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土力学重点4

考研土力学重点4
考研土力学重点4

第四章土的压缩与固结

4-1 概述

如果在地基上修建建筑物,地基土内各点不仅要承受土体本身的自重应力,而且要承担由建筑物通过基础传递给地基的荷载产生的附加应力作用,这都将导致地基土体的变形。

土体变形可分为:体积变形和形状变形。

本章只讨论由正应力引起的体积变形,即由于外荷载导致地基内正应力增加,使得土体体积缩小。

在附加应力作用下,地基土将产生体积缩小,从而引起建筑物基础的竖直方向的位移(或下沉)称为沉降。

为什么研究沉降?

基础的沉降量或者各部位的沉降差过大,那么将影响上部建筑物的正常使用,甚至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

4-2 土的压缩特性

一、土的压缩与固结

在外力作用下,土颗粒重新排列,土体体积缩小的现象称为压缩。

通常,土粒本身和孔隙水的压缩量可以忽略不计,在研究土的压缩

时,均认为土体压缩完全是由于土中孔隙体积减小的结果。

土的压缩随时间增长的过程称为土的固结。

在三维应力边界条件下,饱和土体地基受荷载作用后产生的总沉降

量St可以看作由三部分组成:瞬时沉降Si、主固结沉降Sc、次固结

沉降Ss,即

St=Si+Sc+Ss

瞬时沉降是指在加荷后立即发生的沉降。对于饱和粘土来说,由于在很短的时间内,孔隙中的水来不及排出,加之土体中的水和土粒是不可压缩的,因而瞬时沉降是在没有体积变形的条件下发生的,它主要是由于土体的侧向变形引起的,是形状变形。如果饱和土体处于无侧向变形条件下,则可以认为Si=0。

在荷载作用下饱和土体中孔隙水的排出导致土体体积随时间逐渐缩小,有效应力逐渐增加,这一过程称为主固结,也就是通常所指的固结。它占了总沉降的主要部分。

土体在主固结沉降完成之后在有效应力不变的情况下还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进一步产生沉降,这就是次固结沉降。

二、土的压缩性指标

(一)室内固结试验与压缩曲线

为了研究土的压缩特性,通常可在试验室内进行固结试验,从而测定土的压缩性指标。室内固结试验的主要装置为固结仪,如图4-1所示。

用这种仪器进行试验时,由于刚性护环所限,试样只能在竖向产生压缩,而不能产生侧向变形,故称为单向固结试验或侧限固结试验。

土的压缩变形常用孔隙比e的变化来表示。

根据固结试验的结果可建立压力p与相应的稳定孔隙比的关系曲线,称为土的压缩曲线。

压缩曲线可以按两种方式绘制,一种是按普通直角坐标绘制的e~p曲线;另一种是用半对数

直角坐标绘制的e~lgp曲线。

同一种土的孔隙比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所谓的稳定也只是指附加应力完全转化为有效应力而言的。

荷载率,固结稳定

(二)压缩系数

压缩曲线反映了土受压后的压缩特性。

我们可以用单位压力增量所引起的孔隙比改变,即压缩曲线的割线的坡度来表征土的压缩性高低。

式中:av称为压缩系数,即割线M1M2的坡度,以kPa-1或MPa-1计。e1,e2为p1,p2相对应的孔隙比。

压缩系数av是表征土压缩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工程中,习惯上采用100kPa和200kPa范围的压缩系数来衡量土的

压缩性高低。

我国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按av的大小,划分地基土的压缩性。

当av<0.1MPa-1时属低压缩性土

当0.1MPa -1 ≤av<0.5MPa -1时属中压缩性土

当av ≥0.5MPa -1时属高压缩性土

(三)压缩指数与回弹再压缩曲线

土的固结试验的结果也可以绘在半对数坐标上,即坐标横轴p用对数

坐标,而纵轴e用普通坐标,由此得到的压缩曲线称为e~lgp曲线。

在较高的压力范围内,e~lgp曲线近似地为一直线,可用直线的坡度

——压缩指数Cc来表示土的压缩性高低,即

式中:e1,e2分别为p1,p2所对应的孔隙比。

虽然压缩系数和压缩指数都是反映土的压缩性的指标,但两者有所不同。前者随所取的初始压力及压力增量的大小而异,而后者在较高的压力范围内是常数。

为了研究土的卸载回弹和再压缩的特性,可以进行卸荷和再加荷的固结试验。

(四)其它压缩性指标

除了压缩系数和压缩指数之外,还常用到体积压缩系数ms、压缩模量Es 和变形模量等。体积压缩系数ms定义为土体在单位应力作用下单位体积的体积变化,其大小等于av

/(1+e1),其中,e1为初始孔隙比。

压缩模量Es定义为土体在无侧向变形条件下,竖向应力与竖向应变之比,其大小等于1/mv,即Es=σz /εz 。Es的大小反映了土体在单向压缩条件下对压缩变形的抵抗能力。

变形模量E表示土体在无侧限条件下应力与应变之比,相当于理想弹性体的弹性模量,但

是由于土体不是理想弹性体,故称为变形模量。E 的大小反映了土体抵抗弹塑性变形的能力。 (四)其它压缩性指标 广义虎克定律:

泊松比:0.3~0.4,饱和土在不排水条件下接近0.5 变形模量与压缩模量之间的关系:

?

??

?

??--=μμ1212

s E E 变形模量

土的类型

变形模量(k P a ) 土的类型 变形模量(k P a ) 泥炭 100-500 松砂 10000-20000 塑性粘土 500-4000 密实砂 50000-80000 硬塑粘土

4000-8000

密实砂砾石

100000-200000

较硬粘土 8000-15000 (五)应力历史对粘性土压缩性的影响

所谓应力历史,就是土体在历史上曾经受到过的应力状态。 固结应力是指能够使土体产生固结或压缩的应力。就地基土而言,能够使土体产生固结或压缩的应力主要有两种:其一是土的自重应力;其二是外荷在地基内部引起的附加应力。 我们把土在历史上曾受到过的最大有效应力称为前期固结应力,以pc 表示;而把前期固结应力与现有有效应力po ˊ之比定义为超固结比,以OCR 表示,即OCR=pc/ po ˊ。对于天然土,当OCR >1时,该土是超固结土;当OCR=1时,则为正常固结土。如果土在自重应力po 作用下尚未完全固结,则其现有有效应力po ˊ小于现有固结应力po ,即po ˊ< po ,这种土称为欠固结土。

对欠固结土,其现有有效应力即是历史上

曾经受到过的最大有效应力,因此,其OCR=1,故欠固结土实际上是属于正常固结土一类。 4-3 单向压缩量公式

一、无侧向变形条件下单向压缩量计算假设

目前工程中广泛采用的计算地基沉降的分层总和法是以无侧向变形条件下的压缩量公式为基础的,它的基本假定是: (1)土的压缩完全是由于孔隙体积减小导致骨架变形的结果,土粒本身的压缩可忽略不计; (2)土体仅产生竖向压缩,而无侧向变形;

(3)土层均质且在土层厚度范围内,压力是均匀分布的。 二、单向压缩量公式

加Δp 之前:p1, V1=(1+e1)Vs

加Δp稳定之后:p1+ Δp,V2=(1+e2)Vs,S=H-H’由Δp引起的单位体积土体的体积变化:

1

2

1

1

2

1

1

2

1

1

)

1(

)

1(

)

1(

e

e

e

V

e

V

e

V

e

V

V

V

s

s

s

+

-

=

+

+

-

+

=

-

二、单向压缩量公式

1

2

1

1

2

1

1

2

1

1

)

1(

)

1(

)

1(

e

e

e

V

e

V

e

V

e

V

V

V

s

s

s

+

-

=

+

+

-

+

=

-

H

S

HA

A

H

HA

V

V

V

=

'

