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纤聚酯技术

合集下载

聚酯纤维

聚酯纤维

10一化纤文摘2006年第6期(第35卷)5.聚酯纤维T Q346.2220066070热致液晶聚合物增强聚酯复合纤维的结构和性能K i m J.Y.…;A nnua l T echni cal C onf er ence—Soci et y of Pl a st i c s Engi neer s,2004,62(3),P.2942(英)该复合纤维的制备工艺如下:将聚2,6.萘二甲酸乙二酯(PE N)、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 T)及热致液晶聚合物(T L C P)熔融共混,纺丝,制得性能得以改进的高性能纤维。

T L C P组分对聚合物基体的增强作用及高长径比的T L C P原纤维结构可很大程度地改善复合纤维的拉伸强度和模量。

复合纤维中更大微晶和更规则晶体结构的出现导致晶体表观尺寸随着纺丝速度而变大。

随着纺丝速度的提高,复合纤维的双折射和密度得到了增大,表明分子取向和有效晶体堆砌得到了改进。

(李晶)聚酯复合纤维高性能制备20066071 P B T和P TT纤维的热机械和老化性能B ahn er s T.…;C hem i c al Fi be rs Int er nat i onal,2003,53(6),p.420(英)评估了加工过程中热定形后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丝和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 T)丝的热机械行为和对使用中发生热应力的反应,并作了所有的测试,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 ET)作比较。

三种样品的比较表明:P B T受高侵蚀大气影响最小,且观察到,PET以及PB T,强度和最大断裂伸长降低的比例约为2:1。

PTT纤维的不同之处在于,当此聚合物拉伸强度有最大降低时,没有测到最大断裂伸长的减少。

(涂君植)聚酯纤维热性能老化性能20066072以2.甲基1,3.丙二醇改性的PE TSchw a r t z S.A.…;Che m i ca l Fi be rs Int e rnat i ona l,2003,53 (6),P.445(英)通过与2.甲基.1,3.丙二醇的共聚,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改性是一项改变PET性能的有吸引力的技术。

化纤工艺学 的聚酯纤维

化纤工艺学 的聚酯纤维
14 15
去包装
广

?
②预缩聚混合器中的单体经过滤器过滤后,经计量泵、单体预热器送入预缩聚塔底部。预缩聚塔由十六块塔板 构成,控制塔内温度在 (265±5)℃ 。单体由塔底进 入后,沿各层塔板的升液管逐层上升,在上升过程中 进行缩聚反应,反应所生成的乙二醇蒸气起搅拌作用,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当物料到达最上一层塔板后,便得到特性粘度[n]=0.2~ 0.25的预聚物,预聚物由塔 顶物料出口流出.
单螺杆挤出机结构简图
切片自贮插来
2. 纺丝机的基本结构
VD405高压纺丝头组件
3. 纺丝过程中的主要工艺参数熔法纺丝过程中有许多参变数,这些参变数决定纤维成形的历程和纺出纤维的结构和性能,生产上就 是通过控制这些参数来制得所要求性能的纤维。按工艺过程生产中控制的主要纺丝参数:熔融条件 喷丝条件 固化条件绕丝条件
分别将催化剂醋酸锌和三氧化二锑按DMT的0.02% 加入量,用过量0.4mol 的乙二醇配制成液体加入高位槽 中,并连续定量送入连续酯交换塔上部。连续酯交换塔是一个塔顶带有乙二醇回流的填充式精馏柱的立式泡罩塔。控制酯交换温度为190~220℃ ,反应所生成的甲醇蒸气通过塔内各层塔板上的泡罩齿缝上升,进行气液交换后进入冷凝器冷凝后
为2Pa·s 的浆液。这种浆液穿过区室间档板上的小孔进入下一个区室,物料在前进中进行反应,最后获 得均一低聚物。反应产生的水,经蒸馏排出设备外。②缩聚反应缩聚反应设备与酯交换基本相同,连续酯化后的产物进入缩聚设备进行连续缩聚反应,即得聚对 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由于直接酯交换法中一般要加入了磷酸三苯酯、亚磷酸三苯酯等 稳定剂,所以聚酯产物的热稳定 性和聚合度都比酯交换法聚酯高,可以作为生产轮胎帘子线的高质量纤维。
如果采用高纯度的对苯二甲酸和环氧乙烷进行反应,其产物可不经过精制就可以直接用于缩聚成聚酯。其中, 酯交换聚酯法和直接酯化聚酯法现在依然是合成聚酯的 两大主要工艺路线.酯交换路线是传统的方法,因工艺技术成熟,所以至今在工业生产中仍占有相当的地位。

