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导管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合集下载

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肺癌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观察

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肺癌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观察

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肺癌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观察发布时间:2022-06-08T10:52:29.272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1月1期作者:蓝艳萍[导读]蓝艳萍(赣州市人民医院;江西赣州341000)【摘要】目的: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肺癌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观察。

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肺癌患者50例作为本次探究对象,观察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结果: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6.0%(48/50),护理满意度为94.0%(47/50)。

结论:将支气管动脉介入用于治疗肺癌患者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同时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关键词】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肺癌;护理干预;对策;探究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给人体带来的危害巨大[1]。

通过对近几年来我国肺癌发病相关资料统计可知,我国的肺癌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同时肺癌的致死率也是非常之高。

肺癌的发病初期无明显的症状,因此患者自己难以发觉,疾病进展迅速[2],很多患者被确诊后基本到了中后期,此时在治疗方面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手术治疗时机,只能通过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

本次探究主要分析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后实施护理干预的相关情况[3],选择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肺癌患者50例作为本次探究对象,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肺癌患者50例作为本次探究对象,观察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45~78岁,右中肺癌17例、右上肺癌10例、右下肺癌11例、左上肺癌7例、左下肺癌5例。

1.2方法。

治疗方案:(1)实施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采用Seldinger技术,于患者股动脉进行穿刺插管,导管朝向与支气管动脉走向保持一致,Cobra导管(外径为5~7F),进行荧幕透视并在患者4~9胸椎寻找符合条件的支气管动脉。

支气管肺癌介入治疗效果观察

支气管肺癌介入治疗效果观察

支气管肺癌介入治疗效果观察
黄自桥;李绍东
【期刊名称】《临床肺科杂志》
【年(卷),期】2005(010)006
【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6例中心型肺癌患者施行了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采用改良式Seldinger技术,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插管.结果治疗4周左右复查,肿瘤消失、症状完全缓解13例,肿瘤缩小以及胸痛、气急、咳嗽等症状改善56例(其中肺不张复张12例),肿瘤无改变8例,肿瘤增大、症状加重9例,支气管动脉内灌注药物治疗后1年、3年生存率分为
61.6%(53/86)和38.4%(33/86).结论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是治疗中晚期肺癌的有效方法之一.可以确切延长中位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总页数】2页(P744-745)
【作者】黄自桥;李绍东
【作者单位】543001,广西桂东人民医院呼吸科;广西桂东人民医院导管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微导管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J], 张锐锋;赵学锋;符振宇
2.微导管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J], 张锐锋;赵学锋;符振宇;
3.支气管肺癌介入治疗效果观察 [J], 郑振泉;张艳荣;宋荣艳
4.对行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的肺癌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的效果观察 [J], 张莹;柯蕊芳
5.支气管肺癌介入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J], 宋彬;肖建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肺癌的术后观察和护理

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肺癌的术后观察和护理

1 1 一般资料 .
平均5 8岁 。左上肺癌 2 , 4例 左下肺癌 1 , 9例 右上肺癌 2 例 , 1 右
下肺癌 2 3例 , 中心 型肺癌 9例。 右
12 方 法 .
I2 1 置管 : .. 采用 S l ne 技术 , 般经股动脉穿刺 插管 , e igr d 一 所 用 导管 的头 端方 向应与支气 管动 脉的走 向一致 , 用 C ba导 多 or 管, 导管外径 5— 。在荧幕 透视下 , 7F 在第 4— 9胸椎 间寻找 支
4 3 服务态度改变 .
护士服务 态度从根本 上发生 了改变 , 护士
[ ]王建英 , 1 曹岳 蓉. 优质护 理服 务在 神经外 科 的应用 与实 践 [ ]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1 ,( 7 :2 J. 2 13 2 )5 . 0 [ ]余 尚玲. 2 开展“ 质护理服务示范工 程” 动的实践 与体会 优 活 [ ] 中 国实用护理杂志 ,0 16 2 )7 7 . J. 2 1 , (7 :2— 3
4 4 满意度提高 .Fra bibliotek患者 和家属 的称赞声增多 了, 癌症患者 的精
神面貌有 了明显的改变 , 他们 有了希望和信心 , 患者满意度 由原 来 的 9 .%提高到现在的 9 . %。 45 94
参考文献
绩效考核 , 使护理人员深深地感受到 了劳有 所得 , 大大 提高 了护
士 的工作积极性 。
需翻身时 , 穿刺侧 要伸 直 , 能屈 曲。对 于较大 血肿 , 不 可在 血肿
对 药物的敏感性 、 者的耐 药性 与灌 注方 法等合 理选择 化疗 药 患 物, 决定其用量 。 目前支气 管动脉灌 注化疗 常用 药物及 一次 剂
量 为丝 裂霉素( MMC 1 2 g顺 铂( D )0— 0mg 阿霉素 )0— 0m , D P 5 6 ,

