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发展简史

合集下载

通信的发展简史

通信的发展简史

第1章绪论本章简介:信息时代的一个主要特征是信息、信息源及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等能力的高速发展。

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还必将对全球军事、经济领域产生强烈的冲击。

本章主要介绍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系统的模型与基本概念、通信系统的分类及通信方式、信息的度量方式、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等。

1.1通信的发展1.1.1古代通信的发展最早的通信方式可以追溯到2700多年前的周朝,利用烽火来传递信息。

“信鸽传书”、“击鼓传声”、“风筝传讯”、“天灯”、“旗语”以及依托于文字的“信件”都属于古代的通信方式。

这些通信方式,要么利用声音,要么利用视觉或文字等,都满足信息传递的基本要求,但是这些通信方式也存在着传递范围小,传输速度低,可靠性差,有效性低等缺点。

1.1.2近代通信的发展到了近代,随着电报、电话的发明,电磁波的发现,人类通信领域产生了根本性的巨大变革。

人类的信息传递脱离了常规的视听觉方式,利用电信号作为新的载体,同时带来了一系列的技术革新,开始了人类通信的新时代。

利用电和磁技术,来实现通信的目的,是近代通信起始的标志。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电通信的发展过程。

1835年,美国雕塑家、画家、科学爱好者塞缪乐•莫尔斯(Samuel Morse)成功地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磁式(有线)电报机。

电磁式(有线)电报机如图1-1所示。

他发明了莫尔斯电码,利用“点”、“划”和“间隔”,将信息转换成一串或长或短的电脉冲传向目的地,再转换为原来的信息。

1844年5月24日,莫尔斯在国会大厦联邦最高法院会议厅利用“莫尔斯电码”发出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从而实现了长途电报通信。

图1-1电磁式(有线)电报机1843年,美国物理学家亚历山大•贝思(Alexander Bain)根据钟摆原理发明了传真,传真如图1-2所示。

图1-2传真机1875年,贝尔和他的助手托马斯沃森在波士顿研究多工电报机,它们分别在两个屋子联合试验时,沃森看管的一台电报机上的一根弹簧突然被粘在磁铁上。

通信的发展历程

通信的发展历程

通信的发展历程历经千年的演进,通信技术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从最早的烟火信号到今天的高科技通信网络,通信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梳理通信的发展历程。

1. 古代通信方式在人类历史的早期阶段,人们通过简单的方式进行通信。

最早的通信方式是使用烟火信号。

古代人们将火把或烟雾发送到空中,以传递简单的信息。

然而,这种方式受制于天气条件和距离限制,存在着不稳定和不准确的问题。

为了弥补烟火信号的不足,人们开始使用旗语和驿站传递消息。

旗语通过不同的旗帜和旗杆组合表示不同的信息,传递速度和准确性相较烟火信号有所提升。

而驿站则是通过布设驿站点,驿递员在不同驿站之间传递消息。

这种方式虽然比较高效,但仍面临时间延迟和距离限制。

2. 电报和电话的诞生19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报和电话的出现给通信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电报是早期的远距离通信工具之一。

通过电信线路传递摩尔斯电码,电报使得信息传递速度大幅提升。

人们可以通过电报发送、接收文字信息,不再受制于距离和天气等因素。

电报的出现不仅在商业和政治领域带来了便利,也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和信息传播的发展。

电话的问世进一步革新了通信方式。

电话使用声音信号传递信息,人们可以通过电话线路进行实时的语音通话。

电话的推出使得远程沟通变得更加便捷和实时,极大地加速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

3. 无线通信时代的开启20世纪初,无线电技术的诞生引领着通信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无线电通过无线电波传递信息,打破了有线通信的限制。

莫尔斯电码的应用使得人们可以通过无线电进行远距离的通信。

无线电的实际运用可追溯到1901年,当时马可尼成功地在大西洋上通过无线电收发机传输了第一个跨大洋无线电信号。

这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无线通信时代。

无线电技术的应用也催生了广播和电视的兴起。

广播通过无线电波向广播接收设备传播音频信息,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接收到最新的新闻和娱乐节目。

电视则进一步拓展了广播的范围,通过传输图像和声音的方式,将视听体验带入家庭。

简述通信的发展历程

简述通信的发展历程

简述通信的发展历程通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

最早的通信方式是人们用声音进行言语交流,这种方式简单粗暴,但效果有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简单的符号和图形来进行交流。

