有叶绿体;逐渐演变为原始单细胞动物.再进化成为形态各异的.一部分进化成植物;一部分进化成动物。

6、最早登陆的植物类群是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一部分蕨类植物进化为种子植物。

7、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

2 / 88、自然选择的内容:过度繁殖、遗传和变异、生存斗争和适者生存。

(1)变异是不定向的;而选择、进化是定向的(2)变异本身就是存在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3)环境选择生物;而不是生物选择环境9、有些生物在进化的过程中灭绝;是由于它们缺少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而有些生物非常简单、低等的生物一直保留到今天;原因是它们生存的环境并没有发生改变。

10、人类和类人猿都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学家将是否直立行走作为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

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的知识点总结如下:1. 遗传与进化- 遗传规律: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包括纯合子和杂合子、显性和隐性、基因型和表现型等。

- 染色体与性别:核糖体由DNA形成的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携带者,人类的性别由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组合决定。

- 进化论:达尔文的进化论解释了物种的进化,包括自然选择、适者生存和物种分化等。

2. 生物分类与演化- 生物分类学:生物分类学研究生物的分类和命名,包括物种、属、科、目、纲、门和界等。

- 动物的分类:根据动物的结构和形态特征,将动物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进一步分类为几十个门、纲和目等。

- 植物的分类:根据植物的功能和形态特征,将植物分为细菌、藻类、真菌和植物等。

3. 生物进化- 生物进化:生物进化是指物种的遗传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变化,包括模式演化和速度进化等。

- 突变:突变是基因发生改变的现象,可以通过突变在个体和种群中引起新的遗传变异。

- 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力之一,在适应环境中天生有利的特征会更容易存活和繁殖。

4. 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不同生物种类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在维持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功能上起着重要作用。

- 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为了维护生物多样性而采取的行动,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等。

- 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是影响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

5. 生物生活中的物质与能量- 营养与消化:动物和植物通过消化系统将食物转化为能量和营养物质,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行。

- 呼吸与呼吸系统:动植物通过呼吸系统将氧气吸入体内,释放二氧化碳,维持细胞呼吸和能量代谢。

- 生活中的物质循环:动植物在生活中需要大量的水、氮、碳等元素和化合物,这些物质通过生物循环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利用。

以上是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的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重点知识复习

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重点知识复习

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重点知识1、原始生命诞生的条件:(1)物质条件-----原始大气;(2)能量条件---紫外线、闪电、高温;(3)场所---原始海洋。

2、原始生命诞生的过程:无机小分子物质到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小分子物质到有机大分子物质,有机大分子物质到独立体系,独立体系到原始生命。

3、米勒实验:(1)向装置中充入的气体,模拟原始大气;(2)火花放电模拟闪电;(3)冷凝模拟降雨;(4)装置下面的液体模拟原始海洋。

米勒实验证明: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是可能的。

4、化石是研究生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1)越早地层中,挖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越低等;越晚地层中,挖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越高等;(2)越早地层中,不能挖掘高等生物的化石,但在越晚地层中,可.以挖掘出低等的生物化石。

5、同源器官反映出生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亲缘关系,凡是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

同源器官外形的差异是由于在进化过程中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行使不同的功能而逐渐形成的。

6、原始生命由于营养方式的不同,一部分产生叶绿体,逐渐演变为原始的藻类植物,进化成各种各样的植物.另一部分没有叶绿体,逐渐演变为原始单细胞动物.再进化成为形态各异的.一部分进化成植物,一部分进化成动物。

6、最早登陆的植物类群是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一部分蕨类植物进化为种子植物。

7、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

.8、自然选择的内容:过度繁殖、遗传和变异、生存斗争和适者生存。

(1)变异是不定向的,而选择、进化是定向的(2)变异本身就是存在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3)环境选择生物,而不是生物选择环境9、有些生物在进化的过程中灭绝,是由于它们缺少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而有些生物非常简单、低等的生物一直保留到今天,原因是它们生存的环境并没有发生改变。

10、人类和类人猿都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学家将是否直立行走作为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附答案,适合学前预习、考试复习、检查背诵,最全、最细,可直接打印)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附答案,适合学前预习、考试复习、检查背诵,最全、最细,可直接打印)

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考点汇总1、原始大气成分:水蒸气、氢气、氨气、甲烷、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没有。