化纤布料分类

化纤布料分类

化纤布料分类以化纤布料分类为标题,本文将介绍不同类型的化纤布料及其特点。

化纤布料是指由合成纤维制成的织物,其主要特点是质地轻薄、柔软、耐磨、易护理等。

根据纤维的材质和特性,化纤布料可分为聚酯纤维、尼龙纤维和腈纶纤维三大类。

一、聚酯纤维布料聚酯纤维是一种以聚酯为原料制成的合成纤维,常见的聚酯纤维包括涤纶和锦纶。

聚酯纤维布料具有以下特点:1. 耐热性好:聚酯纤维具有较高的熔点,耐高温,不易熔化变形。

2. 抗皱性佳:聚酯纤维布料具有较好的抗皱性,不易起皱,穿着舒适。

3. 耐腐蚀性强:聚酯纤维布料对酸碱等化学物质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

4. 吸湿性差:聚酯纤维布料的吸湿性较差,不易吸湿,但干燥迅速。

5. 耐磨性好:聚酯纤维布料具有较好的耐磨性,不易磨损,使用寿命较长。

二、尼龙纤维布料尼龙纤维是一种以聚酰胺为原料制成的合成纤维,具有高强度、弹性好等特点。

尼龙纤维布料的特点如下:1. 高强度:尼龙纤维布料具有较高的强度,耐磨性好,不易破损。

2. 耐热性好:尼龙纤维具有较高的熔点,耐高温,不易熔化变形。

3. 吸湿性强:尼龙纤维具有较好的吸湿性,能快速吸收体表水分,保持干爽。

4. 快干性好:尼龙纤维布料的干燥速度较快,不易残留水分。

5. 耐腐蚀性强:尼龙纤维布料对酸碱等化学物质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

三、腈纶纤维布料腈纶纤维是一种以聚丙烯腈为原料制成的合成纤维,常见的腈纶纤维有腈纶和碳纤维。

腈纶纤维布料的特点如下:1. 耐热性好:腈纶纤维具有较高的熔点,能耐受高温热处理。

2. 抗皱性佳:腈纶纤维布料具有较好的抗皱性,不易起皱,易于保持平整。

3. 耐腐蚀性强:腈纶纤维布料对酸碱等化学物质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

4. 弹性好:腈纶纤维布料具有较好的弹性,柔软舒适。

5. 耐磨性好:腈纶纤维布料具有较好的耐磨性,不易磨损,使用寿命较长。

化纤布料根据纤维材质和特性可分为聚酯纤维布料、尼龙纤维布料和腈纶纤维布料三大类。

每种类型的化纤布料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布料。

化纤技术进展揭示化纤制造中的最新技术和创新

化纤技术进展揭示化纤制造中的最新技术和创新

化纤技术进展揭示化纤制造中的最新技术和创新化纤技术是近年来不断发展和突破的行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化纤制造中的最新技术和创新不断涌现。

本文将揭示化纤技术进展中的一些最新技术和创新。

一、新型纺丝技术纺丝是化纤制造的核心环节之一,如今新型纺丝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其中,空气纺丝技术是近年来受到瞩目的一种技术,它采用高速气流将溶胶吹散并凝固成纤维,制成的纤维柔软且具有较高的拉伸性。

此外,还有电纺丝技术,它通过将高电压作用于溶胶,使其形成纤维。

这些新型纺丝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纺丝速度和产能,还改善了纤维的性能和品质。

二、绿色制造技术近年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化纤制造过程中,绿色制造技术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例如,采用生物基原料制造纤维,如生物降解纤维和生物基聚酯纤维,有效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化纤制造中的废弃物处理也是一个关键环节,采用高效的废弃物处理技术,如物理回收和化学回收,有助于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功能性纤维的开发人们对纤维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基本的织物材料,还包括了更多的功能性要求。

在化纤技术进展中,功能性纤维的开发成为一个热门领域。

比如阻燃纤维,它可以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稳定性,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抗菌纤维,可以有效抑制细菌滋生,提高纺织品的卫生性能;导电纤维,可以应用于智能纺织品和电子器件等领域。

这些功能性纤维的开发,为纺织品的创新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四、人工智能在化纤制造中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化纤制造中的应用也日益增多。

人工智能可以应用于化纤生产线的自动化控制和监测,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和质量的稳定。

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人工智能还可以帮助企业优化生产计划和资源分配,提高化纤制造的整体效益。

