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 期末模拟试卷(A、B)DOC

合集下载

《世界经济地理》试卷A(附答案)

《世界经济地理》试卷A(附答案)

《世界经济地理》试题A卷(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答案请写在答题纸上)一、填空题(15×2=30分)1、世界最大的交易贸易中心是纽约和伦敦。

2、世界最大的集装箱吞吐港是香港,其次是新加坡、上海、深圳等。

3、南非西南端的好望角航线历来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通道之一,有“西方海上生命线”之称。

4、澳大利亚素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的美称,日本是世界著名的“火山国”和“地震国”。

5、传统运输方式包括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上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6、美国是设立自由经济区最多的国家。

7、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伊斯兰国家。

8、葡萄牙航海王子恩里克首次派遣船只沿非洲西海岸南下,由此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帷幕。

完成第一次世界环球航行的是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

9、南南关联是指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贸关联。

10、APEC是指区域性性经济组织中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1、1547年,意大利在西北部热那亚湾建立里窝那自由港,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被正式命名的自由港。

12、新亚欧大陆桥,东起中国的连云港,西至荷兰的鹿特丹。

13、北京时间是指东八区中央经线东经120度地方的地方时间。

14、苏伊士运河是亚非两洲的分界线,它沟通地中海和红海,把大西洋和印度洋连接起来。

二、简答题(6×4=24分)1、根据国际上的习惯,按国家在世界政治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不同,一般分为哪几种类型?超级大国经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石油输出国、新兴工业化国家、最不发达国家)2、英吉利海峡、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直布罗陀海峡分别连接哪两个海域?英吉利海峡连接北海和大西洋;马六甲海峡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霍尔木兹海峡连接波斯湾和印度洋;曼德海峡连接印度洋亚丁湾和红海;直布罗陀海峡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

3、中国在印度展销一批皮革制品,除了牛皮制品无人问津外,其余商品均获得不错销量,试问这是为什么?印度全国约有82%的居民信奉印度教,印度教徒把牛奉若神明,任何人不能伤害更不能穿戴牛皮所制物品。

地理科学《经济地理学》试题库(250道试题)

地理科学《经济地理学》试题库(250道试题)

地理科学专业《经济地理学》试题一、不定项选择题(1-110)1.极具价值的中国最早的经济地理名著是( )。

A.《尚书·禹贡》B.《史记·货殖列传》C.《汉书·地理》D.《山海经》2.中国史书中首次出现以“地理”命名的专著是( )。

A.《尚书》B.《史记》C.《汉书》D.《山海经》3.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一科学名词的是( )。

A.(德)戈策B.(中)司马迁C.(中)班固D.(俄)罗蒙诺索夫E.(古罗马)斯特拉波4.经济地理从地理学分化、独立出来后,首先是以( )之名出现于世。

A.农业地理B.工业地理C.商业地理D.旅游地理5.在近代地理学中,对于“生产力分布为何有如此明显的地区差异”命题解释分为()。

A.宇宙派B.地志派C.环境论派D.区位论派6.区位论也称为标准化理论,是由德国( )首创。

A.杜能B.韦位C.克里斯泰勒D.廖什 7.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A.地理环境在空间上的变化发展规律B.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C.生产(力)布局(分布)规律D.生产地域综合体8.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比较科学的提法是( )。

A.研究生产(力)布局(分布)规律的科学B.研究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科学C.研究生产力布局和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科学D.研究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演变规律的科学9.下列经济地理学的根本特性是( )。

A.阶级性B.地域性C.综合性D.实用性E科学性10.下列不属于通论的经济地理学分支的是( )。

A.经济地理学概论B.工业地理学C.城市地理学D.中国经济地理学11.下列关于三次产业分类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三次产业分类法的依据和标准是产品的性质和生产过程的特征B.费希尔明确提出了第三次产业的概念,并运用三次产业分类法研究了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C.能广泛接受是因为其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和较强的实用性D.采矿业按其产品的性质来看,理应划到第一次产业,但实践中常把其列入第二次产业。