古埃及人刻画在墓碑上的象形文字,古代中国人使用的甲骨文字都是这种形式的表现。

这种通信方式虽然可以传达更多的信息,但仍然有一定的限制。

随着纸张的发明和普及,人们开始使用书写来进行长距离的通信。

通过将文字记录在纸上,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更远的传递。

这种通信方式的发展,可以说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信技术的出现带来了通信方式的巨大变革。

第一条跨洲际电报线路于1866年建成,开启了全球电信的时代。

接下来的几十年里,电话、电报、无线电等通信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改进,人们可以通过这些技术进行实时的远程通信。

到了20世纪末21世纪初,互联网的出现彻底改变了通信方式。

人们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讯软件等方式随时随地进行交流。

同时,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手机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人们可以通过手机进行电话、短信、社交媒体等多种方式的通信。

现如今,通信技术已经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更多高效便捷的方式。

例如,视频通话、社交媒体直播、物联网等技术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通过更多的方式进行沟通和交流。

同时,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也为通信带来了更多可能性,例如智能语音助手可以通过语音识别和合成技术与人进行对话。

总的来说,通信的发展历程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部分,它从最简单的声音交流逐步发展到书写、电信、互联网和现代通信技术。

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改进,人们可以进行更加便捷、高效的通信,实现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通信将继续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可能性。

通信发展史

通信发展史

参考材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不同轨道的卫星轨迹示意
MEO
移动通信
20世纪80年代,基于FDMA的第一代模拟系统
北美AMPS、N-AMPS;英国TACS;日本JTAC;北欧NMT。
(1G)
20世纪90年代,基于TDMA和CDMA的第二代数字系统 北美D-AMPS(EIA/TIA IS-136);欧洲GSM;日本JDC。(2G)
当今通信热点举例
卫星通信 移动通信 多媒体通信 用户接入 全光网
卫星通信
1982年 国际海事通信组织开通由四颗地球同步卫星 组成的INMARSAT系统,实现全球移动通信。 1998年 中、低轨道的卫星系统得以研究成功并陆续 开通,其中有 美国Motorala公司的铱星(Iridium)系统 美国LORAL公司的全球星(Global Star)系统 国际海事通信组织的ICO系统 1999年 国际卫星组织发射电视直播卫星、应用于高 速信息公路。
通信发展简史(2)
1907年,电子管问世,通信进入电子信息时代 1915年,横贯大陆电话开通; 实现越洋语音连接 1918年,调幅无线电广播、超外差式接收机问世 1925年,开通三路明线载波电话,开始多路通信 1936年,调频无线电广播开播 1937年,雷沃斯发明脉冲编码调制,奠定了数字通信基础 1938年,电视广播开播 20世纪40年代二战期间,雷达与微波通信得到发展 1946年,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问世 1947年,晶体管在贝尔实验室问世,为通信器件的进步创造 了条件
形成跨行业、跨地区的计算机互联网
由单一通信网发展为综合业务数据通信网
ISDN以及电信、电视、数据多网合一
网络交换技术由电路交换发展为分组交换和信元交换

简述通信行业的发展历程

简述通信行业的发展历程

简述通信行业的发展历程通信行业的发展历程通信行业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而迅速发展的重要领域。

从古代的烟火信号到现代的互联网通信,通信行业一路走来经历了许多变革和发展。

本文将简述通信行业的发展历程。

一、古代通信方式的雏形在古代,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通信方式,为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最早的通信方式可以追溯到早期的烟火信号和鸽子传书,这些方式虽然不够高效,却起到了信息传递的初步作用。

二、电报的出现19世纪初,电报的出现标志着通信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纪元。

电报通过电磁波的传播,使得信息可以在不同地点之间以极快的速度传递。

电报的应用使得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传递得以实现,大大加速了信息交流的速度。

三、电话的问世随着电报技术的发展,电话于19世纪末问世,使得人们可以直接通过声音进行沟通。

电话的出现使得人们不再需要等待回复,极大地提高了通信的效率。

电话的流行也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打破了时空的局限。

四、无线电技术的突破20世纪初,无线电技术的发明使得人们可以通过无线电波进行通信。

这项技术的突破不仅极大地改进了通信的范围和质量,也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无线电通信使得人们可以进行远距离的通信,如航空通信和广播电台。

