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分参数及切换算法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室分测试报告

室分测试报告

CDMA-CQT测试——测试报告测试项目:一.覆盖效果测试与CQT拨打测试在范围内做覆盖测试,同时进行CQT拨打测试;测试方案:先测试覆盖效果测试项目,同时进行CQT拨打测试;测试仪器:LG KX206手机2部笔记本2部HUAWEI EC1260无线数据终端 2部(配套鼎利测试软件)测试时间:2012年2月21日厂家:备注:楼宇范围——本次测试范围——重庆通信建设有限公司彭加林钟平华2012-2-24一.室分平层测试分析室内平层测试系统:室分系统 PN: 1.Ec/Io分析1-1.室内平层测试PN: 总体Ec/Io分析如下:2.RXAGC分析2-1.室内平层测试PN: RXAGC分析如下:3.TXAGC分析3-1室内平层测试PN: TXAGC分析如下:4.覆盖统计附表5.CQT拨打统计二.室分电梯和车库覆盖测试分析室内电梯和车库测试系统:室分系统 PN: 1.Ec/Io分析1-1.室内电梯和车库测试PN:,总体Ec/Io分析如下:2.RXAGC分析2-1.室内电梯和车库测试PN: RXAGC分析如下:3.TXAGC分析3-1室内电梯和车库测试PN: TXAGC分析如下:4.覆盖统计附表5.CQT拨打统计5-1室内电梯和车库测试:三.室分EVDO测试分析EVDO应用层瞬时速率标准为大于300Kbps的比例大于或者等于70%。

实际测得EVDO应用层瞬时速率大于300Kbps的比例占95.37%。

EVDO测试结果:合格江北雨花园四.室分整体指标评估表:室分整体评估结果:不合格不合格统计:Microsoft Excel工作表。

室内分布系统方案设计合理性研究

室内分布系统方案设计合理性研究

室内分布系统方案设计合理性研究一、测试目的1、探讨针对不同户型的室分设计方案是否合理。

2、探讨室分楼间对打的建设方案。

二、测试设备和测试场景1、测试设备:射频功率源GC8610、功率计GC8320/GC8330、泰克扫频仪2、测试元器件:RRU、衰减器、馈线、室分天线等3、测试场景:常见户型的室分场景、楼间对打建设小区。

三、测试内容1、各种介质传播损耗测试:测试室内覆盖场景中的常见传播介质,如门、窗户、墙体、玻璃、电梯等穿透损耗。

2、常见户型室分设计方案研究测试:在现有常见户型场景中,利用GC套件模拟信源输出,入户测试屋内不同位臵的接收信号强度,判断室分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3、楼间对打建设方案验证测试:对建设楼间对打覆盖的小区覆盖楼层选取特定的测试位臵,测出接收到信号强度,评估楼间对打的覆盖效果。

四、测试方案及结论(一)各种介质传播损耗测试1.测试方法把射频功率源GC8610经功率计GC8320后接室分天线,作为信源发射信号,用泰克扫频仪加室分天线测量特定位臵的接收功率,计算不同传播介质下的传播损耗,具体测试方法如下图。

2.测试结果2.1 本次测试的介质图片普通墙体玻璃门普通木门普通消防木门普通铁门双扇铁门双层防盗门电梯2.2测试结果从上面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损耗最大的两种介质分别为电梯和双层防盗门。

室分系统常见传播介质损耗测试记录汇总表如下:室分常见介质损耗记录表.xlsx(二)常见户型室分设计方案研究测试选取目前室分站点常见覆盖场景,把功率源GC8610连接室分天线安放在室分设计方案中天线的位臵,作为模拟信源输出不同的功率,在覆盖户型室内选取不同的测试位臵,用泰克扫频仪加室分全向天线测出对应测试点的接收功率,判断室分系统设计方案是否能够满足深度覆盖需求;另外对比测试全向天线与定向天线覆盖效果的差异,为室分设计时根据不同覆盖场景和需求选取不同的天线类型提供参考依据。

5.1 户型1设计方案把功率源GC8610接全向天线,分别放臵在信源位臵点1、2,设臵LTE(E频段)模式,分别设臵不同的输出功率,在室内选取多个特定位臵,利用扫频仪加接收天线记录各个测试点的接收信号强度,从而判断天线安装是否合理,是否能满足室内深度覆盖需求。

