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李氏王朝官制表
李氏朝鲜

在位时间 1392年-1398年 1398年-1400年 太祖嫡次子 1400年-1418年 太祖嫡五子 1418年-1450年 太宗嫡四子 1450年-1452年 世宗嫡长子 1452年-1455年 文宗嫡子 1455年-1468年 世宗嫡次子,端宗之叔父 1468年-1469年 世祖嫡次子 1469年-1494年 世祖嫡长子德宗李暲嫡次子,睿宗侄子 1494年-1506年 成宗长子 1506年-1544年 成宗嫡长子,燕山君之弟 1544年-1545年 中宗嫡长子 1545年-1567年 中宗嫡次子 1567年-1608年 中宗庶七子德兴大院君李岹之第三子,明宗 1608年-1623年 宣祖庶次子 1623年-1649年 宣祖庶五子元宗李琈之长子,光海君庶侄 1649年-1659年 仁祖嫡次子 1659年-1674年 孝宗嫡子 1674年-1720年 显宗嫡子 1720年-1724年 肃宗庶长子 1724年-1776年 肃宗庶四子 1776年-1800年 英祖次子庄献世子李愃之次子 1800年-1834年 正祖庶长子 1834年-1849年 纯祖嫡长子孝明世子(翼宗/文祖)李旲的嫡 1849年-1863年 恩彦君第三子全溪大院君李圹 1863年-1907年 南延君第四子兴宣大院君李昰应 1907年-1910年 高宗嫡长子
高宗第三子 高宗之孙
表
备注
太祖嫡次子 太祖嫡五子 太宗嫡四子 世宗嫡长子
世宗嫡次子,端宗之叔父 世祖嫡次子 世祖嫡长子德宗李暲嫡次子,睿宗侄子
成宗嫡长子,燕山君之弟 中宗嫡长子 中宗嫡次子 中宗庶七子德兴大院君李岹之第三子,明宗庶侄 宣祖庶次子 宣祖庶五子元宗李琈之长子,光海君庶侄 仁祖嫡次子
肃宗庶长子 肃宗庶四子 英祖次子庄献世子李愃之次子 正祖庶长子 纯祖嫡长子孝明世子(翼宗/文祖)李旲的嫡子 恩彦君第三子全溪大院君李圹 南延君第四子兴宣大院君李昰应 高宗嫡长子 高宗第三子
朝鲜王朝官职表大全

左右翊卫
判官 左右司御
左右翊赞
把总 把总 把总
百户
把总
把总 把总
大都护府使
羽林卫
训练院
世子翊卫司
训练都监
御营厅
五军营
禁卫营
总戍厅
守御厅
扈卫厅 龙虎营 捕盗厅
管理营
领事 大将
判事
知事 都总管 知事
使
尚膳 同知事 副总管
五卫将
将 将 将
尚醞 佥知事
五卫将
将 将 将 都正
大将 中军 大将 中军
大将 中军
使 中军
別将 左右大将
使
別将 千户 局別将 別将 千户ハ 別后部千户 骑士将 別将 千户 骑士将 千户 镇营将 中军 镇营将 別将 別将
宣惠厅——似乎 是掌管米仓的单 位,在宣祖时期 改名为此名。
承政院——负责 朝中秘书业务的 地方,对于王命 的直接下达以及 朝中大臣表达国 政意见的场所, 1894年(高宗31 年) 甲午改革改 名为承宣院, 1895年(高宗32 年)又改名为秘 书监,秘书院。 长官为六承旨。
奎章阁——朝鲜 时期负责御制文 书图画,管理王 室族谱还有内阁 书籍的机关。
留守 留守
领事 领事 领事
领事 监事
知事 大提学 大提学 知事
知事
从二品 正三品堂上
嘉义大夫 嘉善大夫 嘉义大夫 嘉善大夫 中义大夫 昭义大夫 资义大夫 顺义大夫
君
通政大夫 折冲将军 明善大夫 奉顺大夫
都正
