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向中国人脱帽致敬》阅读练习

合集下载

5[1].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5[1].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花木兰,林黛玉,孙悟空,鲁智深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
长城是我扬起的手臂,
泰山是我站立的脚跟。
诗歌朗诵 小时候 我在这头 长大后 我在这头 后来呵 我在外 母亲在那头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新娘在那头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母亲在里头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大陆在那头
《留学生之歌》
祖国啊,请听我们的歌 为理想我们赴远方 去把中华弘扬 去把中华弘扬 那一年,初学到异乡 朋友们热情又善良 爱情花儿多芬芳 青春之歌多悠扬 孜孜求学拼搏向上 珍怀乡愁勇挺胸膛 朝朝夕夕奋创辉煌 朝朝夕夕再创辉煌
歌词欣赏
我们的歌高亢嘹亮 来自五洲多语齐唱 中国,祖国,故乡,我们的向往 故乡,祖国,中国,永远屹立在东方
“我” 与” “ 大 胡 子” 教 授 的 交 锋
第一个回合 关于中国人如何工 作的问答
第二个回合 关于国籍的问答 第三个回合 关于如何解决台湾 问题的问答 第四个回合 关于中国富强的标 准的问答
“我” 的 回 答 赢 得 了 敬 意
表现了“我”的机变得体、敏捷睿智、理直气壮、大义凛
阅读理解:认真阅读课文并完成下列图表
作者简介
钟丽思,1988年赴法国留学, 现为法国巴黎阿拉贝电影制片厂 编导,兼为《天下华人》法国主 笔、《看世界》杂志专栏作家。
记叙文
记叙文四要素 记叙的顺序 描写种类(对象) (角度) 人物描写的方法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人物描写、环境描写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肖像描写、行为描写 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细节描写
变被动为主动, 引出谬论 巧妙避开正面 交锋
4、关于中国 眼睛明亮 富强标准的对 笑容灿烂 话
评价与作用 刁钻古怪 思路敏捷
站、狠狠一 字一字感慨 万千

第9课《向中国人脱帽致敬》同步练习(沪教版五四制初二上)doc初中语文

第9课《向中国人脱帽致敬》同步练习(沪教版五四制初二上)doc初中语文

第9课《向中国人脱帽致敬》同步练习(沪教版五四制初二上)doc初中语文一、关于字词〔一〕请依照下面的语句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这是一个湖,它有专门多名称,如昆明湖、昆明池、滇南泽,在云南省昆明市西南。

〔〕2.行事暖昧而不光明。

〔〕3.专门安静;杳无音讯。

〔〕4.有意把情况弄复杂,出难题使人为难。

〔〕5.寻根究源。

〔〕〔二〕按照拼音填空。

1.mǐn jié ( ) 2.shū dì ( )3.kā fēi ( ) 4.niàng jiǔ ( )二、关于课文〔一〕阅读课文,体会以下加点字的作用。

1.雪花在窗外默默地飘。

2.那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同胞正视了我,连眼皮也不眨一眨,冷冷地慢慢道来:〝只有一个中国。

教授先生。

这是常识。

〞3.我突然感叹万千。

我站起来,狠狠地用眼盯着那个刁钻惊奇的教授,一字一字地讲……4.出了教室,台湾同胞与我并排儿走。

好一会儿后,两人不约而同地看着对方讲:〝一起喝杯咖啡好吗?〞〔一〕扫瞄课文,回答以下咨询题。

1.文中授对〝我〞提出的咨询题专门多,但差不多上围绕着一个目的而提咨询的。

那个目的是。

2.在众多咨询题中,依照咨询题的实质能够归结为哪几个方面?〔1〕〔2〕〔3〕〔4〕3.下面是文中教授向〝我〞提咨询时的动作的描写,联系语境,讲讲这些描写在谈话中的作用。

