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四【教案】
《语文园地四》教案

《语文园地四》教案《语文园地四》教案14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园地四》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园地四》教案篇1教学目的:1、了解形声字的特点,学习利用形声字的结构特点识记生字的方法,培养同学自主识字的能力,不时扩大自主识字效果和经验的交流。
2、学习积累词语的方法,学习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认识几种基本句式。
3、学习观察的方法,提高朗读能力和书面、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春风依旧一、我的发现。
1、放手让同学观察发现,交流讨论。
2、先让同学拼读生字,朗读韵语,在读中发现字的特点3、读学习伙伴的话,让同学说泡、饱等6个字的特点4、认一认生字条中的生字,再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5、教师还可举出几个声旁是“包”的子,让同学试着认一认{苞、胞、炮等}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记记。
(1)自由读。
(2)师生相互数数字对词语的游戏。
(3)师生相互数数字对词语的'游戏。
(4)生生相互数数字对词语的游戏。
(5)说说对词语的理解,如有不理解的地方,教师可讲解。
(6)你记住了哪些词?2、我会填。
(1)自由朗读,感受语气。
(2)填写标点符号。
(3)指导朗读,加深对这三种句式特点的认识。
3、我会写。
(1)同学自由看图,然后让同学自由说说,你看到了什么?(2)指名说,引导同学仔细听。
(3)同学评价(4)在此基础上,再给机会让同学有条理地把几句话连起来说,比一比,看谁说得有条理。
(5)把自身说的几句话写下来。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我会读”和“口语交际”。
1、老爷爷和小孙子有驴也不敢骑,这是怎么回事呢?自身读一读这则故事,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把这个故事读给你同桌听听,比比看,谁读得更有意思。
3、小组合作分角色读一读,议一议:你认为老爷爷应该听谁的?为什么?4、你还有更好的方法吗?(如一人骑一会儿)5、假如遇到这种事,你会怎样做?6、这个故事真有趣,我们来演一演好吗?听了人们的议论,爷孙俩后来会怎么做呢?把你编的故事也演一演。
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3篇

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8教学目标1.正确拼读音节,了解什么是反义词。
2.通过读词巩固汉字。
了解四季的季节特点。
3.用词说句,增加语言积累,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
4.通过诵读,积累含有数字的成语。
5.启发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认识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1.正确拼读形相近的音节。
2.巩固识字积累词语,用词说句,增加语言积累。
3.积累含有数字的成语。
4.启发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
教学难点巩固识字积累词语,用词说句,增加语言积累。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集体备课二次备课第一课时识字加油站一、新课导入。
1.复习声母:d、b、q、ɡ,韵母ie、iu、ui、ou、un、u、ü、o、ɑn。
(1)认读。
(2)比较发音有什么不同。
2.激发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很多字了,都是用我们前面学过的汉语拼音学会的,刚才我们又复习了部分声母,今天老师想考考大家,看看你们能不能准确读出下面的音节、句子,我们来比一比,看看哪一组读得最正确。
拼音句子:ɡǒuxiónɡ大,山yánɡ小。
3.师问:“大”和“小”之间有什么秘密呢?4.出示反义词,师相机讲解“反义词”。
二、新课学习。
1.反义词有很多呢,今天让我们来学一学。
2.课件出示:大——小?上——下?南——北男——女?开——关?正——反3.生读课本第63页反义词,圈出生字。
4.师出示反义词生字卡片,多种形式认读卡片。
5.生上台进行反义词连线,男女生分组玩反义词游戏。
6.师总结:反义词,义相反,一对一,记得牢。
第二课时字词句运用一、读一读,说一说。
1.引导:在我们中国汉字这个大家族里,成员可多了,你认识多少呢?我们已经学过不少汉字了,看看这些词语和你们成为朋友了吗?2.出示课本第63页“字词句运用”里的词语卡片,自由认读。
有不会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
3.同桌互听互考,纠正字音。
4.学生汇报。
5.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语文教案(精选12篇)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语文教案(精选12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语文教案(精选12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语文教案篇1教学要求:1.会用查字典的方式认生字。
2.学会用预测的方法理解文章意思。
3.掌握“假、几”等多音字,积累四字词语,熟悉引号的用法。
4.积累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
