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嗜酸乳杆菌发酵培养基优化研究
嗜酸乳杆菌细菌素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及其发酵工艺的初步研究的开题报告

嗜酸乳杆菌细菌素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及其发酵工艺的初步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嗜酸乳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益生菌,能够在人体肠道内释放酸性物质,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从而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人体健康。
而嗜酸乳杆菌的生物活性成分之一——细菌素,对一些病原菌有着很强的抑制作用,尤其对腐败菌、致死菌等有很好的杀菌效果。
因此,开展嗜酸乳杆菌细菌素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以及优化其发酵工艺,对于提高细菌素产量、改进工艺流程,提高其应用价值,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研究内容与目标本研究拟通过紫外线诱变的方式,对嗜酸乳杆菌进行基因改造,并在细菌素的表达和活性的基础上,通过菌种选育和发酵工艺的优化,提高细菌素的产量和纯度。
具体包括以下研究内容:1、构建嗜酸乳杆菌基因改造体系:通过对嗜酸乳杆菌进行紫外线诱变或其它方法,筛选出细菌素高产的单克隆菌株。
2、细菌素的表达和活性分析:利用蛋白质电泳、免疫印迹等技术,分析细菌素在高产菌株中的表达水平和活性,为后续的工艺优化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数据。
3、菌种选育优化:通过改变嗜酸乳杆菌的生长条件、菌种接种量等因素,提高细菌素的产量和纯度,建立较为稳定的高产菌株。
4、发酵工艺优化:对嗜酸乳杆菌菌种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提高细菌素的产量和纯度,寻找出最佳工艺参数,建立工业化的细菌素生产流程。
本研究的总体目标是:高效构建嗜酸乳杆菌细菌素高产菌株,确立较为稳定的高产菌株,并优化其发酵工艺,从而使细菌素的产量和质量有所提高。
三、研究方法1、嗜酸乳杆菌的培养和诱变:通过常规的细菌培养和菌株保藏技术,获得嗜酸乳杆菌的纯种菌株,并利用紫外线等方法进行菌株的诱变。
2、细菌素的表达和活性分析:采用SDS-PAGE、Western Blot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菌株中细菌素的表达水平和活性。
3、菌种选育优化:通过改变嗜酸乳杆菌的生长条件、菌种接种量等因素,提高细菌素产量和纯度,构建高效稳定的高产菌株。
嗜酸乳杆菌增菌培养基的研究

嗜酸乳杆菌增菌培养基的研究摘要嗜酸乳杆菌作为益生菌的一种,在促进人体健康和预防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并日益成为乳品科学研究的热点。
对于嗜酸乳杆菌,不管是活菌制剂的开发还是嗜酸乳杆菌的分离培养及其酶学研究、发酵剂的制备等,都需要良好的增菌培养基,使嗜酸乳杆菌得以大量增殖。
因此,优化设计嗜酸乳杆菌培养基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研究工作。
为了保证益生菌有较高的活菌数,必须从选择合适菌株,改良其生长环境条件,添加生长促进物质等方面加以优化。
本研究首先通过耐酸、耐胆汁盐试验、抑菌试验和生长动力及产酸试验,对供试的三株嗜酸乳杆菌进行对比,从中筛选出具有优良形状的菌株。
并根据嗜酸乳杆菌的生长代谢特性和营养需求,对其增菌培养基进行进一步研究,试验选用MRS作为基础培养基,在MRS基础上分别添加菊粉、乳糖、乳清粉、酪蛋白水解物、番茄汁、胡萝卜汁和啤酒七种增殖因子,每个增殖因子三个水平,研究了在MR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营养物质对嗜酸乳杆菌生长的影响,用以确定每个增殖因子的最佳促生长效果和最佳水平,并对七种增殖因子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增殖因子的最佳促生长水平分别为:菊粉(代替MRS中50%的葡萄糖)、乳糖0.5%、乳清粉1.8%、酪蛋白水解物0.9%、番茄汁15%、胡萝卜汁15%,啤酒15%。
进行对比的结果显示在MRS培养基中添加菊粉、乳清粉、酪蛋白水解物、胡萝卜汁可显著促进嗜酸乳杆菌的细胞生长,而乳糖、西红柿汁、啤酒的添加相对而言对菌的增殖影响不大;进一步采用正交试验优化筛选了嗜酸乳杆菌的增菌培养基。
结果表明:利用L93^4正交试验筛选出增殖因子的最佳配比为:乳清粉1.5%、菊粉代替MRS中50%葡萄糖、酪蛋白水解物1.2%,胡萝卜汁10%。
最后使用优化出的增菌培养基测定生长曲线,同时测定pH和滴定酸度的变化,确定增菌培养终止时间为10小时,此时活菌数可达2.59×1010cfu/mL,较对照培养基中的菌数提高22.72倍。
嗜酸乳杆菌的氮源筛选与培养基优化

嗜酸乳杆菌的氮源筛选与培养基优化摘要:本研究对该嗜酸乳杆菌培养基配方进行了优化,利用单因素实验筛选不同营养类型的酵母浸粉及不同分子量肽段的大豆蛋白胨,最后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对培养基组分进行进一步优化得出其最适培养基方案。
结果表明,以麦芽糖20g/L,酵母浸粉FM502 20g/L,大豆蛋白胨FP403 20g/L,硫酸镁0.58g/L,硫酸锰0.25g/L,乙酸钠5g/L作为优化后的培养基进行嗜酸乳杆菌的培养,ΔOD600可以达到8.5,活菌数可达到 9.05×108cfu/mL。