〔1〕教授弯起一根食指顶了顶他的无边眼镜。

〔2〕教授两只手都插入裤袋,挺拔了胸膛。

〔3〕教授先生盯牢了我,又递来一句话。

〔4〕教授侧着身子,搓搓手看我。

〔5〕教授浓浓的眉毛如旗般展了开来,赶忙升起。

〔6〕教授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坐好,依旧对我穷究下去。

〔7〕教授倏地离开了讲台笑着向我走来。

作用:4.文中几次写到了教室里的笑声?请找出来,体会这几次笑声的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如:〔1〕我听见班里有人窃笑。

〔2〕。

〔3〕。

作用:。

5.下面属于〝大胡子〞教授性格特点的是:〔在正确选项后的□内画√〕〔1〕真诚□〔2〕虚伪□〔3〕严谨□〔4〕正直□〔5〕刁钻□〔6〕自私□三、扩展练习和语文活动〔一〕1986年,在全国十都市辩论邀请赛上,西安队与贵州队就〝母亲私拆女儿的信对不对〞展开辩论,下面是一段节选。

2.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_(课文3)

2.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_(课文3)

7、邓小平先生想如何解决台湾问题? —在邓小平先生……并非最重要 8、中国富强的标准是什么? —任何一个离开国门……这类刁难
第一回合:在 中国是如何工作的? 第二回合:来自哪一个中国? 第二回合:如何解决台湾问题? 第四回合:中国富强的标准是什么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思 考
“我”与教授的神情、动作是怎样的?
细节描写 教授:
“盯牢”、“递” —— 写出了教 授步步紧逼地追问。
细节描写
我: “站了起来”“狠狠地”“一字一 字地”
表现了我的义愤和自觉维护国格的 责任感。
思 考
教室里其他同学有什么样的反应?
同学的反映
1 、“那个来自苏丹王国的阿卜杜勒偷偷地 朝我竖大拇指。” 2 、“这时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松动椅子的咔 咔声。”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大胡子教授是如何“刁难”我的? 我又是如何巧妙地回答?
教授
1、您在中国是如何工作的? 2、您的首长是如何工作的? 3、您是来自哪个中国?
“我”
—我写我愿意写的东西 —我的首长发他愿意发的东西 —我没听清楚你的问题
4、您是来自台湾中国还是北京中国?—只有一个中国,这是常识 5、在台湾问题上,谁该负主要责任?—该是我们的父辈 6、台湾问题应如何解决? —我们没有权力……难题的资格
既反衬了“我”的成功,也写出各国学生的友善。
教授最后为什么要向中国人致敬
一、对自己给学生造成的误解表示歉意; 二、对“我”自觉维护国格的举动表示敬意; 三、从“我”与台湾同学团结协作的精神,看到 全体中国人的爱国情操,看到中国人的自尊 自强,并由此向全体中国人表示敬意。
真实地记录了教授的提问和 我的回答。表现了中国留法学生 不卑不亢的自尊自爱、自强自信、 理直气壮的爱国精神,也反映了 外国友人真诚希望中国富强,人 民自强的良好愿望。

山东中职语文第二册第3单元 第13课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带练习)

山东中职语文第二册第3单元 第13课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带练习)

如前所述,现实中的信息必须以人类语言作为自己的唯一载体。 信息化时代诞生了一种特殊的语言,这种语言就是用以再现被人脑 加工处理后的信息,并使之能够被认识、被理解、被获取、被保存、 被利用以及被再造的计算机语言。计算机语言虽然也是人类创造, 并且也逐渐被广泛使用,但是其背后支撑它的强大的计算机技术却 掌握在少部分专业人士手中,公众被远远地甩到了高科技发展的边
(1)我不能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 权利 。 (2)国家干部要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 权力 。
11
栏目导航
三、文学常识 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以文学手段 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它的基本特征是新闻性、文学性, 借助叙写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的先进人物,反映多彩多姿的生活, 揭露为人们嗤之以鼻的丑恶事物。
14
栏目导航
2.理清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3),在课前,侧面铺叙了“大胡子”教授刁钻古怪 总使人”难看“的形象。 第二部分(4~29),写课中,“我”与教授的整个对话过程。 第一个回合(4~9),写课后,“我”与台湾学生结伴而行。
15
栏目导航
第二个回合(10~16),关于国籍的回答。 第三个回合(17~24),关于如何解决台湾问题的回答。 第四个回合(25~29),关于中国富强标准的回答。 第三部分(30),写“我”与台湾学生结伴而行。
36
栏目导航
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 “教授先生,我们的父辈还健.在.哩!” 健在:健康地活着 (2)狠狠用眼盯.着.这个刁钻古怪的教授。 盯:瞪
37
栏目导航
3.画线句“教室里便响起一片松动椅子的咔咔声”是 环境描写 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衬托出紧张的气氛,也写出同学为“我”的回答过关松了一口 气,各国同学替“我”捏着一把汗。

