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王朝官职表大全

合集下载

朝鲜李氏王朝官制表

朝鲜李氏王朝官制表
品阶
正一品
从一品
正二品
从二品
正三品堂上

堂上官
上殿 内命妇 王宫
嫔 贵人 昭仪 淑仪 昭容
议政府 吏曹 戸曹 六曹 礼曹 兵曹 刑曹 工曹 中枢府 宗亲府 宗勋府 仪宾府 敦宁府 承政院
领议政 左右议政
左右赞成
左右参赞 判书 判书 判书 判书 判书 判书 参判 参判 参判 参判 参判 参判 同知事 参议 参议 参议 参议 参议 参议 佥知事 都正 正 君 尉 副尉 佥尉 知事 同知事 都正·正 都承旨 左右承旨 左右副承旨 同副承旨
检律
直长
奉事
参奉
说经 著作 正字
典经
领事
判事 君
知事
府院君 君
领事
判事

经筵 弘文馆
三司
领事 领事
知事 大提学
同知事 提学 大司宪
参赞官 副提学 直提学
司宪府 司谏院 内医院
都提调 提调
大司谏 御医
内医院 内资寺 内侍府 内廷供 奉机构 司饔院 内需司 掖庭署
管理宫中器物 与钥匙的机构
都提调
提调 提调 尚膳
副提调 尚酝 副提调
都提调
提调
副正
守 典籤
副守 经历

佥尉 副正
经历 佥正
主簿
注书
侍讲官 典翰 执义 司谏 正 佥正 应教 掌令 副应教
侍读官 校理 持平 献纳 判官 副校理
检讨官 修撰 监察 正言 主簿 副修撰
司经 博士
正 正 尚茶 正 提举 副正 尚药 提学 尚传 提检
佥正 佥正 尚册 佥正 提检 典需 别坐 尚弧
判官 判官 尚帑 判官 尚洗
典医监

朝鲜李朝宫女制度(看古韩剧时可以参考用哦~)

朝鲜李朝宫女制度(看古韩剧时可以参考用哦~)
在国王下面,有最高辅佐机关——议政府,其长官为“领议政”,相当于中国的内阁首辅。领议政之下为左右议政,与领议政同为正一品。再下为从一品左右赞成、正二品左右参赞。再下有舍人等职官。
议政府之下有吏、户、礼、兵、工、刑六曹,相当于中国的六部。其首长称判书,相当于中国的六部尚书。检察谏议机构为司宪府和司谏院(两府)。此外还有承政院,为国王起草旨意。
九品:上赞内人
正殿、偏殿的尚宫除了有特别指定的之外,其馀均交由提调尚宫分派东宫殿则由东宫殿提调尚宫分派…
另外,生前有特殊贡献或功绩的尚宫可紃由皇上下旨封为正四品尚宫,是很特殊的情况.(比如韩尚宫死后追封)
尚宫可分为
(提调尙宫:),
(副提调尙宫:阿里库尙宫)
(待令尙宫:至密尙宫)
国王的正妻相当于中国的皇后,但是称为王妃,尊称为“中宫殿”或“中殿娘娘”。翻译为“皇后”也是错误的。在王妃之下,还有嫔、淑媛、淑容、贵人这些等级;
王位继承人(通常是国王的长子)称世子,尊称为“邸下”或“世子邸下”,国王诸子皆称“大君”;
王世子的正妻称“王世子嫔”,尊称“嫔宫娘娘”;
在国王下面,有辅佐机关--议政府,其首领称"领议政",相当于中国的内阁首辅。领议政之下为左右议政,与领议政同为正一品。再下为从一品左右赞成、正二品左右参赞。再下有舍人等职官。
议政府之下有吏、户、礼、兵、工、刑六曹,相当于中国的六部。其首长称判书,相当于中国的六部尚书。检察谏议机构为司宪府和司谏院(两府)。此外还有承政院,为国王起草旨意。
(保姆尙宫)
(侍女尙宫)
(监察尙宫) 等等
提调尚宫则类似朝廷中领议政一样地位的尚宫,取得此资格都要年功为上品以上的资格,人格高尚,学识要够才能领导以下尚宫内人

