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国家建设与人才战略

创新型国家建设与人才战略
创新型国家建设与人才战略

创新型国家建设与人才战略

沈荣华

胡锦涛总书记1月9日在全国科技大会讲话时指出:“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纵观世界科技发展的历史,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是人才。现代科技激烈竞争,知识经济高速发展,作为战略资源的人才因素,更广泛地表现在经济、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因此,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必然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人才需求特征

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看,中国的人才需求主要有以下四大特征:

1.结构多样性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国科教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中国正在同时致力于完成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个层面的创新任务。这一特征,决定了中国对于创新人才的结构需求具有多样性。我们不仅需要加强原始创新方面的人才,即掌握各种现代科技基础和源头方面的人才;而且需要大量集成创新方面的人才,即把很多技术创新集成在一起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还需要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面的人才。上海一家由留学生回国创办的企业,经过几年努力,不仅掌握了2.5G芯片的核心技术,而且攻下了三代的芯片,如果进一步产业化,将对我国在手机领域提高国际竞争力、占领国际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我们从三个维度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直接推动科技自主创新和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

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阶段看,我国正在同时完成工业化和赶上信息化的双重任务。这一国情,也决定了中国对于人才结构的多样性,我们不仅需要适合于现代知识经济要求的人才,即掌握各种现代科技的专门人才;而且仍然需要大量适合于工业化的人才,即加工制造业中的各类专门技术人才。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

化的要求看,我们还需要以上两个方面的复合型人才,即懂得如何以信息化改造传统工业。因此,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人才强国战略,需要包括工业化和知识经济等各方面的人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全面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实力。

2.素质的创新性

目前,我们科技人才资源总量已达3200万人,研发人员达105

万人/年,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但是,我国创新人才的素质不高,特别高层次创新人才十分短缺,能跻身国际前沿、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科学家更是凤毛麟角。据2005中国人才报告,中国人才综合指数为0.35,在美国等48个国家中列第37位。比较之下,中国人才综合指数居于中后位置。因此,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项极其繁重而艰巨的任务,是一项极其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需要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以使我国在发展知识经济中赶上发达国家。

我们必须看到,进入新世纪,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科学发展的新时代,它呈现出三大趋势:知识爆炸现象加剧,知识老化速度加快,科学综合化、一体化趋势加强。由于知识的快速更新,人才也处于快速的新陈代谢之中。如果不能与时惧进,不学习进取,任何一方面的人才都可能很快被淘汰。也就是说,人才必须自身具有不断创新的特征,而不只是对己有知识或技能的掌握。在这里,知识经济中的创新与工业经济形成了显著的差异。工业经济中的创新是指企业家把一种新技术变为产品的市场开发能力,而在知识经济中,创新本身就是不断进行新产品和产业的研究开发,这也就要求人才具有懂科技与市场的双重素质。

3.思维的战略性

在新世纪新阶段,相对落后的中国要迈向创新型国家。这一目标,决定了发展必须要有战略思维和战略智慧。从大的方面看,我国的“十一五”规划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通过战略研究,明确了未来5年、15年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科技发展的目标,这充分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和广大科技人员的战略智慧。从小的方面看,不论是某一领域的技术进步,还是某一产业的长期发展,也都需要有经济和技术方面的人才进行战略规划。具有经济战略眼光的技术专家和具有科学技术知识的经济专家对提升国家的

综合国力都具有巨大而深远的意义。中国正处于从粗放型的发展阶段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的转变,我们的人才要能把握住这一发展特征,依照这条能迅速增强国力的新的发展道路进行战略探索与技术创新。

4.管理的开放性

科学技术是没有国界的。建设创新型国家,一个重要特征是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其中包括人才的流动。在目前中国的发展阶段上,人才可能出现两种流失。一种是基础人才向外流失(如优秀大学生出国留学);一种是专业性的人才国内流失(如优秀人才被外企聘用),这更增大了国有企业的人才短缺和竞争压力。建设创新国家,中国需要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开放性地规划国家人才战略,突破当前阶段人才短缺的巨大困难。吸引海外留学生回国效力,以开放的政策集聚外籍人才,等等,都是开放性人才战略的内容。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人才战略

当今世界,人才日益成为竞争制胜的关键因素。人才素质、结构和规模直接反映出国家科技经济实力的大小强弱。为了增强本国的国际竞争地位,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世界都在实施人才战略。美国联邦政府专门制定了《2002联邦人力资本战略》,首次提出要实施“人才战略”;日本制定了《21世纪日本人战略》,提出要培养适应全球竞争需要的人才;韩国则制定了《人力资源、知识、新起飞:国家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提出到2005年使韩国的人才竞争力跻身世界前10名;欧盟、东欧等国家和地区也在千方百计加强人才培养。根据世界人才战略发展趋势,这里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八大人才战略。

(一)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特点,人才资源开发要大力推进人力资本优先积累战略,加大对人才资源开发的投入

据专家研究,二战以后,发展中国家曾经有过两种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一种是以物力资本优先积累发展经济的模式,一种是以人力资本优先积累发展经济的模式。两种战略的实施结果(1960年至1978年),以物力资本优先积累的国家和地区,人均GDP的平均增长为3.86%,而以人力资本积累优先的国家和地区则为4.86%。

我国从上一个世纪80年代以来,都是实行以物力资本优先积累发展经济的模式(固定资产投资一直保持在教育投资的20倍以上)。进入新世纪、新阶段,这一状况有所改变,已经开始向以人力资本优先积累发展经济的模式转变。我国率先实行人力资本积累优先战略,主要寄于三个方面新的变量。一是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国家提出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又提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这就要求,我国要从资源消耗推动经济快速增长转向从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快速、稳步、可持续地增长。由于我国历来是国家人力资源积累度较高的国家之一,具有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潜在优势。因此,在新世纪中,我国迅速转向以人力资本优先积累发展经济的战略,不仅必要,而且可能。二是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新世纪初的中国,经济发展已经处在“工业化向知识经济跨越”这样一个阶段,人均GDP要向3000美元迈进,随着我国土地、劳动力等商务成本的不断提升,难以继续依托投资和有形资源获得竞争优势,唯有进入一个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新的增长周期,大力增强科技创新力,以知识和人才资源为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资源,推动我国新一轮发展。因此,加速中国的人力资本积累已经迫在眉睫。三是深化改革开放的要求。随着中国的入世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国际间的人才竞争越演越烈。改革开发特别是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连续10多年高速增长。但是由于基数增大,要在新世纪里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率,靠大规模增加投资已不太可能,而是必须深化改革开放,充分发挥我国人才优势,充分调动蕴藏的人力资本存量,替代上世纪固定资本的功能,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作贡献。

因此,我国应提出实行人力资本优先积累战略,加大对人才资源开发的投资,树立人才资源开发投入是收益最大投入的观念,逐步提高发展性投入中用于人才资源开发的投入,按照高于GDP增长幅度的原则逐年提高用于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的投入。2010年,国家的公共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4%以上。特别是各类企业,要把人才培养经费列入年度预算,做到舍得投资,舍得开发,舍得培养,真正把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进而转化为科技优势和产业优势。

(二)根据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人才资源开发要大力推进人才高地战略,使中国成为21世纪国际国内优秀人才的集散中心