同时,人工智能还可以在新产品研发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学习和分析,加速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

poy纺丝工艺技术

poy纺丝工艺技术

poy纺丝工艺技术POY(Polyester Partially Oriented Yarn)是指聚酯部分定向纱线,是一种常用的化纤纺丝工艺技术。

POY的制备是在化纤纺丝过程中,通过将高聚物直接拉伸,使聚酯原料部分分子发生定向,形成线状纤维。

下面将详细介绍POY纺丝工艺技术。

POY纺丝技术是化学纤维行业中最重要的工艺之一,其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聚合反应、纺丝成型、初定向、终定向、卷绕、加工等环节。

首先,POY的原料主要是聚酯切片,还有辅助添加剂等。

这些原料经过粉碎、混合等处理后,形成合适的原料供给。

接下来是聚合反应,将原料送入反应釜中进行化学反应,形成聚酯均分子。

然后是纺丝成型。

首先,将聚酯均分子通过共挤取或单对法送入纺丝器中。

纺丝器根据不同的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模块和喷头,进而将聚酯均分子挤出,并通过空气流速和喷孔的设定,使挤出的聚酯均分子形成细小的纤维。

接下来是POY纤维的初定向。

通过调整纺丝速度和牵伸辊的转速,使纤维初次拉伸,使其具有一定的定向结构。

然后是POY纤维的终定向。

通过在高温环境下,利用热空气的流动和牵伸辊的拉伸作用,使纤维进一步拉伸,形成更加完美的定向结构。

终定向之后,POY纤维经过冷却、固化等工艺,最后进行卷绕。

卷绕是将POY纤维卷绕成卷筒形式,便于存储和运输。

卷绕过程中需要确保纤维的张力、密度等参数,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POY纺丝工艺的最后一步是加工。

根据POY纤维的用途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加工方式,如染色、拉丝、织造等,最终形成各种不同用途的纤维制品。

POY纺丝工艺技术具有高产能、高质量、低成本和环保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纤维行业。

随着纺织工艺的不断发展和创新,POY纺丝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例如,引入高速纺丝技术,可以大幅提高纺纱速度和产量,提高POY纤维的生产效率。

总体来说,POY纺丝工艺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纤维制备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对纺织品质量的不断要求,POY纺丝工艺技术也会不断完善和改进,为纺织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化纤面料分析详解

化纤面料分析详解

化纤面料分析详解化纤面料,又称合成纤维面料,是指由人工合成的纤维材料制成的织物。

与自然纤维相比,化纤面料具有许多优点,如具有优良的强度和耐磨性、柔软、易护理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化纤面料的种类、特点以及应用领域。

化纤面料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聚酯纤维:聚酯纤维是一种具有优良性能的化纤,具有高强度、高耐磨性、耐候性等特点。

聚酯纤维制成的面料具有柔软、光滑、易打理等特点,适用于制作衬衫、裤子、裙子等各种服装。

2.尼龙纤维:尼龙纤维是一种非常强韧的化纤,其强度比聚酯纤维高。

尼龙纤维面料具有光滑、柔软、抗皱、耐磨等特点,适用于制作运动服、泳衣、袜子等。

3.聚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是一种轻便、舒适的化纤,具有柔软、吸湿快干等特点。

聚丙烯纤维制成的面料透气性好,适用于制作户外活动服、内衣等。

4.聚醚纤维:聚醚纤维具有优良的弹性和耐磨性,适合用于制作弹性要求高的服装,如泳衣、健身服等。

5.聚氨酯纤维:聚氨酯纤维是一种具有高强度和弹性的化纤,具有维持形状稳定、抗皱性好等特点。

聚氨酯纤维面料适合用于制作夹克、西装等。

化纤面料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强度高:化纤面料具有高强度,不易断裂,耐磨性好,适合制作经常受力和摩擦的服装。

2.柔软舒适:化纤面料柔软舒适,手感良好,适合制作贴身的内衣、睡衣等。

3.易护理:化纤面料易护理,容易清洗、快干,不易起皱,适合日常穿着和旅行。

4.光泽度高:化纤面料具有较高的光泽度,能够赋予服装更加亮丽的外观。

化纤面料广泛应用于服装、家居纺织品、工业用纺织品等领域。

在服装方面,由于化纤面料具有高强度、柔软、易护理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衣物的制作,包括衬衫、裤子、裙子、夹克、泳衣、内衣等。

