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蒸汽”的力量

合集下载

“蒸汽”的力量

“蒸汽”的力量

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细节点拨工业革命开展的根源是市场的不断扩大;等方面;之所以开始于棉纺织行业,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推广1807年富尔顿蒸汽轮船推动了以蒸汽为动力的时代的到来1814年史蒂芬孙蒸汽机车3、工业革命的影响(1)经济上: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第一工业强国。

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2)政治上: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使社会分裂成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由此促进工人运动的兴起。

(3)生产方式上: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猛烈冲击了当地的旧思想旧制度。

(4)思想文化上: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5)世界格局上: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东方从属于西方,促使了资本主义市场的初步形成和逐步成熟。

4、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1)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为扩大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发动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政治(2)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近代企业产生(洋务企业的出现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

)——经济(3)激发国人探求新知,向西方学习,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思想5、“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社会革命。

”你对此是如何理解的?◆为什么说是一次技术革命?生产手段: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生产组织形式:工场发展到工厂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中心发展到以工业为中心◆为什么说是社会革命?①改变了政治结构,自由主义改革运动兴起,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

②改变了阶级结构,产生了两大对立阶级③改变了东西方的国际格局,东方从属于西方④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农业时代-------工业时代)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②西方列强对世界的掠夺。

、下图为英国历史上申请专利数的变化状况。

导致此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B )。

三、蒸汽的力量教案

三、蒸汽的力量教案

教案课题:必修二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三“蒸汽”的力量富源六中张导勇一、教学目标课标要求: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1)了解工业革命开展的前提和条件、成就和影响;科技革命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促进了西方殖民手段的变化,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对各国影响的区别。

(2)认识科技进步对人类的巨大影响。

(3)正确认识整体世界形成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和其中的罪恶活动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形成正确的世界意识,尊重经济文化发展的多样性。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难点:认识科技进步对人类的巨大影响。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解法四、教学时数:1课时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六、教学过程:1.导入:分析导学案上的知识链接导学新课;[知识链接]1.什么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指的是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过渡到采用机器生产的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过程。

2.工业革命特征:手工生产——机器生产、手工工场——工厂制度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怎样形成、发展的?新航路的开辟——雏形形成殖民掠夺和扩张——进一步扩展第一次工业革命——初步形成逐渐成熟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终形成2.学生根据导学案的要求指导学生进行讨论探究[探究问题]问题一: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A海外殖民活动——资金、海外市场B圈地运动——劳动力、国内市场C技术支持——手工工场的发展D政治保障——1688年“光荣革命”问题二:英国工业革命是怎样行进的?A棉纺织业的技术革命——大量机器的发明和使用(“革命”的体现),大工厂制确立B动力的革新(瓦特改良蒸汽机——工业发展,对货物运输的要求越来越高C交通运输业的革命(汽船、火车)D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英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E19世纪中后期,法、美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问题三:阅读材料,归纳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了什么影响?(材料见课件)材料一:1850年时,英国铁产量超过了世界上所有国家铁产量的总和;煤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棉布占全球的一半以上。

三“蒸汽”的力量

三“蒸汽”的力量

〖合作探究〗 结合史实和以下材料,思考第一次工业革命 的开展给英国、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影响?
【材料一】 ◆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惊人的发展。以英国为例,从1770年 到1840年,每个工人的日生产率平均提高20倍,英国的原棉消耗量 从1800年的5200万磅,增加到1840年45590万磅。 生铁产量 1720年为25000吨,1840年增至139640吨。煤产量1770年为260万吨, 1836年增至3000万吨。
本质特征: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生产技术:手工生产 机器生产
生产组织:手工工场
工厂制度
假如你是18世纪英国的一资本家,你为什么要对 传统的手工工场进行根本变革?需要哪些条件呢?
海外贸易的发展 和市场的扩大
技术知识
充足的劳动力
雄厚的资本
丰富的资源和原料
良好的政治 环境
思考这些条件在英国又是怎样具备的?
必 要 性
可 能 性
3、政治前提: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政治保障)
【小试牛刀】
1、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巨大动力和可靠政治保障是 A、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 B、圈地运动的不断扩大 C、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 D、手工工场的日益发展 2、下列因素中推动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 )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B、圈地运动的进一步进行 C、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 D、生产技术的不断积累
拉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蒸汽机是第一个真正性的国际发明——恩格斯
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
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制造了第一艘汽船。 以蒸汽机推动船两侧的明轮,称为“轮船”。 并在哈得逊河试航成功。 下一页
史蒂芬孙(英)1814年 蒸汽机车
火车同马拉车赛跑