在世纪之交,曾庆红副主席在一次重要讲话中,提出要构建中国人才资源高

地的命题。这一战略构想,实际已经蕴涵着我国人才资源开发的战略方向,就是要大力推进我国的人才高地建设,使中国真正成为国际、国内人才集聚和辐射的中心。

根据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结合上海10多年来人才高地建设的实际,这里提出要站在人才国际化的平台上,加快建设我国人才高地的战略设想。建议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相适应,通过实行三个五年人才高地建设的滚动计划,到2020年左右,把我国建成人才高地和国际国内人才集散中心。

第一个五年(2006—2010年):为中国人才高地打造基础。在这一阶段,要抓住我国入世的机遇,进一步推进人才柔性流动政策,加大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力度,提高“本土人才”国际化素质,营造符合国际惯例的人才开发机制环境,在全球范围内开发配置人才。

第二个五年(2011—2015年):形成中国人才高地框架。在这一阶段,我国将加快人才国际化步伐,全力推进人才构成国际化、人才素质国际化和人才活动空间国际化,使我国人才国际竞争能力明显提高。

第三个五年(2016—2020年):基本建成中国人才高地。在这一阶段,基本实现在全球范围内调整和配置我国人才资源,做到“四个化”:人才国际化,人才市场化,人才信息化,人才法制化。初步成为国际、国内优秀人才集散中心。

(三)根据世界新知识经济时代的趋势,人才资源开发要大力推进能力建设战略,培养一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为了提高对人才能力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这里首先分析一下,在新知识经济背景下,人才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决定性作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察:第一,高智力成本比重上升。企业的经营成本不再主要是厂房、机器、设备等有形资产,知识、人才、信息、品牌等无形资产在企业资本所占份额越来越大,人才和创新技术已逐步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第二,科研开发的投资比重增加。目前发达国家R&D费用占GDP比重大约在2—3%之间。国外企业的R&D费用一般都占其年销售收入5—10%,世界500强企业普遍达到10%以上。第三,企业教育培训投资增长。跨国大公司一般都设有专门的培训机构甚至公司大学。美国企业界对员工的教育培训支出从1983年的396.66亿美元,提高到1995年的6000亿美元,增长了14倍。第四,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加大。经济发达国家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从20世纪初的5—20%,上升到80—90年代的60%—80%,已明显超过资本和劳动力的贡献。第五,智力资源成为企业利润的本源。在现代企业的增值活动中,智力资源的作用日益显著,并逐渐取代资本成为利润的主要本源。在当今全球500强企业中,最有价值的公司是那些资产规模相对较低的知识型企业。如微软帐面不到通用汽车的三分之一,股票市值却是通用汽车的10倍以上。第六,智力因素主导利润分配。1995年美国企业收入高达64%的比例落入知识拥有者之手。全球500强新型企业中,目前投资人所占的利益大都在30%左右,70%被发明人和知识拥有人占有。

这六个方面的发展趋势表明,面对新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实施中国人才能力建设战略、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势在必行。根据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整体要求,当前,中国人才资源能力建设重中之重是要抓好两个层面工作:第一,加快高层次人才培养,加大“领军人才”开发力度。我国高层次人才仅占人才总量的5%左右,必须加大开发力度。领军人才是高层次人才队伍中的顶尖人才。要在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企业等领域,抓紧启动各类领军人才开发工程,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大科学家、大教育家、大文学家、大企业家等。第二,特别要重视高技能人才开发,建设一支高技能人才队伍。面对我国当前高技能人才危机的形势,抓紧建设一支高技能人才队伍已是当务之急。据了解,目前我国职工队伍中,高技能人才仅占技能人才的4%左右,存在技术工人偏少、文化程度偏低、年龄偏大、知识和技术不合理的状况,这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要实施“中国职工能力工程”,加快工人阶级知识化进程,不断优化职工的知识和文化结构,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知识工人。到2020年左右,我国高级技工和技师的比例,应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

(四)根据新世纪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要求,人才资源开发要大力推进人才结构调整战略,建立人才结构与经济社会结构调整相协调的动态机制据专家研究,一般来讲,人才资源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是呈正相关的,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结构与人才结构基本上是同构的。一方面,人才资源的总量随着经济增长而增长;另一方面,人才资源的结构随着经济结构的升级而优化。根据“十一五”规划,我国将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服务业。面对这种新的产业格局,加上中国入世后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在人才资源开发中,我们必

须加速推进人才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我国经济结构的提升创造基础性条件。

我国人才资源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就是要实现人才资源结构的高度化,与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保持同构,建立人才结构与经济社会结构相协调的动态机制。我们考虑,根据新世纪我国产业结构发展新格局,人才资源结构战略性调整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展开:

在宏观上,主要引导人才向三个方面调整和流动:一是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引导人才流向先进制造业;二是按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要求,引导人才流向第三产业;三是按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引导人才流向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为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输送各种人才。

在微观上,必须对人才个体结构从五个方面进行优化:

第一,优化人才专业结构。针对我国目前传统产业人才多,高新技术产业人才匮乏的矛盾,优化人才专业结构,从传统专业转向高新技术专业。

第二,优化人才知识结构。针对入世后我国人才普遍缺乏国际贸易和法律等知识的情况,优化人才知识结构,从熟悉国内贸易、法律转向熟悉国际贸易和法律。

第三,优化人才能力结构。针对我国现有人才善于继承、缺乏创新的实际,重点培养人才的创新精神,开发人才的创新能力,从继承型人才转向创新型人才。

第四,优化人才素质结构。针对我国人才队伍中技能单一(一般都是硬技术人才)的情况,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包括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复合,专业与外语的复合,硬技术和软技术的复合,等等,从单功能人才转向复合型人才。

第五,优化人才分布结构。针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人才集中、企业人才相对缺少的情况,要动员行政事业单位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到企业去创业,把行政事业单位人才转向企业经营单位。

(五)根据人才资源国际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新态势,人才资源开发要大力推进“智力资源资本化战略”,充分实现人才的价值

关于智力资本化的问题,目前国内远没有突破,这使各类人才的收入与劳动成果不对称,价值不能实现。据2001年全国的一项调查,国企经营者价值没有实现的高达82%。在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源的核心作用如何充分体现和发挥?根本途径是推进“智力资源资本化”。

“智力资源资本化”是一种制度创新,其基本思路是通过市场化机制,把智力资源人格化、物化、科学量化、法律化为实实在在的股本或资本,从而使智力资源通过资本化参与到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特别是剩余价值的分配中去,最终建立起与知识经营相适应的现代分配机制。发达国家关于“智力资源资本化”已经有了一套比较成熟和规范的做法,如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入股,根据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的效益进行分配等,我们应当大胆借鉴,加快智力资源资本化的进程。

第一,鼓励科技创新者的技术、知识产权入股。承认科技、知识产权等典型智力资源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将其资本化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企业将逐步建立起技术、专利等知识产权入股制度和技术创新人员持股制度,逐渐形成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符合高科技产业特点的、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和技术创新机制。

第二,推行经营管理者持股经营制度。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经营管理活动是一种创造价值的智力劳动,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现实的生产力,要从资本化的角度进行风险激励,大力探索经营管理者持股经营制度。基本思路是,在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下,解决经营管理者与资本完全分离的问题,设法把国有资本的责权利最大限度地人格化、科学量化、法律化为相关产权代表和经营者的责权利。国企经营者持股要符合多责多股原则,其持股比例可针对独资、控股企业与股权高度分散的竞争性国企而有所区别。在推动“智力资源资本化”的过程中,国家主要根据资本运作和市场规律确定大政策、大原则,同时要鼓励企业在具体实践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探索。企业应针对各自的情况,将年薪制、承包、利润分享、年度奖励、现金分配、风险收入、养老保险、培训与持股经营、技术入股、股份期权、红利扩股、期股兑现、风险抵押等结合起来,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与经营者的考核结合起来,从而建立起智力要素参与分配的激励约束机制,最终实现现代企业制度的全面创新。

