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有佳人,绝代名徽因—林徽因最全照片集
风华绝代的十大民国女子

风华绝代的十大民国女子来源:晋行记在风雨飘摇、新旧思想发生强烈碰撞的民国时代,奇人异士轮番闪亮登场,他们或改写历史,或背负骂名。
而那个年代的女性,既有旧时代残留下来的古典气质,又有了独立新颖的世界观。
在历史的长河里有名有姓的她们,无一不是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
今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民国十大享誉盛名的女子。
排名不分先后一、林徽因(1904年-1955年)林徽因1904年出生于浙江杭州一个官宦世家,其祖父林孝恂曾为清末年间的进士,父亲林长民早年曾店铺。
在这样的家庭出生和成长,林徽因可以说一开始就赢在了起跑线上。
她原名叫徽音,取自诗经《大雅·思齐》里采了“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意为美誉、美德。
从五岁开始林徽因便跟着姑姑林泽民学习琴棋书画,早早地为她之后的满腹经纶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童年时代,受时局的影响林父工作辗转经历过上海、天津和北京等地,这些城市的文化底蕴,日后也都一一注加到了林徽因身上。
1920年,林父去欧洲讲学,16岁的林徽因一同前往,在游历了巴黎、日内瓦、罗马、柏林等城市之后,林徽因爱上了建筑,并确定了此后的职业方向。
林徽因与丈夫梁思成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建筑学领域的开拓者,其影响力甚至超过了梁思成。
除此之外,她在文学方面也颇有建树,她是最早一批加入“新月社”的成员,在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翻译等方面都有非常瞩目的成就。
怎么说呢,她的才华每一项单拎出来都是王炸了,偏偏她还集于一身了。
当然,在这些才华之外,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她的才貌、气质吸引来的一众追求者。
诗人徐志摩在欧洲初见16岁的林徽因就心生爱慕,当两人一番谈古论今之后,他更是倾心于她无法自拔。
一方面他火速向正怀二胎的发妻张幼仪提出了离婚,一方面催生了他大量的诗作,《月夜听琴》、《青年杂咏》、《清风吹断春朝梦》、《偶然》等,无一不藏着林徽因的影子。
但林徽因是清醒的,说她对徐志摩动过心也好,没爱过也罢,她终究是连招呼都没打就离开了。
民国有佳人绝代名徽因林徽因最全照片集

民国有佳人,绝代名徽因—林徽因最全照片集本文荟萃了多幅林徽因珍贵老照片,相当一部分很少流传出来。
群友“窗子内外”提供了不少照片及背景说明,在此深表谢意。
童年林徽因(1912 年,8岁的林徽因与表姐妹们。
右二为林徽因的亲妹妹麟趾,后夭折)少女林徽因1916年,林徽因在培华女子中学开始接受英国贵族式的教育,优裕的生活和良好的教育使她和一同上学的表姐们个个文雅出众,谈吐得体。
她们身着五四时代女学生的改良装,在北京最好的一家照相馆拍下合影。
林徽因原籍福建闽侯,父亲林长民是民国初年闻名士林的书生逸士,又是倡言宪政、推进民主政治的著名政治家。
后被段祺瑞政府任命为司法总长。
随着父亲升迁的脚步,林徽因一家也有杭州搬到上海,而后迁居北京。
图为1920 年,林徽因与父亲林长民的合照。
1920 年,林长民以“国际联盟中国协会”成员的身份被政府派赴欧洲考察。
这次为时一年半的长旅,林长民携女同游,他在给林徽因的信中说道:要汝观览诸国事物增长见识;近我身领悟我胸怀;扩大眼光养成将来改良社会的见解和能力。
……”图为林徽因在海轮上与友人在一起)1920 年林徽因在伦敦寓所的壁炉前阅读)在新奇世界里,林徽因敞开心灵取吸收知识,萌生出对未来建筑事业的愿望。
同时她也因远离故土而感到孤独。
此时她结识了徐志摩,两人向彼此敞开心扉,她受到徐志摩迅疾而强烈的追求。
最终十六七岁的林徽因选择郑重珍藏这份感情,报以朋友间的敬重和挚爱。
图为1920 年在伦敦的林徽因。
名媛林徽因(林徽因和她父亲,时任民国司法总长林长民先生,在家一起用餐)(梁启超携梁思庄与林徽因游览长城。
梁思庄是梁启超次女,著名图书馆学家。