Abstract:This research focused on the optimization of culture medium for acidophilus. We selected suitable yeast extract and soybean peptone from different nutritional types of yeast extract and different molecular weight peptides of soybean peptone by single-factor experiment, reached the optimum formulation by Response Surface Experiment and the highest viable count of the cultivation of acidophilus is 9.05×108cfu/mL .The result shows optimum formulation contains Maltose 20g/L, Yeast Extract FM502 20g/L, Soybean Peptone FP403 20g/L, MgSO4 0.58g/L, MnSO4 0.25g/L, Sodium acetate 5g/L.关键词:嗜酸乳杆菌;培养基优化;酵母浸粉;大豆蛋白胨;响应面设计嗜酸乳杆菌是人体和动物肠道内的重要有益微生物,与人类和动物肠道健康息息相关[1],也是目前人类膳食补充剂、乳品饮料及饲料添加剂中常见的菌种之一[2, 3]。
嗜酸乳杆菌产细菌素培养条件的优化

嗜酸乳杆菌产细菌素培养条件的优化郝建云;陶冶;刘诗文;肖珊;王晗;王际辉【摘要】为了提高嗜酸乳杆菌产细菌素的产量,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了嗜酸乳杆菌产细菌素的培养条件.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含有细菌素的发酵上清液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根据抑菌圈的大小,确定最适培养基成分和发酵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产细菌素最佳培养基组分为:蛋白胨10 g/L,牛肉膏12.5 g/L,酵母膏5 g/L,葡萄糖15 g/L,柠檬酸氢三铵2 g/L,无水乙酸钠5 g/L,碳酸钙1 g/L,K2 HPO4· 3H2O 2.62 g/L,MgSO4·7H2O 0.58 g/L,MnSO4· H2O 0.25 g/L,Tween-80 3 mL/L.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pH 6.3、37℃、接种量3%、培养时间22 h.此条件下,抑菌圈直径可达22.4 mm.【期刊名称】《大连工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35)001【总页数】5页(P6-10)【关键词】嗜酸乳杆菌;细菌素;条件优化;抑菌活性【作者】郝建云;陶冶;刘诗文;肖珊;王晗;王际辉【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辽宁大连 116034;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辽宁大连 116034;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辽宁大连 116034;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辽宁大连 116034;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辽宁大连 116034;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辽宁大连 1160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3乳酸菌是目前世界上公认安全的食品级微生物,能产生具有抑菌或杀菌效果的有机酸、过氧化氧、双乙酰和细菌素[1-2]。
其中,细菌素是乳酸菌发挥益生作用的主要物质[3]。
细菌素是细菌在生长过程中通过核糖体途径合成并分泌到环境中的具有抑菌作用的蛋白或多肽物质,具有高效、无毒、耐高温、无残留、无抗药性等优点[4],产生菌对其细菌素具有自身免疫性,在抑制多种病原微生物和食物腐败菌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5-6]。
嗜酸乳杆菌LA-G80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Keywords: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LA-G80; fermentation medium; optimization; culture substrates
DOI:10.15922/ki.jdst.2019.05.003
中图分类号:TS25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5187(2019)05-0009-07
引文格式:
陈齐, 马章献, 郑建丰, 等. 嗜酸乳杆菌LA-G80发酵培养基的优化[J].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9, 42(5): 9-15. DOI:10.15922/
ki.jdst.2019.05.003.
