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基本算法 (1)

合集下载

华为ffr计算方法

华为ffr计算方法

华为ffr计算方法华为FFR(Fractional Frequency Reuse)是无线网络中一种资源分配和信道复用技术,旨在提高网络性能和系统容量。

FFR将无线资源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采用不同的频率重用模式,以提高频谱效率和网络容量。

本文将介绍华为FFR的计算方法和相关的参考内容。

华为FFR的计算方法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 确定区域划分:根据网络需求和资源分布情况,将网络划分为不同的区域。

每个区域可以具有不同的频率重用模式和资源分配策略。

2. 确定频率重用模式:根据网络需求和资源分布情况,选择适当的频率重用模式。

常用的频率重用模式包括全频重用(Full Frequency Reuse)、分簇重用(Clustered Reuse)和分区重用(Fractional Reuse)。

在华为FFR中,采用的是分区重用。

3. 计算FFR阈值:根据网络需求和系统容量限制,计算FFR的阈值。

FFR阈值决定了无线资源在不同区域之间的共享程度。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平衡系统容量和无线资源的分配。

4. 确定区域间的干扰情况:根据网络模型和干扰分析,计算出区域间的干扰情况。

干扰情况可以通过计算信号强度、干扰电平和距离等参数得出。

5. 进行资源分配和信道复用:根据FFR阈值和干扰情况,进行资源分配和信道复用。

根据网络需求,可以采用静态或动态的方式进行资源分配和信道复用。

静态的方式是在网络规划和优化阶段确定资源分配策略,而动态的方式是根据实时情况进行资源分配和信道复用。

华为FFR的计算方法可以参考以下内容:1.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From RF Subsystems to 4G Enabling Technologies》:该书介绍了无线通信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和相关技术,其中包括信道复用和资源分配技术,可以参考其中关于FFR的章节。

2. 《LTE-Advanced and Next Generation Wireless Networks: Channel Modeling and Performance》:该书介绍了LTE-Advanced和下一代无线网络的信道建模和性能分析技术,包括FFR的计算方法和实施策略,可以参考其中关于FFR的章节。

华为ffr计算方法

华为ffr计算方法

华为ffr计算方法华为无线传输系统的 FFR(Fractional Frequency Reuse)是一种无线资源优化技术,通过将无线频谱划分为不同的重叠区域,并针对不同的区域分配不同的资源,以提高系统容量和用户体验。