)泰戈尔访华时陪同,左一是梁思成)泰戈尔访华时陪同,后排左一是徐志摩)(1924 年5 月8 日,新月社举行晚会庆祝泰戈尔64 周岁生日,林徽因扮演泰戈尔诗剧中的公主)年代,林徽因与梁思成在美国留学期间参加化装舞会)(林徽因留美期间与同学们的合影。
林徽因

金 岳 霖 先 生
林徽因与金岳霖 他终生未娶。一直恋着林徽因。 林徽因、梁思成夫妇家里几乎每周都有沙龙聚会, 金岳霖始终是梁家沙龙座上常客。他们文化背景 相同,志趣相投,交情也深,长期以来,一直是 毗邻而居。金岳霖对林徽因人品才华赞羡至极, 十分呵护;林徽因对他亦十分钦佩敬爱,他们之 间的心灵沟通可谓非同一般。甚至梁思成林徽因 吵架,也是找理性冷静的金岳霖仲裁。金岳霖自 始至终都以最高的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爱了林 徽因一生。 五十年代后期,林徽因已经去世,追悼会上,他 为她写“一身诗意千寻瀑,万与梁思成 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梁启超 的安排下,同时赴美攻读建筑学。林徽 因和梁思成的结合在当时可以说是新旧 相兼,郎才女貌,门第相当。他们在婚 前既笃于西方式的爱情生活,又遵从父 母之命所结的秦晋之好。又因林长民是 段祺瑞内阁中的司法总长,梁启超做过 熊希龄内阁的司法总长、段祺瑞内阁的 财政总长,所以说是门当户对。
1952年,梁思成主持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林徽 因被任命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筑委员会委员 1953年5月,北京市开始酝酿拆除牌楼,对古建筑 的大规模拆除开始在这个城市蔓延。时任北京市 副市长的吴晗担起了解释拆除工作的任务,为了 挽救四朝古都仅存的完整牌楼街不因政治因素而 毁于一旦,林徽因的丈夫,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梁 思成与吴晗发生了激烈的争论。由于吴晗的言论, 梁思成被气得当场失声痛哭。其后不久,在文化 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局长郑振铎邀请文物界知 名人士在欧美同学会聚餐会上,林徽因与吴晗也 发生了一次面对面的冲突。随后,林徽因的病情 急剧恶化,最后拒绝吃药救治。
之后,他们一起组织新月社活动,一起演戏, 并常有书信来往。1924年泰戈尔访华期间, 徐志摩和林徽因共同担任翻译,之后徐志摩 陪同泰戈尔去了日本,林徽因和梁思成到了 宾夕法尼亚大学,当徐志摩与林徽因再次见 面的时候,已是四年之后。这期间,林徽因 已嫁给梁思成。徐后经人介绍认识了已嫁做 人妇的陆小曼很快两人就相恋了,陆小曼为 了徐也跟丈夫王赓离婚了。1931年11月19日 准备参加林徽因演讲会的徐志摩遭遇坠机事 故遇难。
女人公敌林徽因一生经典老照片

女人公敌林徽因一生经典老照片1907年,这是林3 岁时候的照片,典型闽粤小姑娘样儿。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徽音也就是美德的意思。
后来,林徽因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却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作家林微音,就索性改名叫徽因。
林徽因出生在一个官僚知识分子家庭。
祖父林孝恂进士出身,历官浙江金华、孝丰等地。
父亲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擅诗文,工书法,曾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等职,是一个新派人物。
许多八林徽因的文章说,说林是小妾所生,且其母至死,都没被扶正。
反正,就是被冷宫了一辈子。
事实是,林的母亲是续弦,是正室,却是个不得宠的正室。
林长民的原配夫人因病去世,没留下子女。
林的母亲生了几个小孩,只有最大的林徽因活了下来。
后来,林长民又娶了姓程的小妾,就长期住在小妾的居所。
这位小妾后来又陆续生了几个儿女。
这种家境下,让一个女孩子保持一颗童心,该有多难。
1916年,12岁,林徽因(右一)在北京培华女中的照片。
1914年起,林长民在北洋政府任职。