第三,建立“智力资源资本化”的配套体系。这里包括,法律保障体系,价值评估体系,市场化运作体系等。法律保障体系主要是对“智力资源资本化”可能涉及的系列问题予以法律保障;价值评估体系主要是加快智力资源商品化的进程,运用科学手段,对智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地量化;市场化运作体系主要是加快智力资源市场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为智力资源资本化提供现实动力。

(六)根据人才资源配置日益国际化、市场化,人才资源开发要大力推进人才市场配置战略,进一步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资源

我国人才市场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当前,人才市场体系建设的重点是体制机制创新,打破三个壁垒,进一步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资源。一是要破除海内与海外人才的壁垒。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出国留学人员总数已达71万多人,分布在世界100多个国家。这些留学人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最宝贵的资源,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紧缺、急需人才。国家应通过实施人才集聚计划,通过市场机制作用,把海外留学人员吸引到中国来,并配置到各个重要岗位和关键岗位上,创造条件让他们参与到各项建设事业中去。有资料表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人才“最佳回归比率”是2:1(出国二个人中有一个回国)。现在,我国正处在人才回流上升期,正是做好人才引进和吸纳工作的最好时期。特别应该看到,当前发达国家经济放缓,正好为我国引进国际人才资源提供良机。二是要破除体制内与体制外人才的壁垒。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6000万人才队伍中,非国有经济组织人才达到2000万人左右,超过人才总量的三分之一。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非公经济组织人才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才经受了市场经济洗礼、懂得现代管理、是有用之才。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打破现有体制内和体制外人才相互封闭的状况,利用新世纪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调整人才结构,形成一个体制内和体制外人才互相流动的新机制。三是要破除三支人才队伍的壁垒。在传统体制下,党政人才队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之间的交流很少,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人才的成长和素质提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干部人事工作必须加大市场取向的改革,加强党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人才交流,促进三支队伍人才素质的提高。

(七)根据企业是人才资源开发主体的格局,人才资源开发要大力推进企业人才主体战略,全面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主力应在企业。据统计,美国在企业从事研究开发的科学家与工程师占其人才总量的80%,而我国在企业工作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还不到全国总数的40%。

企业未能成为人才开发的主体,我们分析,主要有五个方面的深层原因:一

是企业文化方面原因。由于受儒家“学而优则仕”、“官本位”等思想的长期影响,现在国有企业很难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二是用人机制、环境没有根本转变。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传统的人事制度仍占主导地位,制约了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三是体现人才价值的分配机制没有很好建立。包括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术工人三支队伍的人才价值都没有很好体现,激励机制没有真正到位。四是人才开发的市场化程度没有体现。据统计,现在人才市场中交流的人才,80%是非国有企业人才,仅有20%是国企的人才。五是人才政策宣传力度不够,也影响了企业成为人才开发主体的原因。

要使企业成为人才开发的主体,在企业人才资源开发中,必须实行“三大转变”:第一,实行人事工作地位的转变,强调人事部门的战略地位。上海宝钢集团公司的人才工作之所以在全国领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宝钢领导始终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他们把人力资源部门、人才开发部门作为战略部门看待,摆上党政重要议程,而且党政第一把手亲自抓第一资源。目前宝钢已经形成了高层次人才群体,共有博士110名,硕士518名。第二,实行人事工作观念的转变,强调人才的价值观念。理想集团公司,积极贯彻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他们把职工价值实现放在企业重要位置,作为企业人才资源开发的主要工作。他们根据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入世的挑战,建立了按要素分配机制,主要思路有二点:首先是工资这一成本企业可以承受;其次是激励力度能够达到留住人才。这两条思路,使人才价值在理想集团能够充分实现,也使理想成为优秀人才向往之地。第三,实行人事工作方法的转变,强调人才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国外人力资源专家认为,我国企业的人事管理,基本上是属于“档案管理”,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起码包括七个主要环节:人才规划,人才招聘,职位设置,薪酬与福利,绩效考核,生涯设计,培训和发展。强调人才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就是要从传统人事管理走向现代人力资源开发。

(八)根据制度创新的改革重点,人才资源开发要大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战略,实行人才资源管理创新

随着中国加入WTO,外来资本对人才资源的争夺将日益激烈。制定一整套有效激活企业和个人的,而且能与国际接轨的人事制度,可以说是当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重点之一。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问题之一,就是深化人事制度改

革,推进人才资源管理创新。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说到底,就是要致力于营造一个高度开放的、公平竞争的、非常透明的制度环境。这方面有三条是极为重要的:一是要切实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用人机制要着眼于拓宽选人视野,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真正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先人用人机制,在世界范围内选拔配置人才。分配机制当务之急是要加快建立要素分配的制度,或者说建立人力资本制度。现在人力资本已不仅仅是一个理论范畴,而已经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制度安排,人力资本要体现在企业产权结构之中,人力资本要体现在法人治理结构之中,人力资本要体现在企业文化中。二是要探索建立高度开放的、有效率的人才资源市场。政府对人才资源市场主要是宏观管理,在用人机制、分配机制、流动机制、保障机制等人才资源开发的各个环节上都要实现市场化。三是营造人才资源开发的人文环境。海尔集团人才资源开发的人文环境,就是“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先造人才,再造品牌”、“你能翻多大跟斗,就给你搭多大舞台”、“国际化的企业,国际化的人”,海尔正是凭借这一人才战略,成了中国的名牌企业,也提高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人才政策

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当前,人才竞争正成为国际竞争的一个焦点。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大国,都把科技人力资源视为战略资源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大力加强科技人力资源建设。在我国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队伍,我认为急需解决以下政策问题。

1.要树立和落实科学人才观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上任后的一年里,提出了三个极其重要的观点,即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和科学人才观。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正确的政绩观,中央组织部已经根据十六届四中全会的要求,研究制定新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标准。在“三观”中,目前贯彻落实得最薄弱的是科学人才观。我们的用人制度,讲的是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但做的还是过分地强调人才的学历、职称;我们的干部考核,讲的是以实绩为核

心,但始终关注的还是年龄、文凭;我们的人才引进机制,讲的是以“品德、知识、能力、业绩”为主要指标,但实际操作的主要还是“四唯”;我们的晋升机制,讲的是“不拘一格”,但做的正如王选所强调的“我38岁的时候是无名小卒”;我们的激励机制,讲的是“一流人才,一流业绩”,实际上“平均主义”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我们的流动机制,讲的是要打通“三支队伍”,但是千军万马挤公务员独木桥的现象有越演越烈之势,等等。这些片面的人才观,不仅影响到人事人才工作部门,还影响到教育部门和教学改革,甚至已经影响到全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树立科学人才观:一是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求,在全国展开科学人才观的大讨论,深入研究科学人才观的理论体系和实现形式,全面贯彻落实科学人才观。二是要从组织人事部门入手,反思我们的改革,坚决改变用人部门的片面人才观,建立科学的人才标准,以利于我国人才队伍的整体优化,更利于为教育改革营造良好的环境。三是要引进发达国家的“全员人才观”,即尊重每个人的价值,鼓励人人成才。我们千万不要把整个社会群体划分为“人才”和“非人才”两大类,在两者之间挖一道鸿沟,因为从根本上说,人才具有发展性、层次性、多样性、相对性,要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四是要改革人才统计方法。我们虽然不能把人才的标准机械地锁定在特定的学历、职称上,但也不能简单地对各类人才用一个“社会认可”来评价。参照国际通行办法,结合我国整个社会教育水准提高的实际,唯一办法是淡化人才总量的概念,实行分类统计的办法。美国等发达国家都没有人才总量概念,只有科学家、工程师等分类概念,我们完全可以这样去做。