肺癌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肺癌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肺癌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目的:观察分析肺癌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方法。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共40例进行血管介入法治疗以及围手术期全面护理的患者为观察对象,总结治疗与护理后的效果。

结果:经过介入法与护理治疗后21例症状明显缓解,占52.5%,17例症状缓解,占42.5%,2例无效,占5.0%。

结论:介入法治疗肺癌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介入法易引起患者胃肠道反应,医护人员经过全方面护理后可很好的避免患者因治疗产生的不良反应,介入治疗联合护理治疗用于肺癌患者可以很好的缓解患者症状,控制病情,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标签:肺癌;介入治疗;临床效果;护理肺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肺原发性恶性肿瘤,大多数肺癌发病原因是由于支气管黏膜上皮,局限于基底膜内,将此称为原位癌,癌症因子可向支气管腔内或者附近肺组织生长,一般通过淋巴液或者经过支气管扩散[1]。

多数肺癌患者到院就诊时已经不能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对于此类患者可行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是一种创新治疗方法,综合内外科治疗方法优点,包括血管介入与非血管介入,血管介入则在影像设备的指引下,用2 mm左右的穿刺针,通过穿刺人体表的浅動静脉进入血管系统,再在血管造影机的指引下使导管到达病灶位置,经导管注入造影剂就可观察病灶血管情况,医师就可以对病灶进行治疗[2]。

笔者所在医院对肺癌患者均行血管介入治疗法及其护理,现将40例患者资料总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自2011年1月-2012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共40例肺癌患者,男28例,女12例,年龄52~73岁,平均年龄(58.7±7.5)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局限性哮鸣音、肩臂疼痛、吞咽困难、膈神经麻痹等。

1.2 治疗方法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Seldinger氏法)进行灌注,在影像机指引下先用碘剂将泛影葡胺稀释到原浓度50%左右,再推注药物。

利用连续性血管造影技可检查支气管血管量,一般使用DDP 80或者卡铂。

支气管肺癌介入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支气管肺癌介入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支气 管肺 癌是 临床 上 常见 的恶性 肿 瘤之 一 , 7 %一 0 但 0 8 %
患者 诊断 明确 时 已失 去手术根治 的机会 。 目前对 于 中、 晚期支 气管 肺癌无理 想的治疗 方法 , 全身静 脉化疗 因其化疗 药物全 身
局麻 下行右股动脉穿 刺插管 ,以5 o r导管穿刺插管行 支气 F C ba
p t n sw t u g c n e d l n t tg ee t ae y b o c il r r l nu in ( A ) t d t n l en c e t ea y a e t i ln a c ri mi de a d l e s ew r e td b r n ha t i f so B I , r i o a v i h moh rp . i h n a a r a eai a i
( R) 2例( 4 )稳 定 ( C) 5例 ( 0 )进展 ( D) P 3 6% , N 1 3% , P 2例( % )总缓 解 ( R P 3 4 , C + R) 3例 ( 6 ) B组 完全 缓解 ( R) 6% ; C 0
例 , 分缓解 ( R) 0例 ( 0 , 定( C) 5例 ( 0 )进 展( D) 例 ( 0 )总缓解 ( R P 2 ( 0 o结论 支 部 P 2 4 %)稳 N 2 5% , P 5 1% , C + R)0例 4 % 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 中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疗效较好 , 是一 种安全 、 有效的治疗方法 。
porsie te e sinrt a 0 C n l so rn ha r r fs n ( A )o e t gln a cr nm d l n t s g rgesv ,h mi o ew s %. o cu i nB o c il t yi u i r s a 4 a e n o B I fr rai gcn e ideadl e t e t n u i a a

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中心型肺癌临床护理观察

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中心型肺癌临床护理观察

专题医卫论坛中心型肺癌是发生于支气管、叶支气管以及肺段支气管的肺癌症状,对患者生命健康具有一定威胁,需要进行有效治疗和护理。

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中心型肺癌患者病情中比较有效的治疗方式,而患者在进行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中也需要注意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保证其身体健康。

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优质、全面的干预对保障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等都具有比较好的作用[1]。

为了具体了解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中心型肺癌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本文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的42例中心型肺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其护理内容进行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的42例中心型肺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5例,女性17例,患者年龄37~79岁,平均年龄(60.23±3.27)岁。

1.2方法1.2.1术前护理:①在患者入院后开始为患者进行入院宣教工作,为患者介绍医院的基本情况以及患者的病情相关内容,对患者讲解中心型肺癌的相关医疗知识,并对患者进行有关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内容,让患者对本次治疗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认识[2]。

