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合集下载

8.3-力的图示

8.3-力的图示

结论1力的方向能够影响它的作用效果.
一、力的三要素
推门的时候,推力作用到 离门轴较远的点,比作用到离 门轴较近的点,易于把门推 开.
A
用扳手拧螺母的时候,手 握在把的末端比握在把的中间, 易于把螺母拧紧.
B
A
结论3:力的作用点也能够
B
影响它的作用效果.
一、力的三要素
作用点 大小 力的__________ 、方向 __________、 __________ 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够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2.会作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教学重点:
力的三要素;画力的图示
教学难点:
力的图示的规范作法。正确地确定力的方向和选取 力的作 用点
一、力的三要素
结论1:力的大小能够影响力的作用效
果.
一、力的三要素
在排球运动中,二传手用 力向上托球,球就向上运动.
主攻手用力向下扣 球,球就改变运动方向, 急速下落.
D.无法判断
1、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2、力的图示
3、力的示意图
作业:课本p122 一课三练p57-58
; https:// 必富LG游戏 LG大宝游戏 LG游戏平台 PT游戏平台

急了吧,走回去,哥给你看我の神奇…战智." 当前 第壹伍章 零壹4章 战智学堂(上) 白家东院,依旧是那个偏僻の小院. "哥,这个可爱の小狗就是你说の恐怖独角智?可是为什么它没有独角哪?还有它好小哦!"夜轻语眉毛弯弯,嘴角露出恬静の微笑,堪比珍珠の黑色眼眸中却带些少 许疑惑. "额!哥怎么会骗你,它现在刚被召唤出来,陷入虚弱期,就比如刚出生の婴儿般,独角未显现出来.我告诉你,据我估计这独角智最少都是八品战智,而且很有可能是九品圣级战智."

七年级科学力的图示2

七年级科学力的图示2
我竟然被感动了,只顾欣赏这张善良、有教养的脸,只顾欣赏这江南的表情,却忘了对他说声谢谢,把诚挚的心情告诉他。当我忽然记起,正要张口表达,人潮猛然涌了过来,
二、力的图示
作图方法:
1.选定标度(即用多少毫米表示多少牛 的力)。
2.从作用点向力的方向画一线段,线 段长短按选定标度和力的大小画,线 段上加刻度。
法国小仲马编剧的《茶花女》第三幕,李叔同饰演女主人公。日本有一位老戏剧家松居,他对李叔同的演技极为欣赏。他说看了这个戏,他想起在法国蒙马得尔小剧场那个女优杜菲列所演的茶花女…… ⑤李叔同年轻时,即以才华横溢而瞩目文坛。出家前夕,他将清光绪二十六至三十三年 (1900—1907年)间的20多首诗词自编成书卷。其中就有《留别祖国并呈同学诸子》、《哀国民之心死》等不少值得称道的佳作,表现了他对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出家前的五六年间,他还有30余首歌词问世。词家寇梦碧在《读李叔同先生诗词》中说:“叔同先生词,则兼婉约豪 放之长,而题材之博大,内容之深广,实为突起异军,超越乡贤。” ⑥李先生严谨而不拘束,夏丏尊先生曾经指出李叔同先生做人的一个特点,他说:“做—样,像一样。”执教一师,他脱下西装,穿上黑马褂、布鞋,配戴金丝边框眼镜,为人师表,他一丝不苟。 ⑦他的艺术成就为古老而 禁锢的中国艺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从此中国艺术融入了世界文化的舞台,他严谨而美学化的教育精神为这个浮华的社会注入了一剂清新的空气。先生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又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李叔同少年时,是滩有名的风流公子,因此在之后的岁月里,他努力追求铅华洗尽、返璞归真的人生,事实明他做到了。 B.在中国音乐史上,李叔同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送别》意蕴无限,充分体现出他的“陶冶性情,感精神之粹美”的音乐主张。 C.李叔同为古老而禁锢的中

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共16张PPT)

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共16张PPT)
要素,这 种表示方法叫力的图示
二、力的图示
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的 长短表示力的大小.
在线段的末端画个箭头表示力 的方向.
用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
力的作用点.一般用起点表示力的 作用点
有时为了精确表示力的大小,还 要在图中附上比例线段,指出某一长 度表示多少牛的力.
力2的、三 作要力素的:图大示小时、要方注向意、作用点。