五、移动通信的兴起20世纪末,移动通信技术开始快速发展。

首先是蜂窝通信技术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在不同的区域进行通信。

接下来是2G、3G、4G和现在的5G技术的推出,不仅提供了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还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功能和便利性。

六、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的普及是通信行业发展的里程碑。

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无限的信息资源和交流平台。

从电子邮件到社交媒体,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与全世界的人进行交流,分享信息和获取知识。

七、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整合近年来,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推动了通信行业的进一步创新。

人工智能技术使得通信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例如语音助手和智能机器人的出现。

物联网技术则连接了各个智能设备,实现了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通信技术发展历程

通信技术发展历程

通信技术发展历程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通信技术的进步也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古代的烽火台、鸽子传书到现代的网络通信,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也是一部人类文明史。

1. 古代通信技术最早人类采用的通信技术是口头交流,但这种方式有距离限制,不能够传递远距离的信息。

因此,古代人们开始借助各种方式传递信息。

最早的通信方式之一是烽火台,用于传递紧急情况下的消息。

另外,人们还利用各种信件、书信、信封等方式传递信息。

2. 电报技术电报技术是人类通信技术的一个重大飞跃,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可以实现远距离通信的技术。

电报技术的发明者是美国发明家莫尔斯,他发明了莫尔斯电码,使得信息可以通过电线传递。

电报技术的诞生使得信息传递速度大大提高,人们可以迅速地传递信息。

3. 电话技术电话技术的发明者是美国发明家贝尔。

他于1876年发明了第一部电话机,使得人们可以在两个地点之间直接通话。

电话技术的出现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沟通。

4. 无线电技术20世纪初期,无线电技术逐渐发展起来,它可以实现无线远距离的通信。

无线电技术的出现使得人类可以在海洋等遥远地区传递信息,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5. 卫星通信技术卫星通信技术是现代通信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960年,美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通信卫星,开创了卫星通信技术的先河。

卫星通信技术使得人们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通信,无缝连接全球。

6. 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是当今世界上最为先进的通信技术之一,它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无线、高速、实时的信息传递,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在线沟通、商务合作、信息查询等活动。

7. 移动通信技术随着移动电话的普及,移动通信技术也逐渐发展起来。

移动通信技术包括GSM、CDMA、3G、4G等多种技术,可以实现无线移动通信。

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移动通信,随着5G技术的到来,移动通信技术将更加普及和便捷。

通信技术发展脉络

通信技术发展脉络

通信技术发展脉络通信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地发展和进步。

下面将按照时间顺序,简单介绍通信技术的发展脉络。

1. 古代通信:古代人们主要通过火把、烽火台等方式进行信息传递。

这些方法虽然简单粗暴,但在当时已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 电报:19世纪初期,电报被发明出来并开始广泛应用。

它可以快速地传递文字信息,并且跨越了国界和海洋。

3. 电话:1876年,贝尔发明了第一部电话机,并开始商业化运营。

电话让人们能够直接交流语音信息,在沟通上带来了革命性变化。

4. 无线电:20世纪初期,无线电被首次成功应用于海上救援中。

后来它也被广泛应用于军事、航空等领域,并最终演变为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础之一。

5. 卫星通信: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卫星后,卫星通信得以实现。

卫星可以覆盖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传输需求,并极大地促进了国际间交流与合作。

6. 光纤通信:20世纪80年代光纤技术得到突破性进展,并开始在长距离高速数据传输方面取得优势。

如今光纤网络已经成为主流网络形式之一。

7.移动互联网:21世纪以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飞速普及,并推动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移动互联网使得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获取各种服务和信息资源。

8. 物联网: 物联网是指通过物体间相互连接而构建起来的一个庞大系统, 它将万物连接起来, 并赋予其感知、计算和控制功能, 实现“万物皆可操控”的目标.总结:从古至今,我们见证了多种类型、多个阶段不同特点与意义下的新型科学技术工具或手段对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所做出巨大贡献;同时也看到由此引申而生更加复杂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安全保密问题)。

未来还有哪些新型科学技术工具或手段将涌现?我们拭目以待!。

通信发展的简史

通信发展的简史

通信的发展历程1.远古时代,人与人近距离通信,通过眼、耳、鼻、舌、身接收和处理信息,面对面交流,靠的是声音,声音是声波,一种机械波,需要水或者空气作为介质,声波实质上是一种能量的传递,传播过程中,衰减速度快,传播距离比较短。