林家玩起了搬迁过家家,一会搬到北京,一会搬到天津,最终又搬回了北京。
林徽因在组织工作中能力出众,而这个能力并非与生俱来。
林长民忙于政事,常年无暇顾家。
林徽因的两位母亲也病着,家里上下里外,几个弟妹,都需要十二三岁的林徽因打点照料,她俨然是一个民国的探春,事情逼着,不早熟也得早熟。
这带来的正面效果是,林长民对女儿善于料理家务的能力褒奖有加。
1920年,16岁,其父林长民携她游历欧洲。
1920年春,林长民携女儿林徽因赴英国,身份是中国国际联盟同志会驻欧代表。
其时林长民44岁,林徽因16岁。
同年10月,徐志摩从美国来到伦敦,入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读书。
林家父女和徐志摩相识,是在国际联盟的一次讲演会上。
“我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混了半年,正感到闷想换路走的时候,认识了林宗孟(林长民字宗孟)。
最新图说林徽因PPT课件

梁思成与林徽因。如果林徽因一波 碧水,梁思成就是一个池塘。他围 绕着她,包容着她,成全着她。在 感情世界里,在社交网络中,很难 想象,没有梁思成,林徽因会是怎 样。他的大度,让她的婚姻经受住 了几次考验,成就了她的美名,也 成就了她婚姻之外的种种感情。也 许他知道,爱一个人,不是要去占 有她的全部,而是帮助她发现更多 更丰富的自己;爱一个人,不是让 她止步不前,而是要陪伴她飞得更 高,走得更远。——《你若盛开 清 风自来:那些人遇见的林徽因》
成为了最不可理喻的角色之 一。——《你若盛开 清风自来:
那些人遇见的林徽因
解放前夕。梁思 成和林徽因的事 业在新中国达到 了顶峰。—— 《你若盛开 清风 自来:那些人遇 见的林徽因》
人近黄昏,爱妻仙逝,梁思成更 需要有个伴。梁思成老了,需要 被照顾,林洙功不可没。但精神 满足这件事,有林徽因这座高山 在,梁思成是曾经沧海,恐怕很 难再找到那种能够与他琴瑟和鸣 的人了。还有人问,梁思成那么 爱林徽因,怎么可以再娶,金岳 霖就终身不娶。其实,很好理解, 金岳霖不娶,是因为林徽因还活 着,一直活在他心里;梁思成再 娶,是因为林徽因已经死了,无 可挽回地离开。——《你若盛开 清风自来:那些人遇见的林徽因》
陆小曼和林徽因都出身名门,但行事方式迥异。或许我们可以说,陆小曼像河,百 川到海,一去不回,一路的平静、激荡,她不断创造着新的局面,精疲力尽,却也 瞬间精彩。林徽因像湖,明净,沉稳,虽然也有起风浪的时候,但最终还是一方静 水,只是,有水进来,有水离开,她总是新鲜,趋于永恒。——《你若盛开清风自
来:那些人遇见的林徽因》
因》
同是才女,林徽因和凌叔 华闹过,因为徐志摩的日 记。凌叔华晚年,和人聊 五四前后女作家,提起林 徽因时,她说:“至于林 徽音,以外国语法写小说, 倒是别出心裁,可惜因为 人长得漂亮又能说话,被 男朋友们给宠得很难再进 步。”小小的讽刺,外人 看来,逸趣横生。—— 《你若盛开 清风自来:那
民国四大才女之林徽因

个 人 贡 献
• • • •
• • • •
感情经历
此情可待成追忆
她在雨雾之都伦敦,发 生过一场空前绝后的康 桥之恋。她爱过三个男 子,爱的清醒,也爱得 平静。徐志摩为她徜徉 在康桥,深情地等待一 场旧梦可以归来。梁思 成与她携手走过千山万 水,为完成使命而相约 白头。金岳霖为她终身 不娶,痴心不改地守候 一世。
个人感悟
对于这三个爱情 故事,有人称赞,有 人批判,但是他们之 间所有的一切又岂是 我们这些相隔了百来 年人所能断论的。时 光留下的只有一些只 言片语,几首诗,几 封信,几张黑白老照 片。我们能做的只是 窥得这些爱情背后的 一角,深思怎样才是 应属于我们的爱情。
蓝颜—金岳霖
金岳霖(1895-1984)中国 哲学家、逻辑学家。字龙 荪,浙江诸暨人士,生于 湖南长沙。从事哲学和逻 辑学的教学、研究和组织 领导工作,是最早把现代 逻辑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 的逻辑学家之一。把西方 哲学与中国哲学相结合, 建立了独特的哲学体系。 培养了一大批有较高素养 的哲学和逻辑学专门人才。 现设立有金岳霖学术基金 会。
梁思成问林徽因:“有句 话,我只问你一次,以后都 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 林 徽因答:“答案很长,我得 用一生去回答你,准备好听 我了吗?”
