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的力量(完整版)
五、3蒸汽的力量(第一次工业革命)

经济: 推销工业品,收购原材料 3、形成标志P97
殖民扩张
4.成熟 基本准则 (1)标志:国际经济交流___________的 确立。 (2)国际经济交流准则 ①原则:自由主义 ②内容:资本 自由流动、安全与增值。 ③具体做法:给予他国 最惠国待遇 , 逐渐取消关税保护。
小试小刀:
1、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是( ) A.资产阶级统治的建立 B.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 C.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D.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2、英国工业革命是一次( ) A生产技术上的大变革 B社会关系上的革命 C生产技术、生产工具上的大变革 D生产技术和社会关系上的革命
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出现
蒸汽机的推广使得社会生产力大幅提高
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工业发展,市场开拓对货物运输的要求越来越高
交通运输业的革命、工业城市的出现
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1840年前后,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影响:生产方式、经济结构、 生活方式、社会关系、思想意识)
19世纪中期,法、美等国也完成了工业革命使得一 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在19世纪中后 期基本形成。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法国 时,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 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18世纪中后期,一场对人类历史发 展有着重大影响的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 这场革命虽然没有刀光剑影,却对人类 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 响,大大改变了世界面貌。
何为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它是生产领 域的一次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 革命。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阶段过渡到 机器大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
开始: 棉纺织业(时间、标志、影响) —机器大工业(生产力)、大工厂 (生产组织形式)
“蒸汽”的力量

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细节点拨工业革命开展的根源是市场的不断扩大;等方面;之所以开始于棉纺织行业,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推广1807年富尔顿蒸汽轮船推动了以蒸汽为动力的时代的到来1814年史蒂芬孙蒸汽机车3、工业革命的影响(1)经济上: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第一工业强国。
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2)政治上: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使社会分裂成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由此促进工人运动的兴起。
(3)生产方式上: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猛烈冲击了当地的旧思想旧制度。
(4)思想文化上: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5)世界格局上: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东方从属于西方,促使了资本主义市场的初步形成和逐步成熟。
4、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1)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为扩大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发动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政治(2)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近代企业产生(洋务企业的出现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
)——经济(3)激发国人探求新知,向西方学习,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思想5、“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社会革命。
”你对此是如何理解的?◆为什么说是一次技术革命?生产手段: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生产组织形式:工场发展到工厂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中心发展到以工业为中心◆为什么说是社会革命?①改变了政治结构,自由主义改革运动兴起,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
②改变了阶级结构,产生了两大对立阶级③改变了东西方的国际格局,东方从属于西方④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农业时代-------工业时代)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②西方列强对世界的掠夺。
、下图为英国历史上申请专利数的变化状况。
导致此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B )。
“蒸汽”的力量2

-28-
3.19世纪上半期,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候,衣 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 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 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 快:“我看到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 不返了。”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 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冲击了原有的社会关系 C.改变了传统的社会性质 D.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
-23-
第三环节:反思工业革命
看了上面的图片和材料,你有何感想?
-24-
从这污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 肥沃了整个世界;从这肮脏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纯正的金 子。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为充分的发展,也达到了最为 野蛮的状态;文明在这儿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儿 却几乎变成了野蛮人。 ——1835年托克维尔论曼彻斯特
-27-
2.据《欧洲家庭史》记载,在19世纪的西欧, “父母-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的家庭组群。 但是当各自走出家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父 母的家”。同时,“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 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没有生产职能的家庭 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这反映了 ①工业革命引起家庭职能的变化 ②雇佣劳动制促进人口流动 ③封建经济解体,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增多 ④年轻人独立意识增强 A.①②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提出问题】 如何理解“文明在这儿创造了奇迹,而文 明人在这儿却几乎变成了野蛮人”?应该怎样正确应对 文明转型?
-25-
本课给我们的感悟有:
文明? 进步? 野蛮? 罪恶?
体现历史发展的 对立与统一 人类社会发展的 多样性与曲折性
灾难? 生存?
我们应以积极的态度面对 !
