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发文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公文写作格式注意事项文案

公文写作格式注意事项文案

公文写作格式注意事项文案
在写公文时,虽然不要标题(例如“标题:XXX”),但仍需
注意以下格式要求和注意事项,文中不应出现相同的标题文字。

1. 页眉格式:公文应包含页眉,页眉中需包含发文机关全称,文号、日期等信息。

这些信息应居中排列,字号适中,注意与正文内容区分开。

2. 文章开头:文章开头应首先标明发文机关名称及文号、日期等信息,格式如下:
发文机关全称
文号:XXX
日期:年月日
3. 段落格式:公文段落应另起一行书写,并且首行缩进2个字符,整篇文章要保持段落统一。

同时,段与段之间应空一行,以便阅读和审阅。

4. 标题的使用:公文中可使用层次分明的标题,用于分隔不同的部分。

在使用标题时,应使用有序编号,如1、2、3等,用于阐述主题的不同方面。

确保标题之间不重复,且没有与标题相同的文字。

5. 文字字号和字体:公文一般采用宋体字体,字号一般为小四号(或11号)或五号(或12号),标题可以适当加大字号,但需保持一致性。

6. 用词准确、简练:公文写作应遵循语言简练、信息准确的原则。

尽量避免使用口语化、夸张或含糊不清的词汇,确保文章表达清晰、简明。

7. 文章结尾:公文结尾通常需要加上主要负责人签名、单位名称和日期等信息。

8. 附件及编号:如有附件需要附上,则需在正文结尾处注明附件名称及数量,并在附件页面上注明文号和日期,并加以编号。

以上是公文写作格式的注意事项,合理运用这些要求,可以使公文格式规范、内容清晰、易读明了。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依据2012年7月1日中办、国办颁发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制定本单位的实施办法。

(一)公文基础知识1. 公文种类:决议、决定、命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共15种。

2. 公文格式: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等组成。

(二)发文注意事项1. 主送机关和正文中使用规范简称或者全称:国务院和北京市政府机构都有规范简称,参考首都之窗和国务院官网,包括单位排序。

如:市委、市政府;市教委、市委教育工委。

事业单位没有规范简称,建议使用全称。

公文中对同一单位的的称谓应当一致,避免前后不一。

2. 正文层次标识:第一层“一、”“二、”“三、”……使用三号黑体字。

第二层用“(一)”“(二)”“(三)”……使用三号楷体字。

第三层用“1.”“2.”“3.”……使用三号仿宋字体。

第四层用“(1)”“(2)”“(3)”……使用三号仿宋字体。

公文中出现或者①或者a都是不规范的。

公文统一使用A4白纸,行间距(固定值28)3. 正确使用六角括号:发文字号中的年份使用六角括号标注,即:〔〕,使用四角括号是不对的,如“京教办[2012]1号”。

六角括号在键盘上不能找到,应当打开word菜单栏,通过“插入——特殊符号——〔〕——确定”的路径找到。

4. 公文中的数字,除部分结构层次数和在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

成文日期也是阿拉伯数字。

5. 请示等需要回复的公文要标注联系人及联系方式:请示、需要对方批复或者回复的意见、函等文种,在附注(成文日期之下主题词之上)部分标注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并使用圆括号括住。

例如:(联系人:×××;联系方式:××××)6. 签发日期和印发日期:签发日期是主要负责人签字同意发文的日期;如果是联合发文,签发日期以最后一个签发单位负责人的签字日期为准。

公文处理注意事项及其流程要点

公文处理注意事项及其流程要点

公文处理注意事项一、发文管理应注意的事项:(一)拟稿1.公文拟稿要注意用A4纸,WORD页面设置为上3.7、下3.5厘米,左2.8厘米,右2.6厘米。

2.公文标题用小标宋二号字(不需要加粗)。

公文正文用仿宋体三号字。

如果文中有标题需要强调,不能用仿宋加粗,而应该用黑体三号字。

段落行距为固定值30磅。

3.电子公文不需要落款,成文时间必须要用中文格式。

例如:“二○○四年十月十二日”。

4.人名、地名、数字、引文准确,引用公文应当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发文字号在文件的标题后用圆括号注明。

