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周周练一
语文每周一练 参考答案

语文每周一练(一)参考答案二、(1)是“身留”。
(1分)词人旅途遭遇风雪,无法前进,(1分)因而愁锁眉头,心情惆怅,所以并非心里愿意留下(1分)。
(如引用词中原句并加以恰当分析,亦可酌情给分)(2)词人滞留旅途的情景,以孤舟、寒风、灯影、寒水、黄云、夜雪等实景表现;(1分)中间插入对往昔“花丛柳荫、小楼轻舟”温馨交游的回忆(1分),以虚衬实,虚实相映,突出了词人怀念往昔和感伤现实的情怀(1分)。
三、(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1)要推己及人(或:要行恕道)。
(2分,意思对即可)(2)【要点】孔子的话的侧重点是,推己及人是行仁的方法。
孟子的话的侧重点是,贤能的人很有必要教育、熏陶不贤能的人(或:教育、熏陶不贤能的人,是贤能的人的道德责任)。
(4分,各2分,意思对即可)①孔子说:“作为仁人,自己想要立身,就要帮助别人立身;自己想要通达,也要帮助别人通达。
凡事都能从切近的生活中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可以说是实行仁的方法啊。
”②孟子说:“合乎中道的人要教育、熏陶不合乎中道的人,有才能的人要教育、熏陶没有才能的人,所以人们都乐于有贤能的父亲和兄长。
如果合乎中道的人鄙弃不合乎中道的人,有才能的人鄙弃没有才能的人,那么贤能的人与不贤能的人之间的距离,就近得不能用寸来度量了。
”四、1.C D(C项中并非“那时美国观众早已淡忘”,而是她6岁的形象太深入人心,观众难以接受她长大的事实,“揭示炎凉的世态”也于文无据;D项“对此邓波儿倍感欣慰”有误,应是略显无奈)2.①第一段文字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②通过影迷的行为来表现邓波儿的地位和影响;③结构上,引出下文对邓波儿演艺成就的叙述,④与结尾呼应,表现邓波儿永恒的艺术魅力。
(4分,各1分)3.示例:观点一:6岁成名的经历对邓波儿来说是幸运的。
首先,她的形象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一个国家的精神慰藉;其次,为她在联合国工作打开通道,并激励她努力奋斗。
再次,她的荧幕形象成为经典,被永远铭记。
高二语文周周练试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周周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饕餮(tāo tiè)邂逅(xiè hòu)窈窕(yǎo tiǎo)B. 踌躇(chóu chú)蹉跎(cuō tuó)峥嵘(zhēng róng)C. 筵席(yán xí)蜚声(fēi shēng)逶迤(wēi yí)D. 箴言(zhēn yán)踽踽独行(jǔ jǔ dú xíng)旖旎(yǐ nǐ)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B. 他不仅学习优秀,而且乐于助人,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D. 由于天气原因,航班延误了,给旅客带来了不便。
3.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作者是曹雪芹。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有305篇。
C. 鲁迅的《阿Q正传》是一篇讽刺小说,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
D.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
4-10. (此处省略,可根据需要添加类似题目)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出自《诗经》中的________篇。
2.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________的作品。
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是唐代诗人________的诗句。
4.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首领是________。
5.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出自宋代词人________的《水调歌头》。
