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2.人的心理活动
(1)感受、体验、表现自己的情绪,如高兴和 难过等,知道每个人都会有情绪的感受和体验, 在不同的情况下会有不同的情绪表现。 (2)观察、体验和理解同伴的情绪表。 (3)学习适当地表现或控制自己的情绪,发展 积极的情绪。
3.个体的生命过程(生长、发育和衰老)
认识人的生命过程包括以下具体内容: (1)初步知道自己的出生、生长过程和生长发育 的条件。 (2)观察人的出生、长大和衰老的过程,并且知 道每个人都会经历从小长大到衰老的过程,教育幼 儿尊老爱幼。 (3)初步知道生命是一个客观的过程,生命是最 宝贵的,要珍惜和保护人的生命。
第三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 目标及内容
三、幼儿科学教育总目标分析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中规定,科学领域的目标是: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 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字的 重要和有趣; 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 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景观破坏与污染
天气 石 头 沙 土
浮力 水 形态 功用
生存环境
空气
溶解剂 产 生 压 力 空 气 污 染
水资源浪费与污染
地 球 成 分
功 用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
电路 导电机 功用与安全 静电 电 光 功用 反射 颜色 影子的形成
自然现象
磁铁
杠杆 轮子
螺旋
简 易 机 械
声音的形成
声音
声音的传送
传 介 性

选择性科学教育活动
参观钱江大桥 操作角 视听角 图书角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和内容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和内容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和内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和内容主要,学前科学教育目标,《我从哪里来》活动目标,制定幼儿科学教育目标的依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结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表述,思考题等内容,欢迎学习知识。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及内容第一节学前科学教育目标提问:什么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概念】教师在进行科学教育活动之前,在头脑中预先存在着的科学教育活动过程结束时要取得的效果,是对科学教育效果的期望和要求。

【例如】中班科学教育活动《好吃的蔬菜》目标:1、认识一些常见蔬菜,知道它们的颜色以及外形特征。

2、通过活动,知道挑食的宝宝不是好宝宝。

3、在活动中体验活动的快乐,大胆表达、交流。

【思考】一个活动可不可以没有目标,直接开展?如果答案是不可以,那么,没有活动目标,会产生什么后果?一、幼儿科学教育目标的重要性1. 目标是教师实施科学教育的方向(1)根据预定目标制定教学计划该活动可以从目标中判定,是单个活动还是单元活动,是整合活动还是单个领域活动,经过怎么样的过程才能达到目标等等。

(2)围绕目标营造环境气氛教师可以围绕目标营造富有童趣的良好的环境气氛,提供与目标相一致的多种多样的物质材料,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起幼儿探索科学的愿望,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各种探索和制作活动。

(3)依据目标选择恰当的内容以目标为依据选择科学的、适合幼儿发展水平和需要,并具有发展价值的内容;让幼儿积累知识经验、发展制作技能,供幼儿在探索、操作中学习。

(4)根据目标设计教学方法讲解法、实验操作发、观察法、制作法、讨论法根据不同的教育目的,选择的教学方法也不相同。

举例:大班科学教育活动神奇的雨【小组讨论】尝试在没有目标的前提下,设计该活动的教学计划(即活动次数、活动领域、材料准备):教学氛围:活动内容:教学方法:目标:A 能充满好奇地观察水蒸气蒸发的过程并参与讨论;B 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雨是如何形成的。

第三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

第三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

第三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目标是教育的核心。

科学教育目标是时代、社会对一般发展水平的儿童的基本要求,是教师进行科学教育的指导方向,因此,我们必须全面了解、深刻领会科学教育目标的精神、实质,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科学领域目标在教育部2001年7月颁布的《纲要》中,“科学教育”明确列为幼儿园教育内容的五大领域之一。

《纲要》规定的科学领域的目标是: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5、爱护动物、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纲要》中的科学教育目标,和过去相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它已成为新世纪科学教育改革的努力方向。