2.古代远距离通信,人们通过烽火,狼烟,旗语交流,这实际上是通过光来传递信息,光是特定波长的电磁波。

但是这种传播距离有限。

这个时代远距离通信还有飞鸽传书,马拉松等以人和动物为信息介质进行传播。

比如驿站,信鸽,信狗,携带文字为主,速度慢,成本高。

现在的邮政也已经发展为各种实物和信息传递的庞大系统。

3.1837年,随着电的发现,人们发现可以用电作为介质传播信息,于是电报发明了。

1839年,摩尔斯发明有线电报,电报信息通过专用的交换线路以电信号的方式发送出去,该信号用编码代替文字和数字,通常使用的编码是摩尔斯编码。

电报通信的时代就这样开始了。

4.1876年,贝尔发明有限电话,电话出现了,电话是将人的声波转化为电流,通过电流给传递到另外一端,再将电流转换为声波,但是电话需要电话线,无法做到移动交流的目的。

5.1896年,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

从1838年莫尔斯用一对电线实现电报的传送,到1896年马可尼和俄国的波波夫同时完成无线电通信试验,经历了近60年的时间。

20世纪以来,有线和无线通信各自沿着自己的道路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一方面是有线通信从明线、对称电缆、同轴电缆、波导发展到了光缆;另一方面是无线通信从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分米波、微波、毫微波发展到激光。

6.1940年,因为电传输需要用电线,所以无法做到无线通信。

随着电磁波的发现,手机出现了,手机将声音转换为电信号,然后将电信号用手机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发送出去。

这个时候的手机代表是大哥大,是移动通信的1G时代,只能传声音。

7.1948年发明晶体管;香农提出了信息论,通信统计理论开始展开1950年时分多路通信应用于电话,1956年敷设了越洋电缆,1957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1958年发射第一颗通信卫星,1960年发明激光,1961年发明集成电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发展简史通信,指人与人或人与自然之间通过某种行为或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与传递,从广义上指需要信息的双方或多方在不违背各自意愿的情况下无论采用何种方法,使用何种媒质,将信息从某方准确安全传送到另方。

在古代,人们通过驿站、飞鸽传书、烽火报警、符号、身体语言、眼神、触碰等方式进行信息传递。

到了今天,随着科学水平的飞速发展,相继出现了无线电、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甚至视频电话等各种通信方式。

通信技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提高了经济的效率,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面。

在古代,人们通过驿站、飞鸽传书、烽火报警、符号、身体语言、眼神、触碰等方式进行信息传递。

到了今天,随着科学水平的飞速发展,相继出现了无线电、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甚至视频电话等各种通信方式。

通信技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提高了经济的效率,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面。

以视觉声音传递为主的古代的烽火台、击鼓、旗语、现代电信等及以实物传递为主的驿站快马接力、信鸽、邮政通信等。

古代的通信对远距离来说,最快也要几天的时间,而现代通信往往以电信方式为主如电报,电话,快信,短信,E-MAIL等注重即时通信,做为自然科学来说邮政通信更能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沟通,但在现今注重经济利益的时期往往不注意人与自然的关系致使邮政通信相对即时通信不宜接受。

美国联邦通信法对通信的定义是:包括电信和广播电视,需要说明的是此通信法并不适合中国,中国自古注重“天人合一”的人文自然观及追求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

按传输媒质分类,有线通信:是指传输媒质为导线、电缆、光缆、波导、纳米材料等形式的通信,其特点是媒质能看得见,摸得着(明线通信、电缆通信、光缆通信、光纤光缆通信)无线通信:是指传输媒质看不见、摸不着(如电磁波)的一种通信形式(微波通信、短波通信、移动通信、卫星通信、散射通信)。

按信道中传输的信号分类,可分为模拟信号:凡信号的某一参量(如连续波的振幅、频率、相位,脉冲波的振幅、宽度、位置等)可以取无限多个数值,且直接与消息相对应的,模拟信号有时也称连续信号,这个连续是指信号的某一参量可以连续变化数字信号:凡信号的某一参量只能取有限个数值,并且常常不直接与消息相对应的,也称离散信号。