例如:“《绍兴市国(绍市国税办〔2004〕家税务局关于2004年××××工作开展情况的通报》444号)”。

5.草拟公文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 .”,第四层为“(1)”。

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时间、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

6.公文如有附件,应当在正文之后空一行再空两格、成文时间之前注明附件顺序和名称。

并把附件放在附件栏中。

例如:“ 附件:1.××××××2.××××××××3.××××××× ”7.成文日期以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的签发日期为准。

8.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并标明公文种类,一般应当标明发文机关。

上报的公文,标题中不标发文机关。

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9.转发上级机关的公文,如其标题过长,可以自拟事由摘要转发,但不能以上级机关公文的发文号代替。

10.主送机关指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统称。

公文发文办理的注意事项

公文发文办理的注意事项

公文发文办理的注意事项1.引言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引入和定义:首先介绍公文发文办理是指政府机关或企事业单位在行文过程中,根据规章制度和相关要求起草、审核、签发所需的一系列工作。

公文发文涉及到各个领域和层级,对于机构间的沟通与协调具有重要意义。

重要性和目的:接着,说明公文发文的重要性。

公文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行政管理和组织协调的重要工具,是传达信息、表达决策、规范行为的正式文件。

发文办理的目的在于确保公文的准确性、合规性和专业性,以便有效地传达政策、决策和相关信息。

流程和步骤:进一步介绍公文发文办理的常见流程和步骤。

通常包括起草公文、审核公文、签发公文以及文件编号和归档等环节。

这些环节需要各个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协同配合,确保公文发文过程的规范和高效。

人员责任和配合:强调公文发文办理中各个人员的责任和配合。

起草人应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根据发文目的和主题撰写公文正文;审核人要严格审查公文的内容和格式,确保其规范、准确、可读性强;签发人要准确表达意见和决策,并确定签发日期等信息。

此外,还应强调各部门之间的协作,确保公文发文的及时性和一致性。

总结和展望:最后总结概述部分的内容,强调公文发文办理的重要性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同时,为后续章节的详细内容做出铺垫,引导读者继续关注后续章节的内容,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公文发文办理的注意事项。

以上内容可作为文章1.1 概述部分的参考,具体写作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和扩展。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在完成引言部分之后,接下来是文章的正文部分。

本文的正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2.1 起草公文2.1.1 确定发文目的和主题在起草公文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发文的目的和主题。

确定发文的目的有助于明确传递信息的目标和效果,而明确公文的主题可以帮助起草人员更好地集中表达和组织内容。

2.1.2 编写公文正文公文正文的编写要清晰准确,内容要全面具体。

要注意使用客观、中肯的语言风格,避免过多的修饰和主观色彩。

公文写作注意事项(必备)

公文写作注意事项(必备)

常用公文写作要求一、公文写作的共性要求:(一)、确定文种公文包括:条例、规定、办法、决定、命令、指示、批复、通知、通报、公告、通告、议案、请示、报告、调查报告、总结报告、函、会议纪要等。

文种是写作公文首先要明确的。

我们在写作公文前,要弄清楚这个文件具有或者说应该发挥什么作用,是在什么背景下写这个文件材料。

根据写作的背景、目的、受文对象确定采取哪个文种。

选择公文文种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看作者与主要受文者间的工作关系;二是看作者的法定权限;三是看行文目的、行文要求和表现公文主题的需要。