Optimization of Medium Composition and Culture Conditions for Growth of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LA-G80
CHEN Qi, MA Zhangxian, ZHENG Jianfeng*, HAN Di
9 2019, Vol.42 No.5
乳业科学与技术
※的优化
陈 齐,马章献,郑建丰*,韩 迪
(润盈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上海 201700)
摘 要:嗜酸乳杆菌LA-G80分离自人体肠道菌群,具有益生功能。通过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优化,获得较 优的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LA-G80的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添加量41.5 g/L、 麦芽糖20 g/L、大豆低聚糖10 g/L、牛肉浸粉18.64 g/L、胰蛋白胨10 g/L、酵母蛋白胨15 g/L、吐温-80 1 mL/L、 K2HPO4·7H2O 2 g/L、NaAc·3H2O 5 g/L、柠檬酸三铵2 g/L、MgSO4·7H2O 0.25 g/L、MnSO4·4H2O 0.05 g/L、 天冬氨酸0.16 g/L、丙氨酸0.16 g/L、丝氨酸0.16 g/L、花生蛋白粉5 425 g/L、豆饼粉7 425.48 g/L;最佳培养条件为 接种量2%、初始pH 6.0、恒定pH 5.5、恒温37 ℃;利用5 L发酵罐进行验证实验,采用优化后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培 养,嗜酸乳杆菌LA-G80的活菌数达42.2×108 CFU/mL,相较MRS基础培养基提高约9 倍。 关键词:嗜酸乳杆菌LA-G80;发酵培养基;优化;粗料
嗜酸乳杆菌-1.557培养条件及培养基成分优化研究

嗜酸乳杆 菌 , 由海南青牧原 实业 有限公 司提供 。
1 试验设备 . 2
匀后取样) 6 0n , 1 m处 ( 在 以下同) 测定培养液 O D值。 1 . 培养基起始 p .2 4 H值 的筛选
以 6m l 的 H 1 4 %N O o1 / C 和 0 a H溶 液将 MR S改 良
菌属 , 是肠 道重要 的益 生菌 , 对维 持 胃肠道 的生理 功 4 2 . KH O 琼脂粉 1 、 1 0 l H0 0 5 2P 4 0 2 7g水 0m 。 0
能有 重要作用 , 被广泛 用于发酵食 品与 医药 行业 。但 1 培养 条件优化 . 4 在饲 料生产和 养殖业 中应 用报道较少 , 了探 讨嗜酸 为
不同时问取样测定培养液 O ㈣值 , D 结果见表 2图 1 、 。
金桩等: 嗜酸乳杆菌~. 7 1 5 培养条件及培养基成分优化研究 5
2 1 O O
亘l 91 O 叭 0 l
试 验 辩 瓣 0
表 2 嗜酸乳杆 菌一 .5 1 7静置培养和摇床培 养下不同取样 时间 O 值对 比 5 D。
1 材 料 和 方 法
按 1 %接 种量 将 活化 的种子 接种 于装 有 10m . 0 0 l MR S改 良液体培养基的 2 0m 三角瓶 中 ,7℃静置培 5 l 3
养和 6 m n 0r i 振荡 培养 4 , / 8h 每隔 1 2 h取 1 次样( 先摇
1 菌种 . 1
表 1 L 4 ) 交试 验 设 计 。 正 (
金 桩 , 口农 工 贸 ( 海 罗牛 山 ) 份 有 限公 司博 士 后科 研 工作 股
蛋 白胨 、 酵母 提取 物 、 肉膏 和葡 萄糖 是影 响培 牛 养基 的主要成分 。 因此 , 试验设计 L ( 正交试验 , 本 4) 确定嗜酸乳杆 菌一 . 7 适培养基成分 。 15最 5
嗜酸乳杆菌培养条件的优化及菌株鉴定

收稿日期:2007-10-21基金项目:河南科技学院重点资助项目;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作者简介:牛生洋(1976-),男,甘肃张掖人,讲师,主要从事食品微生物研究。
嗜酸乳杆菌培养条件的优化及菌株鉴定牛生洋,李 刚,赵瑞香,李 岩(河南科技学院食品学院,河南新乡453003)摘要:从肠道分离嗜酸乳杆菌,以MRS 培养基作为基础培养基,对不同浓度的增殖因子进行筛选,得到了最优的培养基:基础培养基+5%番茄汁+0.3%肝浸汁(pH =6.4)。