教学重难点:1.学会用预测的方法理解文章意思。
2.掌握“假、几”等多音字,积累四字词语,熟悉引号的用法。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觉得预测有什么好处?(1)组内交流。
(2)同学之间说一说。
2.为了更好地做出正确的预测,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二、识字加油站。
1.同学们先用字典查“典、基”等生字。
2.同桌间相互检查、互相指正。
三、词句段运用。
1.读准加点的字音。
(1)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读准字音。
注意每一行四个词语中的加点字。
(2)小组交流:组内同学互相读一读。
(3)指名朗读,注意正音,齐读巩固。
(4)全班交流。
(5)教师引导小结:这四行词语,每一行带点的都是多音字。
(6)拓展练习。
同学们还知道哪些这样的字?你能举个例子吗?2.下列成语有什么特点?你还能说出这样的成语吗?(1)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读准字音。
注意每一列三个成语的特点。
(2)小组交流:看看自己的发现是否和其他同学一样。
(3)指名朗读。
(4)全班交流。
(5)教师引导小结:这三列成语,都是含有数字的成语。
(6)拓展练习。
同学们还知道哪些这样的成语?你能举个例子吗?3.读句子,说说你有什么发现?(1)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句子。
(2)小组交流:看看自己有什么发现?(3)全班交流。
《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4篇

《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通过比眼力,交流观察感受,让学会僧体验观察的乐趣。
2.写下平时观察中的新发现,或者观察中发生的事。
练习修改习作文,3.能一边读课文,一边体会到观察的重要性,养成留心观察的意识和习惯。
4.积累花名的歌谣了解几种花的特点,并作适当拓展,让学会僧依照短文试写歌谣,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5.积累成语,运用成语。
教学准备1.词语卡片。
2.学生用各种不同方式表现自己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时间安排5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师:世间万物丰富多彩,美不胜收,而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果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就会有可能发现事物的奥秘,认识事物见的联系。
本组教材的几篇课文讲的就是观察和发现方面的趣事。
我们来看看书上的'图,比比谁的眼力好!二、在小组交流1.交流自己看到到的情况。
要求:一开始看到了什么?后来又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并由此说出观察的感受。
2.推举代表,准备在班组汇报。
三、全班交流各小组派代表交流,提醒:与其他组一样的不重复说。
四、总结、引导讨论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观察方法:观察要仔细,要反复地看,多个角度看。
五、延伸拓展希望小朋友们把今天我们交流的情况讲给父母听。
第二课时习作一、明确习作要求,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1.师:近来,你留心观察了什么事物了吗?是怎样观察的?有什么新的发现?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趣事?仔细回忆一下,把你最想告诉别人的内容写出来吧。
2.根据习作提示,让学会僧无拘无束的小组交谈中,捕捉习作内容,激发习作兴趣。
二、自拟题目,自主习作提醒:把材料想完全,把想法说清楚或把事情的过程想仔细再写。
师巡视个别指导。
对观察日记和写法和格式稍作指点学生试写第三课时修改习作一、自读习作,初步修改1.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修改。
2.读别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
二、指名读习作,大家共同修改1.选择不同内容习作,指名读,师生评议。
评议要点:(1)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
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四》集体备课教案(精选12篇)

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四》集体备课教案(精选12篇)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四》集体备课教案篇1主题:语文园地四参加人员:一年级全体语文教师教材分析:1.结合上单元给“提手旁”、“足字旁”、“草字头”的字分类,巩固学习“木字旁”的字,结合各种生活字牌认字。
2.区分形近字,利用组词释义讲解;3.口语交际教师提示,分层加深。
教学目标:1.学生能区分形近字,并能用“越……越……”说句子。
2.能看图操作,口头说完整的话。
重点难点和突破:1.给生字按部首归类是认识偏旁的方法,也是帮学生回顾生字的过程。
让学生多回忆,能够补充课外生字。
2.重点讲解“越……越……”的意思,让学生明白意思后能够用“越……越……”说一句完整的话。
3.本单元口语交际是动手操作和交际相结合的形式。
说话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只要求说完整的句子,教师要给学生提示:用上:先……然后……,最后教师先说一个例子,给学生提示,让学生多练习几遍。
