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护材料消耗计算
基坑支护相关计算

板桩最下跨度剪力Q=LL =1X77.83X1,5=58.37kNM2aM2
(2)第三道支撑处弯矩及剪力
12.5+3.0一一
M=()2x53.33=33.60kN•m
c122
1
Q=—x2.75x53.33=73.33kNc2
(3)第二道支撑处弯矩及剪力
1 2.5+2.5
M =—()2x32.91=17.14kN • m
1.815x2—4.842x=0
解x=2.67m
入土深度取1.2x=3.2m
则桩长L=H+1.2x=8.5+2.4=10.9m采用标准的12米工字钢。
<3>板桩内力及断面选择
(1)板桩最下跨度L=2x=2X2,67=1.78m
DM33
板桩最下跨度弯矩M=— L。=—X1.52X77.83=14.59kN•m
b122
1
Q=-x2.5x32.91=41.13kNb2
(4)第一道支撑处弯矩及剪力
—(2.5+0,5)2x12.5=2.43kN • m
122
1
Q=—x1.5x12.5=9.37kNa2
根据上述的四项计算,按照第三道支撑选板桩断面:
33.6x104=210cm3
1600
选用2根50#工字钢(横放)攻=142x2=284cm3〉210cm3
①二24。
1、井壁计算:
井壁使用40B钢板桩,设三道工字钢环梁做内支撑(每道支撑采用双层40B工字钢),井底采用钢筋混凝土底板(第四道支撑)。三道支撑的位 置从下至上依次为0.5、2.5、2.5米位置处,底板距离第三道支撑为三米, 满足DN2600的要求。
基坑支护锚杆工程施工方案计算书和结算

基坑支护锚杆工程施工方案计算书和结算1. 引言基坑支护是指在地下工程中,通过设置支护设施来保证基坑的稳定和安全施工。
锚杆工程是基坑支护的一种常用方法,通过锚杆的固结,将基坑围护结构与地层相互连接,以增加整体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本文档将对基坑支护锚杆工程的施工方案计算和结算进行详细描述。
2. 施工方案计算2.1 建立工程模型在进行基坑支护锚杆工程施工方案计算之前,首先需要建立工程模型。
工程模型包括基坑的几何尺寸、地下水位、土层性质、荷载等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可以确定基坑的稳定性和锚杆的布置方式。
2.2 计算基坑的稳定性根据基坑的几何尺寸和土层性质,可以进行基坑的稳定性计算。
稳定性计算包括对土体的支持力和抗滑稳定性的计算。
根据计算结果,可以确定基坑支护的类型和施工参数。
2.3 设计锚杆的布置方案根据基坑的稳定性计算结果,可以确定锚杆的布置方案。
锚杆应该布置在土体的稳定区域,以提供足够的承载力和抗滑能力。
布置方案应考虑锚杆的类型、直径、间距和布置深度等参数。
2.4 计算锚杆的承载力根据锚杆的布置方案,可以进行锚杆的承载力计算。
计算包括锚杆的单个承载力和整体承载力。
单个承载力是指锚杆所承受的单个荷载。
整体承载力是指所有锚杆共同承受的荷载。
通过计算承载力,可以确定锚杆的数量和布置方式。
3. 施工方案结算3.1 确定施工方案根据施工方案计算的结果,可以确定具体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包括锚杆的材料、埋设方式、锚固长度、预应力力值等。
根据施工方案,可以计算锚杆的材料消耗量。
3.2 计算施工成本根据施工方案和材料消耗量,可以计算锚杆工程的施工成本。
施工成本包括人工、材料、设备等方面的费用。
通过计算施工成本,可以评估工程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3.3 结算工程费用根据施工方案和施工成本,可以进行工程费用的结算。
工程费用的结算包括劳务费、材料费、设备费等方面的费用。
结算工程费用是评估工程质量和计划执行情况的重要指标。