6-10. (此处省略,可根据需要添加类似题目)三、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文章内容省略,可根据需要添加)1.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高一上学期第1周周练试题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二零二零—二零二壹高一语文上学期第1周周练试题一、语文知识积累: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沁园春(qìn)泌(mì)尿百舸(kě)峥嵘(zhēng)B.长篙(gāo)蒿(hāo)草悄悄(qiāo)悄(qiǎo)然C.荫庇(bì)蹊跷(qī)偌(nuò)大彷徨(páng)D.巷道(xiàng)惆怅(chàng)憎恨(zēng)汲取(jí)2.以下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A.伴侣大方主宰风华正茂B.追朔草霉斑斓激浊扬清C.奥丧歧视贫瘠抑扬有致D.簇新探索星晨天纶之乐3.以下各句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A.学习中国现当代诗歌,应该反复诵读揣摩,并且还要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这样对诗歌内容才能做到知情达理,了然于胸。
B.闻一多最赞赏五言绝句,认为五言绝句是唐诗中的精品,二十个字就是二十个仙人,容不得一个滥竽充数。
C.再别康桥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优美的节奏像涟漪般荡漾开来,给人一种独特的审美愉悦。
D.今天我们重读徐志摩的诗作,在心潮澎湃的同时,诗人的悄然离世更令人扼腕叹息。
4.以下各句,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A.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魄,人称“诗哲〞“诗圣〞并不过分。
B.徐志摩作为一个充满着诗人气质的作家,短暂的人生的旅途中既表现出其旷世奇才的天真和浪漫,同时亦流露出生活在乌托邦之国中的理想主义者的幼稚和可笑。
C.诗人非常擅长以日常口语和朴实的描绘来绘景写情,生活气息浓重,具有一种独特的质朴美。
D.诗侧重于抒情言志,即便是叙事诗或者意在说明科学现象和说明哲理的诗也必须饱含诗情,才能生动感人。
5.以下交际用语,正确、得体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A.(某老教授在询问对方家人情况时说)令尊身体可好吗令弟大学毕业分在哪里令郎毕业了吧B.(听说朋友要来访)老王快乐得合不拢嘴:“太好了,明天我一定在府上恭候各位光临。
高三语文周测试题及答案

高三年级语文周测一、现代文的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文艺是一种表现而不是一种卖弄。
表现的理想是文情并茂,“充实而有光辉”,虽经苦心雕琢,却是天衣无缝,自然熨贴,不现勉强作为痕迹。
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像一个大家闺秀,引人注目而却不招邀人注目,举止大方之中仍有她的贞静幽闲,有她的高贵的身份。
艺术和人一样,有它的品格,我们常说某种艺术品高,某种艺术品低,品的高低固然可以在多方面见出,最重要的仍在作者的态度。
品高的是诚于中,形于外,表里如一的高华完美。
品低的是内不充实而外求光辉,存心卖弄,像小家娼妇涂脂抹粉,招摇过市,眉挑目送的样子。
文艺的卖弄有种种方式。
最普遍的是卖弄词藻,只顾堆砌漂亮的字眼,显得花枝招展,绚烂夺目,不管它对于思想情感是否有绝对的必要。
从前骈俪文犯这毛病的最多,现在新进作家也有时不免。
其次是卖弄学识。
文艺作者不能没有学识,但是他的学识须如盐溶解在水里,尝得出味,指不出形状。
有时饱学的作者无心中在作品中流露学识,我们尚不免有“学问汩没性灵”之感,至于有意要卖弄学识,如暴发户对人夸数家珍,在寻常人如此已足见趣味低劣,在文艺作品中如此更不免令人作呕了。
过去中国文人犯这病的最多,在诗中用僻典,谈哲理,写古字,都是最显著的例。
新文学作家常爱把自己知道比较清楚的材料不分皂白地和盘托出,不管它是否对于表现情调、描写人物或是点明故事为绝对必需,写农村就把农村所有的东西都摆进去,写官场也就把官场所有的奇形怪状都摆进去,有如杂货店,七零八落的货物乱堆在一起,没有一点整一性,连比较著名的作品如赛珍珠的《大地》,吴趼人的《二十年来目睹之怪现状》之类均不免此病,这也还是卖弄学识。