朝鲜王朝体制小结[1]

朝鲜王朝体制小结[1]

朝鲜王朝的政治结构采用中央集权制。

1469年完成的《经国大典》确立了新的政治制度。

以后虽然官职的名称存废有一定的变动,但是整个朝鲜王朝时期的官职制度总体上都遵循了《经国大典》的规定。

朝鲜王朝的官职仿照中国,分为正从九品,由正一品到从九品,共计十八品。

其中,正三品分正三品堂上和正三品堂下。

正一品至正三品堂上,称为堂上官。

正三品堂下到正七品,称为堂下官或参上官。

正七品以下为参下官。

在国王下面,有辅佐机关--议政府,其首领称"领议政",相当于中国的内阁首辅。

领议政之下为左右议政,与领议政同为正一品。

再下为从一品左右赞成、正二品左右参赞。

再下有舍人等职官。

议政府之下有吏、户、礼、兵、工、刑六曹,相当于中国的六部。

其首长称判书,相当于中国的六部尚书。

检察谏议机构为司宪府和司谏院(两府)。

此外还有承政院,为国王起草旨意。

宗亲、忠勋机构有宗亲府、忠勋府、仪宾(相当于驸马)府、敦宁府等。

国学为成均馆(相当于中国的国子监)。

其他机构有奎章阁、经筵厅、弘文馆、艺文馆等。

史馆称春秋馆。

内廷供奉机构有内医院、尚衣院、司仆寺、内资寺、内赡寺、礼宾寺、济用监、内侍院等。

此外还有宗庙署、社稷署、长兴库、义盈库、冰库、平市署、图画署、惠民署、造纸署、瓦署、归厚署、典狱署、典牲署、掌苑署、司圃署、养贤库等机构。

武职机构有五军营、内三厅、训练院、世子翊卫司、扈卫厅、捕盗厅、镇抚营、管理营、龙虎营等。

首长称大将、中军、使等。

外职分八道,道下为州、府、郡、县。

汉城府判尹为正二品。

四都(开城府、江华府、水原府、广州府)长官称留守,为正、从二品。

地方官职为从二品府尹、正三品堂下大都护府使、牧使、从四品郡守、从五品县令等等。

朝鲜王朝实行兵将分离制度,无定将、无定卒,类似轮流服役的预备役军队,而非常备军。

武官外职包括兵马节度使、三道水军统御使(均为从二品)、兵马/水军节制使、兵马虞侯、水军虞侯、兵马/水军佥节制使、兵马/水军同佥节制使、兵马万户、水军万户等品级。

朝鲜王朝官职表大全

朝鲜王朝官职表大全
提检 提检
文学 兼文学
典训 別坐 別坐
別坐 典需 別坐
判官
判官
別坐 別坐
別坐 別坐
令 令 令 令 令 令
司书 兼司书
司诲 別提 別提
別提 別提 別提
令 別坐
判官
別提
掌苑 別提 司圃 別提
尚茶
尚药
上护军
大护军
尚传 护军
尚册 经历 经历
副护军
尚弧 司直
尚帑 都事 都事
副司直
尚洗 司果

副正
佥正
把总 把总 外方兼把总
左右翊卫
判官 左右司御
左右翊赞
把总 把总 把总
百户
把总
把总 把总
大都护府使
羽林卫
训练院
世子翊卫司
训练都监
御营厅
五军营
禁卫营
总戍厅
守御厅
扈卫厅 龙虎营 捕盗厅
管理营
领事 大将
判事
知事 都总管 知事
使
尚膳 同知事 副总管
五卫将
将 将 将
尚醞 佥知事
五卫将
将 将 将 都正
大将 中军 大将 中军
大将 中军
使 中军
別将 左右大将
使
別将 千户 局別将 別将 千户ハ 別后部千户 骑士将 別将 千户 骑士将 千户 镇营将 中军 镇营将 別将 別将
庶尹——地方官 名,从四品。
内禁卫———— 保卫国王御驾的 将士。
捕盗厅———— 朝鲜时期负责维 持治安,捕捉盗 贼犯罪者。
节度使——朝鲜 时代地方防卫体 制,世祖以前对 于地方上“道” 派遣节度使驻所 边界如海岸或是 军事要冲“镇” 防备。
监营——地方制 度“道”的监司 驻守的地方称监 营。