4. 结论本文档对基坑支护锚杆工程的施工方案计算和结算进行了详细描述。
支护参数理论校核

5.2.3 支护参数理论校核目前,支护参数理论校核一般采用相对比较成熟的极限平衡理论作为巷道锚网索支护设计理论基础。
1、锚杆参数的校核计算 (1)巷道理论半径的确定 ①当量半径式中:r s —巷道当量半径,m ;S —实际巷道的断面积,20.52m 2=5.7×3.6m ; k x —巷道断面修正系数,取1.2。
计算得r s =3.07。
表5-1 巷道断面修正系数k x②外接圆半径用几何作图法作巷道的外接圆,计算得r y =3.37。
③巷道理论半径比较求得的当量半径和外接圆半径,以其小者作为巷道理论半径,即:{}min , 3.07s y a r r ==(2)极限平衡区深入围岩的深度的确定当不考虑采动影响时巷道周边极限平衡区半径R ,计算公式为:()()()22+cot 1sin /cot i R a H K C P K C λγϕϕϕ=-+⎡⎤⎣⎦式中:γ-上覆煤岩层体积力,取14kN ; H -巷道埋深,按最大值取752m ; P i -支护阻力,无支护状态取0kN ; a —巷道理论半径,取3.07; C -黏结力,6.62MPa ;ϕ-内摩擦角,取36.15°;0.5(/)s x r k S π=K 2-煤岩体力学参数修正系数,取值范围1/3~1/2,一般应用取值1/2.5。
侧压系数()35.0sin 2/sin 1=-=ϕϕλ。
计算得:R =3.62m 。
则可确定极限平衡区深入巷道围岩的深度为: L 2=R -a式中:L 2-极限平衡区深入围岩的深度。
计算得L 2=0.55m ,在采动影响下,极限平衡区深入围岩深度将有所增加,根据回采巷道围岩变形规律,顶板极限平衡区深入围岩深度增加量大于两帮极限平衡区深入围岩深度增加量,顶板与两帮极限平衡区深入围岩的深度L 2d 与L 2b 分别取安全系数2.5和2,因此,L 2d =1.38,L 2b =1.1。
(3)顶锚杆长度顶锚杆长度通常按公式L d =L 1+L 2d +L 3计算: 式中:L d -锚杆长度,m ; L 1-锚杆锚固长度,一般取0.5m ; L 2d -顶板极限平衡区深入围岩的深度;L 3-锚杆外露长度,按照质量标准化要求,一般取0.1m 。
地基处理与基坑支护定额说明及工程量计算规则

第二章地基处理与基坑支护工程说明一、本章节定额包括地基处理与基坑与边坡支护两节。
二、地基处理1、换填垫层(1)换填垫层项目适用于软弱地基挖土后得换填材料加固工程。
(2)换填垫层夯填灰土就地取土时,应扣除灰土配比中得黏土。
2、强夯地基(1)强夯定额综合了各夯得布点、程序与间隔距离。
(2)强夯定额已综合强夯机具得规格与数量、强夯得锤、钩架等材料摊销费。
(3)设计要求在夯坑内填充级配碎石,不论就地取材或由场外运碎石填坑,其填运材料费用另行计算。
(4)设计要求设置防震沟时,按设计要求另行计算。
(5)若遇地下水位高,夯坑内需用水泵抽水得,抽水费用另行计算。
(6)强夯定额不包括强夯前得试夯工作与夯后检验强夯效果得测试工作,如有发生另行计算。
(7)强夯置换:套用强夯定额,材料含量按实调整,人工、机械乘以1、3系数。
3、碎石桩与砂石桩得充盈系数为1、3,损耗率为2%。
实测砂石配合比及充盈系数不同时可以调整。
其中,沉管灌砂石桩除了上述充盈系数与损耗率外,还包括级配密实系数1、334。
4、水泥搅拌桩(1)深层水泥搅拌桩:①深层水泥搅拌桩项目已综合了正常施工工艺需要得重复喷浆(粉)与搅拌。
空搅部分按相应项目得人工及搅拌桩机台班乘以系数0、5计算。
②水泥搅拌桩得水泥掺入量按加固土重(1800kg/m³)得13%考虑,如设计不同时,按每增减1%项目计算。
③深层水泥搅拌桩项目按1喷2搅施工编制,实际施工为2喷4搅时,项目得人工、机械乘以系数1、43;实际施工为2喷2搅,4喷4搅时分别按1喷2搅、2喷4搅计算。
(2)双轴水泥搅拌桩、三轴水泥搅拌桩:①双轴水泥搅拌桩、三轴水泥搅拌桩定额中未包含导向沟得土方及置换出得淤泥外运费用,实际发生时另行计算。
