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2016年总统大选之我鉴
我也聊聊美国大选

我也聊聊美国大选2016年的美国大选,终于在一片鸡飞狗跳中落下了帷幕,共和党候选人川普在不被大多数人看好的情况下,击败了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成功入主白宫,当选为新一届的美国总统。
随着美利坚各州选举人票归属的一一揭晓,全世界吃瓜群众的心情也是跌宕起伏,更有网上段子戏称,中国在这一天终于实现了“全民参政议政”。
最终在拿下了几个重要的摇摆州之后,川普当选几乎已成板上钉钉之事。
从草根一路杀出重围,靠着自己激进的参选理念一路过关斩将,并最终击败美国精英政治阶层的代表人物希拉里,川普的经历不可谓不奇特。
然而川普本人又没有过任何从政执政的经历,面对着实力下滑的美利坚合众国,川普将会以怎样的姿态来实现自己在竞选过程中打出的响亮口号,而美国参众两院又会给他以怎样的支持,这都是值得我们拭目以待的事情。
在这里,我想根据我自己的理解,聊一聊这次的美国大选。
基辛格在自己的《世界秩序》书中曾经说过,“总统竞选几乎变成了互联网运营大师之间的媒体竞争。
候选人以前谈论治国理政的实质问题,现在则沦为营销发言人,其营销方法的侵入性在一代人之前还属罕见。
”诚然我们可以感受到,在大数据充斥着生活方方面面的今天,我们的一举一动,所思所想都可以化成一股股数据流,汇总到一起。
基辛格所谈到的营销方法的侵入性正有此意。
我们都看到的内容,未必就不是他们想让我们看到的。
具体点来说,可能某天晚上你在家里搜索一下墨西哥移民问题,可能第二天就会有川普团队发邮件告诉你我们准备在美墨边境大建隔离墙,你一看,呦,这方法深得我心,铁了心的就要投川普了。
至于这方法合不合适,能不能执行,你以为真正的中下层会思考这么多,对他们而言能满足他们需求的想法就是好想法,谁还会去考虑真正执行起来所要面对的问题。
换个角度来说,美国大选川普的胜利,是民粹主义对精英阶层的胜利,是美国“山巅之城”的光荣与梦想被现实击败的一次事例。
美国在传统领域的衰落显而易见,此时再大提特提善待移民,中产加税之类的政治理念,自然会遭到大部分利益受到损害的美国中下层白人群体的反对。
历年美国总统选举意见书

历年美国总统选举意见书美国总统选举是美国政治体系中最重要的选举之一,对于美国和全球的政治格局具有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个注重国际关系的公民,我对于美国总统选举有以下几点意见。
首先,我认为美国总统选举应该更加注重候选人的政策和领导能力。
过去的几届选举中,往往候选人的形象和个人背景成为选民们关注的焦点,而政策和领导能力被忽略了。
我希望未来的选举中,选民们能够更加关注候选人的政策承诺和能力,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定。
其次,我认为选举期间应该加强对候选人的辩论和政策辩论的监管。
过去的选举中,辩论往往陷入攻击和争吵的局面,很少涉及到切实的政策问题。
作为选民,我们希望看到候选人能够就各种政策进行深入的辩论,展示他们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我建议选举监管机构加强对辩论的监管,确保候选人能够进行有意义的互动。
第三,我认为选举期间应该更加注重选民教育和参与。
很多选民对于候选人的政策和政治格局不够了解,往往凭着个人喜好或者媒体报道做出选择。
这样的选择往往是片面的和主观的,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
因此,我认为选举期间应该加强对选民的教育,提供更全面、客观的信息,帮助选民们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第四,我认为选举期间应该加强对选举的监督和透明度。
选举过程中存在的作弊行为和不正当操控,对于选民的选择权会造成重大的影响。
因此,我希望选举监管机构能够加强对选举的监督,确保选举的公正和透明。
同时,我建议增加选举结果的公开透明度,以便选民和公众能够更好地了解选举结果的真实性。
综上所述,我认为美国总统选举应该更加注重候选人的政策和领导能力,加强对候选人的辩论和政策辩论的监管,加强选民教育和参与度,以及加强对选举的监督和透明度。