朝鲜古代政治制度

朝鲜古代政治制度

掖庭署--属于吏曹属衙门,掌传谒,及供御笔砚,阙门锁钥,禁庭铺设,为正六品
内需司--隶属吏曹底下单位,正五品,掌宫廷内用的米布、杂物和奴婢宫人等事.
内侍府--隶属吏曹底下单位,从二品,掌宫廷内膳食、传令、守门、打扫等事. 佥正,提调,直长都是内赡寺的长官名,掌管宫中各殿以及朝中二品以上大臣食物,酒饮以及油等东西,还负责对日本与女真的织造与食粮,隶属户曹属衙门
典涓司--隶属工曹底下单位,从四品,掌宫廷内整修建筑等事.
宣惠厅--似乎是掌管米仓的单位,在宣祖时期改名为此名.
承政院--负责朝中秘书业务的地方,对于王命的直接下达以及朝中大臣表达国政意见的场所,1894年(高宗31年) 甲午改革改名为承宣院,1895年(高宗32年)又改名为秘书监,秘书院.长官为六承旨
1 吏曹负责大军与其它王子功臣的封爵,内外命妇的职牒,官吏的功过升迁监督,以及其它任何有关官职的事务.
2 户曹负责掌管户籍,赋税征收,国家与各单位郡县的会计预算等
3 礼曹负责掌管仪式,制度,外交辞令,国葬,宴会,外宾接待,史官,科举等,像外交部加上考试院.4 兵曹负责军人之认命,兵备,兵器,防御等,像是我国的国防部吧,而判书就是长官(正二品)
5 刑曹负责刑罪的复审,法令调查,监狱和奴婢
6 工曹负责营造,工匠物品制造,车辆宫廷桥梁建造,感觉就像我们的营建署...
尚瑞院--隶属于吏曹衙门,掌管国王王妃玺宝,符牌,长官为直长与副直长,判官(五品中央官职)
忠翔府--也是隶属于吏曹衙门,是处理功臣之事的机构, 长官为正郎和佐郎.
义禁府-是一种特别法庭.对于叛国篡位等要动摇国本的犯人,加以施行烤问就是义禁府的主要工作.隶属于兵曹,为从一品衙门都护府─地方制度名称,太宗十三年改革地方制度,其中都护府有七十四府.

朝鲜王朝等级制度

朝鲜王朝等级制度

朝鲜王朝等级制度朝鲜王朝(1392-1910年)是朝鲜半岛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等级制度是该社会结构的核心组成部分。

这一制度严格规定了不同社会群体的地位、权力和义务,对朝鲜王朝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等级制度的形成朝鲜王朝的等级制度是在借鉴中国封建等级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朝鲜半岛的实际情况形成的。

在朝鲜王朝初期,等级制度主要包括两班(贵族)、中人(平民)和贱民(奴隶)三个基本阶层。

随着王朝的发展,等级制度逐渐细化,形成了更为复杂的社会阶层结构。

二、等级制度的特点1.世袭制度:朝鲜王朝的等级制度实行世袭制,即社会地位和权力在家族内部传承。

这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固化,使得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变得极为困难。

2.严格的身份限制:等级制度对不同阶层的社会地位、服饰、住宅、婚姻等方面都做出了严格规定。

例如,两班贵族享有特权,如穿着华丽的服饰、居住在豪华的府邸等;而贱民则受到诸多限制,如穿着朴素、居住简陋等。

3.权力与义务的不平等:不同阶层在等级制度中享有不同的权力和义务。

两班贵族拥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掌握着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大权;而中人和平民则处于被统治地位,需要承担繁重的赋税和徭役。