模式方法:利用图画合作学习、教师提示。
作业设计:用句型说话,看图说一句或两句完整的话。
组内教师讨论要点:1.学生多回忆,多认字,通过部首给生字分类。
2.学生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认广告牌商标等认字。
3.形近字是学生易混内容,让学生多说多讲解,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加深记忆。
4.看图说话要分层教,分层提示,让学生在说通顺的基础上,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说话,慢慢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本次活动总结:本次教研,教师们讨论热烈积极,收获丰厚。
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四》集体备课教案篇2【我的发现】这一项训练旨在引导学生发现词语的特点,进一步体验祖国语言的丰富和发现的乐趣,积累词语。
其中包括两大组词语,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每组词语的两个字都相同,只是交换了前后的位置。
第一大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因为颠倒了字的顺序,所以表达的意思不同了。
第二大组的第一竖行是表示事物名称或地理位置的词,交换了字的位置,就变成了表示动作的词。
〖过程建议〗1、出示词语:奶牛牛奶图画画图蜜蜂蜂蜜牙刷刷牙水池池水山上上山2、自读词语,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
三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通用19篇)

三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三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通用19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篇1教学目标:1.与同学分享在阅读故事时预测的一些基本办法,培养阅读能力。
2.用查字典的方式认识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根据多音字的意思读准字音,了解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不同的读音和意思。
4.积累含有数字的成语,理解意思,能合理使用。
5.诵读积累四句与合作有关的俗语警句。
教学重点1.积累含有数字的成语,理解意思,能合理使用。
2.诵读积累与合作有关的俗语警句。
教学难点能根据多音字的意思读准字音,了解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不同的读音和意思。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准备一些与合作有关的俗语警句。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交流平台1.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阅读了几篇有趣的童话故事,我们知道,在读故事的过程中,可以顺着故事情节猜测。
说一说,你们学会了哪些预测的方法?2.预测时要注意什么呢?预测这种方法还可以用在哪些学习活动中呢?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把你的好方法在四人小组内交流交流。
3.请小组上台交流。
4.在学生交流到相关方法时,教师引导学生举例子来说说。
如:在图书馆找书时,你是怎么用预测的方法来选书的?在查找资料时,面对那么多的资料,你是怎么用预测的方法来选择的?5.小结:预测是阅读故事的一个好办法,但也可以用在其他学习活动中,关键是要养成一边读一边思考的好习惯。
二、识字加油站1.出示要认识的带有生字的词语,请学生读读认认,不认识的字查查字典。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同桌间互相认认读读,纠正读音。
4.集体检查,请学生开火车读词语。
5.打乱顺序齐读词语:字典、基础、阁楼、佳节、盲人、唐朝。
6.说说你在什么场合听到过或看到过这些词语中的哪个词。
《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精选15篇)

《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精选15篇)《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精选15篇)《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 通过词语训练,提高形象地运用语言的能力,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2 通过综合性学习,激发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兴趣,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二、课前准备:1 搜集关于乡村生活的图片、文字以及自己独特的感受。
2 实物投影仪。
第一课时一、复习词语:1 认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 听写词语。
3 同学们,在学习完本组课文后,你们一定有很多新的发现,试着说一说。
二、我的发现:·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几个句子,看你有什么发现。
1 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