2、沿斜面30 向上拉小 力2的)概 设念标:度力(标是度一选个取物要体合对理另,一一个般物使体线的段作的用长。度为标度值的2-5倍为宜)
木这箱时重 只5需0在0N物,体画上出把地力面的对作木用箱点的和托方力向和表木示箱出对来地,面这的样压的力图的叫图做示力。的示意图。
F=80N
20N
1、作法 1)找受力物体
F=200N
2)设标度(标度选取要合理,一般使线段的长度 为标度值的2-5倍为宜)
3)定作用点、画射线
4)按标度截取线段
5)标箭头
6)标明力的大小和单位
2、作力的图示时要注意
1)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 用点,必须画在受力物体上。
50N 2)箭头方向必须与力的方向一致
用物线体段 间的力起的点作(用或是终相点互)的表示力的作用点.一般用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车的力为100牛,画力 2)设标度(标度选取要合理,一般使线段的长度为标度值的2-5倍为宜)
的图示。
举例:常见的力的图示的画法
5N
10N
F压= 30N 10N
F = 20N
F = 40N
三、力的示意图
在许多情形下,我们只是关心力 的方向和作用点,而不太关心力的 大小。这时只需在物体上把力的作 用点和方向表示出来,这样的图叫 做力的示意图。

(完整)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相互作用思维导图

(完整)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相互作用思维导图



常见的 三种力
弹力

大小 胡克定律 F=kx 平衡法 牛顿第二定律法 牛顿第三定律过渡
方向 作用点
与施力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
在接触点(接触力)
面 与面(切面)垂直且指向受力物体。 绳 沿绳背离受力物体(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杆 不一定沿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常见弹力 拉力 推力
压力 支持力
摩擦力
产生 大小 方向
共点力 共同作用在同一点,或力的作用线交于一点。(力的合成与分解针对共点力)
运算法则 平行四边形定则 三角形定则 正交分解
力的运算
力的合成 |F1|-|F2|≤F 合≤F1+F2 分解原则 任何一个力都有无数的分解方式,通常要根据实际效果分解
力的分解
已知一个分力大小方向 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
有唯一解 有唯一解
产生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体受到的力。
重力
大小 方向
G=mg 纬度越高 g 越大,地势越高 g 越小。通常 g=9.8N/kg 竖直向下,非垂直向下,不一定沿地球半径方向。
作用点 重心:与物体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质量分布均匀、开
关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产生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分解类型 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
实验: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 F2 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θ
F2<Fsinθ F2=Fsinθ Fsinθ<F2<F F2≥F
有无数解 无解
有唯一解 有两种解 有唯一解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 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静摩擦力 0<Ff<Ffm 平衡法 牛顿第二定律法 牛顿第三定律过渡

物理学霸笔记06力的概念及常见的三种力

物理学霸笔记06力的概念及常见的三种力

弹 性 绳 的 中 点 , 平 衡 时 弹 性 绳 的 总 长 度 为 100 cm ; 再 将 弹 性
绳的两端缓慢移至天花板上的同一点,则弹性绳的总长度
变 为 ( 弹 性 绳 的 伸 长 始 终 处 于 弹 性 限 度 内 )(
)
A . 86 cm
B . 92 cm
C . 98 cm
D . 104 cm
答案: B
解析:将钩码挂在弹性绳的中点时,由数学知识可知钩码
两 侧 的 弹 性 绳 ( 劲 度 系 数 设 为 k) 与 竖 直 方 向 夹 角 θ 均 满 足
( 2 )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 ①根据物体所受弹力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判 断。 ②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确定弹力的方 向。 ( 3 )弹力的分析与计算 首先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然后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 用共点力平衡的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弹力。 5 .几种典型接触弹力的方向确认: ( 1 )面与面接触的弹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 ( 2 )点与面接触的弹力:过接触点垂直于接触面(或接 触面的切面)而指向受力物体 ( 3 )球与面接触的弹力:在接触点与球心连线上,指向 受力物体 ( 4 )球与球接触的弹力: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而 指向受力物体 6 .含弹簧类弹力问题的分析与计算 中学物理中的“弹簧”和“橡皮绳”也是理想化模型,具 有如下几个特性: ( 1 ) 弹 力 遵 循 胡 克 定 律 F=kx , 其 中 x 是 弹 簧 的 形 变 量 。 ( 2 )轻:即弹簧(或橡皮绳)的重力可视为零。 ( 3 )弹簧既能受拉力,也能受压力(沿着弹簧的轴 线 ), 橡 皮 绳 只 能 受 拉 力 , 不 能 受 压 力 。 ( 4 )由于弹簧和橡皮绳受力时,其形变较大,发生形变