下面将介绍华为 FFR 的计算方法。

1. FFR 原理介绍:华为 FFR 主要采用了频域分集技术,将系统频谱划分为两个或多个子带。

其中,用户密集的区域使用更大的频带,而用户稀疏的区域则使用较小的频带,以实现用户间干扰的管理和优化。

2. FFR 计算方法:(1)确定系统频谱划分的子带数目:根据实际网络需求和用户分布情况,确定系统的频谱划分子带数目。

一般来说,子带数目的选择会根据用户密度和无线资源需求进行决策。

(2)确定不同子带的频谱资源分配比例:根据不同子带的用户密度和无线资源需求,确定每个子带的频谱资源分配比例。

一般情况下,用户密集的区域分配更多的频谱资源,而用户稀疏的区域分配较少的频谱资源。

(3)计算不同子带的频谱资源分配:根据确定的频谱资源分配比例,计算每个子带的频谱资源分配。

具体计算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加权平均法或者优化算法进行。

(4)实现 FFR 算法:根据计算得到的频谱资源分配,实现 FFR 算法。

通过无线资源管理系统对不同区域无线资源进行分配和管理,以优化系统容量和用户体验。

3. FFR 算法的优化: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容量和用户体验,可以结合其他优化算法进行 FFR 的优化。

例如,可以根据实时用户数量和用户需求情况进行动态的频谱资源分配调整,以适应网络负载的变化。

总结:华为 FFR 是一种通过频域分集技术优化无线资源的方法。

通过确定系统频谱划分的子带数目,确定不同子带的频谱资源分配比例,并计算每个子带的频谱资源分配,可以实现系统容量和用户体验的优化。

为了进一步提高效果,可以结合其他优化算法进行 FFR 的优化调整。

华为使用基本手册

华为使用基本手册

华为使⽤基本⼿册实验参考第⼀章:实验参考 (1)基本实验 (5)实验⼀计算机和交换机基本设置、、、、、、、、、、、、、、、、、、、、、、、、、、、、、、、、、、、、、、、、、5 password: (5)双击⼩电脑: (6)实验⼆配置端⼝聚合、、、、、、、、、、、、、、、、、、、、、、、、、、、、、、、、、、、、、、、、、、、、、、、、、、、、、、6 对于SwitchA (6)对于SwitchB (7)聚合操作 (7)实验三基本VLAN设置、、、、、、、、、、、、、、、、、、、、、、、、、、、、、、、、、、、、、、、、、、、、、、、、、7 设置计算机的IP为 (8)再改回来,并设置trunk (8)(1) 新加⼊的SwitchC 默认状态时,测试连通性 (9)(2) 将交换机之间的连线都设置成trunk时,再测试连通性 (9)(3) 设置vtp (9)实验四配置primary VLAN和secondary VLAN 、、、、、、、、、、、、、、、、、、、、、、、、、、、、10 实验五交换机的镜像与⽣成树、、、、、、、、、、、、、、、、、、、、、、、、、、、、、、、、、、、、、、、、、、、、11(⼀) 设置镜像 (11)(⼆) ⽣成树 (11)实验六路由器BootROM升级、、、、、、、、、、、、、、、、、、、、、、、、、、、、、、、、、、、、、、、、、、、、11 实验七直联路由、、、、、、、、、、、、、、、、、、、、、、、、、、、、、、、、、、、、、、、、、、、、、、、、、、、、12 实验⼋单臂路由、、、、、、、、、、、、、、、、、、、、、、、、、、、、、、、、、、、、、、、、、、、、、、、、、、、、、、、、131.⼀个接⼝两个IP的情况 (13)2.划分两个⼦接⼝,对两个vlan的路由 (14)实验九静态路由实验、、、、、、、、、、、、、、、、、、、、、、、、、、、、、、、、、、、、、、、、、、、、、、、、、、、、14 实验⼗动态路由实验、、、、、、、、、、、、、、、、、、、、、、、、、、、、、、、、、、、、、、、、、、、、、、、、17 实验⼗⼀访问控制列表实验、、、、、、、、、、、、、、、、、、、、、、、、、、、、、、、、、、、、、、、、、、、、18 1.基本访问列表 (18)2.