2 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3 组内交流。
4 换一换,将加点的.部分换成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再读一读,你还会发现什么?5 试一试,说一个或几个这样的句子。
三、日积月累:1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 同桌互读,体会诗意。
3 拓展延伸,搜集整理。
课后反思:第二、三、四课时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一、谈话引入:·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大家在综合时间活动中又集了课外资料,一定有很多新的收获吧!这节课,我们就再次走进田园,去看看你们对田园生活的学习成果吧!二、口头交流展示:1 小组交流,互说互评,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边说边展示课外学习的成果,如:搜集图片、文字或自己的感受、有关农村生活的人、事或故事等等。
2 代表交流,师生共评。
评一评谁的收获大,感受深。
三、习作:1 精彩回放:· 读一读:上节课整理好的好词佳句。
· 想一想: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些词句的。
· 写一写:你感受最深的内容。
· 用一用:本组课文作者抓住生活中最平凡的事情、最普通的场面来展现乡村生活的表达方法。
2 学生习作:· 教师启发思路。
· 教师个别指导。
· 同桌互相交流· 推荐代表交流· 师生共同评议。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7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7篇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篇1【学习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
2、积累诗中优美语句,为创作童话提供参考。
3、交流阅读本单元课文和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升对童话的认识。
4、在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过程中,激发创作童话的兴趣,训练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童话故事的插图与资料。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一、播画面,猜名称1、猜一猜:投影童话故事插图,让同学看插图,说出童话故事名称,如《白雪公主》、《小红帽》、《青蛙王子》等。
2、赛一赛:你还能说出哪些童话故事的名称?看谁说得多。
3、赞一赞:是啊,正是这许许多多美妙的童话故事随同着我们的生长,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世界,去感受它的美妙与神奇吧。
二、议一议,找特点1、读了那么多的童话故事,你们有没有注意到童话故事在编写上有些什么特点吗?2、同学自由畅谈。
3、有两位细心的同学也有他们的发现:引导学习“我的发现”:先快速默读,再男女生分角色读小林和小冬的对话。
4、归纳童话故事编写的特点,教师投影:?童话故事编写歌》编写童话请记住,主人公呀不简单,要有言行和思想,结合生活想情节,(拟人、夸张)故事当中蕴道理无拘无束去创作。
5、只要我们善于想像,大自然中的许多事物就会美妙无比。
学习“日积月累”中的诗歌《雨中的树林》:自由读──齐读──师生合作读。
6、结语:同学们,希望你们以后能以想像为船,夸张为浆,拟人为帆,驶进迷人的童话海洋吧。
第二课时口语交际与习作一、谈话激趣以前我们在他人编写的童话故事里感受到了快乐,这节课,让我们来尝试自身去编写童话故事,相信我们能用我们的手我们的口,营造一个美丽的童话王国。
二、想一想,编一编1、齐练《童话故事编写歌》,再次明确编写要求。
2、自身创编一个故事:内容提示:⑴ 可选择几种动物。
⑴ 可选择几件物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园地四1.能借助拼音认识“昌、铺、调、硬、卧、限、乘、售”8个生字,了解火车票上的主要信息,学会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2.能展开想象,并用“像”说说生活中的事物,能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
3.了解留言条的基本内容和格式,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写留言条。
4.能发现一些颜色词的构词方式,并积累相关的词语。
5.能正确诵读关于风景的楹联、诗句,并背诵积累,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6.自主阅读《画家乡》,感受祖国的美好,热爱自己的家乡。
重点1.学会在生活中识字,并积累关于颜色的词语。
2.能正确诵读关于风景的楹联、诗句,并背诵积累。
3.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画家乡》,感受祖国的美好,热爱自己的家乡。
难点1.能展开想象,并用“像”说说生活中的事物,能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
2.了解留言条的基本内容和格式,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写留言条。
1.字词教学教学“识字加油站”时,通过观察火车票上的信息,教师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可以让学生先交流自己认识上面的哪些字,还有哪些字不认识,让识字多的学生当“小老师”教教其他同学。