移情别恋
1931年,梁思成从外地回来,林徽因很 沮丧的地告诉他:“我苦恼极了,因为我 同时爱上两个人,不知道怎么办?”梁思成 听了以后非常震惊, 虽然自己很痛苦,但 想到另一个男人的长处,他毅然的告诉林 徽因:“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金岳 霖,我祝你们幸福。 而林徽因,不仅没有离开他,反而感 动万分地对梁思成说了一句让所有男人都 无法拒绝的话;“你给了我生命中不能承 受之重,我将用我得一生来尝还。”林徽 因后来又将这些话转述给了金岳霖,金岳 霖回答,“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 能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 于是从此三人终身为友。
民国有佳人美女图片集锦

民國有佳人音樂:中國之夜婉容清朝末代皇后,真像梅兰芳。
文绣(左一)末代皇妃,终年43岁,一身未有子女赛金花(中年)其初名为傅钰莲,又名彩云。
曾作为公使夫人出使欧洲四国,在送洪氏棺柩南返苏州途中,潜逃至上海为妓,改名“曹梦兰”。
后至天津,改名“赛金花”。
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时,居北京石头胡同为妓,曾与部分德国军官有过接触,也曾改换男装到皇家园林西苑(今中南海)游玩。
1903年在北京因涉嫌虐待幼妓致死而入狱,解返苏州后出狱再至上海。
她曾是名动公卿的名妓,曾帮助共和名将蔡锷将军逃离袁世凯的囚禁,更因为与蔡锷的那段至死不渝的爱情而被人传颂,上世纪八十年代,这段爱情被拍成名叫《知音》的电影。
小鳳仙撰文提倡女权,宣传革命。
秋瑾蝴蝶民国第一影星宋家三姐妹~20年代~左起宋庆龄、宋霭龄、宋美龄。
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照70餘年前的北大校花,鲁迅曾经的暗恋对象。
馬钰人称“世纪老人”,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
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作家,儿童文学家,崇尚“爱的哲学”,母爱,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
她非常爱小孩,把小孩看做“最神聖的人”,深受人民的敬仰。
冰心上海滩最有名的三个女作家之一,另外两个是丁玲与张爱玲。
翻译过高尔基的《海燕》、《邓肯自传》等许多日后廣为人知的优秀作品,面对日寇的侵略,她大声疾呼:“宁为祖国战鬥死,不做民族未亡人!”这样的爱国诗词曾经为她赢得了“民族之妻”的称号。
在接受单线联系打入日伪76号魔窟卧底后,背负了43年漢奸的罵名,在平反后带着一生的疲憊和自由的灵魂仰药自尽。
關露第七届中国十大女杰,女演员。
原名秦德和。
上海人。
1938年上海中华职业学校肄业后去武汉参加抗日宣传活动。
当时与白杨、舒绣文、张瑞芳一起被称为抗战大后方重庆影剧舞台上的“四大名旦”。
秦怡金焰梅兰芳与孟小冬~所谓“一时梅孟”。
孟小冬生于上海,著名京剧女老生演员,有老生皇帝(冬皇)之誉。
1927年与梅兰芳结婚,1933年离异。
风华绝代林徽因

和父亲一起提前回国了,而且是与志摩不辞而别。
这就是世俗所难理解的一种纯情;林徽因在几十年后也很真诚地向儿子倾诉了内心
的蕴藏,她说:”徐志摩当时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 出来的林徽因,可我其实并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样一个人”
—— 徐 志 摩 《 偶 然 》
在 这 交 会 的 光 芒 。
之,她的理性让她游刃有余地把握着距离的分寸,让自己永远理想的存活在诗人
的梦里。这是理想之上的智慧,是一个女人对于理想和现实,是心性与生活的的
一次选择„„ 16岁的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期间,结识了当时正在英国游学的徐志摩。 当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徐志摩被林徽因出众的才华与美丽所吸 引,苦苦地追求林徽因,并不惜与发妻张幼仪离婚。但林徽因经过理智的思索,