扩展访问控制列表 (19)实验⼗⼆地址转换配置、、、、、、、、、、、、、、、、、、、、、、、、、、、、、、、、、、、、、、、、、、、、、、、、20 第⼆章:命令提⽰、、、、、、、、、、、、、、、、、、、、、、、、、、、、、、、、、、、、、、、、、、、、、、、、、、、、、、、、21 计算机命令、、、、、、、、、、、、、、、、、、、、、、、、、、、、、、、、、、、、、、、、、、、、、、、、、、、、、、、、、、、、21 交换机命令、、、、、、、、、、、、、、、、、、、、、、、、、、、、、、、、、、、、、、、、、、、、、、、、、、、、、、、、、、、、21 路由器命令、、、、、、、、、、、、、、、、、、、、、、、、、、、、、、、、、、、、、、、、、、、、、、、、、、、、、、、、、、、、23 静态路由、、、、、、、、、、、、、、、、、、、、、、、、、、、、、、、、、、、、、、、、、、、、、、、、、、、、、、、、、、、、23 动态路由、、、、、、、、、、、、、、、、、、、、、、、、、、、、、、、、、、、、、、、、、、、、、、、、、、、、、、、、、、、、23 标准访问列表命令格式如下、、、、、、、、、、、、、、、、、、、、、、、、、、、、、、、、、、、、、、、、、、、、24 扩展访问控制列表配置命令、、、、、、、、、、、、、、、、、、、、、、、、、、、、、、、、、、、、、、、、、、、、24 扩展访问控制列表操作符的含义、、、、、、、、、、、、、、、、、、、、、、、、、、、、、、、、、、、、、、、、24 扩展访问控制列表举例 (24)地址转换配置举例、、、、、、、、、、、、、、、、、、、、、、、、、、、、、、、、、、、、、、、、、、、、、、、、、、、、25 PPP设置 (26)PPP验证、、、、、、、、、、、、、、、、、、、、、、、、、、、、、、、、、、、、、、、、、、、、、、、、、、、、、、、、、、、、、、、、26 pap被验⽅ (26)chap被验⽅ (26)帧中继监测 (27)第三章:理论学习 (27)⽹络的发展与应⽤、、、、、、、、、、、、、、、、、、、、、、、、、、、、、、、、、、、、、、、、、、、、、、、、、、、、27⼀、计算机⽹络发展的三个阶段 (27)⼆、我国计算机⽹络的三个层次、、、、、、、、、、、、、、、、、、、、、、、、、、、、、、、、、、、、、、、、28 第四章:⽹络互联基础 (29)⼀、OSI七层协议、、、、、、、、、、、、、、、、、、、、、、、、、、、、、、、、、、、、、、、、、、、、、、、、、、、、291、物理层 (29)2、链路层 (29)3、⽹络层 (29)4、传输层 (30)5、会话层 (30)6、表⽰层 (30)7、应⽤层 (30)⼆、TCP/IP 协议簇、、、、、、、、、、、、、、、、、、、、、、、、、、、、、、、、、、、、、、、、、、、、、、、、、、、、301、接⼝层 (30)2、⽹络层 (31)3、传输层 (31)4、应⽤层 (31)三、TCP连接的建⽴、、、、、、、、、、、、、、、、、、、、、、、、、、、、、、、、、、、、、、、、、、、、、、、、、、、、、321、TCP连接通过三次握⼿完成 (32)2、套接字Socket (32)四、IP地址划分、、、、、、、、、、、、、、、、、、、、、、、、、、、、、、、、、、、、、、、、、、、、、、、、、、、、、、、、321、IP地址分类 (32)2、地址区间 (32)3、特殊地址 (33)4、⼦⽹掩码 (33)第五章:交换机原理与应⽤ (33)⼀、基本以太⽹、、、、、、、、、、、、、、、、、、、、、、、、、、、、、、、、、、、、、、、、、、、、、、、、、、、、、、、、331、以太⽹标准 (33)2、接线标准 (34)3、接线⽅法 (34)⼆、交换机原理与应⽤、、、、、、、、、、、、、、、、、、、、、、、、、、、、、、、、、、、、、、、、、、、、、、、、341、冲突域和⼴播域 (34)2、交换机原理 (35)3、交换⽹络中的环 (35)4、关于VLAN (36)5、交换机和路由器的⼝令恢复: (37)三、三层交换的概念、、、、、、、、、、、、、、、、、、、、、、、、、、、、、、、、、、、、、、、、、、、、、、、、、、、、、371、交换机是链路层设备,使⽤MAC地址,完成对帧的操作 (37)2、交换机的通道技术 (37)3、端⼝协商⽅式 (38)4、通道端⼝间的负载平衡 (38)第六章:路由的基本概念、、、、、、、、、、、、、、、、、、、、、、、、、、、、、、、、、、、、、、、、、、、、、、、、、、、、381、路由类型 (38)2、路由算法 (39)3、路由交换范围 (39)4、路由表 (39)⼀、RIP路由协议、、、、、、、、、、、、、、、、、、、、、、、、、、、、、、、、、、、、、、、、、、、、、、、、、、、、391、RIP协议的认识 (39)2、路由表的维护 (40)3、路由环路: (40)4、解决路由环路的办法 (40)⼆、OSPF路由协议、、、、、、、、、、、、、、、、、、、、、、、、、、、、、、、、、、、、、、、、、、、、、、、、、、、、411、OSPF的特点 (41)2、指定路由器与路由器标识 (41)3、建⽴路由表 (41)4、单区域OSPF配置 (42)5、多区域OSPF的设置 (42)三、访问控制列表、、、、、、、、、、、、、、、、、、、、、、、、、、、、、、、、、、、、、、、、、、、、、、、、、、、、421、访问控制列表类型与作⽤ (42)2、访问控制列表的结构 (42)3、访问控制列表匹配原则 (43)4、命名⽅式的访问控制列表 (43)四、地址转换NA T 