室分优化解决方案

室分优化解决方案

WCDMA室分优化解决方案1 概述室内站点开通后,为了保障开通后的网络质量效果,前期完成了室分站点基本业务的验证测试。

为了更好的做好室内外协同覆盖,提高WCDMA用户的通信感受和服务质量,后续的深度优化至关重要。

依据建筑物的特点,共分为4个场景,结合实际的场景分类,选择适合场景的专题。

1)场景一:中层建筑物(10层以下)场景描述:✓建筑物特点:建筑物相对不高,房间面积一般不大,内部结构简单,建筑材料穿透损耗较小,内部纵深较浅,不容易产生死角。

✓用户和业务特点:主要以语音和低速的数据业务为主,人员流动较为频繁。

✓典型建筑物:一般酒店/宾馆、小型办公楼。

关注专题:✓覆盖干扰专题✓切换专题2)场景二:高层的写字楼或者高层办公楼(10层以上)场景描述:✓建筑物特点:办公楼一般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楼层较高,隔间较多,多大窗,楼层间穿透损耗较大。

✓用户和业务特点:高端客户较多,语音业务、数据业务均有较高的要求✓典型建筑物:高层的政府办公楼、运营商高层办公楼、高层住宅小区关注专题:✓切换专题✓HSPA速率专题3)场景三:大型综合场所(餐饮,娱乐,购物)或者大型服务宾馆场景描述:✓建筑物特点:楼层建筑物一般较高,多为厚砖墙;如果有间隔存在,则较为集中并且具有结构类似的特点,比如餐饮或者娱乐的包间✓用户和业务特点:不同楼层的服务不同,导致人员变化急剧,业务也呈现随楼层变化的趋势,需要划区域来保证各楼层的业务✓典型建筑物:星级酒店、大型超市关注专题:✓覆盖干扰专题✓切换专题✓HSPA速率专题4)场景四:交通枢纽场景描述:✓建筑物特点:内部面积较大,相对空旷,少窗✓用户和业务特点:人员流动密集,业务呈现多样化无序性,业务主要集中在候车区域。

✓典型建筑物:火车站、汽车站关注专题:✓覆盖干扰专题✓切换专题针对以上4个场景,后续深度优化主要围绕以下几个专题展开:1、覆盖干扰专题2、切换专题3、23G互操作专题4、HSPA速率专题2 覆盖干扰专题优化2.1 覆盖问题分析覆盖类问题目前主要是下行覆盖不足,主要由以下几种类型:➢站点设计问题:天线布点稀疏,天线口设计功率低,天线安装位置不当➢施工工艺质量差:接口未拧紧、接头虚接、接头进水、天线暗装、天线安装位置有金属物阻挡、耦合器接反、天馈驻波比大➢业主原因:由于业主不同意安装,造成局部信号覆盖弱➢信源设备问题:直放站、RRU输出口功率低,使天线口输出口信号低分析测试数据发现覆盖不达标的区域,需要对问题进一步定位,配合室分厂家、定位到具体的元器件或线路,并提出整改方案;由于业务原因导致引起的弱覆盖,需要向局方拿到变更表,并填写工程备忘录;对于天线移位导致的弱覆盖需要拿到相应的竣工文档,确定移位原因并有相关人员确认。

