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机构课件】公文发文格式和细则课件
公文写作培训课件(最全面最详细)

2021/10/10
23
Chapter4 写作宝典
2021/10/10
24
四 写作宝典
ü 通知
• 一般分为公布性通知、批转性通知、转发性通知、指示性通知、一般性通 知、事务性通知、会议性通知、任免性通知。
• 周知性通知: 要求受文机关知晓某一事项的通知,例如会议通知、人事通知、人事任免 通知等。
2021/10/10
31
四 写作宝典
ü 会议纪要(会议记录)
• 标题:机关名称+会议名称+文种/会议名称+文种/正、副标题式。 某某座谈会议纪要
• 正文:总述部分,是全文的前言、导语,即会议情况;分述部分,应写 出会议讨论的情况和结果,一些小型会议可不写讨论情况直接写决议事 项。
• 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答复上级机 关的询问事宜。
• 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 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2021/10/10
10
一 公文ABC
ü 公文之初了解
• 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 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
4
一 公文ABC
ü 国家法定的行政公文种类
•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14号)规定: • 15种:决议、决定、命令(令)、公告、通告、意见、通知、
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
2021/10/10
5
一 公文ABC
ü 常用公文
12种
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 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纪要
• 区别情况,规范行文。在行文时,要用“通知”作“文件头”来加以 颁行。
公文格式培训课件

VS
公文写作要求
公文写作要求用词得当、语句通顺、逻辑 清晰,同时要注意文件的编号、附件等细 节问题。
02
公文写作规范
标题写作规范
总结词
简洁明了、清晰易懂、体现公文主题
详细描述
标题应简明扼要地概括公文的主题,使用清晰易懂的文字,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晦涩的术语。同时,标题应体现 公文的类型和主题,例如“关于xx问题的请示”、“关于xx项目的计划书”等。
正文写作规范
总结词
结构严谨、条理清晰、表述准确、简明扼要
详细描述
正文应按照公文的基本结构进行撰写,包括 开头、主体和结尾。开头应简明扼要地说明 公文的目的和背景;主体应详细阐述公文的 内容和理由,包括具体事项、数据和事实等 ;结尾应提出结论或建议,并署上日期和签 名。在表述上,应使用准确、简明扼要的文
04
05
1. 标题:居中,加粗, 字号适中。
2. 正文:分段明确,理 由充分,请求事项明确 。
3. 结尾:另起一行,以 “妥否,请批示”等惯 用语结束。
题目四:其他公文类型撰写
01 02 03 04
总结词:公文还有其他多种类型,如通报、函等,每一种都有其特定 的格式和要求。
详细描述
1. 通报: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等,要求内容客观 公正、评价准确。
对于每种公文类型,应当了解其用途、结构 、语言和文字要求,并掌握相应的写作技巧 和方法。
在写作过程中,应当注重公文的规 范性、准确性和时效性,以确保公 文能够有效地传达信息、解决问题 或促进工作。
05
公文写作技巧与提升
公文写作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公文写作规范通用培训内容PPT演示

1-2 公文的种类
4.根据对处理时间方面的限制和要求的不同 它生活在沙漠里,不需要水源也可以生存,它的形状像手掌一样,并且满身长着细细的像针一样的刺。记得上次妈妈刚买回的仙人掌,不知道是谁把它放在凳子上了,我也没注意一屁股坐上去了疼得我嗷嗷大叫。
它生活在沙漠里,不需要水源也可以 生存, 它的形 状像手 掌一样 ,并且 满身长 着细细 的像针 一样的 刺。记 得上次 妈妈刚 买回的 仙人掌 ,不知 道是谁 把它放 在凳子 上了, 我也没 注意一 屁股坐 上去了 疼得我 嗷嗷大 叫。
它生活在沙漠里,不需要水源也可以 生存, 它的形 状像手 掌一样 ,并且 满身长 着细细 的像针 一样的 刺。记 得上次 妈妈刚 买回的 仙人掌 ,不知 道是谁 把它放 在凳子 上了, 我也没 注意一 屁股坐 上去了 疼得我 嗷嗷大 叫。
它生活在沙漠里,不需要水源也可以 生存, 它的形 状像手 掌一样 ,并且 满身长 着细细 的像针 一样的 刺。记 得上次 妈妈刚 买回的 仙人掌 ,不知 道是谁 把它放 在凳子 上了, 我也没 注意一 屁股坐 上去了 疼得我 嗷嗷大 叫。
2-2 行文规则
一般规则
它生活在沙漠里,不需要水源也可以 生存, 它的形 状像手 掌一样 ,并且 满身长 着细细 的像针 一样的 刺。记 得上次 妈妈刚 买回的 仙人掌 ,不知 道是谁 把它放 在凳子 上了, 我也没 注意一 屁股坐 上去了 疼得我 嗷嗷大 叫。
1.平件,指无特殊时间要求,按工作常规依次传递处理的文件。 2.加急件,指内容重要、紧急而需要优先传递处理的文件。 它生活在沙漠里,不需要水源也可以生存,它的形状像手掌一样,并且满身长着细细的像针一样的刺。记得上次妈妈刚买回的仙人掌,不知道是谁把它放在凳子上了,我也没注意一屁股坐上去了疼得我嗷嗷大叫。 3.特急件,指内容非常重要并特别紧急,需立即优先迅速传递处理的文件。
公文工作规范培训课件