、、、、、、、、、、、、、、、、、、、、、、、、、、、、、、、、、、、、、、、、、、、、、、、、、、、、431、NAT的认识 (43)2、静态NAT (44)3、动态NAT (44)4、PAT (44)5、基于NAT的负载均衡 (44)6、基于服务的NAT (45)第七章:常⽤的⼴域⽹协议、、、、、、、、、、、、、、、、、、、、、、、、、、、、、、、、、、、、、、、、、、、、、、、、45⼀、PPP协议、、、、、、、、、、、、、、、、、、、、、、、、、、、、、、、、、、、、、、、、、、、、、、、、、、、、、、、、451、PPP协议的组成和特点 (45)2、PAP(Password Authentication Protocol)验证 (45)3、CHAP(Challenge-Handshak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验证 (46)⼆、HDLC协议、、、、、、、、、、、、、、、、、、、、、、、、、、、、、、、、、、、、、、、、、、、、、、、、、、、、、、、、、46三、帧中继、、、、、、、、、、、、、、、、、、、、、、、、、、、、、、、、、、、、、、、、、、、、、、、、、、、、、、、、、、、、、46 第⼋章:PIX防⽕墙特点与应⽤ (47)⼀、PIX防⽕墙的认识、、、、、、、、、、、、、、、、、、、、、、、、、、、、、、、、、、、、、、、、、、、、、、、、47⼆、防⽕墙的配置规则、、、、、、、、、、、、、、、、、、、、、、、、、、、、、、、、、、、、、、、、、、、、、、、、47三、PIX防⽕墙的配置模式、、、、、、、、、、、、、、、、、、、、、、、、、、、、、、、、、、、、、、、、、、、、47四、PIX基本配置命令、、、、、、、、、、、、、、、、、、、、、、、、、、、、、、、、、、、、、、、、、、、、、、、、471、nameif (47)2、interface (48)3、ip address (48)4、global (48)5、nat (49)6、route (49)7、static (49)8、conduit (50)9、访问控制列表ACL (50)10、侦听命令fixup (51)11、telnet (51)12、显⽰命令 (51)13、DHCP 服务 (51)第九章:PIX防⽕墙举例 (52)基本实验实验⼀计算机和交换机基本设置添加⼀个交换机,⼀个计算机,双击交换机,进⼊终端配置:systempassword:[Quidway]sysname S3026 ;交换机命名[S3026]super password 111 ;设置特权密码[S3026]user-interface vty 0 4 [S3026-ui-vty0-4]authentication-mode password[S3026-ui-vty0-4]set authentication-mode password simple 222[S3026-ui-vty0-4]user privilege level 3[S3026-ui-vty0-4]quit[S3026]quitsyspassword:111[S3026]display currect-config[S3026]dis curr[S3026]vlan 2[S3026-vlan2]port ethernet0/2[S3026-vlan2]port e0/4 to et0/6[S3026-vlan2]quit[S3026]dis vlan[S3026]int e0/3[S3026-Ethernet1]port access vlan 2[S3026-Ethernet1]quit[S3026]dis vlan[S3026]dis curr[S3026]interface vlan 1[S3026-Vlan-interface1]ip address 10.65.1.8 255.255.0.0[S3026-Vlan-interface1]quit[S3026]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10.65.1.2[S3026]ip default-gateway 10.65.1.2[S3026]dis curr[S3026]save双击⼩电脑:login:rootpassword:linux[root@PCA root]#ifconfig eth0 10.65.1.1 netmask 255.255.0.0 [root@PCA root]#ifconfig[root@PCA root]#route add default gw 10.65.1.2[root@PCA root]#route[root@PCA root]#ping 10.65.1.8[root@PCA root]#telnet 10.65.1.8实验⼆配置端⼝聚合要求聚合的端⼝⼯作在全双⼯,速度⼀致,在同⼀槽⼝且连续。