第4节 力的图示

第4节 力的图示

第4节力的图示联想情景导入前面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如何测量力等知识,为了进一步认识力,我们需要寻找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请思考下面的问题:1.两位同学分别将弹簧拉力器拉成如图所示长度.问谁施加的拉力大?2.当你用手推门上不同位置时,所膈的力一样大吗?哪个位置推门比较容易?重点知识详解1.力的三要素。

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把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2.力的表示方法。

(1)力的图示。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直观地表示出力的三要素。

即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画力的图示时,要注意“一画作用点、二定标度再画线、三画箭头标方向”。

(2)力的示意图。

只在物体受力方向上画一个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而不必精确标出力的大小和作用点。

本节知识结构力的大小——用线段长度表示力的方向——用线段末端的箭头表示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力的作用点——用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精典例题解析[例1]质量为5千克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人用与水平地面成30°角的40牛顿的力F去拉物体,四位同学分别画出了拉力的力的图示,其中正确的是 (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力的图示的画法的掌握。

力的图示的画法:(1)明确受力物体(研究对象),一般用方框(或圆圈)表示受力物体。

(2)画力的作用点,在受力物体上画一个点,表示力的作用点,无明确作用点,一般可画在方框中心或圆心。

(3)选取标度,根据所画力的大小合理选取标度。

在一幅图中,画几个力的图示时,只能选取同一个标度,绝对不能每个力都选取一个标度。

标度的选取要适当,不能使表示力的线段长度为一个格或出现非整数个。

(4)从力的作用点起,沿力的方向根据标度的大小画线段长度表示力的大小。

(5)在线段末端画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箭头的尖端要与线段的末端对齐,并在箭头旁标明力的符号及大小。

据此,A选项没有力的标度,B选项的标度选取不当,表示力的线段长度只为一格,C 选项的箭头的尖端画在线段末端的外面。

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2)力的示意图: 在物体上,沿着受力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 没有标度
F = 6N
F = 10N
பைடு நூலகம்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力的大小是标度的整数倍
水平向右 2N 或
6N的拉力 3N
F = 6N
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1)力的图示: ①选取标度 ②在受力物体上画一点
③沿着受力方向画一条线段, 在线段末端画上箭头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力的大小是标度的整数倍
斜向上
10N的拉力
5N
F = 10N
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使用PPT前请参考对应“知识精讲”视频
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 (力的三要素)
物理学中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单位长度代表力的大小)
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1)力的图示: ①选取标度 ②在受力物体上画一点
③沿着受力方向画一条线段, 在线段末端画上箭头

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学生:科目:第阶段第次课教师:许水峰课题力的存在、力的图示及力的示意图教学目标1、理解力的概念,认识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

2、认识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并能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解释有关现象3、会用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表示力重点、难点1、认识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并能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解释有关现象2、会用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表示力考点及考试要求1、认识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并能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解释有关现象2、会用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表示力教学内容知识框架(一)1、力的含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注意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的判断)(物体间力的作用可以通过相互接触产生,也可以不相互接触产生。

但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间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同时又是受力物体。

3.力的作用效果(1)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2)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运动速度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4.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拉力越大,弹簧形变也越大。

5.测量力大小仪器:测力计 . 实验室用弹簧秤。

其他的有:握力计、牵引测力计6、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用“N”表示(两个鸡蛋约1牛,同学们的体重约500牛)7、弹簧秤制成原理:在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簧的伸长越长受到的拉力越大。