学生学习“我的发现”一些词语时,先借助拼音自由认读、读准字音,然后就班级中的事物用合适的颜色词说一说。
教学“字词句运用”时,主要培养学生两项能力:一是通过想象写比喻句;二是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
2.阅读积累“日积月累”中的楹联、诗句是关于祖国风光的,教学时,可以利用图片,通过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楹联、诗句的大意,初步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教学《画家乡》时,可以结合多媒体图片显示,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在阅读中提取相关信息。
3.表达写话本次写话安排的是学习写留言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认真读读示例,交流写留言条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师要重点提示书写的格式。
学生可以从书中提供的两种写留言条的情况中选择一种练练笔,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其他情况写。
1.自主认读字词、自主阅读《画家乡》2.多媒体课件、一张火车票教学课时4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能借助拼音认识“昌、铺、调、硬、卧、限、乘、售”8个生字,了解火车票上的主要信息。
2.能展开想象,并用“像”说说生活中的事物,能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
一、识字加油站。
1.创设情境。
记得有一年开学的时候,学校通知王老师去北京学习。
王老师的儿子读二年级,吵着要跟王老师一起去。
于是,王老师就对他说:“丁丁,你看看这张火车票,要是你能回答出我的问题,妈妈明年暑假就带你去北京玩!”同学们,你们能帮丁丁实现这个愿望吗?2.学生认真“研究”课本中的车票,认读生字。
课件出示:南昌.(chānɡ)下铺.(pù)空调.(tiáo)硬.座(yìnɡ)硬卧.(wò)限.定(xiàn)乘.车(chénɡ)售.票(shòu)(1)指名读,教师指正。
(2)去掉拼音,开火车读,师生评议。
教师点拨:“限、乘、售”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组词识记。
比如,“限”可以组词“限制”;“乘”可以组词“乘车、乘客、乘船”,是与交通工具搭配;“售”可以组词“销售、售卖、售票员”,“售”就是“卖”的意思。
(3)齐读,每个词语两遍。
(4)学生交流:从火车票上还认识了“检、票、站”等字。
3.课件一一出示问题,学生抢答。
(1)这趟火车是从哪里开往哪里的?(点拨:南昌市,简称“昌”,江西省省会)(2)这张票的票价是多少?(3)这趟火车车次是多少?(点拨:“Z66”指“直达特快”)(4)王老师坐的位置在哪里?(5)王老师去火车站需要50分钟,他几点从家里出发比较好?(6)王老师从哪个检票口检票上车?(7)这趟车的环境怎么样?你从哪里知道的?(8)我们可以在哪个网站上买票,在哪个网站上发货?4.学生拿出自己课前准备的车票,和同桌认识生字,获取信息。
5.生活中识字。
课件出示零食袋、奖状等实物,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种形式的认读,使生字在学生头脑中不断复现,加深了整体识记的效果。
然后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探究、提取信息。
最后结合自己准备的车票认识新字,强化了生活中识字的意识。
二、字词句运用。
(一)想得妙,说得多。
1.猜谜语,引话题。
课件出示:稀奇古怪两只船,没有桨来没有帆。
白天载人四处走,晚上横卧在床前。
谜底:鞋2.看图片,展想象。
课件出示:(1)引导学生朗读课本中的比喻句,并总结特点:谁的鞋像什么?(2)提问:①图中弟弟的鞋又像什么?(元宝、小椅子等)②爸爸的鞋像什么?(3)你问我答。
同桌间采取“问答”的形式说话:弟弟的鞋像什么?弟弟的鞋像鸟窝。
3.想一想,说一说。
(1)课件出示柳条、云朵、枫叶、椅子、路灯、胡子的图片。
课件出示:(2)学生仔细观察,选你喜欢的说一说,它像什么?说给同桌听。
(3)指名学生回答。
老师问,学生答。
示例:细长的柳条像什么?细长的柳条像妈妈的长发。
(二)说出词意。
1.自由读句子,教师正音。
提醒学生想想加点词。
2.讲解“隐蔽”一词。
课件出示:八路军隐蔽在山里,敌人很难发现。
教师点拨:“隐蔽”这个词以前没有见过,那它是什么意思呢?后面的“很难发现”这四个字告诉了我,那就是八路军在山里,不让别人发现。
于是,我明白了“隐蔽”的意思可能是借助别的东西将自己遮挡起来。
3.学生尝试自学课本上另外两个句子,并说给同桌听一听。
4.全班交流。
指名学生讲解思考的过程,师生评议。
5.齐读这三个句子。
设计意图:结合谜语和图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的想象很奇特,教师要耐心倾听孩子们的表达。
结合句子理解词语,是学生学习的重点。
教师先扶后放,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第2课时课时目标:1.知道留言条的作用,掌握留言条的书写格式。
2.让学生了解写留言条的方法,学习写留言条。
一、创设情境,明确留言条的作用。
如果妈妈不在家,外婆打来电话让你去她家吃饭,你怎么让妈妈知道而不担心呢?提示:可以打电话。
如果电话没人接呢?临走时可以给妈妈写一张留言条。
明确:当我们不方便使用或者没有通信工具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写留言条的方式来告诉别人。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设计具体的生活情景,让学生一下子入境,便于后面学习的展开。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期待。