②双轴水泥搅拌桩、三轴水泥搅拌桩项目水泥掺入量按加固土重(1800kg/m³)得18%考虑,如设计不同时,按深层水泥搅拌桩每增减1%项目计算;按2喷2搅施工工艺考虑,设计不同时,每增(减)1喷1搅按相应项目人工与机械费增(减)40%计算。
采煤工作面支护材料万吨消耗定额

采煤工作面支护材料万吨消耗定额一、简介采煤工作面是煤炭生产的核心区域,也是最危险的地方之一。
为了保障采煤工作面的安全和高效生产,必须采用支护材料加固工作面。
支护材料是指在采掘过程中,对岩层进行支撑和加固的材料,包括钢架、木材、水泥等。
二、消耗定额采煤工作面支护材料的消耗量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指标,也是衡量煤炭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国国家标准规定了采煤工作面支护材料万吨消耗定额(以下简称“定额”),即每生产1万吨原煤需要消耗多少支护材料。
三、影响因素1. 采煤厚度:采煤厚度越大,需要使用的支护材料就越多。
2. 岩层性质:岩层硬度越大,需要使用的支护材料就越多。
3. 采掘方法:不同的采掘方法对支护材料消耗量有不同的影响。
4. 工作面进度:工作面进度越快,需要使用的支护材料就越多。
5. 支护材料品质:支护材料品质越好,使用量就越少。
四、计算方法采煤工作面支护材料万吨消耗定额的计算方法如下:定额=支护材料总消耗量/产煤量×10000其中,支护材料总消耗量包括钢架、木材、水泥等所有支护材料的消耗量。
五、优化措施为了降低采煤工作面支护材料的消耗量,提高经济效益和安全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优化采煤设计方案,减少采煤厚度和岩层硬度。
2. 选择适当的采掘方法和支护方案。
3. 加强工作面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4. 提高支护材料品质,减少损耗和浪费。
5. 推广新技术和新材料,提高生产效率和节能减排效果。
六、结论采煤工作面支护材料万吨消耗定额是衡量煤炭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标志之一。
通过优化采煤设计方案、选择适当的采掘方法和支护方案、加强工作面管理、提高支护材料品质以及推广新技术和新材料等措施,可以降低支护材料消耗量,提高经济效益和安全性。
市政工程消耗量标准

三、主要内容
《湖南省市政工程消耗量标准》(基价表)共10章 第一章土石方工程、第二章道路工程 第三章桥涵工程、第四章隧道工程 第五章给水工程、第六章排水工程 第七章燃气工程、第八章钢筋工程 第九章拆除工程、第十章措施项目 共46节、3798个定额子目。
1.《湖南省市政工程消耗量标准》(基价表) 编制依据和主要参考资料:
本标准按照正常施工条件,多数企业的施工机械 装备程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工艺、劳 动组织编制,反映社会平均消耗水平。
实际采用的机械规格和本标准不一致时,除章节 中有明确规定的除外,不作调整。
用量少、价值小的材料合并为其他材料费;按单 位工程材料费的比率另行计取:
道路工程 桥涵工程
计算基础 材料费 材料费
c、拖式铲运机加45m转向距离。
7、沟槽、基坑、平整场地和一般土石方的划分:宽 度7m以内,底长大于底宽3倍以上按沟槽计算;底 长小于底宽3倍以内且底面积在150㎡以内执行基坑。 厚度在30㎝以内就地挖、填土按平整场地计算。超 过上述范围的土石、方按挖土方和石方计算。
8、机械土石方(包括强夯地基)费率标准适应于市 政工程的机械土石方工程,但市政工程消耗量标准 中规定的沟槽、基坑不论采取何种施工方法,均并 入相应的市政工程项目内计取相应的费用。
2、执行其他专业工程消耗量标准的项目主要有:
路基强夯、护坡锚杆支护、设备基础、预制构件 场外运输(除小型构件外)套土建;
隧道内装饰套装修、厂(站)内工艺管道、钢管外 防腐、通用设备均套安装;