-

=

-

1

2

1

无侧向变形条件下的土层压缩量计算公式为

根据av,mv和Es的定义,上式又可表示为

4-4 地基沉降计算的e~p曲线法

一、分层总和法简介

工程上计算地基的沉降时,在地基可能产生压缩的土层深度内,按土的特性和应力状态的变化将地基分为若干(n)层,假定每一分层土质均匀且应力沿厚度均匀分布,然后对每一分

层分别计算其压缩量Si,最后将各分层的压缩量总和起来,即得地基表面的最终沉降量S,这种方法称为分层总和法。

4-4 地基沉降计算的e~p曲线法

一、分层总和法简介

实际计算地基土的压缩量时,只须考虑某一深度范围内内土层的压缩量,这一深度范围内的土层就称为“压缩层”。对于一般粘性土,当地基某深度的附加应力σz 与自重应力σs之比等于0.2时,该深度范围内的土层即为压缩层;对于软粘土,则以σz / σs=0.1为标准确定压缩层的厚度。

分层总和法的基本思路是:将压缩层范围内地基分层,计算每一分层的压缩量,然后累加得总沉降量。

分层总和法有两种基本方法:e~p曲线法和e~lgp曲线法。

二、用e~p曲线法计算地基的最终沉降量()

【解】(1)由L/B=10/5=2<10可知,属于空间问题,且为中心荷载,所以基底压力为

p=P/(L×B)=1000/(10×5)=200kPa

基底净压力为

pn=p-γD=200-20 ×1.5=170kPa

(2)因为是均质土,且地下水位在基底以下2.5m处,取分层厚度Hi=2.5m。

(3)求各分层面的自重应力(注意:从地面算起)并绘分布曲线见图4-12(a)σs0= γD=20 ×1.5=30kPa

σs1= σs0 +γH1=30+20 ×2.5=80kPa

幻灯片24

第四章土的压缩与固结

σs2= σs1 +γˊH2=80+(21-9.8) ×2.5=108kPa

σs3= σs2 +γˊH3=108+(21-9.8) ×2.5=136kPa

σs4= σs3 +γˊH4=136+(21-9.8) ×2.5=164kPa

σs5= σs4 +γˊH5=164+(21-9.8) ×2.5=192kPa

(4)求各分层面的竖向附加应力并绘分布曲线见图4-12(a)。该基础为矩形,属空间问题,故应用“角点法”求解。为此,通过中心点将基底划分为四块相等的计算面积,每块的长度L1=5m,宽度B1=2.5m。中心点正好在四块计算面积的公共角点上,该点下任意深度zi处的附加应力为任一分块在该点引起的附加应力的4倍,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幻灯片25

第四章土的压缩与固结

(5)确定压缩层厚度。从计算结果可知,在第4点处有

σz4/ σs4=0.195<0.2,所以,取压缩层厚度为10m。

(6)计算各分层的平均自重应力和平均附加应力。

各分层的平均自重应力和平均附加应力计算结果见下表。

(7)由图4-12(b)根据p1i= σsi和p2i= σsi+ σzi分别查取初始孔隙比和压缩稳定后的孔隙比,结果列于下表。

(8)计算地基的沉降量。分别用式(4-13)计算各分层的沉降量,然后累加即得

4-5 地基沉降计算的e~lgp曲线法

一、概述

粘土的应力历史不同,压缩性不同;

一般情况下,室内的压缩曲线已经不能代表地基中现场压缩曲线,它的起始段实际上已是一条再压缩曲线。因此,必须对室内单向固结试验得到的压缩曲线进行修正,以得到符合原位土体压缩性的现场压缩曲线,由此计算得到的地基沉降才会更符合实际。利用室内e~lgp 曲线可以推出现场压缩曲线,同时能考虑应力历史的影响,从而可进行更为准确的沉降计算。

二、现场压缩曲线的推求

要考虑三种不同应力历史对土层压缩性的影响,必须先解决下列两个问题:

其一是要确定该土层的前期固结应力和现有有效固结应力,借以判别该土层是属于正常固结、欠固结还是超固结;

其二是推求得到能够反映土体的真实压缩特性的现场压缩曲线。这两个问题都可以借助室内压缩e~lgp曲线来解决。

(一)室内压缩曲线的特征

(1)室内压缩曲线开始时比较平缓,随着压力的增大明显地向下弯曲,当压力接近前期固结时,出现曲率最大点,曲线急剧变陡,继而近乎直线向下延伸;

(2)不管试样的扰动程度如何,当压力较大时,它们的压缩曲线都近乎直线,且大致交于C点,而C点的纵坐标约为0.42eo,eo为试样的初始孔隙比;

(3)扰动愈剧烈,压缩曲线愈低,曲率愈小;

(4)卸荷点在再压缩曲线曲率最大的点右下侧。

(二)前期固结应力的确定

(1)在室内压缩曲线e~lgp曲线上,找出曲率最大的A点,过A点作水平线A1,切线A2以及它们的角平分线A3;

(2)将压缩曲线下部的直线段向上延伸交A3于B点,则B点的横坐标即为所求的前期固结应力。

(三)现场压缩曲线的推求

试样的前期固结应力确定之后,就可以将它与试样原位现有固结应力比较,从而判定该土是正常固结的、超固结的还是欠固结的。然后,依据室内压缩曲线的特征,即可推求出现场压缩曲线。

注意:在e坐标轴上,室内曲线与其交点不等于e0

(1)pc=p0 -正常固结

e0作水平线,得交点D

0.42e0作水平线,得交点C

DC即现场压缩曲线;

(三)现场压缩曲线的推求

(2)pc>p0 -超固结

1、定pc位置线和C点;

2、由p0’和e0 定D’;

3、作D’D

4、连DC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幻灯片34

第四章土的压缩与固结

(一)正常固结土的沉降计算

设图4-19为某地基第i分层由室内压缩

试验曲线推得的现场压缩曲线。当第i分

层在平均应力增量(即平均附加应力)

Δpi作用下达到完全固结时,其孔隙比

的改变量应为

幻灯片35

第四章土的压缩与固结

将上式代入式(4-13)中,即可得到第i分层的压缩量为

式中:eoi——第i分层的初始孔隙比;

poi ——第i分层的平均自重应力;

Hi ——第i分层的厚度;

Cci ——第i分层的现场压缩指数。

幻灯片36

第四章土的压缩与固结

(二)超固结土的沉降计算

对超固结土地基,其沉降的计算应针对不同大小分层的应力增量Δpi区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各分层的应力增量Δpi大于(pci-p0),第二种情况是Δpi小于(pci-p0)。

幻灯片37

第四章土的压缩与固结

对于第一种情况,即Δpi>(pci-p0),第i分层的土层在Δpi作用下,孔隙比将先沿着现场再压缩曲线DˊD减小了Δei ˊ,再沿着现场压缩曲线DC减小Δei 〞,如图4-20(a)所示,其中

孔隙比的总改变量为

将上式代入到式(4-13),即可得到第i分层的压缩量

式中:Csi ——第i分层的现场再压缩指数;

pci ——第i分层的前期固结应力。

幻灯片38

第四章土的压缩与固结

对第二种情况,即Δpi≤(pci-p0),第i分层的土层在Δpi作用下,孔隙比的改变将只沿着现场再压缩曲线DˊD减小,如图4-20(b)所示,其改变量为

则根据式(4-12),第i分层的压缩量为

幻灯片39

第四章土的压缩与固结

(三)欠固结土的沉降计算

欠固结土的沉降不仅仅包括地基受附加应力所引起沉降,而且还包括地基土在自重作用下尚未固结的那部分沉降。图4-21为欠固结土第i分层的现场压缩曲线,由土的自重应力继续固结引起的孔隙比改变Δei ˊ和新增固结应力Δpi (即附加应力)所引起的孔比改变Δei 〞之和为

