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ppt

合集下载

《伶官传序》优秀课件ppt

《伶官传序》优秀课件ppt
1
2019/11/17


传 序
欧 阳 修
2
2019/11/17
1、了解作者 2、题解 3、时代背景 4、写作意图
3
2019/11/17
欧阳修: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著名文学 家、史学家,北宋中叶的文坛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 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五位苏洵、苏轼、 苏辙、王安石、曾巩都是他的学生。他在诗、文、书 法、文论等各方面都很有成就。
6
2019/11/17
100多年后,欧阳修就此事发表了自己的感慨,写成了《 新五代史•伶官传》。《伶官传》中,作者对为庄宗所宠幸并 为非作歹、败国乱政的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三人予以鞭挞
,揭露他们把持朝政,以致后唐朝廷上下离心互相猜忌、祸乱 不息的罪恶行径。本文就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 所 作的序言。
五代历史
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朝 代,即后梁、后唐、后 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在这短短53年间, 先后换了四姓十四个国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战乱频繁 ,后唐庄宗就是被杀的一个。后唐庄宗李存勖称帝后,迷 恋伶人
,“常身与俳优(杂耍艺人)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于是 被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所惑。后叛乱四起 ,拥有重兵的伶官拒不发兵,而庄宗亲征又告败北,众叛亲离之 期,伶官又乘危作乱,用乱箭射死了庄宗。
因此,当庄宗强盛的时候,全天 下的豪杰,都不能跟他抗争;等到 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 ,就自己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 人讥笑。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 积累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 他溺爱的事物困扰,难道只是溺爱 伶人才如此吗?
答: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共26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共26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函梁君臣之首, 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自然之理也。
祸患常积于忽微(微小的事) 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 (悄悄地) 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为隐 藏身份而改装) 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副词,应当,一 定)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语气词)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代词,他)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大概,表揣测语气)
观之上古,验之当今,参以人世,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过秦论(下)》)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 事哉(兴盛) 请其矢,盛以锦囊(装)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旺盛) 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 能与之争(强盛)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围 困) 智勇多困于所溺(困扰)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 侯已困矣(困厄)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困难)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函梁君臣之首, 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自然之理也。
用“故”字承接上文,再次评论庄宗的盛衰, 以“莫能与之争”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引出“夫祸患常积于 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的教训,得出具有更普遍意义的结论,强调 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 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 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 的下场。

伶官传序(共31张PPT)

伶官传序(共31张PPT)
释: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 乐可以使自身灭亡。
3、“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释: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 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
通读课文,找出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论点: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论据
主要是叙述庄宗接受父命、报仇雪 耻,后来由胜转败、由盛转衰的事实。
8、燕王,吾所立。
判断句
知识归纳 ——古今异义
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人为 / 有关员工的录用、培养、奖惩等工作
2、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推究,探究 / 原来
3、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一般的官员 / 做某一方面的工作
4、抑本其成败之迹
抑或,或者,还是,有智有勇的人
知识归纳 ——特殊句式
1、梁,吾仇也。 判断句 2、此三者,吾遗恨也。 判断句 3、盛以锦囊。 介词短语后置句 省略句 4、系燕王父子以组。 介词短语后置句 5、而告以成功。介词短语后置句 省略句
6、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被动句
7、智勇多困于所溺。 介词短语后置句 被动句
(副词,应当,一定)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语气词)
其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代词,他)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 (大概,表揣测语气)
判断词类活用
函梁君臣之首 名词活用为动词,装在盒子里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名词作状语
乱者四应
数词作状语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使动用法
第二段:
通过第二段的叙述来看,“庄宗之 所以得天下”在于什么?
忧劳可以兴国
第三段
•1、第三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五代史伶官传序》-完美PPT-统编版ppt

《五代史伶官传序》-完美PPT-统编版ppt


·

四: 数词作状语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兴、亡:使动用法
祸患常积于忽微
··
忽微:形容词用作名词
《五代史伶官传序》-完美PPT统编版 【精品 课件】
《五代史伶官传序》-完美PPT统编版 【精品 课件】
判断句子的句式特点
A、此 三 者,吾 遗 恨 也
B、盛(之)以 锦 囊
C、系 燕 王 父 子 以 组 D、身 死 国 灭, 为 天 下 笑 E、智 勇 多 困 于 所 溺
伶 官 传 序北

