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幼儿园PPT课件-中班绘本《艾玛踩高跷》
中班平衡游戏《踩高跷》

中班平衡游戏《踩高跷》
活动目标:
1.能够保持身体平衡,动作协调的游戏。
2.能够克服困难,大胆运用高跷进行体育锻炼。
活动准备: 1.高跷每人一副高跷。
2.平衡木、平衡步道、梅花桩布置的场景
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
游戏转转转,幼儿听教师口令做动作:头部转转转、胳膊转转转、手腕转转转、脚腕转转转。
2.动作练习
请个别幼儿示范踩高跷的动作要领:两只脚踩在高跷上,两手分别抓住固定在高跷上的绳子,双脚交替往前走。
引导其他幼儿发现并掌握动作要领:用脚底中心踩在高跷上,双手要拉直绳子,眼睛向前看。
幼儿练习动作,教师注意引导个别动作不规范的幼儿。
3.游戏:去公园
介绍场地及玩法,去公园的路上,我们要走过“小桥”(平衡木),接着跨过“小河”(平衡步道),绕过“树林”(梅花桩),才能到达公园。
幼儿有序排队,一个接一个进行游戏,进一步巩固练习踩高跷的动作。
提高幼儿的身体平衡能力和动作的协调性。
4.放松活动
做相反游戏,请幼儿根据教师的动作,然后做相反的动作,如教师拍左肩,幼儿拍右肩,教师拍右腿,幼儿拍左腿等动作,进行放松。
【精美课件】-学前班科学优秀说课稿及反思 第16课《踩高跷》教案参考幻灯片

《踩高跷》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2、让幼儿尝试体验知道,要穿大小合适的鞋子,学会穿鞋。
活动准备二个指偶,一个高兴的表情,一个痛苦的表情。
活动过程1 小动物们做操幼儿戴上头饰做一套律动,活动身体。
2 游戏:摘葡萄帮助老奶奶摘葡萄。
两腿用力瞪伸向上跳,把葡萄摘下来。
3结束游戏,老奶奶谢谢大家,文章出自屈老师教案请大家吃葡萄。
活动延伸:根据幼儿游戏兴趣,可以设计为小白兔收一次葡萄,为小猫再收一次。
活动反思小班幼儿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
针对幼儿这一特征,在内容选择时我选用废报纸作为本节活动的器材。
结合主题活动(花儿朵朵),指导游戏时,我先将废报纸剪成花瓣形状,并用水粉刷成粉色(桃花)和黄色(迎春花),在视觉上吸引了孩子,激发了他们游戏的积极性。
其次在活动的设计中我注意给孩子们留有充分创造想象的空间,设计了要过河却不提供现成的桥,想过河就要自己造桥的情景,很快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
他们勇敢的迎接挑战,探索用花瓣搭桥的方法,商量花瓣不够用怎么办(将每两片花瓣之间留出一定的距离),讨论过河时怎样才能不从桥上掉下来,孩子们在有趣的活动情节中积极主动地投入游戏,不但锻炼了体能,发展了平衡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还培养了合作精神。
在此基础上,我又设计了小蚂蚁和妈妈学变魔术的环节,吸引孩子们玩花瓣球的兴趣。
整个教学过程始我终贯彻启发性的教学原则,让孩子们通过自由的尝试,体验报纸的各种玩法,从而培养其创新意识,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
活动准备1、各种蔬菜(西红柿、黄瓜、萝卜、土豆、茄子、青椒)若干(每人手里一份)2、魔术箱孩子们由喜爱到深入、持久的关注与探究源于幼儿的兴趣,气密性检测仪 wafusz3.21 以及幼儿已有的经验。
这种建立在幼儿兴趣的基础上,又幼儿直接参与其中的活动,能够让幼儿形成一种对事物深入、持久的关注与探究的学习习惯。
大班健康活动《踩高跷》 课件

跷在广场进行表演。踩高跷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由于演员踩
跷比一般人高,便于远近观赏,而Fra bibliotek流动方便无异于活动舞台,因此
深受群众喜爱。
大班健康活动
踩高跷
舞狮
旱船(彩龙船)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踩高跷 也是民间体育活动之一,它产于自然,内容丰富
多彩。
踩高跷
•
踩高跷,是汉族传统民间活动之一。踩高跷俗称缚柴脚,亦称
“高跷”、“踏高跷”、“扎高脚”、“走高腿”,是民间盛行的
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多在一些民间节目里由舞蹈者脚上绑着长木
中班上学期健康教案《踩高跷》 (2)