君 尉 同知事 同知事 提学 直提学 参判
参判
参判 参判 参判
参判
左右尹 留守 留守
副尉 都正
直阁 正郎 正郎 正郎 正郎 正郎 正郎
李氏朝鲜官制

李氏朝鲜官制朝鲜朝有许多官制沿用中国官制。
议政府——议政府为最高中央行政单位,长官有领议政和左右议政各一名(均为正一品),另有左右赞成(从一品)各一名,左右参赞(正二品)各一名,检详和舍人——都是议政府所属的官职,舍人是正四品,检详是正五品宗亲府——朝鲜时期宗室办公场所,管理历代王室系谱还有王肖像,还有王与王妃的服装管理。
1392年(太祖元年)设置诸君府,1433年(世宗15年)改称宗亲府,1864年(高宗元年)又名宗簿寺,1894年(高宗31年)又改名为宗正府。
敦宁府——朝鲜管理有关王室与宗亲系事务的地方。
仪宾府——朝鲜时期作为驸马爷办公的地方。
1894年(高宗31年)甲午改革时改成宗正府办理。
汉城府——朝鲜时的首都,就像现在台北市政府一样地位,原名汉阳府,长官为判府,府尹。
开城府——是高丽朝的首都,是京畿道的首府。
六曹是指吏护礼兵刑工六曹-就是中国的六部,六曹隶属议政府管辖。
1、吏曹负责大军与其它王子功臣的封爵,内外命妇的职牒,官吏的功过升迁监督,以及其它任何有关官职的事务。
2、户曹负责掌管户籍,赋税征收,国家与各单位郡县的会计预算等3、礼曹负责掌管仪式、制度、外交辞令、国葬、宴会、外宾接待、史官、科举等。
4、兵曹负责军人之认命,兵备,兵器,防御等,判书为长官(正二品) 5、刑曹负责刑罪的覆审,法令调查,监狱和奴婢。
6、工曹负责营造,工匠物品制造,车辆宫廷桥梁建造。
尚瑞院隶属于吏曹衙门,掌管国王王妃玺宝,符牌等,长官为直长与副直长,判官(判官——五品中央官职)忠翔府也是隶属于吏曹衙门,是处理功臣之事的机构,长官为正郎和佐郎。
掖庭署属于吏曹属衙门,掌传谒,及供御笔砚,阙门锁钥,禁庭铺设,为正六品。
内需司——隶属吏曹底下单位,正五品,掌宫廷内用的米布、杂物和奴婢宫人等事。
内侍府——隶属吏曹底下单位,从二品,掌宫廷内膳食、传令、守门、打扫等事。
佥正,提调,直长都是内赡寺的长官名,掌管宫中各殿以及朝中二品以上大臣食物,酒饮以及油等东西,还负责对日本与女真的织造与食粮,隶属户曹属衙门。
朝鲜李朝宫女制度(看古韩剧时可以参考用哦~)

议政府之下有吏、户、礼、兵、工、刑六曹,相当于中国的六部。其首长称判书,相当于中国的六部尚书。检察谏议机构为司宪府和司谏院(两府)。此外还有承政院,为国王起草旨意。
九品:上赞内人
正殿、偏殿的尚宫除了有特别指定的之外,其馀均交由提调尚宫分派东宫殿则由东宫殿提调尚宫分派…
另外,生前有特殊贡献或功绩的尚宫可紃由皇上下旨封为正四品尚宫,是很特殊的情况.(比如韩尚宫死后追封)
尚宫可分为
(提调尙宫:),
(副提调尙宫:阿里库尙宫)
(待令尙宫:至密尙宫)
国王的正妻相当于中国的皇后,但是称为王妃,尊称为“中宫殿”或“中殿娘娘”。翻译为“皇后”也是错误的。在王妃之下,还有嫔、淑媛、淑容、贵人这些等级;
王位继承人(通常是国王的长子)称世子,尊称为“邸下”或“世子邸下”,国王诸子皆称“大君”;
王世子的正妻称“王世子嫔”,尊称“嫔宫娘娘”;
在国王下面,有辅佐机关--议政府,其首领称"领议政",相当于中国的内阁首辅。领议政之下为左右议政,与领议政同为正一品。再下为从一品左右赞成、正二品左右参赞。再下有舍人等职官。