(二)、规范写作公文写作要努力做到“七个规范”:1、主题规范。

主题是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任何文章都要有主题,公文也不例外。

公文主题的提炼标准,就是集中单一、鲜明显露。

要求一文一事,一个主题,主题鲜明突出。

主张什么,反对什么,要鲜明直接,不能含糊,不能让人产生歧义。

2、使用材料规范。

公文材料的选用标准必须是真实典型,新鲜有力。

所谓真实,就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能够反映当前事物本质规律。

我们分析问题时,所列举的现象,不是假的人为编造的,也不是偶然现象和个别现象。

所谓典型,就是既是个性特征,又是共性特征。

新鲜有力,就是我们所列举的、分析的问题、提出的办法,必须是符合当前实际的,必须是有说服力的。

3、文章格式规范。

公文普遍的结构格式是:公文标题—主送机关—正文—结尾—成文时间。

标题的写法:公文标题的写法一般是发文机关+事由+文种。

主送机关的写法:一是只写受文机关的名称,不写领导个人名字(领导特别要求的除外);二是只能写一个主送机关,其他需要送达的受文机关采取抄送方式;三是用统称或者规范的简称,不能随意写,如市政府、市人民政府都是规范的简称,但不能写成市府;四是行文关系,只能逐级行文,一般不能越级行文,某些经费请示属特殊情况。

正文的写法:正文是主送机关以下、结束语之前的部分。

正文是一篇公文用笔最多、最重要的部分。

一般是在主送机关之后,先写一段或几句导语,说明写这篇公文的原因、根据或者目的,导入正文。

公司发文管理规定及流程

公司发文管理规定及流程

公司发文管理规定及流程一、引言在现代化企业管理中,发文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是企业内外沟通的重要手段。

合理有效地管理好发文工作,对于提升企业形象、加强内外部沟通、保障企业管理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公司制定了以下发文管理规定及流程,以确保发文工作的规范性和高效性。

二、发文管理规定1.发文的目的(1)及时传达重要信息。

发文是企业内外沟通的重要手段,可以及时将重要信息传达给内外部的相关人员。

(3)提升企业形象与知名度。

通过发文,能够宣传企业的新闻动态、产品推广等信息,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形象。

2.发文内容与要求(1)发文内容应真实、准确、完整,并且符合公司相关制度和法规的规定。

(2)发文语言要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于晦涩的专业术语,确保接收人能够准确理解发文的意思。

(3)发文应经过相关部门审核,确保内容的合法性与合规性,并遵守保密协议,不得泄露公司机密信息。

3.发文形式与格式(1)发文可以以电子邮件、纸质信函、公文等形式进行,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

(2)发文确保文稿清晰、字迹清楚,并且按照公司的格式要求进行书写。

4.发文的流程(1)发文申请:部门或个人有发文需求时,应向公司行政部门提出发文申请,申请中应包括发文目的、内容、接收人等信息。

(3)发文撰写:发文申请审核通过后,由相关部门或个人进行撰写发文的具体内容。

发文应严格把关,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

(4)发文审批:发文内容定稿后,需要经过公司领导的审批。

领导审批的目的是确保发文与公司整体方向和政策相一致。

(5)发文发布:发文审批通过后,行政部门负责将发文发送给接收人,确保发文及时传达。

三、发文管理的注意事项1.定期整理归档:公司应建立健全的发文档案管理制度,对已发出的公文进行整理归档,以便查阅和追溯。

2.严禁修改篡改:一旦发文定稿,严禁对发文进行随意修改和篡改,避免出现误导和不一致的情况。

3.及时回复确认:接收人在收到发文后应及时确认,并根据需要回复相关意见,以保证沟通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公文发文指导意见

公文发文指导意见

公文发文指导意见公文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发布文件及文件传递、沟通的重要工具。

公文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对于保证公文的质量和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各级政府和单位都会发布“公文发文指导意见”,下面我们就围绕这一主题,来分步骤阐述。