新疆教育出版社汉语必修2:2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新疆教育出版社汉语必修2:2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3._____我需要他,____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 多年不曾换过。
A.只要……就……
B.虽然……但是……
C.因为……所以……
D.不管……都……
4.无论谁______________。 A.听到这个消息都很高兴 B.这个消息听到都很高兴 C.都很高兴这个消息听到 D.听到这个消息很都高兴
——不能删除的词语
1.______我们共同努力,竞赛______能取得胜利。
A.如果……就……
B.尚且……何况……
C.与其……不如……
D.无论……都……
2.徐师傅告诉我,_____________。 A.他已经这件事答应下来了 B.这件事已经他答应下来了 C.这件事他已经答应下来了 D.已经这件事他答应下来了
2.成分残缺。 如:鲁迅先生在斗争中创造的杂文,成了文学艺术中
的奇葩。 3.只要有勤奋、肯吃苦的决心,什么样的难题都难不
倒你。
3.结构混乱。 如: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由远志、贝母、
桔梗、氯化铵等配制而成。
4.表意不明。 如:我们欣赏别人,别人也会欣赏我们。生活会因为
7.星期天,我_____去打篮球,_____去踢足球。 A.哪怕……也…… B.一边……一边…… C.如果……就…… D.不是……就是……

8.冬眠是动物躲避严寒的________________。 A.生理适应一种复杂的现象 B.复杂的生理一种适应现象 C.复杂的生理适应一种现象 D.一种复杂的生理适应现象
结构后面的“上,下,中,里,之上,之下,之中”不 可省去。
你怎么不在作品上标上自己的名字呢?
4.动态助词不能删除。如:着、了、过、看… 例如: 1)这场球踢得太烂了,我气得差点把电视机砸了。 2)昨天我去过三次,可你都不在家里。 3)依我看,他今天不会来的,大家还是回去吧。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2篇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2篇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第一篇:中国的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无论是在科技、艺术还是其他领域,中国人都做出了众多的贡献。

在这里,我要向所有的中国人脱帽致敬。

他们为祖国的发展和繁荣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为世界做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

中国人无论是在科技创新领域还是经济发展方面,都展现出了惊人的实力和潜力。

他们在各个领域中取得了重大突破,推动了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中国的高铁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支付等创新,为世界带来了很多便利和经济增长。

中国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令人钦佩,他们不断寻求新的突破和创新,推动科技的进步。

中国人的文化底蕴也是令人敬佩的。

中国的传统文化悠久而丰富,影响着世界各地。

中国的书法、绘画、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深受世界赞赏,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传统。

中国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内涵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中国人还以其勤奋、聪明和创造力而著名。

他们在各个领域表现出的工作精神和敬业态度令人钦佩。

无论是科学家、艺术家、企业家还是普通劳动者,中国人都在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为社会的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中国人的团结和友善也值得赞扬。

在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时,中国人总是能够团结一心,共同努力。

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疫情,中国人总是能够积极应对,互相帮助,展现出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

最后,我想再次向所有的中国人致敬。

你们的努力和付出为中国的发展和繁荣带来了巨大的动力,也为世界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希望中国人能够继续保持团结、勤奋和创新的精神,为实现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中国人的智慧和勇敢令人敬佩,他们在各个领域中发展出了独特的优势和特色。

无论是在科技创新、教育、医疗还是其他领域,中国人都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和创造力。