2.要加大配置全球范围内创新人才的力度

近代史表明,在和平年代,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和崛起,离不开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配置资源。美国在世界上是科技最为发达的国家,科技人员来自全世界。据2003年11月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的最新报告统计,在美国取得科技成就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中,38%不是来自本土。相比之下,我们在配置全球的创新人才方面差距较大。就留学人员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国留学人员达到71万多人,但回国创业仅17万多人。因此,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要加大引进海

外创新人才的力度,必须实行三个转变:要从引进国内人才为主转到引进国外人才为主;要从引进国外一般人才转到引进国外高层次人才;要从只注重引进转到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特别要注意解决“引智工程”的长效机制问题,引进海外创新人才的价值不在于向中国引回具体的技术和项目,而主要帮助中国提高自身研发能力,以更积极姿态参与全球化。

3.要进一步加大人才建设的投入力度

我国公共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近几年一直在3%左右徘徊。这与发达国家的6-7%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发展中国家的4.1%相比,也有一定差距。这说明,我国长期以来形成重固定资产投资、轻人力资本投资的现象,并未得到完全解决。必须加大人才建设的投入。实际上,前面已讲到,世界上发达国家发展的路径有两条:一条是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一条是加大物力资本投资。美国的物力资本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2-3倍,而我国高达12倍以上。因此,我国目前还是物力资本投资路径。这个路径的转变需要党委、政府和人民的充分认识,必须真正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两个第一”的思想,切实保障对人才开发的优先投入,并逐步达到发达国家人力资本投资水平。

4.要使企业成为人才创新的主体

科技创新的主体在企业,人才创新的主体也在企业。要加快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人才的主体,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把科技人员的创造能力充分发挥出来。这方面,深圳企业的三个90%为全国作了榜样,90%以上的研究与开发机构在企业,研究开发经费的90%以上来自企业,90%的专利由企业申请。但是,总体来看,中国企业远未成为创新人才的主体。企业中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较低,仅占40%左右。而发达国家企业拥有的人才量一般已达到人才总量的70%左右。如美国从事科研开发的科学家、工程师有80.8%在企业,英国61.4%在企业。这种人才主体集中在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情况,其根本原因就是,我国是一个经历了漫长封建社会的国家,“官本位”的思想在一些人的头脑里根深蒂固,做官成了一些人衡量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这种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发展的后劲,也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解决的办法是要进一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真正打通党政

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交流通道;同时,还要吸引国际一流人才到企业,使企业应真正成为创新人才的主体。

5.要大力增强创新人才的动力机制

严格地讲,我国创新人才的动力机制没有很好解决。正如国内有位专家评价的:中国是“理念天上飞,制度地上爬”。这里讲的制度主要是我国人才的激励机制没有真正到位(包括精神、物质激励,主要是物质激励)。这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中急需突破的一个瓶颈。根据发达国家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源管理的经验,急需创立三大机制:创立一切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劳动与价值都得到承认和尊重的机制;创立海内外各类投资者在我国创业受到鼓励的机制;创立有利于吸引各类人才、调动各类人才积极性的用人机制,实现劳动、知识、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使每个人的创造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6.要解决创新人才的兼职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全国各地都出台了允许甚至是鼓励科技人员兼职的政策法规,这些政策受到了广大科技人员的称赞。但就全国而言,现在创新人才的兼职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国家至今没有一部科技人员兼职方面的法律或行政规章。必须认真求解,大胆突破。我预言,上海兼职问题突破了,上海人才就不是150万的概念,可能是300万的概念;全国兼职问题突破了,中国科技人才也不是3200万的概念,可能是6400万的概念。因为它充分释放了广大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解放了人才。

7.要尽量少给创新人才戴官帽

现在创新人才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走上领导岗位当官从政,专业研究工作几乎难以顾及,我认为这是人才的一种浪费。某省有一则报道,原意是要培养专业学科领域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结果大半走上领导岗位。第一批17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象,有9名(4名调外省)被赋予行政领导重任。第二批18名培养对象中,有16人担任较高和较具体行政职务。这使我想到,在1999年上海“财富”论坛新加坡资政李光耀的一句名言,他说,中国的文化出不了企业家。因为中国是儒家文化:叫学而优则仕。而美国只改了你们一个字,

叫学而优则商。李光耀的这一段话,对我国人才工作很有价值。我不反对在一些优秀科技人员中选择少数有管理能力的精英担任行政领导,但这种用磨灭科学家的办法造就管理家的做法,值得我们很好沉思。

8.要优化创新人才的成长环境

最近,世界银行有份报告说,就举办一个企业而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的难易程度大不一样。统计发现,举办一个企业,发达国家平均需要过6个关口,而发展中国家需要过11个关口;发达国家需要耗费27个工作日,发展中国家则需要耗费59个工作日;发达国家需要花费人均年收入的8%,发展中国家则需要耗费人均年收入122%。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人才环境还存在一些问题。实际上,人才大战的实质,就是人才环境的竞争。据统计,人才环境的最终排名依次为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日本、法国、意大利、巴西、韩国、中国内地、印度等。三是生活学习环境,光明日报报导,我国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为58岁,低于全国平均寿命10年左右。北京中关村知识分子平均死亡年龄还短,为53.3岁,比10年前缩短5.18岁。这种“高智能、低体能”的现象值得引起重视,一定保证创新人才有一个比较体面的生活学习环境。四是人际学术环境,真正营造一个宽松、宽容的学术研究氛围。

9.要加强大中小学的创造力教育问题

总体上看,我国的教育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在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两大战略的推进中,中国教育有两个问题急需解决:一是中小学教育的应试教育问题,二是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问题。应试教育问题,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是“育分”,不是“育人”。要从教材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教育评价机制改革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自主招生制度改革等五个方面入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真正实行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提高中小学生的创造能力。高等教育问题,必须根据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走出教育体系自身循环的小系统,进入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人才国际化循环的大系统,进入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循环的大系统。只有这样,教育才能适应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才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积极贡献。在高等教育改革中,除了高等教育体制机制的改革之外,

加强创造力教育的师资培训是关键。

10.要加强创新人才队伍的管理

杜拉克在《21世纪管理挑战》这本书中讲到一个观点,就是管理者将把越来越多的精力化在人的管理上。他甚至提出,高级管理者,可能要将80%的精力放在处理人的问题上。我想,这是新世纪管理的一个大趋势。从现有情况看,我国在人才资源管理队伍建设上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管理者的管理精力主要不是化在“人”的管理上,而是主要化在“物”的管理上,“见物不见人”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二是人才资源管理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问题没有解决。如果这两个问题解决不好,我们的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是一句空话。如果说得再严重一点,中国根本没有完成科学的人才资源管理阶段。必须把提高各级领导和组织人事干部的素质放到重要日程。怎么提高?需要投资,需要强化培训,需要更新观念,需要掌握技术和手段,这些都很重要

