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专题之成语教学

合集下载

浅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语法教学-精品教育文档

浅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语法教学-精品教育文档

浅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语法教学一、成语的结构类型成语作为一种固定词组,大部分为“四字格”成语,其内部各部分的组成关系几乎涵盖了汉语所有的语法结构。

我们认为,成语的结构体现着成语的语法功能,而成语的语法功能进一步决定了成语的句法功能。

所以对成语语法层面的教学要首先从成语的结构下手。

笔者逐个分析了《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中的所有成语,将其结构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并列关系在《大纲》中没有出现四个语素分别并列的成语,都是两两并列的关系,有以下五种类型:(1)主谓+主谓,如“理直气壮”;(2)动宾+动宾,如“斩钉截铁”;(3)定中+定中,如“飞禽走兽”;(4)状中+状中,如“东张西望”;(5)并列+并列,如“兢兢业业”。

(二)非并列关系主要有十一种类型:(1)主谓式,如“波涛汹涌”;(2)动宾式,如“饱经沧桑”;(3)偏正式,如“后顾之忧”(定中)、“不可思议”(状中);(4)动补式,如“层出不穷”;(5)连动式,如“见义勇为”;(6)兼语式,如“举世瞩目”;(7)目的式,如“拔苗助长”;(8)因果式,如“难能可贵”;(9)承接式,如“半途而废”;(10)转折式,如“不言而喻”;(11)递进式,如“锲而不舍”。

《大纲》中的成语大致可以分为上述类型,分析成语的结构最好和成语意思的讲解放在一起进行,如讲解“见义勇为”,它的意思是看到正确的事情就奋勇地去做,通过其含义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这是一个连动式的短语。

二、成语的语法功能在分析成语结构的过程中,教师要强调成语和词一样,具有语法功能。

张永芳(1999)在《外国留学生使用汉语成语的偏误分析》一文中指出,“成语按照入句后充当的句子成分可以分为体词性成语和谓词性成语两种,谓词性成语又分为动词性和形容词性两类。

”在上面的分类中,除了并列关系中部分“定中+定中”结构的成语和非并列关系中的偏正式(定中)类型的成语是体词性成语外,其余的全是谓词性成语,可见,谓词性成语是成语的主要部分。

[精品论文]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研究

[精品论文]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研究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成语教学;结构;修辞
A study on idiom teaching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Abstract:Chinese idiom is one of the most distinctive words with unique structure, rhetoric and cultural meaning in Chinese vocabulary, so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idiom has an important and special position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However, due to the unique structure, rhetoric and semantics of Chinese idioms, the general teaching methods of Chinese vocabulary are not suitable for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idioms. In view of this situation, this paper intends to grasp the structure and rhetoric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idioms to discuss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idioms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2.2成语的结构类型
成语的结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在先前的学者们的研究中,学者们对成语的结构类型研究较多,且各有不同的观点看法,对成语结构类型的分类也各不相同,但大体是大同小异。因而在以下的成语结构类型分类中,主要从以下几种结构类型来进行分类[7]:

对外汉语教学中成语的研究与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成语的研究与教学

分类号密级学号H195250419硕士学位论文题目对外汉语教学中成语的研究与教学作者指导教师学科专业提交日期陈晓娣陈学超教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成语因其言简意赅、形象生动而成为汉族人喜闻乐见的一种表达形式。

留学生进入中高级阶段后接触和学习这类词语既是提高汉语水平所需,又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大好窗口。

论文从文化角度着眼,探讨对外汉语教学中成语的研究与教学,力图解决目前对外汉语教学中成语教学文化方面的实际问题。

本论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言。

首先从成语本身的特点与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的现状和意义出发来论述了对外汉语教学中成语研究与教学的重要性。

并在总结评价他人研究的基础上阐明了本文的研究意义。

第二部分为留学生理解与使用成语的偏误分析。

留学生在理解与使用成语时遇到的文化方面的困难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为了解释、分析这方面的困难,本文在所收集的1000多条成语中,根据其代表性、特征与使用度,从中抽取若干条作为调查内容,以了解中高年级留学生对饱含民族传统文化的成语的掌握度。