地球上原本没有生命,生命是由逐渐演化而来。

在中,演变为 (如氨基酸、核苷酸)。

在中,物质演变为(如蛋白质、核酸)。

在中,有机大分子外包形成,再不断完善形成原始生命。

原始生命诞生于。

2、装置内循环流动的气体模拟了。

火花放电模拟了。

冷凝器可使反应后的气体与水蒸气冷凝成液体,模拟了。

米勒的实验结果支持了,即。

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

原因:。

3、越是在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是在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

4、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蛋白质或核酸分子的相似性。

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其蛋白质或核酸分子的差别就。

现代的各种各样的生物是经过漫长的逐渐进化来的。

5、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没有。

6、自然选择学说:人物:。

著作:《》。

四个过程:(顺序不能变)。

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过程叫。

人工选择的两种方式和。

7、自然选择四个过程中,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具有和。

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

8、桦尺蛾、北极熊等许多动物具有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叫做。

作用:。

9、:黑猩猩、、长臂猿、。

人和类人猿都属于。

人类和类人猿是由逐步进化而来的。

人类学家将作为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

10、古猿向人类方向进化由于。

变化:、下肢骨增长、骨盆变短增宽、脊柱从。

11、火的使用:1、,2、。

人类进化过程:(顺序不能变)。

12、南方古猿:是已发现原始人,最早进行的人类,不能制造工具,只能使用。

例如:。

13、能人:脑容量 ,能人可以制造工具。

制造的工具是一种的自然打制法。

14、直立人:脑容量 ,直立行走的姿态与现代人相同。

并且具有。

石器是一种的制作法。

学会了使用。

是人类进化的一个阶段。

例如:。

15、智人:脑容量 ,已学会使用。

会制造石器和骨器,能用衣物。

可用狩猎。

16、现代人类分为四个种族:。

现代科技证实,不同种族拥有大致相同的基因,其差别是极其微小的,因此他们属于同一个物种:。

ji济南办生物八年级下册知识点

ji济南办生物八年级下册知识点

ji济南办生物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济南办生物八年级下册知识点生物学是一个涉及到生命的科学,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科学。

在八年级的生物下册中,学生们将学习到许多知识点,包括生命的基本组成、生物的营养需求、植物和动物分类等等。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1. 细胞和细胞器生命的所有组成部分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它是生命存在的基本单位。

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类,前者不具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后者含有细胞核和细胞器。

细胞器是指在细胞内起特定生物学功能的各种结构单位,如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等等。

线粒体是细胞内的能量中心,负责细胞内的能量转换。

而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它们可以利用光合作用制造食物。

2. 生命的营养需求生物的营养需求是指生物为了维持生命,需要从外界获取物质和能量的过程。

生命的营养需求分为三个方面: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是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它是生物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

脂肪也是重要的营养成分,它为细胞提供了必要的能源和结构材料。

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之一,具有控制生命体内代谢、传递信息等多种功能。

3. 植物和动物分类植物和动物都是生命体的一种,它们根据其特定的特征被分为不同的类别。

植物界是指所有的植物,主要根据它们的营养方式和特征分为两类:维管植物和无维管植物。

动物界是指所有的动物,也是根据它们的特征进行分类,如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4. 基因和遗传基因是指DNA上的一段特定序列,它可以控制生命体内的所有生物化学反应和功能。

基因是生物遗传的基本单位,遗传是指生物的性状或特征可以通过基因在后代中传递的过程。

遗传可以分为基因型和表现型两个层面,基因型是指生物具有的基因组合,而表现型则是指基因组合表现为的性状或特征。

以上是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的重点知识点,通过对这些知识的深入了解,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本质以及生命的组成和特征。

同时,学生们也会逐渐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和价值,从而更加关注和热爱生命,养成生命的思维方式。

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济南版

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济南版

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济南版下面是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的总结,按照列表划分:一、生物的分类和命名1.分类系统的发展:德尔加多分类法、林奈分类法和现代分类法;2.生物分类的级别:界、门、纲、目、科、属和种;3.分类标准:形态特征、生物地理分布、生态因素、分子生物学等;4.命名原则:拉丁文、属名和种加上斜体字、首字母大写。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1.生态系统的组成:物种、栖息地、生物群落、生态因素等;2.食物链和食物网:分解者、生产者、消费者、食物链的层数和生态角色;3.生态平衡:生态平衡的概念、平衡失调和恢复;4.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自净和生态服务等。