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科学领域目标解读完整意义的科学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即:作为科学探究结果的科学知识,贯穿科学探究过程的科学方法,和以科学探究态度为核心的科学精神。

而在《纲要》中,科学领域共提出5条目标。

第4条是关于数学教育的目标,第l和第5条是关于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另外第2和第3条是关于科学方法和过程方面的目标。

如何理解这4条目标(不含数学目标)的内涵?以及如何理解知识目标的“缺失”?我们试图对其作一解读。

(一)科学情感和态度方面的目标解读在《纲要》中,情感方面的目标突出了其中两个方面:1、发展儿童的好奇心、兴趣和求知欲。

《纲要》科学领域的目标第l条就是:“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这一目标的具体内涵是:发展儿童对周围各种事物(包括自然事物和科技产品)和现象(包括自然现象和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儿童参与科学探索活动、科技制作活动的兴趣,激发儿童的求知欲。

这一条目标的核心是培养好奇心和学科学的兴趣。

第二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

第二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
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内容
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内容
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内容
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内容
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



小班
中班
大班
年龄阶段目标是根据总目标确立的,是总目标的具体体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科学知识方面的目标包括让学前儿童获取广泛的科学经验, 以及形成初级的科学概念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内容
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
幼儿自发的科学经验存在一些不足:
1、存在不正确、不全面,甚至是错误的科学经验。
如:看到水从墙上的水管中放出来,就误以为水是从墙上来的
2、科学经验往往是孤立的、零散的,缺乏联系和组织。 如:不能将冰、雪、雨与江河中的水联系起来,形成对水循环 的理解和认识
大班 用完整、连续的语言与同 伴或教师交流自己的探索 过程和结果,表达愿望、 提出问题并参与讨论,以 及能够表达发现的愉快, 能够与他人交流和分享
同一领域进行横向比较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内容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内容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内容
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单元目标
• (一)以时间为单元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 • (二)以主题活动为单元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 • 1.以季节为主线建构主题活动单元的目标 • 2.以自然物或自然科学现象为主线建构主题活动单元的目标 • 3.以人的活动为主线建构主题活动的目标
第二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
目录
一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制定依据 二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内容

简答题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四个层次是什么

简答题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四个层次是什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与探索、对身边事物的探究、对物质世界的认知以及对未来的探究。

第一层次: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与探索在这个层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以及从观察和探索中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这个层次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如天气、季节、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自然界中的声音、光、水、火等。

通过观察和探索,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可以让儿童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培养他们对自然的尊重和热爱,同时也能激发他们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第二层次:对身边事物的探究在这个层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他们对身边事物的探究精神和能力,以及从探究中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这个层次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身边各种物品和现象,如家庭用品、玩具、衣服、鞋子、家庭和社区的环境等。

通过探究身边事物,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可以让儿童了解身边物品和现象的构成和功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同时也能激发他们对身边事物的关注和探索欲望。

第三层次:对物质世界的认知在这个层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他们对物质世界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以及从认知中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这个层次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物质世界的各种现象和事物,如物质的运动、结构、性质等。

通过认知物质世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可以让儿童了解物质世界的规律和特点,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同时也能激发他们对物质世界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第四层次:对未来的探究在这个层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他们对未来的探究精神和能力,以及从探究中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这个层次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未来的各种可能和事物,如科技的发展、社会的变化等。

通过探究未来,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可以让儿童了解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变化,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科技素养,同时也能激发他们对未来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总的来说,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他们对自然、身边事物和物质世界的认知和探究能力,以及从中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四个层次目标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四个层次目标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四个层次目标
1. 培养学前儿童的观察和探索能力:通过观察和探索,学前儿童能够主动发现和理
解周围的事物和现象。

他们将学会提出问题、收集信息,以及从不同角度思考和分析。

2. 培养学前儿童的基本科学知识:学前儿童将学习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基本科学知识,如物体的形状、颜色,物体的运动和变化,以及不同材料的性质和用途等。