作者系上海社科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

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

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意义 摘要:创新型国家的特征大致体现在四个方面: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在30%以下。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具有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但要建成创新型国家,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此,我们必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为企业自主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夯实自主创新的人才基础;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 关键词:建设,创新,意义 创新,对于处于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人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中央对创新重要性的认识,可以说是有一个好传统的。20多年来,我们的一切发展成就,无不与创新紧紧联系在一起。邓小平同志强调,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十分重视创新。2005年10月,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思想。在2007年10月召开的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党中央所作的报告三次提到建设创新型国家问题。 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顺应了时代潮流。必须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意义,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把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努力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 一,何为创新型国家 创新型国家是指以技术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驱动力的国家。主要表现为:整个社会对创新活动的投入较高,重要产业的国际技术竞争力较强,投入产出的绩效较高,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在产业发展和国家的财富增长中起重要作用。作为创新型国家,应具备以下四个特征: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发投入即R&D(研究与开发)支出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自主创新能力强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在30%以下;创新产出高。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途径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提升国民的“创新素质”是基础。因此,要想完成“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就必须想办法提升国民的“创新素质“创造力素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全面提升国民的“创新素质”,可以通

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国内实践和基本模式研究

创新型城市是支撑创新型国家的基本单元。创新型城市是在特定的城市行政区划空间范围内,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中介服务组织为创新主体,以创新主体通过交互式学习、知识创造和共享所形成的以邻近性和社会根植性为特征的具有自组功能的创新系统为创新载体,以创新行为的普遍化、规模化和常态化为特征的城市形态,是一种城市的新分类、新性质,是以自主创新的角度考察的城市类别。创新型城市是通过将新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要素或这些要素的新组合引人城市经济系统,创造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实现新的系统功能,使城市内经济社会资源得到更有效利用,提高城市的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形成城市竞争优势,促进城市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一种新的城市形态。[1]许多国家都希望通过个别重要城市的优先发展来带动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进而推动整个国家在未来全球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创新型城市探索促进了区域经济理论和城市科学的发展,也推动了城市、区域和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与完善。[2] 一、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国内实践 1、创新型城市建设背景 创新型城市理念和目标的提出,是在新世纪全球竞争加剧,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成为国家竞争力的主要决定因素的背景下,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现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又一次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创新型城市建设是在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更加注重科学、技术和制度的创新,特别要发挥科技对经济和社会的支撑引领功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型模式的转变,加速形成国家、区域和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城市不仅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在中国,70%以上的GDP、80%以上的国家税收出自城市,90%以上的大学和科研力量分布在城市。因此,建设创新型城市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选择。创新型城市是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背景下兴起的城市战略发展思路。具体来看,《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明确规定了未来十五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目标,其核心是自主创新,走建设创新型国家之路。在此前提下,国内许多城市响应国家政策,纷纷提出各自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时间表。截至目前,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天津、杭州、南京、武汉、成都、大连、青岛、合肥、苏州、宁波在内的国内至少有200个城市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构想和目标,因此,创新型城市在国内已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 2、国内实践回顾 从国内看,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寻求发展方式转变、建立和谐社会等是激活创新型城市研究与建设的直接原因。2003年,上海市提出到2010年形成城市创新体系的基本框架和机制,使上海成为国家和国际知名的创新中心。2004年11月,合肥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市。2005年,北京市提出了在全国率先初步建成创新型城市。2008年6月12日,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深圳成为全国首个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此后,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杭州、南京、武汉、成都、大连、青岛、合肥、苏州、宁波在内的国内众多城市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构想和目标。 2010年1月,国家发改委发文,同意大连、青岛、厦门、沈阳、西安、广州、成都、南京、杭州、济南、合肥、郑州、长沙、苏州、无锡、烟台等城市申报的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方案,支持这16个城市开展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发改委要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要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为导向,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营造创新友好环境为突破口,健全创新体系、聚集创新资源、突出效益效率、着眼引领示范,探索区域创新发展模式,培育一批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形成若干区域创新发展增长极,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此次国家发改委批复的16个开展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的城市颇具代表性,综合考虑了这些城市的经济影响、基础创新能力、创新要素集聚程度和城市区位优势等因素,选择的城市都各有特色,有较强的示范意义。一是东部沿海开放的经济发达城市如广州、杭州、青岛、大连、烟台和厦门,二是长江沿江经济发达地区的苏州、无锡和南京,三是长沙、合肥、郑州等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四是成都、西安等西部地区中心城市,五是沈阳、济南等老工业基地。 在国内较早确立建设创新型城市战略的是深圳。随后合肥、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等五个国家主要科技中心城市也纷纷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并很快进入准备和实施阶段。从基础条件上看,这六个中心城市各具特色,但也具有共同的特征:地理位置优越,拥有发达的经济基础、丰富的智力资源,区域创新体系相对完善。从发展目标来看,六个城市都提出了以创新型城市为中长期发展目标,但其定位各有不同。深圳更加强调这一战略的主导性和“国家级”、“率先”两个概念,并十分突出企业的自主创新主体地位及人才、产业、知识产权与支持系统的作用。深圳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探索为国内外其他城市的发展提供了珍贵的经验和启示,这些经验和启示可以概括为:坚持制度创新和集群式发展、发挥比较优势、善于利用外部资源和培育自主创新的城市文化[3];北京则更加强调知识创新和原始创新,注重自身在全球创新网络中的地位;天津立足本地实际,更加强调基于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上海凭借自身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提出在知识竞争力方面进入世界级大都市的行列;南京将软件、生物医药、新材料、新型光电、文化五个新兴产业作为突破口,以科技对产业的引领显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特色;合肥则主要围绕国家级高校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以建设国际著名科学城为创新型城市的发展目标。从任务上看,根据各地具体情况不同,六个城市均提出整合现有资源、培育创新能力的核心任务。从主要政策走向上看,六个城市都提出了吸引人才、营造环境、扶持企业、集聚资源、开展合作等。除了上述六个城市,后来又有武汉、西安、沈阳、温州、宁波、青岛、杭州、无锡等提出了建立创新型城市的目标与措施。 二、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 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尚在探索之中,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大体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种模式。 1、深圳模式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第一支柱产业,培育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提升城市的集成创新能力。20世纪90年代初,深圳把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柱。经过多年来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努力,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深圳的第一支柱产业,基本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和较好的自主创新发展环境,培育了一支以创新创业型人才为主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4]2010年7月,深圳公布《深圳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若干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有七项具体目标,即①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以上;②研究开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6%;③自主创新能力强,对外技术依存度在30%以下;④创新产出高,发明专利多,每万人专利申请数达到或超过20件;⑤有完善的城市创新体系,自主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高于GDP增速;⑥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价值得到充分肯定,人才成为重要的城市资源,城市成为各类人才聚集和创新创业的高地;⑦创新机制灵活,创新活动活跃,创新文化多元交融。 2、上海模式 提升城市“知识竞争力”,坚持以应用为导向的自主创新。上海是通过确立并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来推动城市创新,其经验主要体现在:推动自主创新具有鲜明的国际视野、推动自主创新具有强烈的应用导向、推动自主创新具有突出的国家目标。 3、大连模式 整合创新资源,以增强城市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为突破口。通过整合技术资源、人才资源、政策资源等创新资源,在创新型城市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就。[5] 4、合肥模式 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国内实践和基本模式研究 蒋晓岚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安徽合肥 230051 【摘 要】创新型城市探索促进了区域经济理论和城市科学的发展,也推动了城市、区域和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到目前为止国内至少有200个城市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构想和目标。创新型城市建设尚在探索之中,回顾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历程,总结创新型城市建设几种模式和基本经验。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创新主体模式 (下转第38页)