其余详见各章说明。
第一章 土石方工程 (本章包括土石方工程、打拔工具桩、支撑工程)
土壤岩石分类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2001定义和《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整理后 划分。土质部分把普氏分类表中的“一二类土壤、三 类土壤、四类土壤”划分为普通土、坚土,岩体部分 把普氏分类表中的“松石、次坚石、普坚石、特坚石” 按“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为“Ⅳ级以下岩体、Ⅲ 级岩体、Ⅱ级以上岩体”,另加上淤泥共计6类。
煤矿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

**煤矿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样本格式)作业规程编制说明概述作业规程的编制主要依据煤矿安全规程、技术操作规程、上级及集团公司有关文件规定以及采区设计、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工作面顶板控制设计等。
一、封面内容要按标准填写工作面编号、施工单位名称、编制日期、即投产日期。
二、附页内容填写要求1、作业规程编制完毕,必须由总工程师组织技术、地质、通防、机电、运输、煤质、安监等部门技术人员进行集体会审。
编制人员根据会审后的意见对作业规程进行修改补充,并经会审人员、采煤副总工程师和生产矿长审查签字后,由矿总工程师批准生效。
2、对作业规程、措施审查意见不一致时,执行总工程师提出的结论性意见。
第一章概况本章的编写依据是地质说明书和采区设计方面的有关内容。
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开采影响一、采煤工作面平面图(附井上下对照图)回采工作面平面图由地质部门提供蓝图。
回采工作面平面图标注的基本内容:1、比例:1:1000,制图人、审核人、地质科长、总工程师签字。
2、图例3、坐标及指北方向。
4、煤层底板等高线。
5、地面村庄、河流、建筑物、铁路、公路等的投影位置。
6、两巷煤层揭露小柱状(当煤层稳定时,每隔50米一个,煤层不稳定时,每个20米一个)。
7、巷道名称、标高及导线点(应注明变坡处标高)及四邻采掘情况。
8、主要生产系统的流向、通防设施布置等。
9、构造、断层地质要素、注明断层性质、落差和倾向。
10、工作面范围内钻孔及储量。
11、设计停采线位置。
12、煤层及顶底板综合柱状图(顶板厚度不小于8倍采高,标明煤岩名称、柱状、厚度、分层厚度、煤岩特征、顶底板类级)。
二、工作面位置与毗邻关系1、以井田水平、采区上下山为参照点叙述工作面位置。
2、毗邻关系是指工作面空间的相邻关系,包括上、下、左、右的相邻区域及顶(底)部的开采情况。
3、写明开采上下限标高。
三、工作面地面投影位置按实际比例填写受开采影响范围的地表建筑物、村庄、河流、公路、铁路等。
四、工作面开采对地表建筑物、主要井巷及其他方面的影响主要写明工作面开采对地表建筑物的影响范围,地表变形预计值(包括水平变形和下沉量);开采对工作面上、下部主要井巷的影响范围。
陕西04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说明及计算规则

陕西省建筑、装饰工程消耗量定额说明及计算规则2004版陕西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2004总说明一、《陕西省建筑、装饰工程消耗量定额》(以下简称本定额),是在建设部1995年《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和2002年《全国统一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消耗量定额》的基础上,结合陕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实际情况,按照《陕西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制的。