公文工作规范培训课件前言公文是公务员、企业职员等办公工作中经常要用到的文书形式,而规范的公文格式是保证公文质量的基础,也是标志组织的形象。
为了提高公文质量,培训公文工作规范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课件将介绍公文工作规范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
公文的定义公文是指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事业组织和部队机关等机关单位,或者个体或者个人起草或用于公文往来的文字材料,以表现、传达业务信息为目的的、经过权威部门签发的正式性文书。
公文的形式公文要求格式严明,按照一定的格式要求来规范各类公文文书的写作。
下面是通用的公文形式:公文种类•呈报(报告):上级机关在管理工作中对下级机关的职责,并依法指示进行下一步操作的通知文书。
•通知:向特定范围内有关方面传达信息的正式文书。
•通报:是机关向社会、群众公开机关处理行政事务中规定的重要事件、信息的一种形式。
•公告:又称告示,是公开声明和传达某一具体信息的文书。
•通讯:在机关和机关、机关和民事主体之间起沟通联系作用的文书。
•请示(函):下级机关或个人向上级机关请求意见或解决问题的文书。
•批复(函):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或个人请示问题作出的答复。
公文要素•发文机关名称:必须准确地写出全称、级别和填字简称。
•发文字号:决定公文处理的先后顺序。
•发文日期:公文之间的时间先后关系常常决定各级主管机关对处理各种公务的督促程度。
•秘密等级:要严格控制公文的阅读范围,确保文秘信息的保密。
公文的要求语言简练、准确公文使用的语言应简练、准确、通俗易懂。
措词力求精炼、明了、简洁。
规范格式公文的格式是保证公文性质的基础,直接影响文稿的拟定、制作、传阅和保存。
申明明确、态度诚恳书写过程中要注意尽量明确自己的表态,同时态度应处处诚恳。
符合法规要求公文要遵循法律法规的规定,如公文开头上要写明发文机关全称、地址、邮编和电话等联系方式。
表达清晰、内容丰富公文是传达信息的最重要的传媒,在表达上应注重内容丰富性和表达清晰性的统一,以保证传达、核实信息的准确和充分。
公文格式培训课件

公文格式培训课件公文格式培训课件在现代社会,公文是各种组织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公文的格式规范与否直接影响到组织机构的形象和工作效率。
因此,掌握正确的公文格式成为了每一个职场人士必备的技能。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公文格式,本次培训课件将深入浅出地介绍公文格式的要点和技巧。
一、公文的基本要素公文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书形式,具有一定的规范要求。
首先,公文应包含明确的标题,以便读者能够迅速了解公文的主题。
其次,公文应包含发文单位和日期,以便确定公文的发出者和发出时间。
最后,公文应包含正文内容,内容要简明扼要,语言要准确清晰。
二、公文的常见格式1. 信头:信头是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发文单位的名称、地址、电话和传真等联系方式。
信头的位置通常在纸张的上方,居中或居左。
2. 标题:公文的标题应简明扼要,能够准确概括公文的主题。
标题通常位于公文的开头,居中或居左。
3. 发文单位和日期:发文单位是指公文的发出者,应在公文的左上角注明。
日期则是指公文的发出时间,应在发文单位的下方注明。
4. 正文:公文的正文是公文的核心部分,应包含详细的内容和要求。
正文通常分为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引言用于引起读者的兴趣,主体部分是公文的主要内容,结尾部分用于总结和呼吁。
5. 签名:公文的签名是公文的最后一部分,用于标识公文的发出者和发出时间。
签名通常位于正文的下方,居右。
三、公文格式的注意事项1. 使用规范的文字和语法:公文应使用规范的文字和语法,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
同时,要注意使用正确的标点符号和书写规范。
2. 注意段落结构:公文的正文应根据内容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段,每一段应包含一个主题。
段落之间要使用适当的过渡词语,使整篇公文的结构更加清晰。
3. 控制篇幅和行文风格:公文应尽量控制篇幅,避免冗长的描述和重复的内容。
同时,要注意行文风格的统一,避免在一个公文中使用多种行文风格。
4. 使用规范的标点符号:公文中的标点符号要使用规范的方式,避免过多或过少的使用。
公文格式培训课件