这样才能使得选举更加公正、透明和有效,确保选民能够做出明智的选择。
这对于美国和全球的政治格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选之后-对2016-2018美国政局的一些思考

大尺度上的自由,小尺度上的专制
• 政客们各抒己见 • 不同的思想理念相互碰撞
政治舞台上
一般社会中
• 主流价值观压制言论自由 • 对“异端”的排斥和孤立
美国社会的法治化程度是非常之高的,其宪法 和法律都对个人的言论自由明确地做出了保护。 然而,在美国一些政治倾向较为鲜明的地方, 反对当地的主流政治观念的人们往往噤若寒蝉。 因为,公开唱反调的必然代价,是主流社会的 排挤与孤立。 法律所能够保护的自由是极其有限的;舆论与 身边人的价值观有时能更强地束缚人们的行为。
虽然这些口号和绰号不免有幼稚、低俗之嫌,但 是特朗普把它们喊得非常响亮,说了一遍又一遍, 因而炒作效果极强。无论你是否喜欢他,这些语 言都能给你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这样,他的宣 传目的就已经达到了。
原因三:现代科技对人们意识形态的操纵
3月底,一个叫剑桥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的数据公司,被爆出非法窃取了 5000万Facebook用户资料,并进行大数据分析, 预测政治倾向,进行精准推送。 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正是特朗普的前任首席战略 专家和高级顾问,史蒂夫·班农(Steve Bannon)。 剑桥分析声称,他们在众多的政治事件中,包括 英国的脱欧公投,印度和肯尼亚的大选,都进行 了一定的操纵。
对2016-2018的美国政局的一些思考
目录Βιβλιοθήκη 关于言论自由关于政客形象
关于民主与群众
关于言论自由
这次大选中,各大媒体对于选举结果的预测都出 现了较大偏差。包括在政治立场上明显偏右的 Fox News,都预测希拉里将赢得选举。
媒体的民意调查为什么会出错?一个很重要的 原因是,很多美国人不敢承认自己支持特朗普。
百年未有之变局——深度解析2016年美国大选(中)

百年未有之变局——深度解析2016年美国大选(中)作者:暂无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2017年第2期★ 影舞者上期的文章里我们一起盘点了当今美国大选的基本盘大势,相信读者已经有了一些直观的印象,我们说到特朗普将很多精力投在了原先民主党阵营的蓝州,而事实上他最终获胜,还就是靠这里的突破。
这也是特朗普个人眼光和能力的一个集中体现。
可以说,这次大选最大的变数就是特朗普这个人,没有他,共和党很可能会又一次输掉。
美国大选虽然是两个党派对治国权力的争夺,但作为领袖的个人能力和魅力依旧有着重大的影响。
两个候选人要说这次的候选人之间的差异之大,也是之前多次选举中少见的,就外在形象来说,特朗普是高大的德国裔白人男性,身高190厘米,体重107千克,而希拉里则是一个标准的白人女性。
当然身体条件对比没什么特别的意义,唯一比较重要的是性别因素。
这次希拉里阵营提出的一个竞选口号就是“打破玻璃天花板”,意思就是在当前社会中普遍存在对女性的歧视,往往女性能做到副总的位置,但就是无法穿透一道看不见的天花板到达顶峰,那么希拉里就要做这个美国社会中“打破玻璃天花板”的女性,为社会树立一个标杆和旗帜。
不过很显然,这样的口号其实价值不大,大家是选择治理国家的领导人,不是要帮助谁实现个人梦想。
希拉里阵营类似的口号还有不少,比如“我支持她”仍然是帮助希拉里实现总统梦的味道,还有“爱特朗普所恨的”就更加绕口和无力。
显然就鼓动性而言,希拉里阵营的口号花样不少但力度上差着不少劲。
大选进行期间著名学者房宁曾经在美国问过一个教室里的美国学生,让他们复述一下各个竞选者的口号,结果所有学生都熟知并能复述的唯一一个,就是特朗普的那句“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让美国再次伟大)。
这一句口号看似简单,但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却是成功的典范,简单、响亮、易懂、富有激情。
而这也正是特朗普竞选的特色。