在科技创新方面,中国人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和成就。

中国的互联网、电子商务、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领域成为全球的领导者。

中国的科研人员在各个领域取得世界级的成果,推动了科技的发展和应用。

他们以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创新的精神,不断突破科技的边界,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3.阅读课文片断,然后答题。
我突然感慨万千,竟恨得牙根儿发痒,狠 狠用眼光盯着这个刁钻古怪的教授。我挺起胸 膛,一字一顿地说:“最起码的一条是:任何 一个离开国门的我的同胞,再也不会受到像我 今日要承受的这类刁难。” 教授倏地站起身,离开讲台向我走来。我 这才发现,他的眼睛很明亮,笑容很灿烂。他 将一只手放在我肩上,轻轻说:“我丝毫没有 刁难您的意思。我只是想知道,一个普普通通 的中国人是如何看待他们自己国家的问题的。 ”然后,他快步走上讲台,大声宣布:“我向 中国人脱帽致敬!下课。”
朗读下文,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 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 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 鳞爪飞扬;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吸张; 奇花 初胎,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梁启超
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是如何看待他们自己的国家的。
4.文中几次写到了班中的笑声,请找出来,体会 这几次笑声的描写在文中的作用。如: (1)我听见班里有人窃笑。 2.全班“哄”地一下笑起来。3.教室里又有了笑声。 作用:笑声是课堂气氛活跃的表现。从侧面反映出教授提 出的问题时而严肃,时而经松。也可看出“我”的回答的 机智和巧妙 。
(1)本段从____(正面、 侧面)描写了“上对话课的教授 ”。作为教授,他的特点是:_ _______。(用原文回答 ) (2)本段是用了哪几种人 物描写方法来写教授听到“我” 的回答后的反应的?
你还知道哪些为人民服务的典范?
李素丽
全心全意 做好本职
杨利伟:飞船运行正常,我自 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感到骄 傲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许多国人和外国人交往时,以优秀 的表现赢得外国人的尊重,也使我们 国家的尊严得到维护。周总理以其机 智诙谐的回答即反击了对方的挑衅,又 维护了本国的尊严,树立了中国在国际 上的威信。 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文章也与机智 的问答有关,不过,它发生在法国。那 么,这又是谁?又遇到了怎样的刁难呢?
[生字词]
共四个回合
第一回合(4--9):关于中国人如何工作 的问题; 第二回合(10--16):关于国籍的问题; 第三回合(17--26):关于如何解决台湾 问题的问题; 第四回合(27--31):关于中国富强的标 准的问题。)
第一回合:关于中国人如何工作的问答。 教授 :记者、首长、工作 “我”:(直接回答)“概括地讲” “愿意” 大家 : “窃笑”、“哄”、“笑”、 “竖”。 ------大家的反应说明了他们对我的 回答由衷的佩服和满意, 证明了我 的成功。
了解课文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
对话时,选择语气和措辞必须顾及语境和谈 话对象,文中“我”与“教授”的谈话语气、 措辞上有什么不同?
教授:做为一个外国人,教授出于为了了解:“一个中 国人是如何看待他们自己的国家的”的目的,反复提问, 咄咄逼人的措辞,穷追不舍地考问,出自于一个既是口 语老师,又是外国人的“教授”口中,就不是刁难,而 是顺理成章,因为作为一名尽责敬业的口语老师,教授 必须以各种手段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 及论辩能力,而课文也介绍所有的学生都领教过什么叫 “难堪”,说明教授不单单对我才提出那么难的问题。 “我”: 则把握了自己既是学生又是中国人的特殊身份, 语气既幽默又坚定,措辞既巧妙又准确,既不失民族尊 严,又不伤害师生感情,有理有节,对答如流。
教授的提问
第一个问题看似随意,关于我的工作情况,表面 上是作为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可是其中有弦外之 音,话中有话,涉及到外国人颇为关注的“中国 有无新闻自由”的问题。教授的第一个问题正好 应证了前面的提到的“刁钻、古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阅读练习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阅读《向中国人脱帽致敬》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记得那是12月,我进入巴黎十二大学。