议政府之下有吏、户、礼、兵、工、刑六曹,相当于中国的六部。其首长称判书,相当于中国的六部尚书。检察谏议机构为司宪府和司谏院(两府)。此外还有承政院,为国王起草旨意。
(保姆尙宫)
(侍女尙宫)
(监察尙宫) 等等
提调尚宫则类似朝廷中领议政一样地位的尚宫,取得此资格都要年功为上品以上的资格,人格高尚,学识要够才能领导以下尚宫内人
朝鲜官员制度

朝鲜官员制度李氏朝鲜官员机构设置议政府——议政府为最高中央行政单位,长官有领议政和左右议政各一名(均为正一品),另有左右赞成(从一品)各一名,左右参赞(正二品)各一名,宗亲府——朝鲜时期宗室办公场所,管理历代王室系谱还有王肖像,还有王与王妃的服装管理。
1392年(太祖元年)设置诸君府,1433年(世宗15年)改称宗亲府,1864年(高宗元年)又名宗簿寺,1894年(高宗31年)又改名为宗正府。
敦宁府——朝鲜管理有关王室与宗亲系事务的地方。
仪宾府——朝鲜时期作为驸马爷办公的地方。
1894年(高宗31年)甲午改革时改成宗正府办理。
汉城府——朝鲜时的首都,就像现在台北市政府一样地位,原名汉阳府,长官为判府,府尹。
开城府——是高丽朝的首都,是京畿道的首府。
六曹吏曹——负责大军与其他王子功臣的封爵,内外命妇的职牒,官吏的功过升迁监督,以及其他任何有关官职的事务。
户曹——负责掌管户籍,赋税征收,国家与各单位郡县的会计预算等礼曹——负责掌管仪式、制度、外交辞令、国葬、宴会、外宾接待、史官、科举等。
兵曹——负责军人之认命,兵备,兵器,防御等,判书为长官(正二品)刑曹——负责刑罪的覆审,法令调查,监狱和奴婢。
工曹——负责营造,工匠物品制造,车辆宫廷桥梁建造。
吏曹:尚瑞院——掌管国王王妃玺宝,符牌等,长官为直长与副直长,判官忠翔府——是处理功臣之事的机构,长官为正郎和佐郎。
掖庭署——掌传谒,及供御笔砚,阙门锁钥,禁庭铺设,内需司——掌宫廷内用的米布、杂物和奴婢宫人等事。
内侍府——从二品,掌宫廷内膳食、传令、守门、打扫等事。
户曹:内赡寺——佥正,提调,直长(长官名)掌管宫中各殿以及朝中二品以上大臣食物,酒饮以及油等东西,还负责对日本与女真的织造与食粮,义盈库——掌管油、蜜、黄蜡、素物、胡椒等事。
长兴库——掌管席、纸等事。
司圃署——掌管园圃、蔬菜等事。
宗簿寺——负责掌撰录璇源谱牒(王室成员的族谱纪录)和纠察宗室犯罪违法行为,司饔院——掌管御膳以及宫廷内三餐之事。
朝鲜王朝氏表

李氏朝鲜历代皇帝简介1392年-1398年太祖李成桂1335年—1408年1398年-1400年定宗李芳果1357年—1419年1400年-1418年太宗李芳遠1367年—1422年1418年-1450年世宗李祹1397年—1450年1450年-1452年文宗李珦1414年-1452年1452年-1455年端宗李弘暐1441年-1457年1455年-1468年世祖李瑈1417年-1468年1468年-1469年睿宗李晄1450年-1469年1469年-1494年成宗李娎1457年-1494年1494年-1506年燕山君李隆1476年-1506年1506年-1544年中宗李懌1488年-1544年1544年-1545年仁宗李峼1515年-1545年1545年-1567年明宗李峘1534年-1567年1567年-1608年宣祖(宣宗) 