将上式代入式(4-13),即可得第i分层的压缩量为

幻灯片40

第四章土的压缩与固结

【例题4-3】有一仓库面积为12.5×12.5m,堆荷为100kPa,地基剖面见图4-22(a)。从粘土层中心部位取样做室内压缩试验得到压缩曲线如图4-22(b)所示。土样的初始孔隙比e0=0.67。试求仓库中心处的沉降量(砂土压缩量不计)。

幻灯片41

第四章土的压缩与固结

【解】(1)确定沉降计算点及基底压力:沉降计算点为基础中心点,基底压力为p=100kPa。

(2)地基分层:砂土层及粘土层下的基岩的沉降量不计,故只需将粘土分层。取Hi=0.4b=0.4×12.5=5m。

(3)计算自重应力并绘分布曲线。粘土层顶面的自重应力为σs1=2×19+3×9=65kPa

粘土层中心处的自重应力为

σs2= σs1 +10×5=115kPa

粘土层底面的自重应力为

σs3= σs2 +10×5=165kPa

幻灯片42

第四章土的压缩与固结

则两粘土层的平均自重应力分别为90,140kPa。自重应力分布如图4-22(a)所示。(4)求地基中的附加应力并绘分布曲线。该基础属空间问题,根据第二章表2-2及式(2-25),可求得粘土层中各分层的附加应力σzi,并标在图4-22(a)上。由此得Δp1=67kPa,Δp2=44kPa

(5)确定前期固结应力,推求现场压缩曲线。

画出室内压缩曲线如图4-22(b)所示,用卡萨格兰德的方法得到粘土层的前期固结压力pc=115kPa。步骤(3)中已求得粘土层中心处的自重应力p0=115kPa。可见pc= p0,所以该粘土层为正常固结土。

幻灯片43

第四章土的压缩与固结

由e0与前期固结应力得交点D,D点即为现场压缩曲线的起点;再由0.42e0(=0.28)在室内压缩曲线上得交点C,作D点和C点的连线,即为要求的现场压缩曲线,如图4-22(b)所示。从压缩曲线上可读得C点的横坐标为630 kPa,所以现场压缩指数为

Cc=(0.67-0.28)/lg(630/115)=0.53

(6)计算沉降量。

粘土层各分层的沉降量可用式(4-21)求得。一般说来,对不同分层,如果土质相同,则取Cci相等;如果土质不同,则应对各分层分别求出其压缩指数。至于eoi,不同土质,各分层的eo当然不同。但对于相同土质的各分层,如果土质较厚,也应考虑初始孔隙比eo随深度的变化。如本例题中,

幻灯片44

第四章土的压缩与固结

试样是从粘土层中心取出并测得其eo=0.67,因而第1分层的eo应大于0.67,第二分层的eo应小于0.67。第1,2分层的初始孔隙比可用下式求得

式中,eo和po为已知点的初始孔隙比和自重应力,eoi和poi为某分层(中心点)的初始孔隙比和自重应力。用此式可求得粘土层中第1,2分层的初始孔隙比分别为:

e01=0.67-0.53lg(90/115)=0.726,

e02=0.67-0.53lg(140/115)=0.625

幻灯片45

第四章土的压缩与固结

那么,仓库中心点的沉降量可由式(4-21)计算为

幻灯片46

第四章土的压缩与固结

4-6 地基沉降与时间关系——土的单向固结理论

固结:饱和土体在某压力作用下,压缩随着孔隙水的逐渐向外排出而增长的过程;

最终沉降:

一、单向固结模型

单向固结:

土的单向固结模型是一个侧壁和底部均不能透水,其内部装置着多层活塞和弹簧的充水容器。当模型受到外界压力作用时,由弹簧承担的应力即相当于土体骨架所承担的有效应力σ′,而由容器中的水承担的应力即相当于土体内孔隙水所承担的孔隙水应力u。

《土力学》考研复试真题

土力学试卷(力学专业版)节选学校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 班级___ ___学号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得分 ______ 一、名词解释 (每题 3 分 ) 7 . 粒组 8 . 界限粒径 9 . 不均匀系数 10. 曲率系数 11. 缩限 12. 塑限 13. 液限 14. 塑性指数 15. 液性指数 16. 土粒比重 18. 最优含水量 19. 饱和度 21.渗透系数 22.渗透力 23.渗透变形 24.流土 25.管涌 26.临界水力坡降 27.有效应力 28.孔隙水应力 29.有效应力原理 31.自重应力 32.附加应力 33.基底净反力 34.土的压缩:

35.压缩系数: 36.压缩指数: 37.再压缩指数: 38.压缩模量: 39.变形模量: 40.静止侧压力系数: 41.前期固结应力: 42.超固结比: 43.超固结土: 44.正常固结土: 45.欠固结土 46.固结系数: 47.固结度: 51.土的抗剪强度 52.快剪 53.固结快剪 54.慢剪

55.不排水剪 56.固结不排水剪 57.排水剪 58.剪胀性 59.剪缩性 64.残余强度 65.砂土液化 66.静止土压力 67.主动土压力 68.被动土压力 69.临界深度 70.临塑荷载 71.极限承载力 72.允许承载力 73.塑性开展区 二、填空题 (每题 3 分) 2 .粘土矿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晶体矿物及非晶体矿物。 3 .土中主要的粘矿物有_____、______、______,它们都是由

(完整版)《土力学》考研复试真题

土力学试卷(力学专业版)节选 学校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 班级___ ___学号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 一、名词解释(每题 3 分) 7 . 粒组 8 . 界限粒径 9 . 不均匀系数 10. 曲率系数 11. 缩限 12. 塑限 13. 液限 14. 塑性指数 15. 液性指数 16. 土粒比重 18. 最优含水量 19. 饱和度 21.渗透系数 22.渗透力 23.渗透变形 24.流土 25.管涌 26.临界水力坡降

27.有效应力 28.孔隙水应力 29.有效应力原理 31.自重应力 32.附加应力 33.基底净反力 34.土的压缩: 35.压缩系数: 36.压缩指数: 37.再压缩指数: 38.压缩模量: 39.变形模量: 40.静止侧压力系数: 41.前期固结应力: 42.超固结比: 43.超固结土: 44.正常固结土:

45.欠固结土 46.固结系数: 47.固结度: 51.土的抗剪强度 52.快剪 53.固结快剪 54.慢剪 55.不排水剪 56.固结不排水剪 57.排水剪 58.剪胀性 59.剪缩性 64.残余强度

65.砂土液化 66.静止土压力 67.主动土压力 68.被动土压力 69.临界深度 70.临塑荷载 71.极限承载力 72.允许承载力 73.塑性开展区 二、填空题(每题 3 分) 2 .粘土矿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晶体矿物及非晶体矿物。 3 .土中主要的粘矿物有_____、______、______,它们都是由 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层状晶质矿物。 7 .伊里石(水云母)与蒙脱石结晶格架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研土力学重点4