第三是卖弄才气。
文艺作者固不能没有才气,但是逞才使气,存心炫耀,仍是趣味低劣。
像英国哲学家休谟和法国诗人魏尔兰所一再指示的,文学不应只有“雄辩”(eloquence),而且带不得雄辩的色彩。
“雄辩”是以口舌争胜,说话的人要显出他聪明,要博得群众的羡慕,要讲究话的“效果”,要拿出一副可以镇压人说服人的本领给人看,免不掉许多装模作样,愈显得出才气愈易成功。
语文提升周周练(一)参考答案

语文提升周周练(一)参考答案一、(每空1分,有任何错误均不给分。
共6分)1.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2.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二、(9分)4.C.(3分)首句第一个“穷”并非指的是生活贫穷,而是指不得志的困境。
是指人处于困境仍要注意修养。
5.(每点2分,共6分)①颈联写的是窗外摇曳的竹子的影子落在书桌上,野外泉水叮咚,仿佛流入砚台中,“竹影”与“泉声”表现了弟侄书房环境的清幽。
②在纷乱的战争环境中弟侄仍能静心读书,清幽的景致也是弟侄清净的内心的写照。
③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弟侄勤勉好学、专心求学的态度的赞美。
三、(19分)6. D (3分)【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文言断句的前提是归语段,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意思,粗通大意,然后再寻找断句的标志,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得成卒二万”,“二万”是“卒”的后置定语,“成卒二万”是“得”的宾语,因此该句前后要断开,排除C项;“府库”是所在句子的主语,前面要断开,因此排除AB项。
故选D。
7. C (3分)【7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面广量大,涉及的点和面很多,需要考生平时做个有心人,随时看到随时积累,并能举一反三进行记忆。
C项,“山东,是一个区域名,指的是泰山以东的地区”陈述有误,文中的“山东”应该是“崤山以东的地区”或“太行山以东的地区”。
故选C。
8. C (3分)【8题详解】本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
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
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C项,“他听从了宾客的建议”分析有错,原文是“宾客皆止之”,宾客都劝阻他,阻止他。
高一语文“每周一练”系列试题及答案(20)

高一语文“每周一练”系列试题及答案(20)高一语文“每周一练”系列试题及答案(20)?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揩(kāi)油痉(jīng)挛笑靥(yè) 物阜(fù)民安B.泥(ní)古诤(zhèng)友蹊(qī)跷羽扇纶(guān)巾C.滂(pāng)沱摈(bìng)弃聒(guō)噪悄(qiǎo)然无声D.洞穴(xué) 糟粕(pò) 酝酿(niàng) 心广体胖(pá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雍容经典韬光养晦筚路蓝缕,以起山林B.安详遐思薪尽火传二人同心,其利断金C.跨越振辐秘而不宣合抱之木,生于毫末D.坐阵砥砺学以致用壁立千仞,无欲则刚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美国电影大片《功夫熊猫》在中国播出,它采用现代科技并融合了中国元素,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反响,人们对之评头论足,大加赞赏B.假如每个人都能见贤思齐,以人之长补己之短,那么我们每天都会有进步,生活也会因此变得愈加美好。
C.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主会场“鸟巢”和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在设计、建造上融入了科技、人文、绿色奥运理念,比起以往奥运场馆的确卓尔不群,更加璀璨夺目。