②护理人员针对患者术前的抑郁、恐慌、悲伤的负面情绪进行心理疏导,通过开导、安抚等方式帮助患者用健康的心态和乐观的状态参与治疗。

③根据患者手术计划为其安排术前常规检查,对患者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血尿常规等数值进行检查,为手术做好准备。

手术前安排患者做好常规禁食、禁水的准备,并对患者进行皮肤清洁和碘过敏试验等,术前30分钟为患者注射地塞米松、安定药物帮助患者做好手术准备[3]。

术前需要为患者常规留置导尿管,护理人员在此期间需要注意观察有无管道弯折的情况。

1.2.2术中护理:手术中护理人员注意与医生配合完成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根据相关指示为医生递送手术工具,并注意手术期间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指征变化,避免术中意外的发生。

肺癌介入治疗疗效分析

肺癌介入治疗疗效分析

肺癌介入治疗疗效分析发表时间:2012-09-28T10:38:15.65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0期供稿作者:周涛[导读] 由于吸烟及空气污染等原因,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

周涛(四川省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放射科介入室四川成都 611130)【摘要】目的探讨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治疗肺癌的疗效。

方法对35例确诊的肺癌,并无法手术的中晚期肺癌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进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插管,然后注入化疗药物,部分患者使用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治疗,观察改善情况,后1—3个月后复查cT观察肿瘤变化。

结果肿瘤减小,咳嗽、胸痛、咯血、胸水等症状缓解。

结论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肺癌具有创伤小,效果确切等优点,是治疗肺癌的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关键词】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肺癌【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0-0127-02 由于吸烟及空气污染等原因,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

近50多年来,世界各国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迅速上升,肺癌目前是全世界癌症死因的第一名,肺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

肺癌病人大多数是男性,男女比例大约4~8:1,年龄大多在40岁以上。

目前肺癌仍以手术治疗为主,但约75%的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失去了手术切除的机会。

实践表明,通过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肺癌可以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支气管动脉灌注抗癌药物治疗中晚期肺癌,是经病变的靶血管将有效的抗癌药集中、大量地直接注入瘤体,使瘤体受到强有力的杀伤,部分进入血液循环的药物对体内尚未发现的微小病灶也起到化疗作用,亦可随循环再次进入瘤体。

肿瘤局部受药量明显大于静脉用药量[1]。

病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采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肺癌35例。

其中男30例,女5例,年龄42~79岁,平均64.7岁。

全部病例经X线胸片、CT、支气管镜检查以及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肺癌。

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肺癌的术后观察和护理

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肺癌的术后观察和护理
参考 文 献
2结

结 果显示 ,对 于有运用沟 通技巧 的那 一组 ,患者的满意度 大大提 高 ,在输夜 过程 中都 非常认真和配合 ,没有什么 特别的事 ,也不会轻 意打扰我们 ,所 以整个 输液下来都 非常顺利和流 畅 ,也为我们 节省 了
[】 屠 丽君 . 际关系 与沟通 技巧 [ . 区护士 岗位培 训教 材, —5 1 人 M] 社 9 9. 2
不舒 服 ,加上我们 护士的服务 态度 一般 ,他们 也总是找 出周 多理 由来
没 有运用沟通 技巧的一组 :在常规进 行三查 七对操作后 ,选择患 者血管 ,嘱患者握拳 头 ,消毒后进 针 ,基本上 都是悄无 没声息的操作 着 ,也没 有 问及患 者 的感 受 ,此 时的 患者 大多数 都 会无奈 的看 着 笔 者 ,输液 时也很不合作 。输上液体 后只告知 患者 一共输液几 瓶 ,而对 于患者 的询 问也是极不 耐烦的 回答 ,并且是边 走边 回答 ,因为大家都 看到 了,患者实在是 多 ,大家都在 等着输夜 ,都 想早点 输完液 回家 或 回去上班 ,所 以我 只能匆匆您先全 文调整为 结构式 ,摘要 ( 目的 ,方 法 ,结果 ,结 论 )正文 ( 言 ,资料 与方法 ,结 果 ,讨论 三部分 来 前 写 )忙忙地 回答 。而对 于儿童和婴 幼儿 ,三查 七对后 ,也 没有告诉家 长输液在 哪个位置会对 该宝宝好一 点 ,宝宝哭得 越厉害 的,笔者就会 更无耐心 的给宝宝选择 血管 ,家长都是硬抓住 宝宝的身体 来配合我 , 等输上液 体后 ,宝 宝都 是哭得满 头大汗 ,笔 者也不管那么 多了 ,也会
肺癌9 。 例
1 . 2方法
以 自动滴注泵将药物注入 支气管动脉 内,灌注时间2~ 0 n 0 3mi,灌注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导管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在肺癌患者的治疗中介入微导管支气管动脉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性收集25例肺癌患者,将微导管插入支气管的主动脉和分支动脉,使用明胶海绵颗粒实施栓塞化疗。