切换专题研究

切换专题研究

切换专题研究1 切换算法流程及相关数据配置 (3)1.1小区基本排序和网络特征调整 (4)1.1.1M准则 (4)1.1.2K准则 (5)1.1.316bits 准则 (5)1.1.416bit排序的弊端及规避办法 (6)1.2 切换判决 (9)1.2.1边缘切换 (9)1.2.2分层分级切换 (9)1.2.3PBGT切换 (10)1.3 常见切换参数配置 (10)1.3.1切换控制数据表 (10)1.3.2小区描述数据表 (14)1.3.3小区相邻关系表 (16)1.3.4紧急切换数据表 (17)1.3.5正常切换数据表 (20)2 不同场景下切换参数设置 (23)2.1 切换介绍 (23)2.1.1.涉及切换参数 (23)2.2 不同场景下切换参数设置 (24)2.1.1.普通场景 (24)2.2.2COBCCH场景 (26)3 双频网切换参数设置 (28)3.1 双频网切换策略 (28)3.1.1900M→1800M (28)3.1.21800M→900M (28)3.2 双频网参数介绍 (29)3.2.1ECSC和MBR (29)3.2.2小区选择和重选 (30)3.2.3.华为双频网涉及的主要参数 (33)3.2.3.双频网参数设置实例 (34)4 切换话统分析 (37)4.1 切换话统体系 (37)4.1.1BSC级 (37)4.1.2.小区级 (41)4.2 切换问题分析思路 (42)4.2.1.硬件故障 (44)4.2.2.数据配置 (44)4.2.3.拥塞问题 (45)4.2.4.干扰问题 (45)4.2.5.覆盖问题 (46)4.3 上、下行边缘切换次数比例与上下行平衡之间的关系 (46)4.4 关于加入对切换主观感受的指标考核的想法 (47)5 切换信令分析 (48)5.1 概述 (48)5.2 切换数据表查找过程 (48)5.3 正常流程 (50)5.3.1BSC内切换 (50)5.3.2 BSC间切换流程 (53)5.3.3MSC间切换 (54)5.4 异常流程 (55)5.4.1CIC电路异常造成切换失败 (56)5.4.2MS接入失败造成切换失败 (56)6 切换问题典型案例: (56)6.1 到对局SCCP子系统数据配置不全导致出MSC切换失败 (56)6.2 A厂家数据修改引起双频网入MSC切换成功率为0% (63)6.3 MSC数据配置错误引起切换不成功 (64)6.4 S公司BSC参数设置不合适造成入华为MSC切换成功率低 (65)6.5 信令配合问题引起切换故障 (67)6.6 CGI错误引起该小区无入小区切换 (69)6.7 外部小区参数设置不合理影响BSC间切换 (71)6.8 小区内切换功能未打开导致无法发生AMR全半速率切换 (72)6.9 G9切换参数配置错误导致G9不能向MSC60切换 (73)6.10 E厂家的相邻MSC相关数据未配导致华为小区出BSC切换全部失败 (75)6.11 某边际网切换参数设置不合理导致小区间切换异常 (77)6.12 同心圆小区切换参数设置不当导致频繁切换 (78)6.13 合理提高边缘切换门限减少掉话 (79)切换专题研究关键词:切换双频网话统分析参数设置信令场景摘要:切换(Handover)是移动通信系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

室分设计方案

室分设计方案

室分设计方案1. 简介室分(Indoor Distribution System,简称IDAS)是指在大型建筑物、地下商场、体育场馆等室内形成独立的无线通信覆盖系统,提供稳定的无线信号覆盖和高质量的通信服务。

室分设计方案是指针对特定室内环境的需求,设计出合理的无线信号覆盖方案。

本文将介绍室分设计方案的基本原理、设计步骤、常用技术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2. 室分设计方案的基本原理室分设计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合理的天线布局、功率控制、频率规划等手段,将基站信号进行分散、增强和覆盖,以满足室内用户的通信需求。

其主要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天线布局:根据室内环境的大小、形状和特点等因素,选择适合的天线类型(如室内天线、天线分集系统等),合理布局天线位置,实现全方位的无线信号覆盖。

•功率控制:通过合理设置基站和室内天线的功率参数,保证不同区域的信号强度均匀分布,避免过强或过弱的信号干扰。

•频率规划:根据实际需求和无线资源分布情况,合理规划基站的频率资源,避免不同室分系统之间的频率冲突,确保稳定的通信服务。

3. 室分设计方案的步骤室分设计方案的步骤主要包括需求分析、环境评估、系统设计和优化调试等阶段。

具体步骤如下:3.1 需求分析•了解用户的通信需求:包括用户类型、通信负荷、应用场景等方面的需求分析,确定室分系统的设计目标。

•收集现有网络资料:了解已有网络设备和布线情况,确定室分系统的接入方式和覆盖范围。

3.2 环境评估•测量室内环境:通过现场测量和数据采集等方式,获取室内环境参数,包括建筑结构、电磁环境、人流密度等信息。

•分析环境因素:根据测量结果,分析室内环境对无线信号的影响因素,包括阻抗、衰减、干扰等,为后续设计提供依据。

3.3 系统设计•天线布局设计:根据室内环境的特点和需求分析结果,设计合理的天线布局方案,选择适当的天线类型和安装位置,实现全面的无线覆盖。

•功率控制设计:根据环境评估结果和用户需求,确定基站和室内天线的功率参数,确保信号强度的均匀分布。

室分参数标准化研究

室分参数标准化研究

室分参数标准化研究作者:陈东来源:《电子世界》2013年第15期【摘要】通过对四平网络的整体评估,确定网络的主要问题是室分外泄,室分外泄经常引起室外手机用户不必要的小区重选和切换,甚至掉话也是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在日常路测及集团ATU测试中尤为明显。