按工作频段分类可分为长波通信、中波通信、短波通信、微波通信。

按调制方式分类,基带传输:是指信号没有经过调制而直接送到信道中去传输的通信方式。

频带传输:是指信号经过调制后再送到信道中传输,接收端有相应解调措施的通信方式。

按按通信双方的分工及数据传输方向分类,对于点对点之间的通信,按消息传送的方向,通信方式可分为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及全双工通信三种。

所谓单工通信,是指消息只能单方向进行传输的一种通信工作方式。

单工通信的例子很多,如广播、遥控、无线寻呼等。

这里,信号(消息)只从广播发射台、遥控器和无线寻呼中心分别传到收音机、遥控对象和BP 机上。

所谓半双工通信方式,是指通信双方都能收发消息,但不能同时进行收和发的工作方式。

对讲机、收发报机等都是这种通信方式。

所谓全双工通信,是指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双向传输消息的工作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双方都可同时进行收发消息。

很明显,全双工通信的信道必须是双向信道。

生活中全双工通信的例子非常多,如普通电话、手机等。

数据通信的构成原理。

数据通信的构成原理:DTE是数据终端。

数据终端有分崐组型终端(PT)和非分组型终端(NPT)两大类。

分组型终端有计算机、数崐字传真机、智能用户电报终端(TeLetex)、用户分组装拆设备(PAD)崐、用户分组交换机、专用电话交换机(PABX)、可视图文接入设备(VAP)崐、局域网(LAN)等各种专用终端设备;非分组型终端有个人计算机终端、可崐视图文终端、用户电报终端等各种专用终端。

数据电路由传输信道和数据电路终崐端设备(DCE)组成,如果传输信道为模拟信道,DCE通常就是调制解调器崐(MODEM),它的作用是进行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转换;如果传输信道为崐数字信道,DCE的作用是实现信号码型与电平的转换,以及线路接续控制等。

崐传输信道除有模拟和数字的区分外,还有有线信道与无线信道、专用线路与交换崐网线路之分。

交换网线路要通过呼叫过程建立连接,通信结束后再拆除;专线连崐接由于是固定连接就无需上述的呼叫建立与拆线过程。

计算机系统中的通信控制崐器用于管理与数据终端相连接的所有通信线路。

中央处理器用来处理由数据终端崐设备输入的数据。

数据通信的交换方式。

通常数据通信有三种交换方式:(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是指两台计算机或终端在相互通信时,使用同一条实际的物理链路,崐通信中自始至终使用该链路进行信息传输,且不允许其它计算机或终端同时共亨崐该电路。

(2)报文交换报文交换是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内存或外存),当所需崐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往需接收的交换机或终端。

这种存储_转发的方崐式可以提高中继线和电路的利用率。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是将用户发来的整份报文分割成若于个定长的数据块(称为分组或崐打包),将这些分组以存储_转发的方式在网内传输。

第一个分组信息都连有接崐收地址和发送地址的标识。

在分组交换网中,不同用户的分组数据均采用动态复崐用的技术传送,即网络具有路由选择,同一条路由可以有不同用户的分组在传送,崐所以线路利用率较高。

各种交换方式的适用范围:(1)电路交换方式通常应用于公用电话网、公用电报网及电路交换的公用数据崐网(CSPDN)等通信网络中。

前两种电路交换方式系传统方式;后一种方式崐与公用电话网基本相似,但它是用四线或二线方式连接用户,适用于较高速率的崐数据交换。

正由于它是专用的公用数据网,其接通率、工作速率、用户线距离、崐线路均衡条件等均优于公用电话网。

其优点是实时性强、延迟很小、交换成本较崐低;其缺点是线路利用率低。

电路交换适用于一次接续后,长报文的通信。

(2)报文交换方式适用于实现不同速率、不同协议、不同代码终端的终端间或崐一点对多点的同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的数据通信。

由于这种方式,网络传输时崐延大,并且占用了大量的内存与外存空间,因而不适用于要求系统安全性高、网崐络时延较小的数据通信。

(3)分组交换是在存储_转发方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它兼有电路交换及崐报文交换的优点。