中班上学期健康教案《踩高跷》教学目标:1.了解高跷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培养幼儿运动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3.提高幼儿合作与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掌握踩高跷的基本动作。
2.学习和朋友的团队合作。
教学准备:1.高跷。
2.音乐。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老师引领幼儿一起进行热身运动,如慢走、拍手、摇手等,为跳高跷做好准备。
2.老师出示高跷,向幼儿介绍并解释高跷的用途和注意事项。
示范动作:1. 请一个幼儿上前示范如何正确穿戴高跷。
2. 请一个幼儿示范如何迈步行走。
3. 老师向全班示范。
分组练习:1. 将班级分成几组,每组两人配对。
2. 各组的一名幼儿穿戴好高跷,另一名幼儿协助和支持。
3. 幼儿们一起练习迈步行走,以保持平衡。
合作小游戏:1. 音乐响起时,幼儿们一起踩高跷迈步行走。
2. 老师可以通过增加音乐节奏,让幼儿们跳得更快,或加入一些转弯、原地跳跃等动作。
3. 鼓励幼儿在团队中相互配合,互相支持。
回顾总结:1. 老师向幼儿们提问,回顾高跷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每组幼儿站起来,一起总结他们的学习经验和感受。
拓展活动:1. 老师可以组织比赛,看哪个组最先完成指定任务。
2. 增加挑战,让幼儿们尝试在高障碍物旁边踩高跷。
评估方法:1. 观察幼儿的动作和表现是否正确。
2. 观察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配合程度。
教学延伸:如有时间,可以组织幼儿们进行多次练习和比赛,不断提高他们的踩高跷水平。
也可以引导幼儿们了解其他传统体育项目,并尝试学习和练习。
【精美课件】-学前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第15课《踩高跷》(第十课时)教案

《踩高跷》活动目标1、在游戏中体验按指令活动的愉快。
2、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态度和习惯。
活动重难点听清完整的指令才能行动。
活动准备活动过程一、引发兴趣,导入课题。
教师:你们每天刷牙吗?你们是怎么样刷牙的?(告诉幼儿正确的刷牙方法。
)二、讲解示范。
1、教师:小朋友们,牙刷是什么样子的?牙刷的刷毛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出示牙刷)教师小结:牙刷毛短短的,直直的,排列得很整齐。
2、教师和小朋友一起讨论刷毛的画法。
(1)小朋友,你们听是谁在哭啊?,!来源:屈,老,师教案教师出示一张画好牙刷但是没有刷毛的画纸。
(2)讨论我们来帮助小牙刷画上刷毛吧!谁有好办法?(请幼儿上前把自己的想法在纸上画出来)(3)教师示范牙刷的刷毛要排好队,一根一根靠得紧(4)再请小朋友上前来画,教师给予指导:刷毛不要画得太长。
三、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教师: 杨老师这里有好多没有刷毛的牙刷,我们一起来为他们添画上牙刷毛吧!2、鼓励大胆作画,提醒幼儿注意握笔的姿势。
3、指导幼儿画牙刷毛时,要从上往下、从坐往右一根一根地画,要画得多、画得紧密。
四、引导评价在活动中,带耐高温输送带 opp360-4.8 孩子们的兴趣高涨,愿意参与活动,这是此活动的成功之处,但个别幼儿内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需要教师更好的引导,以便让这部分孩子得到发展。
1、互相欣赏作品2、教师:哎呀小朋友真能干,画了这么多漂亮的牙刷。
我们一起来刷刷牙吧。
(幼儿和教师一起边做动作边念儿歌《天天刷牙好》或者做《我爱刷牙》的音乐律动附:天天刷牙好小牙刷,手中拿,张开我的小嘴巴。
上下刷,里外刷,牙齿刷得白花花。
早上刷,晚上刷,没有蛀牙人人夸。
活动评价幼儿对于刷牙都挺积极的。
当那一首儿歌放出来时,他们齐刷刷的做起动作来了。
活动建议鼓励幼儿早晚要刷牙的习惯。
活动反思在此教学中,大部分幼儿能迅速地找到五官的位置。
对于五官的作用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认知。
但是这个教学活动活动气氛还不够热烈,在表演中,幼儿的团队意识还很欠缺。
(课件优选)-小班优秀体育游戏教案《踩高跷》