第四章土的压缩与固结 4-1 概述 如果在地基上修建建筑物,地基土内各点不仅要承受土体本身的自重应力,而且要承担由建筑物通过基础传递给地基的荷载产生的附加应力作用,这都将导致地基土体的变形。 土体变形可分为:体积变形和形状变形。 本章只讨论由正应力引起的体积变形,即由于外荷载导致地基内正应力增加,使得土体体积缩小。 在附加应力作用下,地基土将产生体积缩小,从而引起建筑物基础的竖直方向的位移(或下沉)称为沉降。 为什么研究沉降? 基础的沉降量或者各部位的沉降差过大,那么将影响上部建筑物的正常使用,甚至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 4-2 土的压缩特性 一、土的压缩与固结 在外力作用下,土颗粒重新排列,土体体积缩小的现象称为压缩。 通常,土粒本身和孔隙水的压缩量可以忽略不计,在研究土的压缩 时,均认为土体压缩完全是由于土中孔隙体积减小的结果。 土的压缩随时间增长的过程称为土的固结。 在三维应力边界条件下,饱和土体地基受荷载作用后产生的总沉降 量St可以看作由三部分组成:瞬时沉降Si、主固结沉降Sc、次固结 沉降Ss,即 St=Si+Sc+Ss 瞬时沉降是指在加荷后立即发生的沉降。对于饱和粘土来说,由于在很短的时间内,孔隙中的水来不及排出,加之土体中的水和土粒是不可压缩的,因而瞬时沉降是在没有体积变形的条件下发生的,它主要是由于土体的侧向变形引起的,是形状变形。如果饱和土体处于无侧向变形条件下,则可以认为Si=0。 在荷载作用下饱和土体中孔隙水的排出导致土体体积随时间逐渐缩小,有效应力逐渐增加,这一过程称为主固结,也就是通常所指的固结。它占了总沉降的主要部分。 土体在主固结沉降完成之后在有效应力不变的情况下还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进一步产生沉降,这就是次固结沉降。 二、土的压缩性指标 (一)室内固结试验与压缩曲线 为了研究土的压缩特性,通常可在试验室内进行固结试验,从而测定土的压缩性指标。室内固结试验的主要装置为固结仪,如图4-1所示。 用这种仪器进行试验时,由于刚性护环所限,试样只能在竖向产生压缩,而不能产生侧向变形,故称为单向固结试验或侧限固结试验。 土的压缩变形常用孔隙比e的变化来表示。 根据固结试验的结果可建立压力p与相应的稳定孔隙比的关系曲线,称为土的压缩曲线。 压缩曲线可以按两种方式绘制,一种是按普通直角坐标绘制的e~p曲线;另一种是用半对数

考研土力学重点1详解

绪 论 ● 土力学是研究土的物理性质以及在荷载作用下土体内部的应力变形和强度规律的一门学科。 ● 土力学研究对象是土 ● 需要研究和解决的工程中的三大类问题: ● 土体稳定或强度问题; ● 土体变形问题; 渗流:渗透变形与渗透稳定。 第一章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与工程分类 1-1 土的形成 土是松散颗粒的堆积物,是岩石风化的产物(人工破碎;堆石坝的坝壳料;相当于物理风化)。 土是指覆盖在地表的没有胶结或弱胶结的颗粒堆积物 根据来源分:有机土和无机土 岩石风化分为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 物理风化:岩石经受风、霜、雨、雪的侵蚀,或受波浪的冲击、地震等引起各种力的作用,温度的变化、冻胀等因素使整体岩石产生裂隙、崩解碎裂成岩块、岩屑的过程。 第一章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与工程分类 1-1 土的形成 化学风化:岩体(或岩块、岩屑)与氧气、二氧化碳等各种气体、水和各种水溶液等物质相接触,经氧化、碳化和水化作用,使这些岩石或岩屑逐渐产生化学变化,分解为极细颗粒的过程。 ● 特征: ● 物理风化:量变过程,形成的土颗粒较粗; 化学风化:质变过程,形成的土颗粒很细。 对一般的土而言,通常既经历过物理风化,又有化学风化,只不过哪种占优而已。 土从其堆积或沉积的条件来看可分为: ????????????????沼泽土冰碛土风积土河流冲积土运积土残积土土?????????????????????)(沼泽土有机土冰碛土风积土冲积土运积土残积土无机土土 残积土:岩石风化后仍留在原地的堆积物。 特点:湿热地带,粘土,深厚,松软,易变; 寒冷地带,岩块或砂,物理风化,稳定。 运积土:岩石风化后经流水、风和冰川以及人类活动等搬运离开生成地点后再沉积下来的 堆积物:又分为冲积土、风积土、冰碛土和沼泽土等。 冲积土:由水流冲积而成;颗粒分选、浑圆光滑 风积土:由风力带动土粒经过一段搬运距离后沉积下来的堆积物;没有层理、细砂或粉粒;黄土

河海大学硕士复试土力学试题库

土力学试卷必修得分______ 学校_________ 专业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学号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 一、名词解释每题 3 分 1 .离子交换 2 . 粘土矿物 3 . 双电层 4 . 等电pH值 5 . 比表面积 6 . 电渗、电泳7 . 粒组8 . 界限粒径9 . 不均匀系数10. 曲率系数11. 缩限12. 塑限13. 液限14. 塑性指数15. 液性指数16. 土粒比重17. 含水量18. 最优含水量19. 饱和度20. 相对密度21.渗透系数22.渗透力23.渗透变形24.流土25.管涌26.临界水力坡降27.有效应力28.孔隙水应力29.有效应力原理30.静止侧压力系数31.自重应力32.附加应力33.基底净反力34.土的压缩35.压缩系数36.压缩指数37.再压缩指数38.压缩模量39.变形模量40.静止侧压力系数41.前期固结应力42.超固结比43.超固结土44.正常固 结土45.欠固结土46.固结系数47.固结度48.体积压缩系 数49.正常固结试样50.超固结试样51.土的抗剪强度52.快剪53.固结快剪54.慢剪55.不排水剪56.固结不排水剪57.排水剪58.剪胀性59.剪缩性60.应变软化61.应变硬化62.灵敏度63.土的蠕变64.残余强度65.砂土液化66.静止土压力67.主动土压力68.被动土压力69.临界深度70.临塑荷载71.极限承载力72.允许承载力73.塑性开展区74.标准贯入击数二、填空题每题 3 分 1 .当介质水溶液的PH 大于PH等电时粘土矿物离解成_________胶核带

南京林业大学土力学考研试卷

南京林业大学 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土力学试题 一、填空(35分)1、表征无粘性土松密程度的基本物理指标是,粘性土的塑性指数I p =,I p 表征土处在,I p 值越大,含量越多。液性指数I L =,I L 反映土的。2.流砂现象是 ,其临界水头梯度Icr=。 3.饱和土的有效应力原理为:①,②而土的 只随有效应力而变。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将。 4.根据现场的静载荷试验,地基的破坏型式有、____和_____三种,其中时基础下地基土形成3个区,P ~S 曲线对应有个临界荷载。临塑荷载是指。5.常用来评定土压缩性大小的指标有个,其中由现场试验确定,土的压缩系数α=。6.达西定律为,成层土水流方向与土层垂直时,平均渗透系数受 控制。 7.集中力作用下,地基中附加应力分布沿深度逐渐,在同一平面上附加应力大。8.均质粘性土的土坡失稳破坏可近似假定为、、 三种圆弧滑动面,对均质土坡稳定分析可用法而对非均质土坡稳定分析应用法。 9.砂土液化是指。10.主动土压力随墙背面倾角ε↑而,随填土内摩擦角φ↑而。 二、已知土的天然容重为18KN/m 3,土粒的容重γs =26.8KN/m 3(或土粒密度γso =2.68t/m 3),含水量W=16%,试按三相草图由指标定义计算孔隙比e 、饱和度S r 及饱和容重γsat (要求画出三相比例草图)(17分)。 三、已知,甲、乙两条形基础如图1所示,d 1=d 2,b 2=b 1,F 2=F 1,,问两基础沉降 量是否相同?为什么?为了使两基础沉降量接近,设计基础时可采用哪些调整方案及评价?(12分)