我们每周都有一节对话课,为时两个半钟头。


课堂上,每个人都必须提出或回答问题。

问题或大或小,或严肃或轻松,千般百样,无奇不有。

入学前,前云南省《滇池》月刊的一位编辑向我介绍一位上对话课的教授:“他留着大胡子而以教学严谨闻名于全校。

有时他也提问,而且问题提得刁钻古怪。

总而言之你得小心,他几乎让所有的学生都从他的课堂上领教了什么叫做‘难堪’……”我是插班生,进校时,别人已上了两个多月的课。

我上第一堂对话课时,就被教授点着名来提问:“作为记者,请概括一下您在中国是如何工作的?”①
我说:“概括一下来讲,我写我愿意写的东西。


我听见班里有人窃笑。

教授弯起一根食指顶了顶他的无边眼镜:“我想您给会给予我这种荣幸:让我明白您的主编是如何工作的?”②
我说:“概括一下来讲,我的主编发他愿意发的东西。


全班“哄”地一下笑起来。

那个来自苏丹王国的阿卜杜勒鬼鬼_____(suìsuì)地朝我___(s hù)大拇指。

教授两只手都插入裤袋,挺直了胸膛问道:“我可以知道您是来自哪个中国的么?”③班上当即冷场。

我慢慢地对我的教授说:“先生,我没听清楚你的问题。

”他清清楚楚一字一句,又重复一遍。

我看看他的脸。

那脸大部分掩在浓密的毛发下。

我告诉那张脸,我对法兰西人的这种表达很陌生,不明白“哪个中国”一说可以有什么样的解释。

“那么,”教授说,“我是想知道,您是来自台湾中国还是北京中国?”④雪花在窗外默默地飘。

在这间三面墙壁都是落地玻璃的教室里,我明白地感受到了那种突然冻结的沉寂,几十双眼睛,蓝的绿的褐的灰的,骨碌碌瞪大了盯着三个人来回看,看教授,看我,看我对面那位台湾同学。

“只有一个中国。

教授先生,这是常识。

”我说。

马上,教授和全班同学一起,都转了脸去那位台湾人。

那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同胞正视了我,连眼皮也不眨一眨,冷冷地慢慢道来:“只有一个中国,教授先生。

这是常识。


话音才落,教室里便响起一片椅子松动的咔咔声。

教授先生盯牢了我,又递来一句话:“您走遍了中国么?”⑤
“除台湾省外,先生。


“为什么您不去台湾呢?”⑥
“政府不允许,先生。


“那么,”教授将屁股放了半边在讲台上,搓搓手看我,“您认为在台湾问题上,该是谁负主要责任呢?”⑦
“该是我们的父辈,教授先生,那会儿他们还年纪轻轻哩!”
教室里又有了笑声。

教授却始终不肯放过我:“依您之见,台湾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呢,如今?”⑧
“教授先生,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一人做事一人当’。

我们的父辈还健在哩!”我说,也朝着他笑,“我没有那种权力去剥夺父辈们解决他们自己酿就的难题的资格。


我惊奇地发现,我的对话课的教授思路十分敏捷,他不笑,而是顺理成章地接了我的话去:“我想,您不会否认邓小平先生该是你们的父辈。

您是否知道他想如何解决台湾问题?”⑨
“我想,如今摆在邓小平先生桌面的,台湾问题并非最重要的。


教授浓浓的眉毛如旗般展了开来,向上升起:“什么问题才是最重要的呢,在邓小平先生的桌面上?”⑩
“依我之见,如何使中国尽早富强起来是他最迫切需要考虑的。


教授将他另一半屁股也挪上讲台,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坐好,依然对我穷究下去:“我实在愿意请教:中国富强的标准是什么?这儿坐了二十几个国家的学生,我想大家都有兴趣弄
清楚这一点。

”(11)
我突然一下感慨万千,竟恨得牙根发痒,狠狠用眼光戳()着这个刁()钻古怪的教授,站了起来对他说,一字一字地:“最起码的一条是:任何一个离开国门的我的同胞,再不会受到像我今日要承受的这类刁难。