欧 阳 修
·
“序”
序作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 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者编者 的“按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 契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述 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 者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
作者介绍:
欧阳修:字永叔,号 醉翁、六一居士 ,谥号文 忠 ,北宋吉水人。著名文
学家、史学家,北宋中叶 的文坛领袖,诗文革新运 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 家”中宋代的五位(苏洵、 苏轼、苏辙、王安石、曾 巩)都是他的学生。他在 诗、文、书法、文论等各 方面都很有成就。
F、遣 从 事 以 一 少 牢 告(于) 庙
G、燕 王,吾 所 立
介词短语后置: 被 动 句: 判 断 句: 省 略 句:
BCE
DE AG BF
《五代史伶官传序》-完美PPT统编版 【精品 课件】
《五代史伶官传序》-完美PPT统编版 【精品 课件】
分析课文
1、找出观点句(论点)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
《五代史伶官传序》-完美PPT统编版 【精品 课件】
分析第二段: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

《五代史 伶官传序》ppt课件40张

《五代史 伶官传序》ppt课件40张

一般属官 用 猪、羊各一头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

理 走在前面
祭告 状语后置,省略句
文 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以锦囊盛(之)

等到
收藏
·
第 二 译文:这之后出兵作战,就派随从官员用猪、羊各一 段 头祭告祖庙,请下那三枝箭,用锦囊盛着,背着它走
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祖庙。
作者简介
欧阳修 (1007—1072)
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
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 与(唐朝)韩愈、柳宗元、(宋朝)王安石、 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四岁丧父,家境贫寒,刻苦自学,出身寒 微,由母亲亲自教学,因家贫,不具纸笔,用 荻画地作书。仁宗时,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 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 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
难道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梳 推究
人的作为
理 文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的原因 和
·
第 一 译文:唉!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 段 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
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文本分析 第一段
1.文章提出的论点是什么?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1 作者为《伶官传》作序,却很少直接写到伶官们的事,表面看 来文不对题,实际上两者有内在联系。
2 庄宗的衰败正是由伶官引起的,作者以历史为鉴,就伶官乱政 误国之事评述国家兴亡盛衰之理,以史论事,内容联系很紧密, 重点落在庄宗盛衰的史实和评论上。
3 文章最后也提到“数十伶人困之”的事实,使伶人的作乱和后 唐的衰亡直接联系起来,这样就扣住了题意,突出了中心。

《五代史伶官传序》ppt课件26张

《五代史伶官传序》ppt课件26张
首先,伶官的事迹在传内已做了详细叙述,不必重复。 其次,庄宗的衰败正是由伶官所引起,作者借古讽今,就伶官乱政 误国之事评述国家兴亡盛衰之理,希望北宋统治者励精图治。
写作特点
①平易自然,简约凝练。 文章没有信屈聲牙的措辞,也不堆砌辞藻,而用平实的 语言生动地叙说事例,深入地说明道理,平易近人,自 然晓畅。叙事不蔓不枝,议论简明扼要。其中一些格言 式的对称语句,如“恍劳可以兴国,逸療可以亡身”,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因于所溺”,句式整齐, 言简意丰,发人深省。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清代唐文治:以“盛”“衰”二字作主,首段总冒。中间一 段“盛”,一段“衰”,末段以“方其盛也”、“及其衰也”作 封锁,所以不觉板滞者,由丰神妙绝,皆出天籁,随意点染,故 能化板为活。
——文脉
文本探究
本文是欧阳修为《伶官传》作的序,可为什么主人公 不是伶官而是庄宗呢?
五代: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后梁、 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
伶官: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 人,叫伶官。
传:记载某人一生事迹的文字。 序: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者 编者的“按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挈领地评价该书内容, 或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理解下面有关书 或文的内容。 本文是《新五代史·伶官传》开头的短序。
——词类活用
函梁君臣之首 一夫夜呼 仓皇东出 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祸患常积于忽微 智勇多困于所溺
名→动,用盒子装 名→状,在夜里 名→状,向东面 使动用法,使…兴盛
使动用法,使…灭亡 形→名,细微的地方 形→名,有智有勇的人
——古今异义
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古义( ) 今义( )

高二语文《伶官传序》PPT优秀课件

高二语文《伶官传序》PPT优秀课件
• 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 • 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 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 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