三、等级制度的影响1.社会稳定与僵化:等级制度通过严格规定不同阶层的地位和权力,维护了朝鲜王朝的社会稳定。

然而,这种稳定也带来了社会阶层的僵化,使得社会缺乏活力和创新。

2.文化繁荣与局限:朝鲜王朝的文化繁荣与等级制度密切相关。

两班贵族作为文化的主要传承者,推动了朝鲜半岛的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的发展。

然而,等级制度也限制了文化的传播和普及,使得普通民众难以接触到高质量的文化产品。

3.社会矛盾与冲突:等级制度加剧了朝鲜王朝的社会矛盾。

不同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引发了农民起义、贵族叛乱等社会冲突。

这些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朝鲜王朝的统治力量,加速了其灭亡的进程。

四、结论朝鲜王朝的等级制度是该社会结构的核心组成部分,对朝鲜王朝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朝鲜古代官职排名

朝鲜古代官职排名

朝鲜古代官职排名鲜王朝(1392年—1910年),又称李氏朝鲜,简称李朝,是朝鲜半岛历史上最后一个统一王朝,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朝鲜古代官职排名,希望能帮到你。

朝鲜古代官职排名朝鲜王朝的官职仿照中国分为九品,由正一品到从九品,共计十八级。

其中,正三品分正三品堂上和正三品堂下。

正一品至正三品堂上称为堂上官,官服也是仿照明朝式样制作的。

在剧中穿红袍可以与国王在殿中议事的那些官员就是堂上官。

正三品堂下到正七品称堂下官或参上官。

正七品以下为参下官。

可见正三品堂上和堂下是职位高下的分水岭。

在国王之下,有最高辅佐机关——议政府,其长官为“领议政”,相当于中国的内阁首辅。

领议政之下为左右议政,与领议政同为正一品。

再下为从一品左、右赞成、正二品左、右参赞。

再下有舍人等职官。

议政府之下有吏、户、礼、兵、工、刑六曹,相当于中国的六部。

其首长称判书,相当于中国的六部尚书。

检察谏议机构为司宪府和司谏院(两府)。

此外还有承政院,为国王起草旨意。

宗亲、忠勋机构有宗亲府、忠勋府、仪宾(相当于驸马)府、敦宁府等。

国学为成均馆(相当于中国的国子监)。

其他机构有奎章阁、经筵厅、弘文馆、艺文馆等。

史馆称春秋馆。

在《大长今》中出现的从属于六曹的内廷供奉机构有:内医院(服务于宫中王室的专属医疗单位)、内侍府(掌宫廷内膳食、传令、守门、打扫等事)、内赡寺(掌管宫中各殿以及朝中二品以上大臣食物、酒饮及油等物)、司饔院(掌管御膳以及宫廷内三餐之事)、内需司(掌宫廷内用的米布、杂物和奴婢宫人等事)等,其他机构还有典医监(负责训练医官)、活人署(负责救治都城病人)、义盈库(掌管油、蜜、黄腊、素物、胡椒等事)、司圃署(掌管园圃、蔬菜等事)等。

教育科举制度《大长今》里的男主角闵政浩出身士大夫家庭,精明干练、学识渊博,才16岁便通过司马试。

他是文科及第的书生出身,却有高强的武功,被选为内禁卫从事官。

闵政浩对长今的聪明好学非常钦佩,更被她的坚毅与学识所倾倒,在帮助她的过程中渐渐情根深种。

朝鲜王朝官职表

朝鲜王朝官职表

別坐 別坐 別坐 別坐 令 令 令 令 令 令
令 別坐
別提 掌苑 別提 司圃 別提
判官
尚茶
尚药
尚传
尚册 经历 经历 副护军
尚弧
尚帑 都事 都事 副司直
尚洗
上护军
大护军
护军
司直
司果

副正
佥正 左右翊卫 把总 把总 外方兼把总
判官 左右司御
左右翊赞
把总 把总 把总
百户
把总
把总 把总
都事 大都护府使 牧使 判官 县令
师 傅
贰师
左右宾客
左右副宾客
赞善 辅德 兼辅德
长兴库 冰库 掌苑署 司圃署 养贤库 典牲署 司畜署 造纸署 恵民署 图画署 典狱署 活人署 瓦署 归厚署 四学 五部 内侍院 中枢府 五卫都总府 五卫 内三厅 内禁卫 兼司仆 羽林卫 知事 大将 中军 大将 中军
领事
判事
知事 都总管
尚膳 同知事 副总管 五卫将 将 将 将
守 典签 舍人
副守
令 典簿 检详
副令