华为-计划、预算和核算

华为-计划、预算和核算

1、计划-预算-核算体系概述计划-预算-核算在公司的三个关键业务环节:中长期战略规划(SP)、年度业务计划(BP)和日常项目计划(PP)中都应该包括。

在每个关键业务环节中,都包含计划、预算、核算的闭环管理,从而形成区域/代表处PDCA 运作的管理过程。

这三个关键业务环节的流程,组织管理体系,工具及IT支持的详细内容请参考下图:λ对于代表处来说,计划-预算-核算贯穿整个业务活动和业务责任,由五个循环组成:●第一循环:规划预算环主要包括从SP到BP到预算签署PBC,这是一个中长期规划到年度规划的流程;年度PBC签署以后就进入季度和月度的管理,月度预测更新等等。

λ●第二循环:预测运营环主要由三个关键会议构成:综合运营会议、销售运营会议(OTO)和交付运营会议(OTC)。

λ●第三循环:计划集成环主要包括代表处的计划流程,从订货到要货到生产采购到运输发货到到货到工程安装计划。

λ●第四循环:项目管理环从项目机会到投标到交付到回款到决策整个项目流程。

λ●第五循环:绩效基线环主要包括PBC指标分解落地和基线建设与维护两个工作。

代表承接了公司的KPI目标以后,非常重要的一项措施是:组织经营管理团队分解这些指标到相关的职能部门和销售、交付项目组,才能落实。

具体内容如下图所示:代表处主要以项目交付为主,对一个项目来说,也需要以计划-预算-核算的思路来看。

因为从投标开始算到签订合同,一个opportunity to order (OTO) 的周期快则3个月,慢则9个月甚至1年,投入是很大的,所以对项目生命周期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尤其需要从财务的角度考虑。

OTC过程(即交付过程)的最终目的是确认收入和获得回款,而不是满足客户的需求,所以很多交付会议都没有财务人员参加是不对的;同时,在交付过程可以通过“红单进,黑单出”的一些特殊情形,有很多改善的机会。

2、计划:Strategy Planning(SP)简介战略规划 (Strategy Planning SP) 解决方向性的问题,回答三个问题:●现在在哪里?● 3-5年之后我们会去哪里?●如何去?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构成了SP的主要内容框架。

华为III代功控算法介绍

华为III代功控算法介绍

当【华为III代上/下行信号等级上门限】>=RxLev>=【华为III代上/下行信号等级下门限】,且【华为III 代**业务上/下行质量等级上门限】>=RxQual+QOffFh>=【华为III代**业务上/下行质量等级下门 限】时,无需功控,否则进入功控步长计算流程。

按电平功控期望值={华为III代下(上)行信号等级上门限+华为III代下(上) 行信号等级下门限}/2 按质量功控的期望值={华为III代FS(HS)业务下(上)行质量等级上门限+华 为III代FS(HS)业务下(上)行质量等级下门限}-跳频增益 其中跳频增益由参数华为III代MA跳频增益1~8来确定。当跳频MA长度为N 时(1<=N<=8),则跳频增益值=华为III代MA跳频增益N/10;当跳频MA长 度大于8个频点时,按8计算。为简化算法,一般建议跳频增益均设置为0。


上行功控:调整MS的输出功率,使BTS获得稳定接收信号 强度,以减少对同邻频的干扰,降低移动台功耗。 下行功控:调整BTS输出功率,使MS获得稳定接收信号强 度,减少同邻频干扰,降低基站功耗。


测量报告处理:
插补、滤波:III代功控采用指数滤波代替II代功控的 线性滤波;

功控判决条件:
【信号等级上门限】>=RxLev>=【信号等级下门 限】,且【质量等级上门限】>=RxQual>=【质量等 级下门限】时,无需功控,否则进行功控步长计算流 程;







对ca(k)和qa(k)进行指数滤波,滤波后的ca_filtered1 (k)和 qa_filtered1 (k)分别为 ca_filtered1 (1) = ca (1); k=1 ca_filtered1 (k) = a*ca(k) + (1-a)*ca_filtered1 (k-1) k>1 (1) qa_filtered1 (1) = qa(1); k=1 qa_filtered1 (k) = a*qa(k) + (1-a)*qa_filtered1 (k-1) k>1 (2) 其中a为指数滤波系数,a = 1 / (2^(F/2)),F为滤波周期 ca (k):第k个实际接收电平等级 ca_filtered1 (k):第k个滤波后接收电平等级 qa(k):第k个实际接收质量等级 qa_filtered1 (k):第k个滤波后接收质量等级

华为GSM切换算法详解

华为GSM切换算法详解

华为GSM切换算法详解GSM切换算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测量报告和切换决策。

测量报告是指移动台对周围基站的测量结果,包括接收信号强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RSSI)、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接收质量(Received Quality,RxQual)等参数的上报。