合成嗜酸乳杆菌l6S r RNA 的特异性引物,并建立了PCR 方法从分子水平对其进行鉴定,为嗜酸乳杆菌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嗜酸乳杆菌;培养;PCR中图分类号:T Q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60(2008)0120073202The Study of O pti m a l Culture Cond iti on and I den ti f i ca ti on of Lactobac illus Ac i doph ilusN iu Shengyang,et al .(Henan I 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ical,Xinxiang 453003,China )Abstract:Lact obacillus acidophilus was is olated fr om bacteriu m in intestinal tract .Acidophilus,Based on theMRS medi 2u m ,the op ti m al mediu m was obtained by test consisted of t omat o juice 5%and liver infusi on 0.3%(pH =6.4).The meth 2od for identificati on was established by PCR using p ri m er of l6S r RNA in Lact obacillus acidophilus .Key words:Lact obacillus acidophilus;cultivati on;PCR 嗜酸乳杆菌(L adobacillus acidophilus )是人体肠道内的少数有益菌之一,它因有改善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胆固醇水平、缓解乳糖不耐症以及抑制肿瘤细胞的形成等功效[1,2]而倍受关注。
嗜酸乳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在发酵豆乳中生长特性的研究

development.It is considered
as
the third
generation starter for fermented studies
on
milk.With more
and more in—depth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functionality and application
I
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力旺盛、活菌数高、产酸能力强的发酵菌种,并探索供试菌株在发酵 豆乳中的生长特性,为发酵豆乳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 科学依据。 通过比较3株嗜酸乳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包括生长曲线、产酸能 力、耐胃酸能力、耐胆盐性、抗药性及抑菌能力,选择生物学性状较 优的LA一5菌株作为供试菌株,其在MRS液体培养基中37"C培养 14h,活菌数可达4.33×1012cfu/mL;具有较强的耐酸和抗胆盐特性; 对氯霉素高度敏感,对青霉素G、利福平和四环素中毒敏感,对卡那 霉素不敏感;在体外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柠檬 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 为研制适合发酵豆乳的嗜酸乳杆菌发酵剂,本研究以豆乳为基础 探索嗜酸乳杆菌LA一5的增菌培养基,得到最佳增菌培养基为:lO% 豆浆,1%葡萄糖,8%西红柿汁,5%玉米浸出汁,2%胡萝I-汁,2 %平菇浸出汁。嗜酸乳杆菌LA一5在增菌培养基中培养时,增菌培养 终止时间为10h,此时活菌数可达1.72×109du/mL。 嗜酸乳杆菌LA一5经增菌培养基活化后,按8%接种量接种于发 酵豆乳基质中,37 0C恒温、静置发酵20h后达发酵终点,此时发酵豆 乳pH=3.57,滴定酸度为85.22。T,活菌数为3.62×108cfu/mL。将 发酵豆乳产品转移至40c条件下冷藏30天,pH降至3.45,滴定酸度 升高到94.29。T,嗜酸乳杆菌活菌数减少至7.04×106cfu,m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最适培养基成分的确定(见表6)