建设创新型国家

建设创新型国家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性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 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什么是创新型国家 创新型国家是指那些将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竞争优势的国家。 具体来说,创新型国家应至少具备以下4个基本特征:一、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二、科技进步贡献率高达70%以上;三、自主创新能力强,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在30%以下;四、创新产出高。目前世界上公认的20个左右的创新型国家所拥有的发明专利数量占全世界总数的99%。 二、为什么要建立创新型国家 第一,建立创新型国家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不断引发新的创新热潮,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科技竞争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当今时代,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投入,加快科技事业发展,重视基础研究,重点发展战略高技术及其产业,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以利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在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中争取主动权。在全球化进程当中, 中国企业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国际竞争压力。原始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目前我国每百万人获得发明专利数只有1项, 而日本为994项, 韩国779项, 美国289项;集成电路芯片、石油化工、轿车等产品的生产设备70%以上依靠进口。由于缺乏核心技术, 中国生产的手机不得不付出价格的20%, 计算机价格的30%、程控数控机床价格的40%的专利费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但核心技术受控于人; 我国是世界货物贸易第三大国, 但出口产品中自主品牌或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只占10%左右, 出口产品利润率低; 我国是制造业第四大国, 但重要的技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主要依赖进口。事实说明, 创新已成为制约我国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在涉及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关键领域, 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 要想确保本国安全和实现中国的腾飞, 我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自主创新体系, 在急剧变换的世界经济竞争的格局当中把握机遇, 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二,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大战略举措。这必将有利于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改变关键技术依赖于人、受制于人的局面;必将有利于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步伐;必将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大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三,这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我国计划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 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现在正是建设的关键时期, 这一阶段资本和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不会有太大的提升, 而体制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和科技创新将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研究分析表明, 我国目前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为39%左右。在继续保持占国内生产总值40%左右的投资率和持续15 年保持7%以上的

创新驱动发展理念(满分卷)2016.10.25

一. 单项选择题(共30题,共60分) 1. 鼓励中介服务类机构入驻股权交易中心为企业提供股权融资、信贷融资、债券融资、企业融资咨询等相关服务,强化()的基础性地位。[2分] A. 交易咨询机构 B. 证券市场 C. 证券中介机构 D. 股权交易市场 我的回答:D 正确答案:D 2. 目前在我国,()配置科技资源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大量的科技资源被掌握在不懂技术的行政管理人员手中,极大地浪费了有限的科技生产要素。[2分] A. 市场 B. 计划 C. 政府 D. 行政力量 我的回答:D 正确答案:D 3. 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在社会、经济和组织维持生命活力的主要活动是()。[2分] A. 人才和企业家精神 B. 创新和企业家精神 C. 创新和创业 D. 人才和创新 我的回答:B 正确答案:B 4. 哪一选项不属于商业模式创新的特征()。[2分] A. 商业模式创新与产业链共赢 B. 以客户为导向 C. 商业模式借鉴国际经验 D. 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相互依存 我的回答:C 正确答案:C 5. 在深化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的企业化转制过程中,要让()通过科技成果创新和转化富起来,从而吸引全社会的高端科技人才服务于科研院所的企业化、市场化运作。[2分] A. 注册专利最多的科研员 B. 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专家 C. 提出先进理论的学者 D. 对转制有突出贡献的人员

正确答案:B 6. 产学研合作的本质,是推动()的结合。[2分] A. 生产与技术进步 B. 教育、科技与生产力 C. 教育与技术进步 D. 科技与经济 我的回答:D 正确答案:D 7. 构建促进创新创业的系统化服务平台,由相关机构为创业者提供各项配套服务,使创新创业过程从()到()形成接力赛,是创业者全身心投入到创新创业核心环节。[2分] A. 猜想,实践 B. 实践,猜想 C. 企业运营,发明创造 D. 发明创造,企业运营 我的回答:D 正确答案:D 8. ()是联接市场和创新的纽带,能够敏锐把握市场对创新的需求。[2分] A. 企业 B. 科研机构 C. 消费者 D. 生产人员 我的回答:A 正确答案:A 9. 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模式,注重对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索建立以()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使人才培养结构能有效适应经济结构变化。[2分] A. 经济问题 B. 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C. 创新型国家建设 D. 创新创业 我的回答:D 正确答案:D 10. 将知识产权以()的方式进行融资,可以很好地缓解科技创新企业知识产权难以由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的物质财产与收益的困境。[2分] A. 证券化 B. 股票化 C. 实体化 D. 拆分化

市长在创新型城市建设大会上的讲话

X X 同志 在全市创新型城市创建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市“两会”一结束,市委、市政府就在这里召开全市创新型城市创建动员大会,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重抓创新驱动、推动创新发展的力度和决心。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市委五届七次全会精神,回顾总结“十一五”以来我市科技创新工作,全面部署创建江苏省创新型城市的各项目标任务,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明确方向,抢抓机遇,落实举措,加快创建创新型城市,为更好地推进全市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新的跨越发展”目标提供强大支撑和不竭动力。会前,市委常委会讨论研究了创建创新型城市工作,市政府对相关政策意见和方案也专门进行了会办研究。下面,我根据市委常委会研究的精神,先讲几点意见。会上,赵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抓好落实。 一、认清形势,明确目标,进一步增强创建创新型城市的责任感、紧迫感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中央计划到2020年,使我国进入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随着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提出,省委、省政府也提出了2015年在全国率先基本建成创新型省份的目标。目前,我省已被列为全国

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省内各大城市纷纷加快创建创新型城市步伐,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相继被列为全国科技综合改革试点市、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市。可以说,创建创新型城市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2006年7月,我市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大会,贯彻中央和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首次提出了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2009年9月,市委、市政府再次召开全市科技创新暨人才工作会议,对建设科技创新体系进行了具体部署。几年来,全市上下坚持把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作为城市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全市科技综合实力、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创建创新型城市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十一五”期间,我市连续两次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科技型企业数量持续增长,全市产值超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达69家,省级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达48家。2010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5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16.5%,“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31.1%。全市建成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79家,企业院士工作站13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23家。华锐风电、江苏科行分别建成国家级研发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实现了我市国家级研发机构零的突破。但是对照《江苏省创新型城市考核指标体系》确定的五大类19项指标,我们在许多指标上的差距还比较大。在科技创新投入方面,江苏省创新型城市要求到201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要达到2.5%以上,财政科技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达4%以上。去年我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1%,为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财政科技支出占地

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佛山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实施方案

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佛山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实施方案(2013—2020年)的通知 【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 【发文字号】佛府[2013]3号 【发布部门】佛山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3.01.08 【实施日期】2013.01.0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佛山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实施方案(2013—2020年) 的通知 (佛府[2013]3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机构: 《佛山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实施方案(2013-2020年)》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3年1月8日

佛山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实施方案(2013-2020年) 跟据《佛山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2013-2020年)》的要求,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原则 统筹协调,科技引领。强化顶层设计,建立有效的组织和监督机制,突出科技主角地位,配强配齐科技部门,充分发挥科技部门的统筹协调和组织作用。 突出重点,彰显特色。各区、佛山新城要立足各自的产业基础和优势,明确定位和发展目标,制定配套政策,落实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形成错位发展、良性竞争的格局。 市场导向,协同创新。发挥市场在配置创新资源中的主体地位,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充分调动以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创新创业的热情。 主动衔接,争取支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扶持自主创新的政策法规,主动将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重大工程与国家、省的规划相衔接,积极争取国家、省重大科技项目和科技工程落户佛山。 二、第一阶段重点工作(2013-2017年) 到2017年,建立较为完备的技术创新体系,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机制体制健全,创新投入、创新能力、创新绩效和城市发展水平大幅提升,整体创新水平实现新跨越,基本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重点工作如下: (一)着力建设具有佛山特色的技术创新体系。 立足佛山产业特色和重点领域,全力打造产业创新平台、产业基地等产业发展载体和平台,助力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全面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