化纤面料几乎占据了现代服装市场的一半份额。

在家居纺织品方面,化纤面料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如聚酯纤维制成的窗帘面料具有良好的抗皱性和防晒性能,适合用于制作窗帘;尼龙纤维制成的床上用品面料具有耐磨性好、抗静电等特点,适合制作床单、被罩、枕套等。

化纤生产流程

化纤生产流程

化纤生产流程
化纤生产是一项复杂而精密的工艺过程,涉及到多个环节和技术,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化纤生产的流程。

首先,化纤生产的第一步是原料准备。

常见的化纤原料包括聚酯、锦纶、腈纶等,这些原料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和配比,确保符合生产要求。

接着是聚合反应。

原料经过预处理后,进入反应釜进行聚合反应,形成聚合物颗粒。

这个过程需要控制好反应温度、压力和反应时间,以确保聚合物的质量和稳定性。

然后是纺丝。

聚合物颗粒经过干燥、熔融后,通过纺丝机器将其拉丝成纤维。

纺丝是化纤生产中的关键一步,纤维的拉丝速度、拉丝温度和拉丝张力都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纤维的拉伸均匀和强度合格。

接下来是拉伸。

拉丝后的纤维需要经过拉伸机进行拉伸,以提高纤维的强度和延展性。

拉伸机的参数设置对纤维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需要根据不同的纤维种类和用途进行调整。

然后是加工。

拉伸后的纤维需要经过卷绕、喷涂等加工工艺,进行成品纤维的整理和处理。

加工工艺既包括机械加工,也包括化学处理,以确保纤维的质量和性能。

最后是检验和包装。

生产出的化纤需要经过严格的检验,包括外观质量、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多个方面。

合格后,化纤进行包装,并标注产品信息和质量等级。

以上就是化纤生产的主要流程。

整个生产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参数和工艺,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化纤作为现代纺织品的重要原料,其生产过程的精密和复杂程度不容忽视。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让大家对化纤生产有更深入的了解。

化纤生产工艺流程

化纤生产工艺流程

化纤生产工艺流程化纤(合成纤维)是指通过化学方法从天然的或人造的高分子化合物中获得的纤维。

化纤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如服装、家居用品、工业材料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化纤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和步骤。

1. 原料准备化纤生产的原料通常是由石油、天然气或煤炭等石化原料提取得到的有机物。

常见的原料包括聚酯、聚酰胺、聚丙烯等。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准备好所需原料及其配比,确保生产线连续运行。

2. 聚合反应聚合反应是化纤生产中最关键的步骤之一。

它通过将单体分子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聚合,形成高分子链结构。

常见的聚合方法包括溶液聚合法、悬浮聚合法和乳液聚合法等。

溶液聚合法溶液聚合法是将单体溶解在溶剂中,并加入催化剂后进行反应。

反应温度和压力根据具体的单体而定。

反应后得到的聚合物溶液称为聚合液。

悬浮聚合法悬浮聚合法是将单体悬浮在水中,并加入催化剂进行反应。

悬浮剂可用于稳定单体的悬浮状态,使其均匀分布在水中。

反应后得到的聚合物颗粒称为乳胶。

乳液聚合法乳液聚合法是将单体乳化并形成乳液,然后加入催化剂进行反应。

乳化剂可用于稳定乳液的形成。

反应后得到的聚合物颗粒也称为乳胶。

3. 聚合物处理经过聚合反应得到的聚合物需要经过一系列处理步骤,以提高其性能和适用性。

过滤将聚合液或乳胶通过滤网进行过滤,去除杂质和未反应的物质。

洗涤将过滤后的聚合物颗粒进行洗涤,去除残留的溶剂、催化剂和其他杂质。

洗涤过程可以使用水或其他溶剂。

干燥将洗涤后的聚合物颗粒进行干燥,去除水分和溶剂。

常见的干燥方法包括自然风干、热风干燥和真空干燥等。

切割将干燥后的聚合物颗粒进行切割,得到所需的纤维长度。

切割可以通过机械或化学方法进行。

4. 纺丝纺丝是将聚合物颗粒转化为连续纤维的过程。

主要有湿法纺丝和干法纺丝两种方法。

湿法纺丝湿法纺丝是将聚合物颗粒溶解在溶剂中,形成高分子溶液。

然后将溶液通过喷嘴或旋转盘等装置,使其接触到空气或其他固体表面,使溶剂蒸发,形成连续的纤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纤聚酯技术报告
工业字符对应化学名称:PTA—精对苯二甲酸;PET—聚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EG—乙二醇;IV—粘度值。