-26-
蒸汽的力量

发达的工场手工业时期的技术积累
16世纪,英国的毛纺 织等手工业部门出现了手 工工场。手工工场把工人 集中在一起劳动,每件产 品的生产分成若干道工序, 每个工人只负责其中的一 道工序。分工的细化提高 了劳动效率,而且使工具 专门化,为以后机器的出 现创造了条件,因为机器 实际上是由许多简单的工 具组合而成的。
二、工业革命的概况 1、工业革命的进程 开始行业:棉纺织业的技术革命(珍妮纺纱机)
出现新的生产组织形式—— 大工厂制确立
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出现 动力:
机器生产出的产品超出了国内市场的容量, 需要快速销往更广阔的世界市场
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汽船、火车)
机器生产取代手工(机器制造机器), 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解析 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随着机器的增多,传统的 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 于是出现了一种新的生 产组织形式——工厂。为了适应工厂统一管理的需要,人们 的时间观念普遍增强, 所以这充分说明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 的生活方式。
( B )
二、打造“世界工厂”——英国确立“世界工厂”地
1.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 (1)工业革命使英国的实力大大增强。 (2)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 ①政治方面:进行民主化改革。 ②经济方面:运用自由主义思想发展经济。 ③法制方面:进行法制建设 ④外交方面:推行“炮舰政策”。 ⑤企业管理:利用大工厂制对个人进行管理和剥削 ⑥文化教育:兴办教育,传播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发展 2.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表现 ①19世纪中期,英国的生产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 多。 ②伦敦成为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
新航路的开辟
殖民扩张与掠夺
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
世界市场得以拓展
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日不落帝国 极大的扩大了英国的国际市场 给英国的生产带来什么问题?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习题:专题五 三 “蒸汽”的力量 含答案解析

三“蒸汽”的力量课后篇巩固提升学业水平引导1.《共产党宣言》中写道:“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
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这句话强调了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哪一因素()A.资本原始积累B.技术革新D.自然资源,“市场的扩大,需求的增加,引起了工业革命”,说明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故选C项。
2.1765年,英国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叫“珍妮机”的纺纱机……功效一下子提高了八倍。
后来人们把“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和使用作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其主要依据是()A.引发了发明机器的连锁反应B.极大地提高了纺织品的产量C.推动了机器制造业的出现”是工业革命中发明的第一台机器,引发了发明机器的连锁反应。
3.英国工业革命中普遍出现了一种“由需要导致发明的模式”,这一模式最早体现在()A.毛纺织业的发展中B.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中D.蒸汽机的发明中“由需要导致发明的模式”的理解,其含义指实际生产、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进一步发展,而需要在发明之前。
在棉纺织业中,由于飞梭的发明,加快了织布的速度,进而引起该行业技术发明的连锁反应,体现了“由需要导致发明的模式”。
4.“在1763—1871年的一个世纪中,英国不仅在西方而且在整个世界的善事与恶行中,都扮演了主角。
”英国在整个世界中的“善事”主要指()A.世界的联系得到进一步加强B.将工业文明的成果传播到世界各地C.发明了蒸汽机,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兴起,英国的“善事”是指将工业文明的成果传播到世界各地,在这方面,英国发挥了主要作用。
5.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对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落后地区所产生的客观进步作用是()A.激发了当地人民的革命斗志B.促进了当地传统经济的发展C.加强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与工业化地区之间不仅仅是物质的交流,而且也促进了其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的进步,故D项正确。
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2课件:2-5-2“蒸汽”的力量和走向整体的世界

专题5
第2讲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成。„„随着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以英国为代表的欧 美资本主义国家在攫取利益的同时,客观上也传播了先 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 ——摘自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必修二
专题5
第2讲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必修二
专题5
第2讲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材料二
必修二
专题5
第2讲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二、打造“世界工厂” 1.措施 (1)政府:政治方面进行民主化改革,运用________ 经济思想发展经济,进行法制化建设,对外推行“炮舰 政策”,建立了“________”,迫使全世界为英国商品打 开门户。 (2)企业界:利用大工厂制在对工人进行严格管理和 残酷剥削的同时,还大力兴办教育,传播科学技术,积 极参与________,极大地推动了英国经济的发展。
必修二
专题5