特别史料
庄宗喜欢滑稽戏,又通晓音乐,能自己谱曲, 直到现在汾州、晋州一带,往往能听到人们唱他 谱写的歌,所谓“庄宗亲自谱写”的曲子到处都 能见到。他小名叫亚子,当时也有人叫他亚次。 他还常常用戏子名字自称,叫自己为李天下。从 他继承父业,到统一天下,常常和戏子在庭院排 练演戏,伶人因此掌握朝政大权,最终导致了国 家的灭亡。 当年他在胡柳一带作战,他宠爱的伶 人周匝被梁人俘获。后来他灭掉梁进入梁的都城 汴京,周匝来到他的马前拜见他,庄宗见到他很 是高兴,赐给他金银钱物,慰劳他的艰辛与忍辱 负重。
课 文 朗 读
自读课文,思考
❖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用原文原话回答) ❖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 2、作者得出此论点的依据(论据)是什么? ❖ 明确:“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
之者,可以知之矣。” ❖ 概括:通过庄宗李存勖“得天下”和“失天
下”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 3、通过课文大家推知本文运用了什么论证
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




欧 阳

论点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 天命,岂非人事哉!
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个特别的时段:
五代
五代【唐宋之间的五个朝代, 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 后周】是我国历史上战乱频 仍的动荡时期。在这短短53 年间,先后换了四姓十四个 国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 不鲜。
这期间,出现了一个特别的帝王:
文章主旨:
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 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 家盛衰取决于人事的道理。讽谏北宋 王朝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五代史伶官传序》ppt课件45张

《五代史伶官传序》ppt课件45张

史料补充
我国历史上有一个特别的时段:五代
五代【唐宋之间的五个朝代,即后 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 我国历史上战乱频仍的动荡时期。 在这短短53年间,先后换了四姓 十四个国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 不鲜。
这期间,出现了一个特别的帝王: 后唐---庄宗李存勖
后唐庄宗称帝后,迷恋伶人,“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 此用事”,遂被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包围。庄 宗同光四年贝州将领皇甫晖发动兵变,叛乱四起,拥有兵权的史彦 琼拒不发兵,旋又单骑逃逸,导致朝廷军队大败。庄宗亲征败回, 众叛亲离,郭从谦又乘危作乱,庄宗率兵抵御,被乱箭射死。
文言知识互答
• (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 (2)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 (3)抑本其成败之迹 • (4)系燕父子以组 • 函梁君臣之首 • (5)岂独伶人也哉
推其根本,......的原因 古代祭品,一猪一羊 推究,考察 绳子 用木匣子装 乐工艺人
• (6)句式:盛以锦囊、告以成功
• 系燕父子以组、祸患常积于忽微
学案反馈
(一)优秀学案名单: 田欣雨、吕亚楠、王艺璇、姜宇飞、张哲诚、王彤、陈浩然、 朱铭冉、赵嘉、宋立志、叶语婷、高汶萱、张欢菲、黄舸睿
(二)困惑点梳理:
1.文言知识。重点文言词语的解释和文言句式的掌握。 2.文本内容。如何理解作者的观点和创作意图。
11:29
学习目标
1、掌握文言基础知识。 2、理清本文论证思路。 3、明白作者阐述的道理,培养忧患意识。
一个个王朝如四季般不断轮回,一幕幕悲剧 如连续剧般不断不演,让人唏嘘!历史就像 一位老者,时时警醒着我们!不能让历史的 悲剧重演! 所以,兴衰成败,不在天命,而在人事。作 为学生的我们,也要以史为鉴,古为今用, 谨记∶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勤 奋则兴,懒惰则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5/13
4
五代历史
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朝 代, 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 史上的动荡时期。在这短短53年间,先后换了 四姓十四个国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 战乱频繁,后唐庄宗就是被杀的一个。后唐庄 宗李存勖称帝后,迷 恋伶人,“常身与俳优 (杂耍艺人)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于 是被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 人所惑。后叛乱四起,拥有重兵的伶官拒不发 兵,而庄宗亲征又告败北,众叛亲离之期,伶 官又乘危作乱,用乱箭射死了庄宗。
15
方其系燕父子以 组,函梁君臣之首, 入于太庙,还矢先王, 而告以成功,其意气 之盛,可谓壮哉!及 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仓皇东出,未及见贼 而士卒离散,君臣相 顾,不知所归。至于 誓天断发,泣下沾襟, 何其衰也!岂得之难 而失之易欤?
当庄宗用绳子捆绑着燕王父子, 用木匣装着梁君臣的首级,进 入太庙,把箭还给先王,向先 王禀告成功的时候,他意气骄 盛,多么雄壮啊。等到仇敌已 经消灭,天下已经平定,一个 人在夜间呼喊,作乱的人便四 方响应,他匆忙向东出逃,还 没有看到叛军,士卒就离散了, 君臣相对而视,不知回到哪里 去。以至于对天发誓,割下头 发,大家的泪水沾湿了衣襟, 又是多么衰颓啊。难道是得天 下艰难而失天下容易吗?
千古名句:满招损,谦得益
2018/5/13 27
课堂小结
总 起 提出论点:
《伶官传序》 盛衰之理,是天命也是人事
分 说 正面
后唐庄宗得天下 忧劳可以兴国
分 说 反面
后唐庄宗失天下
逸豫可以亡身
总 结
得出结论
祸患常积于忽微 智勇多困于所溺
启示 做事要居安思危,谨小慎微,防微杜渐 小心玩物丧志,不要满足于表面的虚荣
11