这两位候选人之间最显眼的差别在政治背景上。
琳山朗月汝|关于美国总统大选的一点随感

琳山朗月汝|关于美国总统大选的一点随感2016-11-06 琳山朗月汝达人观察鬼首天龙按:关于美国总统选举在不久之后就要揭晓,美国人民选举自己国家的总统却倍受世界瞩目,原因无它,美国是世界的美国,它是地球人争取民主政治的旗帜与自由生活的灵魂。
今次美国总统大选非比寻常,在希拉里和川普之间,所有关心政治的人在支持或否定他们之间展开激烈争论。
以下这篇文章是我的一个在美国的朋友转发给我的一个聊天记录,我感觉特别好。
在征得了作者的同意之后我把这篇文字推荐给达人观察的编辑,希望分享给大家。
最早来到美国的华人,面黄肌瘦,衣衫褴褛,梳大辫,穿长袍,说鸟语,见面作揖磕头,女人缠足束胸。
他们从战乱的清朝逃难,几个月的海上颠簸,十死七八。
到了美国,淘金修路,挣扎求生。
他们吃苦耐劳,干力气活一把好手,获得一个外号: coolie苦力。
唯一的问题是不能融入社会,看见白人就哆嗦,干完活就是搓麻将抽大烟唱地方戏。
当时爱尔兰人社会地位低,脏活累活都归他们干。
中国人来了,第一个排华的,就是爱尔兰人。
第二个排华的,是工会。
指责华人抢了白人的工作,降低了他们的工资。
最致命的,当然是政客,煽动仇恨恐惧,Sino-phobia,Yellow Terror, 说华人传染疾病,强奸白女,偷抢钱物,吸毒酗酒,一夫多妻,不信主,野蛮不能开化。
排华法案1882年通过,在美国社会受到大多数人支持,在议会以高票通过。
所有国家,都有份额移民美国, 唯独华人不在此例。
大清政府屁也没放,可能压根不知道这回事。
华人忍气吞声只能接受,大量华人忍痛回国,留下来的,被迫接受最低工资,不享受任何福利,缩在脏兮兮的唐人街过老鼠一样的日子。
仍然挡不住一波又一波的排华浪潮,针对华人的暴力事件层出不穷。
当时的报纸,没有照片,都是版画。
对华人赤裸裸的歧视攻击比比皆是。
这些可怜的华人多么希望现实中真有李小龙式的英雄,武功高强,叱咤风云,给他们主持正义呀。
然而他们只是把头垂得更低,把身子缩得更小,危险时跑得更快,门关得更紧。
美国总统选举之我观

陕西科技大学2016-2017-1课程论文课程名称:《形势与政策教育(7)》论文题目:美国总统选举之我观院系:班级:学号:姓名:电话:电邮:得分:2016年11月19日完成美国总统选举之我观一、美国总统选举制度简述美国总统选举,是美国最重要的选举制度。
四年进行一次大选,选举制度复杂且过程漫长。
总统选举主要的程序包括选出预选、各党召开全国代表大会确定总统候选人、总统候选人竞选、全国全民投票选出总统“选举人”、“选举人”成立选举人团投票票表决正式选举总统和当选总统就职典礼等几个阶段。
事实上,美国的总统竞选是一种“马拉松”式的过程,这次总统选举刚刚落幕下一次总统竞选就开始了。
因而,那些想要成为总统的人们,多年前就开始为此谋划、储蓄政治资本。
等到大选年的前两年,其中就有人开始直接行动,拟定政治纲领,进行政治试探像访问各州、会见关键人物、竞选捐助人等并且与重要的利益团体、新闻媒介等建立联系,在公众场合和电视节目亮相等。
等到大选前一年,就要选择合适的时机正式宣布竞选党的提名候选人,并建立一个得力的竞争班子,在至少20个州筹集资金,雇佣竞选顾问和各方面的专家,成立正式的竞选机构,并在一些州组织力量,准备投入预选。
预选通常从选举年的2月开始到6月结束。
预选有两种形式,政党基层会议(或党团会议)和直接预选。
前者是指两党在各州自下而上进行;后者在形式上等同普选。
目前的美国总统选举需要经过以下四个阶段:候选人提名、竞选、选举总统选举人,最后有选举人投票选出总统。
二、美国总统选举阶段介绍1.候选人提名一般而言,在总统选举年的6月,各政党由各州选派代表参加全国代表大会,在会议上提名总统候选人。
总统候选人的提名时间一般在大会的第三天或者第四天进行。
在全部州都提出候选人之后,就由大会代表通过个别投票方式选举本党的总统候选人,得到多数票的候选人将最终获得本党总统候选人的提名。
但实际上,有意逐鹿总统位置的政治家往往早在全国代表大会之前就开始在各州展开竞选活动。
对2016美国大选的看法

对2016美国大选的看法
举世瞩目的2016年美国大选结束了。
然而,它所反映的美国政治形态的重大变化,都指向美国政治的一个新起点或转折点。