二、学习范文,明确留言条的格式。
1.课件出示课本中的留言条,指名读。
2.指名学生交流,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教师指导。
(相机出示课件)课件出示:先写是留给谁的,再写有什么事,最后写自己的姓名和时间。
3.结合留言条讲解书写的格式。
(课件演示)课件出示:第一,称呼顶格写,加上冒号。
第二,另起一行空两格写告诉对方的事情。
要写得简单明白,有礼貌。
第三,另起一行,在右下方写自己的姓名。
第四,另起一行,在自己的姓名下方写上日期。
4.课件出示:(引导学生记忆)称呼顶格左上角,还要记得加冒号。
正文前面空两格,简短明白有礼貌。
署名日期右下角,这个就是留言条。
设计意图:结合课本实例具体分析,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总结,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归纳,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书写练笔,明确留言条的写法。
1.出示教材中的练习内容,学生认真阅读,弄清楚留言条是写给谁的,要告诉对方什么事情,然后自主选择一种情况,写一张留言条。
2.展示学生所写的留言条,师生共同评议:从格式是否正确,内容表达是否清楚、正文内容是否写清楚、书写是否工整等方面进行评议。
3.评议后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留言条,达到格式正确、内容表达清楚、书写工整等要求。
4.教师展示写得好的留言条。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体现教学效果的部分,学生自己写,教师指导,学生再修改,这一过程真正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师的指导性。
第3课时课时目标:1.能发现一些颜色词的构词方式,并积累相关的词语。
2.能正确诵读关于风景的楹联、诗句,并背诵积累。
一、我的发现。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认读,读准字音,然后说说自己的发现。
2.课件出示第一行词语,学生交流发现:课件出示:白色——雪白米白奶白明确:“白”的前面加上了“雪、米、奶”这些事物用来区分不同的白色,如雪白就是像雪一样白,米白就是像米一样白,奶白就是像牛奶那样的白,白的深浅略有不同。
3.引导学生发现其他几组的特点,并让学生圈一圈表示事物的词,再说一说。
4.齐读这些词语。
5.“我来说一说”活动:请学生观察同学们今天穿的衣服的颜色,并用合适的颜色词来说一说。
教师评议。
设计意图:通过读,细细品味词语的差别;通过生活中词语的运用,加深对这些词语的理解,也体现生活中学习语文的理念。
二、日积月累。
课件出示:yǒu shān jiē tú huà wú shuǐ bù wén zhānɡ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
bái mǎ xī fēnɡ sài shànɡ xìnɡ huā yān yǔ jiānɡ nán白马西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
qīnɡ fēnɡ mínɡ yuè běn wú jià jìn shuǐ yuǎn shān jiē yǒu qínɡ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wù suǒ shān tóu shān suǒ wù tiān lián shuǐ wěi shuǐ lián tiān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1.自由读,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读好它。
(提醒学生注意“塞、雾”的读音)2.同桌交流这四句话分别描述了什么样的风景。
3.指名说一说大意,教师指导。
课件出示图片和字幕:①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
形容山光水色之美。
这里的“文章”不是指文字作品,而是形容水色之美,说它有着错杂的花纹和色彩。
②白马西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
这是徐悲鸿所作的对联。
意思是一群骏马在塞北的草原上纵情奔驰,杏花在春雨中悄然绽放,把春天的江南装点得更加温婉、秀丽。
③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此对联的意思是清风明月到处都有,但都是无价的,近处的水和远处的山本是无情之物,但在诗人眼里,都成了有情之物。
④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这是一副回文对联ꎬ意思是大雾弥漫,看不清远处的山峰,水天一色,天水相接。
4.多种形式诵读:自由读、男女生配合读、分组读、师生配合读、齐读等。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
教师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语言的结构之美,但不需要过于强调诗意。
第4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文章。
2.通过各种形式的语言实践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感悟家乡的美,激发爱家乡的情感。
3.结合想象,画自己的家乡,并能介绍给大家。
一、图画导入,激发兴趣。
1.多媒体展示沿海、山区、平原、草原、城市的图片。
学生仔细观察,并选择熟悉或了解的一幅图,向我们介绍一下这个地方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