8、弹簧秤的使用方法:①调节指针在零刻度线②记录量程和最小刻度(称量时不能超过量程)③称量记录时垂直轴线读数④弹簧秤要放正,使弹簧能沿其轴线方向即待测力方向自由伸缩⑤弹簧秤可以测水平方向的力,也可以测竖直方向的力。

9、理解力的概念:(1)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或物体的两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外的物体施加这种作用,只要有力发生,就一定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2)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物体受到乙物体作用时,甲物体一定同时对乙物体施加力的作用,因此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是相对的,也就是说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如:马拉车,马是施力物体,车是受力物体;但同时车也拉马,此时车是施力物体,马是受力物体.(3)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物体直接(接触)作用,如手提水桶,推土机推土等;另一种是物体之间的间接(不接触)作用,如磁铁对铁针的吸引力,空中飞翔的鸟受到的重力等.10、对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理解运动状态改变应包括两个方面:物体的运动方向的改变和物体运动的速变大小改变.如: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由慢到快、由快到慢都属于速度大小的改变.概括起来运动状态的改变有以下三种情况:(1)运动方向不变,速度大小发生改变;(2)速度大小不变,运动方向发生改变;(3)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同时改变,如斜向上投出去的铅球,在重力作用下做曲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在发生变化.考点: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典型例题例1关于力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只有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B.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力,不会施力C.只有当两个物体直接接触时,相互间才会发生力的作用D.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解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没有哪个物体只对其他物体施力而不受力,也不管是否有无生命或有无动力,只要两个物体间有作用,就一定有力的作用,因此A和B选项是错误的;要判断是否有力的作用,必须判断两物体间有没有发生作用,而不是看它是否接触.不接触的物体间也会有力的作用,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故C也是错误的;力的作用一定发生在两个物体之间,即要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单独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的作用,故D是正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A
3牛
F=6牛

• 2. 用力的示意图分别画出以下各力。 • (1)请在图中画出长在枝条上的苹果受重力的示意图。
•• •
G
• (2)小球用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下,请用力的示意图画出小球受到的拉力.
F

• (3)如图所示,质量为2㎏的小球悬挂在细绳下来回摆动,请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小球所受到的重力.
• G
• 时,ΔABC应为等腰三角形,D为底边BC的中点,这
• 样当重垂的尖端对准D点时,表明窗台水平,若偏左

.B
·D
C
• 则左边低,偏右,则右边低。
• 4. 用力的图示能表示出力的三要素。在图中,用力的图示法分别图示出以下各力。 • (1)重100 N的物体受20 N水平拉力作用时,能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 运动,画出这个物体在30 N水平向
知识梳理:


力的作用效果
改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 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三要素 大小、方向、 作用点
重力
大小----G=mg 方向――竖直向下
作用点――重心
常见的力
产生条件――物体发生形变时产生弹力
弹力 弹簧测力计――力的单位、正确使用它测量力
摩擦力
产生条件――表面相互接触并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重力、压力的区别:
(1)压力是弹力中的一种,方向是垂直于接触面向下。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
(2)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的力,方向是竖直向下,力的作用点在重心上。
如下图,
1. 在斜面上的木块,对斜面的压力作用点在斜面与木块的接触面上给的重力,作用在重心上,竖直向下。
• 3.在课外活动中,小华设计了如图装置来检查房屋的窗台是否水平,试说明这个装置的工作原理,并说明 制造这个装置时AB与AC,BD与BC之间应满足怎样的关系?
• 分析与解答:我们知道,检查窗台是否水平,常用重垂线,它
·A
• 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道理工作的。小华
• 设计的这个装置也是应用了这一原理。制作这一装置
• (4).下图为飞机投弹的图示,请你画出子弹受力的示意图(空气阻力不计)
• G
• (5)有一个重小球用细绳挂在竖直的墙壁上,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小球所受到的所有力的示意图
F拉 F

F支
G
• (6)、用水平力F将物体压在竖直的墙壁上,用力的示意图在图中画出物体A受到的重力和物体对墙壁的压
力.
F

• 5.用力的示意图分别画出以下各力。 • (1).一个质量为5 kg的物体在斜面上匀速下滑,试在图中画出 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 (2).将一足球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画出足球受到的支持力的示意图。
F