D.本来大家都谈得很开心,可是这个人一出现,在场的所有人都哑然失笑,气氛顿时沉闷下来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2019年8月,由济南军区选派的100多士兵赴苏丹达尔富尔地区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他们的出色表现受到了联合国官员的高度赞扬,给予了颇高评价。
B.福娃是第29届北京2019年奥运会吉祥物,其色彩与灵感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来源于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
C.血液是运送生命物质的长河,一旦病毒、细菌等病害侵入我们的身体,它也是保护我们身体的卫士。
高三语文周测一(含答案)

高三语文周测(一)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着.陆着.重号着.迷棋高一着. B.附和.和.稀泥和.煦和.盘托出C.剽.窃漂.白剂保镖.虚无缥.缈 D.诽谤.光荣榜.滂.沱气势磅.礴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沪指连续七周下跌,很多被套股民备受煎熬,想尽快弥补巨额亏损,因此一度消失的非法“代客理财”又东山再起....。
B.泰国的“大象画家”彼得为它的大象伙伴画的肖像画惟妙惟肖,色彩缤纷,游客们都觉得不可理喻....,惊得目瞪口呆。
C.年逾花甲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谈起《论语》来如数家珍....,其深厚的中华文化功底,让在场嘉宾不禁暗暗称道。
D.作为央视数一数二的花旦主持人,她以“央视工资低”为由毅然抽身,竟使自己在央视的前程戛然而止....。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加拿大的一些矿井正在使用一个通过雷达进行勘测的裂纹识别系统,以检查矿井底下是否存在裂缝和危险区域。
B.墨西哥一家舞厅发生了一起有多人丧命的踩踏惨案,警方称,原因是由于夜总会老板故意制造恐慌和紧急出口处受阻引起的。
C.虽然无家可归的人数众多,但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的艰苦努力,使边远地区的灾民也全部得到毯子、衣服、帐篷和救援物资。
D.奥运村使用了可再生能源、先进的循环系统和朴素的建筑外观,一旦完全投入使用,奥运村每年的碳排放量可减少8000吨。
4.依次填入下而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我独坐在书斋中,忘记了尘世间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
以世界之广,宇宙之大,此时却仿佛只有我和我的书友存在。
,,,。
①阳光照在玉兰花的肥大的绿叶子上②连平常我喜欢听的鸟鸣声“光棍好过”,也听而不问了③窗外粼粼碧水,丝丝垂柳④这都是我平常最喜爱的东西,现在也都视而不见了A.③①④②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②D.③④①②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春日即事李弥逊①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高二语文“每周一练”系列试题 (1)

高二语文“每周一练”系列试题(35)一、基础知识(18分)1.下列各组词加点字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游说.追溯.说.服横槊.赋诗B.祈祷.宫绦.韬.略叨.陪鲤对C.庇.佑孤僻.精辟.筚.路蓝缕D.矫.首角.逐皎.洁咬文嚼.字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玷辱陶冶良晨美景安然无恙[来源:学|科|网Z|X|X|K]B.拮据矜持平心而论天高地迥C.拂拭迟顿唉声叹气兼听则名D.鞭苔狭隘日薄夕山唇枪舌战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王老师为人谨慎,战战兢兢....地工作,勤勤恳恳地教书,深受学生爱戴。
B.操场上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可是高三同学安然无恙....地坐在教室里,看书的看书,做习题的做习题,谁也没有关注教室外的事情。
C.《边城》描写了秀色..的湘西自然风光,古朴淳厚的民俗风情,这里的一切如梦一..可餐般宁静美好。
D.在已经气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