一 代 才 女 林 徽 因
目
录
个人简介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Hale Waihona Puke 你是人间四月天他人的评价
民国美女多彩的一 生
她叫林徽因,出生于杭州,是许多人梦中期待的白莲。 其名出自“《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 男”。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作家林微音,改名为林徽 因。其父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擅诗文,工书法, 曾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等职。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六 月,林徽因生于浙江杭州,随祖父母居住。5岁,由大姑 母林泽民授课发蒙;8岁,移居上海,入虹口爱国小学学 习。1916年,因父在北洋政府任职,举家迁往北京。她就 读英国教会办的北京培华女中;1920年4月,随父游历欧 洲,在伦敦受到房东女建筑师影响,立下了攻读建筑学的 志向;1921年随父回国,1923年加入新月派,是新月派代 表人物之一。1924年与梁思成共赴美国攻读建筑学,192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国有佳人,绝代名徽因—林徽因最全照片集
本文荟萃了多幅林徽因珍贵老照片,相当一部分很少流传出来。
群友“窗子内外”提供了不少照片及背景说明,在此深表谢意。
童年林徽因(1912年,8岁的林徽因与表姐妹们。
右二为林徽因的亲妹妹麟趾,后夭折)少女林徽因1916年,林徽因在培华女子中学开始接受英国贵族式的教育,优裕的生活和良好的教育使她和一同上学的表姐们个个文雅
出众,谈吐得体。
她们身着五四时代女学生的改良装,在北京最好的一家照相馆拍下合影。
林徽因原籍福建闽侯,父亲林长民是民国初年闻名士林的书生逸士,又是倡言宪政、推进民主政治的著名政治家。
后被段祺瑞政府任命为司法总长。
随着父亲升迁的脚步,林徽因一家也有杭州搬到上海,而后迁居北京。
图为1920年,林徽因与父亲林长民的合照。
1920年,林长民以“国际联盟中国协会”成员的身份被政府派赴欧洲考察。
这次为时一年半的长旅,林长民携女同游,他在给林徽因的信中说道:“……要汝观览诸国事物增长见识;近我身领悟我胸怀;扩大眼光养成将来改良社会的见解和能力。
……”(图为林徽因在海轮上与友人在一起)(1920年林徽因在伦敦寓所的壁炉前阅读)在新奇世界里,林徽因敞开心灵取吸收知识,萌生出对未来建筑事业的愿望。
同时她也因远离故土而感到孤独。
此时她结识了徐志摩,
两人向彼此敞开心扉,她受到徐志摩迅疾而强烈的追求。
最终十六七岁的林徽因选择郑重珍藏这份感情,报以朋友间的敬重和挚爱。
图为1920年在伦敦的林徽因。
名媛林徽因(林徽因和她父亲,时任民国司法总长林长民先生,在家一起用餐)(梁启超携梁思庄与林徽因游览长城。
梁思庄是梁启超次女,著名图书馆学家。
)
(泰戈尔访华时陪同,左一是梁思成)
(泰戈尔访华时陪同,后排左一是徐志摩)(1924年5月8日,新月社举行晚会庆祝泰戈尔64周岁生日,林徽因扮演泰戈尔诗剧中的公主)
(二十年代,林徽因与梁思成在美国留学期间参加化装舞会)(林徽因留美期间与同学们的合影。
左一梁思成。
右一杨廷宝、右二陈植,后来都是我国著名的建筑专家和建筑教育)
(美国留学期间,和冰心在一起野炊)(1927年林徽因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美术学士学位)(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与美国友人费正清费慰梅夫妇在山西避暑)
(1931年6月林徽因与沈从文在北京达园)(1933年3月21日林徽因/左五、梁思成/左一、胡适/右四等知识界名流合影截取片段,下文还有全幅大图)(1935年于北京天坛,左起分别是金岳霖、梁再冰、林徽因、费慰梅、费正清等)(北京总布胡同3号家中的院子里,《大宗师》的感觉)妻
子林徽因(图为1928年3月,梁思成和林徽因在加拿大的结婚照,婚纱由林徽因自己设计)