《经济地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库

《经济地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库

《经济地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库试卷模式: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5小题,共25分)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4小题,共40分)四、论述题(1小题,共15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0个空)1、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相关研究,大致可分为、和三个阶段。

2、经济地理学的学科特性主要有:和。

3、经济地理学根据研究对象和范围的不同,可分为、、、。

4、经济地理学边缘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它与、、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5、区位理论是研究人类活动所占有场所的理论,研究以及,主要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人类活动称为。

区位条件是区位所具有的。

6、区位理论根据其产生与发展的先后,分为和。

7、要素投入是生产活动的物质基础,影响生产活动区位的因素主要有、、、、、。

8、市场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主要通过、、来进行。

9、影响经济活动区位的可进入性包括、、、。

10、杜能圈包括、、、、、 6个圈层。

11、根据局地原料生产时的重量转换状况不同,将其分为和。

12、企业经营中存在着两种成本,即和。

13、跨国公司生产单位的区位特征主要有四种类型:、、、。

14、企业增长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是由于、、和。

15、外国直接投资区位有三个显著特征:、和。

16、公司总部的区位要求包括:、、。

17、企业增长在战略上可分为和,实现这些扩张的方法包括和。

18、按照要素集约度可以把产业部门分为、、、等类型。

19、按照产业功能不同可以将产业部门划分为三种类型:、、。

20、影响农业生产布局的因素主要有:、、。

21按照集聚程度和等级层次可以将工业地域划分为五种类型:、、、、。

22、商业活动区位选择遵循以下原则:、、、。

23、根据对外贸易客体的数量、特点及所处区位状况,可分为六种类型:、、、、以及。

24、对外贸易的形式主要有以下五种:、、、、。

25、区域空间结构由、、、等四个基本要素组成。

26、区域空间结构主要有以下三种典型模式:、、。

经济地理学前沿 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经济地理学前沿 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经济地理学前沿考试试题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考试对象:课程名称:经济地理学前沿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考试方式:闭卷考试时间:120 分钟答题要求:请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思考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5分,共100分)1、结合你阅读的国内外经济地理学前沿文献,阐述目前国内外经济地理学前沿领域的研究进展。

(一)、中国经济地理学热点研究领域进展1生产者服务业。

申玉铭等研究了广义的生产者服务业空间聚集,李小建讨论了金融地理,朱华晟等人研究了创意产业。

2 功能区划与典型地区规划。

众多经济地理学者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上参与了这项工作。

但国家和地方重大空间规划和灾害重建规划凸显了经济地理学的社会价值和学术价值。

主要学术成果总结有:陆大道、樊杰与刘卫东总结了中国主体功能区划和新时期我国区域空间规划的科学基础、方法论基础。

问题区域,如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转型、城市老工业区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3能源与碳排放。

气候变化是当今一个大话题,能源与碳排放研究是我们参与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抓手”。

石敏俊等人研究了中国各省区碳足迹与碳排放空间转移。

王铮主持973项目“气候变化经济学的动力机制”。

4全球化、贸易与投资。

贺灿飞等人研究了中国FDI区域、产业分布,赵媛、郝丽莎等人研究了中国和世界石油资源和铁矿石等能矿贸易空间流动问题。

5信息技术与互联网。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国内外不少学者开始关注信息经济地理学,甄峰等人研究了信息时代空间结构、博时代社会网络、电子商务;汪明峰与宁越敏对信息网络对城市发展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

(二)、西方经济地理学热点研究领域进展1区域与地方发展区域与地方发展一直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典主题。

面对经济和金融全球化这一新挑战,区域发展理论在新世纪也展现出多元化的视角,主要观点:政治经济学的价值循环视角、全球生产网络视角、演化视角、知识与创新视角、文化与创意视角等。