第2讲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3.美国的新殖民主义:美国在建立美洲体系的基础 上,把拉美变成自己独占的势力范围,1889年成立了 “泛美同盟”。19世纪90年代,提出“海权论”;发动 了________,夺得菲律宾、关岛和波多黎各,古巴沦为 美国的保护国。20世纪初,美国确立了在________的霸 主地位。美国是新殖民主义的倡导者和设计者。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必 修 二
必修二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专题5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必修二
专题5
第2讲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第2讲
“蒸汽”的力量和走向整体的世界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的力量)

1854-1856年间英国制成品占领1╱2的世界市 场,工业品占领1╱3的世界市场,其中,棉布占世 界的1╱2以上。
----人民版《必修二》
国际经济地位: 英国取得“世界工厂”地位
世界市场: 初步形成
工业革推动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工业革命 年 代世 开纪 始
19世 纪中 后期
阶级关系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形成了两大对立阶级:即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1760年,英国5万到10万人的城市只有一个, 1851 年达到13个,而且1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已经有7个。特 别是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迅速,如曼彻斯特、利物浦、 格拉斯哥等等。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 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 50.2,初步实现了城市化。
对科学家重视,科学技术的重视
1624年英国颁布的《专利法》 规定,发明人享有14 年的专利和特权,“在此期间,任何人不得使用这项发 明”。这部专利法被看作近代专利制度的最早起源。研 究统计,《专利法》 出台后的200年里,英国进入了发 明创造的高峰期。由于专利制度保障,很多人投资各种 发明创造,为新发明的市场化提供制度保证。例如,瓦 特改良蒸汽机,获得专利,得到了巴洛克、博尔顿等企 业家的风险投资,促进了蒸汽机技术的市场化进程。 ——摘编自何成刚:《拓宽史学视野,提升史学水平》
美国 汽船
运输 1814年 史蒂芬孙 英国 蒸汽机车
需求带来的文明和创伤 ——工业革命影响
这是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个最好的时代, 这是个令人绝望的春天,这是个充满希望的 春天……
——(英国)狄更斯《双城记》
问题探究:如何看待工业革命的影响?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浙江专用必修二文档:专题5 第3课时“蒸汽”的力量 Word版含答案

第3课时“蒸汽”的力量【学考报告】1.前提和条件(1)资金: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来源。
(2)劳动力:圈地运动的进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资源。
(3)技术:手工工场的发展使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的条件成熟。
(4)市场:圈地运动和殖民扩张扩大了国内外市场。
(5)政治保障: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
2.重大发明要点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史料思考(1)图一与图二在生产方式上有何差异?(2)从图二、图三、图四中你能得到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哪些信息?提示(1)①前者是手工工场的生产方式,以手工劳动为主,以集中的工场形式组织生产;②后者是机器大生产的方式,以工厂的形式组织生产。
(2)①蒸汽机在生产上使用;②工厂制度形成;③工厂的劳动强度大;④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⑤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
1.(2017年4月浙江学考)市场需求推动技术发明,英国工业革命中棉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典型个案,织布速度的提高,推动了纺纱技术的改进,纺纱技术的改进,又呼唤织布技术的革新。
下列发明,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手摇纺纱机②骡机③飞梭④水力织布机A.②③①④B.③①②④C.④①②③D.④③①②解析飞梭的发明促成了手摇纺纱机的发明,骡机发明是在1779年,集中了水力纺纱机和手摇纺纱机的特点,水力织布机发明是1785年,选择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2.(2016年4月浙江学考)有学者指出:“经济史上的事件和人物还沉浸在昏暗中的时候,阿克莱特的名字就成为那些在昏暗中发出最灿烂光辉的名字之一。
”阿克莱特的“最灿烂光辉”之处是()A.发明了蒸汽抽水机B.推行标准化生产C.创立了近代大工厂制度D.创制水力织布机解析发明蒸汽抽水机的是英国塞维利,不符题意,故A项错误;推行标准化生产的是美国惠特尼,不符题意,故B项错误;创立近代大工厂制度的标志是英国阿克莱特在德比设立第一座水力纺纱厂,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创立水力织布机的是英国卡特莱特,不符题意,故D项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代的一种经济思潮。 19世纪,自由主 义首先产生于英国,主要代表人物是亚当· 斯密、大卫· 李嘉图,他 们主张对内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对外自由贸易,反对国家对经济 干预和保护。 其核心思想是:自由经营、自由贸易、自由竞争。 这种思想具有反封建的性质,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促进 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自由主义运动(资阶革命改革)
1851年伦敦第一届世界工业产品大博览会
必修二专题五 第三课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蒸汽”的力量
——以蒸汽机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课标:
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 市场发展的影响。
工业革命的概念:
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到19世 纪中期),是从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的重大飞 跃, 18世纪60年代首先发生于英国,到19世纪 中期,法、德、美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既是一场技术革命,也是一次社会革命。
这段材料说明什么?