佥尉 正 直阁
佥尉 副正 直阁 直阁
经历 经历 佥正 经历 直阁 直阁 正郎 正郎 正郎 正郎 正郎 正郎 庶尹 经历 经历
都事 都事 判官 都事 直阁 直阁 佐郎 佐郎 佐郎 佐郎 佐郎 佐郎 判官 都事 判官 判官
执义 司谏
掌令
持平 献纳
监察 正言
司议 直提学 直提学 典翰 司成 正 编集官 判校 左右通礼 正 正 编集官 参校 相礼 翊礼 副正 侍讲官 应教 应教 司艺 司业 编集官 奉礼 佥正 佥正 副应教 校理 直讲 编集官 校勘 记注官 賛儀 判官 校理 记注官 校理 副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左右翊卫
判官 左右司御
左右翊赞
把总 把总 把总
百户
把总
把总 把总
大都护府使
羽林卫
训练院
世子翊卫司
训练都监
御营厅
五军营
禁卫营
总戍厅
守御厅
扈卫厅 龙虎营 捕盗厅
管理营
领事 大将
判事
知事 都总管 知事
使
尚膳 同知事 副总管
五卫将
将 将 将
尚醞 佥知事
五卫将
将 将 将 都正
大将 中军 大将 中军
大将 中军
使 中军
別将 左右大将
使
別将 千户 局別将 別将 千户ハ 別后部千户 骑士将 別将 千户 骑士将 千户 镇营将 中军 镇营将 別将 別将
宣惠厅——似乎 是掌管米仓的单 位,在宣祖时期 改名为此名。
承政院——负责 朝中秘书业务的 地方,对于王命 的直接下达以及 朝中大臣表达国 政意见的场所, 1894年(高宗31 年) 甲午改革改 名为承宣院, 1895年(高宗32 年)又改名为秘 书监,秘书院。 长官为六承旨。
奎章阁——朝鲜 时期负责御制文 书图画,管理王 室族谱还有内阁 书籍的机关。
留守 留守
领事 领事 领事
领事 监事
知事 大提学 大提学 知事
知事
从二品 正三品堂上
嘉义大夫 嘉善大夫 嘉义大夫 嘉善大夫 中义大夫 昭义大夫 资义大夫 顺义大夫

通政大夫 折冲将军 明善大夫 奉顺大夫
都正
君 尉 同知事 同知事 提学 直提学 参判
参判
参判 参判 参判
参判
左右尹 留守 留守
副尉 都正
直阁 正郎 正郎 正郎 正郎 正郎 正郎
持平 献纳
从五品
奉直郎 封训郎 显信校尉 彰信校尉 谨节郎 慎节郎
副令
都事 都事 判官 都事 直阁
判官 都事 判官 判官
正六品
承议郎 承训郎 敦勇校尉 进勇校尉 执顺郎 从顺郎