切换决策是指基于测量报告和一系列的切换条件,通过切换策略来进行切换的决策。

在GSM中,常见的切换类型包括手动切换和自动切换。

手动切换是指移动用户根据需要手动选择要切换到的目标基站;自动切换是指网络根据切换条件和策略,自动选择合适的目标基站进行切换。

GSM切换算法的具体实现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测量报告:移动台定期对周围的基站进行测量,并上报测量结果。

测量报告包括接收信号强度、信噪比、接收质量等参数。

基站根据这些测量结果,可以了解移动台与周围基站之间的信号质量和干扰程度。

2.切换条件:基于测量报告的参数,设置一系列的切换条件。

切换条件包括接收信号强度阈值、信噪比阈值、接收质量阈值等。

当测量报告中的参数满足切换条件时,就可以考虑进行切换。

3.切换策略:根据切换类型(手动切换或自动切换)和切换条件,制定相应的切换策略。

切换策略包括选择最优目标基站、优先级排序、资源分配等。

在自动切换中,通常会根据测量报告中的参数评估周围基站的质量,并选择信号最强、干扰最小的基站作为切换目标。

4.切换过程:当测量报告中的参数满足切换条件时,开始切换过程。

切换过程主要包括两个阶段:测量报告和切换命令。

在测量报告阶段,移动台会对切换目标基站进行测量,并上报测量结果。

在切换命令阶段,网络根据测量结果和切换策略,向移动台发送切换命令,指示移动台切换到目标基站。

5.切换完成:移动台接收到切换命令后,开始切换过程。

切换过程中,移动台会断开与当前基站的连接,并与目标基站建立连接。

一旦切换完成,移动台就可以通过目标基站进行正常通信。

华为SEQ VoLTE指标规范

华为SEQ VoLTE指标规范

华为SEQ VoLTE指标规范1VoLTE简介VoLTE即Voice over LTE,它是一种IP数据传输技术,VoLTE是基于IMS的语音业务,可实现数据与语音业务在同一网络下的统一。

4G网络下不仅仅提供高速率的数据业务,同时还提供高质量的音视频通话,后者便需要VoLTE技术来实现。

VoLTE技术带给4G用户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接通等待时间更短,以及更高质量、更自然的音视频通话效果。

VoLTE与2G、3G语音通话有着本质的不同。

VoLTE是架构在4G网络上全IP条件下的端到端语音方案。

VoLTE相较2G、3G语音通话,语音质量能提高40%左右,因为它采用高分辨率编解码技术。

VoLTE为用户带来更低的接入时延(拨号后的等待时间),比3G降50%,大概在2秒左右,而2G时代在6~7秒。

此外,2G、3G下的掉话时有发生,但VoLTE的掉话接近于零。

对运营商而言,部署VoLTE意味着开启了向移动宽带语音演进之路。

从长远来看,这将给运营商带来两方面的价值,一是提升无线频谱利用率、降低网络成本。

因为对于语音业务,LTE的频谱利用效率远远优于传统制式,达到GSM的4倍以上。

另一个价值就是提升用户体验,VoLTE的体验明显优于传统CS语音。

首先,高清语音和视频编解码的引入显著提高了通信质量;其次,VoLTE的呼叫接续时长大幅缩短,测试表明VoLTE比CS呼叫缩短一半以上;第三,与RCS的无缝集成可以带来丰富的业务2VoLTE涉及的接口图中红色标记的的探针采集接口是VoLTE涉及的关键接口。

外置探针UuS1-USGIP-CSCF/SBCS-CSCF/I-CSCFS/P_GWENODEBUE MwMMES1-CProbeProbeLTE 信令面数据流IMS 信令面数据流IMS 用户面数据流P-CSCF/SBCMSCSvProbeProbeS11关键网元:P-CSCF :proxy 呼叫会话控制实体 S-CSCF :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实体 UE :用户终端 S-GW :服务网关 P-GW :PDN 网关 MME :移动管理实体 SBC :会话边缘控制MSC :移动交换中心接口简介: 连接的网络或网元 接口名称 接口协议 协议用途遵循标准E-UTRAN<->MME S1-MME S1-AP 用于信令消息传送。

华为基本法(完整版)

华为基本法(完整版)

华为基本法(完整版)华为基本法(完整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基本法以确保华为发展、提升公司治理水平、规范公司运营行为为目的,坚持以公开、公正、公平为原则,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要求,保障股东权益和员工权益,促使华为健康持续发展。