室分外泄不但影响道路的测试指标,更重要的是影响网络质量和用户感知,因此,在不降低室分系统信号覆盖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避免室外用户误重选或误切换到室分小区,避免由于优化问题导致的假外泄、拖死的现象,制定室分小区重选和切换的优化策略,形成重选和切换参数标准化策略。

【关键词】伪小区;屏蔽手机通话;影响用户感知由于室分小区信号外泄,可能对性能造成以下负面影响:1.切换掉话:当室外泄漏区域为道路时,由于切换区域宽度有限,室外快速路过通话态用户切入室分小区后,来不及切出容易导致掉话。

2.引起干扰:外泄区域在室分小区通话用户与该区域在室外小区通话用户至室分BTS的链路损耗相当,如果存在同邻频,易造成上/下行干扰,影响用户感受。

3.影响数据业务:使用PS业务的用户通过重选入室分小区又快速重选出,影响数据业务用户感受。

为了确保室分小区能够充分吸收室内话务,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分层组网,室分小区层级提升,但部分存在信号外泄的小区将凸显出来,因此基于室分小区既要吸收充足话务,防止其外泄带来的影响,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参数优化。

一、参数标准化方案基于引言中对室分外泄信号的考虑,对不同场景的室分小区重选和切换参数制定了两种标准化参数(外泄严重的小区通过参数优化很难矫正,只能通过工程整改,不在本次参数研究范围内)。

根据室分外泄程度的不同,大致可分无外泄及有轻微泄露(道路信号低于-75dBm)两类:1.无外泄参数标准化方案说明:对于无泄漏室分来说分担话务和保证室内用户的通话质量是前提。

参数设置如下:◆层级调整为1,CRO调整为3,保证空闲态室内用户驻留在室分信号,且在室内起呼;◆层间切换门限改为35,邻区级层间切换磁滞64,只要室内的信号大于-75dBm,室外都要切换到室内;◆上行边缘切换门限25,下行边缘切换门限30,如果室内上行电平低于-90dBm或者下行电平低于-80dBm,切换到室外。

室分分析报告

室分分析报告

室分分析报告1. 引言室内分布系统,即室分系统,是一种针对大型室内空间的无线信号覆盖解决方案。

它通过合理布置天线和增设信号分配器等设备,将无线信号有效地分发到室内的各个角落,提供稳定的网络覆盖和高质量的通信服务。

本文将对某个特定室分系统进行分析,包括现有情况、问题发现和解决方案。

2. 现有情况2.1 系统概述该室分系统应用于某个大型商业中心,总建筑面积约为100,000平方米。

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信号源:运营商提供的基站信号;•光纤:将基站信号传输到室内分布柜机;•室内分布柜机:接收基站信号并进行处理;•天线:将处理后的信号分发到各个室内区域。

2.2 系统参数根据现场测试和调查,我们得到了以下参数:•信号源功率:20 dBm•光纤损耗:0.5 dB/km•室内分布柜机增益:30 dB•天线增益:5 dB•室内区域面积及人流量的统计数据3. 问题分析3.1 信号覆盖不均匀经过现场测试,我们发现室内的某些区域信号强度较低,甚至无信号覆盖。

这给用户的使用体验带来了负面影响。

通过对信号源功率、光纤损耗、室内分布柜机增益和天线增益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信号覆盖不均匀的原因可能有:•光纤传输过程中损耗过大;•室内分布柜机增益过小;•天线布置不合理。

3.2 信号干扰严重另外一个问题是信号干扰严重。

在高密度的人流区域,由于信号源功率不变,信号依然较强;但由于总的信号功率相同,各个用户的信号质量受到干扰,导致网络连接不稳定甚至中断。

这主要是由于系统内多个天线之间距离较近,造成了相互干扰。

3.3 其他问题除了上述问题,我们还注意到一些其他问题,比如在某些区域的信号覆盖范围过小、信号容量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等。

这些问题都需要优化和改进。

4. 解决方案基于以上问题分析,我们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4.1 信号覆盖优化为了解决信号覆盖不均匀的问题,我们建议进行以下改进:•减小光纤的损耗:可以采用更好的光纤材料,减小光纤长度,或者增加光纤连接器的质量。