直阁 佐郎 佐郎 佐郎 佐郎 佐郎 佐郎
监察 正言
直提学 直提学
正 编集官 判校 左右通礼
活人署——隶属 礼曹底下单位, 从六品,掌管救 活都城病人。
归厚署——隶属 礼曹底下单位, 从六品,掌与殡 丧有关事务。
五卫都总府—— 朝鲜创国之初, 中枢院也掌管军 务,但是仍有义 兴三军府也掌有 军机,变成军事 事务居然有两单 位负责,之后太 宗有设置三军都 总制府,隶属于 兵曹 之下,朝 鲜六曹中的兵曹 类似我国的国防 部,因为是文人 掌兵曹,不谙军 务与兵权,所以 太宗年间又新设 三军镇抚所(后 改名义兴府)掌 管军机,侍卫等 “军令”, 而 兵曹就负责铨选 仪仗柄命的“军 政”,而三军总 制府就属于义兴 府之下,世宗即 位后,又将义兴 府与三军总制府 合而为一,另设 都总官——五卫 都总府长官,正 二品,掌管五卫 军务。
奉常寺——奉常 司——隶属礼 曹,掌管祭祀德 一切事务与谥号 称谓,正三品
昭格署——-隶 属礼曹底下单 位,从四品,掌 三清星辰醮祭, 赵光祖主张撤废 昭格署,以其坚 持儒家信仰治国 有关,因为昭格 署为道家产物, 署中道士每日祭 拜占卜祈福,诵 念道教经书,赵 光祖以为此为动 摇国家以儒学为 基础 的迷信, 因此与其他士林 儒士上诉文请中 宗废止昭格署, 其上书之诚意以 及论列之程度, 使得原本反对废 立昭格署的中宗 回心转意,不过 昭格署最后在中 宗朝并未被 撤 废,因为中宗的 生母慈顺大妃生 重病,于病中恳 请要求昭格署不
提检 提检
文学 兼文学
典训 別坐 別坐
別坐 典需 別坐
判官
判官
別坐 別坐
別坐 別坐
令 令 令 令 令 令
司书 兼司书
司诲 別提 別提
別提 別提 別提
令 別坐
判官
別提
掌苑 別提 司圃 別提
尚茶
尚药
上护军
大护军
尚传 护军
尚册 经历 经历
副护军
尚弧 司直
尚帑 都事 都事
副司直
尚洗 司果

副正
佥正
把总 把总 外方兼把总
1。吏曹负责大 军与其他王子功 臣的封爵,内外 命妇的职牒,官 吏的功过升迁监 督,以及其他任 何有关官职的事 务。
2。户曹负责掌 管户籍,赋税征 收,国家与各单 位郡县的会计预 算等
3。礼曹负责掌 管仪式、制度、 外交辞令、国葬 、宴会、外宾接 待、史官、科举 等。
4。兵曹负责军 人之认命,兵 备,兵器,防御 等,判书为长官 (正二品)
司译院
世子侍讲院
宗学 修城禁火司
典设司 丰储仓 典涓司 内需司 昭格署 宗庙署 社稷署 平市署 司醞署 义盈库
领事

赞善

贰师
左右宾客 左右副宾客
辅德
兼辅德
长兴库 冰库
掌苑署
司圃署 养贤库 典牲署 司畜署
造纸署
恵民署
图画署
典狱署 活人署
瓦署 归厚署
四学 五部 内侍院 中枢府 五卫都总府
五卫
内三厅
内禁卫 兼司仆
备边司——中宗 时,因为有倭寇 与女真的侵扰, 所以成立此单 位,但了明宗年 间才成为永久的 机关,之后也掌 管一般政务,甚 至取代议政府的 功能,议政府与 备边司并称堂 庙,到了高宗大 院君摄政,才将 政务大权移转回 议政府。
典涓司——隶属 工曹底下单位, 从四品,掌宫廷 内整修建筑等事 。
兼司仆——武官 名,原本隶属于 世子翊卫司,后 作为保卫国王安 全的武官。
5。刑曹负责刑 罪的覆审,法令 调查,监狱和奴 婢。
6。工曹负责营 造,工匠物品制 造,车辆宫廷桥 梁建造。
尚瑞院隶属于吏 曹衙门,掌管国 王王妃玺宝,符 牌等,长官为直 长与副直长,判 官(判官——五 品中央官职)
忠翔府也是隶属 于吏曹衙门,是 处理功臣之事的 机构, 长官为 正郎和佐郎。
掖庭署属于吏曹 属衙门,掌传 谒,及供御笔 砚,阙门锁钥, 禁庭铺设,为正 六品。
庶尹——地方官 名,从四品。
内禁卫———— 保卫国王御驾的 将士。
捕盗厅———— 朝鲜时期负责维 持治安,捕捉盗 贼犯罪者。
节度使——朝鲜 时代地方防卫体 制,世祖以前对 于地方上“道” 派遣节度使驻所 边界如海岸或是 军事要冲“镇” 防备。
监营——地方制 度“道”的监司 驻守的地方称监 营。
道就像我国的省 一样,是一级地 方单位首长为观 察使(监司)。平 安与咸境都是道 名。朝鲜全国分 为京畿,忠清, 江原,黄海,全 罗,庆尚,平 安,咸境八道。