二、本定额是完成规定计量单位的分项工程所需人工、材料、施工机械台班社会平均消耗量标准,与《陕西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则》配合使用。
是编制土建工程、装饰装修工程造价,制定招标工程标底、企业定额的基础和投标报价的参考。
三、本定额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工程。
四、本定额是按照正常的施工条件,多数建筑企业的施工机械装备程度,合理的施工工期、施工工艺、劳动组织为基础编制的,反映了社会平均消耗水平。
五、本定额是依据国家和地区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设计规范、施工验收规范、质量评定标准、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陕西省0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中的建筑用料及做法进行编制的,并参考了有代表性的工程设计、施工资料、试验室资料和其他资料。
六、本定额人工工日不分工种、技术等级,一律以综合工日表示。
内容包括基本用工、超运距用工、人工幅度差和辅助用工。
工日消耗量是参照现行的全国建筑安装工程、建筑装饰工程劳动定额为基础进行计算的。
七、本定额材料消耗量的确定:1.本定额采用的建筑材料、装饰装修材料、半成品、成品均按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和相应设计要求的合格产品考虑。
2.本定额中的材料消耗包括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和零星材料等,凡能计量的材料、成品、半成品均按品种、规格逐一列出数量,并计入了相应的损耗,其内容和范围包括:从工地仓库、现场集中堆放地点或现场加工地点至操作或安装地点的运输损耗、施工操作损耗、施工现场堆放损耗。
用量很少、占材料费比重很小的零星材料合并为其他材料费,以占材料费的百分比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护材料消耗计算
一、岩巷支护材料消耗计算:
根据设计要求。
巷道净宽为3600mm,墙净高1500,在掘进过程中,风锤打周边眼时,需要有100mm偏转距离,以便正常打眼。
按光爆要求每帮允许超挖量为75mm,则掘进宽度为3600+(150+75)×2=4050mm,水沟净尺寸300×300mm。
巷道掘进断面:
S掘=[B1×(h+h1)+1/2×∏×(B1/2)2]+S毛水沟
=[4.05×(1.5+0.1)+1/2×3.14×(4.05/2)2]
+0.35×0.5
=13.1m2
巷道净断面:
S净=[B2×h+1/2×∏×(B2/2)2]+S净水沟
=[3.6×1.5+1/2×3.14×(3.6/2)2]+0.3×0.3
=10.6m2
则锚喷断面面积:△S= S掘-S净=13.1m2-10.6m2
=1.5m2
循环进尺:L=1800×90%=1.62m
注:B1为掘进宽度;B2为掘进净宽度;h为墙高;h1偏转距离。
1、水泥用量:每米巷道喷浆消耗量:
△S×1.0=1.5m3
单位浆体中水泥用量:453×0.9=408kg/ m3(参考淮南矿院华东院校主编《井巷工程》第一分册)
则每米巷道水泥用量:408×1.5=612kg
考虑到喷浆过程中10%的回弹,则实际水泥消耗量为:
612÷0.9=680kg
其实际循环消耗为:680×1.62=1102kg
2、黄沙消耗:
每米消耗量:1102×2.5=2755kg