6、环境污染问题,人与 自然的矛盾开始日益突出。
思考题:“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 命,也是一场社会革命。”你对此是如 何理解的? 1、为什么说是一次技术革命?
生产手段: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生产组织形式:工场发展到工厂 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中心发展到以工业为中心
2、为什么说是社会革命?
阿克莱特和水力纺纱机
1771年阿克莱特在德比建立第一座水力纺纱厂标志工厂制度的建立 手工工场 工厂制度
动力:水力 特点:能同时转动几百个纱 绽,纺出的纱既细又结实。
1779年工人克隆普顿发明骡机
动力:水力 特点:提高织布效率40倍
1785卡特莱特发明水力织布机
1782年,瓦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机
瓦特改良蒸汽机 产生了哪些重大影 响? 蒸气机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大工业,从而把资本 主义社会整个基础革命化了。工场手工业时代迟缓的发展 进程转变成了生产中的真正的狂飙时期。 —— 恩格斯
前 提
本课小结
政 权
英 国 工
棉纺织
资
金
动力 蒸汽机
条
劳动力 生产技术
采矿 冶金
业
革
运输业
基 本 完 成 标 志
件
市 场
命
机器生产 工厂制
手工工场
机器制造业
课堂练习:
1.达· 伽马初到印度时,发现那里的衬衫价格只相当于葡萄牙的 1/10,且质量更好,但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进展,印度很多地 区棉布出口停顿,最后“英国棉织品泛滥于这个棉织品的故 乡”。其中反映的历史现象有 ① 英国推行“炮舰政策” ② 印度棉纺织业受冲击 ③ 英国棉 纺织品大量涌入 ④ 大众购买力降低 A.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人类的交通运输也进 入了一个以蒸汽为动力的 时代——铁路时代到来。
1814年发明第一台蒸汽机车,时速6千米。 1825年驾驶自己设计的蒸汽机车,时速24千米。 1826年制造的蒸汽机车“火箭”号,时速58千米。 1831 年英国建立第一条铁路: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 1814 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制造第一辆蒸汽机车(火车)
1807 美 国 富尔顿 1814 英国 史蒂芬孙
2、工业革命的进程
①开始行业:棉纺织业(标志:珍妮纺纱机)
出现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大工厂制确立 ②动力: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出现。
机器生产出的产品超出了国内市场的容量,需 要快速销往更广阔的世界市场 ③交通运输业:汽船、火车。
机器生产取代手工(机器制造机器),工厂取代 手工工场
2.近代工厂与手工工场的最大区别是 A.生产关系不同 B.生产工具不同 C.劳动对象不同 D.劳动者地位不同 3.19世纪中期,欧洲一部分女权主义者提出改革妇女服装的倡 议,并设计试穿了短裙和女式长裤,女工的服装有所简化。出现 这一服装改革潮流的社会根源是 A.工业革命使大量妇女参加工作 B.民主运动的推动 C.社会审美观的改变 D.妇女的政治地位大为提高
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比例(%)
【资料卡片】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指出:“新生 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 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的劳 动分子变成工人无产者,反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厂主; 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 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英国确立“世界工厂”地位(阅读P95-96)
1、原因: (根本动力) (1)工业革命使英国的实力大大增强。 (2)英国政府发展经济的措施: 政治 经济 法制 外交 文教 民主化改革…… 奉行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法制化建设…… “炮舰政策”…… 兴办教育,传播科技……
2、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表现:
产阶级领导地位
④外交:推行“炮舰政策” ⑤文教:大力兴办教育
2、具体表现: (1)英国生产能力超过世界上其它国家的总和 (2)伦敦成为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 (3)1851年英国举办第一次世界博览会
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政治: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为扩大海外 市场和原料产地,发动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经济: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近代企 业产生(洋务企业的出现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产生并发展) 3.思想:激发国人探求新知,向西方学习, 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二、打造“世界工厂”
思考: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 厂”的原因,称它为“世界工厂”的理 由 1、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原 因 ( 1)根本原因:工业革命使英国的实力大大增强
(2)政府采取了一些发展经济的措施: ①政治:1832等进行民主化改革,确立工业资 ②经济:运用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发展经济 ③法制:进行法制化建设
5、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