2012-12-11
学号+姓名
2.5 最适培养基成分的确定(见表6)
从表6 可以看出,在最佳条件(温度35 ℃,时间24 h,接 种量为1.0%)下,组合A1B4C4D4 (蛋白胨6 g、酵母提取 物6 g、牛肉膏12 g、葡萄糖22 g)测出的OD610 值最大, 即1.870。但经过统计分析得出,嗜酸乳杆菌-1.557 最佳 培养基成分组合为A3B4C4D1 (蛋白胨10 g、酵母提取物6 g、牛肉膏12 g、葡萄糖16 g)。因为该理论条件下的组合 不在实际操作组合,所以需要再进行一次验证试验。试验 结果表明,A3B4C4D1 组OD610 值为1.889, 大于A1B4C4D4 组合OD610 值(1.870),即嗜酸乳杆菌-1.557 最适生长 培养基成分为蛋白胨10 g、酵母提取物6 g、牛肉膏12 g、 葡萄糖16 g,影响因素次序为酵母提取物>牛肉膏>蛋白 胨>葡萄糖。
2012-12-11 学号+姓名
2.4 接种量的确定(见表5)
从表5 可以看出,随着接种量的增加,OD610 值也逐渐变大。 当接种量为0.5%时OD610 值为1.319;接种量为1.0%时OD610 值 提高到1.812,有明显升高。而1.0、1.5、2.0%的接种量菌液 OD610 值差异不明显,从生产成本考虑本次试验采用了1.0%的接 种量。李剑芳等(2003)通过正交设计试验确定最优发酵条件是 乳酸菌接种量为1%;邵亚东等(2007)为制备高浓度乳酸菌发酵 剂,用1%接种量可以使乳酸菌活菌数的对数值达到8~9。
2012-12-11 学号+姓名
2.2 对培养基起始pH 值的确定(见表3)
从表3 可以看出,嗜酸乳杆菌-1.557 对酸碱环境 的适应能力较强,pH 值4.5~8.5 都可以生长。当pH 值小于5.5 或大于7.5 时生长较慢,而在pH 值5.5~ 7.5范围内生长较快。pH 值5.5 时OD610 值达到最高 值1.815,即培养基的最适初始pH 值为5.5。大量研究 表明,乳酸菌在pH 值4.5~8.0 范围内生长良好,本 试验结果在此范围内。
3.3 优化培养后
菌液OD610 值达到1.889,活菌数达到2.90×1010 cfu/ml。
2012-12-1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学号+姓名
姓名:xx 学号:xx 学院:xx 邮箱:xxxxx@
2012-12-11
学号+姓名
2012-12-11 学号+姓名
2.6 嗜酸乳杆菌-1.557 生长曲线
(见表7和图2)
2012-12-11
学号+姓名
2.6 嗜酸乳杆菌-1.557 生长曲线
(见表7和图2)
从表7 和图2 可知,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菌液OD 值和活菌数都得 到提高。当培养24 h 时,菌液OD值达到1.889,活菌数达2.9×1010 cfu/ml。奚灏锵等对一株嗜酸乳杆菌进行优化研究,活菌数也达到了 1010 cfu/ml,与本试验结果相符。 在生产菌种和乳酸菌制剂时,菌液中乳酸菌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产 品的总体质量。乳酸菌菌体小,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直接计数,大多 数采用平板涂布培养法。而平板涂布培养法培养的时间较长,不适于 生产中应用,所以,平板涂布培养法可以用于终端产品的检测,但对 生产过程的监控起不到作用。制作嗜酸乳杆菌-1.557 生长标准曲线, 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OD 值,简单方便,可以随时取样检测培养液活 菌数,对生产进行全过程监控,随时调整培养条件,为保证产品质量 具有重要意义。
1.6 测定方法
OD 值测定采用胡俊等(2007)方法;活菌数测定参考郭兴(2002) 方法。
2012-12-11
学号+姓名
二. 结果与分析
2.1 静置培养和摇床培养
不同时间取样测定培养液OD610值,结果见表2、图1。
从表2 和图1可知,试验刚开始时两种培养方 法的OD610 值一样,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 变大,0~12 h时间段迅速生长,12~24 h时间 段缓慢生长,到24 h时临近顶峰值,而后进入 衰退期;整个培养阶段,静置培养优于摇床培 养。这说明嗜酸乳杆菌-1.557 的最适培养时 间为24 h,并且该菌是兼性厌氧菌。这符合乳 酸菌多数属于厌氧菌或微好氧菌的结论。
1.4.4 接种量的确定
按0.5、1.0、1.5、2.0%接种量接活化菌液,37 ℃下静置培养24 h,测定OD 值