(婚后两人同往欧洲游览,1928年)(在北平总布胡同3号家中)慈母林徽因(1928年,与刚出生的女儿梁再冰)(1935年摄于家中,男童梁从诫,女童梁再冰)(家中陪孩子念书)建筑师林徽因(1933年3月21日林徽因等在李诫诞辰823周年纪念会上)
需要说明一下,李诫是宋代建筑大师,著有《营造法式》一书,梁林古建筑考察事业以此为起点。
(1936年前后,与丈夫梁思成在北平天坛正在修缮的祈年殿屋顶上)(与上图背景相同,与参与修缮工程的技术人员在祈年殿匾前合影)同时期的著名作家李健吾在其专著《林徽因》中这样描述她:“既耐得住学术的清冷和寂寞,又受得了生活的艰辛和贫困。
沙龙上作为中心人物被爱慕者如众星捧月般包围,穷乡僻壤、荒寺古庙中不顾重病、不惮艰辛与梁思成考察古建筑;早年以名门出身经历繁华,被众人称羡,战争期间繁华落尽困居李庄,亲自提了瓶子上街头打油买醋;青年时旅英留美、深得东西方艺术真谛,英文好得令费慰梅赞叹,中年时一贫如洗、疾病缠身仍执意要留在祖国吃苦”。
(1934年梁思成与林徽因在陕西考察古建筑)(1936年在山东测绘)
(1937年7月,林徽因在山西五台山发现唐代木结构古建筑大佛光寺)
(实地测量)(1936年林徽因在山西榆次考察宋代建筑雨花宫)(与上图背景相同全幅大图)(1950年林徽因与清华建筑教师高庄共同讨论国徽设计方案)中国现代建筑学开拓者与教育家林徽因(1930年林徽因在东北大学建筑系任教期间)(1950年林徽因与清华大学营建系第一届毕业生合影)(林徽因、梁思成、金岳霖与学生们合影)自由知识分子林徽因民国最有成就的记者,二战欧洲战场唯一的战地记者,报道过纳粹战犯审判的萧乾,在绝笔《才女林徽因》中记道:'听说徽因得了很严重的肺病,还经常得卧床休息。
可她哪像个病人,穿了一身骑马装……她说起话来,别人几乎插不上嘴。
徽因的健谈绝不是结了婚的妇人的那种闲言碎语,而常是有学识,有见地,犀利敏捷的批评……她从不拐弯抹角,模棱两可。
这种纯学术的批评,也从来没有人记仇。
我常常折服于徽因过人的艺术悟性。
'这是1933年11月初一个星期六的下午,萧乾做客林徽因家中吃茶时发表的感慨,同时,这也是林徽因一生做人处世的真实写照。
(1938年抗战期间,(左起)周培源、梁思成、陈岱岳、林徽因、金岳霖、吴有训、梁再冰及梁从诫(两小孩)在昆明西山华亭寺)(1939年,昆明西山,后排右一金岳霖,右二陈岱孙,左一周培源,前排中坐者梁思成)(1940年,全家
迁居四川宜宾南溪县李庄。
林徽因肺病复发,卧床不起)
梁从诫在长文《倏忽人间四月天---回忆我的母亲林徽因》中回忆到曾和母亲“谈起一九四四年日军攻占贵州独匀,直逼重庆的危局,我曾问母亲,如果当时日本人真的打进四川,你们打算怎么办?她若有所思地说:「中国念书人总还有一条后路嘛,我们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我急了,又问:「我一个人在重庆上学,那你们就不管我啦?」病中的母亲深情地握著我的手,彷佛道歉似地小声地说:「真要到了那一步,恐怕就顾不上你了!」听到这个回答,我的眼泪不禁夺眶而出。
这不仅是因为感到自己受了「委屈」,更多地,我确是被母亲以最平淡的口吻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凛然之气
震动了”。
1953年5月,为了挽救四朝古都仅存的完整牌楼街不因政治因素而毁于一旦,林徽因直斥主张拆迁的北京市副市长吴晗:“你们拆去的是有着八百年历史的真古董……将来,你们迟早会后悔,那个时候你们要盖的就是假古董!”当时是1953年,林徽因肺病已经几乎说不出话。
随后,林徽因的病情急剧恶化,最后拒绝吃药救治。
1955年春,林徽因因肺病辞世。
她在一年四月春日的清晨走了,她的生命最终定格于美好的人间四月天。
图为梁思成为林徽因设计的墓体,墓碑是林徽因本人为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的花圈刻样。
上书“这里长眠着林徽因。
她是建筑师、诗人和母亲。
”林先生早已离去,但她的美丽与坚强,她的高尚而脱俗的灵魂,
在一篇篇怀念与记叙她的文字和老照片中,始终闪耀着绝代的风华。
林徽因,是永远的林徽因。
亲!喜欢就点赞分享吧
编辑:七海,随遇而安的工程师,会做饭的好男人,现在定居新西兰,我在银河系摆渡,太阳系抛锚,不小心投影到了地球,于是遇到了你,
唯美文摘:最美的文章。
最典雅的图片,最动人心弦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