李昖1552年-1608年1608年-1623年光海君李琿1575年-1641年1623年-1649年仁祖李倧1595年-1649年1649年-1659年孝宗李淏1619年-1659年1659年-1674年显宗李棩1641年-1674年1674年-1720年肃宗李焞1661年-1720年1720年-1724年景宗李昀1688年-1724年1724年-1776年英祖(英宗)李昑1694年-1776年1776年-1800年正祖(正宗)李祘1752年-1800年1800年-1834年纯祖(纯宗)李玜1790年-1834年1834年-1849年宪宗李奐1827年-1849年1849年-1863年哲宗李昇1831年-1863年1863年-1907年高宗李熙1852年-1919年1907年-1910年纯宗李坧1874年-1926年详细参考/43729该回答在2006-02-19 00:02:42由回答者修改过李氏朝鲜历代皇帝简介李氏朝鲜(1392年—1910年),朝鲜半岛历史上的王朝之一,君主的本贯是全州李氏。
朝鲜王朝官职表大全

归厚署——隶属 礼曹底下单位, 从六品,掌与殡 丧有关事务。
五卫都总府—— 朝鲜创国之初, 中枢院也掌管军 务,但是仍有义 兴三军府也掌有 军机,变成军事 事务居然有两单 位负责,之后太 宗有设置三军都 总制府,隶属于 兵曹 之下,朝 鲜六曹中的兵曹 类似我国的国防 部,因为是文人 掌兵曹,不谙军 务与兵权,所以 太宗年间又新设 三军镇抚所(后 改名义兴府)掌 管军机,侍卫等 “军令”, 而 兵曹就负责铨选 仪仗柄命的“军 政”,而三军总 制府就属于义兴 府之下,世宗即 位后,又将义兴 府与三军总制府 合而为一,另设 都总官——五卫 都总府长官,正 二品,掌管五卫 军务。
司译院
世子侍讲院
宗学 修城禁火司
典设司 丰储仓 典涓司 内需司 昭格署 宗庙署 社稷署 平市署 司醞署 义盈库
领事
师
赞善
傅
贰师
左右宾客 左右副宾客
辅德
兼辅德
长兴库 冰库
掌苑署
司圃署 养贤库 典牲署 司畜署
造纸署
恵民署
图画署
典狱署 活人署
瓦署 归厚署
四学 五部 内侍院 中枢府 五卫都总府
五卫
内三厅
内禁卫 兼司仆
将
中军 別将 千户
镇抚营 总理营
监营
外职
各邑
兵营
使
中军 镇营将
使
中军 別骁将
观察使
中军
府尹
兵马节度使 水军节度使
防御使 三道水军统御
使 三道水军统制
使
兵马节制使 中军
镇营将
朝鲜古代官制
议政府——议政 府为最高中央行 政单位,长官有 领议政和左右议 政各一名(均为 正一品),另有 左右赞成(从一 品)各一名,左 右参赞(正二品) 各一名,
朝鲜王朝官职表大全

文学 兼文学
典训 別坐 別坐
別坐 典需 別坐
判官
判官
別坐 別坐
別坐 別坐
令 令 令 令 令 令
司书 兼司书
司诲 別提 別提
別提 別提 別提
令 別坐
判官
別提
掌苑 別提 司圃 別提
尚茶
尚药
上护军
大护军
尚传 护军
尚册 经历 经历
副护军
尚弧 司直
尚帑 都事 都事
副司直
尚洗 司果
正
副正
佥正
把总 把总 外方兼把总
左右翊卫
判官 左右司御
左右翊赞
把总 把总 把总
百户
把总
把总 把总
大都护府使
羽林卫
训练院
世子翊卫司
训练都监
御营厅
五军营
禁卫营
总戍厅
守御厅
扈卫厅 龙虎营 捕盗厅
管理营
领事 大将
判事
知事 都总管 知事
使
尚膳 同知事 副总管
五卫将
将 将 将
尚醞 佥知事
五卫将
将 将 将 都正
大将 中军 大将 中军
大将 中军
使 中军
別将 左右大将
使