时分交换实验报告

时分交换实验报告

时分交换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实验项目:姓名:专业:班级:学号:程控交换原理时分交换(mt8980)实验网络工程网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验教学中心2014年 5 月 5 日一、实验目的1.掌握程控时分交换网络的基本原理;2.了解mt8980芯片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1.理解时分交换原理,利用时分交换网络进行两部电话单机通话,记录工作过程。

三、实验步骤1.在关电的情况下,确认发送增益跳线k301、k401等均设置为1-2相连左侧;交换网络接口插上“时分mt8980”交换模块,保管好其它模块;2.打开实验箱右侧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系统开始工作;3.通过薄膜开关将交换工作方式设置在“时分mt8980”进行实验;4.以电话a、电话b为例,分别接上电话单机;5.四路数字电话用户的pcm编码输出测试点,即时分网络输入信号;tp304:电话a的pcm编码输出测试点,同步时隙脉冲测试点tp02;tp404:电话b的pcm编码输出测试点,同步时隙脉冲测试点tp03;tp504:电话c的pcm编码输出测试点,同步时隙脉冲测试点tp04;tp604:电话d的pcm编码输出测试点,同步时隙脉冲测试点tp05;四路数字电话用户的pcm译码输入测试点,即时分网络输出信号。

tp305:电话a的pcm译码输入测试点,同步时隙脉冲测试点tp02;tp405:电话b的pcm译码输入测试点,同步时隙脉冲测试点tp03;tp505:电话c的pcm译码输入测试点,同步时隙脉冲测试点tp04;tp605:电话d的pcm译码输入测试点,同步时隙脉冲测试点tp05。

注意:现每个pcm收发测试点测得的波形已是时分复用后波形,测量时注意对比各路pcm 数据输出的同步时隙脉冲。

6.双踪示波器同时测试tp304、tp405两点或tp305、tp404两点,是否有波形,按键说话时是否有变化;7.示波器两探头放在tp304、tp405两点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用MOTO设备,针对室分 覆盖及外泄情况不同场景,根 据专项优化课题及长期的优化 经验总结出,切出时采用3号算 法、切入时采用5号算法更符合 室分网络特点,采用上述算法 有利于保证室分用户通话质量 ,有利于保证室分系统充分吸 收话务量并有利于实现平滑切 换。
由于华为切换算法与MOTO 切换算法存在很大区别,要取 得良好的网络质量,就必须在 MOTO经验的基础上充分研究 华为切换算法的原理与特点, 并在此基础上固化相应的切换 算法与参数设置。
华为室分参数及切换算法研究报告
中国移动杭州分公司
二○一○年七月
31 项目背景 2 华为替换后存在问题 3 替换后参数优化开展说明 43 华为室分参数模板推广验证 35 总结
2
项目背景
随着杭州市区大面积华为替换的开展,由于参数及切换算法尚未明 确,替换区域内的部分室分网络质量出现波动。
替换前
替换后
1)无外泄:继承MOTO原网参数
室分
小区层级 CRO
层间切换门限层间切换磁滞最小接入电平上 切行换边门缘限切换下切行换边门缘限切换
1
3
35
0
10
25
30
外网——〉室分
室分到外网
邻区级层间切层间切换统计层间切换持续小区间切换磁边缘切换统计边缘切换持续
换磁滞
时间
时间

时间
时间
64
3
2
5
3
2
说明:对于无泄漏室分来说分担话务和保证室内用户的通话质量是前提: 层级调整为1,CRO调整为3,保证空闲态室内用户驻留在室分信号,且在室内起呼; 层间切换门限改为35,邻区级层间切换磁滞64,只要室内的信号大于-75dBm,室外都要切换 到室内; 上行边缘切换门限25,下行边缘切换门限30,如果室内上行电平低于-85dBm或者下行电平 低于-80dBm,切换到室外
替换后参数优化开展说明
3)有严重泄漏(道路信号高于-75dBm),或高层覆盖不好(低于-75dBm):
室分
小区层级 CRO
层间切换门 层间切换磁 最小接入电 上行边缘切 下行边缘切