中军 別将 千户
镇抚营 总理营
监营
外职
各邑
兵营
使
中军 镇营将
使
中军 別骁将
观察使
中军
府尹
兵马节度使 水军节度使
防御使 三道水军统御
使 三道水军统制
使
兵马节制使 中军
镇营将
朝鲜古代官制
议政府——议政 府为最高中央行 政单位,长官有 领议政和左右议 政各一名(均为 正一品),另有 左右赞成(从一 品)各一名,左 右参赞(正二品) 各一名,
义盈库——隶属 户曹底下单位, 从五品,掌管油 、蜜、黄蜡、素 物、胡椒等事。
长兴库——隶属 户曹底下单位, 从五品,掌管席 、纸等事。
司圃署——隶属 户曹底下单位, 从六品,掌管园 圃、蔬菜等事。
宗簿寺——负责 掌撰录璇源谱牒 (王室成员的族 谱纪录)和纠察 宗室犯罪违法行 为,正三品。
司饔院——正三 品,掌管御膳以 及宫廷内三餐之 事。
司宪府-论时政 纠察百官的单 位,即使是王室 宗亲权臣都敢纠 举,也可对国王 诤谏。
持平——司宪府 所属官职,正五 品。掌令——司 宪府所属官职, 正四品。
正言——司谏院 所属官职,专门 进谏谏言,为正 六品官职。
费边司-朝鲜时 代掌管军事务单 位之一。一开始 朝鲜建国之初, 对于军务由哪一 单位负责并没有 一定的权限,后 来成宗年间北方 边境纷扰,为配 合即兴的军事行 动而 设置之, 之后反倒成为边 界管制匠士的单 位,特别是在壬 辰倭乱后,直到 高宗大院君摄 政,分散的军务 军权才由议政府 收回。
以下则有府, 牧,郡,县(四 地方同为地方二 级单位)。
府还分大都护府 与都护府,大都 护府长官为府尹 。都护府长官为 府使。
牧长官为牧使。
郡长官为郡守。
县长官为县令 (监)。
正三品堂下 从三品
通训大夫 御悔将军 彰义大夫 正顺大夫

中直大夫 中训大夫 建功将军 保功将军 保信大夫 资信大夫 明信大夫 敦信大夫
内需司——隶属 吏曹底下单位, 正五品,掌宫廷 内用的米布、杂 物和奴婢宫人等 事。
内侍府——隶属 吏曹底下单位, 从二品,掌宫廷 内膳食、传令、 守门、打扫等事 。
佥正,提调,直 长都是内赡寺的 长官名,掌管宫 中各殿以及朝中 二品以上大臣食 物,酒饮以及油 等东西,还负责 对日本与女真的 织造与食粮,隶 属户曹属衙门。
敦宁府——朝鲜 管理有关王室与 宗亲系事务的地 方。
仪宾府——朝鲜 时期作为驸马爷 办公的地方。 1894年(高宗31 年)甲午改革时 改成宗正府办理 。
汉城府——朝鲜 时的首都,就像 现在北京市政府 一样地位,原名 汉阳府,长官为 判府,府尹。
开城府——是高 丽朝的首都,是 京畿道的首府。
六曹是指吏户礼 兵刑工六曹-就 是中国的六部, 六曹隶属议政府 管辖。
直提学 直阁 参议
参议
参议 参议 参议/参知
参议
大司宪
同知事 提学 提学 同知事
大司谏 都承旨 左右承旨 左右副承旨 同副承旨 判决事 参赞官 副提学
大司成
同知事
修撰官
校书馆
司养院 内医院 尚衣院 司仆寺 军器寺 内资寺 内赡寺 内济寺 礼宾寺 司赡寺 军资寺 济用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