四、本题(28分) 1.试述三轴试验优点及三 种三轴试验的试验方法?并 举例说明按三种条件进行 试验的工程实例。(16分) 2.粘性土样做二个固结不 排水三轴试验,同时测定孔 隙水压力,结果如下:试件1试件2 三轴室压力(KN/m 2)100200 破坏时的偏应力(KN/m 2)120201 破坏时的空隙水压力u 1+u 2(KN/m 2)5592 试确定土的总应力和有效应力抗剪强度参数?空隙水压力参数A、B?(12分) 五、在一软粘土地基上修筑土堤,堤高l0m,若连续快速施工一次筑成时,很可能导致地基土破坏。若改为分期填筑,每次填筑2m,然后停歇一段时间(例如2~3个月)则土堤可顺利建成。试用土力学原理对上述现象加以解释,并在p′~q 图上用有效应力路径表示出两种情况下地基土中的应力变化情况(分析地基内某点在施加荷载前的应力状态时可假设K。= 1)(12分) 六(28分) 1.已知γ1<γ2<γ3,Φ1>Φ2>Φ3,C 1

考研土力学重点8分析

幻灯片1 第八章地基承载力 Chapter 8 Bearing Capacity 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Research Institute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Hohai University 幻灯片2 第一节概述 Introduction 建筑物因地基问题引起破坏有两种原因: ●由于地基土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产生变形,引起基础过大的沉降或者沉降差,使上部 结构倾斜、开裂以致毁坏或失去使用价值 ●由于建筑物的荷载过大,超过了基础下持力层所能承受的能力而使地基产生滑动破坏 幻灯片3 第一节概述 Introduction 地基中剪切破坏的型式有 ●整体剪切破坏 ●局部剪切破坏 ●冲剪破坏 临塑压力pcr、 极限承载力fu 容许承载力fa

a u s f f F 第一节 概述 Introduction ● 局部剪切破坏 ● 冲剪破坏 幻灯片6 第一节 概述 Introduction 地基破坏形式与土的压缩性有关: 坚硬或紧密土:整体剪切破坏; 松软土:局部剪切破坏;或冲剪破坏 地基承载力确定方法: 理论公式计算; 根据土的性质指标查规范;(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由现场荷载试验或静力触探等原位试验确定 幻灯片7 第二节 按塑性区开展深度确定地基的容许承载力 将地基中的剪切破坏区限制在某一范围,视地基土能够承受多大的压力,该压力即为容许承载力。

) 2 sin 2( 2 1β β π γ σ σ ± - = ? ?d p

幻灯片8 第二节按塑性区开展深度确定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塑性区的边界方程

幻灯片11 第二节按塑性区开展深度确定地基的容许承载力 普遍形式 注意:第一项对应基底以下土容重; 第二项对应基底以上土容重; 地下水位以下的容重一律采用浮容重。幻灯片12 第二节按塑性区开展深度确定地基的容许承载力 地下水位在滑动面与基底之间

长安大学土力学考研题2005~2007

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 试题代码:403 试题名称:土质学与土力学第 1 页共 1 页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有效应力原理; 2、超固结土; 3、最佳含水量; 4、临塑荷载; 5、流砂现象 二、写出下列指标的表达式(每小题3分,共15分) 1、塑性指数I p; 2、相对密度D r; 3、不均匀系数C u; 4、压缩模量E s; 5、固结度U t 三、回答问题(70分) 1、为什么仅用天然含水量说明不了粘性土的物理状态,而用液性指数却能说明?(10分) 2、库仑土压力理论的基本假定是什么?(9分) 3、计算基础下的地基附加应力时,为何不用基底压力(p=N/F),而要用基底附加应力(p0=p-γD)?(11分) 4、叙述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产生的条件(18分) 5、结合图形、曲线和公式叙述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的步骤和方法(22分) 四、 判断:对?=26° 土体, 主应力分别为σ1 σ3=250kPa时, 分) 五、 背垂直且光滑, 土压力Pa 并求出E A 分)

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 试题代码:403 试题名称:土质学与土力学第 1 页共 1 页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2、有效应力原理;2、欠固结土; 3、最佳含水量; 4、临塑荷载; 5、临界水头梯度 二、写出下列指标的表达式并叙述其用途(每小题5分,共25分) 1、塑性指数I p; 2、灵敏度S t; 3、不均匀系数C u; 4、压缩系数a; 5、固结度U t 三、回答问题(80分) 1、库仑土压力理论的基本假定是什么?(9分) 2、计算基础下的地基附加应力时,为何不用基底压力(p=N/F),而要用基底附加应力(p0=p-γD)?(11分) 3、叙述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产生的条件(18分) 4、结合图形、曲线和公式叙述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的步骤和方法(22分) 5、写出粘性土中一点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主应力之间所满足的关系式,并画图说明该点处于极限平衡状态的 概念及破裂面的方向。(20分) 四、已知某土样的w P=10%,w L=18%, w=19%,计算出该土样的液性指数并判 断该土样处于什么样的状态.(10分) 五、某重力式挡土墙如图所示,墙背 垂直且光滑,墙后填土水平。计算作用 在挡土墙上的主动土压力Pa分布及其 合力E A,并求出E A的作用位置。(20 分)

考研题土力学演示教学

考研题土力学

2005华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岩土工程土力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土的回弹曲线2.次固结沉降3.地基的短期承载力 4. 柱侧负摩阻力 5.灵敏度 二、简答题(每小题13分,共40分) 1.简述K0线所具有的三方面含义。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推荐的地基最终沉降量计算方法与分层总和法相比主要有哪些不同之处? 3.将地基极限承载力pu除以安全系数K,即可得到设计所需的地基承载力。 试说明K的选择与哪些主要因素有关。 三、(20分)某土层剖面为:1.5m厚的粉砂表土层,γ=18kN/m3;其下是3m 厚的粘土层,γsat=20kN/m3;再下面是4m厚的砾砂层,γsat=18.5kN/m3。 地下水位在粘土层顶面处。试计算并绘出: (1)总应力σ、孔隙水压力u和有效应力σ'沿深度的分布图; (2)若在地面上快速施加了80 kPa的大面积荷载,试作出加载后瞬时的上述各图。 四、(25分)某饱和粘性土试样的土粒相对密度为2.68,试样的初始高度为2 cm,面积为30 cm2。在压缩仪上做完试验后,取出试样称重为109.44 g,烘干后重88.44 g。试求: (1)试样的压缩量是多少? (2)压缩前后试样的孔隙比改变了多少?

(3)压缩前后试样的重度改变了多少? 五、(20分)某饱和软土地基,γsat=16 kN/m3,cu=10 kPa,φu=0°,c'=2 kPa,φ'=20°,地下水位在地基表面处。今在地基上大面积堆载50kPa,试求地基中距地面5m深处、与水平面成55°角的平面上且当土的固结度达到90%时,土的抗剪强度是多少?强度的净增长值为多少? 六、(25分)高度为8m的挡土墙,墙背直立、光滑,墙后填土面水平,填土 面上有均布荷载q=20kPa。填土分为两层,地表下3.5 m范围内土层γ1= 18.5 kN/m3,c1=15kPa,φ1=22°;3.5~8 m内土层γsat=20.0kN/m3,c2 =10kPa,φ2=25°,地下水位在土层分界面处。试求: (1)为测量作用在墙背上的主动土压力,土压力盒的最小埋置深度应是多少? (2)作用在墙背上的总侧压力及作用点位置。 2006华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岩土工程土力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固结度 2.地基净反力 3.砂土的自然休止角 4.主动土压力 5.复合桩基