教授倏地离了讲台向我走来,我才发现他的眼睛很明亮,笑容很灿烂。

他将一只手掌放在我的肩上,轻轻地说:“丝毫没有刁难你的意思,我只是想知道,一个普通中国人是如何看待他们自己的国家的。

”然后,他两步走到教室中央,大声宣布:“我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下课。

”出了教室,台湾同胞与我并排儿走着。

好一会儿后,两人不约而同地看着对方说:“一起喝杯咖啡好吗?”
1.将下列该写拼音的注上拼音,该填汉字的填写汉字。

(1)阿卜杜勒鬼鬼_____(suìsuì)地朝我________(shù)大拇指。

(2)狠狠用眼戳()着这个刁()钻古怪的教授
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画线词语:
(1)“教授先生,我们的父辈还健在哩!”
(2)我狠狠用眼戳着这个刁钻古怪的教授
3.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充当什么句子成份?
(1)我是想知道:您是来自台湾中国还是北京中国?
(2)在这间三面墙壁都是落地玻璃的教室里,我明白地感觉到了那种突然冻结的沉寂。

(3)那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同胞正视了我。

4.下列划线部分运用了哪一种修辞方法?
(1)我告诉那张脸,我对法兰西人的这种表达方式很陌生。

()
(2)教授浓浓的眉毛如旗般展了开来。

()
5.“除台湾省外,先生。

”请联系上下文,按要求回答:
(1)按汉语表达习惯,这句话正常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话时,有时有些话可以省略。

请把上面这句话省略部分补出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是一篇记叙文,写出记叙的六要素:
(1)时间:(2)地点:(3)人物:
(4)事情起因:(5)事情经过:(6)事情结果:
7.法国教授在课堂上向“我”提出了11个问题,(文内标出)按交谈顺序,大致可归纳成4个方面的问题:
(1)第______到_______个问题是问:“我”和“主编”是如何工作的?
(2)第______到_______个问题是问台湾的主权归属问题。

第______到______个问题是问:台湾问题谁该负主要责任,如何解决?
(3)第______到______个问题是问:中国富强的标准是什么?
(4)在交谈中,教授话题不断转换,内容涉及面广,看似随意信口而问,实际上所有问题都紧紧围绕着____________这一中心话题。

8.文章要注意前后照应,与划线句“教室里便响起一片椅子松动的咔咔声。

”相照应的两个句子是:
(1):
(2):
9.本文与都德的《最后一课》同样都体现了______这一主题,都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法。

《最后一课》运用了景物、语言、行动、心理、细节等多种描写方法,而本文主要采用_________描写。

10.交谈要看对象、要注意场合。

如法国教授问“我”:“你认为在台湾问题上,该是谁负主要责
任呢?”如果直截了当地回答,可以这样说:“应由台湾当局负责!”我并没有这样回答,这是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完本文后,你有何感想?请将你感受最深的一点写成一段话,20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崇崇竖(2)chuǒdiāo
2.(1)健康地活着(2)盯瞪
3.(1)宾语(2)状语(3)主语
4.(1)借代(2)比喻
5.(1)“先生,除台湾省外。

”(2)“国内其它地方我都去过。


6.(1)12月(2)巴黎十二大学教室(3)法国教授、“我”和班级同学(4)上对话课(5)“我”和教授的对话(6)赢得了法国教授的脱帽致敬
7.(1)第①-②(2)③-⑥⑦-⑨(3)⑩-⑾(4)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是如何看待他们自己的国家的
8.(1)班上当即冷场(2)我明白地感受到了那种突然冻结的沉寂
9.爱国主义对话
10.答题要点:(1)在台湾同学面前,由于两岸政治制度不同,加上两岸长期处于隔绝状态,思想认识上的差异是可以理解的,因此,“我”不作明确回答,可以避免引起争议和伤害对
方的感情。

(2)在外国人面前,我与台湾同学又都是中国人,不把我们之间的分歧或认识上的差异公诸于众,既可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团结,又可以维护国家的统一。

11.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