4.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这种小巷,隔绝了世间红尘,却又不那么乡村风味。
①不高不矮的围墙挡在两边,墙上挂着一串串藤萝,像古朴的屏风。
②它又深又长,一个人耐心地静静走去,要老半天才走完。
③那里常是悄悄的,寂寂的,不论什么时候,你向巷中踅去,都如宁静的黄昏,可以清晰地听到自己的足音。
④它又那么曲折,你望着前面好像已经堵塞了,可是一转弯,依然巷陌深深,更加幽静。
A.③②④①B.③①②④C.②④①③D.②④③①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3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9题。
(21分)申甫传汪琬申甫,云南人,任侠有口辨。
为童子时,尝系鼠媐①于途,有道人过之,教甫为戏。
遂命拾道旁瓦石,四布于地,投鼠其中,鼠数奔突不能出。
已而诱狸至,狸欲取鼠,亦讫不能入,狸鼠相拒者良久。
道人乃耳语甫曰:“此所谓八阵图也,童子亦欲学之乎?”甫时尚幼,不解其语,即应曰:“不愿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基本功——“非常6+1” 系列训练一训练时间:第十一周本次训练得分:所用时间:一篇美文(22分)你家在哪里贾丽君“你家在哪里?”某一个从热热闹闹的梦中醒来的清晨,我看着身边的亲人,看着周围熟悉的一切,突然就忍不住自己问自己:“我此时所身处的地方,是我自己的家吗?”问完这个问题的时候,忽然自己就先乐了。
我想如果此刻唤醒尚在睡梦中的爱人,告诉他刚才的想法和疑问,他肯定会嘟囔一句:“神经病又犯了,睡觉吧。
”然后转过身,继续他未完的梦。
而这个从梦中醒来的清晨,这个忽然而来的问题,就那么固执地悬在那里,挥之不去。
那个出生的地方或者说居住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家么?那为什么还有人天天呆在家里却闷闷不乐,郁郁寡欢呢?为什么还有人不停地吟唱“人人都说没有爱,心中没有家”呢?为什么有的人要抛妻舍子、削发出家呢?那暮鼓晨钟的青灯古庙,就是僧人真正的家吗?不久前看过一篇文章,一个拿到某国绿卡的华人女作家写的。
她不远万里风尘仆仆回到国内看望父母,而已经在都市居住多年的父亲想去看看故乡。
可等他们千里迢迢赶回故乡时,却发现父亲小时候居住的三间老房子,已经被流浪到此无家可归的一家三口占据。
作家和父亲只能站在曾经的自家门口,进不去屋子。
父女二人很感伤地回到城市的家中时,身为人母的作者却因为惦记远在国外的女儿,又要匆匆返回大洋彼岸的那个家了。
颇有意味的是,文章的题目是《回家》。
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是一个寂静的寒冬的夜晚。
女儿在她的房间做作业,爱人在办公室加班。
我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呆在书房,从这篇《回家》中读出了浓浓的伤感,也把自己搞到了一种浓浓的化解不开的伤感之中。
什么是家?哪里是家?为何离家?如何离家?何处安家?我想,会有不少人在深夜寂静处,独自沉思的时候问一问自己这个看似简单、也许是“犯傻”的问题吧?这样一个从热热闹闹的梦中醒来的安静的清晨,我坐在自己的家中,并不安静地思考着关于家的话题。
我想,当人在某一个清晨或者黄昏,安然独坐、心神归一、超然物外的时候,不就是一种到家的感觉吗?家,在明确的地理位置所示意义之外,更多的,该是一种心魂所处神思所归吧?不是有句话说,心顺处,便是天堂吗?如果说家是漂泊所向,孤单所依,那么天堂就更是众望所归了。
而天堂,不在身后,也不在他乡,只在心中。
仅仅就这点上说,一个完整的家的概念,就应是身心所归、心灵所依之处吧?对于远游的孩子,慈母的怀抱就是心中的故乡;对于相爱的对方,彼此的相知相守就是灵魂的喜悦;对于坚心求道的人们,青灯古卷就是心之向往;对于笃信上帝的信徒,教堂的钟声就是心灵的安顿。
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其实本不是一个具体的地方所在,只是某时某刻在某地有了安心的感觉,就算是到家了。
我们可以做应该做的,只是使这种“心安”、这种“身心合一”、这种“神魂归一”的感觉尽可能的常在,那么不论一个人身居何地,都不算是离家很远,或者干脆说就是身在家中了。
杨绛先生在九十多岁高龄出版的新书《我们仨》中,把自己的家比做一个暂时的寓所,她说我们终其一生只不过是在路上,是个永远的行路之人,所谓的“家”,只是旅途中的一个驿站,并不是心灵的最终归宿。
如果说心就是家,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真正的家,本来不在哪个具体的地方,我们寻找的家,只在归家者和出家者的心里。