第二条华为的目标是在信息社会中推动普及让全球每个人能够分享信息,华为宗旨是成为全球信息和通信技术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和服务提供商。

第三条华为的核心价值观是以客户为中心,持续创造价值,坚持艰苦奋斗,合作共赢。

第二章公司治理第四条华为实行股权分离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权力机构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公司高级管理层组成。

第五条股东大会是华为的最高权力机构,负责行使股东权益,审议和决定重大事项,并选聘和罢免董事长、董事、监事。

第六条董事会是华为的决策和执行机构,由董事长、副董事长、总裁、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组成。

第七条监事会负责对董事会的决策和公司管理层的工作进行监督,保障法律合规和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

第三章公司治理规范第八条华为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并遵守各国和地区的法律法规。

第九条华为以市场为导向,坚持公平竞争原则,不进行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十条华为要保护知识产权,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妥善处理知识产权纠纷。

第四章人力资源管理第十一条华为要坚持公正公平的招聘原则,选用合适的人才,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

第十二条华为要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积极关注员工的职业发展和心理健康。

第十三条华为要依据绩效和能力评价员工,提供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

第五章风险管理与合规第十四条华为要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识别、评估和管理各类风险,降低公司面临的风险。

第十五条华为要建立有效的合规体系,确保公司的运营符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预防和避免违法违规行为。

第十六条华为要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保障资产安全,防止财务舞弊和不正当行为。

本所涉及附件如下:1. 华为股东大会章程;2. 华为董事会章程;3. 华为监事会章程;4. 华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5. 华为风险管理与合规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远大的追求,求实的作风
二、尊重个性,集体奋斗 三、结成利益共同体
四、公平竞争,合理分配
一 吃苦耐劳精神 二 敬业精神 三 无为而治精神
华为在业界是以注重制度和文化而著称的。 1998年3月正式出台的《华为基本法》也许就 是这一说法的最佳印证。华为认为,制定一个 好的规则比不断批评员工的行为更有效,它能 让大多数的员工努力地分担自己的工作、压力 和责任。在华为的发展史上,这部《基本法》 具有非同一般的影响力。它是中国第一部总结 企业战略、价值观和经营管理原则的“宪法”, 是一家企业进行各项经营管理工作的纲领性文 件,也是制定各项具体管理制度的依据。因此, 该文本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具有很重要的示范 意义。
一 业绩评估矛盾 二部门和岗位的职责与权限的不明晰 三企业文化千人千面
企业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 企业制度是走向成功的保障。
公司管理制度是员工在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共 同遵守的规定和准则的总称。一个公司的规章 制度完不完善,直接影响公司日常管理和工作 执行的贯彻落实。一个已有多年历史的企业对 外面临的是日新月异的竞争大环境,对内传统 的生产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公司发展的需求。 在新的形势下,推行制度改革,健全公司的管 理制度,无疑是为公司发展和实现制度化管理 打下坚实基础。大凡成功的企业都有一套系统、 科学、严密、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
实行制度化管理对于现代企业意义十分重 大。成功的企业在企业管理制度实施方面 具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规范性的管理制 度编制或创新以及规范性管理制度实施的 效果等因素较其他企业成功。而且是在不 断的、稳定的创新、优化过程中,循环性 升级式地提高规范性管理制度的实施质量, 保持和增强科学、高效的企业管理制度体 系的运转效能。
青岛理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
史延凯
华为背景介绍
华为非常崇尚“狼”,认为狼是企业学习的榜样, 要向狼学习“狼性”,狼性永远不会过时。任正 非说:发展中的企业犹如一只饥饿的野狼。狼有 最显著的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 不挠、奋不顾身、永不疲倦的进攻精神,三是群 体奋斗的意识。同样,一个企业要想扩张,也必 须具备狼的这三个特性。
也就是说,在竞争中拥有竞争优势的企业 或在某一段时间成功的企业,其内部的企 业管理制度及其所含的规范、规则因素的 总和一定也是具有较强的优势。企业之间 如果在某一方面存在差距,一定是与此方 面的相关管理制度及其所含规范、规则等 的总体实施效果存在一定的差距。企业之 间如果在同一产品、市场领域里的竞争存 在优、劣势之分,一定是企业之间在整体 企业管理制度及其规范、规则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