高考历史(必修二专题五)3“蒸汽”的力量

高考历史(必修二专题五)3“蒸汽”的力量

必修二专题五:3、“蒸汽”的力量一、选择题1.(2010年5月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调研11题)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从纽约运往英国的小麦,或从孟买运往英国的棉花等主要商品的运价降低了2/3左右。

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A.英国对殖民地掠夺的加剧 B.小麦、棉花产量的提高C.工业革命带来运输业的发达 D.受英国经济危机的影响2.(2010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综18题)19世纪上半叶,法国农村盛行一种“家庭加工系统”,即工厂本身或通过承包商把产品原料分给一些家庭加工,然后收回成品。

这一现象说明在当时的法国A.工业基于经济的多元结构 B.工业革命尚未开始C.工业化带动农业经济转型 D.农村的劳动力过剩3.(2010年6月广东会考18题)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

它开始于A.棉纺织业B.采矿业C.化学工业D.交通运输业4.(2010年春季北京会考31题)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在动力方面影响最深远的成就是A. 珍妮纺纱机B. 水力织布机C. 改良蒸汽机D. 发电机5.(2010年广东省韶关市高三二模)右图是一幅反映某历史时期生产情形的图画,对其解释正确的是A.明朝中后期苏杭一带的机户B.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手工作坊C.美国南部地区种植园纺织厂D.工业革命的大机械化纺织厂6.(2010年浙江会考24题)世界博览会已历经150多个春秋,各届博览会都带着深刻的时代烙印,图7所示的体现当时工业成就的展品最有可能出现于A.1851年伦敦世博会B.1910年布鲁塞尔世博会C.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D.19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7.(2010年1月山东会考10题)在英国工业革命过程中,大量的棉纺厂在城市中得以兴建,其关键因素是A.大型发电厂的兴建 B.交通工具有了重大突破C.城市居民购买力强D.改良蒸汽机的投入使用8.(2010年5月珠海市高三二模文综19题)西方史学家指出“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对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完全入迷了。

5.3“蒸汽”的力量

5.3“蒸汽”的力量

技术:手工工场的 发展积累了丰富的 技术经验。
政治前提:英国确立 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 政体(君主立宪制)
其他因素:
安定的社会环境
丰富的煤铁资源
国内外便利的交通条件
相对宽松的宗教政策
“在··英···国··工··业化之初,能够压倒潜在对手的有
利条件之中,没有一个条件是绝对突出的,但 是这些有利条件合在一起,却形成了光辉灿烂 的星座。”
第三课 “蒸汽”的力量
当18世纪来临的时候,中国的康熙皇帝 正在用他的文治武功,开辟一个新王朝的辉 煌。此时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 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 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并建立 起一个地跨全球的“日不落帝国”,在18世 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领着世界的发展。 那么,何为工业革命?工业的先声为什么会 出现在英国?对于这个岛国来说,高速的工 业化发展进程又意味着什么呢?
鱼儿在漆黑而臭气熏天的河中浮游, 它供应着约翰的饮用水。
从粪坑和阴沟里流淌 出来的污水,滋养着 浮游在漆黑而臭气熏 天的河中的鱼儿,它 供应着约翰的饮用水。
“泰晤士河从克里科雷德(Cricklade)到伦敦 排水系统端点这一段河道,因沿途城镇、村庄与 住户排放的污水不断注入其间,使得河水总是污 浊不堪。有不少的造纸厂、制革厂等工厂企业的 废水也流入了泰晤士河。不仅流入泰晤士河的地 表水未经任何处理,而且各种动物的尸体顺流而 下,直至腐烂而成垃圾。这一区域的所有污染物, 不管是固体的还是液体的,全都进入了泰晤士河, 泰晤士河也就无可阻挡地成了藏污纳垢之所;同 样是这一河水,在受到如此严重的污染之后,却 又被抽取,用沙过滤后,输入伦敦供家庭使用。”
——《工业文明的兴盛》
社会阶级结构走向的分化,资产阶级和无产 阶级存在对立与冲突。