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这场选举反映了美国两党力量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异军突起,以300余张选举人票大幅领先,带动美国大部分州成为“红州”,以致共和党最终在总统、国会两院和州长“三合一”大选中全面获胜。
这是二战后美国两党政治中罕见的新纪录,形成美国历史上又一次新的政党重组。
此次选举打破了传统的两党地域结构和政策分野,改变了整整一个世纪的两党历史轨迹,对21世纪美国政治格局将产生深远影响。
其二,这场选举反映了美国社会认同出现巨大的深刻裂痕。
共和党人特朗普从一开始,以受教育程度较低、长期受到各方面挤压的白人中下层的利益代表自居,打出“反移民、反精英、反全球化”的旗帜,先是在共和党内将主流势力特别是布什家族的候选人打垮,然后乘胜追击,将选举财力雄厚、媒体一边倒偏袒和两党上层一直支持、舆论呼声极高的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在最后一刻一举击倒。
这次美国社会认同上的分裂暴露之充分、程度之激烈,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确实是前所未有。
其三,这次选举反映了美国政治的两极化趋势,其中右翼极化趋势更为突出。
特朗普竞选纲领中提出的一系列极端主张,从表面上看是社会中下层长期不满的情绪宣泄,某种程度上却提出了美国面临国内结构的致命弱点特朗普提出的所谓“改革”基调是排外的、保守的、倒退的,不可能解决美国面临的积重难返的困境,相反却可能打开种族主义、宗教原教旨主义、反共意识形态的潘多拉盒子,激化已有的内外矛盾。
从美国总统大选看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从美国总统大选看对中美关系的影响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对维护和促进亚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和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自中美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各个方面的合作也日渐加深。
但看中美关系发展的历程不难发现,除突发大事件外,中美两国关系发展呈现有规律的周期性波动,这种周期波动与美国总统选举的周期吻合一致,事实表明,中美关系的发展与美国总统选举有相当紧密的关系。
每当临近大选或者大选当年,美国对华政策都会成为美国国内政治斗争的焦点,其后果往往是引起中美关系的波动,甚至使中美关系成为竞选的牺牲品。
标签:美国总统大选;中美关系;发展;影响中美两国是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而中美关系也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在近年来的美国总统大选中,尽管对外关系不是主要议题,但不管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在连篇累牍的相互攻击中总会或多或少地提及中国,虽不是主要着眼点,但中国话题已经不可否认地进入其中。
美国的总统选举政治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国内政治因素,它对美国对华政策有一定的影响,但它对中美关系的影响还是有限的,比如战略利益、经济贸易、意识形态等方面那样起长期性和决定性的影响。
中美关系随着美国总统选举而上下波动,呈现出某种周期性,不利于中美关系长足稳定的发展,这一现象值得我们关注,需要我们冷静看待,积极应对。
一、大选的进程和特点2016年大选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美国未来至少四年的内政外交政策走向,而中国议题向来是候选人辩论的重要议题。
密切关注美国大选初选时其社会内部的选情动向、选民态度、参选人外交政策、对华政策意向的分析等就显得尤为必要。
2016年2月1日,美国中西部农业州艾奥瓦举行党团初选,从而正式拉开新一轮选举周期的帷幕。
此次大选已于2016年11月8日产生新一届美国总统,全部435位国会众议员、34位国会参议员、14个州或属地的州长以及巴尔的摩、圣地亚哥、巴吞鲁日等城市政府也都将面临改选。