(1)、生产方式: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2)、地域扩展: 首先发生在英国(一枝独秀),由一 国向多国扩展; (4)、技术来源: 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与技术 尚未真正结合; (5)、新的生产组织形式: 工场——工厂 (6)、生产力革新: 蒸汽时代
(3)、主要产业: 轻工业(棉纺织业)——重工——交通;
4.瓦特改良蒸汽机对工业革命的最大影响是 A、它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 B、它促进了英国重工业部门的发展 C、它使英国工场手工业时代结束 D、它使机械化生产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5.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巨大动力和可靠的政治保障是 A.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 B.圈地运动不断扩大 C.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 D.手工工场日益发展
(5)对世界市 场:大大密切 了世界各地的 联系,资本主 义世界市场初 步形成。
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人们一直在以 矿物燃料的形式(煤、石油、天然火) 把各种形态的碳从地下开采出来,经 过燃烧使之转化为热量、H2O (水 蒸气)、CO₂、少量的SO2、CH4和其 他气体,并释放出来。--使全球空气 中CO₂的体积比节节上升,从前工业 化时代的280PPM上升到目前的360PPM。 —J•格里宾《历史焦点》(上卷)
手工生产
手工工场
机器生产
工厂制度
本质特征: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假如你是一位企业家,你想对自己的传 统手工工场进行改革,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呢?
资金 劳动力
市场
技术
政府支持
原料
阅读教材思考这些条件在英国是怎样具 备的?
资金和海外市场 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
劳动力和国内市场 圈地运动
技术的积累 手工工场的发展
4、工业革命的影响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 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 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 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的 总和还要多…… ——《共产党宣言》
教材P94图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1801年 36% 30%
1851年 21% 43% 1901年 9% 46%
34%
36% 45%
1、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英国率先 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2、改变英国经济结构和人口结构。加速了城 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农业人口减少,工业人口 和第三产业人口增加。
工业革命的实质内涵: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1)使机器生产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2)引起了交通运输等领域的革命
人类社会进入 “蒸汽时代”
这些发明成果有何内在联系?
水力织布机 动力:人力——自然力——机械力
飞梭
水力纺纱机
手摇纺纱机
骡机
蒸汽机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造第一艘汽船
铁路交通的面貌也大大改观
政治保障 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
一、“大工业”的狂飙时代——工业革命 1、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 (1)政治前提: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政治保障) (2)条件: 可 提供了资金和海外市场; ①殖民掠夺: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 能 ②圈地运动:提供了劳动力和海外市场 性 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 ③手工工场 手工工场的发展使技术积累 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④ 市场: 必 国内:圈地运动造就了广阔的农村市场 最关键 要 国外:18世纪中期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 性
2、政治:工业革命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 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由此促进工人运动的兴起。
材料五、英国申请专利数的变化状况
3、科技教育:促进了 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及 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材料六、机器时代的享受
4、社会生活结构:提 高了人们生活质量,推动 生活近代化发展。
材料 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①改变了政治结构,自由主义改革运动兴起, 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 ②改变了阶级结构,产生了两大对立阶级 ③改变了东西方的国际格局,东方从属于西方 ④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农业时代---工业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