对区域发展问题的讨论还包括地方治理、地区间不平等、可持续发展等诸多领域。

经济地理学试题及答案

经济地理学试题及答案

经济地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A. 经济学B. 地理学C. 经济现象与地理现象的相互关系D. 社会学2.对于城市空间的分析,下列哪个概念最能体现城市空间的集聚特征:A. 城市规模B. 城市形态C. 城市密度D. 城市分布3.以下不属于经济地理学研究内容的是:A. 城市化与城乡发展B.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差异C. 经济全球化与城市竞争D. 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4.下列不属于地理因素的是:A. 自然因素B. 社会因素C. 经济因素D. 政治因素5.下面哪个区域不属于我国的三角洲地区:A. 长江三角洲B. 珠江三角洲C. 黄河三角洲D. 黑龙江三角洲6.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实地调研与观察B. 统计分析与模型建立C. 影像解译与遥感技术D. 以上全部7.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A. 大西洋C. 北冰洋D. 印度洋8.以下哪个城市是中国的首都:A. 上海B. 广州C. 北京D. 成都9.经济全球化的特征包括以下哪些:A. 资金自由流动B. 商品贸易自由化C.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D. 以上全部10.生产要素市场流动性最大的要素是:A. 劳动力B. 资本C. 土地11.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G7国家:A. 美国B. 德国C. 日本D. 俄罗斯12.以下哪个城市不属于我国的特大城市:A. 北京B. 上海C. 广州D. 成都13.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欧洲联盟成员国:A. 法国B. 英国C. 德国D. 加拿大14.以下哪个城市是墨西哥的首都:A. 里约热内卢B. 墨西哥城C. 布宜诺斯艾利斯D. 纽约15.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主要集中在以下哪个洲:A. 亚洲B. 欧洲C. 非洲D. 大洋洲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请简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是经济现象与地理现象的相互关系,研究经济空间的形成、发展与演变过程。

其研究内容包括城市化与城乡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差异、经济全球化与城市竞争等。

世界经济地理考试试题

世界经济地理考试试题

世界经济地理考试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1.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A. 美国B. 中国C. 日本D. 德国2. 欧洲经济体量最大的城市是以下哪个?A. 伦敦B. 巴黎C. 柏林D. 罗马3. "亚洲四小龙"指的是以下哪些国家?A. 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B. 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C. 马来西亚、台湾、泰国、新加坡D. 台湾、新加坡、香港、韩国4.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国?A. 美国B. 俄罗斯C. 沙特阿拉伯D. 伊朗5. 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非洲国家是以下哪个?A. 南非B. 埃塞俄比亚C. 尼日利亚D. 埃及第二部分:填空题1. 东京是________的首都和最大城市。

2. 摩纳哥是世界上第二小的国家,仅面积________平方公里。

3. BRICS国家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________。

4. 美国的GDP总量超过全球最大国家的第二大国GDP的________倍。

5. 世界上最大的洲是________。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题请根据你所学习到的世界经济地理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 请列举三个欧洲经济强国,并简要介绍它们的主要经济特点。

2.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亚洲国家,解释为什么它在经济发展方面非常成功。

3. 世界上某个国家的经济正在快速增长,你认为这个国家的发展主要受到了哪些地理因素的影响?第四部分:论述题请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世界经济地理相关的话题,撰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论述。

(此处省略论述部分,仅列出题目,具体内容可据实填写)题目: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第五部分:解答题请回答以下问题:1. 什么是全球价值链?它是如何影响国际贸易的?2. 请简要描述亚洲四小龙各自的经济特点。

3. 请解释什么是新兴经济体,并列举三个当前被认为是新兴经济体的国家。

总结:通过这次世界经济地理考试试题,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情况、发展特点以及全球化对经济的影响。

经济地理学试题及答案

经济地理学试题及答案

经济地理学试题及答案经济地理学试题及答案【篇一:经济地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1、何谓经济地理学。

答: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2、试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答:特点一是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的演变;特点二是研究区域尺度变化、企业组织变化和思维方式变化。

3、试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1.经济活动的内容;2.经济活动区位;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简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答:1.通论经济地理学;2.区域经济地理学;3.部门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和信息业经济地理学;4.公司(企业)地理学。