G =50N
G
• 1、错误示例(桌面对书本的作用力)
2.作用点 注意:支持力,压力,摩擦力的作用点,在受力 物体的接触表面。(?)
• 2.开国领袖毛泽东在他的词《沁园春 ·雪》中吟道:“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留心 的同学可能注意到其中牵涉到相关的物理知识,你能说
• 出一二吗? • 分析与解答:“弯弓”、“射大雕”与物理知识相关。“弯弓”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射大雕”
则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在弯弓射雕的过程中,力的作用改变了弓的形状,弓由于形变产生 的弹力又使箭由静止变为运动,射向大雕。其中还伴随能能量的转化:弓对箭做功,弓的弹性势能转化为 箭的动能。
G
• (7)、如图所示,物体受到水平向右拉力作用,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请用力的示意图在图中画出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以及物体受到的拉力
f
• F
• (8)有一个木球在水中上浮,在图7中画出木球竖直方向所受到的力的示意图。
F •
G
• (9)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常用传送带传送工件,如图8所示,一个工件与传送带一起以O.3m/s的速度水平 向右匀速运动,不计空气阻力,请在图中画出工件受力的示意图。 .
3牛
F=6牛
100牛
F=200N

(3)重力为4N的小球沿斜面滚下,在图中,画出小球重力的图示.
2牛

G=4牛
• (4)图所示,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木块,受到一个水平向右F=10N力作用时,合力为8N向左,在图上画出 另一个水平方向分力的图示.
9牛
F =9N

(5)如图所示,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木块,小明用8N的力在A点水平向左推它, 在图上画出这个力的图示.
F •
G
图8
图8
• (10)小球静止在墙角,画出它所受到的力的示意图
F •
G
• 物体在传送带上静止,画出物体所受重力和支持力
F
f •
• 画出如下图装置小球所受力
F
G

G
• 类型一:支持力 • 作用点:作用在接触面上 • 方向:物体所受的支持力的方向与支持面是垂直的
类型二:压力 作用点:压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即物体与接触
面接触的中心, 方向:过作用点作垂直于接触面的力.图示如下:
• 类型三:重力 • 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一般在物体的几何重心), • 方向: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 从物体重心起,沿竖直方向画一条线段,末端带上箭头,标上力的大小.如图:
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
例题:
• 1、春游时,我们在公园内的湖面上划船,当我们用力划桨时,船就前进,这是为什么? • 分析与解答:被我们使用的船桨实际上相当于杠杆,当我们用双手把桨的把手向前推时,桨在水下的部分
向后运动,同时对水产生向后的推力。由于物体间力作用总是相互的,所以水同时对桨施加向前的反作用 力,船就在这个推力的作用下不断前进。
李集学校:潘玲
知识点:
•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 2.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 • 3.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都有关系; • 4.用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有箭头的线段描述力的三要素,粗略的描述;力的图示法要有标准量对比,带有箭
头的线段描述力的三要素,比较准确描述。 • 5.重力、弹力和摩擦力。 • 6.物重与物体的质量的关系:G = mg 。 • 7.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知道摩擦在生产、生活中的意义。 • 3.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N)”。
四种类型:
总结:(1)初中涉及力的示意图:重力、压力、支持力、拉力、摩擦力,浮力 (2)其中:支持力、压力、摩擦力的作用点在受力物体的接触表面。
练习:
• 1.用力的图示能表示出力的三要素。在图中,用力的图示法分别图示出以下各力。
• (1)用6N的力沿水平方向向左压弹簧右侧圆环。
• (2)用200N的力提水桶。
右的推力作用下在原水平面上运动时所受合力的图示.
o
• (2).如图所示,电灯悬挂在电线下静止不动,受到电线的拉力为10 N,画出 此时电灯受力的图示.
o
• (3).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物体,某人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大小为100 N的力拉物体,画出此
拉力的图示.
50N 100N
30°
• (4). 如图1-1-3(a)所示,物体A重30 N,受到一个大小为20 N的重 力F的作用,静止在竖直的墙壁上,画 出物体A受力的图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