土力学考研东南大学四校合编《土力学》考研真题

土力学考研东南大学四校合编《土力学》考研真题 1土的组成 一、名词解释 1弱结合水[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答:弱结合水是指紧靠于强结合水的外围而形成的结合水膜,又称薄膜水。它仍然不能传递静水压力,但较厚的弱结合水能向邻近较薄的水膜缓慢转移。当土中含有较多的弱结合水时,土则具有一定的可塑性。砂土比表面较小,几乎不具可塑性,而黏性土的比表面较大,其可塑性范围就大。弱结合水离土粒表面愈远,其受到的电分子吸引力愈弱,并逐渐过渡到自由水。弱结合水的厚度,对黏性土的黏性特征和工程性质有很大影响。 2电渗[苏州大学2014年] 答:电渗是指极性水分子与水中的阳离子(K+、Na+等)形成水化离子,在电场作用下这类水化离子向阴极移动的现象。电渗和电泳是同时发生的,统称为电动现象。由于黏土矿物的带电性,黏土颗粒四周形成一个电场,将使颗粒四周的水发生定向排列,直接影响土中水的性质,从而使黏性土具有许多无黏性土所没有的性质。 3土的颗粒级配 答:土的颗粒级配是指由不同粒度组成的土颗粒中各级粒度所占的数量,常以占总量的百分数来表示。土的颗粒级配是通过土的颗粒分析试验测定的,常用的测定方法有筛分法和沉降分析法。前者是用于粒径大于0.075mm的巨粒组和粗粒

组,后者用于粒径小于0.075mm的细粒组。当土内兼含大于和小于0.075mm 的土粒时,两类分析方法可联合使用。 4强结合水 答:强结合水是指紧靠土粒表面的结合水膜,又称吸着水。它的特征是没有溶解盐类的能力,不能传递静水压力,只有吸热变成蒸汽时才能移动。强结合水的厚度很薄,有时只有几个水分子的厚度,但其中阳离子的浓度最大,水分子的定向排列特征最明显。黏性土中只含有强结合水时,呈固体状态,磨碎后则呈粉末状态。 二、判断题 1土中强结合水的性质接近固态,故强结合水属固态。() 【答案】错误查看答案 【解析】土中的强结合水是指紧靠土粒表面的结合水膜,其厚度只有几个水分子厚,小于0.003μm。这种强结合水的性质与普通水不同:它的性质接近固体,不传递静水压力,100℃不蒸发,密度ρw=1.2~2.4g/cm3,并具有很大的黏滞性、弹性和抗剪强度。但是,强结合水不属固态。当黏土只含强结合水时呈坚硬状态。 2强结合水水分子失去自由活动的能力并紧密地整齐排列,在力学性质上与固体物质接近。() 【答案】正确查看答案 【解析】强结合水是指紧靠土粒表面的结合水膜。强结合水的厚度很薄,水分子的定向排列特征最明显。它的特征是没有溶解盐类的能力,不能传递静水

2011年考研土力学的复习要点及概念(强力推荐)

《土力学》教案 参考书:《土力学》,张克恭,刘松玉主编,中国建筑出版社 《土力学地基基础》清华大学(第三版) 《建筑基础工学》,山肩帮男,永井兴史郎,富永晃司,伊藤淳志著,朝仓书店 《土质力学》,山口柏树著,技报堂出版。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土力学的主要任务是:保持土力学系统性和科学性,突出重点,避免与已修课程的简单重复,将重 点放在与工程应用有密切关系的工程地质和土力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上,以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 实际应用能力。 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学完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课程。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 绪论 1.土力学的概念及学科特点(Concept of soil mechanics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2.土力学的发展史 (Development of soil mechanics) 3.本课程的内容,要求和学习方法(Content, demand and study techniques) 第1章土的物理性质及分类(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and its sorts) 1.1概述(Outline) 1.2土的组成Soil constitution) 1.2.1土中固体颗粒(Soil particle) 1.2.2土粒粒度分析方法(Method of particle size analysis) 1.2.3土中水和土中气(Water and air in soil) 1.2.4粘土颗粒与水的相互作用(interaction of clay particle and water) 1.2.5土的结构和构造(Soil structure) 1.3土的三相比例指标(Phase relationship) 1.3.1指标的定义(Definition of phase) 1.3.2指标的换算(Conversion among phase) 1.4无粘性土的密实度(Density of sandy-soil) 1.4.1 沙土的相对密(实)度(Relative Density of sand) 1.5粘性土的物理特征(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lay) 1.5.1粘性土的可塑性及界限含水量(Plasticity of clay and its consistency limit (Atterberg limit) ) 1.5.2粘性土的可塑性指标(plastic index of clay) 1.5.3粘性土的结构性和触变性 1.5.4粘性土的胀缩性,湿陷性和冻胀性 1.6土的分类标准(Soil classification) 1.6.1 土的分类原则(Principle of sorting soils) 1.6.2 土的分类标准 (Benchmark of soil sorts) 1.7地基土的工程分类(Sorts of soil in engineering) 1.7.1建筑地基土的分类(Soil sorts in architechtural foundation) 1.7.2公路桥涵地基土的分类(Soil sorts in bridge and culvert foundation) 1.7.3公路路基土的分类(Soil sorts in roadbed foundation) 思考题与习题(Problems) 第2章土的渗透性及渗流(Soil permeability and seepage) 2.1概述(Outline) 2.2土的渗透性(Soil permeability) 2.2.1土的层流渗透定律(permeability law) 2.2.2渗透试验与渗透系数(permeability test and coefficient of permeability) 2.3土中二维渗流及流网简介(2D seepage and introduction of flow net) 2.3.1 二维渗流方程(Equation of 2D seepage)

考研土力学重点1汇总

子 绪 论 ● 土力学是研究土的物理性质以及在荷载作用下土体内部的应力变形和强度规律的 一门学科。 ● 土力学研究对象是土 ● 需要研究和解决的工程中的三大类问题: ● 土体稳定或强度问题; ● 土体变形问题; 渗流:渗透变形与渗透稳定。 第一章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与工程分类 1-1 土的形成 土是松散颗粒的堆积物,是岩石风化的产物(人工破碎;堆石坝的坝壳料;相当于物理风 化)。 土是指覆盖在地表的没有胶结或弱胶结的颗粒堆积物 根据来源分:有机土和无机土 岩石风化分为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 物理风化:岩石经受风、霜、雨、雪的侵蚀,或受波浪的冲击、地震等引起各种力的作用, 温度的变化、冻胀等因素使整体岩石产生裂隙、崩解碎裂成岩块、岩屑的过程。 第一章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与工程分类 1-1 土的形成 化学风化:岩体(或岩块、岩屑)与氧气、二氧化碳等各种气体、水和各种水溶液等物质 相接触,经氧化、碳化和水化作用,使这些岩石或岩屑逐渐产生化学变化,分解为极细颗粒 的过程。 ● 特征: ● 物理风化:量变过程,形成的土颗粒较粗; 化学风化:质变过程,形成的土颗粒很细。 对一般的土而言,通常既经历过物理风化,又有化学风化,只不过哪种占优而已。 土从其堆积或沉积的条件来看可分为: ????????????????沼泽土冰碛土风积土河流冲积土运积土残积土土?????????????????????)(沼泽土有机土冰碛土风积土冲积土运积土残积土无机土土 残积土:岩石风化后仍留在原地的堆积物。 特点:湿热地带,粘土,深厚,松软,易变; 寒冷地带,岩块或砂,物理风化,稳定。 运积土:岩石风化后经流水、风和冰川以及人类活动等搬运离开生成地点后再沉积下来的 堆积物:又分为冲积土、风积土、冰碛土和沼泽土等。 冲积土:由水流冲积而成;颗粒分选、浑圆光滑 风积土:由风力带动土粒经过一段搬运距离后沉积下来的堆积物;没有层理、细 砂或粉粒;黄土

考研土力学试题库概述

河海大学土力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每题 3 分) 1 .离子交换 2 . 粘土矿物 3 . 双电层 4 . 等电pH值 5 . 比表面积 6 . 电渗、电泳 7 . 粒组 8 . 界限粒径 9 . 不均匀系数 10. 曲率系数 11. 缩限 12. 塑限 13. 液限 14. 塑性指数