第二章1、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含义。

2、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

3、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4、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5、区位因子: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6、交通网:一般由基本的点和线组成相互联系的网络。

7、交通网的密度:指在某一区域内单位面积的运输线路的总长度。

必须考虑运输线路的类型以及总通过能力的差异。

8、通达性:是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

用通达指数和分散指数来衡量。

9、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

用贝塔指数衡量。

10、可进入性:11、地理可进入性:指场所对外交往的地理方便程度,它主要决定于地理位置和距离。

12、经济可进入性:指场所的对外交往成本高低,它取决于运费、通信费。

费用越低,对外通达性越好,反之则相反。

13、制度可进入性:指由制度因素决定的场所对外生产要素和商品交往的方便程度。

14、社会可进入性:指由社会因素(包括语言、文化等)所决定的场所对外交往的便利程度。

15、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经济地理学考试题

经济地理学考试题

经济地理学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种产业属于第一产业?a. 农业b. 制造业c. 服务业d. 金融业2. 总人口数量与总面积的比例被称为什么?a. 人口密度b. 城市化率c. 土地利用率d. 基尼系数3. 下列哪个不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原因?a. 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b. 工业化的发展c. 城市人口的老龄化d. 农业机械化的推进4. 以下哪个城市被认为是全球金融中心?a. 伦敦b. 上海c. 新加坡d. 香港5.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下列哪个方面?a. 区域经济发展b. 城市化进程c. 经济全球化d. 以上皆是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 请解释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并举例说明其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2. 解释什么是城市化,列举城市化的原因和影响。

3. 什么是城市体系?请解释城市体系的形成原因,并举例说明。

4. 解释经济地理学中的贸易地理理论,包括比较优势和相对优势的概念。

5. 请解释地理位置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就不同地理位置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特点进行比较分析。

三、论述题(任选一题,共10分)1. 请详细论述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包括资源利用、生态环境和碳排放等方面。

2. 解释经济地理学中的区位理论,并阐述其对企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四、应用题(共20分)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某国家的GDP为2000亿美元,总人口为1亿人,土地面积为100万平方千米。

根据相关数据,回答以下问题:1. 请计算该国家的人均GDP。

2. 该国家的人口密度是多少?3. 该国家的城市化率是多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试卷(A卷)一、填空题(24分,每空1分)1、赫希曼认为,北方的增长对南方将产生不利和有利的作用,分别称为___效应和___效应。

2、区域经济的绝对差异是指用___衡量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而区域经济的相对差异是用___来衡量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别。

3、研究表明,技术属性上的分工和专业化演进表现为___的过程,而制度属性上的分工和专业化演进表现出___的特征,这就促成了以生产要素为边界的国际分工的发展。

4、从经济地理研究的思维方法上看,___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认为同样的区位影响条件,不同的决策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而___分析重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

5、产业集群是指大量同一产业的企业以及该产业的___和___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

6、在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的研究中,佩鲁的___理论和冈纳·缪尔达尔的__理论都具有重要影响。

7、工业原料根据空间分布和生产时的质量转换状况可分为___和___。

8、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主要研究了___、___、___三大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

9、现代区位理论的追求目标和理论特色分别是___和___。

10、土地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影响因素主要是由其___和___决定的。

11、劳动力因子主要从___、___、___、___四个方面对经济区位产生影响。

12、企业空间扩张作为社会经济现象主要存在___、___的两种地理扩散规律。

二、名词解释(20分,每题4分)13、狭义的贸易投资一体化14、经济区15、区域经济结构16、规模经济效益17、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三、简答题(24分,每题8分)18、跨国公司发展与经济全球化深入之间的相互关系?19、胡佛和费希尔所划分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及各阶段的主要特征?20、企业的空间增长过程有何阶段性特征?四、论述题(32分,每题16分)21、下图反映的是大众汽车全球生产线,试结合当代全球产业转移的新特点,举例分析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应该如何发展民族汽车工业?22、试论述现代经济区位理论的主要学派、研究特征及其新进展?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填空题(24分,每空1分)1、赫希曼认为,北方的增长对南方将产生不利和有利的作用,分别称为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