他们将能够以
简单的方式解释这些现象,并开始形成科学概念。

3. 培养学前儿童的实验和观察技能:通过简单的实验和观察活动,学前儿童将学会
观察、比较、测量和记录。

他们将掌握基本的实验步骤和规则,并开始培养科学方法论的
思维方式。

4. 培养学前儿童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学前儿童将被鼓励思考和提出问题,积极参
与科学活动,并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

他们将学会通过创造性思维和合作探索,发展自己
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

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

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是以学前儿童的科学素质培养为核心,通过科学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使学前儿童初步了解科学知识,培养其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其科学探究的能力,帮助其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为其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培养学前儿童的观察能力观察是科学教育的基础,也是学前儿童科学素质培养的重要方面。

学前儿童通过观察周围的事物,了解世界的奥秘,从而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因此,在科学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前儿童的观察能力,引导他们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事物,并学会记录、分析和总结观察结果。

二、帮助学前儿童掌握科学知识科学知识是学前儿童科学素质培养的核心内容。

通过科学教育活动,可以让学前儿童初步了解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生物和现象,如水、空气、太阳、植物、动物等,并引导他们探索这些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规律。

同时,还可以通过科学游戏、实验等活动,帮助学前儿童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培养学前儿童的探究能力探究能力是学前儿童科学素质培养的关键。

在科学教育中,要引导学前儿童主动探究问题,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假设和猜想,然后通过实践、操作、实验等方法验证自己的假设和猜想。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前儿童的探究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

四、形成学前儿童的科学习惯科学习惯是学前儿童科学素质培养的重要方面。

通过科学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要引导学前儿童形成良好的科学习惯,如不随意破坏环境、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等。

同时,还要教育他们学会尊重科学、尊重他人、尊重生命等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五、提高学前儿童的综合素质学前儿童科学素质培养的目标不仅是提高学前儿童的科学素质,更重要的是提高其综合素质。

通过科学教育活动,可以让学前儿童在探究过程中锻炼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等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自信心和勇气等非智力因素。