从调查中总结出留学生不能正确理解与使用成语的文化方面的原因有:1、因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词汇空缺”;2、因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而导致学生理解的字面意义与实际意义不符;3、因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而导致的观念上的差异。

并对调查结果做了整体的分析。

第三部分阐述了现行中高级对外汉语教材中所出现的成语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

结合汉语成语本体研究的成果,对现行中高级对外汉语教材中所出现的成语进行了文化方面的分析。

分别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层面对现行中高级对外汉语教材中所出现的成语进行系统的考察与分析。

其中,物质文化方面包括饮食服饰、宫室建筑、器皿工具、地理环境和各种“物”等等;制度文化在对外汉语成语教学中常见的有:宗法和婚姻、社会礼仪和习俗、军事和法律、政治和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而成语所体现的文化深层部分—心理文化,也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如汉民族的传统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和审美情趣等。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问题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问题

义 , 如引 中义 、 比喻 义 、附加义 等 。
在 第 二语 言 的学 习 中, 目的语 的 习惯用 语 向来 是教 学 的重 点 与难 点 。汉语 的 熟语 ,包 括成 语 、惯 用语 、歇 后语 、 谚语等 ,其 中成 语是 最重 要 的一 种 。成语 不仅 包 含着 丰富 的文 化 内涵 ,还 具 有 深 厚 的历 史文化 价 值 。成语 传承 至 今 ,为大 众喜 爱 ,广泛 地应 用于 汉语 的 书面语 和 口语 中,所 以 ,成语 也就 必然 成 为对 外汉 语 教学 中 的一 部分 ,尤 其是 留学 牛进 入 中高 级阶 段 的学 习后 ,随 着 汉语 水平 的提 高和 交 际 范 围的扩 大 ,他们 会有 意识 地 自觉 使用 汉 语成 语 。但 是 由于汉 语成 语在 结 构 、语法 与语 义等 方 面 的独特 性 质 ,使得 留学 生在理 解和 使用 汉语 成语 时经 常出现偏 误 。 周青 、王美玲 ( 0 9 2 0 )认 为, 目前 国 内绝 大 部分 对外 汉语 教 材 ,对 成语 的 处理采 用 “ 语—— 拼 音— —外 文翻 译 ” 的模式 , 成 这样 就 容 易形成 一种 中外文 词汇 对等 的错 误观 念 。对 外汉 语教 学 是 第二 语 言教 学 。成年 外 国留学 生在 学 习汉 语之 前 ,母语 的语 言 系 统和 文化 系 统早 已在 大脑 中根 深 蒂固 了 。但足 由于成语 具有 强 烈 的文 化色 彩 ,而 文化 又具 有鲜 明的 民族性 ,我 们很 难再 另外 一 种 语言 中找 到与它 完全 对应 等值 的词语 。 魏庭新 (0 7 2 0 )在 北 京 语 言文化 人学 汉 语 学 院 和速 成学 院 中 ,对 学 习过 一年 以上 汉 语 的留学 生作 了问卷 调查 ,并对 数 十篇 二年级 以上 留学生 作文 中成语 的运 用进 行 了偏 误分 析 ,把 留学 在成 语方 面 的偏误 进 行 了分类 :一 足对 成 语意 义 的理解 把握 不准 确 ,二是 对句 法功 能 不清 楚 ,j 是不理 解 成语 的 固定搭 配 ,网 是 误用 “ 用 ”。 活 用 平 时积 累 的审美 经验 和 艺术 修养 ,结 合 材料 的优 化使 用来 实现 画面 的均衡 感 、秩序 感 、节 奏 感、力 度感 。 新 信 息新 知识 的J‘ 传播 可 以提升 学 生 的想象 力与 创造 力 , 泛 新材 料新 技 术 的开发应 用 为其 提供 了更加 丰 富的表 现手 法 ,因此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

102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DOI:10.16661/ki.1672-3791.2020.03.102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①黄春华(广西大学文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4)摘 要: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宝藏,承载着重要的历史文化记忆,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见证者和记录者。