2、区域经济的绝对差异是指用绝对指标衡量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而区域经济的相对差异是用某指标的变动率来衡量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别。

3、研究表明,技术属性上的分工和专业化演进表现为“分解”的过程,而制度属性上的分工和专业化演进表现出“一体化”的特征,这就促成了以生产要素为边界的国际分工的发展。

4、从经济地理研究的思维方法上看,行为主义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认为同样的区位影响条件,不同的决策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而结构主义分析重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

5、产业集群是指大量同一产业的企业以及该产业的相关企业和支持性机构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

6、在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的研究中,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和冈纳·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理论都具有重要影响。

7、工业原料根据空间分布和生产时的质量转换状况可分为遍在原料/纯原料和局地原料/损重原料。

8、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主要研究了市场原则、交通原则、行政原则三大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

9、现代区位理论的追求目标和理论特色分别是地域经济活动的最优组织和宏观动态平衡。

10、土地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影响因素主要是由其自然特性和所处的经济区位决定的。

11、劳动力因子主要从劳动力特色、劳动力素质、劳动力成本、劳动力移动四个方面对经济区位产生影响。

12、企业空间扩张作为社会经济现象主要存在接触扩散和等级扩散的两种地理扩散规律。

二、名词解释(20分,每题4分)13、经济区:经济区也就是经济区域,是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由一组经济活动相互关联、组合而形成的经济地域单元,是一种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实体。

14、狭义的贸易投资一体化是指在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以要素分工为特点的国际分工体系中,跨国公司通过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和利用资源,进行全球化生产和全球化经营,使得越来越多的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在跨国公司的安排下,围绕着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的价值链,表现出相互依存、联合作用、共生增长的一体化现象。

15、区域经济结构: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决定了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

区域经济结构类型: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企业结构、技术结构、要素结构等。

16、规模经济效益:最佳规模的定义;生产规模扩大与经济效益增加的关系;规模效益对企业成长的作用。

17、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然后,分析每个阶段的区位要求,从而把这些阶段与企业的区位选择联系起来,揭示跨国公司进行跨国投资的内在原因及规律。

三、简答题(24分,每题8分)18、跨国公司发展与经济全球化深入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跨国公司起着关键性作用(5分):1)跨国公司加速了生产与资本的国际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2)跨国公司促进了技术进步和国际技术交流3)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扩大了国际贸易量,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4)跨国公司的国际金融活动给国际金融市场增添了新的活力5)跨国公司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政策的协调与融合同时,全球化的深入也使各国经济更加开放,国际间经济政策协调机制更为完善,从而为要素自由流动和跨国公司全球经营战略的实施创造了有利的环境(3分)。

19、胡佛和费希尔所划分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及各阶段的主要特征?胡佛与费希尔在《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一文中指出,任何区域的经济增长都存在“标准阶段次序”,经历大体相同的过程,具体包括如下五个阶段:第一,自给自足阶段,此阶段经济活动以农业为主,区域之间缺少交流,各区域相对封闭,各种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呈散布状态;(1分)第二,乡村工业崛起阶段,此阶段乡村工业开始兴起并在区域经济中发挥积极作用,它们主要分布在农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方;(1分)第三,农业生产结构转换阶段,此阶段农业生产方式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和专业化方向转化,区域间经济贸易往来扩大;(2分)第四,工业化阶段,以矿业和制造业为先导,区域工业兴起并逐渐成为推动经济成长的主要力量,一般,以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的食品加工、木材加工和纺织等行业最先发展,随后是以工业原料为主的冶炼、石油加工、机械制造和化学工业逐步发展;(2分)第五,服务业输出阶段,此阶段服务业迅速发展,服务输出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资本、技术和专业性服务的输出是拉动区域经济继续增长的重要因素。