关键字:聚酯,聚合,酯化,酯交换,固相聚合,纤维,结晶,露点,缩聚,IV值。

摘要:固相聚合就是PET切片以固体的形态在一定温度和环境中进行缩聚的化
学反应过程,通过酯交换,最终小分子量聚合成大分子量,同时脱去EG分子;通过规定长度的反应时间,缩聚为达到目标需求特性范围的切片。

外部形象的变化是透明变为白色和乳白,大体积变为小体积。

化纤聚酯技术在工业上的应用过程是原材料PTA经过聚酯聚合成为PET(湿切片),再经过固相聚合形成达到纺丝要求的干切片,通过纺丝形成可以使用的工业丝。

在本公司它的详细工业生产过程如下:
上面的生产过程可以简化表示为聚酯五釜反应、固相聚合、纺丝,也是三个对应的部门。

从技术层面上剖析,把化学理论上的化学反应和产物应用到实际工业生产中,需要增加很多辅助控制设备,使影响反应的数据扩大化、系统化、精确化,
同时,实时化验、物检每个环节的产出物,检测相关产物特性,以保证上一环节的产出物在下一环节为合格的原材料,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不受影响。

一、化学反应原理
一共有两个反应过程:酯化反应和酯交换反应,两个反应过程均为可逆反应,而且都需要一定的高温才能让反应向理想的方向不断进行,酯化反应是一个微放热的可逆发应,酯化发应化学式:
C6H4[COOH]2 + 2C2H4[OH]2C6H4[COOCH2CH2OH]2 + 2H2O
酯交换反应即缩聚反应,它也是一个可逆反应,发应的进行需要催化剂来促进正方向反应,同时也需要高温条件,催化剂有很多种,这里使用的是:乙二醇锑。

缩聚反应的化学式如下:
HO[CH2CH2COOC6H4COO]x CH2CH2OH + HO[CH2CH2COOC6H4COO]y CH2CH2OH
HO[CH2CH2COOC6H4COO]n CH2CH2OH + HOCH2CH2OH 其中X≥1,Y≥1,N=X+Y;
二、工艺步骤及参数条件
1、PTA是白色粉末状,工业生产中需要把原料进行充分混合,这个步骤是配浆。

通过一个容器罐,把PTA、EG、催化剂按照比例倒入其中,用搅拌机搅拌,使它们混合均匀,以便在后续的反应过程中顺利完全反应。

这个步骤中压力:常压,环境:普通环境(空气环境),温度:常温;条件值:搅拌机转速(由投入料的量影响)。

混合均匀的原料通过泵输送入五釜反应器中的酯化发应釜中。

2、酯化反应釜中,在高温的条件下,发生初步酯化反应,产生副产物水,由于高温,反应生成的水以水蒸汽的方式存在,通过辅助设备把水蒸汽抽离,排除副产物,促进反应向正方向不断进行,减小逆向反应的机会。

由于酯化反应和缩聚反应并不是完全分离的,所以反应进行的时候也会进行一定程度的缩聚反应,发应产生EG。

在此步骤中,反应的进行也需要搅拌器进行搅拌,加速PTA 溶解,使发应尽可能地完全。

影响酯化反应的因素:温度(240℃以上)、压力(常压)、反应时间(反应器料位和产量决定)。

再次酯化的反应器也有独立的搅拌器和辅助抽离设备,使反应进一步达到理想的反应程度。

3、缩聚反应分三次进行,初次缩聚反应器没有搅拌器,反应物被分隔在几个小容器内,呈沸腾状反应。

缩聚反应要求纯净的反应环境,即真空状态,因此需要真空泵把反应容器抽取为负压,防止空气进入,影响产品色相。

反应会产生副产物EG,同样需要辅助设备抽离EG,使正反应方向顺利进行。

EG在工业中可以通过技术和设备进行回收再利用。

二次缩聚反应和最终缩聚反应也是在负压的环境中,通过多出少进的方式来维持反应器中物料的料位。

它们的反应需要辊筒式搅拌器来辅助,因为在后面的缩聚反应中,随着反应的进行,熔体粘度变得很大,需要辊筒来将熔体拉成薄膜,方便EG的挥发。

影响因素:催化剂、温度、压力、熔体厚度、反应时间、搅拌速度。

4、前面的反应和产物都是熔体,经过水下切粒的步骤,形成凝固和冷却的PET,再经过烘干的步骤,将干燥的PET通过空压输送到湿切片料仓。

5、在湿切片大料仓经过振动筛的过滤,将一些异型切片、粉末等杂质过滤下来,将优质的切片送入结晶器中进行预结晶,生产原料的输送能力关系由振动筛的振动能力决定,同时其振动频率决定日输出量。