作为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首次换届选举,2016年大选的结果必将直接影响美国未来至少四年的内政外交政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之我鉴邓三成思政11301班学号:201305852一、美国总统竞选基本流程了解:(一)候选人提名:一般在总统选举年的6月,各政党由各州选派代表参加全国代表大会,在会议上提名总统候选人。
总统候选人的提名一般是在大会的第三天或是第四天进行。
在全部州都提出候选人之后,就由大会代表通过个别投票方式选举本党的总统候选人。
5、6月间,全国代表大会的大部分代表已经产生,竞选人各自拥有多少代表的支持已经明朗。
因此,谁将成为两党的总统候选人大体上已成定局,全国代表大会实际上只是认可总统候选人(包括副总统候选人)的提名而已。
(二)竞选阶段:第二阶段是由获得政党提名的候选人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竞选。
这种全国性的竞选是总统选举过程中关键性的环节,一般在总统选举年的9至11月进行。
竞选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向选民介绍本党的政治主张及候选人自己的施政纲领,向选民作出各种各样的承诺,尽可能争取最多的选民支持。
正式的总统竞选,是在9月第一个星期一以后才正式开始。
竞选的形式包括在全国各地发表演说、接见选民,以及与竞选对手进行公开的辩论等等。
(三)选举总统选举人:第三阶段是由各州选举他们的总统选举人。
根据美国宪法,总统是由选民选派的选举人选举。
每个州的选举人数同该州在国会两院中的议员总数相等。
联邦政府所在地哥伦比亚特区在国会中没有代表,1961年生效的宪法修正案给予该特区3个选举人名额,所以,目前全国50州的总统选举人总数为538人,一旦一名总统候选人获得的选举人票达到270票,即超过全国选举人数目的一半,即可宣布当选。
因此,各州选举其总统选举人的日子也叫总统选举日。
由于总统候选人的提名是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进行的,而总统选举人也是以各政党为单位进行选举的,一般情况下,选举人总会投票给本党总统候选人,因此总统选举人的选举实际上也就等于总统选举。
(四)选举人投票选出总统:最后一个阶段,就是由总统选举人在总统候选人之间投票正式选出总统。
当各州选出其总统选举人之后,这些人便组成选举团,并且在选举年的12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之后的第一个星期一,在各州首府所在地分别投票,选举总统和副总统。
由于总统和副总统的候选人总是配对参加竞选,所以这两个职位的选举也就是在各政党之间进行选举。
加上以上所述的原因,正式选举的结果实际上在总统选举人被选举出来之后便已经确定,因此,选举人的投票基本上就只是一种形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最后,各州总统选举的投票结果将在选举之后的第二年的1月6日下午1时,由参议院议长在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上公布。
当选总统和副总统的就职时间是同年1月20日中午。
根据美国宪法,总统的任期是四年,只能连任一届。
二、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竞选情况美国社会政治生活中存在着诸多大大小小的政党,但由于美国是典型的两党制国家,共和党和民主党是其两大主要政党,轮流执掌政权,即一方执政,另一方就为在野党。
2016年是美国两党角逐总统宝座的关键之年。
自2015年3月份至今,经自荐和他荐,共和党共产生了十名符合条件的候选人竞选党的候选人,即代表共和党参加全国总统大选,如凯德▪克鲁兹、马尔科▪卢比奥、兰德▪保罗、唐纳德▪特朗普等。
而民主党也产生了自己的党内候选人,如马丁▪奥马利、希拉里▪克林顿等,这些竞选总统的候选人来自于不同的领域,有政治世家、地产传媒大亨、亿万富豪等。