三、细胞的基本单位1.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等;2.细胞的功能:新陈代谢、细胞分裂、细胞信号传导等;3.细胞的分类: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4.细胞分裂: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四、基因和遗传1.基因的发现和定义:格里菲斯实验、奥斯瓦尔德实验和酶切实验等;2.基因的结构和功能:三聚体结构、遗传密码和基因表达等;3.基因的遗传规律: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多基因遗传和后代表现等;4.基因突变和克隆:点突变、插入突变、缺失突变和基因克隆等。

五、免疫和人体健康1.免疫的概念和作用: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免疫的类型:自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3.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疫苗、生物制品和免疫增强剂等;4.人体健康的维护:均衡饮食、合理运动、适度休息和心理健康等。

六、生殖和发育1.人类的生殖系统: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2.人类的生殖过程:受精和胚胎发育;3.避孕和生殖技术:避孕措施、人工授精和辅助生殖技术等;4.人的发育:胎儿发育、婴儿期、幼儿期、青春期和成年期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等。

以上就是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的总结。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生物下册 知识点 济南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 知识点 济南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济南版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1、生物的生殖(1)有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包括种子繁殖和无性生殖。

(2)无性生殖: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例如:分裂生殖(变形虫、酵母菌)、出芽生殖(水螅、酵母菌)、孢子生殖(青霉、曲霉)、营养生殖(草莓、土豆)。

2、花的结构与果实的形成(1)桃花的结构:桃花是桃树的花,花托在上,花瓣、花萼在下,花蕊在中间。

(2)果实的形成:受精卵发育成胚,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

3、胚胎的发育(1)发育过程:受精卵→细胞分裂→羊膜发育→胚胎发育→胎儿发育。

(2)试管婴儿:用人工方法使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受精,进行培养,模拟自然受精过程。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1、动物的运动(1)动物运动的意义:有利于寻找食物、逃避敌害、栖息场所和繁殖。

(2)骨骼肌收缩和舒张:运动的动力来自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

(3)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运动时,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收缩起动力作用。

2、动物的行为(1)先天性行为: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由遗传物质决定。

如:蜜蜂采蜜、鸟类迁徙等。

(2)学习行为: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

如:大山雀偷饮牛奶等。

第三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1、绿色植物的种类和形态结构(1)绿色植物的种类:海洋生态系统中的藻类植物主要分布在浅海区,大型藻类有海带、紫菜、裙带菜等。

淡水生态系统中的藻类植物主要分布在浅水区,大型藻类有螺旋藻、水绵等。

(2)绿色植物的形态结构:植物的根系扎进土壤中,植物的茎起着支持植物体和输送养料的作用,其中导管负责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负责运输有机物。

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1)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2)呼吸作用:动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动物进化的历程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五单元生命的演化 一、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 1、 化学进化观点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变而来的? 2、 要点图示3、 化学进化解读 (1)、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2)、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 (3)、有机大分子物质构成相对独立的体系(4)、独立体系形成原始生命二、生物进化的证据 1、化石证据(1)概念: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

(2)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越是古老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越是晚期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

2、解剖学证据 (1)、同源器官:外形和功能上很不相同,但在解剖结构上具有相同性或相似性,来源相同。

例如:鲸的鳍、鸟的翼、蝙蝠的翼手、狗的前肢等。

(2)、同源器官反映: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说明分时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

3、分子生物学证据(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2)氨基酸组成与生物亲缘关系: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蛋白质分子的相似性越多: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其蛋白石分子的差异越大。

比较不同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生物进化的顺序。

三、生物进化的历程 1、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

2、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1)植物进化的历程四、生物的进化原因 1、自然选择学说(1)概念: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2)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2、人工选择(1)概念: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不断选择和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 (2)举例:我国的花卉、加餐、金鱼等品种很多 五、人类的起源 1、人类起源于古猿 (1)、类人猿:黑猩猩、大猩猩、猩猩和长臂猿都与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统称类人猿。

(2)、灵长类:人和类人猿都属于灵长类动物 (3)、证据: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化石 2、古猿到人的演化 (1)、过程示意图:六、人类的进化1、人类进化的历程: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1)南方古猿:最早阶段的原始人类,能使用天然工具,不能制造工具(2)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3)直立人:会大枣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是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

(4)智人: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

2、现代人中的分化(1)四个种族:蒙古利亚人、高加索人、尼格罗人、澳大利亚人(2)种族不同特征的形成:人类不同中种族在体质特征上的差异,是人类在一定的低于能经过自然选择作用逐渐形成的。

第六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一章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一.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1.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空气,水分和土壤等;例如探究光照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探究的是光照因素对生物的作用(探究的过程:1、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还有兰花在春天开放。