当我们身心合一,神魂合一,当我们安心地活在当下的喜悦之中时,不论何时何地,都可以说是到家了,或者说是在家中了。
此时此刻,当我们和自己面对面,并从中感到喜悦的时候,我知道,自己到家了,自己在家中。
(节选自《散文选刊》2008年第7期)1.根据文章内容,理解文中划线语句的含义。
(4分)(1)忽然自己就先乐了。
(2分)答:(2)也把自己搞到了一种浓浓的化解不开的伤感之中。
(2分)答:2.第六段连续使用疑问句(那个出生的地方或者说居住……?),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答:3.本文作者对“家在哪里”这一问题的探究,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分条陈述。
(6分)答:4.散文讲究“神聚”,本文是如何做到的?请作简单探究。
(6分)答:两首古诗(16分)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鄂州南楼书事(四首选一)黄庭坚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注]崇宁二年,黄庭坚寓居鄂州(治所在今武汉市武昌)时作。
诗人刚结束长达六年的贬谪生涯。
(1)结合诗句,简析“接”、“香”字的作用。
(4分)(2)末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4分)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8分)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苏轼一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1)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纵饮的醉意表现出来的呢?怎样理解他这份醉饮的豪兴?答:(2)“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答:三句文言(10分) 养兰说(明)陶望龄会稽多兰,而闽产者贵。
养之之法,喜润而忌湿,喜澡而畏日,喜风而避寒,如富家轩女,特多态难奉。
予旧尝闻之,曰他花皆嗜秽而溉,闽兰独用茗汁,以为草树清香无如兰味,洁者无如茗气,类相合宜也。
休园中有兰二盆,溉之如法,然叶日短,色日萃,无何其一槁矣。
而他家所植者,茂而多花。
予就问故,且告以闻。
客叹曰:“误者子之术也。
夫以甘食人者,百谷也;以芳悦人者,百卉也。
其所谓甘与芳,子识之乎?奥腐之极,复为神奇,物皆然矣。
昔人有捕得龟者,曰龟之灵不食也。
箧藏之旬而启之,龟已几死。
由此言之,凡谓物之有不食者,与草木之有不嗜秽者,皆妄也。
子固而溺所闻,子之兰槁,亦后矣。
”予既归,不怿,犹谓闻之不妄,术之不谬。
既而疑曰:物固有久而易其嗜,丧其故,密化而不可知者。
离骚曰:“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
”夫其脆弱骄蹇□(“衔”中“金”换“玄”)芳以自贵,余固以忧其难养,而不虞其易变也。
嗟乎!于是使童子刈槁沃枯,运粪而渍之,遂盛。
万历甲午五月廿五日。
)7、把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旧尝闻之,曰他花皆嗜秽而溉,闽兰独用茗汁答:(2)夫以甘食人者,百谷也;以芳悦人者,百卉也。
其所谓甘与芳,子识之乎答:(3)物固有久而易其嗜,丧其故,密化而不可知者答:四个语用(12分)8.19、(6分)请在横线上举出两个典型事例说明“由此可见”后面的观点。
要求:语言具有说服力,句式要匀整。
不超过100字。
由此可见,要提高文章境界,必须提高思想境界,心如日月,文方有日月之光。
9.(5分)中华民族是一个传统的礼仪之邦,日常生活中特别注意礼貌用语,比如问候教师时说“教祺”;请人勿送说“留步” 请给方便说“借光”。
下面几种生活情形下,我们该怎样使用礼貌用语?①请改文章说②还物给人说③求人指点说④请人原谅说⑤祝人健康说10. 大学毕业生王晓明想到一所中学应聘,得知这所学校的校长曾是自己父亲的学生,于是就写了封求职信寄给校长。
下面是求职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四处不当,请找出3处并加以修改。
(6分)欣闻您曾是令尊的高足,故冒昧打扰,请您在百忙中抽点时间看完我这封求职信以及随信惠寄的个人简历。
到敝校求职,是我长久以来的夙愿。
我想我能胜任教学工作,并将在工作中回报您以惊喜。
(1)将改为;(2)将改为;(3)将改为;11.依据上下文,补全下面一首小诗。
要求句式一致,修辞得当。