当前两党处在总统竞选的第一个阶段候选人提名阶段,即通过一系列党内竞选人辩论、演说等活动争取党代表对自我的支持,以求获得成为党的最终候选人参加全国大选。
目前呼声最高的和民众支持率领先的,共和党是唐纳德▪特朗普,民主党是希拉里克林顿,这两位也是被认为是竞选总统宝座的最强有力的对手,接下来我们就主要对他们做一些了解和关注。
特朗普是特朗普集团的董事长兼总裁,在全世界经营地产、赌场和饭店,是亿万富豪,资财实力雄厚,并因在自己开办的NBC节目秀《谁是接班人》中担当主持人而广为人知。
希拉里,律师、政治家,美国第67任国务卿、前联邦参议员,也是前总统克林顿的妻子。
两人除了在本党内对其他候选人进行论战,也抓住各种机会彼此进行攻讦交锋,以争取选民的支持和关注。
除了积极吸取支持外,他们也在各自利用的人脉资源和竞选政治主张争取政治竞选捐款,据悉,希拉里团队要完成整个竞选活动,大概需要花费10亿美元,而她现在也只筹集到了1亿2千万美金。
特朗普本身是地产富豪,竞选资金自然不在话下。
政治竞选活动也是一场“拼钱”的游戏。
下面来谈谈这二人曾发表的部分广为关注的政治纲领。
比如在税收、能源方面,希拉里主张通过立法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并促进投资者至少持有股票、债券一段时间,以遏制华尔街的投机行为;通过立法手段来建立公平竞争,恢复《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以对大型金融机构征收“风险金费用”,并对金融交易征收进一步的税费;公开反对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等。
在面对中国问题上,她也是表现出强有力的姿态,她严厉指责中国是违反全球贸易规则最多的国家—中国市场非法倾销廉价商品,窃取美国的商业机密,与他国玩货币游戏,公开支持其国有企业参与不公平的竞争等等。
而对于税收、能源和中国问题上,被誉为“大嘴巴”的特朗普也有自己的论断,他坚持要在中美贸易合约中做文章,提出采用关税手段从海外夺回就业岗位;在自由贸易上主张反直觉主张,推行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保护主义贸易实践法;公开指责奥巴马政府对华政策的软弱,批评中国窃取美国机密、操纵货币和进行间谍活动,主张对中国“提高关税”;由于大嘴巴的原因,他也抛出了一些骇人听闻的主张,比如坚持在美国和墨西哥边界修筑一面高墙以阻止非法移民的进入,批评墨西哥向美国输送大量毒品非法移民等。
希拉里和特朗普在关乎国家政策的实施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共识,比如他们都主张为了达成某种政策的特定市场进行干预的意愿。
不过在很多方面,他们的观点处于针锋相对的态势,不过有明显一点他们是毋庸置疑的存在一致性,就是主张对中国持强硬态度,只是强调的方面和侧重点有所区别。
看过一场关于总统竞选人的现场辩论视频,气氛是非常紧张,针对敏感问题,互相攻讦,唇枪舌剑,甚至到了揭短谩骂的程度,这从侧面也反映了美国大选的一个有趣特点。
三、关注美国总统大选的自我看法浅谈(一)美国中产阶级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美国政治生活中,民主党为左派、自由派和鸽派,主要代表劳工、公务员、少数民族和黑人等贫民阶层的利益诉求。
共和党为右派、保守派和鹰派,主要代表大资产阶层和社会保守势力的利益诉求。
两党各自代表的利益阶级看似是对立的—一个社会顶层和基层的区别,但不要忽视了还有一个重要的中间阶层,可谓谁也不敢得罪他们,那就是中产阶级。
美国中产阶级的人年均收入标准定义在2.5万美元至10万美元,凡人年均收入在此区间的,都可以算是中产阶级。
以此标准而论,美国中产阶级大约占总人口的80%。
在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中,种子选手希拉里和特朗普都明白这一点,如希拉里竞选团队在活动前夕公布了一段竞选视频。
视频中,67岁的希拉里表示她之所以参选总统,是为了要为中产阶级奋斗,她还告诉观众,她关心他们的问题。
特朗普也不甘示弱,表示上台之后保障中产阶级利益,通过提高工资待遇、减少税费政策、保障资金安全等。
中产阶级势力巨大,一旦团结起来将是巨大的能量。
所以两党候选人除了在各自代表利益阶层争取选票外,还大力取悦于中产阶级的支持,甚至可以说中产阶级的支持至关重要。