成语数目繁多,其内容涉及十分广泛,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不论是在书面语上,还是在口语上都会使用到成语,成语是汉民族语言交际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词汇要素。

成语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亟需寻求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来应对这一难题,丰富成语教学的内涵,提高成语教学的效率,激发学习者学习汉语的热情。

关键词:成语教学 文化传播 教学策略 趣味性 情境性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1(c)-0102-02成语学习对提高留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增强对中华文化的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成语因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等特点一直都是留学生词汇学习的难点,学生对其具有畏难情绪,学习积极性不高。

当前,对外汉语教学中成语教学也存在着教材对成语部分编排不够合理;教学大纲以及汉语测试对成语考察重视度不够;教学模式僵化,教学方法固定化等问题。

1 对外汉语教学中成语教学的必要性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宝藏,承载着重要的历史文化记忆,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见证者和记录者。

成语数目繁多,其内容涉及十分广泛,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不论是在书面语上,还是在口语上都会使用到成语,成语是汉民族语言交际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词汇要素。

外国留学生们在中国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必然要接触和使用成语,因此,成语学习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另外,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镌刻着一段历史,每一个成语都在无声地讲述中华民族的文化,留学生学习成语的过程也是了解中华历史文化的过程,我们可以语言为载体来传播和弘扬我国文化。

对外成语教学教案设计模板

对外成语教学教案设计模板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成语的起源、特点和分类。

2. 培养学生运用成语进行表达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1. 成语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成语的分类和常见成语的运用。

教学难点:1. 成语的记忆和运用。

2. 成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恰当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成语卡片、成语故事书籍、成语游戏道具。

2. 学生准备:成语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成语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成语。

二、讲授新课1. 成语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解释成语的定义:成语是由四个字组成,具有固定搭配和特定意义的短语。

- 介绍成语的特点:简洁、形象、生动、富有哲理。

2. 成语的分类- 按结构分类:主谓式、动宾式、偏正式等。

- 按来源分类: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

3. 常见成语的运用- 教师举例讲解常见成语的用法和含义。

- 学生跟读并模仿。

三、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成语,进行口头造句。

2. 教师挑选优秀句子进行点评和分享。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回顾所学成语,加深印象。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所学成语,检查学生对成语的记忆情况。

2. 学生分享自己掌握的成语。

二、讲授新课1. 成语的记忆方法- 利用故事法:将成语与故事相结合,便于记忆。

- 利用对比法:通过对比不同成语的含义,加深理解。

- 利用联想法:将成语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等联系起来。

2. 成语在不同语境中的运用- 教师举例讲解成语在不同语境中的运用方法。

- 学生根据所学方法,进行实际操作。

三、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方法,进行成语造句练习。

2. 教师挑选优秀句子进行点评和分享。

四、成语游戏1. 教师组织成语接龙、成语猜谜等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积极参与游戏,提高学习兴趣。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摘要: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结晶和积淀,传递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与含义。

成语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同时成语教学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之一,我们应在成语教学中对成语的文化附加义进行诠释,加强成语语义教学和成语运用练习,使留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

关键词:对外汉语成语教学;语义色彩;语义搭配;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5-0091-02成语是定型的词组和短句,以四字居多,是一种长期沿用的固定短语,在汉语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使用是学习者高层次汉语认知和应用的体现。

目前,世界上学习汉语的人数增加,具有较高汉语水平的人也越来越多,学习成语已成为具有中高级汉语水平留学生的迫切愿望。

然而,成语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一般汉语水平能力测试都把能准确地使用成语列为达到汉语最高水平的标准之一。

①一、留学生学习成语存在偏误的原因分析成语蕴涵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其来源、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留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出现许多偏误,现就偏误出现的原因,分析如下:(一)成语义并不等于其构成成分义的简单相加成语有历史继承性和结构定形性,随着时代发展,其含义出现改变,加上留学生受到不同于中国的历史文化的影响,他们学习成语更加困难。