公文格式培训课件公文格式培训课件一、概述本培训课程旨在帮助员工了解并掌握公文格式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公司内部公文撰写的一致性和规范性。
公文是公司内部沟通和外部联系的重要工具,规范的公文格式能够体现公司的专业性和形象,因此掌握公文格式的知识对于每一位员工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公文基本要素公文的基本要素包括:标题、收文单位、正文、落款、日期等。
1、标题:简明扼要地概括公文主题,位置居中。
2、收文单位:明确公文接收的部门或个人,位于正文开头。
3、正文:详细阐述公文的中心内容,包括事实、理由、要求等,是公文的主体部分。
4、落款:公文的发布者,位于正文右下方。
5、日期:公文的发布日期,位于落款下方。
三、公文格式规范1、纸张和版面:使用A4纸,版面干净整洁,行距适中。
2、字体和字号:正文使用仿宋字体,字号为12号。
标题使用黑体或宋体,字号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落款和日期使用仿宋字体,字号为10号。
3、行文流程图:采用金字塔结构,依次为目的、问题、分析、方案、结尾。
4、段落布局:每段开头空两格,段与段之间留一行空白。
5、语言规范:用词准确、简明扼要,语句通顺、无语法错误。
6、数字和图表:使用阿拉伯数字和规范图表,位置合理、清晰易懂。
7、标点符号:标点符号使用正确,逗号、句号、分号、冒号等根据需要灵活运用。
8、页边距:页边距设置合理,以美观、大方为原则。
四、公文写作技巧1、开头简明扼要,突出主题。
2、段落分明,条理清晰。
3、用词准确、简练,避免赘述。
4、语言得体、礼貌,避免使用过于随意或情绪化的语言。
5、结尾明确,提出要求或建议。
五、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员工更好地理解公文格式的规范和标准,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六、复习与练习提供相关公文格式的复习资料和练习题,帮助员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公文撰写能力。
七、总结与展望总结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提出学习建议和展望,以便员工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公文格式培训课件

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最后一个印 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 文日期,首排印章顶端上距正文(或附
件说明)一行之内。
冒号后对齐,最后用句号。 号仿宋字,机关间用逗号隔开,回 行与冒号后首字对齐,最后用句号。
2012年7月1日前: 2012 年7 月1 日后: 抄送, 左空 1字, 3号仿宋 字,机关间用顿号隔开,回行与 抄送,左右各空1字编排,4
公文标题
主送机关 正文
文号在机关标识下空2行,
3号仿宋,居中。(年份标全称,
用六角括号“〔〕”括入)
(不编虚位)
标题于红线下空2行,2号小
标宋,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 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 间距恰当。2012年7月1日以后要求 标题排列应使用梯形或菱形。
正文于标题下空1行,3号仿宋
文号上行文的文号左空一字,3号仿宋,签发人于右,
都安瑶族自治县
规范公文格式 培训班
2013年1月18日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
培训任务
一、公文用纸
二、页边距 三、版面行数与数字
四、文字 颜色
五、公文格式各要素编排规则
六、文字材料中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一、公文用纸
A4型纸,尺寸为:
210mm×297mm
二、页边距
上:37mm±1mm 下:35mm±1mm
左:28mm±1mm 右:26mm±1mm
页边及版心
三、行数和字数
一般每面排22行,每
行排28个字,并撑满 版心。
四、文字颜色
如无特殊说明,公 文中文字的颜色均为 黑色。
五、公文格式各要素
编排规则
公文格式各要素的划分
版头(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以上的部分,包括:份
公文格式及规范PPT课件

• 一般情况下,第一层用黑体字、第二层用
楷体字、第三层和第四层用仿宋体字。
2020年9月28日
16
附件。公文正文的说明、补充或者参正文一起
装订。
• “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用3号黑体字顶格
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附件标题居中 编排在版心第三行。附件顺序号和附件标 题应当与附件说明的表述一致。附件格式 要求同正文。
• 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加盖签发人签名章时,在正
文(或附件说明)下空二行右空四字加盖签发人 签名章,签名章左空二字标注签发人职务,以签 名章为准上下居中排布。在签发人签名章下空一 行右空四字编排成文日期。
• 联合行文时,应当先编排主办机关签发人职务、
签名章,其余机关签发人职务、签名章依次向下 编排,与主办机关签发人职务、签名章上下对齐; 每行只编排一个机关的签发人职务、签名章;签 发人职务应当标注全称。
• 联合行文时,应当先编排主办机关署名,其余发
文机关署名依次向下编排。
2020年9月28日
22
附注。是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如公文的
发放范围、使用时注意的事项、联系人及 联系方式等。公文如有附注,用3号仿宋 体字,居左空2字加圆括号标识在成文时 间下一行。
2020年9月28日
23
加盖签发人签名章的公文
页码
4
2020年9月28日
5
二、党政机关公文基本格式(公文版式实例)
发文机关标识下边 缘发文字号的距离 是:2行字。
发文字号之下4mm 是与版心等宽的红 色分隔线
上白边:37±1mm
毕节市人民政府文件
×××〔2011〕×号
签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