世言晋王之将终 也,以三矢赐庄宗, 而告之曰:“梁, 吾仇也;燕王,吾 所立;契丹,与吾 约为兄弟,而皆背 晋以归梁。此三者, 吾遗恨也。与尔三 矢,尔其无忘乃父 之志!”庄宗受而 藏之于庙。其后用 兵,则遣从事以一 少牢告庙,请其矢, 盛以锦囊,负而前 驱,及凯旋而纳之。
以:用 前驱:走在前面 而:(表修饰) 及:等到 纳:收藏
伶 官 传 序
欧 阳 修
2018/5/13 1
1、了解作者 2、题解 3、时代背景 4、写作意图
2018/5/13 2
欧阳修: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 忠。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北宋中叶的 文坛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 “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五位苏洵、苏 轼、苏辙、王安石、曾巩都是他的学生。 他在诗、文、书法、文论等各方面都很 有成就。
2018/5/13
6
时代背景:
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财富 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 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民族矛盾 也日益尖锐。面对这种形势,北宋王朝不 但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辱,每年都要 靠纳币输绢以求苟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 下,欧阳修想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亡 史进行讽谏。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25
推论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盛衰之理 岂非人事
(庄宗得失可知)
恪守父命 意气之盛 得之易 仇雠已灭 何其衰也 守之难 成败皆人
满招损
2018/5/13
谦得益
26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文章主旨:
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
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 于人事的道理。讽谏北宋王朝力戒骄奢、 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2018/5/13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36
问题归纳
——一词多义

与尔三矢 给。动词 无乃尔是过与 yú,通“欤”,语气助词 尝与人佣耕 为,给,替。介词 与其所以失之者 和,连词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交好,亲近。动词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容易。形容词 易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轻易。副词 以乱易整,不武 交换。动词
16
抑本其成败 之迹,而皆自 于人欤?《书》 曰:“满招损, 谦得益。”忧
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自然之理也。
或者推究他成功 与失败的事迹,都是 由于人事呢?《尚书》 上说:“自满招来损 害,谦虚得到好处。” 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 兴盛,安闲享乐可以 使自身灭亡,这是自 然的道理。
17
故方其盛也, 举天下之豪杰, 莫能与之争;及 其衰也,数十伶 人困之,而身死 国灭,①为天下 笑。夫祸患常积 于忽微,而②智 勇多困于所溺, 岂独伶人也哉!
22
史论
以史证论
以古鉴今
祸患常积于忽微 岂独伶人也哉! 智勇多困于所溺
2018/5/13
23
庄宗大事记
时间
908 年 23岁
事件 受命继志
结论
教训


盛衰之理
912 年 27岁
923 年 3 8岁
岂非人事哉
15年
3年
忧 劳 可 系燕父子 以组 以 函梁君臣之首 兴 国 逸 豫 可 以 亡 身
祸智
第一部分:(1)提出盛衰于人的论点
第二部分:(2-3)叙述庄宗得天下,失天下过 程,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 论。
第三部分:(4)通过“其盛”“其衰”的对比 , 得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 推论(经验教训)。
21
分析课文
合作探究
1、找出观点句(论点)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 岂非人事哉! 2、依据(论据) 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
2018/5/13 37
问题归纳
——一词多义