15. 液性指数 16. 土粒比重 17. 含水量 18. 最优含水量 19. 饱和度 20. 相对密度 21.渗透系数 22.渗透力 23.渗透变形 24.流土 25.管涌 26.临界水力坡降 27.有效应力 28.孔隙水应力 29.有效应力原理

30.静止侧压力系数 31.自重应力 32.附加应力 33.基底净反力 34.土的压缩: 35.压缩系数: 36.压缩指数: 37.再压缩指数: 38.压缩模量: 39.变形模量: 40.静止侧压力系数: 41.前期固结应力: 42.超固结比:

43.超固结土: 44.正常固结土: 45.欠固结土 46.固结系数: 47.固结度: 48.体积压缩系数: 49.正常固结试样: 50.超固结试样: 51.土的抗剪强度 52.快剪 53.固结快剪 54.慢剪 55.不排水剪

56.固结不排水剪 57.排水剪 58.剪胀性 59.剪缩性 60.应变软化 61.应变硬化 62.灵敏度 63.土的蠕变 64.残余强度 65.砂土液化 66.静止土压力 67.主动土压力 68.被动土压力 69.临界深度

70.临塑荷载 71.极限承载力 72.允许承载力 73.塑性开展区 74.标准贯入击数 二、填空题(每题 3 分) 1 .当介质水溶液的PH大于PH等电时,粘土矿物离解成_________,胶核带____________ _电;反之,离解成______,胶核带____电. 2 .粘土矿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晶体矿物及非晶体矿物。 3 .土中主要的粘矿物有_____、______、______,它们都是由 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层状晶质矿物。 4 .差热分析法是以不同矿物在加热过程中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理论基础的。 5 .比表面积的表示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两种。 6 .水溶液中的阳离子浓度越____,离子价数越_____,双电层越______,结合水 膜(吸着水)越厚。

考研题土力学

岩土工程土力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土的回弹曲线2.次固结沉降3.地基的短期承载力4. 柱侧负摩阻力 5.灵敏度二、简答题(每小题13分,共40分) 1.简述K0线所具有的三方面含义。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推荐的地基最终沉降量计算方法与分层总和法相比主要有哪些不同之处? 3.将地基极限承载力pu除以安全系数K,即可得到设计所需的地基承载力。试说明K的选择与哪些主要因素有关。 三、(20分)某土层剖面为:1.5m厚的粉砂表土层,γ=18kN/m3;其下是3m厚的粘土层, γsat=20kN/m3;再下面是4m厚的砾砂层,γsat=18.5kN/m3。地下水位在粘土层顶面处。 试计算并绘出: (1)总应力σ、孔隙水压力u和有效应力σ'沿深度的分布图; (2)若在地面上快速施加了80 kPa的大面积荷载,试作出加载后瞬时的上述各图。 四、(25分)某饱和粘性土试样的土粒相对密度为2.68,试样的初始高度为2 cm,面积为 30 cm2。在压缩仪上做完试验后,取出试样称重为109.44 g,烘干后重88.44 g。试求: (1)试样的压缩量是多少? (2)压缩前后试样的孔隙比改变了多少? (3)压缩前后试样的重度改变了多少? 五、(20分)某饱和软土地基,γsat=16 kN/m3,cu=10 kPa,φu=0°,c'=2 kPa,φ'=20°, 地下水位在地基表面处。今在地基上大面积堆载50kPa,试求地基中距地面5m深处、与水平面成55°角的平面上且当土的固结度达到90%时,土的抗剪强度是多少?强度的净增长值为多少? 六、(25分)高度为8m的挡土墙,墙背直立、光滑,墙后填土面水平,填土面上有均布荷 载q=20kPa。填土分为两层,地表下3.5 m范围内土层γ1=18.5 kN/m3,c1=15kPa,φ1=22°;3.5~8 m内土层γsat=20.0kN/m3,c2=10kPa,φ2=25°,地下水位在土层分界面处。试求: (1)为测量作用在墙背上的主动土压力,土压力盒的最小埋置深度应是多少? (2)作用在墙背上的总侧压力及作用点位置。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土力学考试大纲)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土力学》考试大纲 《土力学》是土木工程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与之紧密相关的课程《地基基础》、《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则是土木工程某些专业的专业课。包括两大部分内容:(1)土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如土的物理性质、渗透性、土中应力、变形特性、抗剪强度。(2)土工结构物的主要计算,如土压力、土坡稳定分析、地基承载力、基础工程、地基处理。 一、考试内容 1.土的物理性质 (1)基本名词与定义 土、土力学、地基、基础、土的风化、不均匀系数、曲率系数。 界限含水量ωL、ωP、ωS、塑性指数、液性指数、活动性、相对密度。 (2)土粒、水、空气三相 (a)土粒分布、级配。(b)三种水:结晶水、结合水(薄膜水)、自由水。(c)土中气体的物态 (3)土的物理性质 (a)无粘性土的相对密度,孔隙比。 (b)粘性土的调度液塑性指明 (4)三相图及物理指标 (a)熟练绘制三相图、单位三相图 (b)3个体积、6个重量,共9个物理指标的三种计算方法:即公式套算法:据单位三相图计算法;据三相中三个体积、两重量计算法;(c)9个物理指标

的推证。 (5)土的工程分类 (a)先分为粗细粒土,对粗粒土定名12个,对细粒土依据ωL、I P在塑性图分类定名。(b)特殊土分类:黄土、红土、膨胀土、杂填土、软土、垃圾。 2.土中应力 (1)基本名词与意义 土中应力为自重应力、附加应力、渗透力。 基低压力、附加基底压力、有效应力、总应力、孔隙水压力、持力层、下卧层、应力集中与分散、应力跑。 (2)自重应力计算 自重应力是有效应力,地下水位以下为浮容量,不透水界面(岩石、不透水土)上下发生突变。 (3)附加应力 依据弹性理论进行计算 (a)先计算基底压力、影响基底压力的三个因素:荷载(大小、型式、方向),基础(尺寸、型式、刚度、埋深),地基土性质。 (b)空间问题 即基础长度L与宽度之经小于5时作为空间问题计算,反之作为平面问题计算。 所有计算公式均较长,不必记背。 只能计算角点下的附加应力,均由5个符号组成,σZ、ρ、L、B、Z,主要是附加应力系数k的计算及代数叠加。难点是三角形荷载外某点σZ计算。 (c)平面问题 可直接计算(查表k值)荷载外任意点的应力。 (4)计算误差 地基土上软下硬(E1<E2)将产生应力集中,反之应力扩散。成层土地基(即各向异性地基)一般产生集中。

土力学考试大纲 考研1

1. 简述由车辆荷载引起土压力的计算步骤。 2.简述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沉降量的假定和主要步骤。 3.简述砂性土坡稳定系数与坡高的关系。 4.分析基础底部地基土体破坏的基本过程。 5.分析《土质学与土力学》课程的基本理论体系及其关联性。 1. 简述土力学研究几大体系,以及各自在土木工程中能解决哪些问题。 2.分别指出库仑土压力理论中,下列变化对主动土压力及被动土压力各有什么影响?δ变小;?增大;β增大;ε减小。 3.简述粘性土坡稳定性分析几种条分法的异同。 5.土力学研究中涉及许多假定,请指出在土中应力研究、土体压缩沉降研究、朗金土压力、库仑土压力、地基承载力研究中的基本假定是什么?土力学之所以有这些假定的根本原因,可否突破这些假定? 2. 简述饱和土体在荷载作用下发生固结的基本过程。 4.简述土中有效应力的基本作用。 5.分析地下水对边坡稳定性的基本影响。 水对边坡的影响主要分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使得边坡土体剪应力增加;另一个是使得边坡土体本身抗剪强度减少 地下水在渗流过程中会对岩土体颗粒施加一个动水压力。它是一个体积力,其大小与流动水的体积、水的容重和水力梯度有关,其方向与水流的方向一致。结构面的填充物在水的浮力作用下,重量降低,动水压力稍大时,就会带走结构面中的填充物颗粒,侵蚀掏空岩块之间的填充物;同时动水还会磨平粗糙的岩石面,使其变得光滑,降低了岩石的摩擦系数,减小了岩体的抗滑力,降低了边坡的稳定性。由于水流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非常大,所以边坡工程对水流的防治是边坡稳定的重要方 2.比较直剪试验的三种方法及其相互间的主要差异。 3.分析边坡开挖失稳与渗流失稳的主要差异。 4.分析《土质学与土力学》课程的工程应用价值。 5.简述土体饱和后强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1. 简述土力学研究的核心体系,并简述其在土木工程中主要可解决的问题。 2.分析土体渗流、压缩、固结和抗剪强度的本质。 3.简述进行粘性土坡稳定性分析的几种条分法的异同。 4.地基极限承载力、临塑荷载、4 1P 、地基容许承载力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1.何谓有效应力?简述土中有效应力的基本作用。