最新-高中历史 专题5 第3课 “蒸汽”的力量精美课件 人民版必修2 精品

最新-高中历史 专题5 第3课 “蒸汽”的力量精美课件 人民版必修2 精品
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1.工业革命创造了世界市场形成的条件
(1)工业革命引发的技术革新,密切了国际交流, 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为世界市 场的形成准备了物质条件。
(2)工业革命引起交通运输业的技术革命,使人际 关系、国际交往日趋密切,人们的活动范围扩大, 促进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 的传播,促进了 国际间的人口和资本 的流动,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 界的影响,联结世界经济的纽带逐渐形成。 (3)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和扩展,为满足急剧扩大的 生产和商品销售的需要,列强在世界范围内扩张, 亚、非、拉的多数国家沦为欧美资本主义列强的殖 民地或半殖民地,成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国际市场、 原料产地和 劳供动应力地,改变了世界格局,促进 了资本主义世界 殖体民系的确立,该体系的确立成 为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保障。
第3课 “蒸汽”的力量
基础导学
知识梳理 一、工业革命 1.条件
(1)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 资金 来源, 扩大了英国商品的市场需求。 (2)圈地运动的进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资源并促 进国内市场的扩大。 (3)手工工场的发展使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的条件成熟。 (4)政治保障: 资产阶级代议 制度的确立,是工业革
命发生的巨大动力和可靠的政治保障。
2.英国工业革命 (1)开端: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纺织技术革新推 动了工业的发展,近代机器大工业诞生;确立了 新的生产组织管理形式——资本主义 大工厂 制 度,工业资本主义开始占主导地位。 (2)动力革新:瓦特总结前人的经验,制成了万能 蒸汽机,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推动了燃料工业、 机械制造业、冶金业、材料工业的革命。 (3)交通运输业的革新:利用蒸汽机为动力的汽船 成为连接世界各地的重要交通工具;1825年,英 国人史蒂芬孙 利用蒸汽机牵引列车试验成功, 人类陆上交通进入蒸汽动力时代。交通工具的革 新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5.3《“蒸汽”的力量》课件(共71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5.3《“蒸汽”的力量》课件(共71张PPT)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8/92021/8/92021/8/98/9/2021 1:41:55 PM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021/8/92021/8/92021/8/9Aug-219-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2021/8/92021/8/92021/8/9M onday, August 09, 2021
(四)工业革命的扩展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1、原因:1825年英国取消机器出口禁令
2、扩展方向:英国 18C末 欧美大陆 (19C中完成)
3、美国工业革命
世界其他地区(俄.日.中)
(1)特点:机床的出现和通用部件的标准化1生9C产中惠后特期尼
(2)影响:使美国机械制造业迅速处于领先地位, 摆脱了对英国的依赖。
工具 规模
手工 工场
手工 工具
较小
大工 大机器 较大 厂制
分工 较粗 细密
纪律 较松 严格
工业革命条件 工业革命进程

政权


资本 国
条 劳动力

生产技术 业

市场 革
原料

手工工场
棉纺织
动力

蒸汽机
采矿

冶金

运输业

机工器厂生产制
用 机器 制造
机器
(六).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影响
⑴生产力: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英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 国。

你刚刚走出校门,踌躇满志,准备创 办自己的企业。你觉得应该从哪些方 面着手做准备工作?