构建创新型国家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新 ——建设创新型国家摘要: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进过了30年的改革开放,国家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结合国内外的发展情况,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设科学社会主义,就必须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才是我们经济持续增长国家崛起的根本出路。 关键词:创新新国家国内外背景十二五规划措施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已发生重大的变革。从国际上来看,创新型经济将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形态,创新已经成为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地区发展战略的重心,创新型国家成为科技强国的重要标志。在这种国际国内背景下,我国提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战略,这一战略的提出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国际背景 创新型经济与全球化竞争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为了在竞争中赢得主动,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走创新型国家之路,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政府的共同选择。 1.人类社会已步入创新型经济时代 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发展的战略,在世界市场上获得了突出的竞争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不仅事关国防安全的关键技术难以引进,而且涉及主导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尖端技术也难以引进。事实一再证明,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建立自主创新的技术发展体系,推动产业技术实现跨越式的发展。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只有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真抓实干、急起直追,才能把握先机,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2.新型社会经济形态正在形成: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与健康的社会 人类社会正在朝着新型社会经济形态转变,明显的标志是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安全与健康社会的形成等,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第一,人类社会将从化石能源体系走向可持续能源体系的新时代。第二,人类更加重视保护生态环境。第三,人类面临着人口、健康的新挑战。第四,科技创新以跨学科为主导模式。 3.全球化竞争进一步加剧 我们正处在全球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全球化竞争首先表现为科技的竞争。国家主导的科技政策和战略规划备受重视,各国纷纷提出科技创新的新理念、新政策、新规划。各国都把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作为提升国际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和未来发展的核心要素和战略基点。 二、国内背景:变革发展模式 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加快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经过广大科技人员的顽强拼搏,我们取得了一批可喜的成就。但也要看到,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严重依赖资金高投入、能源高消耗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部分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人均资源相对不足,进

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洛新产业集聚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 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洛新产业集聚区按照县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洛新产业集聚区实际,积极开展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 洛新产业集聚区为促进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成立以夏明显主任为组长,以武文伟书记、韩丽莉副主任为副组长,以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协调领导集聚区的创建工作。同时组织相关人员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相关知识和重要意义进行了认真学习,在思想上再提高、再重视。 二、积极开展科技孵化器建设,促进企业发展 上半年洛新产业集聚区共建设科技孵化器2000平方米,在孵企业2家,毕业企业1家,分别是 毕业企业:洛阳新能轴承制造有限公司 该项目主要生产风力发电机组配套轴承、冶金、矿山用转盘轴承。一期占地6600多平方米,厂房建筑面积2600多平方米,工厂研制生产的750千瓦及1.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配套轴承已经试制成功,并且批量生产。二期项目主要研发生产2.5兆瓦及3.0兆瓦的风能轴承产品。目前,该项目厂房、

办公楼等已建成完成,设备已安装,正在进行试生产。 在孵企业:1、洛阳七维防腐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该项目计划投资2亿元,占地面积100亩,主要从事新型防腐工程材料生产,预计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5亿元。目前建设用地已征用,正在进行规划设计和围墙圈建。 2、洛阳泰莱机械有限公司 该项目计划投资1.8亿元,占地110亩,主导产品为高精度电缆带和插接件黄铜带,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电气、电子、仪器仪表、军工等各个领域。该项目采用技术先进、成熟可靠、适应范围广的“铸锭-加热-热轧-铣面-冷轧-退火-精整”的生产工艺。目前,该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400万元,3跨钢结构车间主体已完工,正在进行办公楼和厂区道路建设。 洛新产业集聚区管委会 2011年6月14日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题目及答案 2016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题目及答案(2016全员培训) 一. 单项选择题(共30题,共60分) 1. ()一般为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和高新技术研究计划,一般仅需专利或结项论文,而无需产业化。[2分] A. 纵、横向课题 B. 立体课题 C. 纵向课题 D. 横向课题 我的回答:C 正确答案:C 2. 在8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中,要防止创新中的()现象,努力加大开放合作力度,统筹用好国内国际两种创新资源,走互利共赢的创新发展之路。[2分] A. 孤岛 B. 重复 C. 抄袭 D. 单一 我的回答:A 正确答案:A 3. ()是企业进行科技研发的核心。[2分] A. 资金 B. 人才 C. 政策 D. 技术 我的回答:B 正确答案:B 4. 科技人才选聘和评价制度中的重要特征是()。[2分]

A. 创新学习 B. 公正性 C. 公平性 D. 公开性 我的回答:D 正确答案:D 5. 2014年,年我国科技论文数量居世界第()位,被引次数第()位。[2分] A. 一,三 B. 三,十一 C. 二,四 D. 三,七 我的回答:C 正确答案:C 6. 全球第一人力资源大国是()。[2分] A. 印度 B. 美国 C. 中国 D. 南非 我的回答:C 正确答案:C 7. 由于创新周期与周期主导产品生命周期的共同作用,在历史上出现的五个周期里,呈现出一个共同的规律性的现象。每个周期都要经历()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2分] A. 创新与成本竞争 B. 科技与生产力发展 C. 科学技术与成本竞争

我的回答:C 正确答案:A 8. 在德国等发达国家,科技人才评价的主体是()。[2分] A. 学术机构 B. 国际组织 C. 科研院校 D. 政府部门 我的回答:A 正确答案:A 9. 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模式,注重对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完善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结构能有效适应经济结构变化。其中“培养模式”是指()。[2分] A. 四合一 B. 学徒制 C. 双师型 D. 产学研用结合 我的回答:D 正确答案:D 10.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了“三步走”的分阶段的战略目标,其中第二步,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为建成()和共同富裕社会奠定坚实基础。[2分] A. 发达国家 B. 发达型国家 C. 经济强国 D. 经济大国 我的回答:C 正确答案:C 11. 为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应在保证市场安全性的前提下,发展债券市场,鼓励具有良好前景的科技企业发行()融资债券。[2分]

《厦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方案》

厦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方案厦门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一○年十月八日 目录

厦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方案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实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落实《中共厦门市委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厦委发〔2010〕7号)的精神,推进厦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根据厦门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试点基础 改革开放30年以来,厦门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打下了良好基础,正在步入进一步以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 (一)经济基础 1、经济综合实力持续快速提升。2009年厦门地区生产总值1623.21亿元,增长8%(按可比价格计算);财政总收入451.4亿元,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240.5亿元,分别增长10.1%和9.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2亿元,三项指标均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131元,增长9.1%;农民人均纯收入9153元,增长8%。 2、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长期位居全国前列。厦门土地面积1573平方公里,仅占全省的1.3%,2009年实现财政总收入451.38亿元,占全省26.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54.62亿元,占全省的14.27%。2009年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达27.88%,人均GDP达62020元(折合9520美元),每平方公里土地面积创造生产总值10292元。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在2008年0.6吨标准煤的基础上再降低25%以上,处于全国先进水平。厦门在2010中国可持续城市发展报告