(2分)20、企业的空间增长过程有何阶段性特征?(1)第一阶段:企业形式十分简单,产品单一,具有一个工厂。

组织功能较少,仅管理一个工厂的生产。

没有战略、管理和日常运作的决策等级划分。

(2分)(2)第二阶段:随着企业生产规模和空间分布范围的扩展,引起组织的劳动地域分工。

一些承担特殊功能的专业化部门出现,这些功能的专门化以及不同区位上工厂的建立,需要更大程度的中央控制。

由此,分离出公司总部。

其功能是进行总体规划,并协调其它组织单元的活动。

该阶段的企业空间格局特点是不同功能部分在空间上的分工。

(4分)(3)第三阶段:随着企业的增大,企业生产活动多样化。

这时组织结构也发生相应变化,形成多分部结构。

每一分部负责一种产品生产,存在于特定的市场、技术和政策环境条件之中。

与此相应,公司组织结构上产生了三个等级:高层管理、战略决策,控制、协调和管理决策以及企业日常运作管理。

在地理分布上,由于各分部自成生产和销售系统,这种类型的组织结构变得更加扩散。

(2分)四、论述题(32分,每题16分)21、试结合当代全球产业转移的新特点,举例分析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应该如何发展民族汽车工业?这是一道开放性问答题,学生的回答应达到如下五方面基本要求:1)当代全球产业转移的新特点:当代全球产业转移是技术进步和分工深化的结果,是在全球化时代要素自由流动水平不断提高背景下的转移,是要素分工条件下,价值链生产环节的转移,也是跨国公司实施全球经营战略在全球范围内谋求利润最大化而进行的转移。

(4分)2)当代全球产业转移虽然主要服务于跨国公司和发达国家的利益,但也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就汽车工业而言,发展中国家有可能因此获得民族汽车工业发展的机遇。

(2分)3)汽车工业主要是生产者驱动型价值链,因此,跨国公司将继续垄断技术密集度和利润率比较高的价值链环节,而将生产制造过程转向劳动力和土地等商务成本比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这可能使全球汽车工业的布局趋于分散,但汽车工业总体上仍被少数发达国家的巨型跨国公司所垄断。

(2分)4)汽车工业是重要的产业部门,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度,对一国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2分)5)发展中国家可以从承接生产制造环节的产业转移着手,逐步积累汽车工业的发展经验和技术知识,在干中学,逐步提高汽车工业的发展水平和获利能力。

在此方面,发展中国家可以借鉴韩国等的经验。

此外,中国上海的汽车产业发展也可以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最好能结合大众汽车全球生产线分析。

(6分)22、试论述现代经济区位理论的主要学派、研究特征及其新进展?(1)主要学派(5分)成本—市场学派(胡佛、艾萨德);行为学派(普瑞德、施梅内尔)社会学派(克拉克、劳斯贝);历史学派(达恩、奥托伦巴)结构学派(斯科特、施托佩尔);计量学派(贝里、加里森)(2)研究特征(7分)研究内容(改变了过去孤立地研究“区位、生产、价格、贸易”等因素,而进行多种因素的综合研究;由区域类型、区域划分的理论研究转向各种现实问题的解决,并注重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研究对象(市场机制的研究转向政府干预和计划调节机制的研究;单个经济单位转向区域总体;现代区位与区域开发问题相结合,综合分析和宏观研究经济、社会、自然等因素)研究方法(从静态研究转向动态研究;从纯理论的假定推导转向对实际的区域分析和应用研究;从微观经济角度转向宏观经济研究。

(3)主要进展(4分)新背景(门户区位和信息区位、网络节点区位等的作用正在强化;产业组织形态的急剧变化促进对多工厂企业区位选择和空间组织的研究)新内容(多工厂企业的投资区位决策过程和影响因素;总部和地区办事处的区位选择、研发中心的区位选择;企业内部组织的区位调整和各分支机构的空间组织;企业外部的空间联系等。

)期末试卷( B卷)一、填空题(24分,每题2分)1、___的___理论认为,在中心存在着六个自我强化、反馈的效应,支持中心的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