2012-12-11 学号+姓名
1.5 对培养基成分的优化见(见表1)
蛋白胨、酵母提取物、牛肉膏和葡萄糖是影响培养基的主要成分。 因此,本试验设计L16 ( 45)正交试验,确定嗜酸乳杆菌-1.557 最适培养基成分
1.3 培养基
种子培养基(MRS 培养改良基):蛋白胨10 g、酵母提取物5 g、 牛肉膏10 g、葡萄糖20 g、乙酸钠5 g、柠檬酸铵2.15 g、 Tween80 1 ml、MgSO4·7H2O 0.58 g、MnSO4·4H2O 0.05 g、K2HPO4 2 g、琼脂粉17 g、水1 000 ml。
2012-12-11 学号+姓名
2.3 培养温度的确定(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培养温度在30 ℃时OD610 值为1.826,到35 ℃时提高 到1.861,而超过35 ℃后,随着温度的升高OD610 值有下降趋势,到45 ℃时仅为0.122。说明嗜酸乳杆菌-1.557 最适培养温度为35 ℃,而且在 高温条件下嗜酸乳杆菌-1.557 基本不生长。单春乔等(2009)对嗜酸乳 杆菌SR-1 菌株分泌类细菌素的最适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该菌株适 宜温度为37 ℃。奚灏锵等(2009)研究结果说明其保存的嗜酸乳杆菌适 宜温度为36℃。熊素玉等(2006)用改良MC培养基为载体,做了分离到 的24 株乳酸菌最适条件研究,发现最适生长温度大概在40 ℃左右,但 温度的范围在各菌株间略有差异。
2012-12-11 学号+姓名
三. 结论
3.1嗜酸乳杆菌-1.557 最佳培养条件为:
温度35 ℃、培养时间24 h、接种量1.0%、培养基起始pH 值 5.5。
3.2 优化培养基成分为
蛋白胨10 g、酵母提取物6 g、牛肉膏12 g、葡萄糖16 g、乙 酸钠5 g、柠檬酸铵2.15 g、Tween80 1 ml、 MgSO4·7H2O 0.58 g、MnSO4·4H2O 0.05 g、 K2HPO4 2 g、琼脂粉17 g、水1 000 ml。
最佳培养条件 优化培养基成分 优化培养后
2012-12-11
学号+姓名
一. 材料与方法
1.1 菌种
酸乳杆菌
1.2 实验制备
振荡培养箱(SHZ-A 型)、生化培养箱(DHP120 型)、高压灭菌 器(MLS-3750 型)、磁力搅拌器(JB-3 型)、便携式pH 计(PHB3 型)、生物洁净工作台(SA-960-2 型)、721 可见紫外分光光度 计
1.4.2 培养基起始pH 值的筛选
以6 mol/l 的HCl 和40%NaOH 溶液将MRS 改良培养基的起始pH 值分别调节为 4.5、5.5、6.5、7.5 和8.5,接入1.0%活化菌液,37 ℃下恒温培养24 h,测 定OD 值。
1.4.3 培养温度的筛选
将100 ml 的MRS 改良液体培养基中接入1.0%的菌液,分别于30、35、40、45 ℃下恒温培养24 h,测定OD 值。
嗜酸乳杆菌-1.557 发酵培养基优化研究
嗜酸乳杆菌
2012-12-11
学号+姓名
——xxxxxxxx
概念
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属于乳杆菌属,是肠道重要的益生菌,对维 持胃肠道的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被广泛用于发 酵食品与医药行业。但在饲料生产和养殖业中应 用报道较少,为了探讨嗜酸乳杆菌在畜牧业生产 上的标准化应用,本研究以产酸能力较强的嗜酸 乳杆菌-1.557 菌株为试验菌,优化了其培养条件 和培养基成分,给乳酸菌发酵饲料的标准化生产 提供依据。
2012-12-11 学号+姓名
目录
材料和方法
结果分析
结论
菌种 实验设备 培养基 培养条件优化 对培养基成分的优 化 测定方法
静置培养和摇床培 养 培养基起始pH 值 的确定 培养温度的确定 接种量的确定 最适培养基成分的 确定 嗜酸乳杆菌-1.557 生长曲线
2012-12-11 学号+姓名
1.4 培养条件优化
菌种活化:从冰箱中取出嗜酸乳杆菌-1.557 斜面菌种,室温静置40min。然后从中 取两环菌种接于装有10ml液体种子培养基试管中,37 ℃静止培养12 h,备用。
1.4.1 静置培养和摇床培养对比
按1.0%接种量将活化的种子接种于装有100 mlMRS 改良液体培养基的250 ml 三角瓶中,37 ℃静置培养和60 r/min 振荡培养48 h,每隔12 h 取1 次样(先 摇匀后取样),在610 nm 处(以下同)测定培养液OD 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