其循环消耗量:2755×1.62=4463kg
3、石子消耗:
每米消耗量:612×1.5=918kg
其循环消耗量:918×1.62=1487kg
4、速凝剂:
掺入量为水泥用量的5%,则
每米消耗量:612×5%=30.6kg
其循环消耗量:30.6×1.62=49.6kg
5、锚杆用量:
锚杆每排布置:(∏r+1.5×2)/0.8=(3.14×1.8+3.0)/0.8
=10.8 株排距为800×800mm
每米消耗量:10.8/0.8=13.5(棵)取14棵
其循环消耗量:13.5×1.62=22(棵)
6、锚固剂用量:
每棵锚杆使用3卷树脂锚固剂,其富余系数取1.05
每米消耗量:13.5×3×1.05=42.5(卷)取43卷
其循环消耗量42.5×1.62=68.9(卷)取69卷
7、钢材用量:
钢轨型号用24kg/m,其富余系数取1.05则
每米消耗量:24×2×1.05=50.4(kg)
其循环消耗量:50.4×1.62=81.6(kg)(不含车场双股道)
8、坑木用量:
①、枕木每1.0m布置一块,长×宽×厚=1.2×0.2×0.2=0.048m3
每米消耗量:0.048×1.1=0.0528 m3(其副余系数取1.1)
其循环消耗量:0.0528×1.62=0.086 m3
②、永久水沟的摸板,每50m更换一次,每次使用量(三组交替使用)则用量:4.0×0.06×0.5×2×3=0.72 m3
每米更换消耗量为:0.72/50=0.0144 m3
其循环消耗量:0.0144×2=0.0228 m3
总计:每米坑木消耗量为:0.0528+0.0144=0.0672 m3
循环消耗量:0.086+0.0228=0.1148 m3
二、煤巷支护材料计算:
风巷:
风巷锚杆支护规格为净宽×净高=3.2×2.7m,每循环共需钢材:[上帮5根+顶5根+下帮3根]×2排(1.6m)=26根
每米共需锚杆:
26÷1.6=16.25根
机巷:
风巷锚杆支护规格为净宽×净高=3.7×2.8m,每循环共需钢材:[上帮5根+顶6根+下帮3根]×2排(1.6m)=28根
每米共需锚杆:
28÷1.6=17.5根
梁子需用塘柴(间距200mm):3.2÷0.2=16根,施工中要用17根;
腿子需用塘柴(间距200mm):[2.8-0.2(腿窝)]÷0.2=13根,施工中要用14根;
每循环共需塘柴:[17+14×2+6(永久棚撑)]×2=102根;
每米共需塘柴:102÷1.2=85根;
梁子需用笆片(压茬100mm):3.2÷0.7=4.57片,施工中要用5×2片(双层);
腿子需用笆片(压茬100mm):2.8÷0.7=4片,施工中要用4片;
每循环共需笆片:[5×2+4×2]×2=36片;
每米共需笆片:36÷1.2=30片;
每棚4块木楔,加上前探梁消耗,每循环共需木楔10块;
每米共需木楔:10÷1.2=8.3块。
轨道巷、联巷、切眼:
轨道巷、联巷、切眼工字钢支护规格为梁×腿=2.2×2.2m,矿用11#工字钢每米重26.1kg,每循环共需钢材:
[2.2+2.2×2+0.05×2(梁牙壳)]×2棚×26.1=349.74kg
每米共需钢材:
349.74÷1.2=291.45kg
梁子需用塘柴(间距200mm):2.2÷0.2=11根,施工中要用12根;
腿子需用塘柴(间距200mm):[2.2-0.2(腿窝)]÷0.2=10根,施工中要用11根;
每循环共需塘柴:[12+11×2+6(永久棚撑)]×2=80根;
每米共需塘柴:80÷1.2=66.7根;
梁子需用笆片、塑网(压茬100mm):2.2÷0.7=3片,施工中要用3片;
腿子需用笆片、塑网(压茬100mm):[2.2-0.2(腿窝)]÷0.7=3片,施工中要用3片;
每循环共需笆片、塑网:[3+3×2]×2=18片;
每米共需笆片、塑网:18÷1.2=15片;
(腰帮过顶时选用一片笆片加一片塑网双层用);
每棚4块木楔,加上前探梁消耗,每循环共需木楔10块;每米共需木楔:10÷1.2=8.3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