考研土力学重点5

幻灯片1 第五章土的抗剪强度 5-1 概述 与土体强度有关的工程问题:建筑物地基稳定性、填方或挖方边坡、挡土墙土压力等。 土体强度表现为:一部分土体相对与另一部分土体的滑动,滑动面上剪应力超过了极限抵抗能力-抗剪强度; 土的抗剪强度是指土体对于外荷载所产生的剪应力的极限抵抗能力。 幻灯片2 第五章土的抗剪强度 5-1 概述 在外荷载的作用下,土体中任一截面将同时产生法向应力和剪应力,其中法向应力作用将使土体发生压密,而剪应力作用可使土体发生剪切变形。 当土中一点某一截面上由外力所产生的剪应力达到土的抗剪强度时,它将沿着剪应力作用方向产生相对滑动,该点便发生剪切破坏。 土的破坏主要是由于剪切所引起的,剪切破坏是土体破坏的重要特点。 幻灯片3 第五章土的抗剪强度 5-2 强度概念与莫尔——库仑理论 一、固体间的摩擦力 固体间的摩擦力直接取决于接触面上的法向力和接触材料的摩擦角。 幻灯片4 第五章土的抗剪强度 5-2 强度概念与莫尔——库仑理论 一、固体间的摩擦力 滑动准则是水平推力等于竖向反力所能提供的摩擦力。即 合力的倾角等于外摩擦角。 合力倾角af,摩擦力全部动用,滑动产生; 幻灯片5 第五章土的抗剪强度 二、莫尔应力圆 土体内部的滑动可沿任何一个面发生,只要该面上的剪应力达到其抗剪强度。 幻灯片6 第五章土的抗剪强度 二、莫尔应力圆 研究土体内任一微小单元体的应力状态。 1、主应力与主应力面 2、主应力相互正交 3、任意一面上:正应力和剪应力 一点应力状态的表示方法:???

7 第五章土的抗剪强度 二、莫尔应力圆 与大主应力σ1面成q角的面上的正应力σ和剪应力t。 !未找到引用源。

考研土力学重点3讲解

幻灯片1 第三章 土的渗透性 3-1 概 述 渗透:由于土体本身具有连续的孔隙,如果存在水位差的作用,水就会透过土体孔隙而发生孔隙内的流动。 土具有被水透过的性能称为土的渗透性。 土的问题是指由于水的渗透引起土体内部应力状态的变化或土体、地基本身的结构、强度等状态的变化,从而影响建筑物或地基的稳定性或产生有害变形的问题。 幻灯片2 第三章 土的渗透性 3-2 达西渗透定律 一、达西渗透定律 由于土体中的孔隙一般非常微小,水在土体中流动时的粘滞阻力很大、流速缓慢,因此,其流动状态大多属于层流。 著名的达西(Darcy)渗透定律: 渗透速度: (3-1) 或 渗流量为: (3-2) 对粘性土: (3-3) ki L h k v ==

kiA vA q == ) (b i i k v -= 幻灯片3 第三章 土的渗透性 必须指出,由式(3-1)求出的渗透速度是一种假想的平均流速, 因为它假定水在土中的渗透是通过整个土体截面来进行的,而实 际上,渗透水仅仅通过土体中的孔隙流动,实际平均流速要比假 想的平均流速大很多。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3-4)

e e v n v v +' ='=1 幻灯片4 第三章 土的渗透性 二、达西渗透定律的适用条件 只有当渗流为层流的时候才能适用达西渗透定律。 达西渗透定律的适用界限可以考虑为: (3-5) 满足达西渗透定律的土的平均粒径: ( 3-6) 也就是说,对于比粗砂更细的土来说,达西渗透定律一般是适用的,而对粗粒土来讲,只有在水力坡降很小的情况下才能适用。 ≤=ηρvd R e mm v d 52.0Re/≤≤ρη 幻灯片5 第三章 土的渗透性 3-3 渗透系数的测定 渗透系数的大小是直接衡量土的透水性强弱的一个重要的力学性质指标。 一、实验室内测定渗透系数 就原理而言,可分为:常水头试验和变水头试验。 (一)常水头法 是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水头保持不变。 常水头法适用于透水性强的无粘性土。 土的渗透系数: (3-7) 下页所示为基马式渗透仪

(完整版)《土力学》考研复试真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土力学试卷(力学专业版)节选学校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3 分) 7. 粒组 8. 界限粒径 9. 不均匀系数 10.曲率系数 11.缩限 12.塑限 13.液限 14.塑性指数 15.液性指数 16.土粒比重 18.最优含水量 19.饱和度 21.渗透系数 22.渗透力 23.渗透变形 24.流土 25.管涌 26.临界水力坡降

27.有效应力 28.孔隙水应力 29.有效应力原理 31.自重应力 32.附加应力 33.基底净反力 34.土的压缩: 35.压缩系数: 36.压缩指数: 37.再压缩指数: 38.压缩模量: 39.变形模量: 40.静止侧压力系数: 41.前期固结应力: 42.超固结比: 43.超固结土: 44.正常固结土:

45.欠固结土 46.固结系数: 47.固结度: 51.土的抗剪强度 52.快剪 53.固结快剪 54.慢剪 55.不排水剪 56.固结不排水剪 57.排水剪 58.剪胀性 59.剪缩性 64.残余强度

65.砂土液化 66.静止土压力 67.主动土压力 68.被动土压力 69.临界深度 70.临塑荷载 71.极限承载力 72.允许承载力 73.塑性开展区 二、填空题(每题3 分) 2.粘土矿物包括、、、等晶体矿物及非晶体矿物。 3.土中主要的粘矿物有、、,它们都是由 组成的层状晶质矿物。 7 .伊里石(水云母)与蒙脱石结晶格架的主要区别是 。

10.土中的粘土矿物有、、、 ,其中为非晶质矿物。 14.成土矿物可分为和两大类。 15.确定土的级配最常用的试验方法有和两 种,前者适用于土,后者适用于土。 16.土的级配曲线可用、、 两个系数来描述,当且时,级配是良好的。 17.土的级配是指,级配的优劣可以用 和两个系数加以判别。 18.土的结构一般有、和 等三种,其中结构是以面~边接触为主的。 19.粗颗粒土与细颗粒土的分界径是毫米,组成细颗粒土的主要矿物 成分有。 20.某种砂土,具有同样大小的颗粒,则其不均匀系数Cu 等于,曲率系数Cc等于。 22.塑性指数的表达式为,液性指数的表达式为 。 23.两种土的三相体积比例关系相同,则物理性指标、、_ 相等;如这两种土的比重也相同,则物理性指标、也相等。 24.表征级配曲线特征的系数有和,它们的定义分别是 和。 25.击实试验的目的是,影响土的压实性的因素主要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