这些能力的提高对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

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定位:科学素养
启蒙幼儿的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的含义: (1)对科学技术相关术语和概念以及基本的性质达到 基本的了解 (2)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的了解 (3)对科学的社会影响达到基本的了解 意义:既反映了科技社会对公民的新要求,也是生活 在其中的每个个体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体现了社 会发展需要与个人发展需要的统一
纲要规定的科学领域的总体目标是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11分析的三个基本维度一科学情感与态度二科学方法和策略三科学知识和技能12总体目标中哪些是科学情感与态度目标
社会发展需要与幼儿园科学教育目标
当代社会的发展特点 (1)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数字化生存
(2)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塑造我们的生活 (3)生存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当代社会的发展特点对幼儿园科学教育目标提出的要求
(1)幼儿科学教育应面向全体幼儿,以启蒙幼儿 的科技素养为目标 (2)幼儿科学教育应培养幼儿关注自然、关注社 会,以帮助幼儿形成初步的责任感 (3)不应让幼儿被动地接受科学知识,在信息时 代,应培养他们获取信息以及处理信息的初步 能力,促进他们主动建构科学。
(三)科学知识和技能
知识的三个基本层次:经验层次、概念层次、 理论层次; 经验层次的知识是处于具体形象水平或表象层 次的知识,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决定了只能 获得一些经验层次的知识; 总体目标中“知识”目标的缺失?为什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各年龄阶段目标
目标的基本结构(行为目标):行为动词+期 待的教育结果 目标的三种基本取向:教师取向、学生取向、 评价取向 引导学生阅读032-034,引导他们(1)比较 从小班到大班目标中的行为动词有何变化? 这种变化体现了什么?(2)小班到大班目 标中期待的教育结果有何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OGO
第二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
LOGO
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
从目标谈起!
LOGO
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
为什么要制定目标?
LOGO
泰勒——课程“目标模式”
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
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 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LOGO
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
三大方面的目标
科学知识 引导儿童获取周围物质世界的广泛的科学、技术经
教育方面
验。并在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表象水平的初级科学 概念。
科学能力、帮助儿童学习探索周围世界和学习科学技术的方法
方法教育 方面
和技能(观察、分类、测量、思考、实验、表达和 交流信息),以及操作、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能, 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创造力、动手操作
能力和初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情感、激发和发展儿童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探索周围世
态度教育 方面
界、学习科学技术的兴趣,培养儿童热爱大自然、 关心保护自然和环境的积极情感、态度和行为,培 养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自信心、自制力、责
科学教育的各年龄阶段目标之间是具 有连续性的。
LOGO
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
❖(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单元目标:是指 一个单元的教育目标。在科学教育中,这 种“单元”一般有两种。 第一种是“时间
单元”,是指在一段时间内,所要达到的 科学教育目标。另一种是“主题活动单 元”,是在一组有关联的科学教育活动全 部结束后所要达到的目标。
LOGO
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
❖(二)科学能力、方法教育目标:是指学 习探索周围世界和学科学的方法,如观察、 分类、测量、思考、表达交流和解决问题 等方法,以及发展观察力、思维能力、创 造力、动手能力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方法是“人们获得科学认识所采用的 规则和手段系统”,是科学发展的一个重 要的内在因素。
LOGO
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
❖(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年龄阶段目标: 是指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确立的、 按学前儿童年龄阶段划分的中、短期发展 目标。
科学教育的总目标是学前儿童在幼儿 园三到四年中在科学领域的总目标。年龄 阶段目标则是小、中、大三个年龄班的一 年性的目标。
LOGO
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
《纲要》科学领域的目标: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 欲;
2.能运用各种感觉,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 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结构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内容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确定
LOGO
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
第一节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结构
❖ 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层级结构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层次结构,也可以称 之为纵向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年龄阶段 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
LOGO
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
❖(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也可以 称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领域目标,是学 前阶段科学教育总的任务要求,它原则性 地指出在学前阶段进行科学教育的范围和 方向,是科学教育所期望的最终结果,具 有较强的特殊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总目标的一般特征是极具概括性、抽 象性,需要在整个学前教育阶段中,通过 一系列的科学教育活动的过程来实现。
LOGO
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
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分类结构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分类目标可以有以下三 个方面:
❖(一)科学知识教育目标:是人类在了解 自然科学时,希望获得的有关事实的信息 和理论的信息。依据反映层次的系统性, 知识可以分为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包括 通过科学教育使学前儿童获取周围世界广 泛的科学经验,或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形 成初级的概念等两个层次。
❖ 一、学校应努力达到哪些目标? ❖ 二、要为学生提供怎样的教学经验,才能实现
这些教育目标? ❖ 三、如何有效地组织好这些教育经验? ❖ 四、我们如何才能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正在得以
实现?
确定教育目标 选择学习经验 组织学习经验 评价学习结果
LOGO
1 2 3
本章概览
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
LOGO
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
❖(三)科学情感、态度教育目标:是指对 科学活动兴趣爱好的培养,是否关注生活 中的科学现象等等,特别强调好奇进取、 负责合作、客观、虚心、细心、耐心、信 心、自动自发、喜欢创造、思考等态度、 情感的培养。
在科学教育中,科学情感、态度的培 养,是整个科学教育目标 edit Master text styles
❖(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目标,一般 是指一次具体的科学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 目标。
活动目标的制定,必须根据科学教育 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或单元目标的内容, 并且结合具体活动内容的特点,以及不同 年龄儿童的特点进行制定。
科学教育活动目标是微观的、具体的、 可操作的目标。
LOGO
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
第二节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内容
❖ 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
❖我国教育部于2001年7月颁布了《幼儿园 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 要》)中,提出了“科学”、“社会”、 “语言”、“健康”、“艺术”等五大领 域,并提出了相应的领域目标。归类为三 个方面,即科学情感和态度方面的目标、 科学过程和方法方面的目标和科学知识方 面的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