它适用于对话式的计算机通信,如数据库检索、图文信息存取、崐电子邮件传递和计算机间通信等各方面,传输质量高、成本较低,并可在不同速崐率终端间通信。

其缺点是不适宜于实时性要求高、信息量很大的业务使用。

数据通信的分类:1.有线数据通信(1)数字数据网(DDN)数字数据网由用户环路、DDN节点、数字信道和网络控制管理中心组成,崐其网络组成结构如框图2所示。

DDN是利用光纤或数字微波、卫星等数字信道崐和数字交叉复用设备组成的数字数据传输网。

也可以说DDN是把数据通信技术、崐数字通信技术、光迁通信技术以及数字交叉连接技术结合在一起的数字通信网络。

崐数字信道应包括用户到网络的连接线路,即用户环路的传输也应该是数字的,但崐实际上也有普通电缆和双绞线,但传输质量不如前。

DDN的主要特点是:传输质量高、误码率低:传输信道的误码率要求小;信道利用率高;要求全网的时钟系统保持同步,才能保证DDN电路的传输质量;DDN的租用专线业务的速率可分为,N×64kbit/s崐(N=1-32);用户入网速率最高不超过2Mbit/s;DDN时延较小。

(2)分组交换网分组交换网(PSPDN)是以CCITTX.25建议为基础的,所以崐又称为X.25网。

它是采用存储_转发方式, 将用户送来的报文分成具用一定长崐度的数据段,并在每个数据段上加上控制信息,构成一个带有地址的分组组合群崐体,在网上传输。

分组交换网最突出的优点是在一条电路上同时可开放多条虚通崐路,为多个用户同时使用,网络具有动态路由选择功能和先进的误码检错功能,崐但网络性能较差。

(3)帧中继网继网络通常由帧中继存取设备、帧中继交换设备和公共帧中继服务网3崐部分组成,帧中继网是从分组交换技术发展起来的。

帧中继技术崐是把不同长度的用户数据组均包封在较大的帧中继帧内,加上寻址和控制信息后崐在网上传输。

其功能特点为:①使用统计复用技术,按需分配带宽,向用户提供共亨的的网络资源, 每一条崐线路和网络端口都可由多个终点按信息流共亨,大大提高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②采用虚电路技术,只有当用户准备好数据时,才把所需的带宽分配给指定的虚崐电路,而且带宽在网络里是按照分组动态分配,因而适合于突发性业务的使用。

③帧中继只使用了物理层和链路层的一部分来执行其交换功能,利用用户信息和崐控制信息分离的D信道连接来实施以帧为单位的信息传送,简化了中间节点的处崐理。

帧中继采用了可靠的ISDND信道的链路层(LAPD)协议,将流量崐控制、纠错等功能留给智能终端去完成,从而大大简化了处理过程,提高了效率。

崐当然,帧中继传输线路质量要求很高,其误码率应小于10的负8次方。

④帧中继通常的帧长度比分组交换长,达到1024-4096字节/帧,因而其吞吐量崐非常高,其所提供的速率为2048Mbit/s。

用户速率一般为、、、 N崐×64kbist/s(N=1-31),以及2Mbit/s。

⑤)帧中继没有采用存储_转发功能, 因而具有与快速分组交换相同的一些优崐点。

其时延小于15ms。

无线数据通信。

无线数据通信也称移动数据通信,它是在有线数据通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崐有线数据通信依赖于有线传输,因此只适合于固定终端与计算机或计算机之间的崐通信。

而移动数据通信是通过无线电波的传播来传送数据的,因而有可能实现移崐动状态下的移动通信。

狭义地说,移动数据通信就是计算机间或计算机与人之间崐的无线通信。

它通过与有线数据网互联,把有线数据网路的应用扩展到移动和便崐携用户。

网络及其协议:1.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Computer Network),就是通过光缆、双绞电话线或有、 无线崐信道将两台以上计算机互联的集合。

通过网络各用户可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如文崐档、程序、打印机和调制解调器等。

计算机网络按地理(地理论文)位置划分,可分为网际网、崐广域网、城域网、和局域网四种。

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网际网;广域网一般崐指连接一个国家内各个地区的网络,全国公安系统的信息中心互联起来,也是一崐个广域网。

广域网一般分布距离在100-1000公里之间;城域网又称为都崐市网,它的覆盖范围一般为一个城市,方圆不超过10-100公里;局域网的崐地理分布则相对较小,如一栋建筑物,或一个单位、一所学校,甚至一个大房间崐等。

局域网是目前使用最多的计算机网络,一个单位可使用多个局域网,如财务崐部门使用局域网来管理财务帐目,劳动人事部门使用局域网来管理人事档案、各崐种人才信息,公安刑侦部门使用局域网来管理犯罪信息系统、交警部门使用局域网来管理机动车辆、崐驾驶员信息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