我搜索了往届总统竞选人的主张观点,几乎每一位领导人都发表过取悦中产阶级的政治声明。
这对于我们中国社会也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中国目前正努力扩大中产阶级的数量,这对于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问题焦点。
从2000年总统竞选至今,尤其是中国近些年来综合国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一个有趣的政治现象就是不管是哪个党的候选人都喜欢在竞选白热化或者在自己支持率偏低时喜欢拿中国说事,老布什、小布什、奥巴马、麦凯恩等等,都曾抨击指责过中国,设计中美贸易、货币汇率、人权问题和南海问题等,且指责力度一个比一个狠,唯恐自己对中国的恐惧和怨恨没有对手深。
上文也提到过希拉里、特朗普也不出意外,中国又躺枪,又是一堆批评指责,纷纷表示要上台之后对中国实行严厉政治,给中国上“眼药水”。
中国呢也是欲哭无泪只有据理力争。
为什么美国的领导人们不说别的国家,偏偏给中国放炮呢。
大家都比较清楚,在美国的文化价值里,一直有一种忧患意识,即美国要领导世界且必须大幅度领先对手。
中国自改革开放尤其进入21世纪以来,已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世界大国,众多美国智囊团已经深深担忧,中国是世界唯一且有可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不断打压中国和对中国强势,则可以在美国民众中争得支持率,这一招也确实有效。
但事实上,那些在竞选时对中国十分强硬的领导人上台以后却往往背弃了竞选承诺而采取平等友好的方式,这其中缘由跟中国两国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分不开的,谁也不能离开谁,不可能强势打压。
这一点,小布什是违背了,当然,奥巴马也是违背了自己的诺言,怪不得特朗普还公开指责奥巴马对华政策太过软弱了。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无论谁当选美国领导人,无论他多么反华,最终的结果也是会为了美国利益需求而对中国持友好态度,会照顾中国利益关切。
(三)家族政治和门阀世家。
关注美国政治竞选,包括总统竞选、国会议员和洲各级政府议员,从他们的构成来看,美国政坛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四大家族”———亚当斯家族、罗斯福家族、肯尼迪家族和布什家族。
从爱女切尔西婚礼受到关注的程度来看,新兴的克林顿家族也已经深入到美国人民心中。
看似公平民主政治,谁都可以竞选政府要职,但竞选活动是一个复杂繁重且花费巨大经费的政治游戏,还需要强势的政治人脉关系。
往往政治世家和各领域的亿万富豪才有实力参与竞争,一般民众并没有多少机会作为西方“民主国家的典范”美国的家族政治势力相当庞大。
有人戏称亚当斯家族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王朝”;罗斯福家族在美国有超过300年的历史。
这个家族中先后有西奥多·罗斯福和富兰克林·罗斯福叔侄两人担任过美国总统。
自在19世纪,罗斯福家族在金融和投资方面开始发展并获得了重大的成就;肯尼迪家族是爱尔兰威克斯福德逃荒到美国的后裔。
之后涉入政坛使肯尼迪家族成为了受人关注的美国政治世家;布什家族上演了一幕幕政治传奇,它造就了一位参议员、两位州长和两位总统,成为美国最显赫的政治王朝;克林顿家族(克林顿·罗德姆家族)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家族。
从爱女切尔西婚礼受到关注的程度来看,新兴的克林顿家族也已经深入到美国人民心中。
可以说美国政治领域有影响的力的政治人物的竞选和施政大都与这五大政治家族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正在参选新一届总统希拉里女士也属于克林顿家族成员。
能参与总统和议员等职务竞选的人非富即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