(4分)生活总是美好的/无论你的曲调/是欢快甜美/还是凝重悲怆/只要你的曲子还在演唱着。
生活总是美好的////。
生活总是美好的/无论你的故事/是新鲜生动/还是陈旧老套/只要你的故事还在讲述着。
五个名句(10分)(1)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看,,,百舸争流。
(2)悄悄的我走了,;我挥一挥衣袖,。
六道题目(18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遒劲敲竹杠沸反盈天来而不往非理也B.丰腴打圆场煊赫一时识时务者为俊杰C.撕打跑龙套有条不紊言必信,行必果D.接洽挂幌子德艺双罄牵一发而动全身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北京时间8月24日8时,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落下帷幕,虽然奥林匹克圣火缓缓熄灭,但精彩的奥运会闭幕式表演让北京奥运会更显得曲尽其妙。
B.对身居官位者写出的散文,一些报刊便门户大开,一些评论家便极力捧场,这种把散文和权势捆绑在一起的做法无异于焚琴煮鹤。
C.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国家免除了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至此,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我国“义务教育”终于实至名归。
D.《梅兰芳》作为陈凯歌的回归之作,虽然比起《霸王别姬》还稍有差距,但相较于前几年口碑极差的《无极》,媒体和大众给些过分的溢美之词还是可以理解的。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中新网2月4日电据美国媒体报道,基地老二网上再次现声,指责奥巴马未在就职演说中提及加沙,呼吁穆斯林报复美国支持以色列进攻加沙。
B.中国政府历来主张通过法律和外交手段,按照国际社会处理非法流失文物返还问题,依靠国际合作追索非法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
C.总体说来,山寨文化的泛滥与其说是对草根创新精神的彰显和标榜,不如说是对国人知识产权意识严重缺乏的揭露与讽刺。
D北京奥运会期间,具有悠久历史的长城、十三陵、故宫、颐和园等无不以其迷人的风姿和厚重的文化积淀为中外游客所倾倒。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黄梅时节,忽阴忽晴,原野间绿荫沉沉,给摇曳的小草挡住,就生出几缕与波纹直交的浪痕,相互交错着。
①萎黄的叶尖成行成列地散点在水面上②有的尚未插秧③田里面积水盈盈④微风吹过,波纹如绉⑤看去白茫茫的一片,只偶然有几根草露出水面⑥有的刚刚插下了秧A.④②⑤⑥①③B.③②①⑥⑤④C.③⑥①②⑤④D.⑤②⑥①③④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是当地学雷锋做好事的标兵。
单位同事有困难,他立即伸出援助之手;邻里需要他的帮助,他二话没说帮上忙;就是走在路上,遇陡坡拉不上的人力车,他一立即推上一把……他做的好事真是擢发难数阿!B前段时间,这里的社会治安状况较差:乞丐满街,小偷猖獗,大白天公然抢劫的事也时有发生。
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治理,治安状况大为好转:乞丐已经看不到了,小偷也只是凤毛麟角的那么几个了,抢劫之事几乎绝迹。
C.教育部门作出规定,要鼓励学校之间的教师流动,以提高各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教师评职称也要有到农村学校任教一年以上的条件。
这样一来,晋材楚用的情况就比较普遍了。
D.今年来,日本一味跟美国走,修改宪法,出兵伊拉克,首相小泉不顾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法对多次执意到靖国神社拜鬼,对二战中所犯下的罪行不作反省,与中、韩等邻国闹的不和等等。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其目的就是为了继续做东亚的霸主。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墨西哥一家舞厅发生了一起有多人丧命的踩踏惨案,警方称,原因是由于夜总会老板故意制造恐慌和紧急出口处受阻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