而皆背晋以归梁 归附,依附 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返回 而其归书也必速 归还 若水之归下也 归聚,汇聚
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告诉 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祭告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禀告
38

2018/5/13
问题归纳
——一词多义
祸患常积于忽微 微小的事 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 悄悄地 微 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为隐身份而改装 微斯人,吾谁与归 (如果)没有

世言晋王之将终 也,以三矢赐庄宗, 而告之曰:“梁, 吾仇也;燕王,吾 所立;契丹,与吾 约为兄弟,而皆背 晋以归梁。此三者, 吾遗恨也。与尔三 矢,尔其无忘乃父 之志!”庄宗受而 藏之于庙。其后用 兵,则遣从事以一 少牢告庙,请其矢, 盛以锦囊,负而前 驱,及凯旋而纳之。
终:死 以: 拿 告:告诉 约:订立盟约 背:背叛 归:归顺 与:给 其:一定 乃:你的 其:这 从事:属官 以:用 少牢:猪、羊各一头 告:祭告
19
1、盛衰之理 3、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5、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7、与尔三矢 9、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11、负而前驱 13、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15、何其衰也 17、忧劳可以兴国 19、为天下笑
2、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4、而皆背晋以归梁 6、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8、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10、盛以锦囊 12、及凯旋而纳之 14、函梁君臣之首 16、抑本其成败之迹 18、举天下之豪杰 20、智勇多困于所溺,
2018/5/13 32
2、本文叙事简约之特点
“晋王三矢”故事的叙述,“一夫夜呼,
乱者四应”的概括,“燕王”与“契 丹”“皆背晋
以归梁”的事实,都体现出这一特点。 这也是欧阳修散文 创作的特点。
2018/5/13
33
归纳《伶官传序》
1、一词多义 2、词类活用 3、特殊句式 4、古今异义
2018/5/13
2018/5/13 5
100多年后,欧阳修就此事发表了自己的 感慨,写成了《新五代史•伶官传》。《伶官 传》中,作者对为庄宗所宠幸并为非作歹、败 国乱政的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三人予以鞭 挞,揭露他们把持朝政,以致后唐朝廷上下离 心互相猜忌、祸乱不息的罪恶行径。本文就是 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 所作的序言。
12

世人说晋王将死的时候,拿三 世言晋王之将终 也,以三矢赐庄宗, 枝箭赐给庄宗,告诉他说: 而告之曰:“梁,吾 “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 仇也;燕王,吾所立; 是我扶持建立起来的;契丹与 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我订立盟约,结为兄弟,他们 而皆背晋以归梁。此 却都背叛晋而归顺梁。这三者, 三者,吾遗恨也。与 是我的遗恨;给你三枝箭,你 尔三矢,尔其无忘乃 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 父之志!”庄宗受而 庄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祖庙 藏之于庙。其后用兵,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 里。此后出兵,就派随从官员 庙,请其矢,盛以锦 用猪、羊各一头祭告祖庙,请 囊,负而前驱,及凯 下那三枝箭,用锦囊盛着,背 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 旋而纳之。 把箭藏入祖庙。
14
至于:以至于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 誓天:誓(于)天 沾襟,何其衰也!岂 何其:多么 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衰:衰颓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 皆自于人欤?《书》 岂:难道 曰:“满招损,谦得 之:(代指)天下 益。”忧劳可以兴国, 抑:或者 逸豫可以亡身,自然 本:推原、推究 之理也 其:他(指庄宗) 迹:迹象 忧劳:忧虑辛劳 逸豫:安乐 亡:使…亡(使动)
2018/5/13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7
写作意图
欧阳修写《伶官传》并冠以 短序,目的是评述伶官受宠幸 而乱政的史实,借古讽今,讽 谏当时北宋王朝的执政者要以 史为鉴。
2018/5/13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8
合作探究
翻译课文 积累重点词汇 理:道理 岂:难道 原:推究 其:他(代词) 所以:…的原因
患勇
常多 积困 于于 忽所 微溺
24


926 年 41岁 一夫 夜呼……
身死国灭
2018/5/13 盛 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传 理 衰 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序
结论
2018/5/13
论证 举庄宗为例,原其得与失 得 接受父命报仇雪耻,系燕父子函梁君臣 事 失 一夫作难仓皇东出,伶人困之身死国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