换切换门限 换切换门限
2
3
40
0
10
30
3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外网——〉室分
室分到外网
邻区级层间 切换磁滞
P限 18B(0G0T针)切对换门 层计间时切间换统
31 项目背景 2 华为替换后存在问题 3 替换后参数优化开展说明 43 华为室分参数模板推广验证 35 总结
5
华为替换后存在问题
31 项目背景 2 华为替换后存在问题 3 替换后参数优化开展说明 43 华为室分参数模板推广验证 35 总结
7
替换后参数优化开展说明
1、理论研究
6月第一周,由覆盖延伸组牵头,组织片区、华为以及第三方协优共同对 MOTO原有算法进行了回顾,同时由华为负责全面细化解读华为当前层级及 算法参数的含义和原理。
层间切换持 续时间
小区间切换 磁滞
P限 18B(0G0T针)切对换门 边 计缘时切间换统
边缘切换持 续时间
64
69
3
2
5
74
3
2
说明:对于严重泄漏的室分来说重点考虑到在室外不能占用到室内的信号,且要及时从室内切换到室外,不 能拖死在室内小区上: 层级调整为2,CRO调整为3,保证空闲态室内用户驻留在室分信号,且在室内起呼; 层间切换门限改为40,邻区级层间切换磁滞64,只要室内的信号大于-70dBm,室外层3都要切换到室内; 上行边缘切换门限30,下行边缘切换门限35,如果室内上行电平低于-80dBm或者下行电平低于-75dBm,切换到 室外。 室内针对室外层2的PBGT切换门限74,室外层2信号信号比室内信号强10个DB切换到室外; 室外层2针对室内的PBGT的切换门限69,室内信号比室外层2信号强5个DB切换到室内。
换磁滞
时间
时间

时间
时间
64
3
2
5
3
2
说明:对于轻微泄漏室分来说需要兼顾到分担话务和保证室内用户的通话质量及室外用户不能 重选或者切换到室内: 层级调整为1,CRO调整为3,保证空闲态室内用户驻留在室分信号,且在室内起呼; 层间切换门限改为40,邻区级层间切换磁滞64,只要室内的信号大于-70dBm,室外都要切换到 室内; 上行边缘切换门限30,下行边缘切换门限35,如果室内上行电平低于-80dBm或者下行电平低 于-75dBm,切换到室外。
项目背景 杭分网络部覆盖延伸组提出了本次华为替换后室分优化的5大目标:
1 • 楼宇周边慢速移动用户和快速移动用户通信正常。
• 进出楼宇正常。(电梯、地下室、地下车库、大堂)
2 3 • 提供高质量的室内通信感知。(即使用室分比占用宏站可获得更好的感知)
• 为宏蜂窝分担全部的业务量。(给大网减压)
4 5 • 小区资源配置必须满足频率规划需求。(不允许超配)
替换后参数优化开展说明
4)室分900M与1800M双频网叠加:
2平层覆盖良好有轻微泄漏(玉皇山庄、 万象大酒店、学院路二号楼)
3平层覆盖良好泄漏严重(金钱大厦、浙 二医院)
1
无泄露
4平层覆盖不佳有泄漏(五洲大酒店)
覆盖
5平层覆盖不佳无泄漏(杭州剧院)
替换后参数优化开展说明
3、参数模板固化
根据现场测试及优化参数指标分析,基本可通过以下3套参数来满足5大类场 景的优化需求:
2、现场测试及站点类别划分
通过现场参数调整及客户感知模拟测试,可将室分按平层覆盖及泄露情况分 为5大类。
泄漏 4
5 0
分类说明:
室分覆盖情况主要由楼内平层覆盖和楼外
3
严重泄露
泄漏两方面,针对不同覆盖情况需通过不 同的参数设置实现优化目标,所有室分均 可归纳为5大类:
2
轻微泄露
1平 层 覆 盖 良 好 无 泄 漏 ( 五 鑫 大 酒 店、金汇大厦)
替换后参数优化开展说明
2)有轻微泄漏(道路信号低于-75dBm) 且室分信号良好:
室分
小区层级 CRO
层间切换门限层间切换磁滞最小接入电平上 切行 换边门缘限切换下切行换边门缘限切换
1
3
40
0
10
30
35
外网——〉室分
室分到外网
邻区级层间切层间切换统计层间切换持续小区间切换磁边缘切换统计边缘切换持续
该算法创新点在于使用层二,利用1800频点相对干净,干扰少的优势,在楼层覆盖不足的前提下,即使无法 占用室分信号,也能通过同层PBGT平滑切换至外网1800;而在外泄严重的情况下,只要周边道路有良好的 1800覆盖,又能快速切换到室外。通过参数调整同时达到保证外泄的切换和高层覆盖不足区域的话音质量的 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