別将 千户 局別将 別将 千户ハ 別后部千户 骑士将 別将 千户 骑士将 千户 镇营将 中军 镇营将 別将 別将
庶尹——地方官 名,从四品。
内禁卫———— 保卫国王御驾的 将士。
捕盗厅———— 朝鲜时期负责维 持治安,捕捉盗 贼犯罪者。
节度使——朝鲜 时代地方防卫体 制,世祖以前对 于地方上“道” 派遣节度使驻所 边界如海岸或是 军事要冲“镇” 防备。
监营——地方制 度“道”的监司 驻守的地方称监 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一品
从一品
正二品
从二品
正三品堂上
官
堂上官
上殿 内命妇 王宫
嫔 贵人 昭仪 淑仪 昭容
议政府 吏曹 戸曹 六曹 礼曹 兵曹 刑曹 工曹 中枢府 宗亲府 宗勋府 仪宾府 敦宁府 承政院
领议政 左右议政
左右赞成
左右参赞 判书 判书 判书 判书 判书 判书 参判 参判 参判 参判 参判 参判 同知事 参议 参议 参议 参议 参议 参议 佥知事 都正 正 君 尉 副尉 佥尉 知事 同知事 都正·正 都承旨 左右承旨 左右副承旨 同副承旨
检律
直长
奉事
参奉
说经 著作 正字
典经
领事
判事 君
知事
府院君 君
领事
判事
经筵 弘文馆
三司
领事 领事
知事 大提学
同知事 提学 大司宪
参赞官 副提学 直提学
司宪府 司谏院 内医院
都提调 提调
大司谏 御医
内医院 内资寺 内侍府 内廷供 奉机构 司饔院 内需司 掖庭署
管理宫中器物 与钥匙的机构
都提调
提调 提调 尚膳
副提调 尚酝 副提调
都提调
提调
副正
守 典籤
副守 经历
监
佥尉 副正
经历 佥正
主簿
注书
侍讲官 典翰 执义 司谏 正 佥正 应教 掌令 副应教
侍读官 校理 持平 献纳 判官 副校理
检讨官 修撰 监察 正言 主簿 副修撰
司经 博士
正 正 尚茶 正 提举 副正 尚药 提学 尚传 提检
佥正 佥正 尚册 佥正 提检 典需 别坐 尚弧
判官 判官 尚帑 判官 尚洗
典医监
负责训练医官
提调 提调
惠民署
照顾一般百姓的医疗需要
活人署
专门治疗传染病与无依病 患
提调 提调 判事 知事 同知事
昭格署 义禁府
负责调查与王室相关的案 件及拷问犯人
内禁卫
御前侍卫、朝 鲜时代最强的 军队队伍
将
兼司仆 武职机 构 羽林卫 五卫都总 府 捕盗厅
都总官 副总官
将 将
左右大将
李氏王朝官职表﹝更新中﹞ 编集者:飞鸟谅 李氏王朝官职表﹝更新中﹞ 编集者:
正三品堂下
从三品
正四品
从四品
正五品
从五品
正六品
从六品
正七品
堂下官﹝参上官﹞
昭容
淑容
昭媛
淑媛
尚宫 尚仪
尚服 尚食
尚寝 尚功
尚正 尚记
典宝 典衣 典膳
舍人
检详 正郎 正郎 正郎 正郎 正郎 正郎 经历 都事 令 典簿 都事 都事 判官
司录 佐郎 佐郎 佐郎 佐郎 佐郎 佐郎
公事官
别提 算学教授
别提 律学教授
主簿 主簿 尚烛 主簿 宰夫 别提 副典需 别提 司谒 副司钥 司钥
别坐
正
副正
佥正
判官
主簿 医学教授 主簿 医学教授 别提
令 经历
别提
别提 都事
从事官
经历
都事
从事官
从七品
正八品
从八品
正九品
从九品
典设 典制 典言
典赞 典饰 典药
典灯 典彩 典正
奏宫 奏商 奏角
奏变徵 奏徵 奏羽等
算士
计士
会士
明律
律学训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