蒸汽的力量(公开课教案)

蒸汽的力量(公开课教案)

专题五第三课“蒸汽的力量”教学设计【课标要求】了解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教材分析】《“蒸汽”的力量》是人民版必修2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三课的内容,教材围绕着工业革命的产生和扩展,分析了首先爆发于英国的前提和条件,介绍了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探讨了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核心内容是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要求进行全球性的扩张,通过商品和市场两个途径将世界落后的自然经济地区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以初步形成。

可见,工业革命的开展和完成使世界开始由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这是近代化的重要内容。

因此,本课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及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进程。

理解英国的海外殖民扩张与工业革命的关系;工业革命各项成就间的关系。

(2)识记工业革命完成的时间及其影响。

理解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说明工业革命怎样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工业革命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作用的分析,培养同学阅读教材的能力、知识重组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工业革命中一系列工作机相互作用以及各部门间相互促进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判断、联系、推理分析历史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使学生感悟工业文明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地位,感悟工业文明对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影响,感悟工业文明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2)通过理解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的关系,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与曲折性,进而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民族在历史发展中机遇与挑战【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工业革命的影响。

难点:理解工业革命历史时期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它是第一个迈进现代化的国家,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时候,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蒸汽”的力量【课标要求】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1、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发明创造。

2、探讨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3、通过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观点。

(1)教师用“资本、劳动力、技术、市场”等关键词去启发学生,使其通过知识迁移,了解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的原因。

(2)指导学生制作“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发明创造”的表格,一方面进行知识整理,另一方面面对成就表,谈谈工业革命中的科学家、发明家的故事,体会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

(3)继续用图表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工业革命的线性程:棉纺织部门→动力部门→交通运输部门。

(4)可以重点从“世界市场的孕育和成熟”以及“世界连接为一体”两个方面分析讨论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①在本专题中,第三节比较重要,第二节相对次要。

②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随着殖民扩张的进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19世纪中后期,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世界连成一体;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下,全球一体化,形成地球村。

这一过程中,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市场形成、殖民体系等形成均很关键。

③抓住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电气时代、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等具有阶段特征的概念进行对比讲解。

④删除(人民版)世界市场形成的标志,难以被大多数人接受的观点。

⑤略讲瓜分世界的狂潮一目。

⑥比较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瓦特等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及对世界的影响;了解工业革命中机械化的历程,调查工业革命成就在我们今天生活中的应用情况;认识科技革命的发生和发展,是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动力;养成识读经济图表的能力,注意搜集生活中有关科技促进经济发展的材料。

二、过程与方法结合工业革命中交通工具改进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由学生总结自己身边交通工具和方式的演变;从整体上认识英国历史发展,整理出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过程,认识英国打造世界工厂的措施的全面性;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既促进了社会进步,又给人类带来一些问题,结合学习请学生提出个性化的见解,并找出史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注意历史发展中经济史材料、数据和图表的阅读,养成务实的经济分析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总结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问题,形成正确的发展观和自然观,确立以人为本、关注生活质量的意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导致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关注科技发展的方向,培养崇尚科学、不断创新的精神;科技没有国界,科技成果是人类对自然认识改造经验积累的结果,而现实世界中科技的竞争十分激烈,树立重视科技发展的观念,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英国工业革命成就;英国发展经济成为世界工厂的措施;世界市场形成和成熟。

二、难点:世界市场成熟过程中,如何认识列强在进行殖民扩张的争夺的同时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一些基本准则。

【教学过程】〖复习并导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如果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就得导致革命。

而革命解放了生产力,从而加速了生产力的发展。

那么,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又是怎样反作用于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呢?或者说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又是怎样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巩固的呢?”由此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一、第一次工业革命(一)阅读第一目,思考:1、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从英国开始。

2、结合教材表格,简述工业革命进程。

3、探究:在英国各个工业部门中,机器的最早采用的是新兴的工业部门棉纺织业。

为什么工业革命从棉纺织业开始?4、阅读材料,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

材料1: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惊人的发展。

以英国为例,从1770年到1840年,每个工人的生产率平均提高20倍,……英国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磅,到1840年的45590万磅。

生铁产量1720年为25000吨,1840年增至13940吨。

材料2: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指出:“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的劳动分子变成工人无产者,反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材料3:1760年,英国5-10人万的城市只有一个,1851达到13个;1851年,1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已经有7个。

特别是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如曼彻斯特、利物浦、格拉斯哥等等。

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2,初步实现城市化。

材料4: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最野蛮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

它迫使一切民族—它们不想灭亡的话—彩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材料5:P79材料5、P80学习思考: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指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气候变暖。