例如“井底之蛙”一词,字面义是井里的青蛙,但它却是形容见识狭窄的人。

再如“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表面上看,描写自然景物和某种人物,但事实上两者都是古代楚地民歌,前者是极雅、很高明的东西,后者指代非常俗的、很一般的东西。

又如“搜肠刮肚”,比喻绞尽脑汁,苦思苦想,但有留学生说:“我在厕所里‘搜肠刮肚’,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留学生显然是只看到了成语的表面字义,忽略了其整体内涵。

成语具有意义整体性,因此在教授的过程中要注意让留学生从整体把握,同时也要理解成语产生的背景,提高他们掌握成语的准确度。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1. 引言1.1 现状分析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中国经济的崛起,对外汉语教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成语作为中国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目前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

由于成语的特殊性质,很多外国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成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他们往往只是从表面理解成语的意思,而无法深刻领会其中的深层含义。

这就导致了在实际交流中应用不当,甚至产生误解的情况。

成语的教学方法和教材设计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目前很多教材中对成语的教学往往停留在简单的背诵和填空练习,缺乏足够的实践和应用环节。

这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和运用成语,影响了教学效果。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教育者和学者们共同努力,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成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1.2 重要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成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成语是汉语文化的精华,是汉语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学习成语,学生不仅能够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表达能力,更能够深刻理解汉语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成语作为汉语特有的表达形式,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能够体现汉语的深厚底蕴。

通过成语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领略古人智慧,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认同。

成语在汉语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熟练掌握成语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地道、深刻,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的水平和质量,增强交流的效果和感染力。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成语教学不仅是提高语言能力的必要手段,更是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理解和认同的重要途径。

成语教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需要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高度重视和重视。

2. 正文2.1 成语的定义与特点成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现象,是由四字以上的词语组成的固定词组。

它具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不可随意拆分或更改顺序,具有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文化内涵。