黄粉虫幼虫喜欢生活在阴暗环境,是光对它的影响水是一切生物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光对植物有决定性的影响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影响植物的生长、开花等2生物因素主要是指:生物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同种生物之间和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生物间即有互助又有斗争(种类:互助、斗争),不同种生物间的互助、斗争(种类:互助、竞争、捕食等),不同种生物之间相互制约,彼此依存。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1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对生活环境表现出一定的适应:如睡莲的根和茎都有发达并相通的气腔以满足呼吸的需要。

仙人掌的叶退化可以减少水分散失的面积。

2 不同生物具有不同的适应能力,生物对每一种环境因素都有一定的耐受范围,在可生殖范围内,某生物的个体数量最多。

3 生物灭绝是一种自然现象三、生物对环境的作用:1生物不仅能适应一定的环境,而且能影响和改变环境2蚯蚓能改良土壤,地衣能加速岩石的风化,促进地球土壤层的形成。

3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大气中的氧含量,蒸腾作用增加了大气湿度。

4细菌等微生物分解动植物尸体促进物质循环。

5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每种生物都以不同的方式适应环境,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第二章生态系统一、生态系统的组成1、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

1、举例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吃糖、一块农田2、生物圈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环境3、成分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1)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

(2)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1)概念:在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2)写法:起点必须是生产者,终点为消费者。

不包含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3)生物富集: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铅汞铜等重金属和某些杀虫剂,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

2、食物网生态系统中各种食物链彼此交织在一起,形成复杂的食物网三、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1、能量流动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高级消费者单向流动、逐级递减2、物质循环(1)概念: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从无机环境开始,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又回到无机环境,所完成的一个循环过程(2)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3)特点:周而复始的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都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密切相关,不可分割,是声讨系统的两个基本过程四、生态系统的类型1、自然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草原生态系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荒漠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调节气候淡水生态系统:调节气候2、人工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生物种类相对较少,以农作物为主城市生态系统:植物种类和数量很少,制备覆盖率低,不稳定五、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1、调节方式自我调节机制。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较长时间保持动态平衡2、调节能力(1)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生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越小.(2)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外来干扰超出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会遭到破坏。

一、认识生物的多样性1、生物多样性的构成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他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一级各种生态系统。

2、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我国的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的种类总和居世界第三位。

我有有“裸子植物之乡“的美誉。

脊椎动物中的鱼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种类都位于世界前列我国特有的种类:大熊猫、白鳍豚、银杉等我国古老的种类:银杏、鹅掌揪、扬子鳄等(2)遗传的多样性:也成基因的多样性,遗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生活环境的多样性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二、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潜在使用价值三、生物多样性的保护1、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1)、主要原因:栖息地的丧失(2)、其他原因:人类活动,如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开垦草原等,以及外来物种入侵。

2、保护对策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以及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等,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其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第七单元生物技术四、发酵技术1、乳酸发酵(1)概念:利用乳酸菌对某些食品原料进行发酵制作食品的一种技术(2)原理:乳酸菌在适宜的温度和无氧的条件下大量繁殖(3)应用:制作酸奶、酸泡菜、酸黄瓜、奶酪等2、酒精发酵(1)概念:酵母菌的发酵作用。

(2)原理:酵母菌在适宜的温度和无氧条件下,将糖转化成酒精。

(3)应用:酿酒注:1、白酒的酿制首先要用霉菌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然后再用酵母菌将葡萄糖转化成酒精。

2、白酒的酿制过程中要先通入空气,是为了让酵母菌大量繁殖,然后再隔绝空气,是为了让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

五、食品贮存1、原理(1)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微生物的大量繁殖(2)贮存原理:杀死食品中的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2、方法(!)传统方法:腌渍、糖渍、干制、就酒泡(2)现代方法: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六、基因工程1、原理(1)概念:按照预先设计好的蓝图,把一种生物的基因分离出来,在体外巧妙的进行拼接组合,然后转入另一种生物体内,从而改变其某些遗传性状,最终获得我们多需要的新品种。

(2)转基因生物:含有非自身基因的生物(3)举例:把美洲拟蝴蝶鱼的抗冻基因转入番茄细胞中,获得转基因抗冻番茄2、应用(1)定向改良作物和家畜品种提高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如将细菌的抗虫基因转入马铃薯细胞中,培育富含蛋白质的“马铃薯”。

(2)生产某些药物七、克隆技术1、原理生物的无性生殖2、应用(1)快速培育具有优良品质的作物和家畜品种(2)用于药物生产(3)为拯救濒危动物开辟新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