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队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世界上很多工业化国家都经历了“建设――破坏――治理”的老路。

请你调查一下,本社区的垃圾是如何处理的?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的环境问题有哪些?6、学完本目,结合P79资料卡片,说说你对工业革命概念的理解。

(二)讲解1、原因:前提;资本、劳力、技术、市场、资源⑴政治前提: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⑵条件:①必要性:A、劳动力和国内市场:由于呢绒出口的猛增,圈地养羊盛行,18世纪,英国圈地运动的开展剥夺农民直的生产资料,形成庞大的无产者队伍,提供了为手工生产提供了大量必需的大量劳动力。

B、资金“英国殖民者积极发展海上贸易,对殖民地人民进行残酷的掠夺,还通过海上劫掠、贩卖奴隶、殖民战争等,积累了大量的资本,这就为英国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

C、技术“另外,英国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的生产技术知识。

这些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可能性。

D、资源条件:煤铁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②可能性:市场的扩大。

引用材料“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

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

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说明工业革命开展的直接推动力是市场的扩大和需求的增加。

到18世纪中期,英国打败了法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

由于英国国内外市场扩大了,商品销售量随之增加了。

工场手工业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这就对工场手工业提出了技术改革的要求。

在当时的世界各国中,只有英国具备了进行工业革命的各种条件和因素。

所以工业革命于18世纪中期首先在英国发生。

2、工业革命发展主要进程:P78表格棉纺织部门——冶金、采煤业——动力——工厂制兴起——交通运输革命——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4、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对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⑴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由于采用机器生产,工厂越来越多,手工工场逐渐被挤垮。

资本主义生产制度最终取得了统治地位。

与此同时,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也猛烈冲击着落后国家的旧思想和旧制度。

⑵引起社会变革。

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

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工业资本家大量增加并逐渐形成了工业资产阶级。

工业革命的进行,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涤荡了封建势力,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包括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已不再是主要矛盾,资产阶级反动剥削本性的暴露,无产阶级为改变自己的处境而展开斗争,使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工人运动逐渐兴起。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从无产阶级一出现就开始了,对社会的发展进程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⑶工业革命还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

[城市化] 城市化又称都市化或城镇化。

由于城市工业、商业和其他行业的发展,使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增长而引起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集中化过程。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城市化过程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出现、资本主义产生而开始的,是工业革命的产物。

从1800年到1950年,地球人口增加1.6倍,而城市人口增加了23倍。

⑷密切了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

更重要的是,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第一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机器大工业为把国际间的交流推向全球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为全球各地区、各国和各民族的沟通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随着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获得迅猛发展,廉价的、新奇的、优质的商品成为打开别国门户、换回工业原料的利炮,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蒸汽机的发明,汽船的航运、铁路的畅通,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的条件,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交往也更加便捷,到19世纪中后期,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了。

⑸大量的劳动力从农业分离,转入工业生产,然后,又被机器排挤,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准备了条件。

⑹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人们的生活条件改善。

⑺促进了科学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消极影响:⑴补充指出,带来了环境的污染,引导学生看P80页“学习思考”加以理解。

⑵无产阶级遭到日益深重的剥削和压迫;⑶亚非拉等落后地区加快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化进程,受到日益严重的掠夺,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5、根据调查回答。

答案提示:本题要结合学生所在地区的实际来讨论,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或开展拓展性学习,写作小论文。

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掩埋;焚烧等等。

农村:城市化破坏生态和自然地形地貌;水污染;噪声和大气污染;人文环境改变等。

二、打造“世界工厂”(一)阅读第二目,思考:1、分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

2、简述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表现。

3、为什么说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答案提示:要注意运用政治学科知识来分析。

法制性是市场经济的特征之一;市场经济需要健全的法制作为规范、依据和准则;各种经济规则和法令保障了经济的正常运行。

4、P80学习思考:英国贸易有什么特点?答案提示:工业制成品出口和原料进口占比例大。

5、P81学习思考:读一读左图,想一想英国从1750年到1865年国际经济地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答案提示:英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大幅度提高,已成为19世纪国际经济地位中最重要的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