一、规范公文格式公文的样式和格式应该遵循固定的标准,如字号、字体、边距、行距、章节标题等都要依据公文撰写规范进行调整。

同时,网上也有很多关于公文格式的教程可供参考,应该遵循标准教程的要求进行操作。

二、明确文种分类公文一般分为多种类型,如通知、公告、决定、文件、函等等。

不同的公文文种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发文前要明确文种分类,并结合对应文种的要求进行撰写和发送。

三、注重文字表达公文是政府、企事业单位外部传递信息和开展沟通的重要工具,因此在文字表达上要注重准确、简练明了、字正腔圆,可以使读者更加易于理解和接受信息。

四、认真审读公文在发文之前,一定要认真审读公文内容是否符合要求,避免公文出现格式、错别字、用词不当等错误。

这些错误有可能导致公文信息的不清晰,影响公文的效果和意义。

五、加强公文信息安全公文信息泄漏会对企业、国家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在发送公文时应优先考虑信息的安全。

可采取多种方式,如对公文文件进行加密、设置权限、采取合法的传递途径等方式来保障公文的安全。

综上所述,“公文发文指导意见”对于公文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制定的公文发文指导意见,能够提高公文管理的水平,更好的保障企业、国家和公务员的工作效率,为各个领域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常见公文写作注意事项(3)

常见公文写作注意事项(3)

常见公文写作注意事项(3)常见公文写作注意事项(3)结尾。

批复的结尾比较简单。

一般只需在正文之下另起行写出“特此批复”、“此复”即可。

3.写作要点(1)针对性要强。

凡批复都是针对下级机关的请示而发,因此,批复的内容、语言必然与请示的内容紧紧相扣,直接回答下级请示的事项。

(2)态度要明确。

批复是对下级机关来文表明态度,是可办,还是不可办;是好,还是不好,应直接予以说明。

(五)函1.文种特征函是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时使用的文种。

函在实际行文中形成了多种类型。

从内容和作用上看,包括:(1)申请函,即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的函。

(2)商洽函,即用于请求协助、商洽解决办理某一问题的函。

(3)询问函,即用于询问有关事项的函。

(4)答复函,上级机关答复下级机关询问或主管部门批复申请事宜时使用的函。

(5)告知函,平级或不相隶属单位之间相互通知事情时使用的函。

从行文方向上看,函有来函、复函。

函是一个正式文种,行文时要采用正式文件的标印格式,不能把便函(即公务便信)视为函,也不能认为函包括函与便函,便函不是正式公文,它与函没有直接关系。

2.结构模式(1)商洽函的写法。

商洽函的标题,一般要写明商洽事项,并加上文种。

正文一般都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商洽原由。

二是商洽事项。

(2)询问函的写法。

这类函的标题应包括三项内容,包括询问单位名称、询问事项和文种。

询问函的正文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询问的目的。

即说明为什么要询问,也就是发函的理由。

二是询问的内容。

这一部分是主体,要像出“试题”一样明确而又具体,使对方一看便懂,以便依题回答。

(3)答复函的写法。

答复函的标题一般应载明三项内容:答复单位名称、答复事项和文种。

这类函的内容分为三部分:一是告知情况,二是答复意见,三是结尾。

最后以“此复”、“特此函复”或“谨作答复”等作结语,有时也可不用结语。

(4)告知函的写法。

告知函和答复函十分接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文格式相关要求
1. 字体:标题:方正小标宋简体二号
正文:方正仿宋简体三号
第一层为“一、”,使用三号方正黑体简体字。

第二层为“(一)”,使用三号方正楷体简体字。

第三层为“1.”,使用三号方正仿宋简体字(可加粗处理)。

第四层为“(1)”,使用三号方正仿宋简体字。

2. 文体选择:对上级公司或政府部门一般用“请示”、“报告”,对平级单位一般用“函”。

3. 页边距:上3.7cm、下3.5cm、左2.8cm、右2.6cm
行距:固定值28磅
段前、段后都是0行
4. 公文要添加单位名称“****”(一般是在28磅的段落第3行写,上面空2行),底下要有日期,格式为“2018年6月8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