6、湿切片预结晶的目的在于提高切片的玻璃化温度(即提高软化点),防止
在反应器中因为固相聚合时的高温熔融而软化,进而粘结成块,造成堵料的现象。

PET的玻璃化温度是80℃,因此结晶器内部的温度理论上要控制在80℃-140℃之间,实际上要求要高于80℃,因为80℃的时候PET会软化,所以通常在85℃以上。

预结晶的时候需要风量从底部吹拂,使切片呈沸腾状,有三个好处:防止切片粘结或粘结在器壁上;受热均匀充分,结晶完全;除去粉末等杂质。

由于1、2期设备安装使用较早,所以是通过结晶搅拌机来搅动结晶器中切片;3、4、5期是通过鼓风机来吹动流化床结晶器内切片。

切片在结晶器中不发生聚合反应,所以对环境没有特别要求,选择空气环境,节省资源;并且停留时间长短对切片粘度特性IV值影响不大,通过水平感应器和旋转喂料器来调节结晶器内切片料位。

PET在结晶器中被干燥,切片颜色发生改变,由透明变为白色。

工艺条件:空气环境,电加热设定温度165℃(即温度计测量空气温度165℃左右),结晶器内部空气温度150℃—170℃,停留时间2小时左右,含水率200ppm 以下,风机频率45HZ(具体视不吹出切片而定)。

7、固相聚合过程,固相聚合就是PET切片以固体的形态在一定温度和环境中进行缩聚的化学反应过程,通过酯交换,最终小分子量聚合成大分子量,同时脱去EG分子;通过规定长度的反应时间,缩聚为达到目标需求特性范围的切片,外部形象的变化是大体积变为小体积,颜色为有光泽的白色。

这个过程与前面反应釜中的缩聚反应在化学原理上是相同的,但状态不同,前者为固状液态,后者为固态;反应环境也略有不同,前者需要催化剂,真空负压环境,后者不需要催化剂,氮气环境。

它们之间也有共同点,即洁净的反应环境、较高的温度、副产物的抽离。

氮气是一种惰性气体,在固相聚合反应中起到保护切片,排除空气的作用,防止氧气氧化,使切片色值改变,影响到切片色相。

氮气环境与空气的隔离通过预加热料仓和特殊的喂料器来实现,温度的控制主要依靠热媒和导热油、加热器来调节。

固相聚合的反应过程中不仅仅只有酯交换反应,还有微量的酯化反应和进一步预结晶,所以会产生EG和少量的水。

氮气从反应器的顶部排出,带出部分粉尘和气态EG、水蒸汽,通过袋式过滤器,除去粉尘;再经过冷却器,冷却氮气,液化EG和水,再经过吸附塔,吸附掉EG和水,在风机的作用下,经过净化的氮气从反应器底部吹入,形成热对流,将反应完成的切片降温的同时,在切片中形成气流间隔,带走切片表面EG和水,让发应进行更顺利更彻底,减小粘结的可能,完成氮气的循环利用。

切片粘度特性IV值的控制受温度和反应停留时间影响,而温度的设定除了保证反应所需温度外,还受到产量大小的影响。

工艺条件:预热段温度170℃—180℃;反应器中段温度205℃—225℃;反应器底部温度90℃—110℃;系统压力:1期4.0kpa,2期6.0kpa,3期9.0kpa,4期9.0kpa,5期11kpa;反应停留时间25—40小时;露点≤-45℃;氧含量100ppm 以下;粘度特性IV值:1期/3期1.10±0.03,2期/4期1.08±0.03,5期1.06±0.03;干切片化验特性:a值(红绿色),b(蓝紫色),l(透明度)。

8、符合规定范围IV值的切片通过旋转喂料器和空压输送到纺丝料仓,经过螺杆挤压和熔融,在纺丝组件的作用下,形成纤维粗细的工业长丝,再经过冷却区凝固、导油罗拉上油拉伸、导丝器集束器集束、分丝器网络器分丝和标记,卷绕出不同类型和用途的工业纤维涤纶丝,根据丝的用途可分为:高强高模低收缩丝、高强丝、高模低收缩丝、安全带丝、气囊丝等等。

涤纶丝物检项目:强度,弹性,纤维粗细,防静电等,化检包括含油率等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