成语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固定性:成语是由一定的词语组成的固定词组,不能随意更改或拆分,具有固定的格式和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学生缺乏古代汉语知 识
• 学生母语文化的负迁 移
一、成语教学的地位
3、成语教学是展 示中国文化的窗 口
• 成语有丰富的文化内 涵 • 学生通过学习成语进 一步了解中国文化 • 学生通过使用成语显 示其汉语水平及对中 国文化的了解
一、成语教学的地位
4、成语教学是培 养跨文化交际能 力的重要方法
(四)语用环境有误
• 《语用学概论》:我们将人们在言语交际 中,因没有达到完满交际效果而出现的差 错,统称为语用失误。……这类失误……不 是语法结构出错而导致词不达意……主要归 因于说话的方式不妥,或不符合表达习惯 ,或说得不合时宜。 • 例17 我和我邻居相敬如宾。 我爱我妻子,但我们不相敬如宾。
• 例3:我小心地翼翼打开她给我的礼物。 • 例4:我和她不约而且同来看电影。 • 如果留学生忽视成语结构固定这一特点,就会出 现例3、例4的偏误。
(二)语义理解有误
• 成语的意义并非构成成分的简单相加,而 是在本义的基础上通过比喻、引申概括出 来的整体意义。 • 留学生往往不能抓住整体意义,故造成偏 误。 • 词义包括:理性义、色彩义,成语也具有 理性义和色彩义。
语义理解有误——理性义理解有误
• 成语的理性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 用本义的成语,也不能完全望文生义。成语或多 或少都有一些言外之意。 • 成语本义与引申义的关系:相似(引人入胜)、 相反(八面玲珑)、相关(一气呵成)。引申义 从本义中衍生出来,不能完全按字面意思推断。 • 成语的比喻义更不能按字面意思解释,是以此意 喻彼意,如“近水楼台”、“凤毛麟角”。
“荒无人烟”总和“森林、小岛、沙漠、村子”搭 配 对……议论纷纷。……,主语+议论纷纷。 兴致勃勃+地+观看/参观/游览/谈起
四、成语教法创新
(六)文化对比 中国文化: 1、儒家,道德规范的自我约束,内倾: 忍辱负重、逆来顺受、宠辱不惊 2、家族观念:夫唱妇随、落叶归根
注意:只比异同,不论褒贬。
谢谢大家
中高级阶段的成语教学
2010年1月
一、成语教学的地位
1、成语教学是对 外汉语词汇教学 的一大重点
• 语法教学占主导地位 • 词汇掌握程度影响表 达 • 成语是汉语词汇体系 中重要组成部分 • 中高级阶段接触到的 成语更多 • 《汉语水平词汇与汉 字等级大纲》138条
一、成语教学的地位
2、成语教学是对 外汉语词汇教学 的一大难点
(三)句法运用有误
• 例11 那里的山层峦叠嶂。(混淆词性) • 例12 大家赞不绝口这部电影。(动宾搭配不当) • 例13 放假了,走过荒无人烟的教室,我很怕。 (定语中心语搭配不当) • 例14 画家栩栩如生地画画。 (状语中心语搭配不当) • 例15 他说汉语说得自由自在。 (补语中心语搭配不当) • 例16 你第一次开车,要开车得小心翼翼。 (语序不当)
• 在以上四种偏误类型中,语义理解有误最 常见,其次是句法运用有误。这两种偏误 存在一定关系。书写形式有误不多,多为 学生笔误。
三、当前成语教学的弊端
(一)对外汉语本位观分歧
• 1、词本位 • 2、句本位
• 3、字本位
三、当前成语教学的弊端
(二)局限
1、教材局限 2、课堂局限 3、教师局限
1、教材局限:成语——拼音——外文翻译
四、成语教法创新
(一)解释成语字面意思 千载难逢 说长道短
(二)解说成语历史:了解成语来源,帮助 记忆
四、成语教法创新
(三)引导学生触类旁通 闻:充耳不闻、闻鸡起舞、耳闻目睹 之:不速之客、惊弓之鸟、弦外之音 升序:三番五次、五颜六色、七嘴八舌、千 变万化
四、成语教法创新
(四)根据结构,给成语定性 惊弓之鸟:偏正式,作主语、宾语 呆若木鸡:述补式,作谓语 (五)搭配练习
• 文化差异、文化冲突 • 发音、用词、语法错 误—speaking badly • 语用错误—behaving badly • 成语在汉语词汇体系 中与文化联系最紧密
二、留学生运用成语的偏误分析
• 为掌握中高级阶段留学生运用成语的实际 情况,从广西大学国际教育学院07本科班 、09级学历生综合汉语班、09级汉语国际 教育硕士班搜集了有关成语运用的作业305 条。
二、留学生运用成语的偏误分析
• 结合前人研究成 果、搜集到的材 料,将留学生运 用成语偏误类型 归纳为以下几种 :
• • • • 书写形式有误 语义理解有误 句法运用有误 语用环境有误
(一)书写形式有误
• 例1:穿过森林,突然豁然开郎。(豁然开朗)பைடு நூலகம்• 例2:她打扮得花支招展出门了。(花枝招展) • 例1、例2属于成语的汉字书写有误,主要受到形 近字和同音字的干扰。
语义理解有误——理性义理解有误
• 例5 我刚来中国时,不会说汉语,也没有 朋友,经常孤苦伶仃。 • 例6 周末时,我和朋友常自得其乐地聊天 ,非常开心。
• 例7 我心甘情愿他通过HSK。
语义理解有误——色彩义理解有误
• 成语含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若不注意,则 产生偏误。 • 例8 同屋在装饰房间,我对她指手画脚。 • 例9 毕业大学后,我希望找到游手好闲的 工作。 • 例10 他已经被抓三次,因为他对偷东西 如醉如痴。
• 成语语义复杂,文化深厚,翻译存在高难度。 • 教材中的译文良莠不齐,影响学习效果。 • 准确释义的同时,应简要地提供用法信息。
2、课堂局限
解释成语整体意义后马上展示例句,不能解 释重点字眼,更不能展示成语包含的文化 信息。
3、教师局限 • 不能把握成语内涵(语义&文化) • 教法有误
知其形而不知其义更不知其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