小班优秀体育游戏教案《踩高跷》PPT课件活动目标:1、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与小朋友和老师互动的乐趣。
2、在高跷上进行各种活动,能保持平衡,提高平衡能力及动作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每人一副高跷活动过程:1、老师教授踩高跷要领,示范踩高跷的动作。
2、幼儿每人取一副高跷,分散站在场地上,自由尝试踩高跷。
3、老师指导个别幼儿正确的踩高跷方法。
4、熟练的幼儿可以两两踩高跷比赛。
5、小结游戏情况,老师带领幼儿做放松动作,游戏结束。
中国制砂机设备https:///当妈咪将宝贝手中的玩具拿走给另外的小宝贝玩的时候,宝贝会有什么感受呢?假定你在办公室,老板突然过来抢过你的笔记本电脑并将它交给另外一个同事,你会对老板感激涕零,并且心甘情愿与你的同事分享吗?同样的道理,强迫小宝贝与小伙伴分享他的一切对宝贝来说也是一种伤害。
占世界人口044%的犹太人获得20%的诺贝奖,44%的美国人获得70%的诺贝尔奖,而占世界人口22%的中国只有3个人获得诺贝尔奖。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只会发现,孩子会有叛逆的阶段,而且会有叛逆的心理,越不知道怎么样,就会越怎么样,所以很多家长都非常的气愤,尤其是3岁的孩子充满好奇心,大人不尊重孩子也会造成孩子反感,为什么3岁孩子也会出现叛逆心理?如果宝宝还不会大小便,至少要让他们学着说我要大便小便这样的话,免得让孩子受不洁之苦。
另外,家长要事先问清幼儿园是蹲厕还是小马桶,有针对性地培养小朋友如厕。
微信已慢慢普及于大家的生活当中,不仅能聊天、视频、语音,还能发文、发圈等等,功能可以说是非常强大了。
买《神奇校车》这套书,我是冲着它傲人的销量成绩,事实证销量好的书,是受读者欢迎的。
当然,如果有老师看到这篇文章,那真是太好了!为了家长微信群更规范,也为了老师和家长的沟通更高效,在此,也为老师准备了几点小小的建议:-6岁是孩子人格培养和形成的关键阶段,但很多家长容易放纵孩子的不良习惯。
这个阶段孩子进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希望建立属于自己的独立王国。
幼儿园中班体育游戏《踩高跷》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获奖精品教案示范课面试试讲教案

幼儿园中班体育游戏《踩高跷》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获奖精品
教案示范课面试试讲教案
活动目标
1.大胆运用高跷进行各种体育锻炼,发展创造力;
2.促进平衡、弹跳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3.感受与他人共同游戏的快乐,培养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园器材高跷每人一副;
2.划出足够的场地,确保幼儿足够的活动空间;
活动过程
1、讲解玩法
两只脚踩在高跷上,两手分别抓住固定在高跷上的绳子,双脚交替往前走。
请个别走得稳的幼儿示范,引导其他幼儿发现并掌握动作要领:用脚底中心踩在高跷上,双手要拉直绳子,眼睛向前看。
2.自由玩高跷。
幼儿自由探索高跷的玩法,可以自己玩,也可以与几个小朋友一块玩,鼓励幼儿想出不同的玩法。
创造出高跷的多种玩法,教师还可以请个别幼儿演示,并鼓励其他幼儿尝试这种玩法。
幼儿园中班教案《踩高跷》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踩高跷》含反思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认识高跷,知道它的形状和功能。
2.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高跷活动,如稳定站立、移动等基本操作。
3.学生能够在高跷活动中体验到乐趣,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
1.正确佩戴高跷,保证安全。
2.培养学生的平衡能力。
三、教学准备
1.高跷。
2.讲解高跷的PPT。
3.教学视频。
四、教学过程
1. 情景出发
教师先带领学生欣赏一段高跷表演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观看PPT
教师向学生展示高跷的PPT,介绍高跷的形状、材质以及使用方法等基本信息。
3. 示范操作
教师先进行示范,让学生看到如何佩戴高跷和保持平衡。
4. 分组练习
将学生分组,让他们轮流进行高跷练习,其他学生则可以进行观察和提出意见。
5. 活动比赛
在练习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高跷比赛,让学生感受高跷带来的乐趣。
五、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正确认识高跷,并能够在练习中不断提高平衡能力。
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存在安全隐患,需要教师持续关注。
同时,下一次教学可以考虑加入更多的趣味性元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掌握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