结果:治疗中共为25例患者介入微导管29次,29次均顺利进行,成功率达到100%。

其中20例病患的肿瘤病灶明显减小为原来的20%,比例达到80%,3例病患的肿瘤病灶明显减小为原来的50%,比例达到12%,所有患者在治疗中都没有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结论:微导管介入治疗肺癌的成功率较高,尤其是对于动脉细小且迂曲的患者有很好的效果,适于推广应用。

【关键词】微导管;肺癌;支气管动脉;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333-02
对于肺癌的中晚期患者来说,实施栓塞化疗能有效避免肿瘤转移和复发[1]。

在这样操作中可供选择的导管种类很多,但是大多适用于动脉比较粗直的患者[2]。

对于动脉细小且迂曲或靶血管不够粗的患者,很难将导管插入到靶血管。

针对临床操作中的困难,发明了微导管,其优点可以有效解决难题[3],给动脉细小且迂曲或靶血管不够粗的这部分患者带来了治疗的新希望。

本文中选择性收集25例肺癌患者,将微导管插入支气管的主动脉和分支动脉,使用明胶海绵颗粒实施栓塞化疗,现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截止2010年10月我院共选择性收集25例肺癌患者,其中男22例,女3例,年龄平均值为53.6岁。

选择时对所有患者进行x线胸片检查、临床检查、ct检查、纤维镜刷片、动脉造影和穿刺活检确诊。

通过介入治疗对患者动脉情况分类:l9例病患出现肋间动脉共干现象,5例病患出现脊髓动脉共干现象,1例病患3处动脉同时共干。

患者的动脉特点为迂曲,细小。

1.2 方法:选择3.0f的微导管插入患者支气管的主动脉和分支动脉,使用明胶海绵颗粒实施栓塞化疗。

在操作前,先将5.0f导管插入,进行动脉造影,以确定肿瘤发生部位和大小,了解动脉走向和靶血管直径,观察是否出现共干。

对造影分析后,留置导管,插入微导管和微导丝于常规导管腔内。

通过微导丝来选择介入的靶血管。

2.结果
治疗中共为25例患者介入微导管29次,29次均顺利进行,成功率达到100%。

其中20例病患的肿瘤病灶明显减小为原来的20%,比例达到80%,3例病患的肿瘤病灶明显减小为原来的50%,比例达到12%,所有患者在治疗中都没有发生严重的并发症,(详见表1)。

3.讨论
3.1 患者的支气管动脉通常较细,直径一般在1mm-2mm之间[1],在操作中不但要确保插管顺利还要考虑如何增加导管固定度,造影时很容易造成导管脱出,或因刺激过大导致痉挛、闭塞[3]。

患者
会因明胶海绵颗粒和化疗药从动脉开口灌入而不适应,通常喉部会出现烧灼感,引起咳嗽[2],患者不愿接受治疗。

且疗效一般,由于无法到达指定靶血管,药物被分流于正常血管,无法持续达到血药浓度。

3.2 合成微导管的主要材料为聚氨酯,在使用时通常需要用微导丝(配套)来选择介入的靶血管。

其直径仅为0.053cm,且头端材质不透x线[3],对判定位置有好处。

本文中治疗25例患者介入微导管29次,29次均顺利进行,成功率达到100%。

表面的聚合体具有亲水膜,清水湿润利于提高其润滑度,可将明胶海绵颗粒和化疗药通过微导管灌注到靶血管[3]。

微导管光滑柔软,经血流循环可到达更细小的血管中,操作刺激性减小。

本文中患者在治疗中都没有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由于用微导丝准确的选择了介入的靶血管,使明胶海绵颗粒和药物能够到达指定靶血管,药物不会被分流于正常血管,维持了血药浓度,效果明显。

本文中20例病患的肿瘤病灶明显减小为原来的20%,比例达到80%,3例病患的肿瘤病灶明显减小为原来的50%,比例达到12%。

微导管的应用解决了支气管栓塞化疗的难题,给动脉狭小、迂曲或靶血管不够粗的这部分患者带来了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参考文献
[1]曾巨浪,李彦豪,曾黎华,等.肺癌支气管动脉的血供类型及对介入方法和疗效的影响[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4,6(10):81-84.
[2]刘嵘,王建华,周康荣,等.微导管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2,3(2):226-229.
[3] liu sf,lee ty,wong sl,et a1.transient cortical blindness,complicachial arteryembolization[j].respir med,2008,92(7):983-9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