中排名位居第一。 (二)产业基础 1、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电子信息、机械、化工三大支柱产业创新力明显提升,2009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100.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9.53%。 2、平板电视、客车、工程机械、钨制品等产品,在国内外都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冠捷、友达、LG三大液晶面板厂商来厦投资,厦门将成为国内最大的平板显示研发、生产基地。 3、光电、新材料、生物与新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厦门成为国内光电显示产业发展最迅速的地区之一,是世界最大的高质量节能灯生产基地,2009年产值达500亿元。 4、着力打造十三条制造业产业链(群),重点发展十个现代服务业,并以规划配置金融、创新资源,引领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以区域协作发挥龙头作用,辐射服务海西地区,带动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关联发展。 随着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一大批有规模、高质量的产业项目加快实施,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三产产业比例1.3∶48.5∶50.2,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4.5%,占三次产业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 (三)创新基础 1、厦门有厦大、集大、华大、理工学院等四所高校,国家海洋三所、中科院城环所两个国家级科研院所。科技人才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较高,2008年,厦门市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全市城市人口的

建设创新型国家

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北京工业大学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北京,100124) 摘要:创新型国家要由创新人才来创造,因此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是创新人才。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也一直是发达国家尤其是创新型发达国家科技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伟大的时代需要杰出的人才,杰出的人才推动伟大的时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我们更需要无数优秀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更需要让优秀创新型人才的自主创新成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关键词:创新型国家;创新人才;创新教育 Creative Talents and Innovative Country Abstract: An innovative country expects creative people to construct, so the basis of an innovative country lies in its creative talents. In fact, fostering creative talents has also been a focal attention of those developed countries, particularly in thei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elds. A great era needs outstanding talent, outstanding personnel to promote the great era. In building an innovation-oriented country, building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comprehensively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of the great historical process, we need numerous outstanding creative talents come to the fore, but also need to make outstanding creative talents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for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contribute. Key words: innovative country; creative talent; education innovation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们党综合分析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所处历史阶段提出的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其核心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必须努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就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环境,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 创新人才首先是全面发展的人才;个性的自由独立发展是创新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前提,作为工具的人、模式化的人和被套以种种条条框框的人不可能成为创新性人才。当代社会的创新人才,是立足于现实而又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 1 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是创新人才 创新型国家要由创新人才来创造,因此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是创新人才。 当前学术界较一致的看法是,作为创新型国家,至少要具备四个特点:(1)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究开发(R&D)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2)自主创新能力强,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在30%以下;(3)科技进步贡献率要在70%以上;(4)创新产出高,目前世界上公认的20个左右的创新型国家所拥有的发明专利数量占全世界总数的绝大部分。按照这四条标准来衡量,很显然中国还不是创新型国家,而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但是面对当今知识经济的热潮、激烈的国际竞争和中国的现实国情,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国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和措施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和措施? 《宣言》是科学共产主义的最伟大的纲领性文件。它凝聚着马克思、恩格斯的光辉思想,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列宁曾经这样评价道:“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鲜明的笔调叙述了新的世界观,即包括社会生活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关于共产主义新社会的创造者无产阶级所负的世界历史革命使命的理论”。它对马克思主义学说“作了完整的、系统的、至今仍然是最好的阐述”。 《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恩格斯曾经指出:“《宣言》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现代工人运动的历史;现在它无疑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带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起到加利福尼亚止的千百万工人公认的共同纲领。”列宁说:“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斯大林则这样说道:“宣言”是共产主义的“圣经”和“福音书”,“…宣言?创造了一个时代”。一个半多世纪以来,在《宣言》精神的指引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宣言》问世至今已有一个半世纪了。尽管历史条件、时代主题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所阐发的基本原理仍然闪烁着理论的光辉,仍然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不断推进共产主义事业、谋求人类解放的共同纲领和行动指南。当前,人类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世界局势风云变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挫折,当代社会主义事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在这一新形势下,我们重新学习和研究《宣言》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特殊的现实意义。我们要以《宣言》作为理论武器,敢于迎接各方面的挑战,善于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为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斗争,为捍卫和发展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而斗争。当代大学生是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二十一世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党和人民的重托。因此,更应该努力学习《宣言》,深刻领会《宣言》的精神实质,勇于实践《宣言》的思想原则,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榜样,把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学会运用《宣言》中所阐明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重新观察、分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认清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把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共产主义事业接过来、传下去,为实现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所描绘的人类理想社会——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 3.意义: 1.科技角度: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2.国际竞争角度: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科技和民族素质,焦点集中在科技和教育.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在国际竞争上立于不败之地.

《厦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方案》

《厦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方案》 厦门市创建国家创新型都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一○年十月八日 目录 一、试点基础 1 (一)经济基础1 (二)产业基础1 (三)创新基础2 (四)体制优势3 (五)区位优势4

二、建设创新型都市的制约因素分析4 (一)创新环境不够完善4 (二)创新人才不足5 (三)支持创新的投融资体系尚未形成 6 (四)支持创新的服务体系相对滞后6 (五)自主创新缺乏竞争力6 三、试点目标 7 (一)战略定位7 (二)进展目标7 四、工作思路 8 (一)指导思想8 (二)差不多原则9 五、创新内容 9 (一)提升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在海西产业进展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10 (二)加快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建设,发挥海西重要中心都市的集聚辐射作用10 (三)提升对台交流合作水平,在促进海峡两岸交流融合上发挥前沿平台作用11 (四)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发挥先行先试作用 12 六、重点任务 14 (一)优化创新环境14 (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15 (三)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16 (四)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和基地建设17 (五)二三产共推进18 七、创新工程 20 (一)科技创新工程20

(二)基础服务工程21 (三)产业对接工程22 (四)新兴产业工程22 (五)先进制造工程23 (六)都市空间工程23 (七)“5.1”创新工程23 八、辐射带动 23 九、保证措施 24 (一)组织保证24 (二)政策保证24 (三)资金保证25 (四)人才保证25 十、监测评估 25 (一)制定科学的评判体系25(二)建立创新绩效考评机制26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到2050年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到2050年 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三步走”目标。 纲要全文约13000字,包括战略背景、战略要求、战略部署、战略任务、战略保障、组织实施等六个部分。纲要指出,创新驱动就是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文化创新相结合,推动发展方式向依靠持续的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升转变,促进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精细、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 纲要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基本建成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有力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第二步,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发展驱动力实现根本转换,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为建成经济强国和共同富裕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第三步,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为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支撑。 纲要指出,实现创新驱动是一个系统性的变革,要按照“坚持双轮驱动、构建一个体系、推动六大转变”进行布局,构建新的发展动力系统。双轮驱动就是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两个轮子相互协调、持续发力。一个体系就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六大转变就是发展方式从以规模扩张为主导的粗放式增长向以质量效益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转变;发展要素从传统要素主导发展向创新要素主导发展转变;产业分工从价值链中低端向价值链中高端转变;创新能力从“跟踪、并行、领跑”并存、“跟踪”为主向“并行”“领跑”为主转变;资源配置从以研发环节为主向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统筹配置转变;创新群体从以科技人员的小众为主向小众与大众创新创业互动转变。 纲要部署了八大战略任务。一是推动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创造发展新优势;二是强化原始创新,增强源头供给;三是优化区域创新布局,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四是深化军民融合,促进创新互动;五是壮大创新主体,引领创新发展;六是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实现重点跨越;七是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筑牢创新根基;八是推动创新创业,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在战略保障方面,纲要提出要改革创新治理体系,多渠道增加创新投入,全方位推进开放创新,完善突出创新导向的评价制度,实施知识产权、标准、质量和品牌战略,培育创新友好的社会环境。 纲要还从加强领导、分工协作、开展试点、监测评价、加强宣传等方面对组织实施提出了要求。 外经科 2016年5月24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